馬太福音 13 - 朱寶惠《重譯新約全書》附注釋七個比喻 一、撒種的比喻 ( 可4:1-20 ; 路8:4-15 ) 1 當日耶穌從屋裏出來,坐在海邊。 2 有許多人成群的聚集到他面前,因此他上了一隻小船,坐下;眾人們都散開站在岸上。 3 他就用比喻對他們講許多的道理,說:「你看!有一個撒種的,出去撒種; 4 撒的時候,有落在路上的,雀鳥飛來吃了那種子; 5 有落在土淺石頭地上的,土既淺薄,發芽最快, 6 一見了太陽,因為沒有根,就曬乾了; 7 有落在茅草裏的,茅草長起來,就擠住了種子; 8 有落在肥土裏的,就結籽粒有一百倍的,有六十倍的,有三十倍的。 9 凡有耳的,都應當聽。」 10 於是門徒前來問他說:「你對眾人講道,為甚麼用比喻呢?」 11 耶穌說:「這天國的奧妙,只教你們知道,不教眾人知道。 12 凡有的,還要給他,叫他有餘;凡沒有的,連他所有的也要取回來。 13 所以我用比喻對他們講:因為他們看是看不見,聽是聽不見,也不明白。 14 他們正符了以賽亞的預言,說:『你們聽是聽;卻不明白,看是看;卻看不見, 15 因為這百姓心裏愚昧,掩耳不聽,閉目不看,免得眼睛看見,耳朵聽見,心裏明白,回轉過來,好讓我醫治他們。』 16 現在你們的眼睛,是有福的:因為看見了;你們的耳朵,也是有福的:因為聽見了。 17 我切實告訴你們:從前有許多先知和義人,要看你們所看的,卻沒得看見;要聽你們所聽的,卻沒得聽見。 18 所以你們要聽這撒種的比喻: 19 凡聽見天國道理,卻不明白的,那兇惡的就來,把撒在他心裏的那種子奪去了!這就是撒在路上的; 20 那撒在有石頭地上的,就是人聽了道,隨時歡喜領受, 21 只因他心裏沒有根,不過是暫時的;及至為道遭遇患難,或受逼迫,隨時就違棄了! 22 那撒在茅草裏的,就是人聽了道:因為世上的思慮,錢財的迷惑,把道擠住了,就不得結籽粒; 23 那撒在肥土裏的,就是人聽了道,也能明白,真正的結籽粒,有一百倍的,有六十倍的,有三十倍的。」 二、稗子的比喻 ( 13:24-30 ) 24 耶穌再用比喻對眾人說:「天國,好比一個人撒好種在他的田裏: 25 人睡覺的時候,他的仇人來,把稗子撒在那田裏,就走了。 26 到長苗結實的時候,稗子也長起來了。 27 他的僕人前來問他說:「主人!你不是撒好種子在你的田裏麼?那些稗子是從那裏來的呢?」 28 主人說:「這是仇人做的。」僕人說:「那末,你要我們去拔出來麼?」 29 主人說:「不要!恐怕拔稗子,麥子也帶出來了。 30 留這兩樣一齊長,到收割的時候,我要吩咐收割的人,先把稗子剔出來,捆好了,留著燒;但麥子要收在我的倉裏。」」 三、芥子的比喻 ( 可4:30-32 ;路13:18,19) 31 耶穌又用比喻對他們說:「天國,好比一粒芥子,人拿去撒在他的田裏; 32 這原是百種中最小的;等到長成了,卻比各樣的菜都大,甚至像樹一樣,空中的雀鳥飛來,也能宿在他的枝上。」 四、麵酵的比喻 (路13:20,21) 33 耶穌又用比喻對他們說:「天國,好比麵酵,有婦人拿來和在三斗麵裏,直到全團都發起來。」 34 這都是耶穌用比喻對眾人講的,非用比喻,不對他們講。 35 這就符了先知的話,說:『我要開口用比喻,把創世以來的隱密,發明出來。』 (稗子的解說) ( 13:36-43 ) 36 當時耶穌離開眾人,進了房子,他的門徒前來說:請把田裏稗子的比喻,講給我們聽。 37 耶穌說:「那撒好種的:就是人子。 38 那田:就是這世界。好種:就是天國的子民。稗子:就是那兇惡的子民。 39 撒稗子的仇敵:就是魔鬼。收割的時候:就是這世代的末了。收割的:就是天使。 40 把稗子剔出來,用火焚燒;這世代的末了,將要如此。 41 人子要差他的使者,把一切引人犯罪的,和作孽的,全都從他的國裏剔出來,丟在火爐裏。 42 到那裏將要哀哭切齒了! 43 那時候,那些義人在他們父的國裏,將要放光如太陽。凡有耳的,都應當聽。」 五、寶貝的比喻 ( 13:44 ) 44 「天國,又好比寶貝藏在地裏:人遇見了,就把他另藏起來:因而歡歡喜喜的去變賣他一切所有的,來買這塊地。」 六、珍珠的比喻 ( 13:45-46 ) 45 「天國,又好比一個買賣人,尋找好珠子: 46 找著了一顆重價的珠子,就去變賣他一切所有的,來買這顆珠子。」 七、撒網的比喻 ( 13:47-52 ) 47 「天國,又好比一張網,撒在海裏,聚攏各樣的水族: 48 網既滿了,人就拉上岸來,坐下,揀好的收在魚籃裏,把不好的丟棄了。 49 這時代的末了,也要如此:天使要來從善人中把惡人分別出來,丟在火爐裏: 50 到那裏,將要哀哭切齒了! 51 這一切話,你們都明白麼?」他們說:「明白了!」 52 耶穌說:「所以凡文士習學了天國的道,就像一個家主從他的庫裏拿出新舊的物件來。」 主耶穌又回本鄉 ( 可6:1-6 ;參看 路4:16-32 ) 53 耶穌講完了這些比喻,就離開那裏。 54 到了自己本鄉,在會堂裏教訓人,以致眾人都驚訝說:「這個人從那裏得了這等智慧,這等能幹呢? 55 他不是那木匠的兒子麼?他的母親,不是叫瑪利亞麼?他的兄弟,不是名叫雅各,約西,西門,猶大麼? 56 他的姊妹,不都在我們這裏住家麼?這個人,從那裏得著這樣的本事呢?」 57 眾人就厭棄他。耶穌卻對他們說:「大凡先知除了在本地本家之外,沒有不被人尊敬的。」 58 耶穌因為他們的無信,在那裏就不多行異能了。 |
Digital edition of a Chinese New Testament with study notes (1936) by ZHU Baohui (1889-1970). Created by Simon Wong. Digital edition © United Bible Societies, 2018.
United Bible Societ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