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iblia Todo Logo
線上聖經
- 廣告 -




哥林多後書 3:6 - 李山甫等《新經全書》附注釋

6 祂使我們配作新約的工作者;所謂新約,不是新約的文字,而是新約的精神,因為文字致人於死,精神使人生活。

參見章節 複製


更多版本

當代譯本

6 祂使我們能夠擔任新約的執事。這新約不是用律法條文立的,而是聖靈的工作,因為律法條文帶來死亡,但聖靈賜下生命。

參見章節 複製

新譯本

6 他使我們有資格作新約的僕役,這新約不是從儀文來的,而是從聖靈來的;因為儀文會使人死,而聖靈卻使人活。

參見章節 複製

中文標準譯本

6 他也使我們能夠做新約的僕人——不屬於律法條文,而屬於聖靈;因為律法條文帶來死亡,而聖靈卻賜予生命。

參見章節 複製

新標點和合本 上帝版

6 他叫我們能承當這新約的執事,不是憑着字句,乃是憑着精意;因為那字句是叫人死,精意是叫人活。

參見章節 複製

新標點和合本 神版

6 他叫我們能承當這新約的執事,不是憑着字句,乃是憑着精意;因為那字句是叫人死,精意是叫人活。

參見章節 複製




哥林多後書 3:6
45 交叉參考  

耶穌對他們說:「所以經師作了天國的門徒,就像一個家主,從自己的銀庫裏取出珍寶來。新的舊的都有」。


因為是我的血,締結新約的血,是要為眾人傾流的,使他們獲得罪赦。


祂對他們說:「這是我的血、締結新約的血,要為許多人流盡的血。


吃完飯以後,祂拿起酒杯說:「這杯是用我要為眾人傾流的血,而締結的新約。


這樣如同父使死人復活,恢復他們的性命,子也隨意使人恢復性命。


由天主來的神光,使人明瞭我這話的深義,用人的眼光,是看不透的。我對你們所說的話,都屬於超性生命的範圍。


我自己藉着祂領到了宗徒的職務,以引導萬民去信祂的名;


因為在祂臺前沒有一個人,因遵行法律而獲得成義;法律不過使人認出罪來。


因為法律招惹天主憤怒;在沒有法律以前,也就沒有違反法律的罪。


正如經上所記載的:「我立你為許多民族的祖父」。這是在他所信的天主臺前,使死者復活,使「有的」和「沒有的」一樣獲得存在的那位天主。


但是現在,我們既死於法律,不再受它的束縛,我們便脫離了法律;我們就應該以新的精神,不依文字的陳跡,而事奉天主。


因為使人生活於基督   耶穌聖神的法律也使你脫免了罪惡和死亡的法律。


同樣吃了晚餐以後,祂舉起爵說:「這爵是由我的血而締結的新約。你們喝它吧,為了紀念我」。


天主把這些肢體,都隨意放在聖教會內,首先是作宗徒的,其次是作先知的,再次是作導師的,後次是其他神恩:異能、醫病、幫助和管理的能力、說種種秘語。


依照經上所記載的:「亞當頭一個人成了有生命的人,第二個亞當必成施予生命的神」。


按照天主所賞與我的恩賜,我如同一個聰明的工程師,預備好了根基;但是有另一位在上面建築。所以人人要小心,怎樣在上面建築。


亞波羅算什麼?保祿算什麼?他們不過是替主工作的人,按照主所賜給他們每人的職務把教義傳給你們。


他們是基督的工作者嗎?—我瘋狂了—我更是基督的工作者。我較比他們工作更多;坐監更多;受鞭打更多的多;冒性命的危險更多。


但是他們的心變硬了,一直到現在。當他們閱讀舊約時,同一的布,蒙蔽他們的眼,因為他們看不出是基督取消了這契約。


是的,你們顯明地是基督的薦書,是我們寫的,不是用墨水,而是用活天主的聖神;不是在石版上,而是在你們心內的肉版上寫的。


如果死亡的約,和它刻在石板上的文字,獲得這樣大的榮耀,使以色列人不能注視梅瑟的面目,不能忍受它那暫時的光輝,


判罪的契約有了榮耀,正義的契約豈不更要有榮耀嗎!


那麼法律與天主的恩許不相矛盾嗎?絕對不是!因為假若天主定了能付給人生命的一種法律,正義便實在是由法律而來的。


從前你們因着你們的過錯和罪惡,作死亡的人。


使我們這些因着罪惡而死亡的人,和基督一齊恢復性命—祂的恩寵也拯救了你們。


由於天主聖寵的恩惠,我成了這福音的宣講者,天主的全能賞賜了我這種恩惠。


如果你勸勉弟兄們嚴守以上的忠告,你便可以稱為基督   耶穌良好的執事,你認清了真理和你所信的真正的教義。


我便成了這福音的宣傳者、宗徒和教師。


到了立新約的作中保的耶穌跟前,又到了較比亞伯爾的血呼聲更高、行洒血禮所用的血那裏,要修養聖德。


和平的天主曾經使群羊的大牧童,我等主耶穌,流盡新約的血,並使祂從死者中復活。


因此有了以耶穌為中保的契約,這契約是更有價值的。


天主一論到新約,就同時聲明,先前的契約,成為陳舊失效了。凡是陳舊失效的,都要歸於消滅。


基督也親自死了一次為我們的罪,祂是義者,為我們不義的人死了,為了領導我們到天主面前。祂的肉體死了,但是,祂的靈魂又回來,祂就復活了。


關於生命的道,從起初所有、我們親耳所聞、親眼所見所注視、親手所摸的……。


跟著我們:

廣告


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