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iblia Todo Logo
線上聖經
- 廣告 -




民數記 18:8 - 新標點和合本 上帝版

8 耶和華曉諭亞倫說:「我已將歸我的舉祭,就是以色列人一切分別為聖的物,交給你經管;因你受過膏,把這些都賜給你和你的子孫,當作永得的分。

參見章節 複製


更多版本

當代譯本

8 耶和華對亞倫說:「你看!我讓你照管以色列人獻給我的舉祭,把一切聖物賜給你和你的子孫,作為你們永遠當得的份。

參見章節 複製

新譯本

8 耶和華對亞倫說:“我已經把保留歸我的舉祭,就是以色列人一切分別為聖的物,都賜給你和你的子孫,作為永遠應得的分。

參見章節 複製

中文標準譯本

8 耶和華又對亞倫說:「看哪,我已經把奉獻供物的職責交給了你。至於以色列子孫所有的聖物,我把它們賜給你作受膏的份,也給你的兒子們作永遠的份例。

參見章節 複製

新標點和合本 神版

8 耶和華曉諭亞倫說:「我已將歸我的舉祭,就是以色列人一切分別為聖的物,交給你經管;因你受過膏,把這些都賜給你和你的子孫,當作永得的分。

參見章節 複製

和合本修訂版

8 耶和華吩咐亞倫說:「看哪,我已將歸我的舉祭,就是以色列人一切分別為聖之物,交給你照管;我把受膏的份賜給你和你的子孫,作為永遠當得的份。

參見章節 複製

《現代中文譯本2019--繁體版》

8 上主對亞倫說:「我要把所有獻給我的特別禮物,就是那些不在祭壇上焚燒的供物,都賜給你。我把這些供物給你和你的後代,作為你們永得的份。

參見章節 複製




民數記 18:8
32 交叉參考  

惟有贖愆祭、贖罪祭的銀子沒有奉到耶和華的殿,都歸祭司。


又吩咐住耶路撒冷的百姓將祭司、利未人所應得的分給他們,使他們專心遵守耶和華的律法。


諭旨一出,以色列人就把初熟的五穀、新酒、油、蜜,和田地的出產多多送來,又把各物的十分之一送來的極多。


亞倫和他兒子進入會幕,或就近壇,在聖所供職的時候必穿上,免得擔罪而死。這要為亞倫和他的後裔作永遠的定例。」


你要取點膏油和壇上的血,彈在亞倫和他的衣服上,並他兒子和他兒子的衣服上,他們和他們的衣服就一同成聖。


作亞倫和他子孫從以色列人中永遠所得的分,因為是舉祭。這要從以色列人的平安祭中,作為獻給耶和華的舉祭。


「亞倫的聖衣要留給他的子孫,可以穿着受膏,又穿着承接聖職。


要給亞倫穿上聖衣,又膏他,使他成聖,可以給我供祭司的職分;


怎樣膏他們的父親,也要照樣膏他們,使他們給我供祭司的職分。他們世世代代凡受膏的,就永遠當祭司的職任。」


到那日,亞述王的重擔必離開你的肩頭;他的軛必離開你的頸項;那軛也必因肥壯的緣故撐斷。」


「在弟兄中作大祭司、頭上倒了膏油、又承接聖職、穿了聖衣的,不可蓬頭散髮,也不可撕裂衣服。


祭司要把這些和初熟麥子做的餅一同作搖祭,在耶和華面前搖一搖;這是獻與耶和華為聖物歸給祭司的。


所剩下的,亞倫和他子孫要吃,必在聖處不帶酵而吃,要在會幕的院子裏吃。


凡獻給耶和華的火祭,亞倫子孫中的男丁都要吃這一分,直到萬代,作他們永得的分。摸這些祭物的,都要成為聖。」


「當亞倫受膏的日子,他和他子孫所要獻給耶和華的供物,就是細麵伊法十分之一,為常獻的素祭:早晨一半,晚上一半。


為贖罪獻這祭的祭司要吃,要在聖處,就是在會幕的院子裏吃。


從各樣的供物中,他要把一個餅獻給耶和華為舉祭,是要歸給灑平安祭牲血的祭司。


耶和華對摩西說:


祭司中的男丁都可以吃這祭物;要在聖處吃,是至聖的。


摩西取點膏油和壇上的血,彈在亞倫和他的衣服上,並他兒子和他兒子的衣服上,使他和他們的衣服一同成聖。


以色列人歸給我至聖的供物,就是一切的素祭、贖罪祭、贖愆祭,其中所有存留不經火的,都為至聖之物,要歸給你和你的子孫。


以色列人一切的聖物中,所奉給祭司的舉祭都要歸與祭司。


你們豈不知為聖事勞碌的就吃殿中的物嗎?伺候祭壇的就分領壇上的物嗎?


那時要將我所吩咐你們的燔祭、平安祭、十分取一之物,和手中的舉祭,並向耶和華許願獻的一切美祭,都奉到耶和華-你們上帝所選擇要立為他名的居所。


將你們的燔祭、平安祭、十分取一之物,和手中的舉祭,並還願祭、甘心祭,以及牛羣羊羣中頭生的,都奉到那裏。


「祭司利未人和利未全支派必在以色列中無分無業;他們所吃用的就是獻給耶和華的火祭和一切所捐的。


你又要在耶和華-你上帝面前說:『我已將聖物從我家裏拿出來,給了利未人和寄居的,與孤兒寡婦,是照你所吩咐我的一切命令。你的命令我都沒有違背,也沒有忘記。


你喜愛公義,恨惡罪惡; 所以上帝,就是你的上帝,用喜樂油膏你, 勝過膏你的同伴;


你們從那聖者受了恩膏,並且知道這一切的事。


你們從主所受的恩膏常存在你們心裏,並不用人教訓你們,自有主的恩膏在凡事上教訓你們。這恩膏是真的,不是假的;你們要按這恩膏的教訓住在主裏面。


跟著我們:

廣告


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