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iblia Todo Logo
交叉參考
- 廣告 -



加拉太書 1:4

當代譯本

基督遵照我們父上帝的旨意為我們的罪獻上了自己,好拯救我們脫離這罪惡的世代。

參見章節 複製

56 交叉參考  

我的上帝啊, 我樂意遵行你的旨意, 我銘記你的律法。」

「看啊,我要創造新天新地, 過去的一切都要被遺忘, 從記憶中消失。

種子落在荊棘叢中,是指人雖然聽過道,但生活的憂慮和錢財的迷惑把道擠住了,以致不能結出果實。

正如人子不是來受人服侍,而是來服侍人,並且犧牲性命,作許多人的贖價。」

這是我為萬人所流的立約之血,為了使罪得到赦免。

祂第二次去禱告說:「我父啊!如果此杯不能撤去,必須我喝,願你的旨意成就。」

「你們應當這樣禱告, 「『我們天上的父, 願你的聖名被尊崇,

因為就連人子也不是來受人服侍,而是來服侍人,並且犧牲性命,作許多人的贖價。」

接著,祂拿起餅來,祝謝後,掰開分給他們,說:「這是我為你們犧牲的身體,你們要這樣做來記念我。」

「父啊,若你願意,求你撤去此杯。然而,願你的旨意成就,而非我的意願。」

「我是好牧人,好牧人為羊捨命。

現在是這世界受審判的時候,這世界的王要被趕出去了。

「我憑自己不能做什麼,我按從父聽到的指示審判,我的審判是公平的;因為我不是按自己的旨意行,而是按差我來者的旨意行。

因為我從天上下來,不是要成就自己的旨意,而是要成就差我來者的旨意。

我問候所有住在羅馬、上帝所愛、蒙召做聖徒的人。願我們的父上帝和主耶穌基督賜給你們恩典和平安!

你們不可追隨這世界的潮流,要隨著思想的不斷更新而改變,這樣就能明辨上帝的旨意,知道什麼是良善、純全、蒙祂悅納的。

耶穌受害而死是為了我們的過犯,祂復活是為了使我們被稱為義人。

洞悉人心的上帝知道聖靈的意思,因為聖靈是照著上帝的旨意替聖徒祈禱。

律法因為人性軟弱而無法成就的事,上帝親自成就了。祂差遣自己的兒子成為和罪人一樣有血有肉的人,作了贖罪祭,廢掉了罪的權勢,

上帝既然連自己的兒子也不顧惜,讓祂為我們犧牲,豈不也把萬物和祂一同白白地賜給我們嗎?

我所領受並傳給你們的最重要的信息是:基督照聖經的記載為我們的罪死了,

那些不信的人是被這世界的神弄瞎了心眼,以致看不見基督榮耀的福音之光。基督是上帝的真像。

我已經與基督一同被釘在十字架上,現在活著的不再是我,而是基督活在我裡面。我如今活在肉身中的生命是靠信上帝的兒子活著,祂愛我,為我捨命。

至於我自己,我絕不誇耀別的,只誇耀我們主耶穌基督的十字架。因為對我來說,世上的一切都已經被釘在十字架上;對這世界來說,我已經被釘在十字架上。

我們也在基督裡被揀選成為祂的子民。這都是按自己旨意行萬事的上帝預先定下的計劃,

那時,你們隨從今世的風俗,順服在空中掌權的魔鬼,就是如今在一切悖逆上帝之人心中運行的邪靈。

要愛惜光陰,因為現今是個邪惡的世代。

要以愛心待人,像基督愛我們一樣,祂為我們犧牲自己作為獻給上帝的馨香供物和祭物。

因為我們爭戰的對象不是這世上的血肉之軀,而是在這黑暗世界執政的、掌權的、管轄的和天上屬靈的邪惡勢力。

願榮耀歸給我們的父上帝,直到永永遠遠。阿們!

在我們的父上帝面前不斷地想到你們因信我們主耶穌基督而做的工作、因愛祂而受的勞苦和因對祂的盼望而生的忍耐。

願我們的父上帝和主耶穌引領我們到你們那裡。

這樣,願我們的主耶穌帶著祂的眾聖徒再來時,使你們心裡剛強,在我們的父上帝面前完全聖潔,無可指責。

願主耶穌基督和愛我們、開恩將永遠的安慰和美好的盼望賜給我們的父上帝,

祂捨命作所有人的贖價,這在所定的時候已顯明出來。

主耶穌為我們犧牲自己,要救贖我們脫離一切罪惡,並潔淨我們,使我們作祂熱心行善的子民。

上帝並沒有把我們所談論的未來世界交給天使掌管。

嘗過上帝之道的甘美,領悟到永世的權能,

更何況基督藉著永恆的靈把自己毫無瑕疵地獻給上帝呢?祂的血豈不更能洗淨我們的良心,使我們脫離導致滅亡的行為,以便事奉永活的上帝嗎?

你們這些對主不忠的人啊,難道還不明白與世俗為友就是與上帝為敵嗎?所以,凡是與世俗為友的,都是上帝的敵人。

祂被釘在十字架上,親身擔當了我們的罪,使我們向著罪死了,可以過公義的生活。因祂所受的鞭傷,你們得到了醫治。

因為基督也曾一次為罪受苦,以無罪之身代替不義之人,為要領你們到上帝面前。祂的肉體雖被處死,但祂藉著聖靈復活了。

祂為我們的罪作了贖罪祭,不只是為我們的罪,也是為天下人的罪。

耶穌為我們捨命,我們由此便知道什麼是愛,我們也理當為弟兄姊妹捨命。

他們唱著一首新歌: 「你配拿書卷並揭開封印, 因你曾被殺, 用你的血從各部落、各語言族群、各民族、各國家, 將人買贖回來歸給上帝。

此後,我觀看,見有一大群人,不可勝數,他們來自各國家、各部落、各民族、各語言族群,身穿白袍,手拿棕樹枝,站在寶座和羔羊面前,




跟著我們:

廣告


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