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iblia Todo Logo
圣经-注释
- 广告 -


撒母耳记上 21 - 章拾穗

撒母耳记上 21

 

撒母耳记上第二十一章拾穗

 

【撒上二十一1「大卫到了挪伯祭司亚希米勒那里,亚希米勒战战兢兢地出来迎接他,问他说:“你为什么独自来,没有人跟随呢?”」

         “挪伯”。祭司居住的一个小镇,就在耶路撒冷以北(可能在斯科普司山上)。“亚希米勒”(即第十四章3节的亚希雅)在此把陈设饼和歌利亚的刀给予大卫。基督曾提起这次事件,藉以教训人说,关怀众人的需要,比严格遵守法利赛人对律法的解释更为重要。参看马太福音十二章24节的脚注。――《撒母耳记上雷氏研读本》

         挪伯是个有祭司居住的城,在便雅悯境内,位于耶路撒冷以北。示罗被毁后(11),当时的大祭司亚希米勒大概把会幕搬来挪伯,约柜则停在基列耶琳(21)――《启导本圣经撒母耳记上注释》

         「挪伯」:接近扫罗王宫的所在地基比亚,当时代替示罗设有中央祭坛。

          「亚希米勒」:即亚希亚(143)

          「战战兢兢的出来迎接他」:大卫突然单独到访令祭司感到诧异非常。

          「为甚么独自来」:以大卫的身分,应有侍从跟随着。――《串珠圣经注释》

         挪伯:与耶路撒冷相近的城邑(1032),你为什么独自来没有人:随从大卫的身边通常随着很多同僚和手下(424),但如今见他只身一人,亚希米勒就感觉到事情的不寻常。事实上大卫带领几个护卫,但为了躲蔽被扫罗发现,把他们留在门外,一个人访问了亚希米勒。――《圣经精读本──撒母耳记上注解》

         「挪伯」(1)在便雅悯境内,位于基比亚往耶路撒冷方向。示罗被毁后(11),会幕可能被搬到挪伯,约柜则停在基列·耶琳(21)──撒母耳记上综合解读

         「挪伯祭司亚希米勒」(1)是以利的曾孙。大卫去找祭司,可能是为了求问神(二十二10)。「亚希米勒战战兢兢地出来迎接他」(1),对大卫突然单独到访非常吃惊。──撒母耳记上综合解读

         「挪伯」:位于基比亚往耶路撒冷方向,距离耶路撒冷大约3公里。

         「亚希米勒」:是「亚希亚」的兄弟,亚希亚是扫罗的宗教顾问143。亚希米勒是以利的曾孙。

         211亚希米勒可能对大卫的身份有所怀疑。不过扫罗在2281315责备亚希米勒的行为是谋害扫罗,由扫罗的指控中也可以看出大卫去找祭司可能也是为了求问耶和华。――《蔡哲民查经资料》

  挪伯。这是在圣经中头一次提到这个地点。它在旧约中只提到过六次,四次发生在撒上2122章。这六次没有一次说到它与其它众所周知的地点的明确关系。然而,在尼1132中,挪伯紧接在亚拿突之后被提到,亚拿突是一个在耶路撒冷圣殿区域约21/2英里的城镇。在以赛亚关于亚述众军从北方接近耶路撒冷的异像中,挪伯在亚拿突和耶路撒冷之间被提到(1030-32)。但是在那个异像中还有另外两个城镇在亚拿突与挪伯之间被提到。亚述人抵达挪伯时,似乎要向锡安山抡手。去往示剑的大路途经耶路撒冷北方,越过斯高帕斯山,从那里可以看到这城最后的景观。这条大路的右边靠近斯高帕斯山顶是一块高地,有人认为很可能就是挪伯所在地。这个位置还不到从耶路撒冷到亚拿突的一半路程。有些人认为挪伯在橄榄山上。在约柜被非利士人掳走后,会幕被从示罗移到了挪伯。到那时为止,约柜还在基列耶琳亚比拿达的家里。大卫后来把约柜移到了耶路撒冷(撒下623)。因为当时约柜不在会幕里,所以崇祀可能与基督的日子很相似,那时圣殿里的至圣所是空的。

  亚希米勒。见撒下817的注释。

  祭司。显然是大祭司,照顾圣所的。有陈设饼(6)说明会幕当时在挪伯。

  战战兢兢。字面意义是,“战栗,颤抖”。大卫的脸上有忧虑与恐惧。亚希米勒知道发生了某种极其错误的事。大卫的态度与先前是如此不同,以致亚希米勒感到困惑,不知所措。──《SDA圣经注释》

 

【撒上二十一1~5大卫的随从们:本文是形成流浪同志时期。流浪同志首次在亚杜兰洞里聚集400(222),其数目后来增加到600(272)。他们是那些如同主耶稣在世时紧随主、亲近主的门徒,是蒙神呼召的人,定意跟随大卫的人。――《圣经精读本──撒母耳记上注解》

 

【撒上二十一1~9大卫见亚希米勒大卫在挪伯见祭司长亚希米勒的三个理由:①为避免逃难生活中所面临的饥饿(2-6);②为了得到武器(7-9);③为求神的旨意(221015)。大卫在开始漫长的流浪生活之前,将一切交托给神,在最危难时,寻求神的祭司长,向他求饼、武器等,表明大卫所做一切都寻求神的旨意与带领。――《圣经精读本──撒母耳记上注解》

 

【撒上二十一1~12大卫的流浪时代:大卫的“流浪时期”分为下列三个部分:①流浪同志形成期(211-235);②被扫罗追赶的时期(236-2625);③洗革拉滞留时期(271-参下127)。长达10年之久的大卫的流浪时期是一段漫长患难时期,但对于将来成为以色列王的大卫来说是非常宝贵的信仰的训练时期。这时期大卫学到:①等待神旨意;②在无数的危险之中,单单依靠全能之神;③预表了为成就神的救赎事工背负十字架苦难的弥赛亚。这时期大卫写了很多诗篇(7172234545657篇等),表现了他对神的赞美、信靠与等待。――《圣经精读本──撒母耳记上注解》

 

【撒上二十一2「大卫回答祭司亚希米勒说:“王吩咐我一件事说:‘我差遣你委托你的这件事,不要使人知道。’故此我已派定少年人在某处等候我。」

         大卫的说谎与欺骗最终导至祭司被杀的悲剧发生(二二9~18)――《撒母耳记上雷氏研读本》

         大卫以忠信著称,何以要隐瞒真相、虚构故事欺骗大祭司?最可能的解释是他不想连累亚希米勒。要是大祭司并不知情而帮助他,应该无罪。但后来扫罗仍以亚希米勒和大卫结党罪名诬陷他,挪伯城中的祭司和其他人口牲畜尽遭杀灭(二十二18)――《启导本圣经撒母耳记上注释》

         「少年人」:即侍从。――《串珠圣经注释》

         大卫第一次撒谎(2),隐瞒来访的原因,可能是不想连累亚希米勒。但事与愿违,后来扫罗仍然因为大卫屠杀了挪伯的祭司(二十二18)。如果大卫告诉了亚希米勒真相,祭司们可能反而能逃脱。──撒母耳记上综合解读

         当众人都称赞、尊重大卫的时候(十八30),他也慢慢觉得自己蛮不错的,一开始被扫罗追赶的时候,还认为「这不是为我的过犯,也不是为我的罪愆」(诗五十九3)。但神只是让扫罗再追赶一会儿,大卫就撒了谎,暴露了肉体的本相。属圣灵的人不是没有肉体,而是神会持续地追赶我们的肉体,把我们肉体的丑陋一件一件地揭露、一件一件地破碎,叫我们不敢再自以为义,而是甘心接受神的拆毁,得着神的造就。──撒母耳记上综合解读

         「吩咐」:「命令」。――《蔡哲民查经资料》

  王吩咐我一件事。毫无疑问,事实上大卫给了亚希米勒一个完全失实的陈述。大卫处于极大的危险中。他被近来形势的变化压倒了,以致他难于根据神的呼召与保护看顾的明证观察现在的考验。如果他逃到撒母耳那里,可能会危及那位值得尊敬之人的性命。如果他回到自己在基比亚的家,他的出现可能会招致他妻子的死亡。以他心中的诚实,他渴望求问耶和华,而他能想到的唯一地点就是在挪伯的会幕了。因为扫罗曾要求祭司与他一同参战,所以可能大卫作为千夫长(撒上1813)先前曾在挪伯停留,在继续他多方面的袭击前寻求帮助。

  他现在的问题是要进行求问,但不给亚希米勒任何真情实况。祭司确实为他求问了,这似乎可以从多益对扫罗的讲述中(撒上2210),和亚希米勒默认对扫罗与他女婿之间的麻烦完全不知情(撒上221415)明白看出来。大卫发现因多益的在场使得挪伯的情形很复杂。似乎每件事都在与他作对。他需要帮助,在这受试探的时刻,似乎既得到帮助同时又保护祭司的唯一办法就是这种办法:使亚希米勒不知道他这次来访的原因。采取这种欺骗的办法,大卫做错了。

  圣经在这里没有谴责大卫表里不一的行为,这一事实务必不可以被当作是这种行为的正当理由。圣经要求严格的真实。

  从当时的标准观点来看,大卫的虚饰会被认为是适度地防卫。据说近东地区的人们中过去—并且现在仍在很大程度上—相信为了救命撒谎并不算犯罪。基遍人就采取了这种战略,而他们的性命被保存了(93-18)。但是虽然神接受人们被当时的风俗所污染,祂还是设法引导他们到更高的标准。祂并不因为当时的风俗偶尔或可能是习惯的作法就拒绝他们或丢弃他们。神的计划是最终给所有这些问题带来改革。

  虽然大卫不能声称不知自己的行为,神也没有丢弃他。也许他去撒母耳那里会更好一些,因为撒母耳熟悉全部问题。神有一千种摆脱困境的办法。如果大卫告诉了亚希米勒真相,祭司就会预先得到警告,可能就会逃脱王行凶的手。

  我已派定。在文法上,这句话既可以解释为扫罗的话也可以解释为大卫的话。或许大卫已经在接近东边的从基比亚到伯利�琲漱j路上安排了他的人,在扫罗的官员去伯利�琲熙~中监视他们,好通知他。知道扫罗这些特使的行动对大卫来说是极有价值的。──《SDA圣经注释》

 

【撒上二十一2~3大卫的谎言:这里可以学到两种教训:①像大卫那样满有信心的人遇到危急关头也会惊慌不知所措。因此自己以为站稳的,须要谨慎,免得跌倒(林前1012);②犯罪的结果:因大卫的谎言导致了居住在挪伯的祭司长家族全部遭屠杀的惨状(221819)。大卫后来为这罪所造成的结果而痛心悔改(2222)――《圣经精读本──撒母耳记上注解》

 

【撒上二十一3「现在你手下有什么?求你给我五个饼,或是别样的食物。”」

 

【撒上二十一4「祭司对大卫说:“我手下没有寻常的饼,只有圣饼,若少年人没有亲近妇人才可以给。”」

         “圣饼”。即陈设饼。参看出埃及记二十五章2330节和马太福音十二章4节的脚注。――《撒母耳记上雷氏研读本》

         “圣饼”为会幕圣所内的陈设饼(出二十五23~30)。“没有亲近妇人”即没有因性事而染上礼仪上的不洁(参利十五16~18)。大祭司给大卫的饼虽是换下来的陈设饼,按律法规定也只可以给祭司吃(利二十四5~9)。耶稣在世时提到此事,认为律法的最终目的乃为人的好处,不可因拘泥小节而忽略关乎生命的大事(参太十二1~8)。应注重的是律法的基本精神,不可舍本逐末(参路六9)――《启导本圣经撒母耳记上注释》

         「圣饼」:即陈设饼,原来只供祭司吃用,但亚希米勒认为,在道义上给大卫充饥比默守宗教规条重要(参串珠的新约经文)。另一方面,只有礼仪上洁净的人才可用圣物,大卫吃用圣饼也不能违反这条例。――《串珠圣经注释》

         「圣饼」(4)就是十二个「从耶和华面前撤下来的陈设饼」(6),代表十二支派,每个安息日用新烤的饼换下来旧饼。──撒母耳记上综合解读

         只有祭司才可以吃换下来的圣饼,并且只能在圣处吃(利二十四5-9)。祭司破例允许大卫吃圣饼,表面上违反了律法。但主耶稣指出,祭司的决定是正确的(太十二4),因为神「喜爱怜恤,不喜爱祭祀」(太十二7)──撒母耳记上综合解读

         「少年人没有亲近妇人」:就是「礼仪上洁净」 1915  1518。――《蔡哲民查经资料》

  圣饼。12个陈设饼是每安息日用新烤的饼更换下来的。根据利未记的规定,更换下来的饼只有祭司才可以吃,并且只能在圣处吃(245-9)──《SDA圣经注释》

       亲近妇人。就我们所得到的信息来说,在摩西律法的规定中,并没有禁止那些仪文上不洁的人吃这饼。有些人观察到在古时列国中的风俗中,甚至外邦祭司在履行公职前都要保守自己不亲近妇人,很可能利未人也遵守了这种风俗。根据摩西律法,这种亲近使一个人在仪文上不洁直到晚上(1516-18;另见出1915)。可能因为照大卫所说王命的紧急,并且因为大卫是王的女婿,显然就是王的代表,所以亚希米勒基于大卫和跟从他的人在仪文上是洁净的,就对律法的字句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了。

  陈设饼,字面意义是“临格之饼,”预表基督,生命的粮(628-51)。人类的食物,不管是属灵的还是属世的,都是通过中保基督接受的。吗哪和陈设饼都见证了的事实是:“人活着不单是靠食物,乃是靠耶和华口里所出的一切话”(83)。从物质的食物观来说,五个饼对大卫和他的人来说算不得什么,但是如果亚希米勒“求问耶和华”,又供应“食物”,就如多益所见证的一样(撒上2210),那么访问祭司就有增值价值了。要是大卫想到他所获得之饼的意义,也许还会说明他重新认识到一个真理,就是无论他去哪里,神都与他同在。在摆在前面的考验岁月中,大卫需要这种保证。──《SDA圣经注释》

 

【撒上二十一4~5若少年没有亲近妇人:亚希米勒作为提供圣饼的条件向大卫要求“性的纯洁”。这使我们想起性生活对敬虔生活的影响。性生活本身是神的恩典,是圣洁的,这是毫无疑问的。(224),但如果追求从性来的快乐而没有节制以至犯罪(提后34),那么这将给敬虔生活带来致命的坏影响。――《圣经精读本──撒母耳记上注解》

 

【撒上二十一5「大卫对祭司说:“实在约有三日我们没有亲近妇人。我出来的时候,虽是寻常行路,少年人的器皿还是洁净的;何况今日不更是洁净吗?”」

         虽然旅程并没有宗教的目的,但大卫向祭司保证他的随从在礼仪上都是洁净的。“器皿”。也许是指他们身体的一种委婉说法(如在帖前四4)――《撒母耳记上雷氏研读本》

         “约有三日我们没有亲近妇人”亦作“我们出来的时候照常不亲近妇人”。“器皿”可能用以比喻身体。――《启导本圣经撒母耳记上注释》

         本节大概表示从军者出征前不近女色(参撒下1111),大卫现在办理王事(「寻常行路」),也是如此。――《串珠圣经注释》

         有三日,与在西乃山神的要求相同(1915)。少年人的器皿:器皿指武器,器械(273),衣服(225)或者容器(1315),但这里是指身体(提后221)――《圣经精读本──撒母耳记上注解》

         「实在约有三日」(5)原文是「如同昨天,前天」,意思是「按照往例」。──撒母耳记上综合解读

         「寻常行路」(5),原文是「普通的任务、普通的旅程」。大卫的意思是他们执行普通的任务时都不近女色,现在执行特殊任务,更不会亲近女色。──撒母耳记上综合解读

         「实在约有三日」:原文是「如同昨天,前天」。意思是「按照往例」。

         「我出来的时候」:「出发」、「出去」。

         215意思是「按照往例,我们出发执行任务前没有亲近妇人」。

         「少年人的器皿」:七十士译本作「所有的少年人」。

         「寻常行路」:「普通的任务」、「普通的旅程」。「普通」与「圣」相对。

         ◎大卫的意思是他们执行平常的任务也都不近女色,更不用说是目前执行特殊任务。那就更不会亲近女色。――《蔡哲民查经资料》

<syncBible ref=撒上21:5>

【撒上二十一5  少年人的器皿,是指──】大卫说少年人的器皿,指少年人的身体在礼仪上是洁净的,因为他们在行路的时候,没有亲近妇女与之行房。所以祭司准许他们吃圣饼。――《灵修版圣经注释》

 

【撒上二十一6「祭司就拿圣饼给他,因为在那里没有别样饼,只有更换新饼,从耶和华面前撤下来的陈设饼。」

         祭司认定他为大卫提供食物,保存大卫性命的道德责任,超过严守谁可以吃“陈设饼”(利二四5~9)这礼仪规律的责任。基督把安息日定例的意思教训人的时候,曾提到这个例子。参看马太福音十二章4节的脚注。――《撒母耳记上雷氏研读本》

         「新饼」:「热面包」。

         「陈设饼」:摆在会幕中至圣所里桌子上的饼 245-9

         121-8  225耶稣评论亚希米勒的作为,认为祭司的抉择是正确的。――《蔡哲民查经资料》

  热饼[新饼。]有人指出这是大卫在安息日那天访问会幕的证据,但是经上记载只是说这饼是在换上热饼时被换下来的。──《SDA圣经注释》

<syncBible ref=撒上21:6>

【撒上二十一6  十二个陈设饼代表甚么?】每礼拜的安息日祭司进入会幕的圣所,将新烤的十二个饼放在桌子上,称之为陈设饼,像征神亲自在人民中间,正如祂的慈爱眷顾,供给他们肉体的需要一样。被换下来的饼,只有在职的祭司才可以吃。――《灵修版圣经注释》

 

【撒上二十一7「当日有扫罗的一个臣子留在耶和华面前。他名叫多益,是以东人,作扫罗的司牧长。」

         “多益”因改信犹太教或由于起了誓,而需要洁净自己,又或由于他被怀疑感染麻风(利一三4),所以必须留在圣所里。――《撒母耳记上雷氏研读本》

         本节是下章9-10节的伏笔。多益大抵是因为礼仪上不洁,要往该处履行洁净的条例。――《串珠圣经注释》

         本节中介绍以东人多益的理由是为了讲述多益向扫罗告发大卫和亚希米勒之间发生的事(1-9)。留在:不是指单纯的滞留,指有目的的住宿。这些事实使我们推测以东人多益:①作为仪式受割礼;②为某种许愿;③为患麻风病为求祭司长的指示(134)而留在圣所(252)。多益身居扫罗的司牧长要职暗示他很受扫罗信任,但他因向扫罗告发大卫和亚希米勒之间的事而使无辜的85名祭司死亡(229-22),大卫日后在诗篇52斥责多益为人的奸恶、污秽奉承的本质。――《圣经精读本──撒母耳记上注解》

         扫罗曾经与以东人打仗(十四47),可能获胜后让以东人多益为他服务。多益此时因某种原因必须留在圣所,后来出卖了亚希米勒(二十二9-19)。──撒母耳记上综合解读

         「留」在:「被限制住」、「被留住」。可能是接受某种刑罚、或是守洁净礼、或守誓约。

         「多益」:字义是「害怕」。

         「司牧长」:「牧羊人首领」。不过以色列历史中没有出现过这个职位,因此也有人认为这可能是「强壮的快跑者」的抄写错误。

         七十士译本记载多益是亚兰人,是为扫罗牧养驴子的。

         ◎此节的记载导致229-19的悲剧。――《蔡哲民查经资料》

  多益,是以东人。可能是扫罗与以东作战时带回来的人质或奴隶之一(撒上1447)

  留在。多益已经信奉了希伯来人的信仰,正在会幕还愿(《祖知》第六十四章)。他许愿的详情不知。显然他有一些应受亚希米勒训斥的过犯,因为祭司的这一行动是多益后来反过来告发亚希米勒的主要原因之一。──《SDA圣经注释》

 

【撒上二十一8「大卫问亚希米勒说:“你手下有枪有刀没有?因为王的事甚急,连刀剑器械我都没有带。”」

         当时刀枪稀少(十三22),大卫逃难须有兵器自卫,故有此问。――《启导本圣经撒母耳记上注释》

         当时武器稀少(十三22),大卫逃亡时需要兵器自卫。──撒母耳记上综合解读

  有枪有刀。看到了多益,大卫就认识到自己离开基比亚是这么匆忙,以致都没时间带上任何武器在受攻击时保护自己。作为一个逃犯,他会受到任何一个发现他之人的摆布。──《SDA圣经注释》

 

【撒上二十一8~9大卫收回刀的事实有下列意义:①那刀是神恩典的像征。大卫每次拔刀时都能够记起使他能够战胜巨人歌利亚的神的恩典和帮助,并再次从神得力量;②那刀是献给神的。大卫把对歌利亚胜利的荣耀归给神,并把刀献给神,现在这刀又返回到大卫手中。我们奉献给神的(无论时间或财物),神都会以丰富的祝福回馈给我们。――《圣经精读本──撒母耳记上注解》

 

【撒上二十一9「祭司说:“你在以拉谷杀非利士人歌利亚的那刀在这里,裹在布中,放在以弗得后边,你要就可以拿去。除此以外,再没有别的。”大卫说:“这刀没有可比的!求你给我。”」

         “以弗得”。比较第二章18节。――《撒母耳记上雷氏研读本》

         此处的“以弗得”似指大祭司着的配有以弗得的礼服,内有“乌陵”、“土明”,为寻求神旨之用。大卫来此恐怕是为了求问神旨(看二十二1015)。“杀…歌利亚的那刀”看十七54注。――《启导本圣经撒母耳记上注释》

         歌利亚的刀可能作为感恩奉献,保存在会幕中。──撒母耳记上综合解读

         「求你给我」:原文是命令句「把它给我」。――《蔡哲民查经资料》

  歌利亚的刀。歌利亚所有的盔甲都已成了大卫的私人财产。可能他先前曾亲自把这刀带到会幕作为对神的感恩奉献。大卫很清楚会幕并不是军械库,但是或许想到那刀可能还在那儿,所以他就以一种顺便问一下的方式询问祭司有没有什么他可以借用的武器。

  没有可比的。通过这把刀在会幕中的位置和包裹的方式,就会知道它是被作为照天意赐给以色列的一场伟大胜利的纪念品被保存着的。大卫表示对得到这把刀的想法感到很高兴,可能不主要是因为它的军事价值,而更多是因为它会不断提醒大卫耶和华的保护指引。此刻他需要这样的鼓励。──《SDA圣经注释》

 

【撒上二十一9  这把战利品的刀竟然在这里……】以弗得是祭司所穿的背心(218的第二项注释)。大卫不知道他杀歌利亚的刀被放在以弗得后面,可能因为他夺了那刀杀死巨人时还年轻,后来又回家住了很长时间。――《灵修版圣经注释》

 

【撒上二十一10「那日大卫起来,躲避扫罗,逃到迦特王亚吉那里。」

         大卫逃亡至非利士人那里去,身上佩带歌利亚的刀!――《撒母耳记上雷氏研读本》

         迦特是靠地中海的重要非利士人城邑(书十三3),大卫杀死的巨人歌利亚就是迦特人(十七4)。大卫逃到非利士人的地方,扫罗没法捉拿他。大卫立国后,把迦特收入了以色列国版图(代上十八1)――《启导本圣经撒母耳记上注释》

         到迦特王亚吉那里:大卫非要逃到非利士五大城市之一迦特的原因是:①他杀死非利士大将歌利亚(1749-51)已过几年,以为人家认不出自己;②装扮成被非利士人的劲敌扫罗追赶的难民,以为能得到迦特的非利士人的欢迎。但大卫的这种期待都成为泡影(11),同样恶人的居所不能成为属神之民真正的安息之处。――《圣经精读本──撒母耳记上注解》

         大卫杀死的巨人歌利亚就是迦特人(十七4),此时神的受膏者竟然拿着杀歌利亚的刀,逃到歌利亚的老家,以为躲在仇敌那里,扫罗就没办法捉拿他了。属肉体的扫罗忘了自己的国位是从神来的,现在属圣灵的大卫也忘了自己的前途是在神的手里,竟然和扫罗一样靠自己来谋求前途。──撒母耳记上综合解读

         「迦特」:非利士五大城之一。大卫杀死的歌利亚就是迦特人。

         「亚吉」:字义是「仅有一人」。――《蔡哲民查经资料》

  亚吉。亚吉在诗34的标题中被称为亚比米勒,亚吉是一个非利士语的名字,而亚比米勒是闪族语的名字。这首诗篇是大卫在非利士人面前装疯时写的。作为一个逃犯,大卫在以色列找不到帮助。一个国家的逃犯得到那个国家的敌人的保护是一种十分常见的事。迦特并不远,可能距离挪伯不到30英里。扫罗几乎想不到会去那里找他。大卫很熟悉他曾为他的妻子米甲获得聘礼的这个国家。要是他信任亚吉,就会确定扫罗不会得到允许把他夺去。

  历史显示了许多实例都是神的儿女被本国的百姓逼迫,却受到了那些被认为是仇敌之人的极大帮助。例如,因为耶利米说预言,西底家囚禁了他(323),但是巴比伦的征服者们却向他显示了仁慈(401-6)。大卫的经验展示了奇怪的对照和自相矛盾。为什么神允许他成为一个被放逐的人呢?神允许他一天还是王的女婿,第二天就成了为饼乞求者,这是什么培训呢?──《SDA圣经注释》

 

【撒上二十一10~15大卫遁至非利士城迦特:大卫拿着杀歌利亚的刀闯进非利士境实在使人有点愕然,然而,神仍保守他脱离险境。――《串珠圣经注释》

         大卫逃到“迦特”。因为他已预感在挪伯见到的多益会告密(2222)。但被那地的人发现原形的大卫,却遇到更加急迫的危险,装疯卖傻才得以保存性命(13)。后来大卫在诗篇345256篇中详细描述了当时所经历的神的救赎。尤其是在诗篇56篇中他述说自己的处境后,又说“我惧怕的时候要依靠你”这是伟大的(563)信仰告白。我们通过大卫的经验和见证,当记住“投靠耶和华,强似依赖王子”(1189)这宝贵的教训。――《圣经精读本──撒母耳记上注解》

<syncBible ref=撒上21:10-15>

【撒上二十一10~15  迦特是甚么人的地方?他们与大卫的关系如何?】迦特是非利士人的五个主要城市之一。非利士人为甚么接待宿敌大卫来到营中呢?他们可能喜欢收留对方变节的高级军事领袖,来对付仇敌扫罗,却不知道大卫已经受膏要作以色列下一任的王(1613)。但是,他们不久就疑忌大卫,何况他曾杀死他们成千上万的同胞(187)。大卫最终要装疯自保,因为他们的习俗是不伤害精神不健全的人。──《灵修版圣经注释》

 

【撒上二十一11「亚吉的臣仆对亚吉说:“这不是以色列国王大卫吗?那里的妇女跳舞唱和,不是指着他说‘扫罗杀死千千,大卫杀死万万’吗?”」

         非利士人大概不知道大卫受膏的事,但他著名的功绩使他被尊为王。――《撒母耳记上雷氏研读本》

         「这不是 ......大卫吗」:大卫的英勇事迹(186-7)不独在以色列境家传户晓,连非利士人也早已风闻,甚至把大卫误作以色列王(大卫当时显然落在非利士人手中,被带到亚吉王面前) ──《串珠圣经注释》

         「以色列国王」(11),原文是「那地的王」。──撒母耳记上综合解读

         如果神不允许扫罗追赶大卫,大卫不会知道自己的肉体本相和扫罗一样愚昧;如果神不允许「亚吉的臣仆」(11)揭穿大卫的身分,大卫还会继续在愚昧中自以为得计。有时神让我们遇到一些难处,让我们的「小算盘」失算、「小心眼」破产,正是要把我们自己的肉体本相显露出来,叫我们知道自己跟世人一样全然败坏、无可夸口,然后才能甘心接受神在我们身上更深的建造。──撒母耳记上综合解读

         「以色列国王」:原文是「那地的王」。――《蔡哲民查经资料》

  国王。这一结论可能不是因为非利士人知道大卫受膏,而更可能是因为他是接受了歌利亚的挑战的那个人。这使他在仇敌中与在朋友中一样赢得了名誉,成了当时的英雄。他已被证明是以色列勇敢坚定的护卫者。──《SDA圣经注释》

 

【撒上二十一11~12亚吉称大卫为“国王”,大概久闻大卫英武之名,不是已知道撒母耳曾膏立他为王。大卫曾多次攻击非利士人,杀伤甚多(17~18),提防亚吉报复。――《启导本圣经撒母耳记上注释》

 

【撒上二十一12「大卫将这话放在心里,甚惧怕迦特王亚吉,」

 

【撒上二十一13「就在众人面前改变了寻常的举动,在他们手下假装疯癫,在城门的门扇上胡写乱画,使唾沫流在胡子上。」

         大卫假装疯癫,希望亚吉让他离去。――《撒母耳记上雷氏研读本》

         “假装疯癫”为求脱身,用的是苦肉计。――《启导本圣经撒母耳记上注释》

         大卫为了活命装病的场面。大卫改变了寻常的举动,大卫装作不能分辨对方。在城门上胡写乱画,使唾沫流在胡子上“胡写乱画”描述大卫如同疯子的场面,从大卫上述的举动,也难以看作是真正有信心之人的行为。因为即使神成为那些敬畏他之人绝不动摇的避难所,但大卫却惧怕亚吉王。――《圣经精读本──撒母耳记上注解》

         当时胡子是男人尊贵的像征,大卫「使唾沫流在胡子上」(13),是要让迦特王相信他是疯子。──撒母耳记上综合解读

         大卫在失败中确实学到了功课,所以虽然被非利士人拿住,「在他们手下假装疯癫」(13),却仍有心情写下诗篇第五十六篇。这篇诗让我们看到,难处使祷告成为大卫生命的呼吸,无论环境如何危险急迫,都不能停止他的祷告和赞美:「我倚靠神,我要赞美祂的话;我倚靠神,必不惧怕。血气之辈能把我怎么样呢」(诗五十六4)──撒母耳记上综合解读

         大卫的名气虽然大,却没有几个非利士人曾经亲眼见过他。因此,大卫一旦装疯,亚吉就把他当作疯子赶走了。──撒母耳记上综合解读

         此时大卫的处境比在扫罗管辖之下还要危险,但神只让非利士人揭穿他,却阻止了他们的报复。因为神要让大卫在困境中看出神的管理:如果神能在仇敌的迦特保守大卫,那么在以色列一样可以保守他,所以神的受膏者应该回到自己的地方去:「因为祢救我的命脱离死亡。祢岂不是救护我的脚不跌倒、使我在生命光中行在神面前吗」(诗五十六13)──撒母耳记上综合解读

         大卫先是欺骗祭司(2),接着又装疯欺骗非利士人(13);刚开始被追赶,就连续遭遇两次失败,暴露了肉体的诡诈。属圣灵的大卫并不是不会失败,而是什么时候被神光照、责备,什么时候灵里就能苏醒,因此在失败中也能认罪悔改、学到功课;而属肉体的扫罗却是不愿意接受光照、责备的人,因此在失败中总是辩解推诿、不肯悔改。──撒母耳记上综合解读

         「寻常的举动」:原文是「判别」、「眼睛」,意思是「分辨能力」、「见识」。

         「唾沫流在胡子上」:当时胡子是男人尊贵的像征,所以大卫这样做,就让亚吉相信大卫是发疯了。

         ◎此处大卫似乎是能屈能伸,可以完全不顾羞耻的装疯卖傻,只为活命。跟他前面多次说谎,有异曲同工之妙。

         ◎此时看起来大卫还很不熟悉逃难的生活与技巧,所以去祭司那里找吃的,或者到非利士去投靠亚吉,感觉上都很不专业,技巧很差。以后似乎就渐渐熟悉这种逃亡的生活。――《蔡哲民查经资料》

  假装疯癫。没有任何正当理由的第二个错误(见撒上212)。这一经验的后果使大卫看到更加倚靠神的必要性。在他的新关系中,他心里充满了感恩,在他对神的颂赞中,他受感写了诗篇第34篇。有些人把大卫写作诗篇第56篇的时候放在他第一次访问迦特王的期间。可能把它放在大卫第二次访问迦特王时更令人满意,就是在扫罗如此无情地追捕大卫以致使他对自己的性命感到绝望之后(见撒上27)

  在个人受到极大试探与考验的时期,当仇敌被高举而朋友们被贬低时,当无论走哪一步都被剥夺了忠告和所需的帮助时,回顾大卫逃离扫罗的故事,他在挪伯与亚希米勒和多益的接触,以及他逃到以色列人在迦特的仇敌那里,然后阅读被认为是他在那时写作的感恩的灵感诗歌(34)是很好的。──《SDA圣经注释》

 

【撒上二十一14「亚吉对臣仆说:“你们看,这人是疯子。为什么带他到我这里来呢?」

 

【撒上二十一15「我岂缺少疯子,你们带这人来在我面前疯癫吗?这人岂可进我的家呢?”」

         诗篇第三十四篇见证了大卫在本章的经历中学到的功课。在人看来,大卫若「不说诡诈的话」(诗三十四13)就会丧命,但大卫经历过以后,却「将敬畏耶和华的道教训」(诗三十四11)我们:无论是欺骗祭司、还是欺骗非利士人,若没有「耶和华的使者在敬畏他的人四围安营,搭救他们」(诗三十四7),人「诡诈的话」都是枉然。因此,「有何人喜好存活,爱慕长寿,得享美福,就要禁止舌头不出恶言,嘴唇不说诡诈的话」(诗三十四12-13)──撒母耳记上综合解读

         大卫在失败中接受了光照,学到了功课,才能从灵里说出诗篇第三十四篇这样准确、明亮的话来。大卫接受做王的地位容易,但被带进做王的实际却不容易;我们接受神儿子的地位容易,但要长成神儿子的样式也不容易。属圣灵的人都需要和大卫一样,不断地被神追赶、拆毁和破碎,接受神的建造,才能叫神的美善的旨意成全在我们身上。──撒母耳记上综合解读

         进「我的家」:指「我的政府」、「我的国家」。

         341-22的标题说诗篇就是这件事情之后作的。「亚比米勒」应该就是迦特王的头衔。当然,诗篇的标题是后来加的,但也很有可能就是事实。――《蔡哲民查经资料》

 

【思想问题(21)

 1 当人的需要与宗教礼仪的规条互有冲突时,你会怎样处理?亚希米勒(214 6)与耶稣的处理原则是否一样(参太123-8)?这原则给你什么提示?

 2 大卫向亚希米勒解释自己为何单独一人到来(2)和需要刀剑器械的原因(8)所说的话是否符合事实?这和他装疯的做法是否可取?他可选择别的方法吗?

  ──《串珠圣经注释》

 

【撒上二十一1~二十二23祭司亚希米勒受株连:大卫首先逃到距耶路撒冷不远的祭司城挪伯,得亚希米勒的帮助,补充体力以及取得先前用以杀死非利士人歌利亚的刀防身,继续奔至迦特,然后转往距迦特东南十六公里(十英里)的亚杜兰洞。稍后过约但河东将他父母安顿在摩押,另得先知迦得的指示,再返犹大。亚希米勒因无意中帮助了大卫逃亡,被多疑残忍的扫罗所杀,甚至整个祭司城的人都受株连。――《串珠圣经注释》

 

【撒上二十一1~二十六25大卫的逃亡生涯:大卫离开王宫后,跑回犹大,自此在南部一带旷野流亡,逃避扫罗的追杀。期间,大卫两次可以下手杀扫罗,但他尊重神的这位受膏者,始终没有下手。扫罗虽然感激大卫不杀之恩,并承认自己的过失,但他反复无常的表现,却使大卫不敢轻信他的承诺,仍继续流亡在外。――《串珠圣经注释》

 

【大卫逃离扫罗后的流浪生涯—1

    1.在米甲的帮助下,大卫在基比亚从扫罗手中逃脱,并逃避到拉玛见撒母耳。诗篇59篇的希伯来标题提到这次经历(撒上1912-18)

  2.在拉玛,大卫和扫罗再次会面(撒上1918-24)

  3.约拿单在基比亚与大卫结盟(撒上20116)

  4.大卫在伯利�琲漁a庭献祭(撒上20628)

  5.在基比亚,大卫与约拿单分开(撒上2025-42)

  6.大卫逃到挪伯祭司希米勒那里(撒上211-9)

  7.大卫往迦特王亚吉那去。诗篇34篇的希伯来标题提到这次经历(撒上2110-15)

  8.大卫藏身于亚杜兰洞。诗篇57篇的希伯来标题提到这次经历(撒上2212)

  9.大卫往米斯巴的摩押王那去(撒上223.4)

  10.大卫在先知迦得的提示下回到犹大。诗篇52篇的希伯来标题提到这次经历(撒上225)

  11.大卫将基伊拉城从非利士人手中拯救出来(撒上231-12)

  12.大卫被西弗人出卖,西弗人告诉扫罗他的藏身之处。诗篇11篇的希伯来标题提到这次经历(撒上2314-23)

  13.大卫逃到玛云的旷野(撒上2325-26)

  14.大卫在隐基底遭遇大卫。诗篇142篇的希伯来标题提到这次经历(撒上2329-34)

  15.撒母耳死后,大卫逃到巴兰的旷野。诗篇120121篇的希伯来标题提到这次经历(撒上251)

  注解:因为总是遭到扫罗嫉妒心的困扰,有时还被他所帮助过的人出卖,大卫就被神保护并指引着,藏在山洞、森林和旷野。虽然他行了大错,但是他作为逃亡队伍之领袖的经历,给他的继位提供了实际的锻炼,这王位是神所应许的,从来不是意图篡夺的。──《SDA圣经注释》

 

【大卫逃离扫罗后的流浪生涯—2

    16.大卫造访迦密的拿八,一位富有而邪恶的人。拿八背叛大卫,但拿八的妻子亚比该,为她丈夫求情(撒上252-42)

  17.大卫在哈基拉山上再次遭遇扫罗,并再次放过不杀他(撒上261-15)

  18.大卫又逃到迦特王亚吉那。诗篇56篇的希伯来标题提到这次经历(撒上272-5)

  19.迦特王亚吉将洗革拉城赐给大卫居住(撒上276-12)

  20.在亚弗,大卫被迦特王亚吉打发走了(撒上第29)

  21.大卫回到以革伦,发现这城被烧,妇女和孩童们都被掳走了(撒上301-8)

  22.大卫在比梭溪夺回了一切被掳的(撒上309-19)

  23.大卫分了战利品,并给犹大一切的长老送礼物(撒上3026-31)

  24.大卫移至希伯仑(撒下21-3)──《SDA圣经注释》

 



跟着我们: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