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道书 2
传道书第二章纲目
壹、内容纲要
【虚空的人生】
一、人生的享受虚空(1~11节)
1.内心的喜乐和嬉笑都虚空(1~3节)
2.物欲的享受全都虚空(4~11节)
二、生命的本质虚空(12~23节)
1.智慧人和愚昧人的结局一样(12~17节)
2.劳碌的人和未曾劳碌的人所得一样(18~23节)
三、不在乎人的追求也是虚空(24~26节)
贰、灵训要义
【人生虚空】
一、心绪虚空——喜乐、嬉笑、饮酒(1~3节上)
二、享受虚空——园林、仆婢、财宝、娱乐、女色(4~11节)
三、智慧虚空——以智慧行事,结局竟与愚昧人无异(3节下,12~17节)
四、劳碌虚空——劳碌所得却要留给未曾劳碌的人(18~23节)
【惟神是人生的满足】
一、吃喝、享福,乃出于神的手(24~25节)
二、智能、知识和喜乐,乃给神所喜悦的人(26节)
──黄迦勒《基督徒文摘解经系列──以斯帖记注解》
叁、其他纲目
【追求人间享乐的虚空】
经文:2:1-11。
一、肉体的快乐不能满足 1-3
1.借着肉体的快乐、娱乐,及宗教的快乐和幸福,谁知道这也是虚空。1,(路12:19;传8:15;11:9)。
2.嬉笑(表面的快乐)、与喜乐(宗教节日的欢乐)有何功效呢?2,(箴14:13;彼前4:2-4)。
3.“用酒使我肉体舒畅”,这也是一种骗局。“用酒消愁,愁更愁。”3,(箴31:4-5;弗5:18)。
二、豪华的住宅不能满足 4-6
1.“我为自己动大工程,建造房屋。”4,是指他建筑的规模和辉煌。(创11:4;王上9:1;代下8:1-6,11)。
2.“栽种葡萄园。”4-6,享受乐园般的生活——宫殿四周往往建有私人的庭园。园中植了果树和遮荫树,又有水道、池塘、小径──就像公园一样。很多珍奇的树木和植物都种在花园之中。
三、丰富的财宝不能满足 7-9
1.仆婢、牛羊、家业丰富,也无法满足。7,(王上4:22-23)。
2.金银财宝无数,也无法满足。8,(王上9:14,28;10:10)。
3.歌唱、娱乐、专业演艺人员无数,也无法满足。8
4.日渐昌盛、智慧存留,也无法满足。9
四、事业的成功不能满足 10-11
1.享受所劳碌的快乐,以及所得的份。10,(传11:9;5:18;9:9;诗128:2)。
2.事业有成,风光一时,谁知都是虚空,在日光之下毫无益处。11,(约壹2:16-17;太6:28-29;提前6:6)。
── 毛南春阳
【追求人间一切事物都是虚空】
经文:2:12-26。
一、人都需要面对死亡 12-17
1.后来的人还能做什么呢?12,
“转念”:转移注意力,或采取新的思考方向。(传7:25)
2.无论是智慧人或是愚昧人,都要面临同一件事——死亡。13-14,(诗49:10;90:3-5)。
(1)“智慧人的眼目光明。”“光明”:在他头上——站得高,望得远,透视一切的眼光。
(2)“愚昧人在黑暗里行。”
a.眼目。智慧人的眼目遵循神的旨意一直往前看,免得跌倒。参耶稣在(约11:9)中的话。眼目在属灵上运用的另一个例子,见(弗1:18)。
b.愚昧人。智能人知道自己的目标,采取最直接的路线;愚昧人摸索着前进却会跌倒。(箴17:24)用另一个比喻表达了相似的意思:“愚昧人眼望地极”。
3.“我为何更有智慧呢?”15-,——人生中的野心和努力是毫无价值的,都是过眼烟云。(传1:16,18)
4.智慧人和愚昧人一样,永远无人纪念。16,
愚昧人和智慧人都很快会被他们的同胞所忘记。就世界而言,这句话是真实的。但那些在生活中遵循神智慧的人,将会永远被纪念(诗112:6;箴10:7),并因确知自己的名字记在天上而高兴(路10:20;腓4:3)。
“被忘记”——被世界所忘记,但是被神所纪念(玛3:16,17;约14:1-3)。
5.为何恨恶生命?17,——因为在日光之下所行的事,我都以为烦恼,都是虚空,都是捕风。
二、人都需要劳碌工作 18-23
1.前人劳碌,后人享福。18,
其实所做的一切,都是为留给后人的。(传9:9;林前3:10)。
2.后人可能会毁坏先祖的功业,并不保证他会继续成功。19
3.回想这一切工作,心便绝望了。20
4.有人用智能、知识、灵巧所劳碌得来的,却要留给未曾劳碌的人为份。21
5.人生劳碌累心,到最后又得着什么呢?日日忧虑,劳苦愁烦,睡不安宁,都是虚空。22-23,(传5:12)
“日日”与“夜间”相比。白天不停地劳动,夜间则失眠思虑白天的事。所罗门似乎还没有完全认识到辛劳、悲伤和失望所带来的福气(伯35:10;罗8:35;林后12:9;来12:11;启3:19)。
三、人都需要常存满足 24-26
1.有吃有喝,在劳碌中享福,并活在神的同在之中,那才是真正的幸福。24,(徒14:17;提前6:17)。
2.神所喜悦的人,乃是懂得今生有吃喝就当知足,一切的智能、知识和喜乐,都是从神来的。25-26
“收聚”:罪人辛劳一生却无法进入永生的天国。他的积攒都只是为了今生。他的劳苦是为了积累财富。他把财富收聚起来,却不能永久保持(太13:12;25:28;路12:20)。
谁是“神所喜悦的人”?——神美意的物件,即那些遵行神旨意的人(路2:13-14)。“祂将所收聚的、所堆积的归给 神所喜悦的人。”(伯27:16-17;箴13:22;28:8)也表达了恶人的劳苦成果归给义人的意思。
── 毛南春阳
【日光之下似实而虚的人生】
经文:传2:1-23
引言:
关于人生在世的虚实,各哲学家有不同的看法或观念,印度教的哲学家认为人生不过如黄昏的景色,变幻无常,人生如幻觉。希腊柏拉图认为人生是暂时,是现象的,现象的世界不是真实的世界,属灵的世界才是真实的世界,唯物论的观点人生就是现在的。是只在物质之内的,没有过去没有将来,不过在传道书中给我们看见今世的人生是似实而非的。
一.劳碌似空而虚(1:3-11)
勤劳似乎可以聚财,得到不少益处,但却令人厌烦,且你无论积蓄多少财物,名利,后世永无人记念,所以虚空。一哲学家说,基督教的勤俭伦理,其后果导致财富之增加,财富的增加必造成资本主义,资本主义的后果是生活的浪漫,浪费享受,享受就远离神。与物质为友,结果又贫穷,在贫困时悔改,信主,又按基督教的伦理而勤俭,所以人生就是这样的在圈子中循环不息,实在是虚空,不真实。这与士师记中的情形一样,人悔敢→神拯救→拜偶像→被掳→悔改→神拯救。
二.智慧的似实而虚(1:12-18)
智慧的人似乎能悟明许多真理,查究天下一切的事,但查究的结果,得以悟明一些的真理,可是我们悟知一些有限的真理,就以为可以悟知一切的真理,可以人定天,可以克服一切,这是狂妄,也是愚眛,但再查究多知一些,后来却觉得乃是无知。因为要知道的太多,穷一生只不过知其一二而已,且所知的一二不过是皮毛而已。而常只知其利而不知其弊,结果受其害时而忧伤不已。人所经练的是极重的劳苦(1:13),所以人生的智慧似实而虚。
三.娱乐似实而非(2:1-11)
娱乐,嬉笑,酒肉,幽雅的家园,仆婢,财宝等,这些在肉身说很具体很实际地享受,叫肉身舒畅。可是真实的享受有几多,每一物质肉体的享受的时刻与所化的代价相比是否值得,事实上所有物质的享受都是伤精劳神的。为建一理想的家园,花多少时间聚财,花多少时间设计,但太好了住在里面又怕强盗,怕火灾,怕被人害,一直过不安的生活,由于不安心灵加上压力,而在心灵上产生许多的苦楚,而理想的家园过不久也不理想了。因与人比较又不象样,故又聚财,设计,劳苦,害怕;废寝忘食,不觉老即将至,如果财宝加添,妻妾加添,那愁烦就更加添。许多人以为财富加添,享受加多,即成功了,但这成功却满了痛苦,是捕风而已(2:18-26)。
四.盲目劳碌的似实而虚(3:1-15)
劳碌如不合其时,那是徒劳无益,因为凡事有定时,也各按其时成为美好(1:11),劳碌可以聚成财富,但结果虚空(1:3-11)。这里论劳碌无智慧,不合时,无技巧,也是虚空,且所有的事理都已定了,无新奇(3:1-15)。如果在忙碌中不知其理,白费气力,且人所劳碌的对神毫无加添,也无所损,所以一切仍是虚空,人其实应在劳碌中认识神,服在神所安排的定理之下。
五.世上的正义似实而虚(3:16—4:3)
人在世上是要讲正义的,有正义感,有抱不平,但人的所谓正义感与兽的行为差不多一样。许多的正义感是片面的,也是残忍的,为了正义感和抱不平,却把他认为不义的人致于死地,摩西为以色列人抱不平,将埃及人打死就是一例。今日所谓国际的正义感也是如此的大发兽性,表现残忍的行为,虽然抱不平正义感的人很多,但欺压人的事常也由这些所谓有正义感的人作出来的,受欺压的人无人安慰,欺压人的也无人安慰。所谓正义行为,那是欺人之说,因为他自己也被心中的兽性所欺压,也无人安慰,故一切也是虚空。所以认为死了的人胜过活人,正义感不能达到真正义的目的,只有神的义才能。
六.灵巧的似实而非(4:4-12)
灵巧即机智与机警,有聪明,有思想的结晶,灵巧的人在事业上一定有成就,成就必引起邻居的嫉妒,因之必失去和好,因财失义,也因成就失去朋友(4:4)。另一种无灵巧的人,无长进,无成就,得过且过,有一碗吃一碗,别人说他们毫无成就,无奋斗心,社会上无地位。所以二者均虚空,但二人合股较有力量,可是也常因为生意之成就也拆股,灵巧是好,但也有其害处,实在得利而损情,是件虚空的事。
七.贤能的似实而虚(4:13-16)
在大选时有一标语就是选贤任能,贤能的人可以治理百姓可得福,很多人可以拥护,强盛于一世,英雄也不问出身,许多人只要贤明能干,有智慧,那就能出来领导社会了。可是贤能代出不穷,每一时代都有能人,当贤能者更有风头时,那过去的贤者就被人忘记了,且无论如何贤能,也有人不喜悦。在中国的春秋战国时,真是贤能辈出,但当时也有不少人出来争贤,过不久人也忘了,这实在也是虚空。
八.礼仪的似实而非(5:1-7)
在宗教的敬拜上,礼仪实在会帮助人更敬虔,更亲近神,许愿是增加信靠神的行为,是神圣的,可是许多人许愿,只是在当时一种情感与欲望上的表现,而没有好好考虑以后是否能实行此约言的事,但后来事实上有不少忘记了,有不少也因能力作不到,那么就自己找许多理由去推诿,或掩盖,这就引起不少的罪,本来是神圣的,信心的,后来却变成犯罪虚谎,故这仪式也变成虚空了(5:5-6)。
九.财富的似实却虚(5:10—6:1)
多数人认为财富加添心必满足,金银加多必为实有,货物满了仓库,必是富足,但事实上财富加多,消费也加多,且常因财富多而害己。叫自己落在危险之中,痛苦之中,即使一切不缺,但不能吃用,这也是虚空(6:2),儿女众多而不孝,死时无埋葬,也是虚空,财丁都似实而非。
十.命运的似实而虚(8:1—9:6,11-16)
许多人都相信命运,好运不好运,看命运从五行,气色,手掌,看好坏命运,其实人将来的情形如何无人能知(8:7-8)。所谓看命不过是推测而无把握的事,且义人所遭遇的与恶人所遭遇的一样(8:14),人是无法查出神对人命运的作为(8:17; 9:1)。所以在人看这是好运发财升官,享受等,其实可能都是恶运来临的预兆,谁能掌握自己的命运,我们要信靠神,所作的要求神的喜悦,并及时行善,否则一切皆空(9:11-16)。
结论:
人生因知识的有限,许多认为是满足的,真实的,结果却是虚空的,求主给我们智慧认识这些似是而虚的事,让我们不再走上这虚空的道路,一生在虚空中过日子,在日光之下忙碌,而过虚空没有价值的人生!
──黄彼得《简明查经讲章大纲》
【第二章、都是虚空,都是捕风】
序:所罗门一生亲身经历了富有、智慧、才能等等,后来察看一个为自己而活的人是何等虚空,为自己而追求属灵事物以外的事尽都是虚空。(“这也是虚空”六次,“都是虚空,都是捕风”三次)。
分段: 1、为自己毫无益处:1-11节
2、有智慧和劳碌也是虚空:12-26节
一、为自己毫无益处:1-11节
1、肉体中的快乐不能满足:1-3节(享福、嬉笑、酒,这些肉体的快乐不能满足心灵的需要)。
所罗门在经历中知道人生的虚空:“我心里说”……“我指嬉笑说”……“我心里察究”……天下一生当行何事为美。
约2:1-3节:“酒用尽了”表明人间的喜乐会用尽的。
王下5:1-2节:“乃缦”(快乐、欢畅的意思),只是长了大麻疯。
箴14:13节:人在喜笑中,心也忧愁,快乐至极,就生愁苦。
诗90:10节:……但其中所矜夸的,乃是劳苦愁烦,转眼成空。
2、为自己而活都是捕风:4-11节
①所罗门为自己动大工程:4-6节。王上6:38节、7:1节:所罗门建造圣殿,用了七年时间,但为自己建造宫室十三年方才造成,又建造……
②他又为自己兴家积财:7-9节,王上9:26-28节、10:14节、10节
王上11:3节:所罗门有妃七百,都是公主,还有嫔三百……。
③为自己成功的人:10节“凡我眼所求的……我心所乐的……”
④后来察看这一切所成功的:11节“毫无益处”
林后5:14-15节:原来基督的爱激励我,我们想一人即替众人死,众人就都死了,并且他替众人死,是叫那些活着的人,不再为自己活,乃是替他们死而复活的主活。
罗14:7-8节:我们没有一个人为自己活,也没有一个人为自己死。我们若活着,是为主而活。若死了,是为主而死。所以我们或活或死,总是主的人。
二、有智慧和劳碌也是虚空:12-26节(用人的角度来看)
1、转念观看智慧人与愚昧人都必死亡:12-16节
①后人所行的乃是前人所行过的:12节
②智慧人与愚昧人都必遇见死亡:13-16节
来9:27节:按着定命,人人都有一死,死后且有审判。
诗49:10节:他必见智慧人死,又见愚顽人和畜类人,一同灭亡,将他们的财货留给别人。
传9:2-3节:凡临到众人的事,都是一样。义人和恶人,……后来就归死人那里去了。
2、恨恶的二件事:17-23节
①因世事烦恼而恨恶生命:17节(诗90:10节“劳苦愁烦”)
伯6:2节:惟愿我的烦恼称一称,我一切的灾害放在天平里。
②用智慧与劳碌所得的也是虚空:18-23节(“这也是虚空”讲三次)
伯14:1-2节:人为妇人所生,日子短少,多有患难,出来如花,又被割下,飞去如影,不能存留。
表明只有在主里的劳苦,就不会虚空(启14:13节,林前15:58节)
3、神所喜悦的人蒙福:24-26节
①神所喜悦的人享劳碌而得的:24-26上节
②惟有罪人所收聚的归给神所喜悦的人,这也是虚空:26下节
伯27:16-17节:他虽积蓄银子如尘沙,预备衣服如泥土。他只管预备,义人却要穿上。他的银子,无辜的人要分取。
箴28:8节:人以厚利加增财物,是给那怜悯穷人者积蓄的。
──徐大年《传道书提纲》
【第二章 探讨人生】
第一章记载智能不能解决虚空,本章指出“享乐”的追求同样难以满足心灵的渴望。
一、以享乐探讨人生(1-11节)
享乐也不能带来满足。
1. 他用4种方法来尝试(1-3节)
先“试试”(1节),发现无用。
(1)“喜乐”,“我以喜乐试试你”(1节):Simhah ,指沉醉于叫人感到欢畅的玩意。宗教节日的欢乐,是好的一面。
所罗门每日的食物(王上4:22-23):享尽佳肴美酒、宴客。
“你好享福”(2:1),原文作“看见美好的事”,即“得到满足”。活着为了吃喝玩乐,这是没有长远价值。
(2)“嬉笑”,“我指着嬉笑说”(2节):“幽默”不是错误,但这里是指过分的幽默,将生命变为胡闹与嬉戏。
不同的嬉笑:有自然的喜笑,而内心满足;有外面苦笑,而内心愤懑。
在所罗门作王时,常常有小丑或谐趣的表演者在宫庭的筵席上提供娱乐和嬉笑。这种嬉笑多半是与罪恶有关的(参9:3,10:13)。
有些嬉笑含有不道德的意思,所以“这是狂妄”。喜剧的电视、电影有令人发笑的,这些对人生的满足也是没有用处的。
(3)“酒”(3节):这里不是酗酒,而是盛筵的酒伴食物。
他仍是以智慧作为引导,用理智来控制自己,为要试验自己能否得到满足。
“又如何持住愚昧”:“持住”可译“控制”。“在天下一生当行何事为美”:“一生”,原文加上“有限的日子”。坚持这样察究下去,用以找出人生应当怎样行。
(4)“妃嫔”(传2:8,王上11:3):结果,妃嫔使他随从外邦的神(王上11:33)。
2. 无穷的物欲(传2:4-11):越富有越空
(1) 大兴土木来满足自己:
只有所罗门才有资格这样大兴土木(王上7:1-12,9:1,10:21,代下8:3-6)。但传道书没有提及建殿,这里可能指“日光之下”的事,所以暂予搁置不提,直到第五章才提“神的殿”。
本段“为自己”几个字,一共出现有6次。
人通常经过“试试”(传2:1-3)之后,然后再来细试(4-8节),最后达到欢乐的境界(9节),结果又是虚空(11节)!
①“建造房屋”(4节上):
他没有提及最重要的“所罗门圣殿”:大卫死后3年,所罗门才开始建殿,他用了7年的时间来建造(王上6:38),但他建造王宫就用了13年的时间(王上7:1)。他又建造了利巴嫩林宫(王上7:2,利巴嫩林宫是为放军械用的,代下9:16),他又建造积货城(代下8:1-6)。他所建造的城墙、甬道直到埃及等地。
②“栽种葡萄园”(2:4):列王记与历代志都没有提及葡萄园,只在雅歌书提及(歌8:11)。大卫有葡萄园留给所罗门,这里可能是指他把葡萄园扩张说的。
③“修造园囿”(2:5):“在其中栽种各样果木树”,以色列的土地是最适合栽种果树的。
“园囿”,是波斯语,意即“围住”,是分别出来的土地。这节译为希腊文和英文,便成了“乐园”。
④“挖造水池”(6节):水是“用以浇灌小的树木”的。耶路撒冷一直是缺水的。在希实本有水池(歌7:4)。伯利�瓻n面有许多“所罗门水池”,到罗马统治的时候,水池才重建。这是伟大的工程:水管绕山而设,一直引入耶路撒冷。
所罗门不是要绿化全国,他是为自己娱乐而种植的。他屡次说“我为自己”(2:4,8)。
⑤“我买了仆婢”(7节):他要完成上述的计划,就买了许多的仆婢。这里的“仆婢”,不是指“奴隶制”的仆婢说的。这里的“仆婢”只作工6年,到第7年就可以自由(出21:2)。所罗门的奴仆只负责打理家务和协助他完成大计划。
⑥“又有许多牛群羊群”(7节):这是为献祭用的牛群羊群;同时也显明所罗门的牲畜数量惊人,因为他献祭时,只是用了少部分的牛羊。
⑦他拥有大量金银财宝(8节):他的财宝多如石头,存于耶路撒冷(王上10:27,代下1:15)。
⑧“唱歌的男女”(2:8):他爱好音乐,常有音乐表演。他也是一位音乐家,他写了1005首诗歌(王上4:32)。
现在以色列的管弦乐团,每一季度有演奏会,为世界之冠。
⑨“世人所喜爱的物”(2:8):“物”字shidah veshidot,不容易翻译,可指许多女子(参王上11:3)。
“并许多的妃嫔”:“并”字,原文或作“即”,上面的“物”,可指妃嫔。“妃嫔”这词的原文只在这里出现(参王上11:3)。这“物”字,当然也可以指其它宝物说的(参王上10:22,25)。
(2) 胜过耶路撒冷众人(传2:9-11):
①“日见昌盛”(王上10-11章)。
②“我的智慧仍然存留”:他写传道书的时候仍有智慧。
③“凡我眼所求的”、“我心所乐的”(2:10):“我眼所求的”,是指我眼所要见的;“我心所乐的”,是指我心所能满足的。从来没有人像所罗门这样会享受的。
“……劳碌的……劳碌中”,是相关语,单传道书就出现有25次。
④一旦得到快乐,便又开始消失(11节):所罗门在各方面都有极大的成功。他的目标达到了,又如何?
二、尝试寻求平衡(12-17节)
生命的意义既不在世上的财宝和欢乐里,但是否就在智慧、狂妄或愚昧里呢?所罗门在感性上失败了,就又转回到理性之上(12-14节)。
1.“我转念”(12节)
他不是指现在说的与前面所说的无关,而是他想谈及其它的事。他已谈了知识(1:17-18)、欢乐(2:1-3)和物质(2:11)。他现在把这些事放在一起来讨论和比较。
2.后继者(在王以后而来的人)
他如何面对上述的情况:他盼望他的经历可作后人的监戒,不要重蹈覆辙。
3.智慧的后果(14节)
智慧确是有益的,能使人有判断的能力;“愚昧人在黑暗里行”(2:14),他们“定恶人为义,定义人为恶”(箴17:15)。凡晓得运用这智慧的人是“眼目光明”的(2:14),否则,愚人不靠神就在黑暗里,寸步难行(参传10:15下)。
善用智慧,可作为理想的生命指引。
4.但奇怪的是
二者的结局都是一样(2:14)。
“遇见”,是指遭遇同一命运说的。他不是悲观主义者,他只将经验说出来,提醒我们。
5.有力的详语
“我就心里说”(15节),人最后都会死,智慧有什么用处?他不是悲观或宿命论者。
他求智慧,这是神给的,但他也要死,同样“永远无人纪念”(16节)。对一些人来说:义人被纪念是值得的(箴10:7),但一般人是不会被人纪念的。
6.他恨恶生命(17节)
但到末了,他只要敬畏神就能满足了(12:13-14)。
三、绝望(18-23节)
越劳碌越虚空。
1. 世人的看法
不用劳碌而得的,常不觉有价值;劳碌得来的才觉有价值。
但在他觉悟后,他仍然觉得虚空(11节)所以才有18,20,22-23节的事。“所以,我亲爱的弟兄们,你们务要坚固,不可摇动,常常竭力多作主工;因为知道你们的劳苦,在主里面不是徒然的。”(林前15:58)
2. 他虽努力作工建业,但也像愚人一样死去
谁继承他的事业呢(传2:18):他想到他的儿子罗波安就大有顾虑。智者继承才是好的;但愚者继承,所付的努力就徒然。
3. 转念
20节的“转想”,原文是“转念”。一想到将一切留给他的后代将有什么结果的时候,他就心乱如麻,而且到了“绝望”的地步。人生几十年却为后人劳碌,这就是忧虑。
4. 他有智慧
事情未曾发生之前,他已经知道了,他也知道他的结局如何。他在床上不断思念明天的事:“连夜间心也不安”(23节)。
神能将虚幻的变为真实、暂时的变为永远。我们当把暂时、虚浮的东西献给神,积蓄天上的产业。
四、结论
享受生命的途径(2:24-26):人生的满足是在乎神。越蒙神喜悦就越觉得世界的虚空。如果不是这样,他就仍然会醉心于世界的声色货利之中。
1.“出于神的手”(24节)
前面少提及神(1:13),但这里提到神就喜乐,这是智慧的根源。
2.神给“智能、知识和喜乐”(26节)
不是靠人的努力得来的。
神给我们智慧:有属天与属地的智慧。我们也需要属地的智慧,因为我们还居住在世上。但是只有世上的智慧就会忧虑;所以我们更需要属天的智慧。
3.“惟有罪人”(26节中)
“罪人”,是愚昧人(8:12,9:2)。他们“所收聚的、所堆积的……也是捕风”(2:26)。许多人积蓄,不知道是为什么(路12:16-20)。
4.基督徒和世人
基督徒能“看透万事”(林前2:15);世人看不透万事,就想自杀;甚至很有学问的人,也有全家自杀的。
基督徒遇急难时当怎样行(林前10:13):我们当仰望神,但不需要“哀求”神。如果儿女向父母发出讨饭的哀声,父母是不喜悦的。儿女只要来到父母的面前,他们还没有开口,父母是会给他们开出路的。可惜许多人到了没有办法的时候才来到父神的面前!我们第一个思想是要想到神、仰望神,神给我们开了出路,我们才有见证。有人垂头丧气,不祷告,以为祷告没有用处。这是“日光之下”的人。
我们听了许多的道,就要经历一下。有时神容许我们四面无路,这时我们是要经历神给我们开出路的一个好机会。所以,我们不要绝望(传2:18-23)。
──林献羔《传道书概要》
【传道书二章】
一、追求逸乐?(1∼11)
二、香膏中的苍蝇(12∼23)
1、不论你是智慧或愚昧,终必使你分受同一命运(15∼17)
2、还有另一件使人心痛的错误(18∼23)
三、与人生达成协议(24∼26)
——《每日研经丛书》
【第三讲:追求娱乐(2:1-11)】
一、引言:上回提到传道书的智慧(人间的小聪明、小学问)和箴言的智慧(天上的真智慧,来自对神的敬畏。这次谈娱乐。娱乐能松弛身心,是必须的。但娱乐不应该是放纵情欲。娱乐也不能代替人生,否则带来虚空。
二、本论
1. 娱乐(1,2 节)
1.1. 试试满足。
1.2. 仍是虚空。
1.3. 嬉笑狂欢大笑。
1.4. 喜乐=欢笑。
1.5. 不能进入灵里,只停留在魂间。
2. 酒(3 节)
2.1. 肉体舒畅,忘记忧愁。
2.2. 没有酒醉之人说自己醉的,因为人以为能胜罪性。
2.3. 持住愚昧=执迷不悟
3. 大工程(4-6 节)
3.1. 建殿用七年,建宫用十四年。
3.2. 能享用的只有十五年。
3.3. 一切都虚空。
4. 仆婢妃嫔
4.1. 妃七百嫔三百。
4.2. 能享受的都有。
4.3. 捕风、虚空。
4.4. 没永远价值。
三、问题
1. 为什么娱乐到头是空虚的?
2. 怎样才不空虚?
——良友圣经学院《真道分解——传道书讲义》
【毫无益处(二4∼17)】
一、为己而活
二、只求物质与享受(10)
三、日光之下的眼光(12∼17)
四、心中绝望(18∼26)
——《新旧约辅读》
【传二11,22;一2,18虚空的虚空】
壹、人生虚空
一、传道书是所罗门年老时写的。当他经历了人生一切享受后,归结一句话说:『虚空的虚空』!
贰、虚空的光景
一、智能、知识虚空。他说,多智慧,就多愁烦;加增知识,就加增忧伤。事实是今天无知无识的人,倒可以浑浑噩噩的混下去;反而头脑聪明搞知识的人,最是多愁善感,不满现实,郁闷烦结。有人甚且走上自杀之路。
二、劳碌虚空。有人终年劳碌不息,贪得无厌,心里背负着忧虑,愁烦重担,睡不安席,结果把身体搞坏。眼看劳碌积蓄的,尽都归于别人,空忙一场,虚空的虚空!
三、有人有好身体,也能享受,但命穷没有钱,感觉虚空;有人积财多多,但身体弄坏,美肴当前,难以下咽,也是虚空。
四、名位虚空。有人醉心名位,一生奋斗追求。但人居尊位,却不能久长(诗四十九12「旧六九二下」)。一旦衰老来到,就得撒手交卸,权、位都空!
五、正常人也虚空。就是人生一切都正常称心,当雨后云彩返回(传十二2「旧八〇四上」),一切绚烂归于静寂时,常感若有所失。所谓「乘兴而来,败兴而返」,正是人生心态的写照。
叁、虚空的原因
一、日光之下,人眼所见的一切,都是必朽坏的。这些的作用,仅是象征性的。神为人另预留了一套实体而永远的,是不能朽坏的(来十一15∼16「新三二三上」)。人不明白,拼命的以暂时,必朽坏的事物来填充它。难怪人会感觉到「欲壑难填,」越填越空!这种光景,除非人得着那实体的东西,否则永难满足。
肆、充实之道
一、一切都是影儿,那实体乃是基督(西二17原文「新二八五上」)。如基督是「真活水」、「真食物」、「真生命」…等。
二、主在世时曾宣告说:『凡喝这水(指世事、世物、)的,还要再渴。人若喝我所赐的水,就永远不渴。』『我来了,是要叫人得生命,并且得的更丰盛!』(约四13「新一三〇上;十10」)
三、人对今世物质的享受,在于身体好;而身体的好,又在于心满足。俗云:「心宽体胖」。心舒畅了,身体跟着就好了。心如何能满足呢?据前面所述,物质的东西既不能应付它,就只有神才能应付它。因为神造人时是如此安排的,任何东西都不能代替神。所以人相信接受耶稣,(耶稣就是救赎人的神,)才是得着满足的惟一途径。
四、所以所罗门在讲完了人生虚空之理后,就劝青年人要趁着年幼,纪念造你的主。意即如要你的人生不虚空,只有趁早就抓牢人生的真谛。因为只有造物主有非受造而永远的生命;也只有祂能填满你人生的虚空。因此充满神,就是人生的真谛。也就是神造人时赋与人生的基本意义。——薛道荣《圣经阐要(旧约卷三)》
【第四讲:智愚比较(2:12-23)】
一、引言:娱乐不能长久,因娱乐只能满足肉体,不能满足灵魂。惟有追求属灵的满足。而智愚仍用世间标准。有人有聪明没智慧一样无用。
二、本论
1. 眼目光明(14-15 节)
1.1. 在头上之意,往上看,往这看,往前看。
1.2. 愚人在暗,无看之权。
1.3. 结果一样。
1.4. 真智慧在用属灵的眼光参透万事。
1.5. 一切都虚空。
2. 智愚之见的结果(16-23 节)
2.1. 智愚人的结果一样_>空虚。
2.2. 智愚人所留都是后人,自己无法带去。
2.3. 如何努力都留给自己无份之人,也是虚空。
2.4. 灰心_>绝望_>愁烦。
3. 真价值
3.1. 为主作工的效果。(启14:13)
3.2. 主基督的工作(赛53:11)
3.3. 人生非一死了之。
3.4. 劳苦不徒然(林前15:58)
三、问题
1. 智愚人的分别是什么?
2. 真智为什么留得长远?
——良友圣经学院《真道分解——传道书讲义》
【体验人生的虚空(二14∼26)】
一、消极的体会
1、智慧人与愚昧人的遭遇都是虚空(14∼16)
2、享乐和财富,都是虚空(1∼11)
3、劳碌也属虚空(18∼23)
二、积极的体会(24∼26)
1、信靠神
2、顺服神
——刘承业《从虚空到有意义的人生──传道书的研究》
【肉体追求的虚空 传道书2章】
一丶以酒舒畅也是虚空2:1-3
二丶建造美室也是虚空2:4-6
三丶家有仆婢也是虚空2:7
四丶积蓄金银也是虚空2:8-9
五丶放纵享受也是虚空2:10-11
六丶智愚同遇也是虚空2:12-14
七丶无人纪念也是虚空2:15-17
八丶积财留后也是虚空2:18-23
九丶收聚归人也是虚空2:24-26
──作者不详《圣经查经题目大纲》
【传道书第2章也是捕风】
吃用享福
谁能胜过
|
一、追求肉体享乐
二、追求财富声色
三、智愚两者比较
|
1.荒酒宴乐
2.大兴土木
3.各样果树
1.积蓄金银
2.唱歌男女
3.许多妃嫔
1.同样死亡
2.留给后人
3.归神所喜
|
|
── 张志新《查经分章大要》
【第二章 人生捕风】
1) 寻查人生何为美、1/3
2) 建房造屋动大工、4/6
3) 家道丰富多妃嫔、8/9
4) 回首所有皆虚空、10/11
5) 智慧愚昧富和穷、12/15
6) 日后不被人纪念、15/17
7) 劳碌求富多积蓄、18/22
8) 归给神所喜悦人!23/26
──郭提多《读经讲道辅导提纲》
提要:1 人生道路上追求欢乐的虚空。12 尽管聪明强过愚昧,但结局都一样。18 劳碌的虚空,所得的要留给不认识的人。24 没有什么强如劳碌中享福;但那是神的恩赐。──《SDA圣经注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