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翰福音 18
约翰福音第十八章纲目
壹、内容纲要
【神子救主的被捉拿与受审】
一、在客西马尼园中被捉拿(1~11节)
二、在大祭司院中受审和彼得三次不认主(12~27节)
三、在巡抚衙门内受审(28~40节)
贰、灵训要义
【祂来特为给真理作见证(37节)】
一、对父的旨意说『是』:
1.明知那园子是被捉拿之地,祂却『进去』了(1~2节)
2.知道将要临到自己的一切事,祂就『出来』(3~4节)
3.世人在『我就是』的面前站立不住(5~6节)
4.祂所说『不失落一个』的话,乃是『是的』和『实在的』(7~9节;参林后一19~20)
5.祂不用血气的兵器保护自己,乐意喝父所给的那杯(10~11节)
二、信徒若活在自己里面,就会说『我不是』:
1.在看门的使女面前说『我不是』(15~17节)
2.在一起烤火的人面前说『我不是』(18,25节)
3.在自己所削掉耳朵之人的亲属面前不敢承认(10,26~27节)
三、宗教不能指证主的『不是』:
1.宗教敌对那位『我就是』(12~14节)
2.因为不能认识祂的教训(19~21节)
3.不能指证祂的『不是』,反而以是为非(22~24节)
4.想要藉政治的力量,杀害这位『我就是』(28~32节)
四、政治不明白真理──『我就是』:
1.政治只关心地上的王和地上的事(33~35节)
2.主是神国的王,神的国不属这世界(36~37节上)
3.因为不是属真理,所以不懂得主为真理所作的见证(37节下~38节上)
4.明明查不出祂的罪,却为着政治利益而牺牲主,释放强盗(38节下~40节)
【主耶稣主动将祂自己交付给人的证据】
一、进园子里去(1~3节)──本书未记载祂在园子里祷告,祂是专程去供人捉拿的
二、自动『出来』到捉拿祂的人面前(4节)──不是他们找到祂,而是祂到他们面前
三、耶稣一说我就是,他们就退后倒在地上(5~7节)──祂有能力震慑并吓倒他们,却不趁机逃跑
四、要求那些捉拿祂的人让祂的门徒离去(8~9节)──泰然自若,完全无惧于自己的处境
五、对彼得说『收刀入鞘罢』(10~11节)──丝毫没有抗拒
【『我就是』与『我不是』的对比】
一、主耶稣两次说『我就是』(5,8节)
二、彼得两次说『我不是』(17,25节)
【彼得的失败】
一、用血气的兵器削掉大祭司仆人的耳朵(10节)
二、远远的跟着(15节;参路廿二54节)──保持距离
三、第一次不承认(16~17节)──经不起一个看门使女的小小试验
四、与人一同烤火(18节)──倚赖属世和属人的温暖
五、第二次不承认(25节)──胜不过冷酷的环境
六、第三次不承认(26~27节)──暴露血气的不足恃
【逾越节的羊羔被人察验】
一、被犹太宗教按神的律法察验(12~14,19~24节)
二、被罗马政治按人的律法察验(28~40节)
【审讯人者反倒被主审讯】
一、大祭司和其手下被主审讯(20~21,23节)
二、巡抚被主审讯(34,36~37节)
──黄迦勒《基督徒文摘解经系列──约翰福音注解》
叁、其他纲目
【甘心接受死亡的浸】
一、成全父神的旨意
二、犹太教急促草率的审讯,促成符合了神所豫定的时候(约十八12∼28)
三、懦弱政治家的错谬判刑,成全了神的旨意(约十八29∼十九16)
四、心灵固然愿意,肉体却软弱(约十三37∼38;十八10∼11,15∼27)
──黄共明《约翰福音要义》
【收刀入鞘吧】
经文:约18:1-14
引言:“收刀入鞘吧!”不但成为彼得人意出手的提醒,也成为历世历代悔改归主的人的提醒。
一、犹大,收刀入鞘吧 1-3
1.因你跟过祂 1
2.因你知道祂 2
3.因你背判祂 3
二、兵丁,收刀入鞘吧 4-9
1.耶稣是“我就是” 4-5
祂宣告——我就是 神(出3:14-15)。
2.耶稣是“我就是” 6-9
众人在“我就是”面前站立不住。
三、彼得,收刀入鞘吧 10-14
1.因你拔出来的是血气的刀 10
2.因你不能拦阻耶稣所喝的杯 11
3.因你要知道耶稣替百姓死了是有益的死 12-14
── 毛南春阳
【人的血气:三次不认主】
经文:约18:15-18,25-27
引言:三次不认主是彼得一生当中最为失败的经历。不过,这次的失败经历却给他带来以后成功的动力,以补偿这次的失败,成为历世历代的勇者。
一、彼得第一次不认主 15-18
△他经不起一个看门使女的试验。
1.在使女面前否认主 15-17
2.在世人面前同烤火 18 ——让别人看不出自己是耶稣的门徒,依赖属世人的一点“温暖”。
二、彼得第二次不认主 25
△他胜不过冷酷的环境。
三、彼得第三次不认主 26-27
△显露出血气的不足依赖。
1.彼得凭一时血气之勇,拔刀削掉了马勒古的耳朵(参10节),却在马勒古亲属的质问下跌倒(参27节)。这说出:1)血气之勇都是芦苇的兵器,不能持久,也绝无属灵的功效。2)凭血气行事的,总必自食血气之果,将来必定跌倒在这后果上。正如经上的话说:“顺着血气(原文)撒种的,必从血气收败坏”(加6:8)。
2.立即鸡就叫了。这表明 神对他的提醒:
(1)主藉鸡叫,提醒彼得对主的亏欠;我们也当注意,主是否已经借着我们的遭遇和四围的环境,向我们说话,提醒我们对祂的不忠和亏欠。
(2)神安排我们的环境,叫我们一而再、再而三的受试验,且越过越厉害,直到我们完全认识自己的软弱,而不再信靠自己为止。
── 毛南春阳
【我查不出祂有什么罪来】
经文:约18:9-24,28-40
引言:耶稣被带到公会大祭司及彼拉多那里受审问,他们竟都查不出祂有什么罪来。理当应该把耶稣给释放了才对,为什么耶稣仍然被定罪且钉十字架呢?
一、大祭司查不出祂有什么罪来 19-24
1.祭司盘问耶稣 19
2.差役掌打耶稣 20-23
3.亚那解送耶稣 24
二、彼拉多查不出祂有什么罪来 28-40
1.他看破犹太人的恶毒 28-32
因他们想要杀死耶稣。(太20:19;26:2)
2.他确认犹太人的君王 33-37
因他们告“政治犯”耶稣。
3.他想按犹太人的规矩38-40
因他查不出祂有什么罪来。
── 毛南春阳
【神的儿子是受苦的主 约翰福音18章】
一丶知苦不逃被人捉拿18:1-3
二丶受苦还要保护门徒18:4-9
三丶虽苦不用血气解决18:10-11
四丶愿苦不挣成了囚犯18:12-14
五丶主苦之时彼得否认18:15-18
六丶加苦于主无理伤害18:19-23
七丶因苦加苦门徒弃主18:24-27
八丶对苦不怨任人摆布18:28-32
九丶吃苦不苦知神旨意18:33-37
十丶最苦就是无人要主18:38-40
──作者不详
【被捉拿和受审】
耶稣──我就是;彼得──我不是
一、在客西马尼园被捉拿
1.犹大的罪行
2.我就是
3.收刀入鞘罢
二、彼得站着烤火
1.彼得同他们(仇敌)站着
2.三次不认主
3.被鸡叫唤醒
三、见证真理
1.进出衙门
2.我就是真理
3.他们要求释放巴拉巴
──Chih-Hsin Chang《An Outline of The New Testament》
【约翰福音第十八章】
一、在园中被捕(十八1-11)
二、耶稣在亚拿面前受审(十八12-14)
三、英雄与懦夫(十八15-27)
──《每日研经丛书》
【约翰福音第十八章】
一、犹大卖主(一八1∼11)
二、耶稣被捕受绑(一八12∼14)
三、彼得不认主(一八15∼18)
四、大祭司盘问耶稣(一八19∼24)
五、彼得第二次和第三次不认主(一八25∼27)
六、耶稣在彼拉多面前受审(一八28∼40)
──《活石新约圣经注释》
【耶稣被捕(十八1∼14)】
一、祂的勇敢(4):当祭司长和法利赛人的差役要来捉拿祂时,祂不但没有避开,反而勇敢地出来面对他们。
二、祂的威严(5∼6):我们可以想象来捉拿耶稣的人必然不少,他们毋须惧怕一位手无寸铁的人。但是当耶稣回答他们“我就是”的时候,他们竟惊恐至倒在地上。注意:“我就是”乃耶和华神尊贵的称谓(参出三14),这名称充满着权柄和威严。
三、祂的爱顾(8):耶稣要求捉拿祂的人只捉拿祂,而让祂的门徒离开,可见祂十分爱顾门徒。
四、祂甘愿顺服以至于死(10∼11):西门·彼得欲救耶稣脱离险境,但祂却拒绝彼得的帮忙,祂说:“我父所给我的那杯,我岂可不喝呢?”这是绝对顺服的宣告。
──《新旧约辅读》
【不义的审判(十八15∼32)】
一、当年作大祭司的不是亚那,而是该亚法(参十八13),故此在非法的审讯后,耶稣还要被押到该亚法处(24)。
二、按照犹太法律,受审者在被盘问以先可以为自己申辩,但现在却是大祭司先盘问耶稣(19)。
三、耶稣提醒亚那:“你为甚么问我呢?”(21)此外,假若他们要搜集证据,可以从听过耶稣教训的人得知,那又何必要问祂呢(20∼21)!有一个差役用手掌打祂,这更显出他们的不义(22)。面对这不义的审判,主耶稣仍然显出祂的勇敢不屈之精神。祂为人的罪的缘故,甘愿接受这不义的审判。
四、彼得不认主(15∼18、25∼27):这段经文记载了彼得三次否认主,这是他的软弱,然而在这事上我们仍可以看出彼得若干的美德。
五、主被带到彼拉多面前,因为按照罗马法律,死囚的判决要交到巡抚手中,判决死刑不是犹太人所能作的事(28∼32)
──《新旧约辅读》
【主被诬告(十八33∼40)】
一、彼拉多问耶稣:“祢是犹太人的王吗?”(33)、“祢是王吗?”(37)耶稣的回答指出了两个事实:
1.祂的王国不属于这世界(36):主耶稣并没有否认祂的王权,但祂不是世上政权的王,假若祂真的是这样的王,犹太人便不会对祂不满了。祂是一位属灵国度的王,祂的王国不是以争战的方式来到,而是在人的心中,祂以爱胜过人心里的罪恶。祂曾如此回答法利赛人的问题:“神的国来到不是眼所能见的……因为神的国就在你们心里。”(路十七20∼21)
2.祂来到世界是要为真理作见证(37):主耶稣来到世界,要将有关神的真理、人罪恶的事实和有关生命的道理告诉世人。面对真理,人只有两个选择:不是拒绝真理,就是接受真理,人不能有中间立场,而属于主的人必会接纳真理。
3.拒绝真理的人,就是拒绝主的人,纵然找不出甚么罪(38),仍然要将主耶稣杀死,这正是神要完成祂救赎计划的方法。主耶稣若没有死,人类便没有救赎的盼望了。
──《新旧约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