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iblia Todo Logo
圣经-注释
- 广告 -


罗马书 16 - 章拾穗

罗马书 16

 

罗马书第十六章拾穗

 

【罗十六1「我对你们举荐我们的姊妹非比,她是坚革哩教会中的女执事。」

    坚革哩座落于撒罗尼克湾(Saronic Gulf),是哥林多的两个海港之一(参徒十八18)。那里的教会可能是哥林多大都市内教会的子会。她是位diakonosNEB在坚革哩会众中任职的一位信徒,在教会中,这个字无论是阳性或阴性,都应该译为执事。提摩太前书三11认为,执事的工作男女都可担任,该节的女人意思是指女执事(正如第210节的男人)。——《丁道尔圣经注释》

         本章是《罗马书》最后一章,是一张问候的名单。从保罗对名单中罗马信徒的真诚问候,可以看出这位福音使者不但关心福音的广传与神国的扩展,也关心到许许多多个别的信徒。

坚革哩位于哥林多东面约10公里,是个海港。“非比”是位女信徒。从她的名字看,大概不是犹太人,而是个希腊女子;很可能就是携带这封《罗马书》到罗马教会去的人。“姊妹”是对女信徒的称呼。“女执事”似是当时教会中专门照顾妇女事工的(参提前三11)。非比是新约中唯一提及的女执事。──《启导本圣经注释》

 

罗十六1~2非比为何人?何以保罗要向罗马教会举荐她?】

    “非比”(PHEBE)意即“发光”,是一外邦人,原是以弗所亚底米女神的另一名字,可能她父母一向崇拜该女神,所以为他们的女儿起了这名字。非比信主后,名字依旧,但只为主发光。她是坚革哩教会女执事。坚革哩是在哥林多东边的一个港口,很可能她是罗马书的送信人,在英文圣经本书最后一节有一注脚,说明本书写于罗马,由非比带到罗马去。但有人猜想非比由哥林多到罗马作客或迁居到罗马,所以保罗向罗马推荐她的为人。

    保罗说非比素来帮助许多人,从帮助一词的原文pRO-STATIS7tpOomrtQ便知她是坚革哩富有的上流妇女,该字表示她用钱财帮助一切有需要的人,和支持一切善举。

    有不少解经家认为罗马书只有十五章,该章最后一节有祝祷语,表示该专信已写完。十六章是另外一封短信写给以弗所教会,由非比带去的。十六章未了也有一个祝祷语云。―― 苏佐扬《新约圣经难题》

 

【罗十六1~27个人的问安占据本章很大的篇幅,保罗也问候了几个家庭教会。此番问候的意义是什么呢?保罗不仅是教导过他们的传道人,也是将他们视为人生的同工、密友。作为传道者,他并不只想拥有权威,而是在主里拥有许多朋友,且常常对他们怀有感恩的心和关爱。他们成为彼此的帮助,而且彼此感动激励对方,这一切对保罗的事工都是巨大的力量。圣徒的生活就是与神、弟兄和睦相处。因为,我们彼此需要,而且羊也需要与羊群一起共同生活。──《圣经精读本注解》

 

【罗十六2「请你们为主接待她,合乎圣徒的体统。她在何事上要你们帮助,你们就帮助她,因她素来帮助许多人,也帮助了我。」

    为主接待她。亦即,如同接待基督徒肢体。无论“为主”与“为基督”(英译“在主里”、“在基里”)有任何区别,这句话的意思都由下面的话清楚表达了:“合乎圣徒的体统”。出外旅行的基督徒,每到一处,只要找到信徒,就必定会得着接待(参十五7)。

  她素来帮助许多人,也帮助了我。此处译作“帮助”的阴性名词(prostatis,女性资助人)与十二8的分词prostamenos(“治理的”)有关。非比在坚革哩的角色,显然与吕底亚在腓立比相似(参腓十六15)。——《丁道尔圣经注释》

         「她在何事上要你们帮助,你们就帮助她,因她素来帮助许多人,也帮助了我。」感谢神,我们在罗马书十六章中看到了身体,看到了肢体的相通、相助;肢体与肢体间都有感觉、有交通,也有交流供应;肢体在身体上是供给需要的,自己也是有需要的;没有一个肢体能对另一个肢体说:我用不着你。就是人看为极小、极软弱的肢体,也是不可少的;保罗尚需要非比的帮助,但非比也需要罗马圣徒的帮助;多帮助人的,她自己也需要帮助,因为她自己是肢体;肢体是不能独立自营生活的,他的生命、营养全在其他的肢体上,也就是在身体里;因此她去罗马,也得去找圣徒,因为只有在身体里才有互助,才有保佑。――谢模善

         「请你们为主接待她,合乎圣徒的体统。」这话告诉我们:(1)信主的人,应该常常彼此交通、彼此接待(例如看望、请爱筵等)(2)但是在彼此的交往、接待中,必须丢弃世俗的风气,合乎圣徒的体统;务求真诚而不虚假(例如送礼),圣洁而不邪淫(例如请客),重在属灵的意义,而不要外表的仆张(例如婚事、丧事)等等,才能讨神喜悦。――《读经指引》

         保罗用“帮助”形容非比的事奉,此词较罕见,新约圣经仅在此使用一次,是提供关怀与保护的意思。由此,我们可以确定她在扶持与相交的事工中出色地发挥了女性的品德。当时没有完整的邮政制度,非比可能是从保罗领受罗马书并将之广传的人物。──《圣经精读本注解》

 

【罗十六3「问百基拉和亚居拉安。他们在基督耶稣里与我同工,」

    问百基拉和亚居拉安。保罗用Prisca称呼她(参林前十六19;提后四19),而路加则用她名字比较通俗的形式Priscilla。“路加经常以口语化的笔法来写,所以惯用较通俗的形式;因此他总是写PriscillaSopatrosSilas,而保罗却用PriscaSosipatrosSilvanus。”保罗和路加都习惯把百基拉的名字放在她先生之前;或许她的个性较为突出。保罗第一次遇见他们,是在哥林多,当时他们被迫离开罗马不久(徒十八2);他们那时可能已经是基督徒,因为保罗从未说他们是他的信徒。——《丁道尔圣经注释》

 

【罗十六3~4百基拉和亚居拉夫妇二人与保罗同工,当保罗拮挶时,他们接待他、帮助他(参徒十八1~3);当保罗遭难时,他们为他的命,甚至『将自己的颈项,置之度外』。哦,这样的同工何等美丽,何等难得!――《读经指引》

         “百基拉和亚居拉”是一对夫妇。百基拉为妻子,亚居拉为丈夫。保罗在哥林多传道的时候认识了他们;那时这对夫妇刚从罗马来到哥林多(徒十八23)。他们后来在哥林多和以弗所城作了信徒的领袖,可能在家中也举行聚会(林前十六19)。他们当时与保罗都以织造帐篷棚为业。解经家相信,百基拉可能出身罗马上层社会中富有的犹太家庭。

“将自己的颈项置之度外”是一句希腊成语,即“置生死于度外”。──《启导本圣经注释》

         百基拉和亚居拉:保罗第一个问安的家庭教会是百基拉与其夫亚居拉家中的教会。前些年保罗在哥林多传福音与他们相识,后来保罗在以弗所传福音时,他们的行为证明了作为保罗的同工而有的热情与献身。保罗曾说:“为了我的生命,他们没有顾念自己的身家性命”,可能指威胁保罗生命的危险暴动(9:28-31;林前十六9;林后1:8-10),林前十六19说明这事发生之前,他们与保罗同在以弗所。当时,他们就开放自己的家作教会,在罗马也是如此,毫不为奇。亚居拉原是本都人,后来回到罗马,是因他们以前居住在罗马(18:2)──《圣经精读本注解》

 

【罗十六3~4百善拉与亚居拉是何人,如何与保罗同工?】

    这是一对夫妇,夫为亚居拉,妻为百基拉。他们原住在哥林多,以织帐棚为业(徒十八章14节)。保罗因为也会织帐棚,所以投奔他们,一同谋生。这一对夫妇原是住在罗马,因为该撒革老丢下命所有的犹太人都要暂时离开罗马(时为纪元后52年),所以他们到哥林多暂住,以后可能回到罗马,所以保罗写信问候他们。

    亚居拉与百基拉二人也热心与保罗一同出门传道(徒十八章18节),当亚波罗热心传道时,这一对夫妇曾给他更深的训练(徒十八章2426节),证明他俩在真道上有较佳的基础,可以帮助另一位传道人。

    这一对夫妇的大名曾六次记录在圣经中,两次是丈夫名字在先,妻子在后(徒十八章1节;林前十六章16节),另外三次先提到妻子,后提到丈夫(徒十八章18节;罗十六章3节;提后四章16节)。还有一次,中文圣经记载妻在先,夫在后,英文圣经根据不同古卷,丈夫在先,妻在后(徒十八章26节)。

    有人问何以把妻子百基拉的名字放在丈夫亚居拉之前呢?一般解经家推测妻子百基拉善于辞令及讲道,在他们家中的教会中,百基拉是讲坛主持人。

    他们追随保罗一同到以弗所布道后,就住在以弗所,并在该处建立“家中的教会”(罗十六章23节;林前十六章19节)。

    亚居拉(AOUILA)意即“鹰”(英文EAGLE一字与此拉丁文同字源)。百基拉(PRIScILLA)意即“守旧者”。此二人同心在一般生活上织帐棚谋生,也同心在传道事工上劳苦,保罗还说他们会为保罗的性命冒险,可能指以弗所的大暴动事件而言(徒十九章)。―― 苏佐扬《新约圣经难题》

 

【罗十六5「在他们家中的教会。」圣经所说,在信徒家里的教会,乃是因为一个地方――――的教会小,就在一个信徒家里聚会,所以就称作那个信徒家里的教会。这里所说在百基拉和亚居拉家里的教会,就是当时在罗马的教会。

         “在家中的教会”指3节在百基拉、亚居拉家中的教会。第一、二世纪,教会没有自己独立的聚会处,只在信徒家庭里聚集,一般都在较为富有的家庭中。

“以拜尼土”是个希腊名字。他大概是希腊人,是百基拉及亚居拉家庭教会的一分子。“初结的果子”指头是亚西亚省第一位信主的人。──《启导本圣经注释》

         他们家中的教会:指聚在百基拉与亚居拉家里的教会。保罗时代不像今天,教会是独立的建筑。他们一般将圣徒的家庭作为定时聚会的场所,几个家庭教会形成地区教会。这种家庭教会拥有以基督为中心的信仰与真实的兄弟友爱:①体现出初期教会信仰与生活方面的宝贵历史资料;②他们也是真正手足之爱与相交的典范,为逐渐失去爱的现代教会敲响了警钟。以拜尼土:保罗在第三次以以弗所为中心的亚西亚宣教过程所得到的第一个悔改者,似乎热心参与主的事工。──《圣经精读本注解》

 

【罗十六6“马利亚”是个犹太女人的名字。身分地位不详。本章中提到四位为罗马教会“多受劳苦”的女性,马利亚为其一。十六12提到另外三位。──《启导本圣经注释》

 

【罗十六7安多尼古和犹尼亚大概都是犹太人,故此保罗称他们为“我的亲属”,就是同胞(九3)的意思。“犹尼亚”是女人的名字,可能是安多尼古的妻子。从“一同坐监”一语可以看出他们二人都为福音受过苦。

“使徒”一词有比十二使徒更广泛的意义,指教会所差派的传福音使者(徒十四4,14;帖前二68)。这里应作此解,参一1注。也可解为:这二人在使徒眼中是很重要的。──《启导本圣经注释》

         安多尼古和犹尼亚:犹太人,很早就信从了基督,曾因基督的福音与保罗一起身陷囹圄(林后6:5;11:23)。他们的信心与事奉广为使徒所知。保罗称他们为亲属,是表明他们与保罗极其亲密,他们并非真是保罗的亲属。──《圣经精读本注解》

 

【罗十六7保罗被囚坐监时,有几人和他一同坐监?】

答①安多尼古——意得胜的男子,在圣经中仅此一处记载(罗十六7),为居罗马之一犹太基督徒,他和犹尼亚同是保罗的亲戚,先保罗而信主,后与他一同坐监。

②犹尼亚——意少年的,此人为男为女,则无可考,殆为男子之名,亦为居住罗马之犹太基督徒,先保罗而信主,他与安多尼古一同坐监之事实,圣经未有明述,他们在使徒中被称为有名望之人(罗十六7),此使徒二字之称呼,非谓二人为使徒,乃使徒尊重之辞,属于广义的称呼(林前十五7),因二人敬虔忠诚,为著名传道之士也。

③西拉Silas——意多树的,为犹太人,与保罗在马其顿的腓立比传道时被打下监,两脚上了木狗,约在半夜他他们祷告唱诗时,地大震动,监门全开,领禁卒全家得救,他俩亦因是罗马公民,亦得释放出监(徒十六19-40)。

④亚哩达古——意善于治民者,他是帖撒罗尼迦人(徒廿4,廿七2),他在保罗第三次旅行布道时一同被捕(徒十九29),第四次旅行布道时,又与保罗从该撒利亚往罗马去(徒廿七2,廿五6),在罗马二人一同坐监(西四10)。

⑤以巴弗——意可爱的,奉献,亚西亚的歌罗西人,为作基督忠心的执事(西一7,四1213),在罗马与保罗一同坐监(门23)。

⑥路加——意发光,他是一个外邦人,保罗称为所亲爱的医生(西四14),为保罗的同工(门24),保罗在罗按摩坐监时,独有路加在他身旁(提后四11)。

以上所记这些人除了西拉与保罗一同被打下监外,据说其余各人多是陪伴坐监,是没有罪名的,所以陪监的人,随和可以更换,任何友好均可陪监,这是当时罗马帝国律法所许可的。——李道生《新约问题总解》

 

【罗十六7曾与保罗一同坐过监的共有几人?】

    一、这里说保罗的亲属安多尼古和犹尼亚。

    二、亚里达古(西四章10节;徒十九章29节,二十七章2节)。

    三、以巴弗(门23节)。

    四、路加(提后四章11节,保罗当时是在罗马被囚,路加陪同坐监,并为他执笔写信)。

    五、西拉(徒十六章2425节)。

    除西拉与保罗一同被捕和被监禁外,其余各人只是“陪同坐监”,陪同的人并无罪名,而且可以随时更换,任何好友均可“陪监”,这是罗马帝国律法所准许的。

    有罪名而被监禁的人,在坐牢的时候,他们的左手被铁链锁着,那条锁链却与一看守的兵丁相连,该链却锁着那士兵的右手。每一时辰由一士兵看守,每日换十二个士兵。因此,保罗在坐监的时候,仍可用右手写信,同时有机会对看守的士兵讲道,可能保罗所写给各教会的信,那些士兵都看过一部分。在腓立书一章13节提及“御营全军”一词,表示看守保罗的是御营的士兵,可能有很多因保罗讲道而信主的。―― 苏佐扬《新约圣经难题》

 

【罗十六810“暗伯利”、“耳巴奴”、“士大古”、“亚比利”等都是当时罗马皇宫中奴仆常用的名字。

“亚利多布”是曾经受罗马封赐的希律大王(在耶稣出生时屠杀伯利��婴孩的暴君)的孙儿,也就是曾继承王位的希律亚基帕一世的弟弟。“家里的人”指家中的用人;毫无疑问他们都是犹太人。──《启导本圣经注释》

 

【罗十六10亚利多布家里的人: 据说亚利多布是希律王的孙子,似乎生于罗马,死于罗马。倘若这是事实,亚利多布或者不是基督徒,或者是在保罗写罗马书之前就已过世。因此,此处保罗所问安的人,可能是身为他家奴隶与工人的基督徒。──《圣经精读本注解》

 

【罗十六11“希罗天”很可能也是希律皇族宫中用人。“我亲属”指他也是犹太人(比较九3)。“拿其数”可能是罗马皇帝提庇留手下一个家财富有的仆人。──《启导本圣经注释》

 

【罗十六12「又问为主劳苦的土非拿氏和土富撒氏安。问可亲爱、为主多受劳苦的彼息氏安。」可见我们为着主的劳苦,永远是主所记念的。――《读经指引》

         “土非拿”和“土富撒”都是女子的名字,从原文看,两个名字从一个字而来,很可能是姊妹,甚至是孪生姊妹。

“彼息”是一个女奴用的名字,似为波斯女子。──《启导本圣经注释》

         土非拿氏与土富撒氏:似乎是姐妹。她们的名字具有“华美”、“优雅”的含意,是与贵族阶层相称的名字。因此,她们极有可能出身贵族。信仰使她们得以摆脱贵族只求安逸的惰性,得以听到“为主劳苦”的赞誉之词。──《圣经精读本注解》

 

【罗十六13“鲁孚”很可能就是《马可福音》十五21所记替耶稣背十字架的西门的儿子。西门是古实人,也就是非洲人。鲁孚的母亲可能在小亚细亚或巴勒斯坦帮助过保罗。──《启导本圣经注释》

         鲁孚:(拉丁语,“红色的”)121也记录了名叫鲁孚的人,其父是迫于无奈背负耶稣十字架的人。假设马可福音是在罗马写成的,那么一切都不言而喻。马可福音之所以提到鲁孚,因他是罗马教会的一员,为当地人熟知。本文用“在主蒙拣选”来形容鲁孚,若说这只是一般意义上的“蒙拣选者”,就不符合内容。因为整个罗马教会都具备了这种条件。故此处可能是指“纯正的”、“清高的”、“卓越的”,并且其中可能隐含着他因其父所经历的事件,在罗马圣徒之间已享有某种声誉的暗示。──《圣经精读本注解》

 

【罗十六1415这里列的人物的身分不详,大概都是罗马教会中的奴仆或已经释放了的奴隶。──《启导本圣经注释》

         本文记录了两批圣徒的名字。似乎皆都暗示家庭教会。罗马是较大的城市,可能很多地区都有圣徒的聚会。他们必定彼此联络,若有必要就彼此相聚。──《圣经精读本注解》

 

【罗十六16「你们亲嘴问安,彼此务要圣洁。基督的众教会都问你们安。」

    你们亲嘴问安,彼此务要圣洁。(英译:“要以圣洁的吻彼此问安”)参哥林多前书十六20;帖撒罗尼迦前书五26(彼前五14称之为“用爱心彼此亲嘴问安”,英译:“爱心的吻”)。这种“圣洁的吻”,在殉道者犹士丁(Justin Martyr)所著First Apology65首次提到,基督徒崇拜中常这么做(“我们结束祷告之后,便以亲嘴彼此问安”);直到今天,在东方教会的仪式中仍有这一项。

值得注意的是,彼得没有被列在问安的人中。如果这段问安是达与罗马的话,他的名字不在内,便意味他当时不在罗马。

  基督的众教会都问你们安。可能是指差派代表前来,准备与保罗同往耶路撒冷的外邦教会,保罗写信时,他们已和他在一起(见前文本部分第十四段)。这些代表的名字,使徒行传二十4提到几位。在这个时刻,保罗的工作正好告一段落,他很可能代表这段期间内所有与他有关的教会,向一个在普世地位特殊(正如罗马教会)的教会致意,何况,在保罗的心目中,这教会将在他下一阶段的工作里,扮演举足轻重的角色。——《丁道尔圣经注释》

         “亲嘴”是风俗,表示亲热。在初世纪教会中,此俗甚普遍,是崇拜仪式的一部分。(参帖前五26;林前十六20;林后十三12;彼前五14)。保罗此信很可能在会众中宣读。保罗传达众教会的问候,并要会众彼此亲嘴问安(参彼前五14)。──《启导本圣经注释》

         亲嘴问安,彼此务要圣洁:初期教会的圣徒为了确认在基督里彼此相爱的关系,弟兄与弟兄、姐妹与姐妹彼此亲嘴问安,本文似乎与他们的这种习惯相关。初期教会的问安方法,决非是感官行为或出于好色,而是具体表现爱之实践与弟兄之间的友爱。今日的圣徒,虽然问安的具体方法有所不同。但必需要承继其根本精神。──《圣经精读本注解》

 

【罗十六16亲嘴问安有何意义?】

答:亲嘴在新约圣经中有希腊文()一词,表示友谊,如犹大卖主时之亲嘴(太廿六48;可十四44),而()一词,表示更亲密之友谊(太廿六49;可四45),有罪的女人用嘴亲主的脚(路七3845),父亲见浪子醒悟归来,抱其颈项连连亲嘴(路十20),以弗所基督徒送保罗告别时,痛苦,抱着保罗的颈项,和他亲嘴(徒廿37),这里保罗在达罗马人书最后几样的问安语中,他说:「你们亲嘴问安,彼此务要圣洁。」(罗十六16),他曾在林前十六20,林后十三12,帖前五26等几处经节,同样提到这两句话,这是当时中东人一种通常的礼俗,是以显出在主内为一家之人,以圣洁之爱,联成一体,而这样的问安,是愿得主赐平安的意思,至于此问安礼的分别,是男仅行与男子,女子仅行于女子,乃当时之通例,亦不失为礼所宜然也。——李道生《新约问题总解》

 

【罗十六17「弟兄们,那些离间你们、叫你们跌倒、背乎所学之道的人,我劝你们要留意躲避他们。」

    弟兄们……我劝你们。参十二1,十五30{\LinkToBook:TopicID=167,Name=Ⅰ 活祭(十二12},对parakaleo一字的“外交”意味的说明。这段训勉并不是出于专横的态度。

  离间你们,叫你们跌倒。“离间”(dichostasiai,复数名词)在加拉太书五20列为“情欲的事”(该处此字译为“纷争”)。“跌倒”(skandala,复数名词)是路上的绊脚石。十四13提过一种这类绊脚跌人之物,这儿可能也包括它在内。

  背乎所学之道。或“你们所顺服的道理的模范”(六17didache这字,在该节译为“道理”,在此则译为“道”)。保罗相信,罗马教会所领受的道,与他传给自己所建立之教会的信息,内容相符。其实,如果罗马人注意他在十四1至十五7对他们所说的话,就已经可以防范保罗在此所提之人的宣传了。——《丁道尔圣经注释》

 

【罗十六17~20使徒一面借着问安,显出教会中亲密的交通;一面也明明警诫我们,要防备教会中的分裂。历来教会中总是有一班人,根本不是『服事我们的主基督』,却常以『花言巧语』搬弄是非,『诱惑那些老实(单纯)人的心』;为要『离间』、『绊倒』,叫弟兄姊妹背弃所领受的道,就是基督的启示;导致圣徒的不和,教会的分裂。这种人从始就有,至今更多;但主没有让我们申出肉体的手来制裁他们,主的话只叫我们『躲避他们』这些人,和他们的话语。――《读经指引》

         本段为本章问候话语中的插语。保罗用很严厉的语气,警告信徒,不要离开真道,背乎所信。当时可能已隐伏了异端分裂教会的危机,例如犹太教的律法主义,和后来盛行的诺斯底思想。──《启导本圣经注释》

         保罗再一次强调教会当维持信仰的纯洁与团结。尤其是教训他们要极其敏感于异端的侵透。这不是看法不同的问题,从一开始撒但就挑唆人的软弱,使人不追求教会的合一,反而追求自己的名誉、权势、金钱。──《圣经精读本注解》

 

【罗十六18「因为这样的人不服事我们的主基督,只服事自己的肚腹,用花言巧语诱惑那些老实人的心。」

    这样的人……只服事自己的肚腹。参腓立比书三19,“他们的神就是自己的肚腹。”如果这句话的含意(除了其它意义之外),包括饮食的条例,保罗前面的话就很切合实情:“不可因食物毁坏神的工程”(十四20)。保罗这段警告究竟是指哪一类教训,我们无法确定。——《丁道尔圣经注释》

         自己的肚腹:古往今来,伪善宗教所追求的只是自己的利益而不是真理。这是颠扑不破的事实。这是将珍珠丢给猪的现象,非常可憎、令人作呕。现代教会也因这些事奉自己肚腹之辈而倍受苦痛。──《圣经精读本注解》

 

【罗十六19「你们的顺服已经传于众人,所以我为你们欢喜,但我愿意你们在善上聪明,在恶上愚拙。」

    我愿你们在善上聪明,在恶上愚拙。不要“过份单纯”,什么教训都接受(17节)。参哥林多前书十四20:“在心志上不要作小孩子,然而在恶事上要作婴孩,在心志上总要作大人(‘心志’英译作‘思想’)。”马太福音十16下亦说:“你们要灵巧像蛇,驯良(akeraio,这里译为‘愚拙’)像鸽子。”——《丁道尔圣经注释》

         圣经中的善,并非指普通的好事,乃专一指着神自己(参太十九17)。因此这里所说『在善上聪明』,就是指越过越认识神,越知道神的心意,越明白神的作为;而『在恶上愚拙』,乃是指不去理会神之外的事物。这就是基督徒长进的正路:一面越过越认识神,一面越过越离弃神之外的一切。――《读经指引》

         在恶上愚拙:指在恶上,不如有意地维持无知的状态,而非指愚钝地不能认清恶的本相。──《圣经精读本注解》

 

【罗十六19在善上聪明,在恶上愚拙这话是什么意思?】

答:保罗说:「我愿意你们在善上聪明,在恶上愚拙。」这是他对罗马教会信徒所说劝勉的话,意思是要他们分别认清从上头来的聪明,这从上头来的聪明,或是指从神而来的智慧(林前一24;弗三10),雅各说:「惟独从上头来的智能,先是清洁,后是和平,温良柔顺,满有怜悯,多结善果,没有偏见,没有假冒。」(雅三18)这是说明神的智慧真义,是要在我们善行上显明出来(雅三13),而使神的智慧成为我们的智慧(林前一30),这从下头来的智慧,乃指世界来的智慧(林前一20;参西二21),先知耶利米论到神对以色列民说:「我的百姓愚顽,不认识我,他们是愚昧无知的儿女,有智慧行恶,没有智慧行善。」(耶四22)这已说明了世界恶智慧的危险,它是叫有智慧的中了自己的诡计(伯五13;林前三18-20),成为愚拙,不认识神,与神为敌(林前一2021;雅四4)。使人心怀苦毒,嫉妒纷争,骄傲自夸,抵挡真理,行不出善来,这样的智慧,乃是属地的,属情欲的,属魔鬼的(雅三1415)。以上这两等智慧,出于上帝的智慧,是深奥丰富难测,需要追求(罗十一33;提前六11;王上三9;雅一5);出于世界的智慧,是假冒危险,需要防范(太十16,十六6,廿三313;雅四7)。保罗曾引用旧约圣经说:「我要灭绝智慧人的智慧,废弃聪明人的聪明。」(林前一19;赛廿九14)又说:「智慧人在那里,文士在那里,这世上的辩士在那里,神岂不是叫这世上的智慧变成愚拙么,世人凭自己的智慧,即不认识神,神就乐意用人所当作愚拙的道理,拯救那些信的人,这就是神的智慧了。」(林前一2021,参18),从这一段的话语启示,便使我们更能明白前面所说在善上聪明与恶上愚拙教训的真意了。——李道生《新约问题总解》

 

【罗十六20将撒但践踏:因着基督,撒但的失败早已决定了(3:15)。然而直到撒但的失败完全实现为止(20:14),圣徒当在自己的生活中,借着与撒但进行属灵争战来叫它们屈服。──《圣经精读本注解》

 

【罗十六20神快要将撒旦践踏在你们的脚下何意?】

答:保罗收集癖:「赐平安的神,快要将撒旦践踏在你们脚下。」这句话的本意,原是他引自创世纪三章15节神对蛇所说的预言:「我要叫你和女人彼此为仇,你的后裔和女人的后裔,也彼此为仇,女人的后裔要伤你的头,你要伤他的脚跟。」这里所说的女人和女人的后裔,就是指基督和祂的众门徒。你(蛇)和你(蛇)的后裔,乃指魔鬼的全能。所说你要伤他的脚跟,乃指耶稣在十字架上所受的苦难(注)。主耶稣已经在十字架上将魔鬼践踏在祂的脚下,得胜了仇敌撒旦,但是到如今还未曾显明撒旦完全被信徒践踏在脚下,就当时的罗马教会信徒而言,仍有离间背道纷争结党之事的发生(罗十六1718),乃是出于魔鬼的伎俩,所以保罗劝勉应许他们说:「主快要将撒旦践踏在你们的脚下。」这句话是指主耶稣将要再临的时候,则完全的得胜就快要成就了。

注:参拙著旧约圣经问题总解——十二题。——李道生《新约问题总解》

 

【罗十六21本节到24节继续保罗的问候,不同者是,16节以前记的是受问候的人,这里记的是问候者的名字。他特别提到提摩太,因为他是保罗最得力的一位同工,他的名字也常常出现在其他书信前面(林后一1;腓一1;西一1;帖前1;帖后一1;门1节)。

“路求”、“耶孙”、所西巴德“等都是犹太基督徒,因为保罗称他们为“亲属”(比较九3,但“路求”是罗马名,其他两个是希腊名。“路求”可能是《使徒行传》十三1所记的那位;也可能是医生路加。──《启导本圣经注释》

 

【罗十六22“德丢”是罗马名字,此名只在此出现,他的事迹不详,只知道担任保罗书记的就是他。──《启导本圣经注释》

         代笔:罗马书与其它书信一样,由保罗口述,由秘书或门徒执笔。──《圣经精读本注解》

 

【罗十六23“该犹”是《使徒行传》十九29、《林前》一14,及《约三》1所记的人。他一定是位颇为富有的信徒,常常接待途径哥林多的基督徒。──《启导本圣经注释》

 

【罗十六24在古哥林多城的位置挖出了一块铺路的石头,上面凿着以拉都是『公共事务督察』的字样。保罗用『城内管银库的』来形容他所认识的以拉都。我们不知道这两个身分是否形容同一个人。但这两个形容字句间不一定有冲突,因为当日的社会和我们今天的一样,公仆有时会身兼数职。

         『括土』这名字的意思是『第四』(德丢是『第三』),除了在这里提及外,其他经卷没有他的资料。

         「城内管银库的以拉都,和兄弟括士问你们安。」在古哥林多城的位置挖出了一块铺路的石头,上面凿着以拉都是『公共事务督察』的字样。保罗用『城内管银库的』来形容他所认识的以拉都。我们不知道这两个身分是否形容同一个人。但这两个形容字句间不一定有冲突,因为当日的社会和我们今天的一样,公仆有时会身兼数职。

         『括土』这名字的意思是『第四』(德丢是『第三』),除了在这里提及外,其他经卷没有他的资料。

         “以拉都”身居要位,地位突出,因为“管银库”是政府中很高的一个职位。他所在的“城”可能是哥林多,也可能是以弗所。当时有不少基督徒在各地政府中居要位,包括罗马在内。──《启导本圣经注释》

 

【罗十六25「惟有神能照我所传的福音,和所讲的耶稣基督,并照永古隐藏不言的奥秘,坚固你们的心。」

    我所传的福音。参二16(及提后二8)。

  和所讲的耶稣基督。这句话与“我所传的福音”本质上意义相同。“所讲的”就是Kerygma,所宣扬的信息(如林前一21),而耶稣基督是其主题与内容。

  照……奥秘。(英文作:奥秘的启示)“奥秘”一词(一度隐藏的秘密,但现在已宣布)参十一25(及注释{\LinkToBook:TopicID=164,Name=3.以色列人的復興(十一2529});此处“奥秘”是指福音,在大马色路上向保罗彰显,为要传给外邦人(加一121516)──亦即“基督的奥秘”。不久之后,他就因这奥秘而入狱(西四3)。

  永古隐藏不言。参以弗所书三9;歌罗西书一26。——《丁道尔圣经注释》

         永古:神的拯救计划源于创造之前,并没有随着时间的推移而进行修定、增补。以造物主为前提,便能再次切实地认识到我们存在的意义和生命过程的庄严性。──《圣经精读本注解》

 

【罗十六25永古隐藏不言的奥秘是什么?】

答:使徒保罗在向罗马教会信徒作最后问安祝福的话中,说到「惟有神能照我们所传的福音,和所讲的耶稣基督,并照永古隐藏不言的奥秘,坚固你们的心。」这里所说的奥秘,就是指旧约历世历代所隐藏未有显明出来的事,于今得主的默示的给祂的使徒显明出来(罗十六26;西一25-27),在本书中已经有了详细的说明(参一九O,一九一题),而且保罗在以弗所书三56节更是作了具体的解释。这奥秘就是外邦人也有机会与犹太人一样,同在基督耶稣里,借着福音,得以同为后嗣,同蒙应许,成为天父所爱的儿女,这基督福音的奥秘,虽从古以来是隐藏的,没有人知道,但如今借着圣灵启示祂的圣徒,并且按着永生神的命,把众先知的书指示万国万民晓得,叫他们信服真道(罗十六26),从此一切都得应验而显明矣。——李道生《新约问题总解》

 

【罗十六25~27保罗以荣耀的颂赞来结束他这本荣耀的福音。在这颂赞中说出:(1)他对自己所传扬的,有何等坚定的把握――『神能照我所传的坚固你们』(25),因为他全是从启示来的(参加一11~12)(2)他越说,感觉越荣耀,灵也越高昂,至终不得不发出赞美和称颂。正确的话语职事,都该如此。――《读经指引》

         这是结束本书的一首赞美诗,文体和内容与保罗所写其他颂赞神的篇章相似。(比较《以弗所书》三20)。“我所传的福音”不是说保罗所传的与别人不同,而是因这福音乃神直接启示给他(加一12)。这首颂诗的中心思想是颂赞神将万古隐藏的救恩的奥秘显明出来(比较十一25)。神显明这奥秘的目的,是要万国的人都能信服真理。──《启导本圣经注释》

 

【罗十六26「这奥秘如今显明出来,而且按着永生神的命,藉众先知的书指示万国的民,使他们信服真道。」

    如今显明出来,而且……指示万国的民。“万国”之前有定冠词,如一5)。以弗所书三311与歌罗西书一2627的奥秘,是特别指保罗作外邦人的使徒,使外邦信徒(与犹太信徒一同承受神的应许)归入基督──如此浩瀚的祝福,远超过旧约的料想。——《丁道尔圣经注释》

         使他们信服真道:表达保罗对神大能的信赖,他信神可以为圣徒提供所需的帮助。在序论中(1:11)保罗也说明自己的意愿,就是为了坚固罗马圣徒,他在迫切等待能够在罗马教会服事。如今他承认在终极意义上,只有神才能带来此等结果。作为坚固圣徒的工具,没有可与福音匹敌的。──《圣经精读本注解》

 

【罗十六27神在基督里那丰满救恩的福音,就是为要显明祂自己『百般的智慧』(参弗三2~10)。所以当使徒说完了神在基督里丰满的救恩之后,就特别指明这位神乃是『独一智慧的神』。愿荣耀归给祂,直到永远,阿们!――《读经指引》

         全智的:长久以来,为着对外邦人的旨意,神一路带领、掌管着以色列,这句话是圣徒对神这一过程的总结,赞美神满溢的智慧(11:33),与智慧原是隐藏的,如今才显明出来(26)相连接,2:6,7亦含有此意。永�琱妖垠鴐O隐藏其旨意,如今在圣子的福音中显明出来,因此,借着圣子,神配得圣徒的颂赞,直到永远。长久以来,一直珍藏救恩之奥秘的沉默,终于化为无穷无尽的颂赞。──《圣经精读本注解》

 

【罗十六章】本章共有二十一项问安,十七项是保罗问在罗马的众圣徒安,四项是保罗的同工附笔问安。这说出何等美丽的故事:(1)当初教会圣徒间的交通是何其亲切又甜美;(2)作工的人对他工作区中的弟兄姊妹是何等熟悉而关切;他的问安都是何等切实、中肯,而非虚套;(3)使徒这样广泛的问安,正是他里面基督福音丰满祝福的流露(罗十五29),多方面供应了多人的需要。――《读经指引》

 



跟着我们: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