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篇 10
诗篇第十篇拾穗
【诗十题注】序言——四份希伯来语文稿,七十士译本和武加大译本都把《诗篇》第9篇和第10篇合为一篇,列为第九篇。这两首诗对神仇敌的描写有相似之处,但第10篇描写仇敌人压迫以色列民族软弱的兄弟。第9篇充满赞美和感恩;第10篇呼吁神为受压迫者报仇,并消灭压迫者。本诗呈现一些离合体的格式。第10篇和第9篇一样划分正规,共有十段;前六段描写仇敌,后四段祈求神拯救。──SDA圣经注释
◎这一篇诗歌,是由质问神为何袖手旁观开始,然后描述恶人认为上帝就是袖手旁观,所以敢于继续作恶。最后经过思考之后,他发现上帝其实已经听见卑微人的渴望,也一定会为他们伸冤,并非如一开始他所控诉的:「神袖手旁观」。──蔡哲民等《诗篇研经资料》
【诗十1】「耶和华阿,你为什么站在远处。在患难的时候,为什么隐藏?」
诗人在这首个人的哀悼诗里详述恶人的不敬虔且不公义,欺压困苦人(1~11节)。诗人祈求耶和华拯救困苦人和毁灭恶人(12~15节),并有信心耶和华已经应允他的祷告(16~18节)。虽然这首诗篇没有标题,但从本诗与第九篇的紧密关系看来,作者很可能也是大卫。――《诗篇雷氏研读本》
这是一篇祈祷诗:大多数学者都认为本篇与第9篇原是一首诗歌。――《串珠圣经注释》
大卫的疑问容易被误解为对神的不满或抵抗。事实上,诗人全然没有不满,只是面对恶人狂傲亨通的现实,向神吐露深深痛恨与满心悲痛。人不易理解这种现实,甚至会怀疑神的公义。但恶人的横暴与权势极其短暂,圣徒应当忍耐、谨守灵魂不被一时的痛苦掳去,操练信心,更清楚领悟隐藏的神旨意。――《圣经精读本──诗篇注解》
唤醒绝对者的沉默。形式、内容与第9篇紧密相关(例如,2节和9:15;16节和9:5节等)。第9篇始于称谢神的帮助和公义,以祈求为尾;本篇始于面对践踏神公义的现实,诗人发出沉痛的叹息,以真理必胜的确信为结语。两首诗相连,拓宽和加深了信仰体验。――《圣经精读本──诗篇注解》
神并不是当真的远离他的儿女,乃是隐藏自己,好因此管教他们。这就是“在百般的试炼中暂时忧愁”(彼前一6)。──包忠杰《诗篇注解》
当我们最需要神的时候,祂却似乎「隐藏」起来了,这并不只是我们的感受,也是历代属灵人所共同经历过的信心功课。炼金匠炼金子的时候,不会离开炼炉;神的儿女经过火窑的时候,必有一位「好像神子」的与他们同在(但三25)。神不会「站在远处」、撇下祂的儿女,但祂会暂时「隐藏自己」,允许我们被「追得火急」(2节),让我们「在百般的试炼中暂时忧愁, 叫你们的信心既被试验,就比那被火试验仍然能坏的金子更显宝贵,可以在耶稣基督显现的时候,得着称赞、荣耀、尊贵」(彼前一6)。第九和第十篇很可能是同一篇诗的两个部分,作者都是大卫。──《圣经综合解读》
◎1~2节这两节常常是许多人的心情,想问神为何在遭遇苦难的时候不见踪影。──蔡哲民等《诗篇研经资料》
本诗一开始就生动地描写神在诗人最需要祂说明的时候却似乎不理睬。──SDA圣经注释
【诗十1~11】祈求的基础:诗人继续描写恶人野蛮凶悍,整天在搞害人的诡计,故认为神应听祷告,把他们完全除灭。――《串珠圣经注释》
【诗十2】「恶人在骄横中把困苦人追得火急,愿他们陷在自己所设的计谋里。」
「愿他们 ...... 计谋里」:可译作「困苦人陷在他们所设的计谋里」。――《串珠圣经注释》
愿他们陷在自己所设的计谋里: 祈求基于神的施报原理。因为神必按恶人所行的审判、报应他们(伯34:11;箴24:12;罗2:6)。――《圣经精读本──诗篇注解》
神惩罚恶人的方法,常常是「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哈曼被挂在「他为末底改所预备的木架上」(斯七10),控告但以理的人被扔在他们为但以理设计的「狮子坑中」(但六7、24)。──《圣经综合解读》
●「骄横」:SH 1346,「骄傲」、「狂傲」。
●「追得火急」:SH 1814,「燃烧」、「紧追」。──蔡哲民等《诗篇记研经资料》
骄横。第2~11节描写了仇敌一系列可怕的特性。
追得火急(dalaq)。在创31:36译为“火速地追”;在哀4:19译为“追逼”。本节的下半句是祈求伸张正义(见诗7:15,16注释)。向神的长篇祈求是从第12节开始的。──SDA圣经注释
【诗十3】「因为恶人以心愿自夸,贪财的背弃耶和华,并且轻慢他。」
恶人因能成就自己的心愿就因此夸口。贪财的以自己的财宝为乐,所以不能看重神和他的恩惠,因此就轻慢神。──包忠杰《诗篇注解》
●「以心愿自夸」:应该是「夸耀心中的欲望」。
●「贪财的背弃耶和华,并且轻慢他」:「他夸奖贪财的人,却蔑视耶和华」。──蔡哲民等《诗篇研经资料》
心愿。他吹嘘心中邪恶的欲望,并自夸可以随心所望。
祝福贪财的。这一句很难翻译。英文RSV版译为:“贪财的人诅咒和背弃神”。“祝福”有时意指“诅咒”(见伯1:5注释),但不知道这里是不是这个意思。“贪财的”源于希伯来语词根“割断”,故有“赚大钱”之意。耶稣警告说“要免去一切的贪心”(路12:15)。我们经常强调肉体上的罪孽,却忘记贪婪的本能和肉体的情欲是一样邪恶,堕落和难以驾御的。贪心就是拜偶像(西3:5;参出20:17)。下面描写恶人如何藐视神。──SDA圣经注释
【诗十3~4】可意译为「邪恶的人随心所欲而自夸;贪婪的人以轻慢耶和华而自庆。恶人心高气傲,认为耶和华不会追究邪恶(此句或作「不寻求耶和华」);因他把神抛诸脑后。」――《串珠圣经注释》
【诗十4】「恶人面带骄傲,说:耶和华必不追究。他一切所想的.都以为没有神。」
没有神: 无神论思想的中心,人心骄傲到极点,会产生这种悖逆思想。――《圣经精读本──诗篇注解》
由于恶人凡事顺利、从心所欲、享受安逸平稳,满口狂言,不仅压迫义人,更侮辱神;这使诗人内心烦躁,疑惑神为何仍不理会干涉,因而更加放肆。──《新旧约辅读》
没有使用希伯来文第十三个字音Mem。──《每日研经丛书》
●一切「所想的」:SH 4209,「策划」。──蔡哲民等《诗篇记研经资料》
面。骄傲表显在脸上。
他一切所想的,都以为没有神。恶人不一定否认神的存在,但他不把神当回事。今日的恶者竭力说服自己不相信神的存在。长期坚持这种看法,会把人变成无神论者,尽管人是否会成为绝对的无神论者,仍然是值得怀疑的。恶人行事无法无天,实际上等于否认神的存在。第11节表明他的观念中还是有神的。──SDA圣经注释
【诗十5】「凡他所作的时常稳固;你的审判超过他的眼界。至于他一切的敌人,他都向他们喷气。」
“喷气”大概为俗话,指嗤之以鼻,瞧人不起。――《启导本诗篇注释》
「你的审判超过他的眼界」:恶人不把神的审判放在眼内,当作不会实现的事。――《串珠圣经注释》
他们误以为无论神的审判是甚么都不会影响他们,这正显出他们的浅见,这是由于他们的眼界被罪恶所限制了。──《新旧约辅读》
世人「一切所想的都以为没有神」(4节),以为「凡他所做的」只要不被人发现,就能「时常稳固」,永远不会被神「追究」(4节),因此狂傲自夸、任意而行(3~10节)。这些属血气的人只能看见肉眼所能看见的,「不领会神圣灵的事,反倒以为愚拙,并且不能知道,因为这些事惟有属灵的人才能看透」(林前二14),所以神的审判已经「超过他的眼界」。「喷气」指嗤之以鼻,以为自己所向无敌。──《圣经综合解读》
◎ 10:5的意思是恶人本身没遭到报应,神的审判又超过他的理解力,所以他当然觉得自己无敌、万无一失。敢于向他所有的敌人表达对抗的愤怒。──蔡哲民等《约伯记研经资料》
时常稳固。原文还可以表示“忍耐”。恶人因自己的罪恶行径得逞,就以为自己会继续成功,而且可以继续作恶而不受惩罚。旁观者往往也这样想的(见伯12:6;耶12:1)。这是《旧约》作者所探讨的重大问题之一。
超过他的眼界。他以为神鞭长莫及,不会惩罚他的。──SDA圣经注释
【诗十6】「他心里说我必不动摇,世世代代不遭灾难。」
恶人力强体胖的时候不想自己有一日还要病还要死。死后还要受神审判。可见他心中所想都是愚顽的念头、心中没有得着圣灵的光照、不知前面就是灭亡。──包忠杰《诗篇注解》
【诗十7】「他满口是咒骂、诡诈、欺压、舌底是毒害奸恶。」
诗人嘲笑恶人的自信,因为只有对神忠心的人才有资格盼望福乐与平安。恶人满口咒骂,欺压困苦人,岂有希望!“咒骂、诡诈、欺压”指发自舌头的咒诅、谎言和威胁,是语言的误用。舌头应该说祝福、诚实和安慰的好话。――《启导本诗篇注释》
恶人的诸多暴行。咒骂: 希望别人倒霉的邪恶言语;诡诈: 欺骗别人的奸诈言行;欺压: 不义地诬陷、中伤他人;毒害: 恶人用言语伤害别人,使人担忧。圣徒要勒住舌头,让嘴唇成为神美好的器皿(雅1:26)。――《圣经精读本──诗篇注解》
恶人的舌头正像蛇,能给人致命的恶伤。“舌头没有人能制伏,是不止息的恶物、满了害死人的毒气”(雅三8)。──包忠杰《诗篇注解》
舌底。换句话说,到处乱说。诗人现在历数恶人的公开行径。
奸恶。或“邪恶”。──SDA圣经注释
【诗十8】「他在村庄里埋伏等候,他在隐密处杀害无辜的人。他的眼睛窥探无依无靠的人。」
“窥探”。更可作:暗中监视。――《诗篇雷氏研读本》
大卫辛辣地阐明恶人的狡猾与奸诈。他们躲藏在隐密寂静处,并非因意识到羞愧,背后隐藏着卑鄙的目的,想突然吞没可怜、无依无靠之人。同样,撒但为了吞吃信心软弱的圣徒(彼前5:8),到处布置陷阱,躲在隐密处,伺机出动。――《圣经精读本──诗篇注解》
恶人虽然狂傲,他还是最小胆,不然为何要埋伏在暗地呢?为何攻击无依无靠的人呢?──包忠杰《诗篇注解》
可能指没有城墙的村落。这里的住房,农庄或者游牧家族的帐篷,处在没有戒备的位置,容易受到袭击(见利25:31)。恶人埋伏在这里掠夺进出村庄的不幸者。──SDA圣经注释
【诗十9】「他埋伏在暗地,如狮子蹲在洞中。他埋伏,要掳去困苦人;他拉网,就把困苦人掳去。」
狮子: 圣经把仇敌比作凶暴的动物,如公牛(22:12)、狗(59:6)。狮子比喻卑劣的盗贼,企图抢夺困苦人的财产,也指想吞灭圣徒灵魂的恶势力。――《圣经精读本──诗篇注解》
吼叫的狮子、决不会伤害的。你看山林的豺狼虎豹都不害同类的野兽。人还不如他们,因为人伤害同类的人、他们像海中的鱼大的吃小的。──包忠杰《诗篇注解》
「狮子蹲在洞中」,并不袭击同类。恶人「埋伏、拉网」,却是要伤害同胞,这正是所谓的「禽兽不如」的「畜类人」(四十九10)。──《圣经综合解读》
●埋伏在「暗地」:SH 4565,「隐密处」。
●「困苦人」:SH 6041,「贫穷的」、「困苦的」。──蔡哲民等《诗篇研经资料》
如狮子。恶人隐瞒自己的目的,在受害者无路可逃时,突然发起袭击。
网。现在转到以猎人为喻。猎人张开网,突然向可怜的受害者撒去。画面的迅速转换,是希伯来文学的一个特征。──SDA圣经注释
【诗十10】「他屈身蹲伏、无依无靠的人就倒在他爪牙之下」
倒在他爪牙之下: 直译为“因他强暴而倒下”。撒但有强大无比的力量行恶。――《圣经精读本──诗篇注解》
恶人向自己的仇敌屈身、是没有好结果的。扫罗将自己的女儿给大卫为妻的时候在自己心里说:“我将这女儿给大卫,作他的网罗,好藉非利士人的手害他”(撒上十八21)。恶人作好事,还是有假意。──包忠杰《诗篇注解》
【诗十11】「他心里说神竟忘记了。他掩面永不观看。」
因为神有恩典不马上刑罚罪人,他们就以为神忘记了,其实人一切所作的都被神检察,终必受他的报应。──包忠杰《诗篇注解》
●「永」不观看:SH 5331,「长存」、「永永远远」。
◎ 10:4,11都说明恶人并非不知道有神的存在,而是他认为这个神不会干预他的恶行。──蔡哲民等《诗篇研经资料》
恶人的作为好象不知道有神关注似的(见第4节注释)。意识到神的关注,是人抵制罪恶最有力的保障。1~11节没有遵从第9篇开始的离合体格式。12~18节拣选了最后四个字母。──SDA圣经注释
【诗十12】「耶和华阿,求你起来,神阿,求你举手,不要忘记困苦人。」
恶人以为神离开了世界不管人了。我们看义人所受的冤屈,很快就如此断定。但神必不永久掩面。他必向那些困苦人显现。──包忠杰《诗篇注解》
忘记。参第11节的“忘记了”。从本节起,1~11节的控诉转变为感谢,胜利和平静信靠神的语气。──SDA圣经注释
【诗十12~13】诗人控告完旁若无人的恶人之后,再次表达信靠神公义的审判,一扫怀疑和苦恼,以确信与称颂结束。圣徒可以尖锐批判世界,但不仅要洞察世界,而且总要仰望神,恢复对天国的盼望(西3:1,2)。――《圣经精读本──诗篇注解》
【诗十12~15】祈求的内容。――《串珠圣经注释》
【诗十12~18】神的统治。重复第9篇的主题,确信并期盼神的治理与审判。――《圣经精读本──诗篇注解》
【诗十13】「恶人为何轻慢神,心里说你必不追究。」
“轻慢”。藐视,轻蔑。――《诗篇雷氏研读本》
这问题就是因为恶人自高自大,他的眼中没有神,所以就轻慢神。──包忠杰《诗篇注解》
●「轻慢」:SH 5006,「藐视」。──蔡哲民等《诗篇研经资料》
为何?为了维护神作为审判者的尊严,诗人恳求神回答恶人的狂言(见诗7:15,16注释)。
必不追究。认为不会有最后交账的信念,造成了世界上许多的罪孽。相信审判之日终将来临,神要主持审判,这本身是对罪恶的威慑。──SDA圣经注释
【诗十14】「其实你已经观看。因为奸恶毒害,你都看见了,为要以手施行报应。无依无靠的人把自己交托你,你向来是帮助孤儿的。」
「孤儿」:代表受压逼的贫困者(参18)。――《串珠圣经注释》
帮助孤儿的: 神藉旧约圣经命令以色列人施行救济,救济对象:①孤儿。不仅失去父母,也身处悲惨境地的孩童。失去父亲,没有亲属为他确保法律、社会地位(民5:8;35:12),完全被人疏远,没有自养能力。②寡妇(申14:29;26:12)。不懒惰、不懦弱,但无能力保护自身的妇人。社会应当顾念这些人,每个人都有责任帮助他们。旧约没有记录相关救济机构,但宣告神必亲自作他们的保护人和父亲(68:5)。神命令严禁苦待他们,要体恤他们(申14:29;24:19~21;26:12)。犹太塔木德认为善待孤儿是最好的善行。新约圣经也赞誉这是最高尚的慈行义举(雅1:27)。救济的对象限于愿意劳动,却无能力或机会的人,懒惰人应该排除在外(帖后3:10)。――《圣经精读本──诗篇注解》
神是公义的审判者,他必提拔一切受冤屈的人。靠他的不蒙羞。──包忠杰《诗篇注解》
世界上没有真正的无神论者,所谓的无神论者,其实内心并非不知道有神的存在,只不过以为「神竟忘记了」(11节),不会干预他的恶行;以为神只是一位钟表匠,造好世界、上好发条,就「掩面永不观看」(11节)了。但其实神「已经观看」、一直在观看,人的一言一行,包括那些已经被时间从记忆中抹去的事情,神没有一样不记在「案卷」上(启二十12),将来「要照各人所行的报应他」(启二十二12)。无知的人哪,「你以为能逃脱神的审判吗?还是你藐视祂丰富的恩慈、宽容、忍耐,不晓得祂的恩慈是领你悔改吗」(罗二3~4)?──《圣经综合解读》
●「奸恶」毒害:SH 5999,「对他人的危害」、「劳苦」、「患难」。
●奸恶「毒害」:SH 3708,「愁烦」、「悲伤」、「挫折」。
●「无倚无靠的人」:SH 2489,「不幸的」、「贫困的」、「命运坎坷的人」。
◎ 10:14的意思应该是「被害者的劳苦患难、悲伤愁烦,神都看到了」。
恶。所以无倚无靠的人完全可以把自己的案情交托神。祂肯定会伸张正义。──蔡哲民等《诗篇研经资料》
你已经观看。诗人坚决否认恶人的傲慢看法。他们认为神不会关注世人的罪恶。所以无倚无靠的人完全可以把自己的案情交托上帝。祂肯定会伸张正义。
孤儿。象征贪婪者的掠物,需要神的说明。“孤儿”特别是在《申命记》,《约伯记》和《诗篇》中用于这种意义。──SDA圣经注释
【诗十15】「愿你打断恶人的膀臂,至于坏人,愿你追究他的恶直到净尽」
“膀臂”。力量的象征。――《诗篇雷氏研读本》
打断……追究: 诗人恳求神审判骄傲的恶人,祷告神打断恶人的膀臂,甚至请求神除灭恶人,显出诗人的愤怒。诗人未用巧妙的修辞,只用纯粹的日常用语,朴素刻划凝重的思想,使诗的韵味更清淡高洁,文学上得到卓越的成功。――《圣经精读本──诗篇注解》
打断……膀臂,听来简直是残忍,但这乃是打破其势力的描述语;参四十四3。愿你追究他的恶,直到净尽(即,最后的一丝一毫),这个恳求用了这一对诗篇中一个重要的字,「追究」,在九12译为「追讨」,十13亦为同一字(RV、JB、Gelineau认为十4a也是这种用法(即神是「寻求」的主词);参RV,「祂必不要求它」;但RSV(参NEB)的翻译比较直接)。──《丁道尔圣经注释》
膀臂。象征力量。
愿你追究他的恶,直到净尽。直到神凭着祂的神性查不出任何罪恶的痕迹为止。本节求神惩罚罪恶,使罪恶不再重演。──SDA圣经注释
【诗十16】「耶和华永永远远为王。外邦人从他的地已经灭绝了」
诗人深信神必“永永远远为王”,祂公义的统治会遍满全地。“外邦人”指与以色列为敌的列国的民。这些敌对之人的消灭和18节所描写骄傲的恶人被制伏,与前篇19~20节相呼应。――《启导本诗篇注释》
向外界观看,扩及外邦。──《丁道尔圣经注释》
当我们被「追得火急」(2节)的时候,只要思想「耶和华永永远远为王」这个事实,就会对我们的遭遇豁然开朗,就不会再问「为什么」(1节)、「为何」(13节)。我们这短短几十年人生中暂时的「患难」(1节),与「永永远远为王」的神被祂所造的人「背弃、轻慢」(3、13节)了数千年相比,又算得了什么呢?
神「永永远远为王」,却甘愿长久忍受地上充满着「背弃、轻慢」(3、13节)祂的「外邦人」,因为祂要用「丰富的恩慈、宽容、忍耐」领我们悔改(罗二4),「救了我们脱离黑暗的权势,把我们迁到祂爱子的国里」(西一13),使「祂的地」上不再有「外邦人」。──《圣经综合解读》
●「外邦人」:SH 1471,「国家」的复数形态,「列国」之意。──蔡哲民等《诗篇研经资料》
神作为君王必须主持正义。祂推翻外邦人(诗9篇),并惩罚以色列人中的恶人。本节是典型的对句。──SDA圣经注释
【诗十16~18】结语:诗人深信神必垂听祈求,将恶人铲除消灭。――《串珠圣经注释》
【诗十17】「耶和华阿,谦卑人的心愿,你早已知道。你必预备他们的心,也必侧耳听他们的祈求。」
「预备他们的心」:应作「坚固他们的心」,使他们有勇气。――《串珠圣经注释》
无论审判之日是否遥远,有一项应许则不会迟延:「��必坚定」(和合:预备)他们的心。──《丁道尔圣经注释》
●「谦卑人」:SH 6035,「贫穷的」、「卑微的」、「受苦的」。
●「心愿」:SH 8378,「希望」、「渴望」。
●早已「知道」:SH 8085,「听见」。
●「预备」他们的心:SH 3559,「建立」、「坚固」。──蔡哲民等《诗篇研经资料》
谦卑人。谦卑人希望摆脱压迫。
预备(kun)。“坚定”,“坚立”。──SDA圣经注释
【诗十18】「为要给孤儿和受欺压的人伸冤,使强横的人不再威吓他们」
“强横的人”亦作“必死的人”或“属尘土的人”。恶人不过是尘土,已不能逼得孤儿和困苦人无路可走。――《启导本诗篇注释》
人是软弱的,是「属地的人」(和合:强横的人)。──《丁道尔圣经注释》
「预备」原文意思是「建立、坚固」,「强横的人」原文是「地上的人、属地的人」。当神允许祂的儿女被「属地的人」「追得火急」的时候(2节),也是祂陪我们一起忍受被恶人「背弃、轻慢」的时候(3、13节),目的是为了「建立、坚固」我们的属灵生命。因此我们「在患难的时候」(1节)可以放心,神绝不会袖手旁观,因为祂必然会「阻挡骄傲的人,赐恩给谦卑的人」(彼前五5)。「人的忿怒要成全祢的荣美;人的余怒,祢要禁止」(七十六10)。──《圣经综合解读》
●「强横的人」:SH 7766,「地上的人」。──蔡哲民等《诗篇研经资料》
孤儿。见第4节注释。
人('enosh)。见诗8:4;9:19注释。
强横的。希伯来语的“强横”和“地球”,三个辅音字母中有两个相同,故这里是一语双关。为什么地球上的人要践踏同胞的权利,自称比同胞优越呢?
本诗的结尾表示绝对相信神会帮助受压迫者。信心把这件事当作已经实现的。──SDA圣经注释
【思想问题(第10篇)】
1 试综合本篇有关恶人的描写。这些恶人在社会上是属于那个阶层?今日这类恶人有否以个人或团体形式出现?
2 本篇祈祷诗显示作者虽不曾身受恶人所害,但仍求神惩罚他们。你目睹别人受到迫害的时候,是否视而不见,还是为他们祷告呢?面对社会的罪恶,基督徒应有什么反应?
──《串珠圣经注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