約翰福音 7
約翰福音第七章綱目
壹、內容綱要
【神子救主是住棚節的實際】
一、不信的人只有住棚節的外表,而沒有住棚節的實際:
1.猶太人在住棚節的背景下,想要殺祂(1~2節)
2.祂的肉身弟兄不信祂,激祂在節期中顯揚自己(3~10節)
3.猶太人憑外貌斷定是非,希奇祂在節期中的教訓(11~24節)
4.眾人不知道祂的源頭(25~36節)
二、祂向人顯明是住棚節的實際:
1.眾人在住棚節的末日,仍感乾渴(37節上)
2.祂向乾渴的人招呼前來就祂(37節下)
3.信祂的人要流出活水的江河,永解乾渴(38~39節)
三、人們對這位是住棚節實際者的反應:
1.人們因祂而起分爭(40~43節)
2.差役違命沒有捉拿祂(44~46節)
3.法利賽人堅持不信祂(47~49,52節)
4.尼哥底母為祂辯護(50~51節)
貳、靈訓要義
【乾渴人的需要】
一、人生乾渴的情形:
1.猶太人想要殺祂(1節)──因乾渴而排除異己
2.猶太人的住棚節近了(2節)──因乾渴而追求節日的歡樂
3.行事為顯揚名聲(3~4節)──因乾渴而追求名聲地位
二、人生乾渴的原因:
1.不信祂(5節)──離開主的人生,永遠沒有滿足
2.你們的時候常是方便的(6節)──行事不受神的約束
3.他們所行的事是惡的(7節)──犯罪作惡
4.不認識主耶穌(15節),也不認識神的旨意(17節)
5.只求自己的榮耀,而不求神的榮耀(18節)
6.只會遵守律法的字句,卻違犯了律法的精意(19~23節)
7.只按外貌斷定是非,而不會按公平斷定是非(24節)
8.只憑眼見,以致被自己所知道的誤導,而不認識那是『真的』(25~29節)
9.不知抓住機會,信靠主,反而逼迫主(30~36節)
三、惟有主能消解人的乾渴:
1.節期的末日,耶穌站著高聲喊(37節上)──正當人覺得敗興、虛空的時候,主來叩人的心門
2.人若渴了,可以到我這�堥茬�(37節下)──主向人宣告,祂能消解人的乾渴
四、人如何才能消解乾渴:
1.渴(37節中)──心靈感到不滿足,有迫切的需要
2.來(37節下)──到主面前來尋求
3.喝(37節下)──敞開心門來接受
4.信(38節上)──接受的方法就是相信祂,用信心來接受祂
五、人消解乾渴的原理和果效:
1.從他腹中(38節中)──不是外面的,乃是�堶惜葅F的滿足
2.活水(38節中)──不是屬物質的,乃是屬生命的
3.流出活水的江河來(38節下)──信祂的人不但能消解自己的乾渴,且能流出活水的江河,幫助別人消解乾渴
六、主如何消解人的乾渴:
1.耶穌得著榮耀(39節下)──主生命的活水,須藉著祂在十字架上的死,才能釋放出來
2.信祂的人要受聖靈(39節上)──主死而復活、升天之後,成了賜人生命的靈,居住在人的�堶情A把生命供應給人
【論到基督,你們的意見如何】
一、猶太人(猶太教領袖):
1.想要殺祂(1,19,25節)──因祂破壞安息日的傳統規條
2.在節期尋找祂(11節)──與祂作對
3.希奇祂的教訓(15節)──認為祂不學無術
4.打發差役捉拿祂(33節)──要封住祂的口
5.不明白祂的話(35節)──被屬世的邏輯困住
6.不信祂(47~49節)──驕傲,自認明白律法
7.由祂的出身斷定祂不是神所差來的(52節)──誤用聖經
二、主的肉身弟兄:
1.指使祂上耶路撒冷(3節)──認為那�堣~是合適的地方
2.激祂公開行神蹟,以顯揚名聲(4節)──認為祂行事是為揚名
3.不信祂(5節)──被肉身關係所蒙蔽
三、去耶路撒冷過節的眾人:
1.為祂紛紛議論(12節上)──把祂當作新聞,談談說說
2.有的說祂是好人(12節中)──認為祂是品格高尚的好人
3.有的說祂是迷惑人的(12節下)──認為祂是惡人
4.有的說祂是被鬼附著的(20節)──認為祂是狂人
5.有的因祂所行的神蹟而信祂(31節)──認為祂是超人
6.有的說祂是那先知(40節)──認為祂是神所差來的先知
7.有的說祂是基督(41節上)──認為祂是拯救猶太民族的彌賽亞
8.有的說祂絕不是基督(41節下~42節)──認為祂的出身不對,不可能就是聖經所豫言的彌賽亞
四、耶路撒冷的居民:
1.不明白祂為何不怕官長要殺害,還公然講道(25~26節上)──認為祂是奇人
2.斷定祂不是基督(26節下~27節)──認識祂的肉身來歷,所以不符合他們對彌賽亞的觀念
五、尼哥底母:
1.為祂敢於反對法利賽人的偏見(50~51節)──因曾領受主的教益,而有勇氣站出來說話
2.認為應當多聽取祂自己的解釋(51節)──從主的話來認識祂的作為
【對基督正確的認識】
一、我的時候還沒有到(6,8節)──祂行事受神的時候所限制
二、我指證他們所作的事是惡的(7節)──祂來顯出人的黑暗
三、不是明去,似乎是暗去的(10節)──祂行事的方式受神的限制
四、我的教訓不是我自己的,乃是那差我來者的(16~17節)──祂不憑自己說話,祂的教訓乃是出於神
五、祂不求自己的榮耀,乃求那差祂來者的榮耀(18節)
六、祂不按外貌斷定是非,乃按公平斷定是非(24節)
七、祂來不是由於自己,乃是那位『真的』差祂來(28~29節)
八、祂在地上僅有不多的時候,就要回到差祂來的那�堨h(33節)
九、惟有祂能消解人的乾渴(37~38節)
十、在祂得著榮耀之後,才賜下聖靈來,解人乾渴(39節)
── 黃迦勒《基督徒文摘解經系列──約翰福音註解》
叁、其他綱目
【生命的水:人生乾渴的情形】
經文:約7:1-13
引言:人生在世有兩種乾渴,一種是肉體上的乾渴需要水渴才能解渴;另一種是心靈上的乾渴需要生命的水才能解渴。
一、猶太人想要殺祂 1-2
住棚節是收割歡樂的節日。
1.因乾渴而排除異己 1
2.因乾渴而追求歡樂 2
二、自家人都不信祂 3-5
1.不認祂——叫祂離開 3
2.諷刺祂——叫祂揚名 4
3.不信祂——叫祂弟兄 5
“是因為不信祂,”這是指他們說話的當時,還未相信祂,但他們後來也相信了(徒1:14;15:13;林前15:7;加1:19;雅1:1;猶1:1)。信徒事奉主,家中往往有人反對(太10:34-36);但我們決不可因他們的阻擋,而失去為主的忠心(太10:37-39)。被身邊至親至愛的人“不信”,乃是一個人最大的十字架。
三、世俗人恨惡祂 6-9
1.祂不受人的支配 6
2.祂指證人的罪惡 7
3.祂區別人的時候 8-9
四、大眾人議論祂 10-13
1.祂不受時空的限制 10
2.祂不怕眾人的講論 11-13,(路2:35)
── 毛南春陽
【恨,能挑起爭端】
經文:約7:1-13,(箴10:12)
一、恨,挑起殺意 1
1.耶穌到處遊行宣講神國的福音。(路8:1;9:11)
2.因為恨,所以猶太人想要殺祂——
(1)這就是那些宗教徒最佳的寫照:他們一面敬拜神,一面卻籌畫迫害真正屬於神的人。(太15:7-9)
恨會挑起殺意。如該隱因為恨而對弟弟產生殺意(創4:1-8);以掃因為恨而想要殺雅各(創27:42);希律和希羅底因為恨,就想要殺約翰(太14:5;可6:19);猶太人因為恨而想要殺保羅(徒26:21)。
(2)因為恨而產生敵意,因此限制了主耶穌的行動——“不願在猶太遊行”。箴10:12。我們必須愛祂,凡事順服祂,才能讓祂在我們身上自由作工。否則,我們就會被恨所轄制,不得自由,沒有喜樂,沒有平安,沒有福氣。
二、恨,挑起不信 2-8
▲住棚節是猶太人中最充滿喜樂、感恩、讚美的日子,是一年中的豐收感恩的歡樂節期,一連慶祝七天。同樣,許多人在自己還處於困難時,靠著天父加力量,後來有了學業、事業、婚姻、家庭等各方面的成就,有了快樂與享受之處,本來應該更加的親近耶穌才是,卻因著心中對某方面或某人的偏見而產生一種恨,在他的心靈深處生出嫉妒,成為苦毒。(雅1:15)
1.不認耶穌——叫祂離開了。這句話表明主耶穌的弟兄,並不認自己是祂的門徒,也不承認祂是基督、是神的兒子。今天也有很多人並不承認耶穌是基督、是神的兒子,來信祂只不過是把祂當作一個有求必應的保護神或財神。
2.諷刺耶穌——叫祂揚名。4
3.不信耶穌——叫祂弟兄。5,這是指他們說話的當時,還未相信祂,但他們後來也相信了,(徒1:14;15:13;林前15:7;加1:19;雅1:1;猶1:1)。
(1)基督徒事奉主,家中往往有人反對(太10:34-36),但我們決不可因他們的阻攔,而失去為主的中心(太10:37-39)。
(2)被身邊至親至愛的人“不信”,乃是一個人最大的十字架。弟兄姊妹,當你遇到這種兩難之間時,你願意怎樣的選擇?
三、恨,挑起論斷 9-13
1.世人不能恨你們,卻是恨我。6-8
(1)祂不愛人的支配——只順從天父的旨意。(太26:39)
(2)祂指證人的罪惡——其實他們是被魔鬼利用來抵擋主耶穌。因此,凡不信耶穌的人都被看為是同道的,故不會恨你們。往往人都會覺得耶穌的話都是忠言逆耳。因為人大半大喜歡人指出他們的錯處,說他們是惡人(箴9:7-8)。
2.眾人為祂紛紛議論 9-13
耶穌不在意別人是怎樣對祂的論斷的,所以我們也不要在意別人對我們是怎樣論斷的。林前4:3
(1)耶穌不受別人的支配 9-10
(2)耶穌不為自己辯明是非 11-13 事實勝於雄辯。
(羅12:19-21)
── 毛南春陽
【生命的水:人生乾渴的原因】
經文:約7:14-36
引言:為什麼世界上的人那麼的乾渴呢?原因是什麼?
一、不聽耶穌的教訓 14-18
1.不接受祂的教訓 14-16
2.不遵行祂的旨意 17
3.不追求祂的榮耀 18
二、不守摩西的律法 19-24
1.他們想要殺掉祂 19-20
2.他們按貌斷定祂 21-24
三、不知基督的來歷 25-31
1.不認識基督是從神來的 25-29
(1)人們的無知 25-27
(2)耶穌的教訓 28-29
2.不認識基督而引起的議論 30-31
(1)有人想捉拿耶穌
(2)有人要信服耶穌
四、不明神子的的意思 32-36
1.想捉拿祂,卻無人下手 32
2.想找著祂,卻無人找到 33-36
── 毛南春陽
【生命的水:人生乾渴的福音】
經文:約7:37-52
引言:人們心靈上的乾渴,無論你用什麼所謂的精神糧食都是無法使人得到滿足的,只有耶穌基督的福音才能滿足。正如撒瑪利亞婦人(約4:11-15)。
一、能使人心中湧流 37-39
1.渴了就可來喝 37
2.喝了就要湧流 38,(啟22:17;賽44:3)
3.流了就有靈恩 39,神要用被聖靈充滿的人 (徒2:1-4;6:1-7)。
二、能使人心中顯露 40-52,(路2:35)
1.顯露聽道之人的信仰——起了紛爭 40-44
2.顯露法利賽人的惡毒——責怪差役 45-49
3.顯露尼哥底母的生命——見證重生 50-52
── 毛南春陽
【信主之人領受聖靈】
經文:約7:37-39
引言:
在聖靈降臨節的日子,讓我們來思想一些關於聖靈的真理。論到信主的人要受聖靈的事,主耶穌曾說:“人若渴了,可以到我這裡來喝。信我的人,就如經上所說,從他腹中要流出活水的江河來。”(約7:37-38)
一.主何時講這話
1.在節期的最後一日。在六天的守節中,人不知道當求聖靈,所以主如此說。
2.在最大的日子。就是在最要緊的日子,時刻一過就沒有了。
二.主對誰說
1.守節的人。有宗教但心靈仍空虛的人,包括男女老少。
2.對猶太人。有好的宗教背景,有聖殿,是亞伯拉罕的子孫。
3.對宗教領袖。一些有學識的人。
三.主為何以水喻聖靈
1.水有潔淨之功能。聖靈能潔淨人心。
2.水能給生命力,使百物生長。
3.水是向下流的,可親近的。聖靈也是可親的。
4.水能解渴。除去人的痛苦,滿足人的需要。聖靈也是如此。如撒瑪利亞婦人(約4:1-42)。
5.水能調和,合一。把許多東西溶化調勻,合而為一(弗4:3)。
6.水有美態,叫人覺得美麗,如湖水海洋等。聖靈能美化人的生命。
7.水能湧到永生,接通水源能永流不息。所以我們極需要聖靈。
四.如何能得聖靈
1.要有渴慕。
2.要到主前來。
3.要喝,領受。憑信心領受(加3:14)。
4.要見證。要流出去。從聖靈所得的,要分給別人,越流就越通。聖靈不會一直充滿死不作工的人,而是要充滿活的工人。
結論:
你是否得著聖靈的充滿?我們需要聖靈的充滿。當求主,就必得聖靈的充滿。
── 黃彼得
【聖靈充滿的表現】
經文:約7:37-39
引言:
聖靈降臨的重要。
一.聖靈降臨所成就的事
1.教會的產生。
2.信徒認罪悔改。
3.信徒得生命。
4.明白真理。
5.得能力作見證。
聖靈降臨所成就的事還有其他。但今日我要論到聖靈充滿的表現。當中有許多表現,如勇敢作見證,有能力講道…,今日要講聖靈充滿如活水江河的表現。
二.被聖靈充滿的表現
1.謙卑。向下,俯就卑微的。如耶穌和保羅等等的謙卑服事人。
2.溫柔。適合每一個環境,沒有自己的樣子。如保羅所說,在甚麼人中就作甚麼人(林前9:22-23; 腓4:10-11)。貧富健弱都可以。
3.合一。一滴水不能作甚麼,要成為水流,必須合作,沒有分爭。被聖靈充滿的人能與人合作,被刀切仍無痕跡。與父神合一,與信徒合一(約17:20-23)。
4.叫人得滋潤。無論到哪裡,都叫人得益,叫人在生命和生活上都得滋潤,所以到處都受人歡迎,都為人所需。
5.豐盛。湧流不息,如活水的江河,不是死海或破漏的水池。能一直供應人的需要,但必須與源頭接連。
6.有潔淨的能力。被聖靈充滿的人,他到哪裡,那裡便得了潔淨。也代表肯犧牲。
7.不求功名。江河的水沒有立甚麼紀念碑,也不貪圖世上的甚麼利益。他只有完成他的使命,作他應作的工作,別無他求。主耶穌和保羅等都是如此。
8.不與人計較,不計算人的惡。保羅沒有花時間與人爭論,他只求趕快完成他的使命,如主一樣。
三.怎樣能得聖靈充滿?
1.要渴慕(約7:37)。
2.要來到主前(約7:37)。追求,潔淨,除去一切罪惡。
3.要相信。憑信心接受(加3:2,14)。
結論:
信徒最大的需要是被聖靈充滿,完全被聖靈管理,活出聖靈的樣式。
── 黃彼得
【得著聖靈與其充滿的表現】
經文:約7:37-44
一.背景
當時正值猶太人的住棚節,各人帶著不同的心情來耶路撒冷,其中有許多人是帶著渴慕的心而來。住棚節共有八天(利23:33-44),是跟在七月十日的贖罪日之後的。猶太教只給人按禮儀潔淨後,就叫人回去。可是主耶穌知道人單潔淨,只是作了一部分的事,應當更進一步,就是被聖靈充滿;所以祂呼籲人到祂那裡去。祂以活水江河來表明被聖靈充滿的人的表現。
二.得著聖靈充滿的真義
“從他腹中要流出活水的江河來”。(約7:38)
1.是一個活的生命。
2.是一個豐富的生命,湧流不息,不一定多,但一直有供應。
3.是供應的生命,不是單接受。一直可以湧流,無限的給。
4.是滋潤別人的。水流之處就是叫別人得生命,得繁殖,豐盛。
5.是能叫人心靈得飽足,可以止渴。
6.是能叫喝的人精神飽滿煥發,精神恢復有力。
7.“腹中”有三個意思:(1)指肚子(太15:17)。(2)指母胎(生來)(太19:12)。(3)是指內在的生命來源(約7:38)。
所以聖靈充滿是生命的問題。而這生命是無限,是豐富,是強盛的。
三.如何得聖靈充滿?
1.來喝-接受。用信心接受。
2.信我(主耶穌)-即接受耶穌。這是說明接受的內容。接受耶穌的生命,接受耶穌的話(約5:24-26; 6:35,63)。
3.根據聖經真理。“經上所說”(約7:38),是意譯自以西結書47:1-2,撒迦利亞書14:8。
四.何時得聖靈充滿(約7:39)
1.耶穌得榮耀後,即主從死裡復活後(參約20:22; 徒2:4)。舊約時代聖靈降落在神所膏立的人身上,但新約是住在所有信耶穌的人裡。所以我們得生命,也得聖靈永住在信者裡面(約14:17)。
2.按我們個人的經驗,即信主的時候,當主的話和主的生命控制我們的時候,聖靈就充滿我們。
五.我們對聖靈充滿當有的態度
1.憑信心。相信主的應許,相信主的話。
2.順服聖靈的管理,感動和引導。
3.順從聖靈的指示去供應別人的需要。在屬靈真理或信心等方面的需要。
4.要操練。即多經驗。越多經驗,心中的順服,受聖靈的管理,就越完全。
結論:
我與聖靈的關係如何?是要得聖靈的本身或恩賜?是利用屬靈的恩賜,或被聖靈管理和使用?
── 黃彼得
【怎樣才能明白神的旨意?】
經文:約7:17
引言:
神的旨意到底是甚麼?我們怎樣才能明白祂的旨意?
神的旨意分為二方面:普遍的與個別的,或絕對的和相對的。
一.普遍的,絕對的
1. 要人榮耀神(賽43:7)。所以虧欠神的榮耀就是罪(羅3:23),就是違背神的旨意。主耶穌到世上來,只求神的榮耀(約12:28; 17:1,4; 14:13);保羅說凡事為榮耀神而作(林前10:31),在身子上榮耀神(林前6:20)。榮耀神就是叫神得稱讚,讓神本性的光輝能顯出來。只有罪,才將神的榮耀遮蓋起來,所以凡不能榮耀神的,絕不是神的旨意。無論你個人得多大益處,但若神得不到榮耀的話,那就是罪惡,都當棄絕。
2. 萬人得救,明白真道(提前2:4)。作個得救和明白真道的人,這一定是神的旨意。按真道得救,這個得救是有根基的,是有把握的。今日許多人沒有得救的把握,是因為不明白真道。
3. 要人聖潔(弗1:4; 帖前4:3)。遠離一切的罪惡,對罪惡沒有任何妥協或讓步。聖潔是絕對的。
4. 奉獻給神作義的器皿(羅6:13; 12:1-2),一生被神用作合用的器皿(提後2:21)。先將生命主權交給主,然後由主支配使用。
5. 往普天下去傳福音作見證(可1:38; 16:15; 徒1:8…)。耶穌來,是為了傳福音(路4:18-19)。十二使徒受差,也是為此。無論到哪裡去,都要傳道。
二.個別的,相對的
人如何能知道神對自己的旨意如何?
1. 記在聖經上(來10:7)。神對耶穌個別的旨意都記在聖經上,祂對我們的旨意當然也不例外;這意思是說,神對我們的旨意,不能違背聖經的原則。例如犯罪的事絕不會是神的旨意。恨人,不與人和好,假冒為善,偷東西,害人,都不合聖經的原則,所以絕不會是神的旨意。要知道聖經的原則,就要熟讀聖經。
2. 在基督裡。神給我們的旨意都在基督裡(弗1:1,3-5),耶穌凡事給我們作榜樣(約13:15)。凡耶穌沒有作的,或不贊成人作的,總不是神的旨意。我們要問:“耶穌作不作這事?”這是我們明白神旨的一個原則。
3. 神在各方面同樣的感動。例如耶穌降生,神啟示馬利亞,也啟示約瑟,還有以利沙伯等人(太1:18-25; 路1:)。又例如主耶穌要騎驢駒上耶路撒冷,祂指示門徒,也感動驢的主人(可11:1-6)。所以合乎神旨意的,不會只有一方面,而是有關的各方面都會從神得到同樣的感動。
4. 是越來越明顯的。而且心中越來越平安,越有把握,越有信心。神的旨意是理智的,是成熟的,是給人清楚的指示,並給時間去完全瞭解所指示的內容。
5. 環境的安排。當我們無法從心靈裡明白神的旨意和引導時,神就憐憫我們,讓我們看見哪裡開路,哪裡關門。例如保羅去腓立比宣教的事(徒16:6-10)。
6. 立刻遵行(約7:17)。越遵行就越明白。所以對已明白的旨意要快快去實行,否則神不會再啟示甚麼了。
7. 不一定自己得利。有時自己要完全犧牲,如主耶穌,保羅,生命都舍了。所以行神的旨意是不計較個人的利害榮辱,有可能會因為行神的旨意而使人反感(太16:23),保羅也有此經歷(徒21:)。
結論:
讓我們明白神的旨意!
── 黃彼得
【神的兒子是謙卑的主 約翰福音7章】
一丶主是謙卑受人誤會的主7:1-9
二丶主是謙卑向人隱藏的主7:10-13
三丶主是謙卑指人錯誤的主7:14-18
四丶主是謙卑被人褻瀆的主7:19-24
五丶主是謙卑向人解釋的主7:25-31
六丶主是謙卑為人捨命的主7:32-36
七丶主是謙卑請人喝水的主7:37-39
八丶主是謙卑受人議論的主7:40-52
── 作者不詳
【住棚節】
出埃及──作客的人生;進入迦南──過教會生活
一、照神的時候行事
1.上去過節
2.你們的時候常是方便的
3.我的時候還沒有到
二、眾人為祂議論紛紛
1.耶穌的教訓
2.耶穌從那�堥�
3.耶穌要往那�堨h
三、流出活水的江河來
1.信的人都可以
2.任何地方都可以
3.任何時候都可以
── Chih-Hsin Chang《An Outline of The New Testament》
【約翰福音第七章】
一、不是人的時間乃是 神的時間(七1-9)
二、對耶穌的幾種反應(七10-13)
三、對耶穌的議論(七10-13)
四、至高的權威(七15-18)
五、智慧的辯論(七19-24)
六、基督的宣稱(七14、25-30)
七、可尋找時當尋找(七31-36)
八、活水泉源(七37-44)
九、當局的厭惡與尼哥底母怯懦的辯護(七45-52)
──《每日研經叢書》
【約翰福音第七章】
一、耶穌斥責祂的弟兄(七1∼9)
二、耶穌在殿裡教訓人(七10∼31)
三、法利賽人的敵意(七32∼36)
四、應許賜下聖靈(七37∼39)
五、有關主耶穌的紛論(七40∼53)
──《活石新約聖經注釋》
【約翰福音第七章】
一、神的時刻(七1∼13)
1.他們有很合理的理由:“要顯揚名聲,沒有在暗處行事的。”(4)
2.世人會恨祂(7)
3.耶穌自己上去過節(10)
4.當祂暗暗地上去過節時,已聽到不少消極的判語(12)
二、權威與智慧(七14∼24)
1.令眾人感到驚奇:“這個人沒有學過,怎麼明白書呢?”(15)
2.耶穌教訓的權威乃來自神,那位差祂來者(16)
3.耶穌又指出,凡遵行神旨意的人,必明白神的旨意(17)
4.耶穌又繼續與群眾辯論一個律法上的問題:“在安息日可以治病嗎?”(19∼24)
三、可尋找時當尋找(七25∼36)
1.面對群眾的疑惑,耶穌講了兩件事(28∼29):
(1)表面上看來,祂來自人認識的地方,但是祂實在是來自神,就是差祂來的那一位;
(2)祂認識這一位元,但是他們卻不認識這位元神
2.沒有人能捉拿祂,因為這“並不是時候”(30)耶穌又說,祂只有很短的時間與人同在,以後人要找祂,也找不著,祂的意思是說祂要回到父那裡去(33∼34)。但是他們不明白,以為祂要往散居在希臘的猶太人中,向希臘人講道,然後消失在外邦人中,以致人不能找著祂(35)
四、活水泉源(七37∼52)
1.耶穌說:“人若渴了,可以到我這裡來喝。”(37)耶穌這句說話,可以有兩種解釋:
(1)人為解決肉體乾渴的水而感謝讚美神,他們更應為解決靈魂乾渴的水,來到耶穌那裡。主耶穌曾說:“我所賜的水要在他裡頭成為泉源,直湧到永生。”(38,四14)
(2)祂預言聖靈的降臨(39):在五旬節以後,聖靈澆灌在信徒身上,他們便得著能力,但這是發生在耶穌復活之後。
2.耶穌的說話常常引起不同的反應(40∼52)
──《新舊約輔讀》
【生命河水的江河】
一、住棚節
二、不是顯揚自己,乃是成全神旨意
1.顯揚名聲
2.喜歡出意見,作主的謀士。
3.神的時候
4.求神的榮耀
三、啟示死而復活,升天
四、節期的末日
五、生命活水
1.活水的泉源──信徒個人的救恩
2.活水的眾江河──全人類的救恩
六、那靈就是活水
── 黃共明《約翰福音要義》
【乾渴人的需要】
讀經:約翰福音七章三十七至三十九節
一、人生的乾渴
1、那時是耶路撒冷的住棚節,過節就是快樂的日子。
2、到了節前的末日,主就大聲喊著說「人若渴了……」,節期的末日和渴了完全相聯。人所以會渴,乃是因為節期有末日,節期就是人生太快樂的時候,節期的末日就是人生快樂的終結。人生的快樂一到終結的時候,節期的末日就是人生快樂的終結。人生的快樂一到終結的時候,人就立刻感覺到乾渴,任何事都有末日,看一場籃球,電影,參加慶壽,結婚,穿一件美衣……都有末日,末日一到,人是乘興而來掃興而歸。無論什麼節期都有末日,末日一到人生就乾渴了。所有的快樂都是製造乾渴。越時髦越要時髦,越美麗越想美麗,末了更乾渴更不滿足。
二、主有活水
主所以在這節期的末日喊說:「人若渴了」,就是叫人知道人真實的需要是什麼?祂這樣喊說不僅是叫人知道人有乾渴,並且給人知道祂有活水能解人乾渴。所以祂說:「人若渴了,可以到我這裡來喝」。節期不能止渴,更不能解渴。只有主的活水是永遠漂流永遠叫人不再渴。
三、主如何流出祂的活水
1、主的生命活水是藉著十字架上受死,裂開祂的身體,流出來的,正如舊約磐石裂開流出活水來一樣。主一從死裡復活得著榮耀,祂的生命活水就流出來(祂的聖靈降下來)。
2、主的生命活水是在聖靈裡,主的生命活水藉著聖靈才流出來。今天聖靈感動你,就是生命活水流到你裡面,你若肯接受,這生命的活水,就流到你裡頭。
四、如何接受主的活水
1、接受主唯一的方法就是喝。所以主在這裡說:人若渴了可以到我這裡來喝。
2、喝就是信,祂說了到我裡來喝之後,就藉著說:“信我的人”。信就是喝。信什麼?主說信我,信就是把主接受到裡頭,也就是信主在十字架上為你死,流出祂的生命來,你這樣信祂也就是喝祂接受祂。祂的靈,祂的生命活水也就流到你裡頭來。信的結果不僅叫生命活水流到你裡頭,還要叫生命活水在你裡頭 活水的江河再流出來要舉例說明人有生命活水就滿足了,快樂了,結果還流出活水的江河,供應人的需要,解決人的乾渴。
──《福音材料267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