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賽亞書 63
以賽亞書第六十三章綱目
壹、內容綱要
【彌賽亞救主親臨】
一、浴血獨戰,無比大能(1~3節)
二、得勝之日,拯救之年(4~6節)
三、感恩頌讃,求神垂顧(7~19節)
1.切求有依據――蒙神揀選保抱(7~9節)
2.切求中追憶――蒙恩仍行違逆(10~14節)
3.切求神轉回――求神垂顧憐憫(15~19節)
貳、靈訓要義
【救主蒞臨報仇拯救】
一、彌賽亞救主雙重身份――公義的審判者,大能的拯救者(1~6節)
二、來者何人,從何而來――孤獨神聖戰士,從以東波斯拉來(1節)
三、為何紅袍,裝扮華美――踹葡萄酒榨,踐踏仇敵血濺軍袍(2節;啟十九15)
四、為何審判,如何施救――眾民無人同在扶助,發烈怒將仇敵踐踏(1~3節)
五、神聖戰士,孤軍鏖戰――因祂是王不容篡位,豈容他人折損威榮(3,5節)
六、報仇之日,在祂心中――浴血奮戰何其慘烈,公義忿怒不徇私情(4,6節)
七、救贖之年,恩慈綿長――祂就是我們的慈父,救神兒女不惜捨身(4,6節)
【神聖戰士報應拯救】
一、神聖戰士踐踏酒榨――浴血奮戰慘烈(3,6節)
二、祂向敵人發烈怒,公義的審判者,又是我們慈父,為救兒女奮不顧身(3,6節)
三、祂孤軍血戰,無人扶持――王不容臣僕反叛篡位,不容狂傲竊取榮耀(3,5節)
四、報仇之日在祂心中,救贖之年來到――獨一創造主對被造民永愛眷顧(4節)
五、選民忠心事主――不可眼瞎結盟外邦,不可拜異教偶像(廿七1;五十一9)
六、神定意消滅以東――發烈怒殺戮,為錫安爭辯有報應之年(卅四2,5~8)
七、祂完勝內心外仇敵(1~6節)――陷罪網羅,除祂外無人拯救(3,5節;徒四12)
八、祂蒞臨獨行報應拯救(五十九15~21)――重建新耶路撒冷(六十~六十二)
【迎接救恩的禱告】
一、迎接救主,感人至深――最迫切的禱告(7節~六十四12;但九,尼九,拉九)
二、頌讃感謝,神的慈愛――因祂同情子民,同受苦難,親自拯救(7~19節)
三、求神止怒,裂天而降――求神止息怒氣,垂顧觀看,回轉施恩(六十四1~12)
【頌主恩慈竭力呼救】
一、大膽呼求,按神恩慈本性――默然深愛管教中兒女(一1;番三7)
二、感念父愛,先知靈�堬`嘆――百姓身處苦難的哀歌(五1~2;六十四1)
【主的靈使心得安息】
一、夏日正午灼熱如火爐――山頂有遮蔭涼棚(14節;詩一百廿一5~6)
二、曠野刮熱風令人窒息――祂領我到青草地(14節;詩廿三3)
三、神的靈領所愛寶貝羊――來到祂的歇息處(14節;詩廿三4))
四、如馬走過高低盤山路――不至絆跌迷了路(14節;來十二12~13)
五、在父的懷�媟R的保抱――永享慈憐心安息(14節;詩一百卅一1~3)
【不住謝恩的切求範例】
一、禱告的依據――頌讃神的恩慈――眷顧憐愛子民(7~9節)
二、禱告的追憶――回顧神的作為――同在親歷苦難(10~14節)
三、禱告的呼求――求神轉回垂顧――急速親臨拯救(15~19節;六十四1)
【真認識主和主的靈】
一、舊約論聖靈――求主不要收回你的聖靈,讓神喜悅樂意內住(詩五十一11)
二、本書講聖靈――聖靈為百姓背逆憂傷,以致神敵對攻擊百姓(10∼14節)
三、哀求神回轉――國運敗亡百姓沒悔改,切求主垂憐重新回來(15∼19節)
四、追憶神領出埃及――摩西亞倫米利暗戶珥,有主的靈特別同在(10∼14節)
五、今日最寶貴教訓――三一神第三位格聖靈,憂傷嘆息代求(10∼19節;羅八26)
六、聖靈引人明白一切真理――各人天路歷程,見證榮耀神(約十六13;羅十五6)
七、全體教會諸項事工――都是聖靈工作,聖靈做主(弗一3,22∼23)
八、蒙福秘訣聽從聖靈――聖靈內住,聆聽順從,觀看神作為(西一9∼10)
九、尊主為大高舉基督――單靠聖靈大能,分辨是非;都榮耀神(腓一9∼11)
【以賽亞向神禱告】
一、因神本性聖愛恩寵――你挚爱恩慈、大能火熱,必成就這事(九6∼7)
二、因神與人特殊關係――你仍是我們的父,必管教所爱子民(1∼6節;来十二6)
三、你是我們的救贖主――為父至親,盡責任有能力、願救贖到底(10~14節)
四、求你使我們能回轉――為你產業支派,被擄歸回,心靈全属你(10∼16節)
五、重新垂顧新心新靈――使我們得潔淨,地得醫治,切慕你愛你(17~六十四4)
六、永世君王絕對王權――你是窯匠我們是泥,造作完成保抱到底(四十六3∼4)
── 周安娜(Anna M. Zhou)
郵址: azsee2003@yahoo.com
叁、其他綱要
【以賽亞書第六十三章査讀】
本書第六十章至第六十二章講述了以色列榮耀的異象,緊接著本章就述說神公義的彰顯,神施出大能審判仇敵,預言以以東作表率,以東是雅各的孿生兄長,為了貪戀世俗肉體, 一碗紅豆湯,自甘放棄長子名分,代表神選民中不信之人。據歷史記載,主前五九七及五八七年,巴比倫尼布甲尼撒大軍兩次 攻打耶路撒冷,那時以東人趁亂侵奪了猶大南方大筆國土,其中包括希伯侖,因此聖經中一再反復提及以東必受報復之事。本章經節與本書第卅四章頗有關連,以東只是表率,事實上所指遭審判的,乃是全人類,三讀第3,6節就非常淸楚,第5節可與第五十九章第18節對照讀。
本章描述的內容,並無歷史事件,全部是啟示性的,似乎與末後的戰爭略有關係,聖經無論舊約新約,所論述的,無非是爭戰與建造,爭戰是為了建造,建造必經爭戰。
本章自第7節起,是一段冗長的讚美與禱告,一直延繽至第 六十四章第12節,這段禱文非常優美,根據(賽六四10〜11) 看來,那時耶路撒冷依舊荒涼,聖殿尙未重建,所以這一段禱告,仍屬憶念式的詩篇。禱文一開始,一段信仰告白,以讚美 來歌頌神拯救百姓的慈愛,神以無限的恩惠對待以色列民,儘管這些百姓一再悖逆,神仍看他們為自己的子民,拯救他們。以後是一段出埃及故事的回憶,追述摩西的成就,以及神大能 施救,神的靈使他們得安息。
本章最後是一段代禱,一直延續至下一章,先是為了百姓 而請求神紀念他們,直陳神乃是我們的父,從萬古以來,是我們的救贖主,懇求神使他們回轉,脫離罪惡,成為神名下的人。
壹、第1〜6節 救主速臨,向敵施報。
先知以回答說出神以兩種工作者身分出現;其一,祂是公義的審判者,另一,祂是大能的拯救者。然後詳述祂為何及如 何施行審判,祂施行審判是因為無人與祂同在,人都離棄祂,不遵行祂的道,祂的衣服染上血,是因祂發烈怒施行報仇,但也是為了救贖,這些年日已經來到,神眼看普天之下,沒有一個義人,連一個也沒有。神只有伸出膀臂,施行拯救和報復,一面將眾民踹下,將他們的血倒在地上。
―、第一問:這人是誰?
1、這從以東的波斯拉來一一 “波斯拉”意為探集葡萄,是以東的重鎮,為牧羊中心,離死海東南約四十公里,本句意指世上一切仇恨神百姓之人。
2、穿紅衣服(箴卅一21)。
3、裝扮華美(出廿八12)。
4、能力廣大(伯十二 13)。
5、大步肢(利廿六12)。
答:這人就是:
1、就是我耶和華(出三6)。
2、是憑公義說話的(帖後一6)。
3、以大隨行赫的(番三口)。
二、第二問:這人的穿著?
1、你的裝扮為何有紅色?一一祂穿了濺血的衣服(啟十九 13)。
2、你的衣服為何像踹酒醉的呢?——神審判他們像踹酒醉,祂在葡萄酒中洗了衣服(創四九11)。
答:這人就是:
1、我獨自踹酒醉,眾民中無一人與我同在(賽十六10)。
2、我發烈怒將他們踹下(哀一15)。
3、我發烈怒將他們踐踏(珥三13)。
4、他們的血濺在我衣服上(啟十四20)。
5、他們的血污染了我一切的衣裳(啟十九15)。
三、為何審判?
1、因為報仇之日在我心中一一這是早先已經決定的(耶五十15)。
2、救贖我民之年已經來到一一及至時間滿足(加四4〜5)。
四、如何審判?
1、我仰望——無人幫助(王下十四26)。
2、我托異——沒有人扶持(詩一〇八13)。
3、所以我自己的膀臂——為我施行拯救(詩四四3)。
4、所以我的烈怒——將我扶持(伯四十12)。
5、我發怒——瑞下眾民(哀一15)。
6、我發怒——他們沉醉(耶廿五15〜16)。
7、我發怒——將他們的血倒在地上(啟十八24)。
貳、第7〜9節 讚美神慈愛的救贖。
在敘述審判眾民的恐怖景象之後,緊接著是一段冗長的禱告,重點在為民代求,代禱的開始是一首信仰告白的讚美詩,來歌頌神的拯救之恩,證明神公義之外,基本上神是慈愛為懷的,不管選民如何'淳逆,神仍以祂的作為和應許,來系繋選民和祂的關係。
―、信仰告白。
1、我要照耶和華一切所賜給我們的。
a. 提起他的慈愛(詩廿三6)‘
b. 提起他的美德(詩七八4)。
2、我要照耶和華向以色列家所施的大恩:
a. 這恩是照祂的憐恤給他們的(詩四1)。
b. 這恩是照祂豐盛的慈愛賜給他們的(詩八六5)。
二、神的心意。
1、祂說:
a. 他們誠然是我的百姓(出十八10)。
b. 他們誠然是不行虛假的子民(詩一零零3)。
2、這樣——祂作了他們的救主(弗二4〜5)。
三、神的感受。
1、他們在一切苦難中,祂也同受苦難(亞二8)。 並且祂面前的使者,拯救他們(出廿二20〜21)。
2、祂以慈愛和憐憫面他們(詩五一1)。
a. 在古時日子常保抱他們(拉九9)。
b. 在古時的日子常懐搋他們(申一3)。。
三、第10〜14節 憶昔蒙恩拯救之日。
因為以色列民的悖逆,神就轉而與他們作了仇敵:這裡他們有悔改的自覺之意,每當以色列民遭到憂患,他們就會想起 出埃及之事,摩西怎樣借著聖靈所給的能力,帶領他們經過曠野,使他們得享安息。神的百姓雖然悖逆,但是慈愛這方面來講,這些百姓仍舊是有盼望的。
一、百姓之惡——他們悖逆,悖逆的結果。
1、使主的聖重擔憂(弗四30)。
2、神就轉作他們的仇敵(出廿三22)‘
3、神要親自攻擊他們(詩一〇六40)。
二、百姓的回憶——他們想起古時的日子,古時拯救的日子。
—連三個發問,摩挪面姓的鰣”在那裡呢” ?
1、將百姓和牧養他全群的人從海裡領上來的,在那裹呢?(詩七七20)
2、將祂的聖靈降在他們心中的在那裹呢?(尼九20)。
3、帶領他們經過曠野的(下列情形)在那裡呢?(耶二6)。
a. 使祂榮耀的膀臂在摩西的右手邊行動,在他們前面將水分開(出十五6)。
一一要建立自己永遠的名(詩一〇二 12)。
b. 帶領他們經過深處,如馬行走曠野(詩一〇六9)。
——使他們不至絆跌(耶卅一9)。
三、神的恩惠。
1、耶和華的靈使他們得安息(出卅三14)。
2、彷佛牲畜下到山谷(詩一〇四10)。
四、神的意旨。
1、照樣,你也引導你的百姓(詩一三六16)。
2、要建立自己榮耀的名(撤下七23)。
肆、第15〜19節 求神成全旨意恩待選民。
禱告的次序,先是讚美,然後是感恩,接著就是求告。這一小段聖經顯然是代禱,這禱告不得不搬出蒙應許的祖宗亞伯拉罕,選民是他的子孫啊!然後再題名呼籲,”神阿!”你是我們的父,從萬古以來,你名稱為我們的救贖主。
下面一段是易被誤解的經文,其實這些話是以神為中心,將萬事都歸諸於神;似乎說,神對百姓的懲罰,引起他們中間―些人硬著心腸走到更不敬虔的地步,是在表達出惟有神有能力救他們脫離自己的罪惡,因為神預知萬事,看透萬事,以色列固然該為自己行為負資,但因為神有能力成就祂的旨意,使人脫離罪惡,所以求神成全祂自己的旨意。
一、求告者在神面前的態度。
1、跪棚面前——求你從天上垂顧(詩八十14)。
2、尊崇神——求你從你聖潔榮耀的居所觀看(詩卅三 14)。
3、頌贊神一一你的熱心和你大能的作為在那裡呢(詩廿 五6)。
4、讚美神―一你愛慕的心腸和憐憫向我們止住了(耶卅二 20)。
二、認罪侮改。
A. 認罪。
1、亞伯拉罕雖然不認識我們一一我們雖然是亞伯拉罕的子孫,但失去了祖先一般的信心(伯十四21)。
2、以色列也不承認我們——我們唯然是選民,但卻失去了選民的地位(出四22)。
B. 求赦。
1、耶和華啊!你是我們的父(申卅二6)。
2、從萬古以來,你名稱為我們的救贖主(詩七八35)。
三、求神勿使我們心硬。
1、耶和華啊!你為何使我們走差,偏離你的道一一應許撤但在我們身上有作為(詩一一九10)。
2、耶和華啊!你為何使我們心裡剛硬,不敬畏你呢?一—不要像法老一樣的硬心(羅九18)。
四、求神施恩。
1、我求你為你僕人(詩一一九25)。
2、我求你為你產業支派的緣故(詩九十13)。
五、為榮耀神的緣故。
1、你的聖民不過暫時得這產業——這產業是神永久的(申 四 26)。
2、我們的敵人已經踐踏你的聖所——你的聖所不容敵人 侵犯(詩四四7)。
六、求神賜聖靈。
1、我們好像你未曾治理的人一一我們原是被你建造(弗二 10)。
2、我們又像未曾得稱你名下的人一被模成神的兒子的形像(羅八29)。
── 謝家樹《以賽亞書查讀》
【三位一體的神(六十三1∼19)】
一、救主──神在這�堿匙◥漱l民申辯,同時審判他們的仇敵
二、天父──天父介入了祂受苦難的子民中(15),成為那感人之禱告的根基(7∼19)。此禱告:
1、複述神過去的祝福(7)——永不忘的愛
2、擁有無限的能力的愛──完美的愛和全備的能力
三、聖靈──在特別的情況下給予特別的恩賜
──《新舊約輔讀》
【第六十三章綱目】
參、第三以賽亞:關於得勝者的信息 56:1-66:24
四、以色列的不忠和神的信實 63:1-65:16
(一)在審判日,神要報仇審判 63:1-6
(二)以賽亞的禱告:求神開始行動拯救百姓。 63:7-64:12
1.帶領以色列人出埃及的神何在 63:7-14
2.懇求神垂顧以色列人目前的狀況,目前以色列人不像神的子民63:15-19
── 蔡哲民等《以賽亞書研經資料》
【仰望你的神 以賽亞書63章】
一丶神施大能來拯救63:1-3
二丶神因公義行審判63:4-6
三丶神有憐憫施大恩63:7-8
四丶神照慈愛救我們63:9
五丶神心擔憂管教人63:10
六丶神的引導榮神名63:11-14
七丶神是救主又是父63:15-16
八丶神的百姓需要神63:17-19
── 作者不詳《聖經查經題目大綱》
[以賽亞書第63章勝過萬邦 ]
裝扮華美
能力廣大
|
一、踐踏諸敵之年
二、不順從者受罰
三、求主憐憫幫助
|
1.穿紅衣服
2.像踹酒醡
3.獨立行動
1.感謝主恩
2.聖靈擔憂
3.追憶往事
1.從天垂顧
2.求神回轉
3.名下的人
|
|
張志新《以賽亞書分章大要》
【第六十三章 神賜鴻恩】
1) 罰以東施行拯救、1/3
2) 報仇日主發烈怒、4/6
3) 耶和華施恩拯救、7/8
4) 同受苦慈愛憐憫、9
5) 因悖逆百姓受罰、10/11
6) 追憶父神的引領、12/14
7) 求主垂顧施憐憫、15/16
8) 悔改轉回救聖民!16/19
── 郭提多《讀經講道輔導提綱》
提要:1 基督顯示自己的身份。2 祂所取得的勝利,7祂對教會的慈愛。10 祂發義怒時仍不忘白白賜下恩典。15教會的祈禱,17 他們的抱怨和表白自己的信仰。──《SDA聖經註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