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斯帖記 6
以斯帖記第六章註解
壹、內容綱要
【哈曼始料未及】
一、那夜——神的工對撒但的工(1~4節):
1.神的工使王不能成眠,因讀史書而記起末底改的功勞(1~3節)
2.撒但的工使哈曼不能成眠,製作木架欲掛末底改(4節)
二、翌晨——王的心對哈曼的心(5~9節)
1.王的心欲給末底改獎賞而向哈曼問計(5~6節)
2.哈曼的心以為王要賞賜自己而獻計(7~9節)
三、午前——末底改的地位對哈曼的地位(10~12節)
1.王依計命哈曼使末底改穿朝服騎馬上(10~11節上)
2.又命哈曼在馬前遊街宣告(11節下)
3.遊街之後,末底改仍回朝門,哈曼蒙頭回家(12節)
四、筵席之前——哈曼之妻的預言對太監的催促(13~14節)
1.哈曼之妻和眾友預言他必在末底改面前敗落(13節)
2.太監來催促哈曼赴王后欲求王治他罪的筵席(14節)
貳、逐節詳解
【斯六1】「那夜王睡不著覺,就吩咐人取歷史來,念給他聽。」
〔呂振中譯〕「那一夜王睡不着覺,就吩咐人拿備忘錄來;便有人在王面前一直地唸。」
〔原文字義〕「睡不著」撤退,逃跑;「覺」睡覺;「歷史(原文共有四個字)」書冊,文件(首字);記念物,記憶(次字);事情,事件(第三字);日子,年代(末字)。
〔文意註解〕「那夜王睡不著覺」:那夜是緊要的關頭;睡不著覺按原文直譯是「睡覺離他而去」,因為神將睡眠從他奪去了。
「就吩咐人取歷史來,念給他聽」:本句為下面的發展埋下伏筆,此際正處於神選民歷史的轉捩點,也是波斯帝國歷史中的重大事件。
〔話中之光〕(一)神大能的手掌管著人類的歷史;神手的干預,使波斯王的決策發生轉折。
(二)從本章處處可看到神奇妙的作為,這正說明了一件事:人的禁食禱告(參四16~17)產生了功效——禱告正在推動神的手。
【斯六2】「正遇見書上寫著說:王的太監中有兩個守門的辟探和提列,想要下手害亞哈隨魯王,末底改將這事告訴王后。」
〔呂振中譯〕「唸到一處寫着說:王的太監中有兩個守門檻的、辟探和提列、想法子要下手害亞哈隨魯王:關於這事末底改有所報告。」
〔原文字義〕「遇見」找到,尋見;「辟探」在他們的酒醡中;「提列」嚴格;「想要」尋求,渴求;「末底改」微小的人。
〔文意註解〕「正遇見書上寫著說」:歷史書指王室的日誌或備忘錄,也是王朝的年鑑,其中所記載的相當繁多,而此刻卻恰巧讀到關係明日的重大事件,由此可見這個巧合並不是偶然的遭遇,乃是神手的安排。
「王的太監中有兩個守門的辟探和提列,想要下手害亞哈隨魯王」:請參閱二21。
「末底改將這事告訴王后」:因為以斯帖奉末底改的名,報告於王(參二22),所以有此記載。
〔話中之光〕(一)如此重大的事件,竟只記載於日誌上,事發當時好像並未受王的重視,當然也未留下深刻的印象。
(二)由於一般常人不太留意周遭所發生的事故,所以也不太會從遭遇的事故中吸取教訓,作為鑑戒(參林前十11),難怪歷史常常重演。
【斯六3】「王說:“末底改行了這事,賜他什麼尊榮爵位沒有?”伺候王的臣僕回答說:“沒有賜他什麼。”」
〔呂振中譯〕「王說:『為了這事、曾賜給末底改甚麼顯貴或尊大的爵位沒有?』那伺候王的侍臣們回答說:『沒有賜給他甚麼。』」
〔原文字義〕「尊榮」珍貴,榮譽;「爵位」偉大;「伺候」服事,供職。
〔文意註解〕「末底改行了這事,賜他什麼尊榮爵位沒有?」:王的問話表明他當時完全忽略了所該有的正常措施——論功行賞。
「那伺候王的侍臣們回答說,沒有賜給他甚麼」:末底改有功而未給予獎賞,卻仍處之泰然;哈曼無功而晉爵授祿(參三1),卻驕橫不可一世。
〔話中之光〕(一)「沒有賜他什麼」:相信神正藉這句答話,給王當頭棒喝,令他懊悔莫及,亟待彌補。
(二)信徒應當凡事謝恩,因為這是神在基督耶穌裡向我們所定的旨意(參帖前五18)。
【斯六4】「王說:“誰在院子裡?”(那時哈曼正進王宮的外院,要求王將末底改掛在他所預備的木架上。)」
〔呂振中譯〕「王說:『誰在院子�堙H』那時哈曼正進王宮的外院,要求王將末底改挂在他所給他豫備的示眾木架上。)」
〔原文字義〕「哈曼」威榮的;「要求」說,講;「掛」吊死,懸掛;「預備」建立,準備好。
〔文意註解〕「王說,誰在院子裡?」:這句問話給我們看見:(1)王正定意要彌補從前的疏忽;(2)當時正值清晨天未亮,只不過隨口一問,想不到哈曼會這麼大早就進王宮,可見這也是出於神手的安排。
「那時哈曼正進王宮的外院」:早不來,晚也不來,『正』字表明巧合。
「要求王將末底改掛在他所預備的木架上」:哈曼大清早帶著不良的動機來見王,但神卻不讓他有開口的機會。
〔話中之光〕(一)哈曼為了急欲求王批准處死末底改,而在天未亮就焦急著進宮;王為了急欲彌補末底改的功勞,就焦急著問誰在院子裡。兩顆焦急的心,形成戲劇性的對比,而這齣戲的導演者竟是那自隱的神,祂真奇妙!
(二)此刻,哈曼不知王的心正想厚賞末底改,王也不知哈曼的心正想除滅末底改;惟有神知道人心裡所存的(參約二25)。
【斯六5】「臣僕說:“哈曼站在院內。”王說:“叫他進來。”」
〔呂振中譯〕「於是王的侍臣們就對王說:『阿,哈曼正站在院內呢。』王說:『叫他進來。』」
〔原文字義〕「進來」帶進來,引進來。
〔文意註解〕「臣僕說,哈曼站在院內」:哈曼站在院內是要等候王早朝以前,先私下求王允准殺末底改(參4節)。
「王說,叫他進來」:王命哈曼進來是要在早朝以前,先私下詢問哈曼對獎賞功臣的意見(參6節)。
【斯六6】「哈曼就進去。王問他說:“王所喜悅尊榮的人,當如何待他呢?”哈曼心裡說:“王所喜悅尊榮的,不是我是誰呢?”」
〔呂振中譯〕「哈曼進來,王問他說:『王所喜歡賜顯貴的人、王該怎樣待他?』哈曼心�婸﹛G『王所喜歡賜顯貴的人、除了我以外,還有誰呢?』」
〔原文字義〕「喜悅」喜歡,以…為樂;「尊榮」珍貴,榮譽;「待」處理,對待;「是誰」優越,更好的。
〔文意註解〕「王問他說,王所喜悅尊榮的人,當如何待他呢?」:注意,王的問話裡並沒有提到末底改。
「哈曼心裡說,王所喜悅尊榮的,不是我是誰呢?」:注意,哈曼的心裡雖然想的是自己,但在他的答話裡,也沒有提到他自己(參7~9節)。
【斯六7】「哈曼就回答說:“王所喜悅尊榮的人,」
〔呂振中譯〕「於是哈曼回答說:『王所喜歡賜顯貴的人、」
〔原文字義〕「回答」講說,斷言;「喜悅」喜歡,以…為樂;「尊榮」珍貴,榮譽。
〔文意註解〕「哈曼就回答說」:他的答話是根據想高抬自己的心意。
「王所喜悅尊榮的人」:哈曼的心正想著這人捨我其誰?
【斯六8】「當將王常穿的朝服和戴冠的御馬,」
〔呂振中譯〕「人應該將王所常穿的朝服、王所常騎的馬、頭上戴有王冕的、帶進來;」
〔原文字義〕「常穿」穿戴,盛裝;「朝」王的;「服」衣裳,衣服;「冠」冠冕;「御(原文雙字)」王(首字);騎乘的(次字)。
〔文意註解〕「當將王常穿的朝服」:王的朝服是權力與尊榮的象徵;王將自己的朝服給別人穿上,表示特別寵愛對方(參撒上十八4),也意味著與對方同享榮耀(參賽六十一3)。
「戴冠的御馬」:冠指馬的頭飾,在正式大張威勢(參徒二十五23)的場合才給牠戴上;御馬指供王乘坐的馬。坐在戴冠的御馬上遊行街市,含有享受與王同等榮耀的意思。
〔話中之光〕(一)哈曼的建議暗示他自己有覬覦王位的野心,因為他不提高官厚祿,只提君王的榮耀。
(二)屬肉體之人的心意自高自大,但神阻擋驕傲的人,賜恩給謙卑的人(參彼前五6)。
【斯六9】「都交給王極尊貴的一個大臣,命他將衣服給王所喜悅尊榮的人穿上,使他騎上馬,走遍城裡的街市,在他面前宣告說:‘王所喜悅尊榮的人,就如此待他。’”」
〔呂振中譯〕「將朝服和馬交在王最顯達的大臣中的一個人手下,好讓人使給王所喜歡賜顯貴的人穿上,使他在城�媦s場上騎上那馬,讓人在他面前宣告說:“王所喜歡賜顯貴的人應該這樣受款待。”』」
〔原文字義〕「極尊貴」貴族,出身高貴的人;「喜悅」喜歡,以…為樂;「尊榮」珍貴,榮譽;「街市」寬闊處,廣場。
〔文意註解〕「都交給王極尊貴的一個大臣」:哈曼似乎有意侮辱他的同僚,想要叫別人來作他的馬前卒,但他萬萬沒有想到,自己反成了別人的馬前卒。
「命他將衣服給王所喜悅尊榮的人穿上」:意指叫王極尊貴的大臣伺候別人穿衣。
「使他騎上馬,走遍城裡的街市」:意指有如凱旋歸來的元帥遊行誇勝(參林後二14)。
「在他面前宣告說,王所喜悅尊榮的人,就如此待他」:意指徒步走在那人面前,高聲呼叫,引薦給夾道觀望的眾民。
〔話中之光〕(一)哈曼整個建議的背後用心,是在欺壓別人,高抬自己;他卻未曾想到,自己反被壓下,成了高抬別人的人(參10節)。
(二)凡自高的,必降為卑;自卑的,必升為高(太二十三12)。
【斯六10】「王對哈曼說:“你速速將這衣服和馬,照你所說的,向坐在朝門的猶大人末底改去行。凡你所說的,一樣不可缺。”」
〔呂振中譯〕「王對哈曼說:『趕快帶朝服和馬、照你所說的、去款待那坐在御門前的猶大人末底改;凡你所說的、一樣也不可撂下。』」
〔原文字義〕「速速」加速,趕快行動;「一樣不可缺(原文雙字)」事情,事件(首字);倒下,失敗。
〔文意註解〕「你速速將這衣服和馬,照你所說的,向坐在朝門的猶大人末底改去行」:意指王採納了哈曼的建議,但「王所喜悅尊榮的人」(參6節)變成了末底改,又指派哈曼作『王極尊貴的一個大臣』(參9節),還要立即(速速)付諸實施。
「凡你所說的,一樣不可缺」:意指不許哈曼私自省略或變動。
〔話中之光〕(一)在哈曼還沒來得及向王提出除滅末底改的請求之前,不知不覺被他自己的話抓住,成了末底改的下級,所謂「欺人者反被人欺」正應驗在他身上。
(二)惡人陷在自己所掘的坑中;他們的腳,在自己暗設的網羅裡纏住了(參詩九15)。
【斯六11】「於是哈曼將朝服給末底改穿上,使他騎上馬走遍城裡的街市,在他面前宣告說:“王所喜悅尊榮的人,就如此待他。”」
〔呂振中譯〕「於是哈曼將朝服給末底改穿上,將馬給他在城�媦s場上騎上,又在他面前宣告說:『王所喜歡顯貴的人應該這樣受款待。』」
〔原文字義〕「宣告」呼喚,大聲喊叫;「喜悅」喜歡,以…為樂;「尊榮」珍貴,榮譽。
〔文意註解〕「於是哈曼…」:哈曼必須完全照王的意思去行,因為他沒有任何身份可以反對王的命令。
〔話中之光〕(一)人往往會被自己口中的話語纏住,被嘴裡的言語捉住(參箴六2),所以應當小心,不可隨便說話。
(二)信徒應當棄絕那世俗的言語和荒渺的話,在敬虔上操練自己(參提前四7)。
【斯六12】「末底改仍回到朝門;哈曼卻憂憂悶悶地蒙著頭,急忙回家去了,」
〔呂振中譯〕「末底改仍回到御門那�堙F哈曼卻急急忙忙地回家去,帶着悲哀的心情,又蒙着頭。」
〔原文字義〕「憂憂悶悶地」哀悼,悲傷;「蒙著」覆蓋;「急忙」驅使,加速。
〔文意註解〕「末底改仍回到朝門」:意指末底改仍回到原先的地位和工作,對於王賜的殊榮泰然處之,內心與外表絲毫未受影響。
「哈曼卻憂憂悶悶地蒙著頭,急忙回家去了」:相反地,哈曼卻狼狽不堪;憂憂悶悶指他內心的失意落魄,蒙著頭指他羞愧難堪,急忙回家指他感受仕途不妙。
〔話中之光〕(一)從表面看,末底改和哈曼的職責都未見改變,但兩人都知道,形勢已經逆轉,前景即將易位。
(二)末底改的「回到朝門」,和哈曼的「回家」,兩個對比何等強烈,暗示前者在朝廷即將飛黃騰達(參十3),後者則將掩旗息鼓(參七10)。
【斯六13】「將所遇的一切事,詳細說給他的妻細利斯和他的眾朋友聽。他的智慧人和他的妻細利斯對他說:“你在末底改面前始而敗落,他如果是猶大人,你必不能勝他,終必在他面前敗落。”」
〔呂振中譯〕「哈曼將所遭遇的一切事都敘說給他妻子細利斯和他所有的朋友聽;他那些智慧人和他妻子細利斯便對他說:『你在末底改面前既開始失敗了;他如果是猶大種族,那麼你就不能勝過他;你在他面前一定失敗到底的。』」
〔原文字義〕「詳細說」描述,述說;「細利斯」黃金;「智慧人」精明的,足智多謀的;「始」開始;「敗落」倒下,失敗;「勝」勝過,有能力;「敗落(後一字)」(前一字的雙重複字,意在強調)倒下,失敗。
〔文意註解〕「將所遇的一切事,詳細說給他的妻細利斯和他的眾朋友聽」:意指他在朝廷裡沒有可以推心置腹的朋友,只好在自己家裡將心事說給妻子和損友聽。
「他的智慧人和他的妻細利斯對他說」:智慧人指他的私人參謀;他們此時也想不出好計策(參五14),迫於情勢,只能出言警告他。
「你在末底改面前始而敗落」:意指你既然已經開始在末底改面前處於劣勢。
「他如果是猶大人,你必不能勝他」:意指你不能勝過末底改的原因,乃在於他是猶太人。
「終必在他面前敗落」:意指無論情勢如何發展,最後結局必然是他勝你敗。
〔話中之光〕(一)見風轉舵,乃是世人慣用的手法:對方得意時,阿諛恭維,替他出盡壞主意;對方失意時,落井下石,說他自作自受。
(二)猶太人是神的選民,信徒不可輕看他們,更不可與他們作對,免得觸犯神怒(參羅十一28~32)。
【斯六14】「他們還與哈曼說話的時候,王的太監來催哈曼快去赴以斯帖所預備的筵席。」
〔呂振中譯〕「他們還同哈曼說話的時候,王的太監們早已來到,請哈曼快去赴以斯帖所豫備的筵席。」
〔原文字義〕「催」急促,加速;「以斯帖」星星。
〔文意註解〕「他們還與哈曼說話的時候」:這裡『還』字深具含意,表示沒有工夫閒話,因為清算的時候已經來到。
「王的太監來催哈曼快去赴以斯帖所預備的筵席」:哈曼此時可能預感大事不妙,無心赴宴,但又不能不去;而太監的催促,表示關鍵時刻已屆,不容拖延。
〔話中之光〕(一)凡事都有定期,天下萬務都有定時(傳三1)。
(二)時間並不掌握在我們的手裡,所以我們要謹慎行事,不要像愚昧人,當像智慧人;要愛惜光陰,因為現今的世代邪惡(弗五15~16)。
叁、靈訓要義
【神奇妙的作為】
一、眾多一連串巧合說出神的手在調動人事物
1.「那夜王睡不著覺」(1節)——關鍵時刻
2.「取歷史來,念給他聽,正遇見書上寫著說」(1~2節)——關鍵記事
3.「王說,末底改行了這事,賜他甚麼尊榮爵位沒有?」(3節)——關鍵問題
4.「王說,誰在院子裡?…臣僕說,哈曼站在院內」(4~5節)——關鍵人物
5.「王問他說,王所喜悅尊榮的人,當如何待他呢?」(6節)——關鍵匿名
6.「哈曼心裡說,王所喜悅尊榮的人,不是我是誰呢?」(6節)——關鍵錯誤
7.「哈曼就回答說,…就如此待他」(7~9節)——關鍵回答
8.「王對哈曼說,…凡你所說的,一樣不可缺」(10節)——關鍵對待
二、神的手一作工就榮辱易位
1.「於是哈曼將朝服給末底改穿上,使他騎在馬上」(11節)——仇敵高升
2.「走遍城裡的街市,在他面前宣告」(11節)——自己貶低
3.「末底改仍回到朝門,哈曼卻憂憂悶悶的蒙著頭…回家」(12節)——憂喜互換
4.「他的智慧人和他的妻細利斯對他說,…你必不能勝他,終必在他面前敗落」(13節)——預言必敗
5.「王的太監來催哈曼快去赴以斯帖所預備的筵席」(14節)——加速敗落
【魂的覺醒】
一、神的提醒(1~3節)——隱藏之神的作為,王預表人的魂
二、肉體的提議(4~9節)——哈曼預表肉體
三、聖靈的高升(10~11節上,12節上)——末底改預表聖靈
四、肉體的敗落(11節下,12節下~13節)——哈曼預表肉體
五、靈的發動(14節)——以斯帖預表人的靈
── 黃迦勒《基督徒文摘解經系列──以斯帖記註解》
參考書目:請參閱「以斯帖記提要」末尾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