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斯帖記 5
以斯帖記第五章綱目
壹、內容綱要
【以斯帖計誅哈曼】
一、以斯帖擺設第一次筵席(1~8節)
1.以斯帖獲王恩寵(1~3節)
2.以斯帖邀請王攜哈曼赴席(4節)
3.席間以斯帖再請王攜哈曼赴第二次筵席(5~8節)
二、哈曼得意忘形(9~14節)
1.回程見末底改不站立就滿心惱怒(9節)
2.在家向妻子和朋友訴說榮辱(10~13節)
3.接受建議立木架欲殺末底改(14節)
貳、靈訓要義
【人的靈暴露肉體的不是】
一、以斯帖首次設宴(1~8節)——靈要使魂認識肉體
1.以斯帖獲王恩寵(3節)——靈與魂恢復正常的關係
2.以斯帖單獨邀請王和哈曼赴席(4節)——有意將肉體顯明出來
3.席間再度請王和哈曼赴第二席(8節)——等候神的時機
二、哈曼得意忘形(9~14節)——肉體的狂妄
1.哈曼心中快樂(9節)——自滿
2.哈曼見末底改不站起來就滿心惱怒(9節)——自尊
3.哈曼將他富厚的榮耀述說給眾人聽(10~11節)——自是
4.哈曼誇耀王抬舉他超過眾臣(11節)——自高
5.哈曼誇惟獨一人受王后邀宴(12節)——自誇
6.哈曼不以這一切榮耀為滿足(13節)——貪婪
7.哈曼立木架意欲掛末底改(14節)——惡毒
── 黃迦勒《基督徒文摘解經系列──以斯帖記註解》
叁、其他綱目
【在王面前蒙恩】
經文:斯5:1-8,(路1:30;來4:14-16)
一、王伸出金杖施恩 1-3
1.蒙恩的條件 1
(1)以斯帖穿上朝服——以正派衣裳為裝飾:即貞潔、溫柔、安靜。(彼前3:2-4;提前2:9-10)。
(2)進王宮的內院,對殿站立——以生命擺上也在所不惜(太10:16),至死忠心(羅14:8;啟2:10)。
2.施恩的原因 2
(1)就施恩於她——無可懷疑,這是神在王的心中作工。(箴21:1)
(2)向她伸出手中的金杖——即赦免她未蒙召而擅入內院的死罪。(斯4:11;詩130:3-4)。
(3)以斯帖便向前摸杖頭——1)感謝王的仁慈;2)絕對順服王的權柄(羅13:1-3),但若掌權者違反神旨,另當別論(徒4:19)。
3.受恩的目的 3,這時候千萬別激動,要安靜心來,否則會控制不住自己,迷失方向。
“就是國的一半也必賜給你”——這句話的真正意思是:不用害怕,儘管大膽地說出你的要求。
二、王帶著哈曼赴席 4-5
1.為什麼以斯要求王帶哈曼赴筵席?
(1)私下場合比較容易表達要求,不在公眾場合洩漏秘事。(2)因王抬舉哈曼,她也特地要讓他自以為得意,移開哈曼的警覺力。(3)藉此引起王的嫉妒,從而治哈曼之罪。(斯6:8)
2.王允諾要儘快偕同哈曼赴席。(箴21:1;彼前2:6)
三、王真心答應請求 6-8
1.“必為你成就”——王的內心已經作好準備,要答應王后所提出的任何要求。(詩145:18-20;20:3-4;腓2:13)。
2.以斯帖的請求 7-8
(1)我有所要,我有所求。——但不是今天,話合其時,何等美好!(箴15:23;16:1;路12:11-12)。
(2)我若在王眼前蒙恩,明日……。1)不要為明日憂慮(太6:34)。2)我們安靜等候神的“明日”未到。3)不要衝動,只管站著,看神如何進行下一步的帶領(出14:13-14)。
(3)兩次要求王帶著哈曼赴宴,可以說就是學習在敵人面前要擺設筵席的功課(詩23:5)。
── 毛南春陽
【驕傲來,羞恥也來】
經文:斯5:9-14,(箴11:2-3)
一、快樂,卻是羞辱的 9-10
1.哈曼快樂中有失落感 9,(箴11:2;18:12)。
2.哈曼暫且忍耐回家,急著將榮辱和喜怒述說給他們聽。10
二、榮耀,卻是無益的 11-13
1.哈曼榮耀中有羞辱感 10-11,——哈曼看起來,很成功,因他有富厚的榮耀:錢財富厚、戰功赫赫(斯3:9;9:10;3:1)。
2.哈曼的致命誇耀 12
3.哈曼感覺到在一切的榮耀中,仍有缺陷,仍不能使我稱心如意,因為還有一個人不能制伏——即就是末底改!
三、美事,卻是害己的 14
1.妻子致命的建議——驕傲在敗壞以先,狂心在跌倒之前(箴16:8)。
2.“哈曼以這話為美,就叫人作了木架。”——順著妻子作木架,原欲害人,卻反害己。(加6:8)。
── 毛南春陽
【猶大人的救星(五1∼14)】
一、利用她的機會
二、利用她的機智
──《新舊約輔讀》
【世榮的兩面觀(五13)】
一、人世權榮之虛浮
1、亞哈隨魯
2、瓦實提
3、哈曼
二、人世權榮之正用
1、以斯帖
2、末底改
——賈玉銘《聖經要義》
【第五章 消滅陰謀的人】
讀經:
以斯帖記5:9-14
以斯帖見王為要滅哈曼,因他要滅猶太人。以斯帖用方法去求王,但她主要是禱告依靠神。
哈曼始而敗落。
一、請王率哈曼赴筵(1-8節)
1.兩次筵席(5:4-8,7:2)
王先呼召以斯帖,接著以斯帖設兩次筵席,布下網羅。
2.以斯帖盡本分(1-2節)
“穿上朝服”,她盡本分,使王從遠處望見。
“向她伸出手中的金杖”(2節):神作工了(參箴21:1)。未見伸杖而入王宮就要處死。
3.王問(斯5:3)
王知道她有所求,便問“要什麼”、“求什麼”。
“就是國的一半也必賜給你”:如果不滅仇敵,得半個國家也無用。
4.請王赴席(4-6節,7:3)
(1)“王若以為美”(4節):
她5次求王,都用“若”字。
(2)不是喜筵:
對王與王后是筵席;對哈曼是網羅、機檻(詩69:21-22)。
(3)以智慧戰勝仇敵:
哈曼是朝中的權臣。朝中多黨羽,萬一不慎,就被群臣上告(參斯1:14)。
俗話說:“射人先射馬;擒賊先擒王”。
5.請王再赴筵席(7-8節)
頭1次筵席,要認識哈曼。以前只聞其名,而不見其面。
第2次筵席,認識他的聲音如同獅吼,好像“光明的天使”。我們必須“知己知彼”。
二、哈曼的陰謀(9-14節)
1.“歡歡喜喜地出來”(9節)
因王與王后請筵,這是肉體的歡樂。他是亞瑪力人(屬肉體)。
“但見末底改在朝門不站起來”:上次見他站而不跪下(3:2-6)。哈曼憤怒至極,樂極生悲。有些人遇危難而變節,但末底改“連身也不動”。
2.“哈曼暫且忍耐回家”(10節)
“叫人請他朋友和他妻子細利斯來”:“哈曼”,是有名的意思;“細利斯”,是金子的意思。二人合為“名利”的意思。
3.誇耀自己(11節)
“哈曼將他富厚的榮耀,眾多的兒女……”:他有10個兒子。波斯人與猶太人認為多子是最大的福氣。波斯獎勵多子的人(參詩127:3-5)。
他又誇自己的高位(斯5:11下),但他明日就被掛高架上。
他再次被邀請赴席(12-13節)。
4.他的妻與朋友的建議(14節)
“五丈高的木架”:原文是50肘,與當時城牆高度大約相同。
—— 林獻羔《以斯帖記釋義》
【第六課:斯5:1-14】
一、前言
1. 抗命的下場1:13-22:一開始的佈局是”兩性之爭的結果是女性失敗;但以斯帖呢?
2. 考古的發現:波斯王后有一手拿長斧頭的臣子。
二、5:1-4 說話的考慮需要面面俱到。
1. 5:1 三天的禱告。
2. 5:3 當時一慣用語
3. 5:4 天時”地利”人和?宮廷場合(文武百官)是不適合紓發個人心事的。
4. 邀請哈曼也可鬆懈哈曼的戒心。
三、5:5-14 對別人所犯的罪保持沉默,或火上加油那是一種更大的罪。
1. 5:5-8 場面的主控權以轉移到以斯帖身上。
2. 5:13 也于我無益=也沒有什麼意思。
3. 丈夫生氣妻子卻火上加油。
4. 對犯錯者我們是否有勇氣對他說實話呢?
5. 奧古斯丁:”對別人所犯的罪保持沉默那是一種更大的罪”。
6. 結3:16-21。
7. 不要作”細利斯”。
四、5:2、12 基督徒的身份是在行動中被肯定的。
1. 整卷37 次稱呼以斯帖。
2. 當以斯帖起來行動的時候,聖經作者開始稱她為”王后以斯帖”。
3. 彼前2:4-6 要一起被神建造,成為一屬靈的家(oi'kos)。
3.1 讀這段經文時想一想當時讀者的身分與處境。
3.2 被建造的結果是人人都成為“聖潔的祭司”
3.3 借著耶穌基督。
3.4 好好獻祭事奉神。
3.5 默想:教會是個家!教會的大小事都是”家事”需要你我事事關心與投入?
——《以斯帖記講義(良友聖經學院)》
【你有如此智慧嗎 以斯帖記5章】
一丶有神智慧站對地位5:1
二丶運用智慧得人厚愛5:2-3
三丶因有智慧說話智慧5:4-5
四丶心存智慧做事不亂5:6-8
五丶無神智慧喜怒混亂5:9-10
六丶本無智慧誇己榮耀5:11-12
七丶不要智慧心中不滿5:13
八丶屬地智慧害人為美5:14
── 作者不詳《聖經查經題目大綱》
【以斯帖記第5章進宮見王】
我有所要
我有所求
|
一、請帶哈曼赴筵
二、王后首次設筵
三、立木殺末底改
|
1.對殿站立
2.伸出金杖
3.應許所求
1.君臣赴筵
2.再賜應許
3.求再赴筵
1.暫忍不敬
2.自誇榮耀
3.木架備殺
|
|
── 張志新《以斯帖記查經分章大要》
【第五章 進宮去見王】
1) 以斯帖走進內院、1
2) 王向她伸出金杖、2/3
3) 請王帶哈曼赴席、4/6
4) 王施恩應允所求、7/8
5) 哈曼出朝心歡喜、9/10
6) 回家告訴細利斯、11/12
7) 家中木架立起來、13/14
8) 惡意要害末底改!14
—— 郭提多《以斯帖記讀經講道輔導題綱》
【(三)以斯帖維護她同胞的利益斯4:1-5:8】
4、以斯帖設宴招待國王和哈曼斯5:1-8
(四)哈曼的敗落斯5:9-7:10
1、哈曼密謀絞死末底改斯5:9-14
提要:1 以斯帖冒險去見國王,得到金杖的恩寵。她邀請國王和哈曼赴宴。6 她的請求得到國王的鼓勵,就邀請他們第二天再來赴宴。9 哈曼因自己的提升而驕傲。他怨恨末底改的輕視。14 聽了細利斯的話,做了一付木架。 ──《SDA聖經註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