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世記 43
創世記第四十三章綱目
壹、內容綱要
【約瑟二次會見兄弟們】
一、雅各遣眾子再往埃及糴糧(1~2節)
二、猶大說服雅各讓便雅憫與他們同去(3~15節)
三、約瑟吩咐家宰豫備筵席(16~25節)
四、兄弟們俯伏向約瑟下拜(26~28節)
五、約瑟看見便雅憫,進�堳峟�了一場(29~30節)
六、擺席和兄弟們宴樂(31~34節)
貳、靈訓要義
【如何更豐盛地享受主的備辦】
一、他們站在約瑟面前(15節)──必須來到主面前:
1.饑荒迫使他們不得不再去糴糧(1~2節)──必須在靈�埵傍�渴的感覺(參太五6;路一53)
2.以色列必須同意打發便雅憫同去(3~10節)──必須肯犧牲魂生命(參太十六25)
3.以色列建議攜帶最好的土產去作禮物(11節)──要把我們從主所得的、最好的經歷,奉獻給祂
4.手�堨[倍的帶銀子(12節)──也要根據基督救贖的功績(銀子),而非自己的長處,來朝見主
5.也帶著便雅憫(13節)──把遵主誡命、弟兄相愛的情形呈現在主面前
6.仰望全能的神的憐憫(14節)──把一切信靠並交託給神
二、他們進到約瑟的屋�堞w─必須與主更親近:
1.被家宰領到約瑟的屋��(16~17節)──跟隨聖靈的引領
2.被家宰除去誤會,並蒙安慰(18~23節)──得以坦然親近
3.給他們水洗腳(24節上)──先受生命之水的洗滌,後才享受愛的筵席(參約十三4~10)
4.又給他們草料餵驢(24節下)──『驢』代表勞苦奔波──安坐在主腳前(參路十39)
5.他們豫備並呈獻『那禮物』(25~26節)──豫備油在器皿��(參太廿五4)
三、他們與約瑟一同坐席──必須與主有親密的交通:
1.約瑟向他們和他們的父親問安(27~28節)──享受平安、和睦的交通
2.約瑟愛弟之情發動,進�堳峟�了一場(29~30節)──享受主那隱藏的愛
3.約瑟吩咐擺席吃飯(31~32節)──無論是猶太人(希伯來人)或是外邦人(埃及人),都有分於主的筵席
4.約瑟使他們按長幼次序坐席(33節)──各人按生命的度量,得著主的供應(參弗四7)
5.約瑟給便雅憫五倍的食物(34節上)──因『愛』的關係而得的享受,遠勝過其他一切
6.約瑟與他們一同飲酒宴樂(34節下)──與主一同盡情分享
── 黃迦勒《基督徒文摘解經系列──創世記註解》
叁、其他綱目
【總講題:為兄設宴】
講題一:他們站在約瑟的面前
經文:創43:1~15
一、因饑荒必須再去糴糧 1~2
▲生命要成長必須在靈裡有饑渴的感覺(太5:6;路1:53)。靈命的饑荒也催人向 神糴糧(耶15:16;提後4:3~4)。
二、因要求必須帶去童子 3~10
▲這次再去糴糧就必須付出肯犧牲的生命(太16:25)。
1.諄諄告誡:不帶童子來,就不得再見而 3~5,(太19:13~15)
2.遲遲不舍:不願童子去,只會抓不會放 6~10
三、因交往必須送去禮物 11~15
1.帶去最好的禮物——預備奉獻 11,(太2:10~11)
2.帶去加倍的銀子——即表禱告 12,(太6:6)
3.帶去心愛的童子——領人歸主 13~15,(太28:18~20)
▲默想:每次你來見主的時候,帶禮物來了嗎?不要空空地來見主啊(出23:15;34:19~20;申16:16~17)!豐富而來,滿載而歸。
講題二:他們進到約瑟的屋裡
經文:創43:16~26
一、家宰引領他們——進屋裡 16~17
1.預備筵席,款待他們 16,(羅12:13~16;彼前4:8~9)
▲表示基督的愛——不計算人的惡,來吧(啟19:9;路14:15~24)!
2.遵命而行,引領他們 17,(創24:27;詩25:8~9;帖前3:11~13)
二、家宰安慰他們——神祝福 18~23
1.懷疑者不得平安 18~19,(約壹4:18;雅1:6~8)
2.相信者滿得安慰 20~23,(林後1:3~7;徒2:37~38)
三、家宰服事他們——愛恩寵 24~26
1.潔淨:用水洗腳 24,(利11:44~45;約13:4~15)
2.獻禮:向他下拜 25~26,(太2:10~11;約4:23~24)
3.問安:父親平安 27~28,(太10:11~13;約14:27;16:33)
4.動情:愛弟之心 29~30,(約11:32~35)
講題三:他們坐在約瑟的屋裡
經文:創43:27~34
一、約瑟問安,兄弟們給他獻禮 26~28
1.獻禮下拜 26,(創37:9;約4:23~24),如東方博士給主獻禮(太2:11)。
2.父親平安 27~28,(太10:11~13;約14:27;16:33)
二、約瑟動情,愛弟之心哭一場 29~31
1.約瑟愛弟之情發動 29,(提前5:8;約11:32~35)
2.約瑟勉強隱忍心情 30,(林後2:4;帖前2:8)
三、約瑟設筵,優待弟弟便雅憫 32~34
1.受寵若驚,彼此詫異 32~33,(林前4:5~6)
2.分送食物,一同宴樂 34,
▲喻:有人只是一般得份——僅僅得救(彼前4:18),有人卻是受主的厚賞——多得五倍(提後7~8;路19:16~19;太13:23)。
結論:(彼前4:9~10;太9:37)。
── 毛南春陽
【第四十三章綱目】
一、再次糶糧
1、再次糶糧好叫我們和你並我們的婦人孩子都得存活,不至於死——何時我們覺得饑荒不滿足,就需到主面前來糶糧(是多次的)接受糧食供應,不只為自己,也是為著全教會都得供應,最先得供應,乃是自己,然後是老年人(雅各)他們雖然老練,但仍需供應。婦人是軟弱的器皿,更需供應,孩子是生命幼稚的,亦需要別人供應他們。
2、猶大說我為他作保——猶大是領袖的,十二支派中最強的一個支派,他敢作保就是敢負責,他愛全家為著全教會得以存活不至於死。
3、以色列說可以將這地土產中最好的…帶下去送給那人作禮物——即迦南地的出產基督的豐滿給我們經歷享受最好的帶來獻給祂作禮物,我們要去見主不可空手而去,必須有禮物,對祂有享受有經歷,並且是最好的帶來。
(1)乳香——指基督的復活香氣說的
一種樹長在大理石上需人去剜,從傷痕流出來——基督來作人長在石頭地上,在人看沒有什麼水份營養,但祂的根紮在深處在天上,在天上得供應,祂受傷流出復活的香氣來。
(2)蜂蜜——蜜蜂採取花中甘液所釀成的蜜糖,即動物和植物兩種生命的結晶,指基督的甘甜,你的嘴唇滴蜜,主作人時,從祂裡面滴出恩惠的話如約八11節我們也不定你的罪…像蜜一樣。
(3)香料——指基督,主道成肉身,死而復活升天作了香氣,獻給在神面前,給神享受。
(4)沒藥——從一種樹立流出的膫的苦的,也是別人把他置於死地,別人剜了口,流出膫來。
(5)杏仁——杏開花最早的,立春杏花就開了,最早的復活基督作了初熟的果子獻給神。
(6)榧子——歌六11系胡桃榧子有兩種用處:
a、給人可愛的蔭蔽
b、外有硬殼,仁略油質而甘,可用以制糖果。
4、又要手裡加倍的帶銀子——銀子指救贖說,基督在十字架上出了代價成功救贖,使我們白白的蒙恩不需要出代價。
5、但願全能的神…釋放你們的那弟兄和便雅憫回來——這位老年人裡頭充滿了愛惜你,他愛每一個屬神的人。
二、約瑟為弟兄擺設筵席
1、約瑟見便雅憫和他們同來就…預備筵席——便雅憫和約瑟有一個特別的關係,就是同父同母。不錯,我們同是神的兒女,但還必須與基督有同經歷(母——代表經歷),與主同受苦,同患難,同復活,同升天同得勝。
我約翰就是你們的弟兄和你們在耶穌的患難國度。忍耐裡一同有分(啟一9)我們若與基督同受苦難將來也要與祂同得榮耀。
2、對家宰說——祂家中的傭人,聖靈或受託的人
3、晌午這些人要同我吃飯——晌午太陽光最大最強時,在榮耀中魚基督同坐席享受。
4、領他們進約瑟的屋子裡——密室的交通,約瑟在哪裡,我們也在哪裡。
5、他們就害怕…以為要找我們的錯,下手害我們,強取我們搶奪我們——壞人專門想壞事,不認識主的愛心,自己怎樣想別人也怎樣。
6、家宰說,不要害怕,是你們的神賜給你們財寶在你們口袋裡——我們所有的財寶屬靈的或物質的,都是神賜給我們的。
7、就把西緬帶出來,交給他們——基督徒有時因犯罪或不聽神的話,一時被關在黑暗裡,但到了時候,祂就釋放我們。
8、家宰給他們水洗腳——洗去地的泥土灰塵污穢不潔叫人有精神。
9、約瑟又問你的父親…那老人家平安嗎——主特別紀念在教會中為父親的,憑愛心照顧眾聖徒,牧羊群羊的。
10、約瑟舉目看見他母親的弟兄…那頂小的兄弟又說,小兒啊,願神賜恩給你——(1)與基督同受苦難(同母)。(2)最謙卑的,神賜恩給謙卑的人。
11、約瑟愛弟之情發動…進自己的屋裡哭了一場——我們為著主受苦流淚,主為愛我們在背後也為我們流淚。
12、他們為約瑟單擺一席,另為埃及人擺一席——全世界只有三班人:(1)基督。(2)屬基督的人。(3)世人。神的子民與世人在永遠裡仍舊有分別。
13、約瑟事眾弟兄在他面前排列坐席——在將來榮耀裡我們要與基督一同坐席,吃喝快樂,但必須照祂排列的位置不是亂坐。
14、都是按著長幼的次序——是根據我們生命的程度而定規。
15、約瑟把他面前的食物分出來,送給他們——感謝主,我們所享受的,和基督完全一樣,祂吃什麼,我們也吃什麼,這是君王的筵席。
16、但便雅憫所得的,必別人多五倍——五是負責任的數字,我們今日若在事奉上所學的功課上肯負責忠心,將來就要享受五倍的福分。
——《創世紀—讀經記錄下冊》
【人的事情只有神知 創世記43章】
一丶不知饑荒的原因43:1-2
二丶不知別人的用意43:3-10
三丶不知方法的可用43:11-12
四丶不知道路的兇險43:13-14
五丶不知別人的敬禮43:15-18
六丶不知別人的關心43:19-25
七丶不知別人的祝福43:26-30
八丶不知別人的接待43:31-34
── 作者不詳
【美好榜樣(四十三1∼15)】
一、他的謹慎(11)
二、他的信心(14)
——《新舊約輔讀》
【慷慨熱誠之美(四十三16∼34)】
一、手足情深(16)
二、慷慨之情(23)
三、熱誠款待(16、24、32∼34)
——《新舊約輔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