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羅西書 4
歌羅西書第四章短篇信息
目錄:
�琱謄咩i事奉主 西四 (趙世光)
歌羅西書第四章講解 西四 (沈保羅)
儆醒感恩 西四2
感恩和還願 西四2 (何名芳)
�琱薊疑咩i 西四2—3 (李正林)
神開傳道的門 西四2—4 (李權燦)
基督徒的生活時間 西四2—6 (蘇天明)
甚麼是信徒的責任 西四2—6 (黃丹青)
保羅的同工 西四9—17 (李道生)
貪愛世界的底馬 西四14 (王明道)
夫婦和睦之道 西四18—19 (懷英雄)
�琱謄咩i事奉主 趙世光
經文:歌羅西書四章全
凡事禱告
保羅在晚年時十分注重家庭生活,認為家庭與人的屬靈生活,是分不開的。論到夫婦,父子,主僕等關係,都是透過基督,各人向主負責的。
請看歌羅西書四章1節:「你們作主人的、要公公平平的待僕人、因為知道你們也有一位主在天上。」。無論主僕,各人所事奉的乃是基督,僕人對主人是存心誠實敬畏,像是給主作的,必從主那裡得賞賜(西三22—24)。主人待僕人則要公平,因他自己也是眼睛望著天上的主。
歌羅西書四章2節提到:「你們要�琱謄咩i,在此儆醒感恩。」。基督徒不但每天要按時禱告,並且要�琱謄咩i。有一次某牧師講道,題目是凡事禱告。那天牧師太太也在座聽,牧師對太太說,我雖然說凡事禱告,但有時卻會沒有凡事禱告,那位師母答道,你沒有凡事禱告,我卻實行凡事禱告。牧師聽後覺得慚愧,問太太怎樣凡事禱告,她說,我一早起來開門時向神禱告說,神啊,把我的心打開,好像這門打開一樣。當我掃地時又禱告說,把我心裡的罪孽、污穢,都掃除淨盡,使我成為聖潔。當我生火煮飯時再禱告說,神啊,讓我的心能夠火熱,做榮耀神利益別人的工作。這位師母雖然沒有站起來講道,但她真能凡事禱告。會�琱謄咩i的人,也必能常常感恩的。
需要別人的代禱
歌羅西書四章3—4節提到:「也要為我們禱告,求神給我們開傳道的門,能以講基督的奧秘,叫我按著所該說的話,將這奧秘發明出來。」
我記得從前有位老牧師活著的時候,常有許多青年人要求老牧師為他們禱告,但老牧師向他們也作同樣要求:「也要為我禱告」。保羅為教會禱告,也感覺到需要別人為他禱告。
弟兄姊妹,神之所以恩待我,給我有機會到各地傳道,乃因許多人為我禱告。我自己實在不配神如此恩待,乃因神垂聽他們的禱告。很多時候,遇到外面不認識的人對我說,牧師阿,我天天為你禱告。我也實在感謝為我禱告的弟兄姊妹們。
保羅要求歌羅西教會的人為他禱告有兩個目的:
第一、求神給我們開傳道的門。我們傳道人都同樣有此心意,許多時候願意傳道,但是常常有阻礙。保羅所說「我們」,顯然是指他和其他傳道同工。傳道的門如果開了,這是傳道人感到最快樂的事,因為有機會把神之道傳揚出去。
第二、是講基督的奧秘。甚麼是神的奧秘呢?舊約時代的人不知道,神特別恩待保羅,給他明白神的奧秘就是基督。
愛惜有限的光陰
前面說過,巴不得所有傳道人能把耶穌基督的道理講得全備。我們怎樣才能把主的道傳得完備呢?這是聖靈的工作,若不是聖靈與我們同工,我們是講不出來的。雖然保羅滿有智慧和知識,曾被提到天上的樂園,聽過隱秘的言語,所得的啟示甚大,但是,如果聖靈不動工,也是徒然。
一篇道看來容易,但能按著所該說的話將奧秘發明出來,那並不是簡單的事。我承認有許多時候該講的講不出來,不應該講的反講得太多。讓我再說,神的工作一定要有聖靈動工,有了聖靈的同在,就不怕無道可傳。
歌羅西書四章5節說:「你們要愛惜光陰,用智慧與外人交往。」。傳道人常常有機會與外人交往,需要用智慧對人說話,這智慧是神所賞賜的。主再來的日子近了,所以要愛惜光陰。最近我有機會在臺灣工作八天,每天早晨有培靈會,晚上有佈道會,並解答各種的問題,實在需要神給我智慧與他人交往,說合適的話。
說話態度要謙和
可能有人提出難題,我們應如何同答呢?請看歌羅西書四章6節:「你們的言語要常常帶著和氣,好像用鹽調和,就可知道該怎樣回答各人。」如果食物沒有鹽是沒有味道的,基督徒要用和氣與人談話,就等於食物有鹽調合,味道可口。我們要學習不主觀,傾聽別人的話,知道別人的難處,好將神的話供應他人。總之,與外人交往,態度言語都要謙和。
下面保羅薦舉推基古和阿尼西母。先看歌羅西書四章7節提到:「有我親愛的兄弟推基古要將我一切的事都告訴你們。他是忠心的執事、和我一同作主的僕人。」那時沒有郵政和電報,必需交托可靠的人把信帶去,推基古是一個忠心的執事,他此行有兩個使命:
第一、把詳細情形告訴他們。
第二、安慰他們的心(西四8)。
再看歌羅西書四章9節:「我又打發一位親愛忠心的兄弟阿尼西母同去。他也是你們那裡的人。他們要把這裡一切的事都告訴你們。」阿尼西母又是一位忠心的弟兄,兩人同去比一人好,為甚麼呢?推基古如果有不明白的地方,阿尼西母會幫助他。阿尼西母是誰呢?腓利門書10節說,他是保羅在捆鎖中用福音所生的兒子。保羅不是隨便打發人去的,我附帶一提,傳話的人若真實的話,聽的人就得著莫大的安慰。
問安和結語
保羅待別提出:與他一同坐監的亞裡達古,巴拿巴的表弟馬可,和耶數(又稱猶士都),保羅說:「與我同坐監的亞裡達古問你們安。巴拿巴的表弟馬可也問你們安。耶數又稱為猶士都,也問你們安。奉割禮的人中,只有這三個人,是為神的國與我一同作工的,也是叫我心裡得安慰的。」(西四10—11)。
下面提到以巴弗,他也是保羅所結的果子之一,後來成為歌羅西教會的創始人之一。以巴弗是個禱告的人,這裡說:「有你們那裡的人,作基督耶穌僕人的以巴弗問你們安。他在禱告之間,常為你們竭力的祈求,願你們在神一切的旨意上,得以完全、信心充足、能站立得穩。」(西四12)。
我前後到過韓國三次,韓國教會在未講道之前,照例請一位同工特別為聚會禱告,有次我遇見一竭力禱告的同工,他大約用二十分鐘竭力為聚會禱告,使我深受感動。我相信除了以巴弗自己禱告之外,他必定會教導許多人禱告,可以說:歌羅西教會是由禱告來的,所以根基是穩固的。保羅又稱讚以巴弗說:「他為你們和老底嘉並希拉波立的弟兄,多多的勞苦。這是我可以給他作見證的。」(西四13)。
歌羅西書四章14節提到:「親愛的醫生路加和底馬。」路加就路加福的著者,他亦寫使徒行傳。底馬貪愛世界,半途而廢。我們要效法路加,以底馬為鑒戒。那時沒有禮拜堂,是「你們念了這書信,便交給老底嘉的教會,叫他們也念。你們也要念從老底嘉來的書信。」(西四16)。許多人把自己的家獻出來成立教會。
歌羅西書四章17節提到:「要對亞基布說,務要謹慎,盡你從主所受的職分。」亞基布不忠心,沒有守住主所託付的職分,所以保羅警告他務要謹慎。從歌羅西書四章18節看來:「我保羅親筆問你:們安。你們要紀念我的捆鎖。願恩惠常與你們同在。」可知這信是由保羅口述,而由別人代筆的,只是他親手加上問安而已。我想當保羅提筆時,就感到手上有鎖煉不便書寫,所以保羅在未了要他們紀念他在捆鎖中,要他們多為他禱告。
歌羅西書第四章講解 沈保羅
經文:歌羅西書四章全
「你們作主人的,要公公平平地待僕人,因為知道你們也有一位主在天上。」(西四1)
「公公平平」在原文是兩個字:「公正」與「公平」。作主人的待僕人要公正、公平、合理,不可只著眼於個人的利益,而不為僕人著想,更不可待慢僕人,扣減工價。要知道我們的「所有」雖然不同,我們的「所是」卻是一樣,我們不論主、僕,都是神所造的人。
「你們也有一位主在天上」。這不單提醒作主人的,他們在天地間有更高的權威,更提醒他們,在天上的主將判斷他們的作為。
「你們要�琱謄咩i,在此儆醒感恩。」(西四2)
一般信徒都知道禱告的重要,但禱告在我們個人生活中卻是最常被忽略的一件事。「�琱薄v在願文是堅持與黏得很牢之意,指一個人忙於做某件事,或忠於做某件事。我們當把握所有的機會禱告,無時無刻不忠於禱告。
「在此」顯然是指禱告而言;保羅不僅勸我們�琱謄咩i,也要我們儆醒禱告,「免得入了迷惑」(太廿六41)。我們若要�琱謄咩i,就必須儆醒,二者是屬靈生活上不可分割的兩方面。禱告就像呼吸空氣,是我們屬靈生活上的必需品。嚴格來說,禱告也是我們的屬靈戰爭,以對付最大的仇敵撒但,因為牠不是叫我們灰心,就是藉著我們肉體的軟弱叫我們疏忽禱告。牠不但使我們失去經歷許多屬靈恩典的福氣,也攔阻神的旨意得著成就。故此,我們尤要隨時隨刻儆醒。
「在此儆醒感恩」,保羅是要我們在禱告時又儆醒、又感恩。�琱謄咩i與儆醒無法分開,感恩與禱告更加關係密切。感恩是禱告的主要原素,禱告中不可沒有感恩,因為禱告中的感恩是我們與聖靈交通的接觸點,我們一感恩,我們的心靈就活潑起來,禱告的言詞也會像活水江河一般湧流出來。
「也要為我們禱告,求神給我們開傳道的門,能以講基督的奧秘(我為此被捆鎖)。」(西四3)
傳道人禱告是當前最迫切的需要,像保羅這樣的傳道人尚且需要別人為他禱告,更何況一般傳道人呢?今天許多信徒只知從他們的牧師領受信息,得著餵養,但極少數的信徒知道應當為他們的牧師禱告;今天許多信徒肯出錢支援宣教士的生活與工作,但只有極少的人肯花時間為宣教士禱告。
「求神給我們開傳道的門」,保羅這句話是他在監牢中、在捆鎖中講的(西一24;四10),可見他對廣傳福音的心是何等迫切!但保羅知道他雖有迫切的心,若不是神來開啟傳道的門,賜他機會,他就無法達成廣傳福音的心願。感謝神,我們有一位給我們開門的主(啟二8)。另一面,傳道之門雖是神開啟的,但仍需我們向神祈求。
「能以講基督的奧秘」,像保羅這樣一位深知基督奧秘的傳道人(弗三4),在講基督的奧秘時,還需人為他禱告,可見「講」道不是在於人,乃是在於神。
「叫我按著所該說的話將這奧秘發明出來。」(西四4)
「發明」在原文是使之被人理解、被人看見、啟示出來的意思。保羅是要他們為他禱告,叫他按著所該說的話,將這奧秘講得清楚,使人容易理解。「按著所該說的話」,不多說,不少說,所說的都是正題的精義,又能獲致深入淺出的效果。
「你們要愛惜光陰,用智慧與外人交往。」(西四5)
本節和第六節,保羅是勸導歌羅西信徒如何向外邦人—不信的人—傳福音並見證主的救恩。
「愛惜」的原文有「贖回」與「買盡」的意思,是當時一般市場或販奴市場所用的字。「光陰」是指一段時間、一個機會。「愛惜光陰」整句話是指善用或儘量利用你的時間或機會。在向外人傳福音時,尤其要善用機會,儘量利用機會,因為機會一過就不再來。
「交往」原文同一個字在別處翻作「行事為人」(西一10)。「要用智慧與外人交往」,保羅勸我們與不信的人交往時,行事為人尤要有智慧,以免別人因我們的行為而對福音有所誤解。事實正是如此,許多不信的人往往不先用耳朵聽福音,而是用眼睛觀察福音在人身上的果效。
「你們的言語要常常帶著和氣,好像用鹽調和,就可知道該怎樣回答各人。」(西四6)
「和氣」的原文是溫雅親切之意。我們與外人交談,決不可粗魯無禮,要先予人好感。
「調和」的原文是準備與安排的眷思,專用在調味方面。調味本是一種藝術,將味道調合是一種難得的工夫。「用鹽調和」,意思是我們所講所傳的話有味道,叫人喜歡聽。所以我們在傳講福音前,必須先作準備,多充實,多學習,方能達到言之有味的地步。
個人談道時,一定會有人間許多問題,我們必須「知道該怎樣回答各人」,在答覆人的問題時答覆得好,就此把人帶進救恩 一 這是作個人談道的人必須學習的一件事。
「有我親愛的兄弟推基古,要將我一切的事都告訴你們。他是忠心的執事,和我一同作主的僕人,」(西四7)
重要真理的教訓用筆錄,個人生活的見證則差人去親自報告,這顯出保羅做事的周全。就他的見證而言,不是他自吹自擂,而是有人親自看見後再轉告歌羅西的信徒;如此,不單免去誤會,更加證明了見證的真實性。
「我特意打發他到你們那裡去,好叫你們知道我們的光景,又叫他安慰你們的心。」(西四8)
「安慰」在原文也可以譯作「鼓勵」。保羅盼望藉著他的見證鼓勵歌羅西教會的人。經驗告訴我們,除了神的話之外,聖徒的見證最能鼓勵我們;他們的失敗是我們的鑒戒,他們的追求使我們奮發,他們的經歷成為我們的鼓勵。
「我又打發一位親愛忠心的兄弟阿尼西母同去;他也是你們那裡的人。他們要把這裡一切的事都告訴你們。」(西四9)
推基古(西四7)和阿尼西母,一個是「忠心」的執事,與保羅同作主僕的同工,一個是親愛「忠心」的弟兄;他們都是忠心事主的人,極為可靠,所以保羅打發他們把信帶去歌羅西教會。
「與我一同坐監的亞裡達古問你們安。巴拿巴的表弟馬可也問你們安。(說到這馬可,你們已經受了吩咐;他若到了你們那裡,你們就接待他)。」(西四10)
「一同坐監」的原文乃是軍用術語,是「同為俘虜」之意。亞裡達古為著主而自願與保羅在牢中同住,成為一個被擄的人。
「耶數又稱為猶士都,也問你們安。奉割禮的人中,只有道三個人是為神的國與我一同作工的,也是叫我心裡得安慰的。」(西四11)
亞裡達古、馬可和耶數,他們是一批有異象、有負擔的人,為著神的國與保羅同工,他們的胸襟有多寬闊,目標有多高超,所以叫保羅心裡得安慰。
「有你們那裡的人,作基督耶穌僕人的以巴弗問你們安。他在禱告之間,常為你們竭力的祈求,願你們在神一切的旨意上得以完全,信心充足,能站立得穩。」(西四12)
保羅形容以巴弗為歌羅西人的禱告是:
(一)「常常」:他堅持為他們禱告,不斷地把他們在禱告中帶到神的面前。
(二)「竭力」:在原文含有「懇切地」、「奮鬥」、「認真地格鬥」、「痛苦」等的意思,是表示像一個角力運動員那樣全力以赴地去與人搏鬥。禱告實在是一種戰鬥,因為撒但的刻意攔阻,我們必須「竭力」,必須認真地與之格鬥。
(三)「願你們…,站立得穩」:這是他禱告的目的,也是每一個神的僕人對被他帶領者的心願,冀望他們在信仰與生活上都不跌倒:
(一)「得以完全」在原文有完全長成之意,指不再是嬰孩,是能分辨是非的成人,是能不受異端誘惑的完全。
(二)「信心充足」在原文有「充滿」、「完全信服」、「完全確信」的意思。這種全心相信,乃是在所信的道上�琱葳P站立得穩的必備條件(或應有的表現)。
「他為你們和老底嘉並希拉波立的弟兄,多多的勞苦,這是我可以給他作見證的。所親愛的醫生路加和底馬,問你們安。請問老底嘉的弟兄和甯法,並他家裡的教會安。你們念了這書信,便交給老底嘉的教會,叫他們也念;你們也要念從老底嘉來的書信。要對亞基布說,務要謹慎,盡你從主所受的職分。我保羅親筆問你們安。你們要紀念我的捆鎖。願恩惠常與你們同在!」(西四13—18)
這裡顯示這封信原是由他人筆錄,但保羅最後親筆問他們安好,就像重要檔上的簽名,印證這卷書信是他的書信。這對那些懷疑這卷書信是後人借用保羅名義寫信的人,正是最好的答覆。
這卷書信正如保羅別的書信一樣,以祝福開始,也以祝福作結束,把每一位讀者用神的恩典包裹起來,使人被神的恩典所包圍。但願我們也能和保羅一樣,使人藉我們謙卑與微不足道的事奉,被包裹在神的恩典中。
儆醒感恩
經文:歌羅西書四章2節
「你們要�琱謄咩i,在此儆醒感恩。」(西四2)
使徒保羅在帖撒羅尼迦前書中說到,神在基督耶穌裡向祂兒女所定的旨意,是常常喜樂,不住禱告,凡事謝恩。在他的書信中常常提到這三件事,與他常提到的信、望、愛相題並論。好像在腓立比書一再強調;靠主常常喜樂,靠主大大的喜樂。在歌羅西書中他又特別提醒,在禱告和感恩這兩件上,神的旨意中應當在意的態度:禱告要�琱薄A感恩要儆醒。主耶穌在祂的教訓中,常叫我們儆醒禱告,可是保羅卻說:在此儆醒感恩,給今天神的兒女有極大的警惕和啟示作用。
一九七五年即將結束,當在這年終歲末的時候,回顧即將逝去的一年,心中實在無限的感概。這一年中整個的世界,我們的國家以及教會,家庭個人都有許多不同的遭遇,全世界經濟上因石油價格上漲造成的不景氣,政治上姑息主義的逆流,使東南亞半島幾乎全部變色。最近居民主陣營中領導地位的美總統福特中國大陸之行,就教會來看,普世教協(W、(、C)在非洲烏干達召開大會,使真理面臨嚴重的考驗,社會上犯罪案件的日益增加等等,似乎使人感到世界末日快臨的光境。對基督徒來說,此時此地我們越發體會使徒保羅所說:「在此儆醒感恩」,實有其發人深省之處,教會決定發行年終感恩專輯,使弟兄姊妹在試煉患難中,越發顯出對主的忠誠。
為什麼保羅要我們儆醒感恩呢?儆醒是提高警覺的意思,服過兵役的弟兄都知道,在輪值站衛兵時,長官最要緊的提示就是不要打瞌睡,聚精會神守住崗位。那麼感恩也要提高警覺,聚精會神嗎?是的,因為:
一、人容易忘記神的恩典:
人實在是健忘的生物,當年以賽亞就曾感歎的說:「牛認識主人,驢認識主人的槽。以色列卻不認識,我的民卻不留意。」(賽一3)我們豈不也常常忘記神的恩典嗎?主耶穌在路加福音十七章醫好了那十個長麻瘋的病人,卻只有一個人回來感謝祂,因此祂曾婉惜的說:「潔淨了的不是十個人麼,那九個在那裡呢?除了這外族人,再沒有別人回來歸榮耀與神麼?」可見感恩就是歸榮耀與神。當年那九個人也許不一定是那麼忘恩負義,只因一時太高興了,忙著回去與家人團聚,忙著回去重振事業,以致疏忽了回到主的面前歸榮耀與神。
多少時候,我們蒙恩了,釋放了,痊癒了,也急著回去從事各人的理想,你我都是蒙神潔淨,從污泥禍坑裡被救拔出來的人,不但沒有回來將榮耀歸與神,反而像聖經裡所描述的豬,洗淨了又回到泥地裡去滾,何等讓父神傷心啊!
頌主詩歌二九一首副歌說得好,「主所賜的恩惠,樣樣都要數,必能叫你希奇感謝而歡呼!」我們太少數算主的恩惠了,所以保羅要我們「儆醒」感恩!
二、人容易從恩典中墜落:
人不但容易忘記神的恩典,也許還可能是無心之過,人更容易從既有的恩典中墜落,多半是由於驕傲自大的緣故,主的兄弟猶大勉勵我們要:「保守自己常在神的愛中,仰望我們主耶穌基督的憐憫,直到永生。」(猶21)也就是為了免得我們從恩典中墜落的意思。
石新我牧師曾提到一個見證,距今四十年前在中國浙江省有一位知名的律師,少年得志,事業猶如旭日初升,雖有機會聽福音卻拒絕接受,後來因工作勞累染患肺疾。那時醫藥缺乏,肺疾等於宣判死刑。於是救恩臨到這位律師的身上,他蒙恩得救了,追求長進,心裡火熱,並開始服事神,講道有能力,使多人悔改。神並賜他禱告治病的恩賜,使許多人病得醫治,這位弟兄越發熱心服事主。後來試煉臨到,他的獨子突患急病,這位弟兄必想神已把禱告治病的權柄賜給他,於是禁食為自己的兒子禱告,但他的孩子並未見痊癒,幾天後不幸夭折。從此這位弟兄心灰意冶,甚至遠離神,教會的傳道人多次探訪、勸慰,不但不能使他回到神的懷抱,反而在主日故意犯罪。有一天傳道人流淚為他禱告,並向他說:「弟兄啊!為什麼你要這樣從恩典中墜落呢?」他回答說:「既然神都不聽我的禱告,為什麼我還要信靠祂?」最後一厥不振,舊疾復發而離開了世界,真是一副令我們深深警惕的圖畫。
仔細探討這位弟兄的失敗,無非是把神的恩賜當作特權,自高自大,連造他的主也不被在眼裡,何等的可惜,難道這位弟兄不明白生命在神的手裡嗎?難道這位弟兄不知道神曾說:「我的意念,非同你們的意念,我的道路,非同你們的道路。」(賽五五8)不,他已在恩典中,可惜自我使他驕傲,恩賜使他自大,結果從既有的恩典中墜落了。
保羅在哥林多前書十章12節中曾警告說,「所以自己以為站得穩的,須要謹慎,免得跌倒。」也就是要我們儆醒,常在恩典當中,免得墜落跌倒。因此,當神使用我們,將更多的恩典賜給我們的時候,也是魔鬼眼紅,拼命攻擊我們的時候,自然應當儆醒感恩了,
三、人不明白恩典從神而來:
當我們領受神恩典越發多的時候,一方面可能使我們驕傲自大,從恩典中墜落。另一方面也可能使我們漸漸對神恩典的感受度越來越淡薄,近乎麻木,以為一切都是理所當然。每天有黑夜,有白晝,一年有舂夏秋冬四季,五穀按時生長,都是自然現象。曾有一首流行歌的歌詞這樣說:「太陽下山,明天依舊爬上來,花兒謝了,明年還是照樣開。」多可怕的依舊和照樣,漸漸地神創造的恩典都被磨光了。
我們有沒有想到如果太陽下山,明天不爬上來呢?全世界是個什麼樣的光境?如果花兒謝了,明年不再照樣開呢?會是什麼樣的光景?聖經上說祂用大能的手托住萬有,何等豐盛的恩典啊,我們豈可不感謝呢?
我想縱然世人都以為這一切都是出於自然,而我們居住在臺灣的人卻應該記取神的恩典,按照政府公報的報導,臺灣在光復前約三百萬人口,目前是一千六百多萬,幾手增加了六倍。光復前及光復後臺灣可耕地的面積,因為開闢工業區及住宅區減少了將近百分之廿三,按數字的計算來說,人口增加六倍,可耕地反減少了近四分之一,那麼今天我們早應該在牛饑餓或饑餓狀態了。但感謝主,使我們人人豐衣足食,而且糧食還可以外銷。固然我們不能抹煞許多農業專家,財政專家,和政府的刻意經營,但我們有否想到,假如臺灣每年來一兩次「八七」水災,會成什麼樣的光景?是誰托住了大地?是誰用全能的手使五穀滋生?可笑一些不明白神恩典的人,天天高喊:「人定勝天」,甚至連神的兒女也以為真的「人定勝天」了。
正如一九六九年七月廿日太空人首次登月成功以後,真正從事太空登月的科學家們在太空高聲宣讀創世記第一章,及將經過世界五十四國元首簽字刻有詩篇十九篇的紀念銅牌恭敬的放在月球土後不久,一位作家卻在中央日報副刊上誇張的說:「人類登月球,證明了嫦娥奔月和聖經創世記的記事是虛無的。」假如這位作家親身作了探月的壯舉,這樣狂傲無知的宣告,也許還可博得愚昧人英雄式的喝彩,可惜他不過根據新聞報導,就大膽的否定了聖經,這樣的無知除了不明白恩典從神而來的之外,實在沒有第二個理由。許多時候我們也和這位作一家一樣,輕忽了神的恩典,感謝的心也跟著消失了,豈可不時時儆醒?
求主使我們成為一個不忘記神恩典的人,保守自己不從恩典中墜落,並且明白神的恩典,時時作一個儆醒感恩的人。另外我們從聖經中還找到神使我們感恩的四個原因:
一、神賜給我們的是不能震動的國:
希伯來書的作者在希伯來書十二章28節說:「所以我們既得了不能震動的國、就當感恩、照神所喜悅的、用虔誠敬畏的心事奉神。」人活在地上有許多人人、事、物,我們想獲有卻不一定得到,即或我們得到了卻不一定永有,名譽、地位、財富、家人、健康、權力……若不是沒有,也不一定樣樣都有,更下會水遠都有,但神的國,卻是不能震動的,就是不改變永遠獲得的,基督耶穌降世操救了我們,所賜給信祂的人是永生,永遠的同在和主裡的平安喜樂,這是不能奪去的。主曾應許:「你們現在也是憂愁。但我要再見你們,你們的心就喜樂了。這喜樂,也沒有人能奪去。」(約十六22)
今年七月底我有機會和一位患腦瘤的青年人個人談道,他的腦瘤腫大壓迫視覺神經,使雙目失明,去年曾到美國治療,沒有結果仍回到臺灣,父母為他焦急,他自己也心灰意冷,全家在一片愁雪籠罩之中。年初榮總一位腦科大夫由美返國,經過診斷後同意為他動手術,不過事先說明成功的希望不大,可是這位青年不願接受治療,脾氣變得暴躁不安,經過一次懇切的談話,把救恩向他說明,感謝主開啟了他的心竅,認罪悔改接受了耶穌作他的救主,他開口笑了,他的母親說一年多來是他第一笑。後來教會的弟兄姊妹常去探訪他,教他唱詩,八月間接受父母的建議,進入榮總接受手術治療。八月十八日開刀的前夕,他要求受洗,於是教會在十七日下午到醫院,在病床上為他施洗。第二天手術意外的順利,原定十三小時的手術,僅用七個半小時,醫生估計手術後至少在恢復室七十二小時昏迷不醒,可是卻在手術後五個小時清醒過來,腦神經沒有受一點傷,使醫生大為驚奇。更奇妙的是開刀之後,切除的瘤比X光片顯示的要小得多。他母親告訴醫生說:「主耶穌聽了教會的禱告,恩待我的兒子」。出院之後,雖然他的眼睛因視覺神經受傷過久,仍在失明中,但這位弟兄有充足的信心,靠主剛強,充滿了平安喜樂,一個月由父母陪著來到教會參加主日崇拜。感謝主!神賜給信祂的人是不會震動,也不能震動的國。
二、感恩使我們經歷更多的恩典:
約翰福音一章說我們的主是恩上加恩的主,當我們儆醒感恩的時候,神要把更多的恩典加給我們。主耶穌不是也啟示我們有的還要加給他,沒有的連他所有的也要奪去嗎?這個有的就是代表有了神的恩典,知道感謝祂的。好像前面說到那一個得蒙潔淨的麻瘋病人,主加給他的不僅身體得著醫治,同時因著他的感恩,神加給他靈魂得救的恩典,所以主耶穌說:「你的信救了你了。」
前幾天我去探訪一位,十月底方自西貢返抵國門的弟兄,一見面(雖然我們是第一次相見)顯得無比的親熱,他說:「弟兄啊,我一回到臺灣,第一件事就是找教會聚會,神在我身上的恩典太多太大了,我不能忘記。」原來這位弟兄是在高棉金邊經營進出口商行,今年四月初金邊淪亡後全家被逐離開金邊。當時他不知何去何從,西貢距金邊僅一二五七裡,而且他的岳父母在西貢,泰國距金邊六五O七裡,在泰國舉目無親。但按常識判斷,西貢已朝不保夕,故此他決定隨著一大隊避難人群往西北泰國逃,一路上感到不平安,似乎有聲音催逼他回頭往東邊西貴去,他知道這是神的聲音,經過禱告後,改變方嚮往西貢去。當時這是一個冒險的舉動,而且就在他改變方嚮往西貢去的時候,一個最小的兒子僅廿個月,由奶媽抱著竟被人群沖散走失了,在尋找不獲的情形下,只好忍痛往西貢去,幾天後到達,找到親戚。但四牙底西貢又淪入共黨魔手,這位弟兄在一個月後,才明白神為什麼要他到西貢。原來那一批逃向泰國的難民群抵達泰國後,被泰國政府拘禁不准進入,後來高棉偽政權向泰國政府交涉,這一批人由泰國政府全部遣回,到達金邊全部被處決。這位弟兄在十月底經由法國的救濟機構運到泰園轉來臺灣。他說感謝神,他憐憫我,只因我過去常常有一顆感恩順服的心,祂就救我脫離死亡,主賜給我新的恩典。我們越會感恩,神就把更多的恩典賞賜給我們。
三、儆醒感恩可保守已得的恩典:
在恩典中我們常感恩會使我們更謙卑,透過感恩表示我們所得的是不配得的,因此我們不敢驕傲。保羅在哥林多前書四章7節說:「使你與人不同的是誰呢?你有甚麼不是領受的呢?若是領受的,為何自誇,彷佛不是領受的呢?」
掃羅當年被神揀選,藉著撒母耳膏立他作以色列的王,他謙卑,順服,忠實,勤勞,因此恩典臨到他。當他作王爭戰勝利之後,慢慢的心高氣傲,感謝的心失去,最後被神廢棄。烏西雅王,勵精國治,神恩待他,因為他定意尋求神,神就使他亨通,國勢強盛。可是會幾何時,他既強盛,就心高氣傲,在聖殿裡藐視神的命令,和祭司搶奪香爐向神燒香,結果額上長了大麻瘋,到死住在別的宮中,被神所棄絕,實在可惜。
今年初我在九龍一次佈道會中,最後一晚有一位年青的姊妹作見證說,他原計劃每天晚上都帶她的男友來聽道,盼望他能接受福音。沒想到第一天晚上回去時,下了公車就被幾個阿飛把她們身上的錢全部搶走了,還好人沒有受傷。她想她的男第二天大概不肯再來聚會了,回到家中懇切禱告,她向神感恩說失去錢財,人沒有遭到損害,是主的保守,並求神感動她的男友能來聚會。因為正在春節期間各種遊樂樂動很多,叫一個不信主的人來聚會,實在不容易,何況第一天又出了這麼一件令人掃興的事。但神憐憫了她,第二、第三晚她和男友仍來了,更奇妙的是第三晚她的男友終於決志了,神何等看重我們向祂感恩的心,不但保守了這位姊妹一直在祂的恩中,而且將恩典也臨到她的男友,成為今年春節她最喜樂的一件事。因此她特別告訴我說,假如她的男友沒有決志,她決不會告訴人們,他們被搶劫的事。
羅馬書八章28節說:「我們曉得萬事都互相效力,叫愛神的人得益處,就是按祂旨意被召的人。」許多時候我們太不明白萬事互相效力這個真理了,只會為如意的事感恩,很少為失意的事感謝,但聖經卻要我們凡事謝恩,為的是感恩可保守我們,在既有的恩典中得新的益處。
四、儆醒感恩保持我們與神的交通:
在希伯來十二章說到感恩的另一個原因,就是使我們照神所喜悅的虔誠、敬畏的心事奉神。神救我們的目的,就是要我們一同來事奉祂。當年施洗約翰的父親祭司撤迦利亞,當神刑罰他的不信,十個月不能說話之後,他受了對付,蒙了光照,當重新開口說話的時候,他說什麼呢?他說:「叫我們既從仇敵手中被救出來,就可以終身在祂面前,坦然無懼的用聖潔公義事奉他。」(路一74—75),可見神何等渴望我們來事奉祂,事奉的本身就就是與神交通。
舊約中大衛是一個懂得與神交通的人,也是一個最會事奉神的人,在詩篇中有許多大衛向神感恩的作品,在詩篇一O三篇1—2節,大衛說:「我的心哪!你要稱頌耶和華。凡在我裡面的,也要稱頌秘的聖名。我的心哪!你要稱頌耶和華,不可忘記祂的一切恩惠。」是向神感恩交通最美好的意境。全部新舊約聖經一共有三一、一0O節,從創世記一章一節算起詩篇一0三篇1—2兩節,是第一五、五五O節和一五、五五一節,正好是聖經的中間節。聖經的中心是要我們感恩,詩篇是神與人,人與神最美好的交通,故感恩的原因乃為保持與神的交通。
不但如此,全部聖經共有一一八九章,詩篇一一七篇是聖經中最短的一章,按順序算起來應是五九五章,恰好是全本聖經的中間章,在詩篇一一七篇中,詩人要萬園萬民讚美耶和華,感謝和讚美是連在一起的,會感謝的一定會讚美,能讚美的一定能感謝,感謝讚美組成了神和人交通最美麗的樂章,也縮短了神和人之間的距離。
保羅當年對那許多拜偶像的雅典人說:「其實祂離我們不遠。」豈止不遠?主耶穌更說:「我在你們裡面,你們也在我裡面。」主的同在是我們最大的喜樂和安慰,當我們感恩的時候,就更清楚地體會到主的同在。詩人在詩一二八篇中說得好:「我拿什麼報答耶和華向我所賜的一切厚恩?我要舉起救恩的杯,稱揚耶和華的名,我要在祂眾民面前向耶和華還我的願。」稱揚主的名,向神還願是最好的感恩方式,也是最好的事奉!
一位今年暑假在大專夏令會決志的青年,有一天跑來告訴我,她說:「自從我信主以後,常常心裡火熱,好像有極大的力量叫我向人作見證,而在我內心的深處,湧流出一種向神感謝和讚美,說不出來的衝擊,因此我參加了鄉村福音隊,也參加了在校園的個人談道訓練。」這就是感恩的原因,能使我們保持與神的交通,並事奉祂。
經上說:「黑夜已深,白晝將近。」主來的日子近了,求主使我們都成為一個儆醒感恩的人,守住崗位,等候主的再來!
感恩和還願 何名芳
經文:歌羅西書四章2節
「你們要�琱謄咩i,在此儆醒感恩。」(西四2)
奉基督耶穌的名,在神面前�琱謄咩i,應該是信徒生活的定律。常見於公禱會中,同時舉行感恩會,那是公開實踐聖經的教訓。個人的禱告中最甜蜜的享受是感恩,而公禱會中的感恩,乃是美好的見證。聖經對於這方面最適當的解釋是:「不住的禱告。凡事謝恩。因為這是神在基督耶穌裡向你們所定的旨意。」(帖前五17—18)。
據說英國大佈道家司布真,常常騎馬出門佈道,沿途總要躭延超過一些時間,因為他頻頻下馬,向天歡呼,屈身下拜,低頭默念神的話語。這就是一種不能自禁的感恩。
在特別的感恩會上,或通常的公禱會中,不時會聽到一些很動人的見證。但不論情形如何,在互為肢體的關係上,信徒之間,不但有彼此分享弟兄喜樂的福份,事實上每當聽到:「凡敬畏神的人、你們都來聽。我要述說祂為我所行的事。」(詩六六16)。也起了感恩的共鳴。我們可能有同樣的經歷,和類似的情形。因為:「祂救了我們脫離黑暗的權勢,把我們遷到祂愛子的國裡。我們在愛子裡得蒙救贖,罪過得以赦免。」(西一13—14)。
這樣我們是在同一的基礎上說:「祂曾救我們脫離那極大的死亡,現在仍要救我們,並且我們指望祂將來還要救我們。」(林後一10)。還有甚麼更簡單的話語,能夠說明蒙恩者的情況!還有甚麼更活潑的言詞,能夠表達心被恩感的喜樂。以致我們能和詩人說:「我拿甚麼報答耶和華向我所賜的一切厚恩。我要舉起救恩的杯,稱揚耶和華的名。我要在祂弛眾民面前向耶和華還我的願。」(詩一一六12—14)。
一、舉起救恩的杯。
所謂救恩的杯,就是除去舊人的行為,並因這救恩,心意更新過來。若仍以世界物質的得失為自我的中心,這就是膚淺的宗教觀念。不健全的感恩心理,根本就不能產生純潔的敬虔,也決不為神所悅納的。因此,舉起救恩的杯,就是心被恩感,除開一切不敬虔的行為,高舉十字架,傳揚耶穌基督。
二、我要在祂眾民面前,還我的願。
還願是感恩的行動,「我要用燔祭進禰的殿,向禰還我的願,就是在急難時我嘴唇所發的,口中所許的。我要把肥牛作燔祭,將公羊的香祭獻給你。又把公牛和山羊獻上。」(詩六十六13—15)。詩人在此已將還順的意思表露無遺。原來獻祭是舊約的律例,為神的選民所必遵行的,耶和華呼叫摩西曉論以色列民獻供物為祭,燔祭、素祭、平安祭、贖罪祭與贖愆祭等等。
在舊約的時候,神的百姓是用祭物還他們的願。所以詩人說。「我要用燔祭進禰的殿,向禰還我的願」。可是現在是恩典時代,已由基督獻上祂的身體,成為永遠的贖罪祭。因為「我們憑這旨意,靠耶穌基督只一次獻上祂的身體,就得以成聖。凡祭司天天站著事奉神,屢次獻上一樣的祭物。這祭物永不能除罪。但基督獻了一次永遠的贖罪祭,就在神的右邊坐下了。從此等候祂仇敵成了祂的腳凳。因為祂一次獻祭,便叫那得以成聖的人永遠完全。」(來十10—14),所以從此就用不著那些斷不能除罪的祭物。以祭物還願的事便從此止住了。現在,我們向神還願所獻的祭,是照新約的教訓而行。
三、以頌贊為祭。
「我們應當靠著耶穌,常常以頌贊為祭,獻給神,這就是那承認主名之人嘴唇的果子。」(來十三15)。神恩典浩大,甚麼都是祂所造的。金子是祂的,銀子也是祂的,我們拿來還願的東西也是屬於祂的,我們有甚麼可以償還呢?所以我們應該常常感謝祂、讚美祂。
如歌羅西書所說:「當用各樣的智慧,把基督的道理,豐豐富富的存在心裡,(或作當把基督的道理豐豐富富的存在心裡以各樣的智慧)用詩章、頌詞、靈歌、彼此教導,互相勸戒心被恩感歌頌神。」(西三16)。
四、行善和捐輸。
「只是不可忘記行善,和捐輸的事。因為這樣的祭,是神所喜悅的。」(來十三16)。神是愛,祂愛我們,又叫我們彼此相愛,而這愛普及眾人。頌贊是嘴唇的果子,可是愛不能只用口說的,所以使徒約翰說:「小子們哪!我們相愛,不要只在言語和舌頭上。總要在行為和誠實上。」(約壹三18)。行善和捐輸就是用行動來表現愛心。這是神所喜悅的祭,我們應該要及時獻上,來表示感謝的心。
五、將身體獻上當作活祭。
「所以弟兄們,我以神的慈悲勸你們,將身體獻上,當作活祭,是聖潔的,是神所喜悅的。你們如此事奉,乃是理所當然的。不要效法這個世界。只要心意更新而變化,叫你們察驗何為神的善良、純全可喜悅的旨意。」(羅十二l—2)。
這是比較難獻的祭,信徒可以獻上頌贊、行善、和捐輸的祭,但是獻身為活祭為數就不多了,因為這是要完全降服在神面前,把整個身體交給祂作祂的貴重器皿,正如羅馬書所說:「也不要將你們的肢體獻給罪作下義的器具。倒要像從死裡復活的人,將自己獻給神。並將肢體作義的器具獻給神。」(羅六13)
器皿對一個使用它的人,好像一團泥在窯匠的手裡那樣,要完全讓他照自己的心意去安排和支配。我們把身體獻給神也是這樣,主要我們作甚麼,我們就要作甚麼,沒有半點兒保留的條件。只有一切照神的心意而行。
神是這麼的愛我們,祂的恩典如此浩大,我們這樣作是比較難一些,但也是應該的,縱然能夠實行,也算不得是難能可貴,使徒保羅已經說明:「你們如此事奉乃是理所當然的。」
�琱薊疑咩i 李正林
經文:歌羅西書四章2,3節
禱告是人與神的交通,是維持基督徒靈命的呼吸,是傳道者得力的武器。現在透過歌羅西書四章2—3節對禱告應具備的條件來分享幾點:
一、要�琱薊疑咩i(西四2)
�琱薊熒N思即繼續不斷的禱告。保羅提提醒我們:「不住的禱告。凡事謝恩。因為這是神在基督耶穌裡向你們所定的旨意。」(帖前五17—18)並要「靠著聖靈,隨時多方禱告祈求,並要在此儆醒不倦,為眾聖徒祈求。」(弗六18)
羅馬的百夫長哥尼流是個常常禱告的人。聖經告訴我們:「在該撒利亞有一個人,名叫哥尼流,是義大利營的百夫長。他是個虔誠人,他和全家都敬畏神,多多周濟百姓,常常禱告神。」(徒十l—2)他的禱告不是斷續的,乃是常常的、有恆的、有一定的時間。他的禱告不但有功效,也達到神的面前。
二、要儆醒的禱告(西四2 )
我們要時常儆醒禱告,誠咖使徒彼得的教導:「務要謹守、儆醒。因為你們的仇敵魔鬼,如同吼叫的獅子,遍地遊行,尋找可吞吃的人。」(彼前五8)一個不儆醒的基督徒是可吞吃的人,儆醒這字是軍隊裡所常用的,如守夜的衛兵拿著槍儆醒看守,防備仇敵。
耶穌也說:「總要儆醒禱告,免得入了迷惑。你們心靈固然願意,肉體卻軟弱了。」(可十四38)我們無論作什麼事,要常儆醒禱告,免得入了迷惑。
保羅說:「你們都是光明之子,都是白晝之子,我們不是屬黑夜的,也不是屬幽暗的。」(帖前五5)屬主的人都是光明之子,不是屬黑夜的,所以我們不要睡覺,像別人一樣,總要儆醒謹守。可見常過儆醒禱告生活的,一定會謙卑,愛主愛人,順服並且火熱的追求工作。保羅在以弗所六章18節說:「靠著聖靈,隨時多方禱告祈求,並要在此儆醒不倦,為眾聖徒祈求。」
三、要感恩的禱告(西四2)
感恩是我們禱告裡的重要部分,無論苦樂禍福我們都要感謝神,因為祂真正愛我們。我們所遭遇的都是祂所准許的,為叫我們得益處的。如保羅親身所經歷:「我們曉得萬事都互相效力,叫愛神的人得益處,就是按祂旨意被召的人。」(羅八28)我們應當順服,凡事感謝神。因為這是主神在基督耶穌裡同我們所定的旨意。(帖前五18)
舊約的信徒要常向神獻上燔祭,新約的信徒也當常以感謝為祭獻給神,這是神所喜悅的。歌羅西書的每一章都是論到感謝的事,特別歌羅西書四章2節說:「你們要�琱謄咩i,在此儆醒感恩。」懂得感謝神是非常要緊的,是信徒當盡的本份。
我們常從主領受了一切豐富的恩典,主對保羅說:「我的恩典夠你用」。但主在我們身上所能得到的,只有我們的感謝。其實我們每天感謝主,也是抵不上他在我們身上所當得的感謝,因為主所賜的恩典總是超過我們所能感謝的。
四、要為主的僕人禱告(西四3)
主的僕人像前方的戰士,信徒為主聖工禱告,等於後方辦補給。前方的爭戰與後方的補給兩樣並重。信徒不斷的禱告會影響主的工作。有關約書亞率領以色人上戰場與亞瑪力人爭戰,摩西、亞倫、戶瑪三人在山上禱告,摩西何時舉手禱告,以色列人就得勝。(出十七11—16)保羅要歌羅西的人為他禱告,他要他們禱告祈求什麼?是求神給我們開傳道的門,能講基督的奧秘。保羅在羅馬被囚兩年有相當自由,與在該撒利亞被囚禁兩年是完全不同的。他的居處常有人來聚會,聽他講道研究真理。神為他開傳道的門,為此保羅在監牢作一個傳道工作的大本營,有許多信徒們與他同在。在歌羅西書我們可以看到有九位:推基古、阿尼西母、亞裡達搶、馬可、耶數、以巴弗、底馬、路加、提摩太等,這些人和保羅都是同心合意禱告為主作工的,保羅在那裡主導一個傳道的差會,分派他們到各處作工。他們靠禱告得能力,將福音傳開。
神開傳道的門 李權燦
經文:歌羅西書四章2—4節
「你們要�琱謄咩i,在此儆醒感恩。也要為我們禱告,求神給我們開傳道的門,能以講基督的奧秘,(我為此被捆鎖)叫我按著所該說的話,將這奧秘發明出來。」(西四2—4)
歌羅西是保羅在獄中所作之書,我非常感激他強調傳道的重要,他說:「神給我們開傳道的門。」就在今日,傳道仍然是神給基督徒最好的機會,以及最重要的使命。
韓國有些特別的傳道方式。我們全國人口有三千五百萬人,已經有十分之一歸主了—在農村的人口約十分之六,因此農村也相對有很多教會。韓國近來工業發達,教會就特別注重工業傳道,在二十八個都市的工廠,都有專任的牧師。不但學校、醫院、監獄有特殊的牧師,甚至有專向員警傳道,還有專向檢字紙的人傳道的牧師。茶道、理髮廳、美容院,都是神學院學生傳道的地方。
韓國是全民皆兵,人人皆有服兵役的義務,因此我們推動全軍歸主運動。所有的領袖人物、各界人士無不出身個軍中,全軍歸主就是全民歸主的先聲。現在軍中有十分之三已經信耶穌,有三百多位軍中牧師,我們希望達到基督徒占十分之五的目標,到一九七九年希望全軍歸主。
保羅說神已經打開傳道之門,我們不但要訓練人材(傳道人)去傅福音,也要全部基督徒負起傳福音的責任。在韓國三百五十萬信徒中,不論工農士商,政治,文化,各界人士都有。他們將全部被動員起來,向各階層的人傳福音。假使每年每一位韓國的信徒都帶一人信耶穌,則五年內全韓國都歸主了。
我們盼望臺灣的基督徒要立志與我們一樣,一年一人帶一人信耶穌,則全台歸主,亞洲歸主。若全世界的基督徒每人都能每年領一人信耶穌,全世界歸主是指日可待的。巴不得我們立志獻身傳福音,因為神已經為我們打開傳福音之門。
傳道運動也有遭遇困難的時候,沒有聖靈同工就不能傳道,沒有信心也不能傳道,不愛人的靈魂者,也不能傳道。求聖靈幫助,我們已經有一個祈禱團,為傳福音的事,二十四小時連續不斷的禱告,傳道的禱告運動,將在全國各地普通推行。
今日每一個基督徒都應該醒悟,我們是基督的精兵,神已經開了福音之門,要向各階層的人士傳福,必經賴各階層的基督徒共同努力。中、韓二國有深厚的友誼,願我們一起立志,共同宣教,神已經開了福音之門,願見全韓歸主!全台歸主!全亞洲歸主!全世界歸主!
基督徒的生活時間 蘇天明
經文:歌羅西書四章2—6節
「你們要�琱謄咩i,在此儆醒感恩。也要為我們禱告,求神給我們開傳道的門,能以講基督的奧秘,(我為此被捆鎖)叫我按著所該說的話,將這奧秘發明出來。你們要愛惜光陰,用智慧與外人交往。你們的言語要常常帶著和氣,好像用鹽調和,就可知道該怎樣回答各人。」(西四2—6)
神給我們一天抖小時,人人平等,但時間的使用卻決定人一生的成敗,你是否曾浪費時間?對神所賜的時間是否善加利用?
一、現代社會與生活時間
時間是神所賜最大的資本,據日本關東學院教授大門一樹先生分析統計,一個從就職到退休的三十年間,全部時間用於職業、街頭、家庭共有一0、九五O日,二六二、八八0時間,包括工作、應酬、逛街、娛樂、吃飯、睡覺、坐車、看報、談話……,但處於現代的社會,有許多人未能得到生活的情趣,卻把時間浪費掉,有的忙碌,有的以寶貴的時間換取無聊的活動。
二、基督徒的生活時間
基督徒與一般人同樣擁有一天24小時的時間,應該用於職場、街頭、家庭的時間也一樣,只有消磨掉,沒有增加,但基督徒必須克服忙碌,在忙碌中不忘追求合于神的心意,在忙碌中不忘追求合於神的旨意,就是充滿平安,喜樂的時間。也就是從頹廢的現代生活中分別出來,將時間作有價值的利用,我們應由下面的立場來設計我們的生活時間:
(一)時間是神交托的。
(二)時間是為事奉神。
(三)時間是為實踐信仰生活。
(四)時間是為宣揚福音。
神所賜的時間我們沒有浪費的權利,保羅告訴我們:「你們要愛惜光陰,用智慧與外人交往。」(歌四5),時間即是神所委託的,則我們有責任妥為利用,分配為:
(一)信仰生活的時間。
(二)職業生活的時間。
(三)准職業生活的時間(例如上班往返的時間)。
(四)非職業生活的時間。
(五)家庭生活的時間。
(六)教育兒童的時間。
(七)生活上必須的時間。
(八)閒暇的時間,不包括在上面的時間就是浪費。
三、當善用時間注意信仰生活
基督徒除了上述必要的生活時間外,應該重視信仰生活。靈魂生活的時間與肉體生活的時間同樣重要,信仰的時間必須優先規劃出來。主日(禮拜天)——事奉和安息,一個星期中主日是出發點,經由禮拜與天父並祂的兒子耶穌基督相交。使徒約翰告訴我們:「我們將所看見、所聽見的,傳給你們,使你們與我們相交,我們乃是與父並祂兒子耶穌基督相交的。我們將這些話寫給你們,使你們(有古卷作我們)的喜樂充足。神就是光,在祂毫無黑暗。這是我們從主所聽見,又報給你們的信息。我們若說是與神相交,卻仍在黑暗裡行,就是說謊話,不行真理了。我們若在光明中行,如同神在光明中,就彼此相交,祂兒子耶穌的血也洗淨我們一切的罪。」(約壹一3—7)
從禮拜中得到勉勵,得著能力,以便應付社會生活的挑戰,去實行信仰生活,可見以禮拜為中心的生活是何其重要?主日是靈的安息,現代緊張忙碌的生活中,有回到主的懷裡重新得著能力的機會。主日是讚美上芾、事奉神、榮耀神的聖日,我們千萬不可輕易放棄。
基督徒必須慎記:時間就是機會,時間代表生活,我們豈可不珍惜。遵行保羅所告訴我們的:「你們要愛惜光陰,用智慧與外人交往。」
甚麼是信徒的責任 黃丹青
經文:歌羅西書四章2—6節
「你們要�琱謄咩i,在此儆醒感恩。也要為我們禱告,求神給我們開傳道的門,能以講基督的奧秘,(我為此被捆鎖)叫我按著所該說的話,將這奧秘發明出來。你們要愛惜光陰,用智慧與外人交往。你們的言語要常常帶著和氣,好像用鹽調和,就可知道該怎樣回答各人。」(西四2—6)
耶穌復活後在加利利顯給祂的門徒看,那時教訓他們說:「要往普天下傳福音,使萬民作我的門徒。」到將近升天時,又教訓他們說:「要在耶路撒冷,猶太全地,和撒馬利亞,直到地極,作我的見證。」從這幾節經文看來,可見我們每個信徒應該有推廣主道為當務之急的責任哩,然而除這些責任以外,我們要盡的責任是甚麼?現在把幾件分列於下:
一、�琱謄咩i
信徒最要緊的條件,就是在能恪守的聖道中,把光施給他人:所謂「先立已,而後立人。」「勝人先須勝已」哩!然而道心惟微,魔網高張,如果我們不是�琱葃咩i,必定難能抵禦情欲啊!是以想心靈獲益的,必要�琱謄咩i。看昔日以利亞求雨,不是經過七次的禱告,才得滂沱大雨麼?啊!這以利亞就是我們禱告的模範了。
二、時常警醒
道是人心的寶鑒,禱告是儆醒的法寶。古時曾子的資質雖然很愚魯,他能一日三省,後來被稱為聖人呢!那末,我們是為主基督的精兵,豈可不更加要儆醒麼?試看神聖不可侵犯的神子耶穌,還要在橄欖山警醒禱告,才能免去人們強要祂為王,聖經如此描述:「眾人看見耶穌所行的神蹟,就說,這真是那要到世間來的先知。耶穌既知道眾人要來強逼祂作王,就獨自又退到山上去了。(約六14—15)
在客西馬尼園之中痛心祈求,也才能勝過釘十字架為人負罪的責任,聖經提到:「耶穌同門徒來到一個地方,名叫客西馬尼,就對他們說,你們坐在這裡,等我到那邊去禱告。於是帶著彼得、和西庇太的兩個兒子同去,就憂愁起來,極其難過。便對他們說,我心裡甚是憂傷,幾乎要死。你們在這裡等侯,和我一同儆醒。祂就稱往前走,俯伏在地,禱告說,我父阿!倘若可行,求禰叫這杯離開我。然而不要照我的意思,只要照禰的意思。來到門徒那裡,見他們睡著了,就對彼得說,怎麼樣,你們不能同我儆醒片時麼。總要做醒禱告,免得入了迷惑。你們心靈固然願意,肉體卻軟弱了。」(太二十六章36—47)可見,我們若不儆醒,恐怕難以抵當試煉,和免掉誘惑吧!是以軟弱無力的我們,應當時常警醒哩!
三、樂道感謝
信徒的天路歷程,並非盡屬康莊大道,心滿意得的啊!那麼當我們行經濘泥崎嶇,失志喪氣的路段時,如果不是抱著堅心恪守,不為物欲所誘,必定成為喪失的羊了,這樣怎能引人歸主呢?使徒保羅編織帳篷來維持傳道,深得處窮困的方法啊,他見證說:「我並不是因缺乏說這話,我無論在甚麼景況,都可以知足,這是我已經學會了。我知道怎樣處卑賤,也知道怎樣處豐富,或飽足、或饑餓、或有餘、或缺乏、隨事隨在,我都得了秘訣。我靠著那加給我力量的,凡事都能作。」(腓四11—13)所以甚麼難事到來,都不能令他喪志。他實在可說是安貧樂道的良師哩!那麼,信徒應如經上所說:「要常常喜樂。不住的禱告。凡事謝恩。因為這是神在基督耶穌裡向你們所定的旨意。」(帖前五16—18)
四、愛惜光陰
「你們存這樣的心,從今以後,就可以不從人的情欲,只從神的旨意,在世度餘下的光陰。因為往日隨從外邦人的心意,行邪淫、惡欲、醉酒、荒宴、群飲、並可惡拜偶像的辜,時候已經夠了。」(彼前四2—3)且耶穌說:「你們若有彼此相愛的心,眾人因此就認出你們是我的門徒了。」(約十三35)由主的這話看來,我們信徒對已對人,俱宜乘時廣播佳種,才能期望日後收穫哩!
五、為人禱告
(一)要為傳道者禱告!耶穌「於是對門徒說,要收的莊稼多,作工的人少。所以你們當求莊稼的主,打發工人出去,收祂的莊稼。」(太九37—38)由此可見信徒為傳道者禱告,是一件多麼重要的事了!所以保羅書信裡常有請他人為自己禱告的經文!今日我們中國的教會,豈不也是要收的莊稼多,作工的人少麼!是以我們不可忽略為傳道者禱告了!說到今日教會萎靡不振的原因雖是很多,但不無關係信徒少代傳道者禱告,而傳道者也少請信徒禱告啊!
(二)要為未通道者禱告,查使徒行傳一、二章,便知道主道的發展,和通道者的增加,禱告有很大的關係哩!我們再想,彼得揚聲證道,門徒便增加了三千,然而他的效力怎麼這樣大呢?我以為這是信徒同心合力禱當的功效吧!所以信徒想主道發展,當要切切為末通道的人禱告,求主開傳道的門啊!
六、宜用智慧待末通道的人
耶穌差遣門徒傳道說:「我差你們去,如同羊進入狼群,所以你們要靈巧像蛇,馴良像鴿子。」(太十16)是以我們傳道者與世相接,應十分謹慎哩!如果不然,必定為世所化,與他們同流合污了,這是多麼的危險呢?是以信徒當用智慧待那未通道的人啊!如能這樣,不只是自己可保沒有危險,且可以得人像得魚一般啊!
七、引入歸主宜當善誘
聖經說:「這樣,舌頭在百體裡也是最小的,卻能說大話。看哪!最小的火,能點著最大的樹林。舌頭就是火,在我們百體中,舌頭是個罪惡的世界,能污穢全身,也能把生命的輪子點起來。並且是從地獄裡點著的。」(雅三5—6)我們的言語是這麼重要,那末,我們想引人歸主,對於言語又可不加以謹慎麼?我們看著施洗約翰,他用一句話,使二個門徒跟從救主。(約一40)他們當為信徒取法了!耶穌說:「你們是世上的鹽。鹽若失了味,怎能叫他再鹹呢?以後無用,不過丟在外面,被人踐踏了。」(太五13)是以信徒的言語行為,當有像鹽一般的價值哩!若能這樣,主道必定發展了。
保羅的同工 李道生
經文:歌羅西書四章9—17節
(一)阿尼西母Onesimus(西四9)——思是有益的,為歌羅西的居民,後來成為該教會之信徒。此人原是腓利門的奴僕,因虧負其主人,顯然是因曾經竊取了主人的財物,而潛逃到羅馬城,在此遇見了保羅,受保羅之教誨,在獄中帶領他信主,就待奉保羅,得其歡心,被稱為是「一位親愛忠心的弟兄」,並且差遣他隨推基古(西四7)一同到歌羅西去,將保羅的景況告訴了那裡的信徒們(西四7—9)。
其時上了年紀被囚的保羅,原想留下阿尼西母代替腓利門待候他,但覺得於理不合,故又另寫親筆信給勝利門,見證阿尼西母確已悔改得救,稱他是「我在捆鎖中所生的兒子」,他「不再是奴僕,乃是高過奴僕,是親愛的弟兄」。為此懇請腓利門收納他,至於他所虧欠的財物,都要歸在保羅的賬上,保證賠償之責。保羅對於他們赤誠的愛心,感化其歸主之力,由此可見矣。
(二)耶數Jesus(西四11)——意即救主,按原文是與耶穌同名,耶數又稱為猶士都Justus,就是公正的意思。在新約聖經中用此名的有三人:(一)是約瑟巴撒巴之羅馬文的又一姓名(徒一23);(二)是哥林多的一信徒名字(徒十八7);(三)即為本節所提的名字(西四11)。此人是與亞裡達古,馬可(西四10,5 ) ,都是奉割禮的人,為神的國跟從保羅同作主工,使他心裡大得安慰。關於猶士都與保羅其他的關係,我們均無所知。
(三)寧法Nymphas(西四15)——意思是新郎,為居於老底嘉一信徒,在他的家中設有教會,可能就是老底嘉教會的所在。保羅在羅馬致書于歌羅西人時,曾特別向老底嘉的弟兄和他並他家裡的教會問安。此二城相近,故保羅吩咐他們和教會信眾念這書信,都能彼此傳誦(西四16)。
(四)亞基布Agrippa(西四17)——意思是管馬者,為居於歌羅西之一信徒,保羅在致歌羅西人的書信結尾語中,曾特別提醒勸勉他說:「務要謹慎,盡你從主所領受的職分。」可想而知,他所領受擔負的某種職分,相當重要,而且可能是在承受某些試探之中。保羅要他謹慎能夠儆醒自守,克盡其厥職,以免辜負主的託付。保羅在腓利門書2節中,曾稱他是「與我們同當兵的」。他可能是作過歌羅西教會的傳道人,按這節經文看來,西基布或許是為腓利門家屬之一,大概就是他的兒子,其家中設有教會。據傳說,亞基布系耶穌七十門徒之一,曾任老底嘉教會的監督,後來為主殉道。
(五)以巴弗Epaphras——意思是可愛的,系歌羅西教會的人,為神家裡一位忠心的執事。幫保羅首次在羅馬被囚時,他到羅馬,可能是代表歌羅西教會向保羅致意問安,報告歌羅西教會工作結果,及信徒在真道上向他學習的情形,並且也把他們「因聖靈所存的愛心」告訴保羅(一6—8;四12)。保羅曾見證他是一位竭力禱告的人,為教會信徒多受勞苦主的僕人(西四12,13),我們由此可以看見,他是歌羅西教會的傳道人,到了羅馬以後,就做保羅獄中的陪伴,為耶穌基督的緣故,與保羅一同坐監受苦,其愛心與保羅親密的蘭系,是可想而知了(門23)。
貪愛世界的底馬 王明道
經文:歌羅西書四章14節
今日的經文題到:「所親愛的醫生路加,和底馬問你們安。」(西四14)然而不久保羅卻寫信給提摩太說:「因為底馬貪愛現今的世界,就離棄我往帖撒羅尼迦去了。革勒士往加拉太去。提多往撻馬太去。(提後四10)
底馬是怎樣的一個人,我們不詳細知道。我們只知道他是保羅的一個同工。在保羅寫給歌羅西教會的書信裡,提到底馬囑筆問安。(西四14)。在保羅寫給腓利門的書信中也是這樣提到底馬,並且稱他為同工的。「與我同工的馬可、亞裡達古、底馬、路加、也都問你安。」(門一24)。與保羅同工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需要吃苦,耐勞,經過不少的危險,艱難,受攻擊逼迫。底馬能成為保羅的同工,我們真不能不欽佩他,景仰他。底馬能與保羅同工,他一定會得著保羅所要得著的獎賞。我們羡慕保羅和保羅的工作,自然也羡慕保羅這位同工底馬和底馬的工作。我們巴不得與保羅同工,我們巴不得作與保羅同工的底馬。
但是可惜!「底馬貪愛現今的世界,棄我往帖撒羅尼迦去了。」我們可以揣想保羅寫這句話的時候他心裡是甚麼滋味。他必是滿懷悲痛。他悲痛他失了一個助手,他悲痛神的工廠上少了一名工人,他更悲痛這功虧一簣的底馬,竟因貪愛現今的世界,失去那極大、極美天上的獎賞,蹈了以掃因為要吃一頓紅豆湯,賣去長子名分的覆轍。
同時保羅也必是感歎,能夠始終不移跟隨耶穌的人,是何等的不易。更是感歎「現今的世界」誘惑人的力量,是何等強烈。他不願意再想到這一件傷心的事,他更不願意提起筆來寫這件事。但他為要叫提摩太趕快到他這裡來,並使提摩太知道,為甚麼他這樣急需他來,就不得不合著眼淚,寫這幾句話——「你要趕緊的到我這裡來,因為底馬貪愛現今令的世界,就離棄我往帖撒羅尼迦去了。」(提後四10)
底馬往帖撒羅尼過去是要作甚麼?保羅未曾寫出來,我們不敢武斷。或者是因為在那裡他有朋友在政界上作事,寫信叫他去,為他在地方政府裡謀得一個薪金優厚的位置,他便起了升官發財的意念,所以離棄保羅往那裡了。或者是因為他有親戚在那裡開了一個商站,請他去作經理,他想到作這種事業可以多弄一些銀錢,因此便動了貪心,所以離開保羅往那裡去了。或者是因為在那裡有別樣的好機會,可以得利益,得名譽,享幸福,所以他便不想再作這多受勞苦的傳道事,便離開保羅往那裡去了。他往帖撒羅尼迦去究竟是去作甚麼?我們雖不敢確說,但我們因著保羅所說的話,確知底馬是求屬世界的好處去了。
底馬在帖撒羅尼迦憲竟作了甚麼大官?賺了多少錢財?他是怎樣飛徨騰達,財運亨通?我們無從查考。底馬在帖撒羅尼迦置了多少田產?享了多少幸福?他在晚年是怎樣輈車駟馬,僕從如雲,面圍團作富家翁?我們也無法知道。或者底馬到了帖撒羅尼迦以後,竟是「時運不濟,命途多舛。」作官沒有作多久,竟被人撒差;發財未曾發成功,反倒弄得破了產;因此日暮途窮,淹沒潦倒,流落在帖撒羅尼迦街頭,我們也不曉得。
我們不願意為底馬往壞處想,讓我們為他往好處想罷。我們想底馬在帖羅尼迦作了大官,發了大財,他也在那裡置了好幾頃肥田,蓋了一大所樓房 他與那裡的士紳往來,很得他們的重看。在他的家中真可說,「座上客常滿,杯中酒不空。」勢力、榮耀、金錢、幸福,樣樣都如願以償。底馬是何等滿意,何等快樂呢!
但是底馬的勢力、榮耀、金錢、幸福,都到那裡去了?容我們乘船泛海到帖撒羅巴迦城裡去,找一找底馬的樓房,問一問那城裡有多少人知道底馬?我們一定會感到極大的失望。一切都過去了!一切都沒有了?底馬的肥田現在被別人耕種;底馬的樓房現在連遺址也尋不出來!底馬的富貴榮華,早已像過眼的雲煙,被風吹散,無處可尋!若不是保羅在他的書信裡提到底馬,恐怕我們走遍全世界也過不見一個知道底馬的人。
聖經說:「有人聲說,你喊叫罷。有一個說,我喊叫甚麼呢?說,凡有血氣的,盡都如草,他的美容,都像野地的花。草必枯乾、花必凋殘,因為耶和華的氣吹在其上。百姓誠然是草。(賽四十6—7)這就是「現今的世界」所給我們的好處。可憐的底馬!因為追求一片過眼的雲煙,失去了天上永存的冠冕!
今日的教會中有多少像底馬一樣的人呢!起初很熱心的跟隨耶穌,把萬事看作糞土。那時他們愛主的心是那樣的熱烈,甘心與主同走順服受苦的路,很忠心的事奉。然而過幾個月,或幾年,他們忽然改變了心志,因為「貪愛現今的世界」就離開主往別的地方去了一
不是有許多熱心的信徒,因為「貪愛現今的世界」,想要發財就離開主往別處了麼?不是有許多熱誠的信徒,因為「貪愛現今的世界」,與不信的人為友,就離開主往別處去了麼?不是有許多熱誠的信徒,因為「貪愛現今的世界」,與不敬虔的異性戀愛,就離開主往別處去了麼?
這些信徒如果能長久持守他們起初的熱誠和愛心,他們一定能在世界上,為主作許多善工,幫助許多的人,將來在主的面前,一定能得著,主為愛慕祂顯的人,所豫備的永存的榮耀的冠冕。可惜!他們竟是有始無終,半途而廢!
他們所追求的如果得不著,那自然不用說了。即使都能如願以償,這些好處又能享受多長時期呢?為得一點至暫至輕的名利福樂,竟捨棄了極重無比永遠的榮耀,這是何等不上算的事呢!
基督的門徒阿,務要謹慎!不要容愛世界的心存在裡面。這世界裡面沒有基督徒立足的地方;基督徒裡面,也不當有世界立足的地方。一個基督徒總不能一隻手拉著基督,一隻手拉著世界。要不就是撒手放開基督,要不就是撒手放開世界。撒手放開世界去跟隨基督,你要得著永久的滿足,和永存榮耀的冠冕:撒手放開基督去貪愛世界,你將要受到不可名狀的大損失。孰輕孰重?何去何從?不可不十二萬分的慎重阿!
「因為底馬貪愛現今的世界,就離棄我往帖撒羅尼迦去了。」我讀保羅所寫的這句話,始而為保羅憂,繼而為底馬惜,終而為一己懼。
夫婦和睦之道 懷英雄
經文:歌羅西書四章18—19節
「你們作妻子的當順服自己的夫丈,這在主裡面是相宜的,你們作丈夫的要愛你們的妻子,不可苦待他們。」(西四18—19)
夫婦同處若希望和睦快樂,最要緊的事就是要同心敬畏神。有許多夫婦們沒有讀過家政學,也沒有讀過心理學,卻夫唱婦隨,只因為他們能互相勸勉,連行神的旨意。
結婚生活的行動並無一定的規則。但是須明白夫婦二人都當常常謹慎,彼此中間不要欺騙,不誠實的事,這樣就能免去二人中間許多的過患,罪惡與痛苦。夫婦二人都當彼此尊重,不可向對方行使權柄,要尊重對方的自由和人格。在小事上大家都可自由,在大事上彼此磋商辦理。丈夫應當愛妻子,妻子應當順服丈夫,因此夫婦二人只要盡力的去愛對方,自然會得到對方的愛與順服。並且夫婦同處應當彼此信任,斷不可互相猜疑。尤其是在異性人中間更是如此。俞若作妻子的看見自己的丈夫與別的女子有了來往,便疑惑丈夫向自己變了心。因此便滿心慎怒,作浪興風,把一個快樂的家庭弄得一團糟。其實自己所猜疑的也許完全不是事實,不過是自己的幻想和揣測。就因為自己的猜疑以致毀壞了美滿快樂的家庭。這樣的事情是我們屢次能看見聽見的。因此一個多猜疑好爭吵的人,永遠不能有一個快樂的家庭。
夫婦同處應當彼此竭力避免惹起對方厭惡的事。例如,丈夫不喜歡看見妻子蓬頭垢面,衣服不潔,作妻子的就應當常常使自己身上清潔整齊。或是妻子不願意看見屋內雜物堆積,淩亂不堪,作丈夫的就應當隨手整理自己的東西,不要把衣服書籍隨意亂拋。雖然在家庭中這些都是小事,可是這些小事就容易惹起感情的破裂,漸漸的這些爭端和禍患,使美滿家庭變成不可收拾的戰場。
維持夫婦和諧,夫唱婦隨的生活,必須雙方都應當俯就對方一些,切不可各人都保守自己的個性和愛好。例如丈夫喜愛遊山玩水,妻子雖然素性不喜活動,也應當勉強隨同丈夫出去活動幾次。或是妻子喜歡唱歌,丈夫不妨常常和她同唱幾首詩歌。除了有損無益的事,類如賭博、跳舞、飲酒、吸煙等等,決不可隨和以外,其他一切不違背真理的事,都應當彼此俯就一點,雙方的感情才能日見接近。
夫婦中間任何一方面看見對方愛顧自己的父母弟兄姊妹時,不但不可攔阻反對,而且應當從旁贊助。一個賢德的丈夫或妻子絕不應當希望他(她)的配偶結婚以後,家中的人都拋在一旁,專一去愛他(她)自己。妻子要幫助丈夫愛他家中的人,丈夫也應當幫助妻子愛她家中的人。這樣作不但與雙方家中的人有好處,也能使夫婦二人中間的感情更加親密,並且使他們的子女也受到一種好的影響,使子女們知道愛顧家中的一切人。
許多作丈夫的以為自己在外面勞力作事,賺錢養家,便在妻子身上有無限的權柄。他們一點不想到妻子在家中也有許多事工,就如事奉父母,教養子女,照料家務,應酬朋友,縫紉烹調,洗刷灑掃,這些事工那一樣不需要人去作呢!妻子雖然沒有外出作工,賺錢養家,可是他們所擔的責任,所作的事工一點不在丈夫之下。
只有那些中年喪妻的人能明白,妻子在家中的地位,所負的責任。整個家庭的擔子,一半擔在丈夫身上,一半擔在妻子身上。不過一個治外,一個治內,實在難說誰大誰小,誰輕誰重,妻子離了丈夫不行,丈夫離了妻子也不行。正如右腿與左腿,二者所有的關係一樣。作丈夫的明白這個真理,家庭中的幸福可以增加不少。做妻子的也當留意你丈夫的工作。許多醫生、學者、作者、商人、律師、教員、牧師的妻子非常留意她們丈夫的工作和計畫,成為她們丈夫極好的助理,他們夫妻間的感情也就因此加厚。凡不能幫助文夫的,必是不明白丈夫的工作,也不願意學,那是最可憐的事。因為她未享受他的完全人生的快樂。
因此夫婦二人和諧的生活,就在於彼此間都竭力學習,少向對方發怨言,多承認自己的錯,不找別人的罪,而只認識自己的錯。「凡所行的都不要發怨言,起爭論。」(腓二12)那麼在此種同甜同苦的家庭中,夫婦和睦的生活,這才有真愛情,在其中才有真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