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代志下 3
歷代志下第三章短篇信息
目錄:
歷代志下第三章精華(漆立平)
建造聖殿帶出神旨意的啟示(二至五章)(王國顯)
雅斤與波阿斯(三15~17;四12~13)(賈玉銘)
全心崇敬、細嘗主恩(3章1至17節)(香港讀經會)
所羅門興建聖殿的工程(三1~四22)(台北靈糧堂)
聖殿工程(三章1~17節)(台北基督之家)
通天的聖殿(代下3:1-4)(高銘謙)
聖殿的象徵意義(代下3:5-4:6)(高銘謙)
歷代志下第三章精華(漆立平)
第三章要義
四、所羅門開工建造聖殿與各種物件
所羅門王除了打發十五萬人,前往黎巴嫩伐木運木之外,他也開始在耶路撒冷興工建造。
所羅門在耶路撒冷,開工建造的大概情況與內容簡述如下:
1、聖殿建在摩利亞山上俄珥楠禾場,大衛所指定的地方。(1)
2、所羅門作王第四年二月初二日,開工建造立下聖殿的根基。(2)
3、神殿的規模與樣式:長六十肘,寬二十肘,高三十肘;殿前有廊子與殿同寬,高二十肘;殿的內部,無論是牆、棟梁、門檻、門扇,都先貼上松木板,又貼上精金,用金釘釘上。包金上面雕刻棕樹、鍊子、基路伯等花飾,又用寶石裝飾,使殿華美,所用的金子都是巴瓦音的金子。(3-7)
4、聖殿的�堶惚堿隻僄t所,長二十肘,寬與殿相同,都貼上精金刻上花飾。(8-9)
5、為至聖所造兩個基路伯,用精金包裹。兩個基路伯各有兩個翅膀,每個翅膀長五肘。兩個基路伯面向外殿而立,翅膀是張開的,兩個翅膀相互連接,另兩個翅膀挨著兩邊的殿牆。(10-13)
6、在至聖所前掛著幔子,是用藍色、紫色、朱紅色綫和細蔴織的幔子,其上繡出基路伯的花飾。(14)
7、殿外的前面造了兩根高大的銅柱子,高35肘,每根上有球頂高5肘。共四十肘高。又照聖所內的鍊子樣式作了銅鍊子,安在柱頂上。為每柱又作兩百個石榴,掛在鍊子上。這兩根大銅柱立在殿前,右邊的起名叫雅斤(神有大能),左邊的起名叫波阿斯(美的見證)。(參王上7:15-22)
── 漆立平《歷代志下精華》
建造聖殿帶出神旨意的啟示(二至五章)(王國顯)
02建造聖殿帶出神旨意的啟示(二至五章)
我們今天從歷代志下第二章開始接下去,第二章開始的時候,我們上一次也稍微題了一點;但是,在第二章的裡面我覺得還要再重重的題一下的,乃是在整個的建造聖殿過程的裡面,神在其中向我們所發表的祂的心意。我們感謝神!當所羅門向推羅王請求他在物質上給一些幫助的時候,他有幾句話是說得非常準確的,他告訴推羅王說:「我們是按著神的心意來服侍神」。所以,他所要建造的殿宇就很大了。因為,我們的神是至大的,祂是超乎諸神。注意了!第六節:「天和天上的天,尚且不足祂居住的,誰能為祂建造殿宇呢?我是誰,能為祂建造殿宇嗎?不過在祂面前燒香而已。」
不錯,所羅門裡面所看到的這一個是事實,的確我們的神是很大很大的神,天和天上的天,尚且不足祂居住,在地上怎麼可能有一個建築物來讓神居住呢?但是,我們不能忘記一個很要緊的事實,這個殿是神自己要建的,雖然是大衛來發起;但是,大衛有這個心思乃是神在他裡面先作了工。雖然,神拒絕大衛著手來建造聖殿;但是,是神親自把整個聖殿的圖樣用祂自己的指頭來畫給大衛看。因此,一看到這個聖殿的建造,不單是神有心意在其中;並且,神有需要在其中。
神要建造聖殿的心意
那正因為這樣的一個原因,我們就不能不問了:神要這個聖殿來做甚麼呢?從表面上看來,好像是告訴以色列人說:「我在你們中間,而你們到這個地方來事奉敬拜我。」但弟兄姊妹們,如果光是為著這樣的一個目的,會幕不是已經解決問題了嗎?那為甚麼要建造一個聖殿呢?在建造這個聖殿和保留那個會幕在功用上面完全是一個模樣,沒有增加也沒有減少。但是,神說的是讓所羅門來為祂建造一個殿,大衛就說這個殿要高大輝煌,所羅門就說這個殿宇甚大。
那是不是從外形看來只是大小的區別而已呢?弟兄姊妹們,如果我們要尋找神的心思顯明的話,我們就不能只看字句的外面,我們必須要尋找到字句裡神究竟存著一個甚麼的意思。這是非常重要的一個關鍵,平常一般人讀經讀到表面,他就停下來了。但是,真實讀神話語的人,他要讀到神話語的裡面去。現在,就是一個非常好的例子,因為如果光是從功用上面來說,會幕並沒有廢去,雖然有點殘缺,會幕跟約櫃是分開在兩個不同的地方,這個是可以調整的,沒有甚麼大不了的。
但現在神讓所羅門來建造這個殿的時候,是整個的聖殿來代替了會幕。我們可以這樣說,會幕是聖殿的前身,聖殿是會幕的延續。當然,從字面上我們完全可以接受這個事實;但是,當你進到神話語的心思裡面去的時候,你就發覺沒有那麼簡單,裡面是神在啟示祂自己工作上的安排。
神殿的建造包括了外邦人
好!現在我們要來注意了,也許我們今天是從第二章一直到第六章,我們把它拼起來看。這樣,我們就很清楚的看到神在建造聖殿這個事上面,祂要向人表達一個甚麼祂心裡的意念。弟兄姊妹都記得,當會幕建造的時候,你看到一件事情,完完全全是以色列人在那裡做的,沒有一位外邦人,完全是以色列人,不但人力是以色列人,連物質的來源也是以色列人。到現在建造聖殿的時候,你能看到頭一個改變,不再是單單以色列人,而一開始的時候先是說推羅王那邊的幫助,雖然從推羅那邊來的幫助,以色列人也要付代價,向他們買木料,向他支付工資。
但是,你越過這個表面的現象,你沒有辦法抹掉這個聖殿的建造是外邦人所顯明出來的那一個份量是非常非常的不簡單。從砍木頭到製造成適合聖殿用的尺寸、規格,再加上那些石頭,這也就是在聖殿裡面所使用的材料最多的那兩樣物料,木板、木頭是非常多了,但是和石頭比較起來,那木頭就不算得是很多了。那這些木頭和石頭從哪來的呢?你看到都是推羅人在那裡來承擔這樣的供應。
你留意第二章末了的時候,你就注意到一件事情,十七節:「所羅門仿照他父大衛數點住在以色列地所有寄居的外邦人,共有十五萬三千六百名。使七萬人扛抬材料;八萬人在山上鑿石頭;三千六百人督理工作。」弟兄姊妹,你以為這個資料的記錄沒有以色列人嗎?當你留意到這整個的數字就是外邦人的數目的時候,我們不知道當時為建造聖殿投入工作的人的總數是多少,但因著你光是看看這裡外邦人的數字,你就曉得外邦人所占的份量是非常非常的大。這說出甚麼呢?當我們留意到這件事的時候,我們沒有辦法不回頭來看以色列人出埃及。當我們看以色列人出埃及的時候,他們的那個關鍵就是在於過逾越節,本來出埃及是以色列人的事,跟外邦人沒有關係。
但是,神讓他們吃逾越節羊羔的時候,祂就讓他們去經過一個這樣的安排,不管你在埃及地是甚麼人,那一個晚上看你在那裡就是在那裡。如果,你是在一個有血的記號的房子裡,你是埃及人的長子也不給擊殺,而你是其他民族的長子也可以免去擊殺;若是你不在那個房子裡面,但你是以色列人,那個結果是怎樣呢?不意味你是以色列人,所以就免去了擊殺長子的那一個事實。因為,那天晚上,滅命的天使他所注意的是你究竟在那裡,你是在血的記號的底下,還是不在血的記號的底下。
弟兄姊妹,你別忘了,出埃及應該只是以色列人的事。但是,在出埃及的那個關鍵上面,神的安排卻已經隱隱約約的包含了外邦人也在神救贖的旨意裡面。雖然那個時候,神救贖的旨意對外邦人來說是沒有那麼明顯的,但是沒有說明神是拒絕外邦人的。那等到他們在曠野的時候要過逾越節,有些外邦人也願意過逾越節,摩西就到神的面前去求問,那些外邦人他們願意守逾越節,我們給不給他守呢?神就對摩西說:「可以,不過他們要先辦一個手續,行割禮歸入亞伯拉罕。然後,就可以和你們一同守逾越節了。」弟兄姊妹們,我們讀出埃及記的時候,這些事情我們都題過,在那裡你看到神顯明祂救贖的旨意的時候,主要是顯在以色列人的身上;但是,神也暗暗的在那裡表達外邦人也是神所悅納的。
現在到了建聖殿的時候,你看到神頭一件事情帶給帶出來的,那是發現外邦人投入這個聖殿的建設上面,這是甚麼意思呢?弟兄姊妹們,當我們看到從會幕來到聖殿的時候,在眼見的裡面神所要表明的事情是擴充了,也擴張了。那就不單是眼見的那個光景擴張了,連神心裡要給人的啟示也明亮多了。很顯然的,在這裡你看到外邦人給悅納的成份是增加的。當然,聖殿還不是神的最後目的,它仍然是在神的那個啟示的過程裡。
但很明顯,你就看見是提高了一層,明亮多了。這是頭一件事情。當然,我們一直再往新約那邊看過去的時候;很顯然的,弟兄姊妹們,你就看見在神的那個救贖旨意裡,那一個表達的中心點乃是神的教會,要藉著教會把神的兒子更明亮的顯出來;然後,再藉著教會把神的旨意來完成。但是,在整個啟示的過程裡面,你看到神是一步一步地讓這個啟示清楚、明亮,我們感謝我們的神!這是頭一點我們要留意的。
然後,第二點我們要留意的是甚麼呢?弟兄姊妹,你注意到會幕建造的時候,主要的材料是皂莢木板;但是,你看到聖殿建造的時候,一點皂莢木都沒有,我們記得我們讀會幕的時候,我們非常重的指出為甚麼是皂莢木。因為,皂莢木就是說出人的本性,在救贖裡神要藉著人的本性在神面前也能蒙恩典來表達神救贖的內容。所以,我們的主道成肉身是成了一位甚麼樣的人呢?在外面看來就成了一位如同皂莢木一樣的人,祂沒有佳形美容,祂所有的和普通人是一個模樣。但是,我們感謝神!祂不單單是一塊皂莢木,祂是皂莢木包上精金;雖然,祂是作為一位亞當的後裔。
但是,祂並沒有失去祂的神格;所以,祂還是精金把皂莢木包起來。帳幕的豎板也是如此;但是,那些豎板不是說主,那些豎板是說到在救恩裡面蒙恩的人,神要用著他們來造成神的居所。他們怎麼能成為神的居所呢?按照他們的本性來說,他們是皂莢木。但是,感謝神!祂用金子把它包起來。那麼,這些皂莢木就成了神居住的所在的原材料,這是信心支取神的工作。我們感謝我們的神!這在建會幕的時候是何等奇妙的安排;現在,到了聖殿的時候再也看不見皂莢木了。
我們記得那個會幕的皂莢木是板包上金子;然後,就搭上四層的帳幕,那個會幕就支搭起來。但是,在建聖殿的時候,你看從眼見的裡面跟會幕是完全不一樣的,會幕所表達的道成肉身的經歷好像是給隱藏起來了,你再也看不見那個道成肉身隱藏的那些點;那時,你看見眼見裡面的聖殿是甚麼呢?如果,你從外面看就是一個好大的石頭造的房子,那些石頭好大好大,比這個桌子的立方體還要大。你從外面看就是這樣的石頭蓋起來的房子;但是,你進到它裡面去的時候,你看到情形不一樣了;如果,匠人還在那裡建築的話,你就看到裡面的牆壁都用松木板來把它遮蓋起來,你再也沒有辦法看到石頭了。但是,那個木板不是給你看見的;因為,當那個木板鋪好了以後,這個木板的面上還要包上金子。所以,你進到聖殿裡面去的時候,你的眼睛一張開都是金光燦爛的。
弟兄姊妹們,你說現在是不是因為以色列人,他們已經建國了,他們財富也積蓄了不少;所以,建造聖殿的時候那個物料的豐富也就很自然的顯明出來了。但弟兄姊妹千萬不要忘了,這個圖樣是神畫的,整個聖殿的設計是神自己做的,神不是根據人有多少,神是根據祂的心意是怎樣祂就怎樣的設計。因此,我們就不能不來留意這一點;現在,聖殿的那個殼子,石頭、松木板、金子,我們現在要注意這個聖殿建造起來的時候,它是成為神的居所,也是神見證的表達。但是,神要住在人的中間這一個事實,我們千萬不要把它擱在一邊。
因為,這是神在創世以前就定規的旨意,祂要住在人的中間。神在一切救贖的啟示裡都沒有離開神要住在人的中間這一個點。如果,我們能抓牢這一個點,你從啟示錄看到新天新地出現的時候,那個表明就非常非常的有意思了。因為,那個時候神的寶座上面傳出來的話語是怎麼說?「神的帳幕在人間,祂要與人同住。」弟兄姊妹你留意,這個是神從永遠到永遠的那一個心思。現在,神要將聖殿造成這樣的一個樣子,甚麼意思呢?你要是把那個面積擴大,仍然保留會幕時候的那個安排也是蠻清楚的。但是,我們感謝神!當神救贖的啟示,或者說加上神救贖工作的進程增加的時候,神心意的發表就明亮。
現在,我們來看這個,為甚麼是石頭?如果,我們要細細看這個石頭,還有很多話要看,雖然是那麼大的石頭,弟兄姊妹,你留意到在四福音的裡,門徒們向主說:「主啊!禰看這樣的一個聖殿。」主當時的回答是甚麼呢?祂說:「別要看這一個,等到有一天,這一個殿要給拆毀到沒有一塊石頭留在另外的一塊石頭上。」弟兄姊妹,這個話是很嚴肅的,說到這個殿有一天會給拆毀,我們讀以弗所書的時候,我們也讀到主啟示到教會建造的時候,也用聖殿建造裡頭的一些情形來說明。祂說這個教會的建造是各房聯絡得合式,你說那個各房聯絡得合式是甚麼意思?
我們那年去以色列的時候,藍培德弟兄就給我們說到那些石頭,他說現在你看見的這些石頭和石頭之間好像有裂縫;但是,當年建造聖殿的時候,一塊石頭迭到一塊石頭的上面,是不允許有任何的縫在那裡留下來的。他就舉一個例子:從前我們弟兄們刮鬍子的時候用的刮胡刀的刀片,但不是現在那些刮胡刀的刀片,那些片子還是蠻厚的,早期那些刮胡刀的片子是很薄的。他說從石頭與石頭之間的那個接縫,連那一個刮胡刀的刀片都不可能插進去。那些石頭是打磨得很光滑很平整,一塊跟一塊迭在一起就如同一塊一樣。弟兄姊妹,當我們留意到這些石頭的時候,我們很難不會想起施浸約翰說過的一些話,施浸約翰說:「你不要以為你們是亞伯拉罕的子孫,神能從這些石頭裡面興起亞伯拉罕的子孫來。」這個話不是沒有意思的,你說從石頭裡興起亞伯拉罕的子孫來幹甚麼?
教會建造的基礎是生命
弟兄姊妹們,我們沒有辦法不讓它連接到聖殿建造的時候的那個光景,仍然是說聖殿的建造在那裡啟示了神如何在以後的日子建造祂的教會的原則。因為,有了會幕的那一段歷史,在啟示的上面你很清楚看到,在會幕的啟示是重在救贖。我們讀會幕的時候也特別的題過這一點,會幕裡使用了很多銅。但是,你看到那些銅的事物的時候,你如果沒有看見血,你就一定看見銀子。弟兄姊妹,甚麼意思呢?當你看見銅的時候就一定看見血,你說洗濯盆那裡沒有血也沒有銀子。但是,那裡有水,這個就是神的道,神的道就是神的兒子,那流血的羊羔也是隱藏在那裡。所以,弟兄姊妹,你看到會幕的時候,你看見銅就一定看見不是血就是銀子。但是,現在你來看聖殿的時候呢,你看到一個事情,一點銀子都沒有,你說:「神啊,現在不再需要救贖的啟示了。」弟兄姊妹們,這的確是一個大問題,沒有銀子,救贖的啟示在這裡顯不出來了。
弟兄姊妹們,你看到神的啟示是明亮的,你留意到一件事情,雖然銀子沒有了。但是,祭壇還在那裡,那個銅海的水還在那裡。弟兄姊妹,看到祭壇是擴大了,洗濯盆變成銅海也是擴大了,這兩個物件的擴大,乃是說出了神的救贖的恩典是更明亮、更清楚了。你能走過這個祭壇,你能經過銅海,這一個人在神的面前就已經是給神悅納的了。弟兄姊妹們,當你留意到這一點,你就看見為甚麼皂莢木變成了松木板,而不再是那個醜陋的、墮落的、敗壞的,沒有用處的皂莢木,而成了松木。為甚麼會是松木呢?
我想我就不扯那麼遠了,你留意以賽亞書說到松樹的事情的時候,你大概會留意到為甚麼是松木板,簡單的題一下,弟兄姊妹應該懂了。他是常年青綠的樹,也就是說明那個生命是能夠忍受嚴寒的冬天。從他們的生活史上面來說,因為它的生命是能夠抵抗那些嚴寒,這就說出了能來到聖殿裡面的人,他們都是在神面前蒙恩的。如果,從救贖的這個點上來留意的話,你連到新約裡去,你看到每一個教會組成的分子,都是有主生命的人。雖然,他們是有主的生命;但是,他們也並不是很完全、很完美。所以,他們還是要用金子來把它遮蓋下去。
弟兄姊妹們,這裡沒有用精金這個詞;但是,你留意第三章的第六節,說是「巴瓦音的金子」,我不知道巴瓦音的金子究竟是甚麼意思?但是,我們肯定一定是比一般的金子還要名貴的。金子在聖經裡面是說到信心的表達;現在,弟兄姊妹,你看到這三樣東西合在一起,石頭、松木板、巴瓦音金子,它們是連接在一起的,成為整個聖殿的牆壁,也就是聖殿所表達的最外層。如果,用人的眼睛來看的時候,你一看聖殿就是看到這個,感謝神!你可以說這是神藉著聖殿表達祂自己的見證。在當時的稱作聖殿,在神心思裡面的那個是教會,新約的教會。弟兄姊妹,我們就很清楚的看到,從會幕成了聖殿的時候,神的那個啟示是那樣的擴張了、明亮了。
從血的救贖到生命的豐富
不單是這樣,你繼續還看到一件事情,基路伯也改變了,基路伯怎麼改變呢?在會幕裡的基路伯是精金打成的,並且他們兩個的臉是看著施恩座。但現在你看見聖殿裡基路伯的那個樣,不再是用精金來做了,為甚麼不用精金來做呢?那不是降格了嗎?弟兄姊妹,我們要注意這個是神的啟示,我們不能單用物質的那個價值來衡量它,究竟是升高還是降低。我們必須要從它所表達的功用上面來留意神的心意。在會幕的時候是精金,現在是甚麼呢?歷代志沒有說是甚麼;但是,你讀列王紀的時候你就知道了,那是橄欖木,這個橄欖木就把它雕成兩個基路伯,它們的體形也變了,在會幕裡面兩個基路伯的翅膀是高張的,在施恩座的當中他們的翅膀是連接在那裡。他們的臉是看著施恩座。我們讀出埃及記的時候我們也題到,他這樣的護著施恩座是一個保護,保護甚麼呢?
我們知道基路伯的功用是要彰顯神的公義和聖潔。所以,他們在那裡保護那個施恩座。保護著施恩座下面的那個約櫃,我們知道約櫃裡面有的是甚麼?很顯然他們那個時候是很清楚地在那裡彰顯神的公義和聖潔;但是,他們的眼睛卻是看著施恩座,你說施恩座有甚麼好看的?不就是一個金子的盆嗎?弟兄姊妹們,別忘了施恩座是它的名字,就是說到人如果能來到這裡,他就是要接受恩典。因為,神要在那裡向人施恩;但是,恩典的流出有一個條件,甚麼條件?你必須先要滿足神的公義。所以,你就看見兩個基路伯的翅膀連在一起,而眼睛瞧著施恩座。你說瞧著施恩座幹甚麼?他們要看看施恩座裡有甚麼?施恩座上面有甚麼?除了血,甚麼都沒有。
弟兄姊妹,你曉得祭司一年一次在贖罪日,帶著贖罪祭牲的血進到至聖所,就把那個贖罪祭的羊羔的血彈在施恩座上,基路伯就是要看見血。如沒有那個牛羊的血在那裡,施恩座就不是流出恩典,施恩座也不在那裡遮蔽人的罪。弟兄姊妹也曉得施恩座的另外一個名字叫做蔽罪座;如果,人來到神的面前,他的罪沒有給遮蔽的話,他不可能接受恩典的。不接受恩典接受到甚麼呢?接受神的擊打。弟兄姊妹,你留意到,當時在會幕裡面的基路伯的形象是這樣的。
到了聖殿的時候,你看到就成了兩個好大的基路伯,每一個基路伯翅膀伸開的時候是十肘,兩個合起來就是二十肘,聖殿正面的寬度就是二十肘,這兩個基路伯就站在約櫃的兩旁,他們是展開翅膀,一邊是接觸到聖殿的牆壁,約櫃當中的上方也是他們翅膀連接的交接點,臉不再朝著施恩座,而是看著外面。弟兄姊妹,你看到這個轉變,你千萬要記住是神的設計,不是人的設計,是神用指頭畫給大衛看的。這個轉變是甚麼意思呢?弟兄姊妹你留意這個,我們感謝神!如果,我們讀以賽亞書,你也能夠留意到橄欖樹所表達神的心意的是甚麼。
橄欖樹說明生命的長久和豐富
如果,從橄欖樹來說,它的壽命是很長的,它所結的果子是很豐富的。再有,它的橄欖栽子也是非常非常的多。我們到過以色列看的時候,那個印象就很深。在客西馬尼園的隔壁還有好多好多橄欖樹,他們說最年輕的那一棵有三千年,那是說到它們的壽命。但是,在聖經裡面說到的橄欖樹,特別著重的是它生命的豐富,一面是它結的果子很多,一面是它的栽子也是很多,你曉得橄欖樹的繁殖不是用橄欖裡面的那個有殼的種子;當然,你也可以把它接枝,這個也是很普通的。但是,橄欖樹的繁殖是從它的根部發出很多很多的栽子。所以,詩篇上是怎麼說?說:「你的兒女環繞你的桌子 ,好像橄欖栽子。」所以,你知道橄欖樹在聖經裡面神所要表達的。
你現在就看到了兩個不同的基路伯在那裡,說明了甚麼?是說到生命的長久和豐富,那為甚麼會從注視施恩座而成了現在不再注視施恩座,而看外面呢?我不知道神從會幕建造好開始一直到聖殿的時候,以色列人在神面前獻上了多少的牛羊。其實,我們也不必去計算,腦海裡總有一個印象,在那麼長的一段時間裡面,牛羊不住的在神的面前獻上。雖然,它是一些預表;但是,在預表裡面所帶出來的那個實際,在神的面前沒有過去。所以,有了那麼長久的啟示實意。在神的啟示的上面,神把那個啟示帶高一層。現在,基路伯不再注意有沒有血,所注意的是人來到神的面前去享用生命的豐富。因為,從神的施恩座上所流出的,不單是赦罪的恩典,也是生命豐富的流出。
當我們看到這一點的時候,你應該會記得起我們的主說:「我來了,是要叫羊得生命。」這個是會幕;「並且得的更豐盛」,這個是聖殿。弟兄姊妹們,我們實在感謝我們的神!現在,基路伯一直看著進來的人,而他們一直在那裡來顯明一件事情,讓進到神面前去的人,不單是神要拯救他們到底;並且,神要讓他們得著在祂兒子裡面所有一切的豐富。我們感謝我們的神!
作神用自己的能力建造聖殿的見證
我們再看,還有一些甚麼是變動了的?弟兄姊妹你注意,有一個變動是多了兩根柱子,這是在會幕的時候沒有的,那兩根柱子是立在聖殿的前頭,這是第三章的末了那裡說,他在那裡造了兩根銅柱,銅柱的樣式在那裡有一些解說。但是,那些解說如果沒有底下的說出它們的名字,我們就不太容易領會得透徹。這兩根柱子在殿的前面,左邊一根,右邊一根。但是,不是旗杆,它們不是為了升旗用的,它們是為了甚麼用的呢?它們是在那裡見證一個事實。因為,你只看見兩根,所以那個見證的功用是很明顯的。見證甚麼呢?你留意它們的名字,頭一根叫做雅斤,雅斤是甚麼意思呢?就是「祂要建造」,祂當然是神了,神要建造。然後,左邊那一根叫做波阿斯,波阿斯是甚麼意思呢?它的意思就是說「在祂裡面有能力」。兩根柱子合起來,神要在這裡發表的心思就很清楚了,神要用祂裡面所有的能力來建造祂所要建造的。
因此,弟兄姊妹你留意到,這兩根柱子不是在殿頭,是在殿的前面,你也可以說它們是不屬於這個殿的。當然,我們是把它們看成是這個殿的一部份;但是,它們又是明明地和殿的建築物分開的,是神很明顯在那裡立了一個見證。雖然,聖殿的建造是在那裡發表神所要做的,但聖殿還沒有完成神所要的。因為,聖殿所表達的乃是以後要來的神的教會。我們要回到以弗所書第一章,等到有一天,神要叫在天上地上一切所有的,都在基督裡面同歸於一。祂怎麼能叫萬有在基督裡同歸於一呢?要藉著那些在基督裡首先有盼望的人,這個是教會。這是神要做的事,神怎麼能做成這個事呢?現在,聖殿裡的兩根柱子就在那裡告訴人,在神裡面的能力,祂要建造好祂所要的。神在裡面所有的能力,是甚麼樣的能力呢?生命的大能、復活的大能。
我們感謝我們的神!當我們看到聖殿和會幕作一個比較的時候,你就看得很清楚,我們剛才也題過會幕裡面用的銀子很多。但是,在聖殿裡面你一點都沒有看到,我們已經題過這一點就不題了。我們還要題一樣,你看到在會幕裡和聖殿裡的物件,每一樣顯出功用的,顯出來的功用都增加了,都擴大了。祭壇就從一個比較起來好像一個小方盒子,現在就成了十肘寬十肘長,二十肘高了。洗濯盆就成了一個銅海,用十頭牛來把它馱起來。然後,又增加了十個盆放在壇的一邊,讓那些祭牲宰了以後,就在那裡洗乾淨,也做了很多金子的碗,這些都是增加的。
如果,你留意到那個,這裡也題到了,不過列王紀是列得比較明細一點,桌子是增加了,本來只有一張桌子的,現在有十張桌子;本來只有一個燈檯,現在有十個燈檯。但是,那香壇只有一個,這個待回再說。你看到所有那些在會幕裡面,顯明神在救贖所帶出的功用的物件,數量上增加了,體積上擴大了,這個我們很容易就能體會,那就是神所有的供應是非常明確的擴充了,來供應人的需要。神的榮耀豐富了,神的供應也是很豐富的。
我們實在感謝我們的神!現在,剩下香壇一個沒有變動,但是擴大了。完全沒有變動的只有約櫃,那個約櫃仍然是會幕的那個約櫃。弟兄姊妹,你從第五章你就看到這個事實,當整個聖殿都建造好了,所有物件都安排好了,所羅門就吩咐人把約櫃從錫安那個帳幕裡搬移到聖殿來。這個約櫃就是摩西在曠野建造的約櫃,現在還是那個約櫃搬來了。弟兄姊妹那裡又給我們看到一些事情,從前會幕並不是很大的,約櫃放在那裡,相對來說就覺得它好大。但是現在把約櫃搬到新建好的聖殿,相對來說它就變得很小了,甚至是聖殿裡頭最小的那個對象。你說:「神啊!每樣都擴大了,為甚麼那個約櫃不擴大呢?看起來也不相稱。」但神說:「就是這樣。」
在約櫃裡面只有一樣改變,甚麼改變呢?就是抬約櫃的那兩根杠,這杠不一樣,從前的那兩根不是很長。但是,現在這兩根杠是很長,多長呢?二十肘,剛好就是聖殿的寬度,並且幔子垂下來的時候,把聖所和至聖所隔開了,但是兩旁有的縫留出來,你在聖所裡面可以看見那兩根杠的末端,我們就覺得稀奇,神為甚麼換那兩根杠,但是你卻不換那個約櫃呢?還有一樣,在約櫃的裡面甚麼都沒有,只有十條誡命那兩塊石版。在歷代志和列王紀上都特別記載這個事情。弟兄姊妹,你注意第五章第十節:「約櫃裡惟有兩塊石版,就是以色列人出埃及後,耶和華與他們立約的時候,摩西在何烈山所放的。
除此以外,並無別物。」在我們的印象裡,它除了這兩塊石版,應該還有一金罐的嗎哪,還該有亞倫發芽的那一根杖。但是現在從會幕把它搬到聖殿來的時候,那兩樣挪開了,只有十條誡命,當然如果我們事事都去注意的話,我們是可以領會到的。你曉得那兩件東西放在那裡的作用,你就知道那是神讓百姓知道,如果神要鑒察他們的罪,他們隨時可以給神追討。因為,那兩樣都是他們在神面前得罪神的標記。現在來到聖殿,神的恩典和憐憫都大大的擴大了,神就讓人去領會了,神若究察罪孽,誰能在祂的面前站立得住?「但你有赦罪之恩,為要叫人敬畏禰。」我們感謝神!
這一個留下的約櫃,還有一個更重要的發表在那裡,那是說出從永遠到永遠,神與人所立的約不改變。因為,神是不改變的神,祂照著祂的定意要恩待人的時候,這一個心意不因著人的愚昧而改變。曾經有一金罐嗎哪在那裡,曾經有一根發芽的杖在那裡,這些都是定人的罪。但感謝神!當神藉著祂救贖的工作進一步的來顯明的時候,祂向人所表達的乃是赦免的恩典,我們感謝我們的神!我們沒有辦法忘記以賽亞書上所題到的那兩句:「我塗抹了你的過犯,像厚雲消散;我塗抹了你的罪惡,如薄雲滅沒。你當歸向我,因我救贖了你。」弟兄姊妹,你看到整個聖殿裡面所有的一切,都是在那裡榮耀又豐富的發表神向人的心,唯獨神的約櫃沒有變動。這是祂永遠的旨意,祂在創立世界以前就定下了這個心意,祂一直是按照祂這個心意來在每一個世代裡面作成祂所要作的工。我們感謝神!
因著這一樣,你會很清楚的看到一件事,聖殿在那個時候對以色列民來說是一個新的開始。但是,在這個新的開始的裡,神要讓他們留意一件事,神和人的關係要回到「當初」。他們當時瞭解的「當初」就是回到建造會幕的時候的那個光景。因為,聖靈特別在這裡留下除了兩塊石版,除此以外再無別物,我們感謝我們的神!當我們看到聖殿的建造是在這樣的一個光景裡來顯明的時候,我們還是感謝我們的神!你看到祂在每一個世代裡,按著祂定規的那一個次序,越過越把祂的心思來向人表明。感謝我們的神!從會幕到聖殿,眼見裡很多事物都改變了,當然是好的改變,榮耀的改變。但是,有一件事情沒有改變,那就是約櫃沒有改變,神的信實沒有改變,神的定意沒有改變。還有一個現象也沒有改變,甚麼現象呢?
新耶路撒冷的小影
弟兄姊妹你記得,當摩西在曠野把會幕支搭起來的時候,神的榮光就充滿會幕,現在我們又看見,當約櫃搬進聖殿以後,眾祭司都按著神的定規在那裡執行他們的職事的時候,神的榮耀又在那裡大大的顯明,那時候連摩西也不能進入會幕,現在是眾祭司都不能站立來供職;因為,神的榮光充滿了這個殿。
弟兄姊妹們,這一點就顯出以後新耶路撒冷顯出來的時候的那個光景,一切都按照神的定意來成全的時候,神的榮光就充滿全宇宙。我們感謝神!從會幕到聖殿,神把祂心裡的意念向人作了明亮啟示。感謝主!等到教會在地上顯出來的時候,那一個啟示又更大更明亮了;等到那一天來到,新耶路撒冷擺出來,神整個的心意都顯在全宇宙的中間。
我們感謝神!我們看到神在歷史裡一步一步按照祂自己的計畫來顯明祂的作為。我們現在是來到神建造祂的教會的階段,我們盼望神真把我們的心奪來,毫無保留地放在祂的建造上。我們也要讓神那永遠的旨意更快的來到,神就滿足,我們也喜樂。因為,在會幕和聖殿建成的時候,以色列民都大大的喜樂,我們看到神的旨意成全的時候,我們也定規是毫無保留的與神一同喜樂,但願主恩待我們!
我想今天晚上我們就交通到這裡,下個星期我們就從第六章開始,因為裡面有很多的話,如果從歷史的本身來說,在列王紀已經題到了,我們就不題歷史那方面的事。歷代志既然是神作工的日誌,我們就留意神在歷代志裡面所要表達的信息。
雅斤與波阿斯(三15~17;四12~13)(賈玉銘)
(3:15~17,4:12~13)
所羅門所建聖殿,可謂壯麗榮美。於殿廊前設銅柱兩根,左右各一;左稱雅斤,右稱波阿斯,為推羅良工戶蘭所制。聖經中有數處,詳記此二柱之事(王上7:15~22,41~42;耶52:21~23;王下25:17),全柱略分三部:一為柱身,二為頂,三為柱飾。柱身據聖經他處言,高十八肘,本處言高三十五肘,在他處是分而言之,本處把兩柱合而言之,除銜接處,或柱座不計外,二柱共高三十五肘,周圍十二肘。中空,以銅為之,厚約三英寸。柱頂為球形(王上7:41)。二柱頂各高五肘,合柱身、柱頂,共計約高四十英尺。柱頂之飾,是先以銅作網,上懸銅刻之石榴二行環繞、每行有石榴一百個。二柱之意義:雅斤是神要建設、指導或堅定之意;波阿斯是能力或靠神得力之意。設立此二柱之原因,最要緊的是為表現靈意,是於歷代神家之工人,大有教訓的。
一、為紀念柱——紀念雲柱火柱之要意聖殿原是聖會的表明,神常在聖會當中,如像他常在聖殿中顯現一樣,所以殿中之二柱,正是為紀念神歷來如何在他聖民當中,顯出他與會眾的關係。按雅斤是神要建設或是堅固、指導之意,正是表明會眾從埃及至迦南,無時無地不靠神意旨的堅立指導。波阿斯意即從神得能力,正是表明會眾所以勝法老、過紅海、遠渡曠野;四十年來衣未破、腳未腫,天天靠賴天降之嗎哪養生;以色列人所以能成為這樣大的民族,皆是由神的能力所建立。這雲柱火柱如何在會眾的前面引導,後面護衛,又如何在會眾的中間光照,外面保衛,並如何在上面遮蔽太陽的炎熱。且時常帶領他們的路程,雲柱何時起行即起行,何時住下即住下;雲柱往左即往左,雲柱往右即往右;這雲柱火柱即是他們最大的倚靠。至於他們的信仰道德方面,自然更是靠賴神能神力之建設而來。現在他們既已到了迦南地,立了選民國,如何可以不紀念上主歷來在他們中間,所施一切引導建設的美旨與能力呢?
二、為見證柱——見證聖殿成功之原因究竟聖殿是如何成功的呢?院子聖所與至聖所,並殿中一切貴重的器具,是按照什麼樣式建立製造的呢?當大衛快要去世的時候,曾切切叮囑他的兒子所羅門說:“你當謹慎,因耶和華揀選你建造殿宇作為聖所……大衛將殿的遊廊、旁屋、府庫、樓房、內殿和施恩所的樣式,指示他兒子所羅門。……大衛說:‘這一切工作的樣式,都是耶和華用手劃出來使我明白的’”(代上28:10~20)。聖殿中一切的一切,都是照著神所指示的樣式,為的是表明主耶穌來,如何事事按照神旨,他如何生,如何死,如何為我們完全了律法,擔當了罪刑,為我們作成完全的救法。建立聖殿一切計畫,皆是由於神,這就立起一根柱子名雅斤,為見證。不但建殿的計畫由於神,建殿的能力亦由於神,就如神如何藉大衛的手,預備各樣材料;或感動了百姓的心,樂意奉獻(代上29:1~9);又使推羅王歡喜幫忙;更是感動建殿之工人,如戶蘭等,有智慧聰明,並有精巧之手藝,善於製造,“精於雕刻”,“又能想出各樣的巧工”(2:13~14)。這一切雖是藉著人,卻皆是由於神。建殿的力量,是從神來的,耶穌生死復活的大能力.莫不是出於神,所以又立起一根柱子叫波阿斯。將這兩根柱子,立在已經建造成功之殿前,為要見證此高大榮美的聖殿,是由神建造成功的。因為非神自己建造,建造的人是徒然勞苦的(詩127:1)。聖殿所表明的完全救法,當然更是賴神的美旨與大能成功的。
三、為標準柱——信徒工作之表徵聖殿原是教會的表明,建立聖殿種種經過,亦正可為建立教會之標準。
(一)工人應具資格殿前的柱子,正是代表教會的工人,彼得、雅各、約翰等,崇稱為教會柱石(加2:9)。得勝的信徒,要在神殿中作柱子(啟3:12)。按殿前的銅柱所表現的:(1)是經過鍛煉的——銅是代表經過審判的。(2)是中空的——虛心的人是有福的。(3)是豎起來的——不是躺下的。(4)是直的——不是彎曲的。(5)是硬的——不是軟的。(6)是多多結果的——且是多子的,每柱頂有二百個石榴,每個石榴皆是多子。(7)是立於門前的——便於送往迎來。(8)是成雙的—— 一木難支大廈。
(二)工人對於工作
1、必須明白神的旨意靠著神的能力——須賴神的建設神的旨意——歷代信徒建立教會,必須要實現這兩根柱子所標榜的:即第一不用人的方法、人的主意,要專憑神旨去建立。各處教會失敗的原因,首在人意太多。各教會總是忙著聚這樣議會,那樣議會;通過這樣議案,那樣議案;聚過了些議會,通過了些議案,定規了些辦法,使書記員忙個不了,歸總也不過是一紙空文,並不生髮什麼效力,這樣怎能使教會進行呢?
2、須靠神的力量神的大能——教會失敗的第二種原因,是靠人力不靠神力。教會所規定的,既多出於人意,縱然照著所規定的去行,還是憑著人力,並不是憑著神靈能力,所以隨你如何建立推行教會的各種事工,終是勞力多,成功少,就如門徒當日在加利利渡海,因為主不同在,直至行到四更天,不但搖櫓甚苦(可6:48),而且也只是行了十裡多路(約6:19)。及至請耶穌上船,立刻風平浪靜,船就忽然到了所要去的地方(約6:21)。亦如門徒在加利利海打魚,“整夜勞力,並沒有打著什麼”(路5:5;約21:3)。今日教會同工,須要時時注意,這屬靈聖殿中的兩根柱子,一則再不要憑人的意思,用人的辦法;二則再不要靠人的能幹、人的力量。幾時我們的眼睛注視這兩根柱子,幾時這屬靈的聖殿,就建立起來了。
四、為通天柱——這兩根柱子立於聖殿院中,即表明聖殿全部的意義:
(一)在神一方面即代表神如何在教會中與會眾同在。柱子即代表神自己,代表神臨格會中。他是雅斤,即完全救法的原動,救法是本於他,由於他,成功於他。且是整個教會的本源,全體教會的進行建設,全在於他。他是波阿斯,他的意旨、恩賜、生命、能力,皆運用在教會中。從始至終,教會永在他的旨意與能力中,無礙無阻地一直進行。
(二)在教會一方面在神殿的門前,立起這兩根輝煌壯麗的柱子,曰雅斤,曰波阿斯,各表信仰的深意,令人一望而起景慕謙卑信靠之誠。覺得自己無力無能,實不足恃,即俯伏在神殿的門口,景慕等候神的指示堅定,並求主賜力量。否則不論生命、生活、工作,皆無所成就;更是對於建立神殿之工,不由神建設、不從神得力,皆是徒勞。所以這兩根柱子,立於神的殿門前,使每一個殿中來的人,無不一望而深覺自己之無能無力,非得了神的眷顧、神的能力,決不敢跑在神前面,妄自動作。眼望銅柱,心自謙抑,敬候主前,領取上頭的恩惠力量,方能在救恩上有所得獲、生命上有所長進、在主的工作上有所成就。所以這兩根柱子,真是通天柱,把天上地下通連起來,成為神人一貫的真教會。
主耶穌曾對非拉鐵非教會的使者說;“得勝的,我要叫他在我神殿中作柱子,他也必不再從那裡出去”(啟3:12)。究竟誰是得勝的呢?誰有在神殿中作柱子的資格呢?我們看到聖殿中兩根紀念或見證的柱子,雅斤與波阿期所表明的,就可以顯然曉得了。我教中信徒,果願將來在神殿中為柱子嗎?須要切切紀念你今日在神家的工作:一則不要按照個人意見——必須遵照神的旨意。二則不靠個人的力量——必須靠神得力。這樣不但你一切工作進行順利,這也是表明你有在神殿中作柱子的資格了。誰肯舉目時時注視雅斤與波阿斯,作一個順神旨、靠神力之人,誰就不但有了在神殿中作柱子的資格,而且也有將來在神殿中作柱子的希望呢!當日在聖殿中的雅斤與波阿斯兩根柱子,雖是高大榮美,可惜在西底家三年間,竟被巴比倫人打碎,把柱子的銅運到巴比倫去,這是何等可憐!(王下25:14)。但將來在神殿中作柱子的,卻是永遠不再被挪去,“得勝的,我要叫他在我神殿中作柱子,他也必不再從那裡出去”(啟3:12)。哦!這地位是何其穩固啊;
全心崇敬、細嘗主恩(3章1至17節)(香港讀經會)
祈禱: 求主使我曉得全心全意地向你崇敬禮拜,好使我更深體會你賜的恩福!
所羅門不但花了三年多的時間為建造聖殿作出預備,他更是願意採取一種全心全意尊崇主的態度來事奉,結果他促使整個國家得以飽嘗被神建立之福。
聖殿所在的那座山通常被稱為錫安山,可是,經文卻以錫安山所座落的那處更大範圍的摩利亞山來作出表達,一方面是要提醒子民不要忘記亞伯拉罕曾在這裡向神呈獻以撒為燔祭的美好事�翩A同時亦因為大�}曾在這裡得聞神的心意(參代上21:15、26)。經文以這樣的論述作為所羅門建殿的引言,旨在勉勵百姓該以全然奉獻的態度來承擔起事奉神的機會(1∼9)。
在論述至聖所的建造過程時(10∼14),歷代志下特別將焦點放在基路伯的雕塑方面,經文指出這是「按造像的法子」(10)而進行,意即,這並不是天使的實際模樣,只是以一個較易幫助人理解的形象作為代表,好勉勵會眾重視敬拜的事。此外,這兩個相連的基路伯並不是坐在寶座上的那位該受敬拜的主,乃是以雙腿立足在神面前,與神的眾子民一起向神獻上摯誠敬拜的使者。
若參照列王紀上7:15∼22,便清楚看見殿中的兩條柱子外表雖是粗大,但卻是中空的,因此,這兩條柱子並不是聖殿的主要承托點(15∼17)。由於在柱內中空的地方常有火被燃點著,因此有見解認為,這可能是用作提醒子民,不要忘記神如何在昔日曠野的旅程中,分別以雲柱和火柱來引領他們的事�翩C「雅斤」的原意是「祂建立」,「波阿斯」則為「在祂裡面得著力量」,這正好反映神是敬拜者的依靠。
真正蒙神悅納的敬拜,並不在乎擁有多麼周全的安排,反倒是敬拜者是否真正擁有一份摯誠朝拜主的心意(參約4:24)。若我們曉得學效所羅門王建造聖殿時那份專注,毫無保留的立志高舉神的榮耀,以謙卑和專一的生命與天上眾使者一起歡聲稱頌神,我們必定可以時刻在生命中得著神奇妙的引領。
我的思想 ………………………………………………………………………
……………………………………………………………………………………
所羅門興建聖殿的工程(三1~四22)(台北靈糧堂)
接下來三章到四章,就是所羅門建造聖殿的過程與規模。
一、耶和華顯現的摩利亞山
首先我們看見所羅門確定了建殿的位址,就是當年大衛所指定的「亞勞拿的禾場」。當年大衛在此獻祭,蒙神赦罪悅納,因此就認定此處為建殿之所。不過在此的經文,更進一步說明,此處就是「耶路撒冷的摩利亞山上」。「摩利亞山」有什麼特別呢?原來此處就是當年亞伯拉罕獻以撒的地方(參創二二)。二千年之後,耶穌基督也將自己如同贖罪祭一樣,獻在十字架上。這座山原來是神親自揀選的獻祭之所,祂也揀選此地安置祂榮耀的同在。
二、殿的根基
因此,聖殿在「所羅門作王第四年二月初二日開工建造」,一直到「十一年…八月,共七年」(王上六38)聖殿才建造完工。聖殿的尺寸是「長六十肘,寬二十肘,都按著古時的尺寸」,此處「高一百二十肘」,在列王記卻是「高二十肘」,一般認為列王記的高度「二十肘」比較可信。殿中「用松木板遮蔽,又貼了精金」,至聖所則「長二十肘…寬也是二十肘;貼上精金。…造兩個基路伯。」
三、兩根銅柱
所羅門聖殿與會幕最大的不同,就是有兩根銅柱「高三十五肘;每柱頂高五肘。」列王記中則是「高十八肘」(約8公尺)一般認為此處「三十五肘」是將兩根柱子加總的尺寸。「右邊的起名叫雅斤,左邊的起名叫波阿斯。」「雅斤」的意思是「他建立」,「波阿斯」的意思是「力量在他裡面」,簡單講就是「建立與力量」,表明殿的建立堅固了神與百姓的盟約關係。
另一個不同處,就是在院中製造大型的「銅祭壇…長二十肘,寬二十肘,高十肘」,與聖殿同寬。也製造「銅海」與「十個盆」代替「洗濯盆」之用,「銅海…高五肘,徑十肘,圍三十肘…周圍有野瓜的樣式…有十二隻銅牛馱海… 海厚一掌…可容三千罷特」。原本各一件的「金燈檯」與「陳設餅桌」都制了十件,並且其中的器物都是「純金」或「精金」。其中所用的金、銀、銅與木、石不計其數。這是大衛當年的預備,但也展現出所羅門時代的國勢鼎盛。
默想
我是否在我所作的事上明白主的旨意?我是否在我所作的事上全心全意作到最好,追求卓越?
回應
親愛的主:謝謝你讓我參與在你轉化這個世代的行列中,我們今天所作的事,有如恢復你在全地的掌權一般,都是建造你的居所。求主賜給我智慧與啟示的靈,明白在各種職務中如何與你同工,也賜我機會與資源,充分使用在你給我們的使命之中。阿門!
聖殿工程(三章1~17節)(台北基督之家)
分享:
若與列王紀上比較,本章對聖殿工程的記述,只能稱之為摘要。由此可以得知,歷代志作者記述本章的主要目的,不在於告知讀者工程細節,而只是要讀者感受到聖殿的宏偉氣勢、金碧輝煌,進而激動讀者嚮往之情。
聖殿的壁面是由黃金與寶石鋪陳,大殿與至聖所中充滿了天使的浮雕與雕塑,因為聖殿就是要人感受到神同在的所在。這不但是舊約時代聖殿存在的目的,同時也是新約時代教會存在的目的。當然,筆者所言之教會,並非指著當今眼見掛招牌的聚會場所,而是指著蒙基督寶血贖回,同奔天路的基督徒相愛團體。當基督徒團體真實合一相愛(愛神愛人)的時候,世人就能經驗到神的同在,也才能夠真實相信主耶穌是神差來的救主。
主耶穌臨上十字架前的教導說:「我不但為這些人祈求,也為那些因他們的話信我的人祈求,使他們都合而為一。正如禰父在我裡面,我在禰裡面,使他們也在我們裡面,叫世人可以信禰差了我來。禰所賜給我的榮耀,我已賜給他們,使他們合而為一,像我們合而為一。我在他們裡面,禰在我裡面,使他們完完全全的合而為一,叫世人知道禰差了我來,也知道禰愛他們如同愛我一樣。」(約十七20~23)這段經文裡面,講到合一(相愛)的三面,一面是講到信徒的合一(相愛),一面是講到三一神與基督徒的合一(相愛),另一面是講到三一神的合一,而所有的合一都指向一個目的:「叫世人知道禰差了我來」。
神的同在並不抽象,也不只是一種主觀的感覺而已。基督的救贖原本就是要把神的同在帶回到屬神團體中,當基督徒們真實過著聖潔相愛的生活,神的作為就會彰顯在我們中間,正如使徒行傳二章四十一至四十七節所描述的,不但「眾人都懼怕,使徒又行了許多奇事神跡」,(徒二43)而且「得眾民的喜愛,主將得救的人天天加給他們。」(徒二47)神的同在不但可以主觀地感受,也可以具體經歷,更可以用眼看、用手摸、用口述說。
親愛的基督徒,今天世人與教會之所以不能明白、不能體會神的同在,乃是因為基督徒對神不委身、對教會不委身;沒有委身、就沒有相愛,「合一」就只能「空談」,基督徒的聚集只是個沒有神同在的空「聖殿」。
回應禱告:
天父,求禰幫助我和今天的每一位基督徒都能帶來禰同在的彰顯!求禰説明每一個地區的眾教會,都能真實相愛,使神同在與奇妙作為都能顯明在未信者面前,阿們!
禱讀:約翰福音十七章22~23節
22 你所賜給我的榮耀,我已賜給他們,使他們合而為一,像我們合而為一。
23 我在他們裡面,你在我裡面,使他們完完全全地合而為一,叫世人知道你差了我來,也知道你愛他們如同愛我一樣。
通天的聖殿(代下3:1-4)(高銘謙)
單單四節的經文,說明了歷代志的聖殿與列王紀的聖殿在描述上有很多不同之處。首先,“所羅門就在耶路撒冷、耶和華向他父大衛顯現的摩利亞山上,就是耶布斯人阿珥南的禾場上、大衛所指定的地方預備好了,開工建造耶和華的殿。”(1節)這一句是歷代志獨有的句子,列王紀沒有。
首先,聖殿的選址是耶和華向他父大衛顯現的地方,是一個大衛曾經見過神的地方,聖殿在此建立,讓世人可以在聖殿的敬拜中同樣看見神;第二,聖殿建在摩利亞山上,這是亞伯拉罕接受試驗獻以撒的地方(創22章),也是耶和華以勒(原文另一個含意是:耶和華必被看見)的地方,說明聖殿連結了亞伯拉罕看見神的傳統,也表達出古近東一個重要的思想:聖殿要建在山上(列王紀沒有說明是否建在山上),因為高山上的敬拜象徵通往天上的敬拜;第三,這是耶布斯人阿珥南的禾場上,叫我們回想大衛如何獻祭以止息天使的刀(代上21章),這是一個止息刀兵和神怒氣的地方。因此,歷代志作者用一句說明,結合了三大傳統,指出耶路撒冷的聖殿是天地互通及承接傳統的敬拜中心,在此處,人可看見神。
第4節說明殿前的廊子高一百二十肘,與王上6:2所描述的三十肘足足高出四倍!這樣看來,歷代志的聖殿比列王紀的聖殿高,我們不需要太快認為那一個版本的聖殿合乎歷史事實。這樣的高度差別似乎說明了一種象徵意思:聖殿是通往天上的地方。
歷代志作者有意把耶路撒冷聖殿描述為通往天上的敬拜中心,人在此處敬拜,彷佛參與天上的敬拜;人在此處讚美,彷佛親自眼見耶和華。在約翰的神學中,耶穌是聖殿(約2:21),他本身也是通往天上的梯子(約1:51),透過耶穌,我們的敬拜可以通往天上,這樣的神學,早在歷代志的聖殿傳統中找到雛型。
思想:
你近來的敬拜生命是否以基督為中心?讓我們回歸這敬拜的中心,讓你的讚美通往天上的居所。
聖殿的象徵意義(代下3:5-4:6)(高銘謙)
鑰節:代下3:13-4:2
聖殿的設計是一個很複雜的設計,每一個裝飾和圖樣都有其象徵意義。首先,聖殿處處貼上金子和寶石,這是精金(4-5節)、寶石(6節)、巴瓦音的金子(6節)等等,象徵著伊甸園中的寶貴石頭(創2:11-12),而且至聖所貼上金子六百他連得(8節),剛剛與代上21章裡大衛用六百舍客勒金子買了禾場建殿一樣的數目,象徵贖價。當人進入聖殿時,彷佛進入伊甸園,也瞭解自己被贖的事實。
第二,至聖所有兩個基路伯(10-13節);基路伯是耶和華的寶座,也是大衛得到靈的啟示所領受樣式時(代上28:11-19)的其中一個主要內容。基路伯象徵神的寶座,也象徵神的同在,讓每位進殿敬拜的人看見神的同在(在幔子及牆上,也可看見基路伯,7、14節)。
第三,殿前有兩根柱子,右邊的起名為雅斤,左邊的起名為波阿斯(15-17節),上面有一條鏈子,扣著一百個石榴,象徵著伊甸園的兩根樹,讓進殿的人有一種進入伊甸園的感覺。
第四,所羅門造了一個銅壇(4:1),是獻燔祭的地方,因燔祭的煙是向上升,升上天上的居所(“上升”也是燔祭的字根),因此,銅壇便是通往天上的地方。第五,殿內有銅海(4:2-3),是為祭司沐浴用的(4:6),“海”在神創造天地時象徵邪惡的勢力,當敬拜者進入聖殿敬拜神,彷佛經驗一次神如何在創世時戰勝黑暗一樣。
因此,我們可以理解聖殿中的敬拜是讓敬拜者回歸神創世時伊甸園的美景,與神一起經驗戰勝黑暗、靠主得勝的片段,並且體會神的同在,親眼看見神。
思想:
你近來的敬拜生活是否失去了這樣的導向?求主讓你在敬拜裡大大體會神的同在,靠主得勝罪惡,進入伊甸園的豐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