約伯記 3
約伯記第三章註解
壹、內容綱要
【】
貳、逐節詳解
【伯三1】「此後,約伯開口咒詛自己的生日,」
〔呂振中譯〕「此後約伯便開口咒詛他自己的生日。」
〔原文字義〕「
〔文意註解〕「
〔話中之光〕(一)
【伯三2-3】「說:“願我生的那日和說懷了男胎的那夜都滅沒。」
〔呂振中譯〕「2他應時說:3願我生的那日滅沒,願說懷了男胎的那夜消失。」
〔原文字義〕「
〔文意註解〕「
〔話中之光〕(一)
【伯三4】「願那日變為黑暗;願 神不從上面尋找它,願亮光不照於其上。」
〔呂振中譯〕「願那日變為黑暗!願神不從上面探尋它;願亮光不照射於其上。」
〔原文字義〕「
〔文意註解〕「
〔話中之光〕(一)
【伯三5】「願黑暗和死蔭索取那日,願密雲停在其上,願日蝕恐嚇它。」
〔呂振中譯〕「願黑暗漆黑佔領它;願密雲停於其上;願那日的暗翳威嚇它。」
〔原文字義〕「
〔文意註解〕「
〔話中之光〕(一)
【伯三6】「願那夜被幽暗奪取,不在年中的日子同樂,也不入月中的數目。」
〔呂振中譯〕「那夜呢、──願墨黑奪取了它!不讓它連在年中的日子;不讓它入於月中的數目。」
〔原文字義〕「
〔文意註解〕「
〔話中之光〕(一)
【伯三7】「願那夜沒有生育,其間也沒有歡樂的聲音。」
〔呂振中譯〕「哎,願那夜沒有孕育;也沒有歡樂聲進入其間。」
〔原文字義〕「
〔文意註解〕「
〔話中之光〕(一)
【伯三8】「願那咒詛日子且能惹動鱷魚的,咒詛那夜。」
〔呂振中譯〕「願那咒詛白晝的咒詛黑夜;願熟練於喚醒大鱷魚的、咒罵黑夜。」
〔原文字義〕「
〔文意註解〕「
〔話中之光〕(一)
【伯三9】「願那夜黎明的星宿變為黑暗,盼亮卻不亮,也不見早晨的光線(“光線”原文作“眼皮”);」
〔呂振中譯〕「願那夜黎明之星宿變為黑暗;盼亮卻不亮,也不見晨曦之破曉〔原文:眼皮〕。」
〔原文字義〕「
〔文意註解〕「
〔話中之光〕(一)
【伯三10】「因沒有把懷我胎的門關閉,也沒有將患難對我的眼隱藏。」
〔呂振中譯〕「因為它沒有把懷我的胎門閉着,沒有對我的眼隱藏着苦難。」
〔原文字義〕「
〔文意註解〕「
〔話中之光〕(一)
【伯三11】「“我為何不出母胎而死?為何不出母腹絕氣?」
〔呂振中譯〕「我為甚麼不出母腹就氣絕呢?」
〔原文字義〕「
〔文意註解〕「
〔話中之光〕(一)
【伯三12】「為何有膝接收我?為何有奶哺養我?」
〔呂振中譯〕「為甚麼有雙膝來接收我?為甚麼有胸給我喫奶呢?」
〔原文字義〕「
〔文意註解〕「
〔話中之光〕(一)
【伯三13】「不然,我就早已躺臥安睡,」
〔呂振中譯〕「不然、我就早已躺臥而靜寂,早已長眠而安息,」
〔原文字義〕「
〔文意註解〕「
〔話中之光〕(一)
【伯三14】「和地上為自己重造荒丘的君王、謀士,」
〔呂振中譯〕「跟地上的君王和謀士、跟為自己造荒陵的同安息,」
〔原文字義〕「
〔文意註解〕「
〔話中之光〕(一)
【伯三15】「或與有金子、將銀子裝滿了房屋的王子一同安息。」
〔呂振中譯〕「或跟有黃金的王子,跟將銀子裝滿房屋的同安息了。」
〔原文字義〕「
〔文意註解〕「
〔話中之光〕(一)
【伯三16】「或像隱而未現、不到期而落的胎,歸於無有,如同未見光的嬰孩。」
〔呂振中譯〕「我為甚麼又不像流產而埋藏的胎、而歸於無?不像未見光的死產嬰呢?」
〔原文字義〕「
〔文意註解〕「
〔話中之光〕(一)
〔暫編註解〕約伯在前面問過:為什麼我不在出生前就死亡?(見第11注釋)。
【伯三17】「在那裡惡人止息攪擾,困乏人得享安息,」
〔呂振中譯〕「在那�奡c人停止了騷擾;在那�塈x倦乏力的人得安息;」
〔原文字義〕「
〔文意註解〕「
〔話中之光〕(一)
【伯三18】「被囚的人同得安逸,不聽見督工的聲音。」
〔呂振中譯〕「被擄的人同亨安逸;不聽到督工者的聲音。」
〔原文字義〕「
〔文意註解〕「
〔話中之光〕(一)
【伯三19】「大小都在那裡,奴僕脫離主人的轄制。」
〔呂振中譯〕「大小人等都在那�堙F奴僕全脫離主人而自由。」
〔原文字義〕「
〔文意註解〕「
〔話中之光〕(一)
【伯三20】「“受患難的人為何有光賜給他呢?心中愁苦的人為何有生命賜給他呢?」
〔呂振中譯〕「『為甚麼有光賜給受苦難的人?而有生命給心�媟T苦的人呢?」
〔原文字義〕「
〔文意註解〕「
〔話中之光〕(一)
【伯三21】「他們切望死,卻不得死;求死,勝於求隱藏的珍寶。」
〔呂振中譯〕「為甚麼給切望着「死」而不得死的人?給挖地尋「死」、勝於尋求藏寶的人呢?」
〔原文字義〕「
〔文意註解〕「
〔話中之光〕(一)
【伯三22】「他們尋見墳墓就快樂,極其歡喜。」
〔呂振中譯〕「給尋見墳墓就歡喜、而快樂高興的人呢?」
〔原文字義〕「
〔文意註解〕「
〔話中之光〕(一)
【伯三23】「人的道路既然遮隱, 神又把他四面圍困,為何有光賜給他呢?」
〔呂振中譯〕「為甚麼有光給了一個前途被遮蔽,神所圍困住的人呢?」
〔原文字義〕「
〔文意註解〕「
〔話中之光〕(一)
【伯三24】「我未曾吃飯,就發出歎息;我唉哼的聲音湧出如水。」
〔呂振中譯〕「我的歎息代替我的食物;我的哀吼如水瀉出。」
〔原文字義〕「
〔文意註解〕「
〔話中之光〕(一)
【伯三25】「因我所恐懼的臨到我身;我所懼怕的迎我而來。」
〔呂振中譯〕「因為我所恐懼的竟來到我身上,我所懼怕的偏臨到於我。」
〔原文字義〕「
〔文意註解〕「
〔話中之光〕(一)
【伯三26】「我不得安逸,不得平靜,也不得安息,卻有患難來到。”」
〔呂振中譯〕「我不得安寧,不得平靜,我不得安息;卻有煩擾來侵。』」
〔原文字義〕「
〔文意註解〕「
〔話中之光〕(一)
叁、靈訓要義
【】
── 黃迦勒《基督徒文摘解經系列──約伯記註解》
參考書目:請參閱「約伯記提要」末尾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