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賽亞書 28
以賽亞書第二十八章短篇信息
目錄:
以賽亞書箋記(二十八章)(于中旻)
虛空的依靠(二十八章)(賈玉銘)
對神糊塗(賽28章1 至13節) (香港讀經會)
莫再褻慢(賽28章14至29節) (香港讀經會)
順從神(賽二十八章:1〜15節) (台北基督之家)
信心的煉淨(賽二十八章16〜29節) (台北基督之家)
以賽亞書第廿八章査讀(謝家樹)
以賽亞書箋記(二十八章)(于中旻)
房角的石頭
我在錫安放一塊石頭作為根基(賽二八:16)
先知以賽亞,預見將臨到猶大的苦難:華美的聖殿被毀,城被攻破拆毀。但他看到遙遠的將來,不是殘破的景象,而是榮耀華美的光芒。原來在神的計畫中,不是日暮塗窮,而是燦爛光明的明天。
聖殿是敬拜神的地方,神與祂的子民同在。不過,以色列人不以神為他們的喜樂,倒去行淫崇拜偶像,隨從罪惡私慾,污穢神的聖所,所以神的榮耀離開。在苦難中,他們覺悟悔改了,除去罪惡歸向神,“到那日,萬軍之耶和華必作祂剩餘之民的榮冠華冕,也作了在位上行審判者公平之靈,並城門口打退仇敵者的力量。”(賽二八:5-6)
主耶穌基督道成肉身,到世間來了。祂說:“時候將到,如今就是了,那真正拜父的,要用心靈和誠實拜祂。神是靈,所以拜祂的,必須用心靈和誠實拜祂。”(約四:23-24)
所以主耶和華如此說:“看哪,我在錫安放一塊石頭,作為根基,是試驗過的石頭,是穩固根基,寶貴的房角石,信靠的人必不著急。”(賽二八:16)
這重建聖殿的根基,就是但以理給尼布甲尼撒王所講解夢中“非人手鑿出來的一塊石頭”(但二:45),就是耶穌基督作教會的根基(參詩一一八:22;林前三:11;弗二:20)。舊約物質的聖殿,曾經被人污穢,被神丟棄,被仇敵外邦人踐踏,破壞。這屬靈的聖殿完全不同,因為建造在基督的房角石和根基上面。既然在基督�堙A是神所悅納保守的,就存到永遠。
人是不耐久的,所以出於人的工作,也不能耐久。但出於基督的,是永遠的。我們的得救是永遠可靠的;一得救了,就成為屬靈的“活石”,建造在基督的根基上。正如經上所記:“你們來到主面前,也就像活石,被建造成為靈宮,作聖潔的祭司,藉著耶穌基督奉獻神所悅納的靈祭。因為經上說:‘看哪!我把所揀選,所寶貴的房角石安放在錫安,信靠祂的人必不至於羞愧。’”(彼前二:4-8;羅九:33,一○:11)
人的問題,在於好建立自己,立自己的名,並以自己為標準。我們靠自己不能稱義,所作的工作,也不能得神的喜悅。我們不能建立別的根基,不能立自己的義,只有作在基督�堙A在那永遠的根基上,才可以存到永久。
虛空的依靠(二十八章)(賈玉銘)
以賽亞前十二章,論關於猶大耶路撒冷的教訓。頭五章系為烏西雅在位時,自六至十二章,乃論亞哈斯在位時,亞述與猶大的關係。自十三至二十七章則預言列國,此二十八至三十九章,是複論希西家王在位時亞述與猶大的關係。以前所論,乃因大馬色與以色列同盟,強猶大服從,以攻亞述國。以賽亞勸猶大當依賴神,不可懼此二國,因亞述乃神所借用,以責罰二國的器具。希西家王時,大馬色已傾覆,以色列亦將滅亡,故猶大懼亞述來攻,切全猶大終不可靠埃及,因埃及尚不能自救,如何能救猶大呢?猶大得救的惟一方法即靠賴耶和華。
一、其如此依賴虛空的原因(1~13)
本章開首言禍哉禍哉,此後有五次言及選民之禍,亦有一次論及亞述之禍。此處所言,即論他們依靠埃及,不肯依靠神的禍患。
1、以酒醉亂心性(1~8節);(1)用以法蓮醉酒為喻言。以法蓮沉湎於酒,以致重遭天譴,時北國大約已受亞述的淩辱,此番言語,前已言之,今重複提起,以證前言之不誣,並使猶大得知以法蓮的受刑,實因罪孽所致。今猶大複效以法蓮的覆轍,難免同遭淪陷,至以法蓮所以不守主的盟約,無非因其沉溺於酒,迷亂心性,以致他所誇的榮耀冠冕,猶如將殘的花,其淨榮易衰,大禍已臨(冠冕指撒瑪利亞京都言。以此京都建於山頂,雖然如此,耶和華卻仍以憐憫為懷,到那日仍為余民的榮冠華冕(5節)。並為「審判者公平之靈,與打退仇敵者的力量」。(2)述猶大醉酒的態狀(7~8節)。不但以法蓮飲酒無度,即「此地的人」亦如是,且不但平常百姓為然,即「先知祭司」為民表率模範的,亦且貪酒失節,因酒醉亂性,心志朦迷,以致錯解默示,繆行審判,甚至放飲無度,出而哇之,實無恥之甚。
2、以狂傲背教言(9~13節);先知對於國民的悖逆,雖痛切的勸教,無奈國人聞言,竟口出譏誚的話說:「他要將知識指教誰呢?要使誰明白傳言呢?我們豈像把剛斷奶的嬰兒嗎?」其如此恥笑先知,而先知仍正言以警告之曰,你們如此不聽主的訓言,主必要借異邦認的嘴唇,利用外邦人的舌頭,來斥責你們,你們雖然不明曉,亦必須聽受,你們既不願享主的安息,則必有異邦的攻伐,以替代主的安息,到那時你們不聽受,亦無可如何了。
二、其如此依賴虛空的狀況(14~21節)
神乃忌邪的神,決不容其子民失節,猶大如此悖逆,不靠主而靠埃及,是不能任憑的。
1、警戒之言;其如此依賴虛假的靠頭,實足顯出他們的無知。(1)乃陰間死亡的盟約。猶大與埃及同盟,真是取死之道,不久亞述大軍,「結隊而來,勢如狂狼湧溢」,無處躲避,那時雖然你們要「以謊言為避所,在虛假以下藏身」,然而必全歸無用,因為你們依賴此約,乃與死亡陰間結盟,其結果惟滅亡而已。(2)乃床短被窄的計策。政府如此主張,不靠神而靠埃及,勢如床短不能伸足,被窄不能蔽體,以此盟約真是虛空的希望,無益的靠頭,而猶大的官僚政客,竟不覺悟,能不令人深為痛惜嗎?
2、警醒之言;當猶大的政治家等既已昏睡,漲勢虛假的依靠,空浮的欲望,「與死亡結盟,與陰間立約」,「以謊言為避所,在虛假以下藏身」。所以先知特地的提醒他們,使他們知道神于錫安已立得救的磐石,是堅定可靠的,「凡依靠他的,不至於羞愧」。(1)神已立可靠的磐石(8~17節)。此磐石是根基石,是經過試驗的,是穩固的,是寶貴的,是以公平的準繩,公義的線鉈建築的,凡信靠他的可安心仰賴,毫無顧慮。(2)神將作奇異的事工(21~23節)。以慈愛為懷的神,他的慈愛是永不更易的,待遇敬畏他的子民,是世世代代,大顯恩佑。假若說神不以慈愛施與選民,竟以威嚴的判斷,加在子民身上,真是他所作的非常之工,奇異之事,但耶和華必將興起,像在比拉心山,並在基偏谷向迦南人並向非利士人所行的(撒下五20;代上十四9~12)。到那時,凡看見的人,連萬民都必怪異說:「耶和華為何向此地如此行呢?如此大發烈怒,是為什麼呢?」(申二十九24)。
三、其賴虛空的依靠所受的審判(23~29節)
其虛空的依靠如此,即難免神的審判,且以耕種打谷為喻言,表明主的審判,各有目的,各有次序。
1、如耕地(24節);農人但耕地無用,其所以耕地並非徒勞,乃有耕地之目的。
2、如種田(25~26節);農人耕地以後,複「以靶將地拉平」,亦非徒然勞苦,乃為播厥善種,其所播的種子,亦不一等,乃分別種何地何用為宜。如「大茴香,大麥與小麥」,各按地之所宜,農夫本有聰明能隨意而播種。先知用比此喻言神的作為,原各有定意,終必各按其原意而成其美旨,否則難逃主的審斷。
3、如打場(27~28節);農人打穀所用的方法,各有不同,主的審判亦自不能一律,即打之後,必有最終的判別,穀則入倉,糠則焚燒。當日施洗的約翰為主作證,亦曾用此比喻,言「主手拿著簸箕,可楊淨他的場」。主既智慧廣大,謀略奇妙,較農夫打場,判別的尤加清楚。猶大國民今既不靠主而靠埃及,不但失了選民的資格,更是自尋苦惱,其究竟即難逃神的審判,而遭神的重責。無怪先知,于本章開頭的話,即說,禍哉禍哉。
讀經要題
「信心的磐石」(十六七節)
1、何為根基的磐石?神于錫安立一磐石為通道的基礎,這磐石是什麼呢?(1)神的應許如磐石。舊約的列祖,與諸先知,皆是賴此而有堅固的信心。(2)神的救法如磐石。乃萬分可靠,決無或誤。(3)耶穌基督為磐石。其最重要者,即耶穌乃我們信心所靠的磐石。
2、為何等的磐石?按本處所言。(1)乃根基的磐石。即安置於聖錫安山,而為救道基礎的磐石。(2)乃經試驗的磐石。多人已在此有經驗,深知乃完全可靠的。(3)乃穩固的磐石。是永不改變的。(4)乃寶貴的磐石。即新耶路撒冷的基礎(啟二十一19)。(5)乃房角的磐石。即新聖殿的首石(弗二20)。
3、如何安放此磐石?(1)安置於錫安山。(2)其建築法即以公平為準繩,以公義為線鉈。
4、靠此磐石有何幸福?(1)必不著急(16節)。在基督內必安然恬靜,無所驚懼。(2)永不愧羞(彼前二6)。
對神糊塗(賽28章1 至13節) (香港讀經會)
祈禱: 神啊,讓我清心仰望你,清楚明白並接受你的訓詞。
以賽亞書第28至33章是一個新的單元,當中的每一章都以「禍哉」或「唉」這些感歎詞作為開始,從而表達猶大所面臨的審判,是何等令人感到悲哀,因此,這部分經文可以被視為一首「禍哉唉哼曲」。此外,本單元亦有述及猶大的出路。
1. 高傲酒徒(1 - 4):這首「禍哉唉哼曲」,以針對北國以色列所發出的警告作為開始。「以法蓮」(1、3)代表以色列國,那兒的人自視甚高。他們所定居之處,本是神賜給其選民的「流奶與蜜之地」。也許正是因為此地物產豐饒,以致坐享其成的他們變得自以為是,表現有如「高傲的酒徒」(3)。為了管教他們,神興起了亞述,帶來毀滅性的災難(1),使他們所誇耀的尊榮失落,有如冠冕被踐踏,又如「剛結出來的無花果」(4,現代中文譯本修訂版),很快便被人摘下吃掉。
2. 榮冠華冕(5 - 6):以色列所誇耀的,是假神的幫助和人的能力,但這些東西都不過是一個虛幻、不真實的「冠冕」而已;在神興起亞述的審判下,這一切很快便蕩然無存。然而,審判過後,神要親自保護屬祂的子民,成為他們真實可誇的冠冕。
3. 胡言酒徒(7 - 13):第1 - 6節論及北國的情況,第7 - 13節則轉而描述南國猶大的光景。與北國的「高傲酒徒」相比,那些在耶路撒冷的祭司和先知,其「爛醉」和執迷不悟的程度實在有過之而無不及。他們錯解神給予的默示,顛倒是非(7),又口吐污穢(8),可謂完全失職。尤有甚者,他們還自命不凡,拒絕接受以賽亞的提醒和訓誨,並以嘲諷的語氣和態度回應以賽亞(9 - 10)。
其實,神向猶大的宗教領袖作出逆耳的忠告(11),是要喚醒他們,叫他們不再爛醉執迷,轉而信靠神,得著平安(12)。但如今,他們既抗拒神的勸戒,神便命定他們遭受禍患,使他們陷於悲哀的境地(13)。
在猶大的宗教領袖看來,以賽亞的說話或許是多餘的,因為他們根本就不關心以賽亞所關心的,亦不擔心以賽亞所擔心的;而對以賽亞來說,他可算是極少數願意站出來、指正國家問題的「異類」。當大多數人都受著世俗洪流的影響時,我們能否堅定地持守信仰原則?堅守信仰與執著于自己的意願偏好,兩者又有何分別?
莫再褻慢(賽28章14至29節)(香港讀經會)
祈禱: 神啊,讓我心無旁騖,專心仰望你,因為只有你是我人生的倚靠。
1. 對比抉擇(14 - 17):「褻慢的人」(14)是指那些「譏誚先知」(28:9 - 10)的猶大領袖。他們不把先知的勸戒放在眼內,先知則反過來諷刺他們與神為敵,自以為是,投向邪術,自鳴得意,結果只有死路一條(15)。
除了指出猶大領袖的過錯外,神又借著先知向人提供了一個選擇,讓依循這選擇的人有穩如泰山的根基作為倚靠(16)。其實,神的旨意是人生的基石,惟有當我們願意遵行神的旨意,生命才有平安。神又以公平和公義作審判的準則,使惡人在祂面前無所遁形,難逃被懲罰的結局(17)。
2. 自掘墳墓(18 - 22):猶大領袖以為自己的計謀很有智慧,殊不知他們只是作法自斃。他們意欲投靠外國的勢力而不信靠神,換來的卻是有如洪水氾濫般的災禍(18)。外敵一浪接一浪地侵略猶大,他們必將終日惶恐不安(19)。先知在第20節借用了當時的一句諺語,從而生動地描述他們因外敵侵擾而引發的擔憂。
在以色列的民族歷史上,神曾經施展大能,幫助祂的百姓在兩次重要的戰役中擊敗敵人,獲取勝利(21)。先知警告猶大的領袖,若他們仍繼續存頑梗的心,歷史便不會再重演,神不會再以其大能幫助猶大擊退敵人,反之,祂會借著外敵的侵擾作為對猶大的審判;所以,他們需要悔改,切勿再繼續褻慢神(22),否則他們只會自討苦吃。
3. 神的謀略(23 - 29):神命定萬物生長的規律,若農夫能夠好好掌握的話,必會有好的收成。事實上,鬆土、撒種、灌溉、以至收割的方法和時間,全都有神的規範在其中,祂願意把個中的竅門教導人。由此可見,掌管萬事的神,必以最合適的方式,管教百姓。
自作聰明的人,也許可以叫自己得到短暫的自我肯定,但當他們把自己的計謀或想法顯露于人前時,很可能會叫人貽笑大方。惟有順服于神的全知大能之下,人才能掌握真正的智慧。
順從神(賽二十八章:1〜15節) (台北基督之家)
以賽亞書二十八章:1〜15節
本章主要針對的兩個對象是以法蓮所代表的撒瑪利亞和耶路撒冷,神借著先知指出這兩個國家的問題。
撒瑪利亞城四圍有堅固的城牆、並且屹立在肥美的山谷上(1節)。原本為一個美麗的城市;易守難攻,成為撒瑪利亞所誇耀的冠冕。原本為美好的城市,卻因著人的罪惡與驕傲,帶領人離開神(3a節)。因此,在人眼中看為堅固的冠冕,因著人的罪惡,在神眼中成為將要枯萎的美麗花朵(1節),神的杖──亞述將要如毀滅的暴風、漲溢的大水毀滅這個城市,而且敵人就如農夫到園子裡,一眼就注意到初熟果子一般,在全地上看見這個城市,並且不費吹灰之力地一口吃下去(4節),這全都是因著撒瑪利亞人的驕傲與放縱(3節)。
先知也同樣指責耶路撒冷,這些人面對亞述的來到,竟然不聽神的話,而與埃及立約(15節),原因在於這地的領導人先知與祭司,錯解默示、謬行審判(7節)。但為何他們會如此呢?因為他們放縱自己的私欲(7節),沒有負起神給他們的託付,甚至聽不見神的話語,以至於譏笑神的先知(9〜10節)。
最後,他們帶領猶大國與埃及立約,一起抵抗亞述,這在他們的眼中看似堅固穩妥,但在神眼中卻是與死亡立約,以謊言為避難所(15節),既然他們不聽神借著先知對他們說話,神就要借著異邦人對他們說話──這異邦人就是神刑罰的杖──亞述。
撒瑪利亞與耶路撒冷都將面對審判,而他們同樣的問題都是以自我為中心,以至於驕傲與放縱,導致無法聽見神的聲音。以弗所書五章17〜18節提到「不要作糊塗人,要明白主的旨意如何。不要醉酒,酒能使人放蕩;乃要被聖靈充滿。」保羅提醒我們要明白神的心意,但能否明白的關鍵在於我們的生活是順從肉體的情欲,或者是被聖靈充滿──也就是順從聖靈,這是我們能否明白神心意的關鍵。也許我們不會醉酒,但是我們是否常常活在老我中──嫉妒、惱怒、甚至世界的追求中,而不斷忽略聖靈的提醒呢?我們常常在問神的旨意是什麼?但我們有沒有反問自己,在我的生命中是否常常有不順服聖靈提醒的老我呢?求神今天不讓我們落入與當年撒瑪利亞、耶路撒冷同樣的光景中,甚願主幫助我們聽從禰的話。
在我們的生命裡,是否有一個老我,在多年來都一直沒有改變呢?是否有一個軟弱,聖靈不斷提醒,但是我們一直不願對付呢?
回應:
主!赦免我們常常順從肉體,以至於無法順從聖靈,讓禰擔憂,求禰給我們一個順服的生命,讓我們全然放手,全然降服在禰的旨意中,好讓禰美好的旨意成就在我們身上,奉主耶穌基督的名禱告,阿們!
禱讀:以弗所書五章17〜18節
17 不要作糊塗人,要明白主的旨意如何。
18 不要醉酒,酒能使人放蕩;乃要被聖靈充滿。
信心的煉淨(賽二十八章16〜29節) (台北基督之家)
以賽亞書二十八章16〜29節
面對亞述的威脅,耶路撒冷以謊言為避難所,他們曲解神的話,將埃及作為他們信靠的對象(15節)。神回應耶路撒冷,祂在設立亞述為審判的杖時,定下審判的標準(16節),就如同建造房屋的房角石,當其它建造房屋的石頭不合房角石的尺寸時,這個石頭將被丟棄。
同樣的,當亞述臨到時,神對耶路撒冷的審判就是如此,合乎房角石的就是對耶和華的計畫與旨意信靠的人,因此當神的審判來到時,就像擊打遍地的冰雹與漫過全地的洪水一樣,沒有一處可以躲藏(17節),神要拆毀謊言,顯出何為真實的避難所(18節)。神在以色列中作這樣的工作,神今天在我們的生命中也常常作如此的工作,當我們面對生命中的各樣困難時,我們所倚靠的是什麼呢?當困難突然臨到時,我們第一時間會想找誰呢?是我們最有自信的勢力呢?還是你為自己積蓄的財產呢?還是我們如同大衛回答歌利亞一樣「你來攻擊我,是靠著刀槍和銅戟;我來攻擊你,是靠著萬軍之耶和華的名。」(撒上十七45),神要我們如同大衛一樣全然信靠祂。
在第24節先知用比喻表明出神的心意,這段經文說到農夫豈是常常耕地呢?農夫耕地的目的在於撒種,而撒種的目的在於收成,而收成的方式因不同的作物而異。同樣,當年神借著亞述審判全地,就像農夫撒種一樣,但是神的目的不只在於發洩憤怒,而是要收成神所要的,就是那些真實信靠祂的。
今天,神的作為何等奇妙(29節),神在我們生命中也常常興起這樣的工作,當我們的生命有難處出現時,往往是神耕地的時刻,但是我們有沒有看見──神要借著這個困難時刻,除去那些不合祂心意,並留下我們對祂真實信靠的果子呢?還是我們沒有看見神的心意,仍執意靠自己而行,以至於我們生命的綁索更加結實了呢?(22節)
神在我們生命中所要的,常常只有一件事,就是對祂更加地信靠。而神常在困難中,要除去我們對祂信靠的雜質。在你的生命裡,是否有除了神以外的信靠物件呢?是人?是物?還是其他呢?
回應:
主耶穌,巴不得我們的信心,就像少年大衛一樣真實的看見,主是我們面對任何景況唯一的倚靠。主啊!當我們不論在何種景況,求禰教導我們懂得如何緊緊抓住禰,好讓我們對禰的信心,在經過一次次的試煉後,能夠更加討禰的喜悅,奉主耶穌基督的名禱告,阿們!
禱讀:以賽亞書二十八章16節
16 所以,主耶和華如此說:看哪,我在錫安放一塊石頭作為根基,是試驗過的石頭,是穩固根基,寶貴的房角石;信靠的人必不著急。
以賽亞書第廿八章査讀(謝家樹)
本書段落分明,第一至十二章専論關於猶大耶路撒冷的教訓,其中第一至五章系烏西雅王在位時,第六至十二章亞哈斯在位,先知述說猶大與亞述的關係,自第十三至廿三章預言列國受罰,第廿四至廿七章預言復興以色列全國,其中第廿七章 又唱出了葡萄園之歌。
我們曾在第五章中看到先知論葡萄園之喻,過後緊接著論述悖逆之民的六禍,現在先知論神審判列國之後,再一次唱出了葡萄園之歌,但是前後這兩次葡萄園之歌的內容,心情完全不同,前者是律法,後者是恩典。
從本章(第廿八章)開始,一直到第卅三章,先知又一連串有六次講“禍哉”(廿八1、廿九1、廿九15、卅1、卅一1、卅 三1)這六次論禍中,有五次說:看哪!(廿八2, 16、卅27、 卅二 1、卅三7)。
這一連串幾章聖經講禍哉,指神的百姓猶大家不倚靠神,專去倚靠人的力量,特別是倚靠埃及的勢力,因為所倚靠的不可靠,結果與所倚靠的一同滅亡,神迫切的提醒他們,只有倚靠神是唯一的生路。
這一段第一個禍哉,可分兩大部份:前段第廿八章第1〜22 節神提醒祂的子民,以法蓮驕傲的結局。同時警戒耶路撤冷千萬勿倚靠人的力量,因為靠不住,神已決定在全地上施行滅絕之事這第一部份又可分成兩小段:
1、第1〜13節 神將北國以法蓮滅亡之事提出,作為警告。
2、第14〜22節 神對南國耶路撒冷提醒他們,千萬不可倚靠外邦勢力,否則必受禍害。
第二部份第23〜29節 則言神怎樣以謀略和智慧對待祂的百姓。
壹、第1〜8節 以法蓮必遭禍災。
―、第1〜4節 第1節神以酒醉作比喻,指出北國以法蓮, 以色列十個支派的執政代表者,以為住在肥美穀的山上有可誇 的冠冕。
按撒瑪利亞城是當年以色列王暗利,用二他連得銀子向撒瑪買了撒撒瑪利亞山,在山上造城,起名撒瑪利亞,此城造得很美,四圔有穀,望之好像戴了花的冠冕,他們藉此誇口 ,比耶路撒冷更有榮耀,但是先知形容它如將殘之花,因為他們的首領,執政掌權的,沉湎于酒,心意迷亂不守主的約法,不尊敬耶和華神‘結果大禍臨頭”
二、第2〜4節 先知預言”看哪!”主己預備了一股大能大力者,就是,他們毀滅的力量。
1、像一陣冰雹(書十11)。
2、像毀滅的暴風(賽廿九6)。
3、像漲溢的大水(但九26)。
把撒瑪利亞這栽了花的冠冕,用手摔落於地,被主棄絕,就要被人踏在腳下,花冠榮美,成為將殘之花,就在美穀 的山上(伯四十12)。
在侵略者的眼中,好像夏令以前初熟的無花果,拿到手中, 進口就把它吞吃了(鴻三12)。
三、第5〜6節 雖然如此,神仍以憐憫為懷,祂是信實的,
祂的應許,決不落空;每次說到祂將如何刑罰祂的百姓時,終要留一餘地,―民說復興的。
“到那日”指以色列復興之日,萬軍之耶和華才是真正的榮冠華冕,祂必作餘剩之民的榮耀,因為祂是公平之靈,祂行審判是為了懲治自己的百姓,但並不允許仇敵滅絕他們(結十 六12)(亞九16)(約五30)。
四、第7~8節 經過以上插入一段說明之後,神回頭慨歎 南國耶路撒冷,也像以法蓮一樣,被酒所醉,迷失本性,甚至他們人民的首領、祭司和先知,為民表率的,也被濃酒所困,搖搖幌幌,東倒西歪,他們對神的默示,錯誤謬解,胡亂審判,在宴席上嘔吐汙穢,表露出裡面的骯髒,終至無一處乾淨,裡外都不潔(詩一〇七27)(耶四八26)。
貳、第9〜13節 神警告以法蓮。
一、第9〜10節 神借著先知很嚴謹的對以法蓮一再勸說警 告,豈知那些悖逆的國民,倒過來竟然說出譏誚先知的話。
1、他要將知識指教誰呢?(耶卅一34)。
2、要使誰明白他所傳的話呢?(耶卅二33)。
3、我們不是剛斷奶的嬰兒阿!(詩一三一2)。
4、我們不是才離雌的小孩阿!(來五12〜13)。
5、那些先知的話,東一點、西一點的太膚淺,零碎而幼 稚,教訓不了我們的。
二,第11〜13節 先知回答他們了 ,語氣是非常誠懇的, 告訴他們。
“不然啊! “你們應該記得,神一再警告過大家,東一點、西一點、命上加命,令上加令、律上加律、例上加例,這裡一點,那裡一點,要你們不要倚靠虛空的力量,要倚靠神,才能得真安息,才能真舒暢;可是你們不肯聽,所以神要藉外邦人的口舌,對你們說不得不聽的斥責之話,結果你再往前行,就不再有安息,仰面跌倒,並且跌得粉碎,好像進入網羅,一被纏住,再也脫不了身了(林前十四21)(太廿一44)。
三、第14〜22節 神對耶路撒冷的警告,千萬不可倚靠外邦勢力,因為他們不可靠,神是忌邪的神,決不允許祂的百姓失節,祂必除掉他們所倚靠的,祂要滅絕全地。
一、第14〜15節 神警告耶路撒冷的首領、祭司、先知,他們轄管百姓,竟然不聽耶和華神的話,成為褻慢人。
1、以謊言為避難所(詩五6)。
2、在虛假(原文墳墓或陰間)以下藏身(摩九2)。
3、其結果等於:a.與死亡立約(詩四九14)。b.與陰間結盟(詩一三九8)。
等到敵軍來時,一漲漫經過,不要以為必不臨到,屆時就來不及了。
二、第16〜17節 神告訴他們,有兩個辨法對付:
1、設立房角石(救主基督)——在錫安,這塊石頭作根基,這塊石頭是:
a. 試驗過的(彼前二6)。
b. 是穩固的房角石(弗二20)。
c.是寶貴的房角石(詩一一八22)。
d.倚靠祂的人必不著急(羅九33)。
e.倚靠祂的人必得永遠的安息(來四9)‘
2、神必行審判:
a. 以公平為準繩(王下廿一13)。
b. 以公義為線鉈(詩十一7)。
c. 祂使用的方法:
〔a〕 天災(冰雹)漫過他們的謙言(書十11)。
〔b〕 人禍 (大水)漫過他們的藏身之處(賽八7)。
三,第18〜22節 這一段是警告的話。
1、第18〜20節神用了兩個比喻,告訴耶路撤冷的首領,外邦之不可靠。
a.床榻短——睡床之人比床還長,試問怎能安睡?
b.被窩窄——冬天睡覺所蓋被窩,窄到蓋胸不蓋腳怎能安睡。
所以你們必被踐踏,無分早晚,不論日夜,都必如此,這完全是人禍所造成的,可見和外邦人所立的約是死亡之約,陰間之盟了。
2、第21〜22節神續用兩個歷史的見證作比喻:
a.毗拉心山(三撒下五17〜25)——神興起大衛,依照神的指示,在毗拉心山,擊殺仇敵,大敗非利士人。
b.基遍穀(三書十1〜27)——約書亞為保護基遢,大敗亞摩利王等五王之聯軍。
這兩個比喻,歷史告訴耶路撤冷的百姓,神有兩次滅絕仇敵的事,前者是道成肉身在十字架上,完成救贖之功,後者是救主第二次降臨,為百姓的基業,滅絕一切的仇敵,復興以色 列。
神為了施行祂的救恩與審判,祂對祂的百姓的管理更加劄實,更加嚴格,所以以色列民,必須經過神的非常之工,奇異之事,端看你們要不要再褻瀆神了。
肆、第23〜29節 言神怎樣以謀略和智慧對待祂的百姓。
一、第23〜26節 耕種的比喻。
1 第23節 這是一句引言,神提醒祂的百姓,要注意聽祂的話,因為這些話[要了,要留心聽免得弄不明白。
2,第24〜26節 神以耕種田地為喻,農夫耕種田地有一定的時間,秩序和方法,神將之形容在祂百姓身所作工。(林 前三9)你們是祌所耕種的田地,所建的房屋。
a. 開墾土地——聽道。
b. 播種入土——通道。
c. 綱巴澆灌——學道。
d. 除去雜草——行道。
e. 收割采果——傳道。
f. 進倉儲藏——守道。
g. 應付食用——殉道。
神按春風秋雨,陽光普照,四序天時,予農作物以生長。但農夫也要經營,神管理祂的百姓,教育祂的百姓,也像如此,種子不同,撒布不同,培育不同,耕耘不同,收割不同,使用不同,這種種都是出於神最高的智慧,和奇妙的謀略。救主降生,奇妙救恩,十字架的方法,豈非也是如此。
至於這些農作物。
1、茴香——根據證主版聖經百科全書,小茴香即粗麥,此兩名詞,希伯來文原文為”野豌豆”被英文欽定本譯成兩字,(結四9)之粗麥亦是此字,系一種肉豆寇花種子,可作香料調味。根據“聖經字典”茵香系多年生草,隨處產生,莖高五,六尺,葉細裂如絲,夏季開小黃花,賁似大麥粒,有大茴香小茵香之分,子粒柔脆易碎。用之於調味,埃及人作餅用之撒於餅面。主耶穌曾以茴香責備法利賽人(太廿三23)
2、麥子一一巴勒斯坦一帶人以麥為主食,小麥為細麥,大麥為粗麥,均為做面餅之原料,大麥較普遍(士七13),也作飼料,是窮人的主食(約六9~13)。
――這一段比喻,整個意思,神如何造成糧食,如何供應糧食,如何使糧食有味。
二、第27〜29節 這是第二個比喻,農夫收割農作物,有一定的處理方法。
1、打——不用尖利的器具——以免失去完整。
2、軋——不用車輪碌碌——以免造成粉碎。
a.對小茴香——用杖打。
b.對大茴香——用棍打。
c.對麥——謹用馬車輪碌碡,打去外殻,卻不磨它,待至做麵食之時,再用磨將之雜成粉。
――這一段比喻,說明神使明糫食如何加工,打軋硏磨,洽當處理,製成面餅供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