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iblia Todo Logo
聖經-註釋
- 廣告 -



歷代志上 28 - 章例證與靈感集錦

歷代志上 28

 

歷代志上第二十八章拾穗

 

【代上二十八1「大衛招聚以色列各支派的首領和輪班服侍王的軍長,與千夫長、百夫長,掌管王和王子產業、牲畜的,並太監以及大能的勇士,都到耶路撒冷來。」

         28~29兩章所記的事為《歷代志》所獨有,大衛宣告建造聖殿和王位的繼承。大衛王位在一片莊嚴與和平氣氛中傳與其子所羅門,是全以色列人支持並覺得歡樂的事。作者略去了《列王紀上》所載的宮廷不和,以及大衛年臥床等等有損其形像的事。大衛在這裡是個老而彌堅、為國為殿竭智盡慮、不斷工作的君王兼祭司(他親自主持宣佈所羅門為王的典禮)――《啟導本聖經歷代志上註釋》

         招聚……到耶路撒冷來;事實上,在王政體制下民主往往會被無視,因為所有決定權皆在王的手中。然而,作為君王,大衛並沒有濫用自己的權力。因為以色列是由神統治的國度,在歷代志中,我們可以多次看到大衛召開以色列全體會議的場景(131243251)。這既說明了以色列政治的一個特點——接受自士師時代傳下來的支派聯盟傳統,同時也證明了在代神治理以色列時,大衛尊重了民意、民志。 ――《聖經精讀本》

         這一段記載中,所羅門的角色都是被動的,沒有任何發言。主要的焦點集中在大衛身上。

         「各支派的首領」:記載於 代上 2716~22

         「輪班服事王的軍長....百夫長」:記載於 代上 272~15

         「掌管....產業牲畜的....勇士」:記載於 代上 2725~34―― 蔡哲民等《歷代志上研經資料》

       大衛招聚。這是大衛召集的領袖大會。他向他們通報了建造聖殿的工程,並公開立所羅門為王。為了防止亞多尼雅篡位,曾匆匆私下膏立所羅門(見王上138)。現在則是正式的加冕典禮。

         以色列各支派的首領。下面列舉國家的首領。見代上2716~22

         輪班服事王的軍長。十二支部隊的長官(見代上272~15)

         千夫長。在出埃及時神就指示摩西為百姓設立“千夫長、百夫長、五十夫長、十夫長”(1821)

         掌管……的。見代上2725~31

         王子。王子們可能列在商量重要事項的領袖中間。後來提到他們發誓忠於所羅門(代上2924)

         太監。希伯來語是sarisim。有人認為saris 有時泛指侍臣或宮殿官員,儘管這一點未能證實(見創3736注釋)。――SDA聖經注釋》

 

【代上二十八1 古代近東的王室行政本節所列的分類包括眾支派的代表(這是王國時代之前的十二支派系統的遺跡)、各軍的司令(包括王的侍衛和國軍)、王室財產的管理人、王宮的行政人員(文士、太監、謀士、「內閣」),以及大衛的特種部隊(不一定依循軍隊制度活動的精銳特工人員)。但祭司和利未人卻沒有提及。但他們在場是可以假定的(21)。早至主前第四千年紀,古代近東已經有明顯的官僚體制。地方官、屬下官吏、審判官、傳令官、督察都是都市和鄉村政府的一部分。但本段名單所列的卻是君和國的行政,換言之是王室行政,不是社會的行政。可與之相較對比的是幾個世紀後亞述君王手下是三名大臣,他們的職責大致與美國的國務卿、總統首席顧問、參謀首長聯席會議主席相等。次一等的官員則包括大部分的王宮行政人員。──《舊約聖經背景注釋》

 

【代上二十八1~8大衛對百姓的遺言;在上文大衛已吩咐過所羅門(227~12),如今曉諭勸告眾首領。本文強調了所羅門登基是出於神的主權性揀選(4~6),這也是為了所羅門將繼承王位告之於眾。 ――《聖經精讀本》

 

【代上二十八1~10大衛公開任命所羅門建造聖殿:大衛曾私下囑咐所羅門(225~15),現在是在全國領袖前再次囑咐他(2216~18),內容大致相同 (參串)。 這種編排令讀者不期然聯想到約書亞兩次被委任的事(參申317 23)――《串珠聖經注釋》

 

【代上二十八1~30大衛生涯的最後期間;本文既是本書的結尾,同時也算是總結了大衛的40年之治;①大衛的關心集中在聖殿與耶和華的信仰,在上文中,大衛已將關於建造聖殿的事宜囑託了所羅門及諸首領(226~9),且有組織地分派服事聖殿的職份(23~26)。本文則記錄了他將聖殿的樣式具體地指示給所羅門的場面;②刻畫了真牧者的形像;本文不單表明了大衛全然順服神的主權(2845291112),也表明了大衛對以色列全體會眾的關愛與掛慮(2882918)。在記錄本書之時,似乎迫切地需要真牧者,能夠使以色列共同體凝聚為一體;③反映了歷代志作者作為史學家的記錄目的;因著統一王朝首次繼承王位的諸般問題,本文所論及的當時局面極其複雜,但本書作者卻故意省略了這一切事;④大衛對自己的使命忠誠到底。雖然曾有幾次犯過深重的罪,最終還是恢復了信心之勇士的形象,這兩點是不可侵害的。尤其是,在驟變無常,是非顛倒的今日社會,大衛矢志不移的信仰,成為領袖的榜樣(2413;約131;林前18;來611;啟226)――《聖經精讀本》

 

【代上二十八2「大衛王就站起來,說:“我的弟兄、我的百姓啊,你們當聽我言!我心裡本想建造殿宇,安放耶和華的約櫃,作為我神的腳凳,我已經預備建造的材料。」

         “我神的腳凳”。約櫃的施恩座。――《歷代志上雷氏研讀本》

         王就站起來;大衛招聚眾首領發佈了重大決定。正式宣佈所羅門為王。一般而言,王會坐在寶座上向眾首領宣佈新的事宜,何況大衛此時已年紀老邁,理當如此。然而,他還是站起來了,這是因為;①他要明確地表明自己的態度,以終結當時圍繞王位繼承而發生的各樣明爭暗鬥;②最重要的是,要表明這是在神面前召開的聖會。被耶和華所揀選的大衛,以在神面前祈禱的,敬虔地站起來向百姓介紹繼他之後被神所揀選的所羅門。 ――《聖經精讀本》

         此時大衛已經年老體弱(王上一1),但卻「站起來」(2)講話,表明十分鄭重。他稱呼眾首領為「我的弟兄,我的百姓」(2),也是在提醒他們:「你總要立耶和華你神所揀選的人為王。必從你弟兄中立一人;不可立你弟兄以外的人為王」(申十七15)── 歷代志上聖經綜合解讀

         「安放耶和華的約櫃」(2),原文是「作為耶和華約櫃的安息之所」。── 歷代志上聖經綜合解讀

         2~8節是大衛向以色列眾首領宣告神的心意,整段是一個交錯平行結構,強調神的揀選:

oA. 大衛遵行神的旨意(2~3)

o B. 神賜給大衛永遠的王權(4a)

o  C. 神揀選大衛(4b)

o  C1. 神揀選所羅門(5~6)

o B1. 神應許所羅門永遠的王權(7)

oA1. 以色列眾人當遵行神的旨意(8)── 歷代志上聖經綜合解讀

         在大衛的宣告中,最強調的是神的「揀選」(45610):神在以色列中揀選猶大支派,在猶大支派中揀選大衛的父家,在大衛的父家中揀選大衛,最後在大衛的眾子中揀選所羅門作王(5)、建殿、作神的養子(6)。原文五次用了「揀選 בָּחַר」這個詞,正如神對以色列人的「揀選」(申四37;七7;十15;十四2)。神主動的揀選,表明國度和聖殿都是神主動的旨意,並非出於人的熱心。因此,被擄回歸的百姓可以放心,因為神仍然揀選大衛的後裔所羅巴伯(19;該二23),繼續國度和聖殿的計畫。── 歷代志上聖經綜合解讀

         正如「耶和華專愛你們,揀選你們,並非因你們的人數多於別民」(申七7),神揀選大衛和所羅門,也不是根據人的長幼賢能,而是根據神的絕對主權、為了成就神對全人類的救贖計畫。人是善變的,賢者也會犯罪,能者也會昏庸,愛神的人也會被世界吸引,但神的揀選卻永不改變。── 歷代志上聖經綜合解讀

         神揀選大衛,是讓他剪除「一切仇敵」(十七8),代表爭戰和得勝的國度君王;而神揀選所羅門,是「使他安靜,不被四圍的仇敵擾亂」(二十二9),「使以色列人平安康泰」(二十二9),代表平安和榮耀的國度君王。聖殿是「神的腳凳」(2)和「安息之所」(2節原文;代下六41;詩一百三十二814),也是人的「安息之所」(民十33「安歇的地方」原文;申十二9「安息地」原文),人的安息不可能與神的安息分離。因此,大衛要用爭戰為所羅門開路,預備建造聖殿的材料和地點;而「安息之所的人」(二十二9「太平的人」原文)所羅門要用大衛預備的為神建造殿宇(6),顯明神樂意永遠與人同在。── 歷代志上聖經綜合解讀

         「站起來」:原文是「用他的腳站起來」。此處可能因為王上 11記載了「大衛王年紀老邁,雖用被遮蓋,仍不覺暖」。因此特別記載大衛為了說明聖殿建造事宜,用自己的腳站立來說話。―― 蔡哲民等《歷代志上研經資料》

       站起來。由於大衛年老體弱,人們可能沒有料到他會站起來親自向會眾講話。

         我的弟兄,我的百姓啊。大衛想用這樣的口吻讓百姓知道,他把所有的以色列人都看作自己親人。整個民族是一個大家庭。大衛被視為家長(見撒上3023;撒下1912)

         我心裡。參代上227。大衛偉大的抱負就是建造聖殿,作為神約櫃的永久居所。

         腳凳。詩9951327也說到在神的腳凳前下拜。

         已經預備。本節暗示在神禁止大衛造殿以前,大衛已經開始初步的準備工作。――SDA聖經注釋》

 

【代上二十八2 腳凳的象喻約櫃是個木箱,開口在上方;按照一肘等於十八吋的準則計算,這櫃長約三呎,寬和高都是兩呎左右。封閉約櫃,裡面保存法版的金蓋子,以兩個有翼基路伯為裝飾。約櫃的主要功用是儲藏石版,以及作為神寶座的「腳凳」。將需要起誓立定的重要檔(如:國際條約)安置在神明腳下,是埃及很普遍的慣例。《亡經》甚至提到神明親手寫上程式的金屬磚塊,安置在這神明的腳下。故此,腳凳/安置處合而為一,是有案可稽的埃及慣例。埃及人在慶典時把神像放在輕便的小艇中遊行。按照當代的繪畫,這些小艇是大小與約櫃相仿的箱子,用杠搬運,並於其上或兩旁飾以充任守衛的活物。法老圖坦卡門的墓中,也挖掘到一個附有環子(作扛抬之用),大小相若的箱子。──《舊約聖經背景注釋》

 

【代上二十八3「只是神對我說:‘你不可為我的名建造殿宇,因你是戰士,流了人的血。’」

         雖然大衛如此熱切地盼望能夠為神建造殿宇,神卻不願他以沾了鮮血的手來建造聖殿(174228)。當然,大衛所指揮的戰爭並沒有激怒神,但正如神喜悅毫無瑕疵的祭物一樣(1521),亦希望聖殿由不流人血的和平之君所建造和獻上。除此之外,可能是基於以下兩個原因,將聖殿的建造委任給了所羅門;①神的日子尚沒有滿;即便是所有準備都結束了,只要神的日子尚沒有滿,那事就不能成就。尤其建造聖殿,並不是為人的意志所轉移的事情;②準備不足:雖然大衛盡了最大的努力預備聖殿的建造,卻不能充充足足地供給。不僅如此,大衛花費了一生的精力進行內部平定與對外征服,晚年還因內亂和爭奪王位的陰謀而倍受折磨。 ――《聖經精讀本》

       只是神對我說。本節強調“神”,與第2節的“我”進行對照:“我心裡本想建造”。為神建造聖殿,動機是良好的,但是神有理由讓大衛以外的另一個人建造聖殿。

       戰士。戰士不適宜建造世界偉大的平安之殿。大衛的征戰可能是必要而正義的,但戰爭畢竟是戰爭,要流許多的血。由這樣的統治者建造聖殿,似乎不太合適(見代上228)。――SDA聖經注釋》

 

【代上二十八4「然而耶和華以色列的神,在我父的全家揀選我作以色列的王,直到永遠。因他揀選猶大為首領,在猶大支派中揀選我父家,在我父的眾子裡喜悅我,立我作以色列眾人的王。」

         「揀選」:SH 9777,「選擇」。這一段中大量使用此字來表達所羅門王建造聖殿是神的旨意。―― 蔡哲民等《歷代志上研經資料》

       揀選我。見撒上161

       直到永遠。見撒下7121316注釋。通過大衛的後裔基督,大衛的寶座將永遠堅立(見路13233;約1234)。屬世的以色列先因民族的背道,後因拒絕基督而喪失的資格,將在屬靈的以色列國度中得到恢復(關於這些應許的條件,見第7節注釋)

         揀選猶大。參創498~10;代上52;詩607786768。――SDA聖經注釋》

 

【代上二十八4~5大衛對百姓說明了自己登上王位的過程,告知眾人這是耶和華主權性的揀選。與此相同,擁戴所羅門為王的決定也是出於神,而並非出於自己和權力階層的預謀。大衛順服了神的話語,確切地分辨了登基與退位之時並付諸施行。這對現代人非我不能的驕傲心態敲響了警鐘。例如今日教會的分裂也是源於偏執的唯我獨尊,認為在神面前站立得穩的只有我自己。 ――《聖經精讀本》

 

【代上二十八5「耶和華賜我許多兒子,在我兒子中揀選所羅門坐耶和華的國位,治理以色列人。」

         “耶和華的國位”。君王只是神國中的代表。――《歷代志上雷氏研讀本》

         以色列國屬耶和華,大衛和他的後裔被揀選為王,只是替神管治祂的國,故說“坐耶和華的國位,治理以色列人”。――《啟導本聖經歷代志上註釋》

         「坐耶和華的國位」(5),原文是「坐耶和華國度的王位」(英文ESV譯本),清楚地表明:以色列的國度是神的國度、大衛的寶座預表彌賽亞的寶座。同樣,今天的教會也不是人的組織,而是神的國度;坐在寶座上的不能是教會裡的人,而是元首基督。── 歷代志上聖經綜合解讀

         「坐耶和華的國位」:直譯是「坐耶和華國度的王位」。

         285大衛很清楚知道以色列國是「神的國度」,而非「大衛家的國度」。我們清楚知道我們的教會與事工都是「神的」嗎?―― 蔡哲民等《歷代志上研經資料》

         許多兒子。見代上31~9所列的十九個兒子。“他們的妹子他瑪,妃嬪的兒子們不在其內”。

         揀選所羅門。神通過拿單確認繼承大衛王位的是較小的兒子(撒下712),顯然就是所羅門(代上228~10)

         耶和華的國位。以色列國首先是一個神權國家。大衛只是代表神執政。――SDA聖經注釋》

 

【代上二十八6「耶和華對我說:‘你兒子所羅門必建造我的殿和院宇,因為我揀選他作我的子;我也必作他的父。」

         我必作他的父:這是在重複神對亞伯拉罕的應許。然而,此應許不單是針對所羅門的,它的物件是整個大衛家族,甚至是新約時代的所有聖徒。希伯來書的作者認為耶穌基督已成就了此應許(322;來15)――《聖經精讀本》

         286~7兩節強調神對所羅門的揀選,不但要來建造聖殿,也要維繫國位。―― 蔡哲民等《歷代志上研經資料》

 

【代上二十八7「他若�琱[遵行我的誡命典章,如今日一樣,我就必堅定他的國位,直到永遠。’」

         神揀選所羅門作王,並不是允許他為所欲為,而是有特殊要求的:「他若�琱[遵行我的誡命典章如今日一樣,我就必堅定他的國位,直到永遠」(7)。但無論所羅門有多軟弱,神仍然會透過他來完成建殿的旨意(20)── 歷代志上聖經綜合解讀

         大衛之約是無條件的,但大衛的子孫只有借著順服才能支取應許,蒙神「堅定他的國位,直到永遠」(7)。大衛的子孫若不順服,神「必用人的杖責打他,用人的鞭責罰他」(撒下七14),但應許卻永不改變,神照樣能興起其他的大衛後裔來成就大衛之約。── 歷代志上聖經綜合解讀

         並不是說「�琱[遵行」神的誡命,才能使人得著神的應許;而是「�琱[遵行」神的誡命,才能使人長久地活在神的應許裡。正如以色列人得以進入迦南、承受產業,並不是因為他們守律法,而是因為神「所應許」(申六3)的白白恩典。

  給大衛的應許是:他的國位永遠堅立是有條件的。那就是順從。神向所羅門重申了這個條件(王上945)。參王上314。神應許所羅門長壽,只要他遵守神的誡命。神還告訴大衛,他的後裔只有遵守聖約,才能坐在他的王位上(見王上234;參詩1321112)――SDA聖經注釋》

 

【代上二十八8「現今在耶和華的會中,以色列眾人眼前所說的,我們的神也聽見了。你們應當尋求耶和華你們神的一切誡命,謹守遵行,如此你們可以承受這美地,遺留給你們的子孫,永遠為業。」

         耶和華的……誡命;誡命首先是以色列百姓在神面前當遵守的基本義務,然而以色列的歷史充滿了不順服,也正因這些不順服,他們經歷了無數艱難險阻。大衛必聞聽過士師時代所受的屈辱,他自己也曾被非利士所羞辱(撒上2112~15)。並且,他清楚順服耶和華正是走出這種羞辱患難的最好的辦法。因此,大衛的信仰建立在一種體驗之上,就是當他願意將自己的一切擺在神面前時,神必以奇妙的恩典充充滿滿地澆灌他(547)。正因如此,大衛才將自己所體悟的智慧傳授給百姓,祈願這些百姓在神面前永遠繁榮。 ――《聖經精讀本》

         「謹守遵行」(8)律法,並不是以色列人賺取恩典的條件,而是為了使他們能長久地活在恩典裡,並且活得更加豐盛。── 歷代志上聖經綜合解讀

         同樣,被擄的百姓回歸、新約的信徒得救,也不是因為人的好行為,而是根據神白白的恩典。但已經回歸的百姓必須「謹守遵行」神的誡命,才能「承受這美地,遺留給你們的子孫,永遠為業」(8);而已經得救的信徒「既然蒙召,行事為人就當與蒙召的恩相稱」(弗四1),生命才能活得更加豐盛。── 歷代志上聖經綜合解讀

         耶和華的「會」:SH 6951,「集會」、「會眾」。

         288大衛把是否遵行神的誡命,作為是否可以繼續承受迦南地的條件。對於歷代志讀者(被擄歸回的以色列人),恐怕是感觸良深。―― 蔡哲民等《歷代志上研經資料》

       一切誡命。大衛十分清楚,以色列如果要興旺,就一定要順從。在這最後的囑咐中,他勸勉百姓要忠心。他通過自己的慘痛經歷,認識到犯罪的道路是艱難的。他體會到在神面前被定罪,收穫犯罪的後果意味著什麼。所以他誠心懇勸百姓要忠於神。摩西在臨終前不久,也曾這樣告訴以色列人順從的福氣和犯罪的可怕結果(28章;參賽11920;耶73~12)

       這美地。神曾應許賜給祂的子民“美地”,“流奶與蜜之地”(38)。大衛認識到神賜給祂子民的,確一塊美地。――SDA聖經注釋》

 

【代上二十八9「“我兒所羅門哪,你當認識耶和華你父的神,誠心樂意地侍奉他;因為他鑒察眾人的心,知道一切心思意念。你若尋求他,他必使你尋見;你若離棄他,他必永遠丟棄你。」

         希伯來人的教育現場包括他們的所有生活領域。我們可以透過大衛與所羅門之間的對話,察看希伯來人的教育方法。他們採用將祖先的歷史經驗傳給後人的教育方法來維持了家庭教育(612)。現代的教育制度在物質文明的支配之下,引起人自私的競爭心,在大眾教育的美名之下,進行集體化的教育。希伯來人的教育為現代教育提出了挑戰<提後 緒論,子女教育的重要性>――《聖經精讀本》

         9~10節是大衛對所羅門的囑咐。── 歷代志上聖經綜合解讀

         「誠心樂意地事奉祂」(9),原文是「以完全的心和以祂為樂的生命事奉祂」。── 歷代志上聖經綜合解讀

         神的「揀選」,意味著所羅門不必獨自承擔建殿的重擔,只需專心尋求神。神「鑒察眾人的心,知道一切心思意念」(9),並且應許眷顧真心「尋求祂」(9)的人:「你盡心盡性尋求祂的時候,就必尋見」(申四29),而聖殿也將成為人尋求神的地方(代下七14)。這個應許,也是對被擄回歸的百姓的安慰和激勵(耶二十九13~14;賽五十五6)── 歷代志上聖經綜合解讀

         「認識」:SH 3045,「認識」、「知道」,「藉由經驗中體認」,聖經甚至以此字來描述「性行為」。

         「誠心樂意地」:SH 3820+SH 8003+SH 5315+SH 2655,「完全的心,以(奉祂)為樂的生命」。―― 蔡哲民等《歷代志上研經資料》

       我兒所羅門哪。大衛在會眾面前親口對所羅門說話,懇勸他要忠誠。大衛知道他兒子的統治能不能興旺發達,取決於他是否忠於神。所羅門如果忠誠,就會興旺;如果不忠實,就會品嘗犯罪的後果,國家就會與他一同遭殃。

       你當認識。世界上沒有什麼比認識神更重要。認識神會給今生帶來平安和快樂,並帶來永生的福氣。“認識你獨一的真神,並且認識你所差來的耶穌基督,這就是永生”(173)。――SDA聖經注釋》

         誠心。或“全心”。大衛囑咐自己的兒子要忠貞不二,完全獻身,甘心樂意地事奉神(見代上2919;參王上861)

         樂意。真誠地事奉神乃是心靈的侍奉。凡不樂意事奉祂的人,不能成為神的兒女。“你們若甘心聽從,必吃地上的美物”(119)。這並不意味著履行職責與個人的意願總是一致的。實際上順從往往意味著把自己釘在十字架上。保羅的意願每天都與責任發生矛盾,但他還是按行神的旨意,無論它與他的本意是如何的衝突。

         鑒察眾人的心。神不但監察人的外表,也監察他的內心。大衛就是這樣蒙揀選的(撒上167)。神知道每一個人的心(見王上839;詩1391~4;徒124;來413)

         知道一切。神知道人心的軟弱,所以祂憐憫和同情我們,即使我們得罪祂。“父親怎樣憐恤祂的兒女,耶和華也怎樣憐恤敬畏祂大人。因為祂知道我們的本體,思念我們不過是塵土”(1031314)

         尋求祂。參申429;賽556;耶2913。對於尋求神的人來說,祂並不遙遠。想要認識神的人必能找到祂,並獲得信心,平安和永生。人生最有價值的追求乃是尋求神。

         丟棄你。是人類自己造成與神的分離。只有在人拋棄神和祂公義的道時,神才丟棄他。神決不丟棄尋求祂的人(910)。――SDA聖經注釋》

 

【代上二十八10「你當謹慎,因耶和華揀選你建造殿宇作為聖所。你當剛強去行。”」

         耶和華揀選你;神為了成就建造聖殿這一特殊的使命而呼召了所羅門,正如呼召摩西(3)或眾先知(14~10;摩71415)一樣。為了各個時代的事工,神親自揀選自己的工人。 ――《聖經精讀本》

         「你當謹慎」(10),是提醒所羅門應當順服神,因為他蒙揀選最重要的事奉就是「建造殿宇作為聖所」(10)。所羅門的順服將印證神無條件的揀選(十七13~14),因為神「揀選」(10)人的目的,就是為了「事奉」(9);神對所羅門的呼召和揀選,就是「認識、事奉、尋求」神(9)── 歷代志上聖經綜合解讀

         「你當謹慎」:原文是「看啊!現在」。

         「剛強」去行:SH 2388,「堅定」、「勇敢」。―― 蔡哲民等《歷代志上研經資料》

  要認真斟酌這個重大的責任,仔細掂量其重要意義。是神親自揀選你為祂造殿。你當剛強去行(見代上221316;參詩27143124)――SDA聖經注釋》

 

【代上二十八11「大衛將殿的遊廊、旁屋、府庫、樓房、內殿和施恩所的樣式,指示他兒子所羅門。」

         “內殿”。即聖殿的內室。――《歷代志上雷氏研讀本》

         “樣式”一字和《出埃及記》二十五940摩西會幕的“樣式”相同,說明大衛是按著神的默示寫下聖殿的圖樣(1219),然後傳給所羅門。在作者心目中,大衛的地位有若摩西,而所羅門是繼承大任的約書亞。――《啟導本聖經歷代志上註釋》

         「樣式」:一般認為指的是一座模型(19),但也有學者認為只是聖殿圖則,大衛並非見到一座聖殿而仿製一座模型,乃是得靈感繪畫出來。――《串珠聖經注釋》

         施恩所;指覆蓋約櫃的精金版,具有“和好”的意思。並且,施恩所也意味著約櫃上面的空間,表明神在以色列百姓之中的臨在。這空間是人所不能任意限定或控制的。因此,施恩所使以色列百姓確信神與他們常在而不受任何外在環境的局限。 ――《聖經精讀本》

         大衛「被靈感動所得的樣式」(12)包括三個部分:聖殿的建築(11~12)、事奉的人員(13a)和聖殿的器皿(13b~18)── 歷代志上聖經綜合解讀

         「施恩所」(11)原文是「施恩座的房間」,「施恩座」這個詞在摩西五經(出二十五17;利十六2;民七80)之外,只有此處被提到,表明聖殿就是會幕的延續。聖殿與會幕相比,器皿的功用沒有變,只是數量都增加了、豐富了;約櫃和施恩座也沒有變,表明神的性情、應許、恩典和聖約永不改變。── 歷代志上聖經綜合解讀

         「樣式」:SH 8403,「樣式」、「結構」。―― 蔡哲民等《歷代志上研經資料》

         樣式。正如神告訴摩西在曠野裡建造帳幕的樣式(2589),祂也啟示大衛聖殿的的樣式(代上2819)。大衛按照啟示擬訂了計畫,交給了所羅門。由於所羅門的聖殿要代替摩西所造的帳幕,而且兩者及其崇祀都是為了教導救恩計畫的重要真理,所以要嚴格遵守神的指示。

         遊廊。見王上63注釋。

         旁屋。可能指至聖所(見王上61727,稱為“殿”和“內殿”;在代下358裡稱為“大殿”和“至聖所”)

         府庫。可能指存放聖殿收入和獻祭用物的庫房。準確的位置不詳,但可能在正殿外面的邊房內(見王上656)

         樓房。準確位置不詳。可能在正殿的底層上面,因為至聖所的高度只有20(王上620),而聖殿本身的高度是30(王上62)。這些“樓房”可能在至聖所的天花板與聖殿屋頂之間約10肘的空間。――SDA聖經注釋》

 

【代上二十八11 殿的設計考古學家通常是按照進入殿內深處之房室的排列,以及代表神明所在之主室所朝的方向,來將廟宇分門別類。在「直軸」設計的建築中,從祭壇直行就可走進內殿;但在「曲軸」建築中,從祭壇前行卻需拐彎九十度,才能走到偶像所立之處。直接進入長方形的內殿時所經過的門口,有些開在較短的一面牆壁(長室),有些開在較長的一面(寬室)。所羅門聖殿的設計是「直軸」的形式,但卻不是長室,也不是寬室,因為至聖所(內殿)是正方形而非長方形的。此外,所羅門聖殿在祭壇和內殿之間還有前室、遊廊、院子,和多個廂房。這都是古代近東廟宇建築的常見設施。敘利亞塔雅南遺址(Tell Tayanan)一座主前九世紀的廟宇有完全一樣的設計:有兩支獨立柱子的遊廊,長形的前室,直軸上的小型內殿;其大小是三十八呎乘八十三呎(所羅門聖殿則是30×90)──《舊約聖經背景注釋》

 

【代上二十八11~19展示圖則:這包括建築物外形及內部設備的樣式,並所用金銀的重量。――《串珠聖經注釋》

         啟示聖殿的樣式;在本文,大衛把為了建造聖殿而精心預備的物品交給了所羅門。其中,聖殿的設計圖是神所啟示的(1219)。神並不依賴人的智慧或想法。正如他曾啟示了自己所要臨格的位置(2118)一樣,也啟示了聖殿的樣式。聖殿是神聖之地,不能由人的想法來支配。這一切啟示也表明宇宙萬物皆在神的主權之下(2911;太613;徒1724)――《聖經精讀本》

         11~19節是大衛指示聖殿的樣式。「樣式」(111219)原文與神在西奈山指示摩西的「樣式」(出二十五940)是同一個字,強調聖殿是會幕的延續。── 歷代志上聖經綜合解讀

 

【代上二十八11~21聖殿的設計:大衛對建造聖殿的另一項主要準備,是按神的指示(19)繪畫全部的圖則。這使讀者想起會幕也是神把樣式指示摩西去建造的(參出259 40)――《串珠聖經注釋》

 

【代上二十八12「又將被靈感動所得的樣式,就是耶和華神殿的院子、周圍的房屋、殿的府庫和聖物府庫的一切樣式都指示他。」

         「被靈感動」:又可作「思想」。――《串珠聖經注釋》

         被靈感動所得的樣式;在古代近東社會,人們認為神所居住的聖殿象徵整個宇宙。因此,神會親自喻示當如何建造自己的殿宇。然而,這不過是出於想要將聖殿神聖化的傳說,與耶和華真神的直接啟示嚴然有區別。神曾對摩西啟示關於會幕的事宜(259),如今,為了建造聖殿而對大衛啟示了其樣式。 ――《聖經精讀本》

         「被靈感動」:此處的靈並不清楚是神的靈還是人的靈。不過 2819說明這是神的啟示,因此這裡應該解為「神的靈」。―― 蔡哲民等《歷代志上研經資料》

       被靈感動。樣式是神的聖靈啟示他的(19)。聖殿不是大衛自己設計的,而是神告訴他的。

         院子。見代上49注釋。

         房屋。參代上2328

         府庫。參代上2620。――SDA聖經注釋》

 

【代上二十八13「又指示他祭司和利未人的班次,與耶和華殿裡各樣的工作,並耶和華殿裡一切器皿的樣式,」

         所羅門建造的聖殿中,有許多新器皿是會幕中所無的。這些器皿的樣式也是聖靈默示得來。――《啟導本聖經歷代志上註釋》

         各樣的工作:聖殿是神聖之所,故不能以殿外的舉止來事奉神。因此,聖殿內的禮拜有其固定的律例。神悅納用心靈與誠實所獻的敬拜,猶太人單單重視了外在的禮拜形式而遺漏了神啟示此律例的意圖(616)――《聖經精讀本》

         對祭司及利未人工作的吩咐,記在2324章內。――《靈修版聖經註釋》

       班次。參代上23~26

         各樣的工作。許多事務都與聖殿的儀式有關,如肉的烹製,陳設餅的燒烤,燈油,香料和祭物的預備(見出3023~38;利15~1721~1651169~2981242~9)。――SDA聖經注釋》

 

【代上二十八14「以及各樣應用金器的分兩,和各樣應用銀器的分兩,」

  大衛就製造各種器皿所需之黃金的準確分量作了指示,提供了各種器皿含金量的細節。――SDA聖經注釋》

 

【代上二十八15「金燈檯和金燈的分兩,銀燈檯和銀燈的分兩,輕重各都合宜,」

         會幕中沒有「銀燈檯和銀燈」(15)、「銀桌子」(16)與「銀碗」(19),這些是聖殿中特有的輔助器皿。── 歷代志上聖經綜合解讀

         「輕重各都合宜」(15),原文是「按照各個燈檯的用途」。── 歷代志上聖經綜合解讀

         「輕重各都合宜」:原文是「按照各個燈臺的用途」。

         2815記載有「銀燈臺和銀燈」,不過聖經中並未記載聖殿中有銀製的燈臺,很可能聖經僅僅記載聖殿中主要的器具,銀燈臺是做為聖殿中次要的照明工具。 2816~19中銀桌子與銀碗的狀況也一樣,應該是都是次要的器具。―― 蔡哲民等《歷代志上研經資料》

  據出2531~40,聖所裡有一座帶著七個枝子的“燈檯”。所羅門聖殿裡有十個燈檯。可能是在原來的基礎上後加的(見王上749注釋:參代下47)。金燈檯和燈盞的重量都作了具體的規定,不得隨意製作。――SDA聖經注釋》

 

【代上二十八16「陳設餅金桌子的分兩,銀桌子的分兩,」

  出2523~30只提到一張陳設餅的桌子(見王上748和代下2918)。所羅門製作了十張桌子,據推測都是放陳設餅的(見代下4819)。見王上748注釋。――SDA聖經注釋》

 

【代上二十八17「精金的肉叉子、盤子和爵的分兩,各金碗與各銀碗的分兩,」

         肉叉子;是用來獻犧牲祭給耶和華的工具(273;撒上21314)<代下41~51,主要聖殿器具及其象徵意義>――《聖經精讀本》

       肉叉子。曠野的聖所使用的肉叉子是用銅製作的(273)

       盤子和爵。參出25292733716;民47。――SDA聖經注釋》

 

【代上二十八18「精金香壇的分兩,並用金子作基路伯(原文作“用金子作車式的基路伯”)。基路伯張開翅膀,遮掩耶和華的約櫃。」

         基路伯」:原文作車輪式的基路伯(參結110~21 109 14)――《串珠聖經注釋》

         基路伯: <109,關於基路伯>――《聖經精讀本》

         「用金子做基路伯」:SH 4818+SH 3742+SH 2091,「金基路伯戰車」。―― 蔡哲民等《歷代志上研經資料》

  可能不是真正的車,而是指以基路伯為車(見詩18106817)――SDA聖經注釋》

 

【代上二十八18 基路伯為車輦】本節是基路伯和戰車題材直接比較的惟一經文(直譯「並用金子造車子的模式,亦即是張開翅膀、遮掩耶和華的約櫃的基路伯」)。在以西結書一章和十章中,稱為基路伯的活物與耶和華的活動寶座同行,但從來沒有被稱為車。聖經的描述加上考古學家的發現(包括一些精緻的象牙製品,分別來自美索不達米亞的甯魯德、敘利亞的阿斯蘭塔什、以色列的撒瑪利亞),顯示基路伯是複合性的活物(兼具幾種生物的特色,如埃及的人面獅身獸),往往具有翅膀和四足動物的身體。基路伯經常在古代藝術中出現,往往位於神明或君王寶座的左右;例如亞希蘭王石棺上寶座圖畫的兩旁。──《舊約聖經背景注釋》

 

【代上二十八19「大衛說:“這一切工作的樣式,都是耶和華用手劃出來使我明白的。”」

         顯然大衛在異象中已經看見整座建築物,並且為所羅門劃下來。――《歷代志上雷氏研讀本》

         “耶和華用手畫出來,使我明白的”可譯作“耶和華的手在我身上叫我明白”,等於說這是出乎神的默示。――《啟導本聖經歷代志上註釋》

         「耶和華用手」:這個詞語常指神的感動和默示(參王下315;結13 314)

          「使我明白」:可見大衛得靈感時是清醒的。――《串珠聖經注釋》

         「大衛說:『這一切工作的樣式都是耶和華用手劃出來使我明白的。』」(19),原文是:「這一切都是耶和華的手所寫的,使我明白一切工作的樣式」(英文ESV譯本)── 歷代志上聖經綜合解讀

         正如神在西奈山向摩西指示會幕的「樣式」,祂也在耶路撒冷向大衛指示聖殿的「樣式」。大衛按照啟示做好了整個聖殿的規劃,然後交給所羅門,和摩西一樣忠心地作了先知,沒有為神出過一點主意,每個細節都嚴格按照聖靈的指示,成為順服的榜樣。在教會的建造上,我們也要完全按照神在聖經中所指示的「樣式」去做,既不可替神出主意,也不可根據自己想像的「神的旨意」。屬靈的建造是人順服神,而不是神遷就人;神「不住人手所造的殿」(徒十七24),也不要人強加于神的所謂「事奉」。人在神旨意以外的熱心,越熱越糟,結果必然要被神拆毀。── 歷代志上聖經綜合解讀

         手「劃出來」:SH 3791,「文件」、「書冊」。 ―― 蔡哲民等《歷代志上研經資料》

  七十士譯本譯得更詳細:“大衛按照自己對於工程樣式的理解,告訴所羅門所有耶和華親手所寫的內容”。――SDA聖經注釋》

 

【代上二十八20「大衛又對他兒子所羅門說:“你當剛強壯膽去行!不要懼怕,也不要驚惶,因為耶和華神就是我的神,與你同在。他必不撇下你,也不丟棄你,直到耶和華殿的工作都完畢了。」

         20~21節是大衛對所羅門的勉勵。── 歷代志上聖經綜合解讀

         大衛臨終前對所羅門的勉勵,比從前的吩咐(二十二14)多了「有祭司和利未人的各班,為要辦理神殿各樣的事……並有眾首領和眾民一心聽從你的命令」(21),而這兩批人正是二十三至二十七章中大衛為聖殿所預備的。── 歷代志上聖經綜合解讀

         「你當剛強壯膽」(20節;申三十一723;書一6),「不要懼怕,也不要驚惶」(20節;申三十一8;書一9),神「與你同在」(20節;申三十一6823;書一59),這三句話既是摩西和神對約書亞的吩咐,也是大衛從前對所羅門的吩咐(二十二13;二十二12;二十二1116)。這是提醒所羅門、也是提醒回歸重建聖殿的百姓:建造聖殿與征服迦南同樣重要,同樣需要信心和神的同在。雖然大衛盡力為聖殿預備了材料、又預備了人,但他清楚地知道,正如征服迦南是神自己帶領,建造聖殿也是神自己負責:「祂必不撇下你,也不丟棄你,直到耶和華殿的工作都完畢了」(20)── 歷代志上聖經綜合解讀

         2820似乎把大衛當成摩西第二, 316~8摩西也是這樣鼓勵約書亞。―― 蔡哲民等《歷代志上研經資料》

       當剛強。參代上2213

         不要懼怕,也不要驚惶。參摩西對約書亞和百姓的最後勉言(316~8),以及約書亞就職時神對他的勉言(15~7)。如果所羅門要實現神和國家對他的期望,就當剛強,忠於耶和華的誡律,在處理國家事務時堅持原則。不幸的是,個人享樂和聲譽的誘惑終於占了上風。關於所羅門的背道和悔改,見《傳道書》序言。――SDA聖經注釋》

 

【代上二十八20~21勉勵所羅門:參2211~13 2810――《串珠聖經注釋》

         這是大衛對所羅門的最後囑託,尤其是“剛強壯膽”這句話與神賜給約書亞的話相似(3168;書156)。作為能夠剛強的根據,大衛指出了兩點;①以馬內利;大衛通過自己的體驗而確立了一個信念,那就是只有神隨時的幫助在背後推動,凡事才能成功。大衛早已確信神必與所羅門同在,才能如此信心十足地激勵所羅門。大衛特地囑咐,建造聖殿需要巨大的人力和物力,以色列的財力或許會因此而有所動搖。但不必為此而憂慮、擔心。因為神安慰並扶持軟弱的人(帖前514)。事實上,在推動神之事工的時候,聖徒往往會以人狹隘的心胸計算所需的資質或經費。就無始而終。然而,聖徒之所以能夠剛強,是因為神必親自擔當自己的工作且掌管事情的成就 (135);②全體百姓的支持;若有人與神建立了正確的關係,就不必為人際關係擔心。以色列的全體百姓已作好準備幫助與神同行的所羅門建造聖殿(王上137)。因此,所羅門自然就可以在百姓的支持下圖謀安定的政治。神必為與他同行的人預備一切,且使他亨通、順利(18;腓47)――《聖經精讀本》

 

【代上二十八21「有祭司和利未人的各班,為要辦理神殿各樣的事;又有靈巧的人在各樣的工作上樂意幫助你;並有眾首領和眾民一心聽從你的命令。」

         雖然所羅門後來沒有「全心」(9)尋求神,但神並沒有「撇下」他、「丟棄」他,「直到耶和華殿的工作都完畢了」。而所羅門被揀選建殿的使命完成以後,神就任憑他偏行己路(王上十一1~8),落到管教之中(王上十一9~10),成為神百姓的反面教材,國度也被神分為兩半(王上十一11~13)── 歷代志上聖經綜合解讀

         雖然大衛反復要求所羅門和百姓要順服(89),自己也作出了順服的榜樣(19),但真正貫穿本章的主線,乃是神的主權:神主動揀選所羅門建造聖殿(6),神主動指示聖殿的計畫(19),神也主動負責成就建殿的工程(20)。對於被擄回歸的百姓來說,是神主動領他們回歸、主動發起重建聖殿的計畫,神也必主動堅定百姓手所做的工。── 歷代志上聖經綜合解讀

         正如聖殿是神主動的旨意,是大衛之約外在和看得見的記號,教會也是神主動的計畫,是「永生神的殿」(林後六16)和新約看得見的記號。聖靈借著《歷代志》,向曆世歷代的信徒宣告了聖殿的意義,啟示了敬拜與建造的原則,呼召我們「一心聽從」(21)主的命令,把一切都放在次要的位置上,同心建造神的教會。── 歷代志上聖經綜合解讀

         各「班」:SH 4256,「劃分」、「班次」。―― 蔡哲民等《歷代志上研經資料》

 

【思想問題(28)

 1 大衛說:「我的心裡本想 ...... 只是神對我說,你不可」,顯出神的旨意比他個人的想法重要。在你信主的年日中,有過這樣的經歷嗎?

 2 試從大衛對所羅門的囑咐(7 9~10),找出所羅門的首要責任、他自信的根據、神的特性、所羅門事奉神應有的態度和精神。這些對你自己的生活有什麽教訓?

 3 大衛如何形容他得到聖殿模式的過程?見19節。你所行的事和生活方式又是如何定出來的?

 4 在神的工作上,人應當如何在「交托給神」和「盡自己責任」中取得平衡?

 5 大衛給所羅門的勉勵和囑咐(20~21),在基督徒的靈命操練,並與他人配搭方面,給你什麽提醒?

 6 本章中,大衛怎樣顯出他和神之間有密切的個人關係?參3~4 9 20節。這是否你的寫照?你的家人能否在你身上看出神的真實性?

 ── 《串珠聖經注釋》

 

         二十二至二十九章並非按照時間的順序,而是整體組成一個交錯平行結構:

oA1. 大衛為聖殿預備材料(二十二2~5)

o B1. 大衛吩咐所羅門建殿(二十二6~10)

o  C1. 大衛吩咐以色列眾首領同心建殿(二十二11~19)

oA2. 大衛為聖殿預備人(二十三1~二十七34)

o B2. 大衛臨終前勉勵所羅門建殿(二十八1~21)

o  C2. 大衛臨終前勉勵以色列人同心建殿(二十九1~19)── 歷代志上聖經綜合解讀

         大衛就像摩西和約書亞一樣(申二十九2;書二十四1),在臨終之前,把二十三至二十七章中為聖殿所預備的人都招聚到耶路撒冷,在神面前(8)作最後的囑咐和勉勵。── 歷代志上聖經綜合解讀

 

【代上二十八1~二十九30  建殿責任的移交】於大衛統治的末期,他和所羅門已共同執政了一段時日,現在應讓兒子登基獨自掌權了。 從體栽及和內容來說,本段可與232連接起來。――《串珠聖經注釋》

 



跟著我們:



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