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代志下 2
歷代志下第二章短篇信息
目錄:
事工的預備(代下二1~18)(林信仁)
歷代志下第二章精華(漆立平)
建造聖殿帶出神旨意的啟示(二至五章)(王國顯)
運籌帷幄、尊主為大(2章1至18節)(香港讀經會)
所羅門請求推羅王協助(二1~18)(台北靈糧堂)
建殿的籌備(二章1~18節)(台北基督之家)
所羅門建殿的智慧(代下2:3-16)(高銘謙)
事工的預備(林信仁)
『事工的預備』歷代志下2:1-18
人才是許多企業發展和生存的關鍵,有許多公司因為缺乏人才的緣故,沒有辦法繼續發展下去,甚至面臨倒閉的命運。美國有一個規模非常大的個人電腦公司叫做蘋果電腦,這一個公司曾經是一個非常賺錢的公司,但到一九九六年的時候,這個公司已經連續虧損好幾年了,每一年虧損的金額是好幾億美元。為了扭轉公司的命運,蘋果電腦聘請了一個新的執行長,這個執行長在那一年的二月上任,七月的時候被解聘,因為在半年之中,這個公司又虧了八億八千萬美金。那一個執行長離職的時候,包括六個月的薪水和其他費用,加上資遣費在內,公司一共付給他九百三十萬美金。在人力資源專家的眼裡,蘋果電腦公司付的代價是合理的,因為人才的價值是很高的。
所羅門王登基之後,他有一個非常重要的工作要做,這件工作是他父親大衛留給他的遺命。大衛為所羅門建造聖殿預備了藍圖、材料、資金以及聖殿件好之後的管理制度,惟獨沒有為他預備建造聖殿的工人,所以所羅門王在開始建造聖殿之前,唯一做的預備工作就是預備工人,為工作安排人事,是整個工作最困難的部份。我們今天所看的這一章聖經,就是所羅門王為了建造聖殿所作的人事安排,我們可以從這一章聖經中,學習如何預備開始一件事工。
一、作適當的人力的規劃
第二節說:『所羅門就挑選七萬扛抬的、八萬在山上鑿石頭的、三千六百督工的。』
這些人力加起來一共有十五萬三千六百人,這是一組人數相當龐大的工人。根據歷代志下第八章一節,聖殿和王宮的建造一共花了二十年的時間,另外在列王紀上第五章十三、十四節告訴我們,所羅門在以色列人中安排了三萬人輪流工作,一萬人月工作一個月,然後兩個月在家裡。從這些聖經的資料,我們可以得到一個大概的輪廓,所羅門在建造聖殿的人力規劃上,不但是一個長程的規劃,而且是有分工和管理的規劃。督工是管理工人的人,三千六百個督工,管理十五萬的工人,平均一個督工要管理四十多個工人,督工要協調工人的工作量和工作時間,好讓他們的工作品質可以保持在相當的水平上。
在管理學上有一個八十/二十原則,正式的名稱叫做「巴瑞多原則」,巴瑞多是十九世紀末廿世紀初,一位義大利的經濟學與社會學家,他發現「百分之八十的價值是來自百分之二十的因子;其餘百分之二十的價值則是來自百分之八十的因子。」例如在一個團體裡面,百分之八十的意見都是由百分之二十的人所發表的。在一個公司的業務上,百分之八十的業績都是從百分之二十的顧客來的。很多人看報紙的時候,百分之八十的看報紙時間都花在百分之二十的版面上。在團隊工作上也有類似的情況,百分之八十的工作是由百分之二十的人所完成的,換一句話說,就是另外百分之八十的人,只做了百分之二十的工作,這個意思就是有人工作得很辛苦,也有人打混得很厲害。
所羅門用十五萬三千六百人持續的工作二十年,當中必定有很好的規劃。他的預備工作讓我們看見,在一個事工進行之前,應該好好的對人力作計劃。
二、找可靠的廠商,不浪費金錢
所羅門建造聖殿的時候,他還是一個年輕人,建造聖殿時除了大衛預備的材料之外,他還需要買很多的木料,和僱用大量的勞工,他需要可靠的人幫助他,第三節說所羅門派人去見推羅王希蘭說:『你曾運香柏木與我父大�珓堮c居住•求你也這樣待我•』所羅門王的第二個預備工作,就是找可靠的廠商。推羅王希蘭曾經跟所羅門的父親作過生意,大衛王住的宮殿所用的木材就是希蘭賣的,所羅門知道希蘭是一個可靠的廠商,至少看在大衛的面子上,做生意時不會欺負所羅門年輕。對希蘭來說,所羅門的家也算是老顧客了,在生意往來上,要談價錢時,所羅門比較有立場殺價。
所羅門建造聖殿和宮殿花了二十年的時間,除了材料以外,根據歷代志上二十九章,他大概有金子九千他連得,大約是三十萬公斤;銀子有一萬七千他連得,大約是五十八萬公斤。這一筆工程預算是非常龐大的。所羅門沒有因為他的預算很充足,就隨便的找廠商,他知道這些預算都是大衛和百姓的奉獻,雖然金額非常龐大,但他沒有因此而浪費。
在公家的工作上,最常看見的問題就是浪費預算,往往因為是公款的緣故,用的時候就不像花自己錢時會斤斤計較,有的時候甚至為了消化預算,隨便的把公家的錢用在不該用的地方。在教會間也常常有這樣的問題存在。我平常在教會時最頭痛的問題就是廣告信太多了,有許多教會的福音機構,或者是基督教的福利機構,常常重複寄一大堆的活動廣告和刊物來,有的時候我打開來看的時候發現,有很多福音機構的財務收支是赤字,他們在寄來的資料中也不斷的呼籲大家要為他們奉獻,有很多寄來的廣告,上面貼的地址條是教會通訊錄上影印剪貼上去的,台灣目前大概有三到四千間的教會,他們如果全面的寄一次廣告,光是郵資就要上萬元了,我真的很懷疑他們得到的奉獻,是不是真的做在應該作的事工上面。
所羅門的預備工作,考慮到預算控制的問題,他不會浪費預算。
三、要求專業的水準
所羅門的預備工作中,第三個讓我們看見,他要求具有專業水準的工人。第七節他對希蘭說:『現在求你差一個巧匠來。』第八節說:『又求你從利巴嫩運些香柏木、松木、檀香木、到我這�堥荂E因我知道你的僕人善於砍伐利巴嫩的樹木•』
『巧匠』按照聖經原文的字面直接翻譯,就是「有智慧的人」。第八節的『善於….』是一個動詞,在舊約聖經中用了九百多次,最多的翻譯是「知道」和「知識」。按照聖經原文的字義,我們看見所羅門要求兩種工人,第一種工人是有創造力的工人,這種人是充滿智慧去利用各種材料製造出聖殿要用的物品;第二種工人是很熟練的工人,而且必須具備對木料的認識和砍樹的知識。
我們有一句話說「隔行如隔山」,在各行各業中都有他們的專業知識。上一次我去上海時,逛了一次古董家具店,那個店三層樓加起來差不多有一千坪的空間,堆滿了各式各樣的古董家俱,我是第一次進去那種店,只能用眼花撩亂形容,每一樣東西對我來說都是很稀奇的。我是外行人,好不容易選了一樣東西買,結果不是真正的古董家俱,只是一件仿古董,那是給我兒子買的一張設計很特別的椅子,可以當娃娃車又可以當餐桌椅。後來有人給我看一本書,我才知道真正的古董傢俱,光是木頭就有十二種,而且木料必須已經從樹上砍下來放了三十年以後,在拿來製造成傢俱滿四十年以上,這種傢俱才稱得上古董傢俱。我這個外行人只想到兒子,所以就看不到真正古董傢俱的價值。
所羅門要求用有智慧和有豐富經驗的工人,在他的預備當中,我們看見他要最好的人來建造聖殿。我們在服事神的時候,也要有這樣的要求,用最好的智慧和經驗服事。
四、爭取技術轉移的機會
最後一個所羅門讓我們看見在他的預備工作中,他不但要最好的人來幫他造聖殿,他也預備讓他自己的人,成為頂尖的專業人員。一樣在第七節和第八節,所羅門對希蘭說:『現在求你差一個巧匠來、就是善用金、銀、銅、鐵、和紫色朱紅色藍色�齱B並精於雕刻之工的巧匠、與我父大�狾b猶大和耶路撒冷所豫備的巧匠一同作工。又求你從利巴嫩運些香柏木、松木、檀香木、到我這�堥荂E因我知道你的僕人善於砍伐利巴嫩的樹木•我的僕人也必與你的僕人同工•』
所羅門希望自己國家的巧匠,跟希頓的巧匠一起工作,他的僕人和希蘭的僕人,一起在黎巴嫩的山上砍樹。用現代的話說,所羅門王在為技術轉移做預備,他知道別人那裡有比自己還要好的技術,就打算派自己的人把那些技術學過來,將來在自己的國家中有什麼類似的工程要做,就可以不用再求別人了。
希蘭後來給所羅門的這個要求做答覆,有關技術轉移的事,他派了一個原本就有一半以色列人血統的人給所羅門,在十三、四節說:『現在我打發一個精巧有聰明的人去、他是我父親希蘭所用的、是但支派一個婦人的兒子•他父親是推羅人。』在列王紀上七章十四節說,他是拿弗他利支派中一個寡婦的兒子、他父親是推羅人,這個人叫做戶蘭。所羅門期待從別國家的人才,把好的技術轉移過來,結果竟然是找到一個有一半以色列血統的人。根據出埃及記三十五章三十到三十五節,摩西在曠野製造會幕時的兩個主要工匠,一個事猶大支派的比撒列,另一個是但支派的亞何利亞伯。以色列人是一個非常重視家族傳統的民族,戶蘭很可能從他的母親那裡,傳承了亞何利亞伯在曠野跟比撒列同工時的技術。而這些技術是當時神的靈感動比撒列而有的。
最近我在看一本關於領導方面的書,書名叫做「不再一樣的領導力」。作者在第一章裡面指出,現在有許多教會為了追求增長,許多傳道人去學習世界流行的領導模式,結果教會看在表面數字的增長,容忍了教會領袖在品德上的瑕疵,只要工作的績效好了,不道德的部份都被容忍下來。但矛盾的是,當教會效法世界上流行的領導模式時,很多屬世界的領導方面的作者,卻從聖經裡面去找尋領導原則,因為他們發現不管是不是基督徒,只要按照聖經的教導行事,就會幫助推動團隊的工作。
今天我們看的這一章聖經,雖然只是所羅門在開始建造聖殿以前的預備工作,但在其中卻讓我們得到提醒,做神的工作時,要有適當的人力規劃;要珍惜每一分金錢,不可以浪費金錢;要用最好的專業去做;也要按照聖經的原則做事。
歷代志下第二章精華(漆立平)
第二章要義
三、所羅門籌備建造聖殿
大衛交付所羅門的首要遺命,就是要為耶和華神建造聖殿,這是一件巨大又神聖的工程。所羅門在穩定國位與領導之後,立即著手籌備建造聖殿。他自己首先要把父親大衛交付給他的許多圖樣(代上28:11-19),一一仔細看過,弄清楚所要建造的標的與物件,丈量出建造的地點部位,作好詳細的規劃,找出合適的施工人選,估算出所需要的材料,計算出需要的工人,施工所要花費的時間,財力;需要的各種補給與供應…等等。
所羅門大概花了三年的時間,先作好各項準備與計劃,然後他開始逐步實施:
1、首先他挑出了大量施工工人予以培養訓練
所羅門與大衛的不同,就是他從來不會忘記自己。當他計劃為神建造殿宇時,同時也要為他自己建造宮室。為了這兩大項工程,他按照大衛的作法,在寄居的外邦人中,他挑選預備了十五萬工人,三千六百督工。(1-2)
2、他派人向推羅王希蘭洽定黎巴嫩伐木合作恊議
在建造聖殿與王宮時,需要大量的石材與木材。他想起從前推羅王希蘭曾送給大衛許多上好的石材與木材建造宮室。所以他差使者與推羅王洽談合作恊議:
(1)他告訴希蘭王建造殿宇的計劃,他要為至大的 神耶和華建造殿宇;(3-6)
(2)求他差遣一個精於各種工的巧匠來協助教導,要能精於金工、線工、和精細的雕刻,與他父親大衛所預備的巧匠一同作工;(7)
(3)並求他差遣善於砍伐黎巴嫩香柏木、松木、與檀香木的僕人,砍伐這些木材運來,供建造殿宇和宮室,所羅門的工人也必與他的僕人同工;(8-9)
(4)所羅門答應供他們所需豐富的食物:打好了的小麥、大麥各二萬歌珥(即賀梅耳,約相當220公升),酒和油二萬罷特(一罷特約相當22公升)。(10)
3、推羅王希蘭欣然同意所羅門的要求
(1)希蘭寫信回答所羅門,稱頌神愛祂的子民,立所羅門作以色列王,使他有謀略聰明,可以為神建造殿宇,又為自己建造宮室;(11-12)
(2)他答應打發一位聰明的巧匠去耶路撒冷,與以色列的巧匠同工建造;作各種精巧的金工、木工與石工;這位巧匠竟是但支派婦人的兒子。(13-14)
(3)盼望所羅門所承諾供應的小麥、大麥、酒、油,要運來供給眾僕人。(15)
(4)他們必將所羅門所需要的木材,從黎巴嫩砍伐後,紮成筏子,浮海運到約帕,再從那�媢B去耶路撒冷。(16)
這表明推羅王希蘭與所羅門王達成了合作恊議。
4、所羅門就打發十五萬工人前往開工
所羅門獲得希蘭王的同意後,立刻差遣十五萬工人,三千六百名督工,前往開工。(17-18)
── 漆立平《歷代志下精華》
建造聖殿帶出神旨意的啟示(二至五章)(王國顯)
02建造聖殿帶出神旨意的啟示(二至五章)
我們今天從歷代志下第二章開始接下去,第二章開始的時候,我們上一次也稍微題了一點;但是,在第二章的裡面我覺得還要再重重的題一下的,乃是在整個的建造聖殿過程的裡面,神在其中向我們所發表的祂的心意。我們感謝神!當所羅門向推羅王請求他在物質上給一些幫助的時候,他有幾句話是說得非常準確的,他告訴推羅王說:「我們是按著神的心意來服侍神」。所以,他所要建造的殿宇就很大了。因為,我們的神是至大的,祂是超乎諸神。注意了!第六節:「天和天上的天,尚且不足祂居住的,誰能為祂建造殿宇呢?我是誰,能為祂建造殿宇嗎?不過在祂面前燒香而已。」
不錯,所羅門裡面所看到的這一個是事實,的確我們的神是很大很大的神,天和天上的天,尚且不足祂居住,在地上怎麼可能有一個建築物來讓神居住呢?但是,我們不能忘記一個很要緊的事實,這個殿是神自己要建的,雖然是大衛來發起;但是,大衛有這個心思乃是神在他裡面先作了工。雖然,神拒絕大衛著手來建造聖殿;但是,是神親自把整個聖殿的圖樣用祂自己的指頭來畫給大衛看。因此,一看到這個聖殿的建造,不單是神有心意在其中;並且,神有需要在其中。
神要建造聖殿的心意
那正因為這樣的一個原因,我們就不能不問了:神要這個聖殿來做甚麼呢?從表面上看來,好像是告訴以色列人說:「我在你們中間,而你們到這個地方來事奉敬拜我。」但弟兄姊妹們,如果光是為著這樣的一個目的,會幕不是已經解決問題了嗎?那為甚麼要建造一個聖殿呢?在建造這個聖殿和保留那個會幕在功用上面完全是一個模樣,沒有增加也沒有減少。但是,神說的是讓所羅門來為祂建造一個殿,大衛就說這個殿要高大輝煌,所羅門就說這個殿宇甚大。
那是不是從外形看來只是大小的區別而已呢?弟兄姊妹們,如果我們要尋找神的心思顯明的話,我們就不能只看字句的外面,我們必須要尋找到字句裡神究竟存著一個甚麼的意思。這是非常重要的一個關鍵,平常一般人讀經讀到表面,他就停下來了。但是,真實讀神話語的人,他要讀到神話語的裡面去。現在,就是一個非常好的例子,因為如果光是從功用上面來說,會幕並沒有廢去,雖然有點殘缺,會幕跟約櫃是分開在兩個不同的地方,這個是可以調整的,沒有甚麼大不了的。
但現在神讓所羅門來建造這個殿的時候,是整個的聖殿來代替了會幕。我們可以這樣說,會幕是聖殿的前身,聖殿是會幕的延續。當然,從字面上我們完全可以接受這個事實;但是,當你進到神話語的心思裡面去的時候,你就發覺沒有那麼簡單,裡面是神在啟示祂自己工作上的安排。
神殿的建造包括了外邦人
好!現在我們要來注意了,也許我們今天是從第二章一直到第六章,我們把它拼起來看。這樣,我們就很清楚的看到神在建造聖殿這個事上面,祂要向人表達一個甚麼祂心裡的意念。弟兄姊妹都記得,當會幕建造的時候,你看到一件事情,完完全全是以色列人在那裡做的,沒有一位外邦人,完全是以色列人,不但人力是以色列人,連物質的來源也是以色列人。到現在建造聖殿的時候,你能看到頭一個改變,不再是單單以色列人,而一開始的時候先是說推羅王那邊的幫助,雖然從推羅那邊來的幫助,以色列人也要付代價,向他們買木料,向他支付工資。
但是,你越過這個表面的現象,你沒有辦法抹掉這個聖殿的建造是外邦人所顯明出來的那一個份量是非常非常的不簡單。從砍木頭到製造成適合聖殿用的尺寸、規格,再加上那些石頭,這也就是在聖殿裡面所使用的材料最多的那兩樣物料,木板、木頭是非常多了,但是和石頭比較起來,那木頭就不算得是很多了。那這些木頭和石頭從哪來的呢?你看到都是推羅人在那裡來承擔這樣的供應。
你留意第二章末了的時候,你就注意到一件事情,十七節:「所羅門仿照他父大衛數點住在以色列地所有寄居的外邦人,共有十五萬三千六百名。使七萬人扛抬材料;八萬人在山上鑿石頭;三千六百人督理工作。」弟兄姊妹,你以為這個資料的記錄沒有以色列人嗎?當你留意到這整個的數字就是外邦人的數目的時候,我們不知道當時為建造聖殿投入工作的人的總數是多少,但因著你光是看看這裡外邦人的數字,你就曉得外邦人所占的份量是非常非常的大。這說出甚麼呢?當我們留意到這件事的時候,我們沒有辦法不回頭來看以色列人出埃及。當我們看以色列人出埃及的時候,他們的那個關鍵就是在於過逾越節,本來出埃及是以色列人的事,跟外邦人沒有關係。
但是,神讓他們吃逾越節羊羔的時候,祂就讓他們去經過一個這樣的安排,不管你在埃及地是甚麼人,那一個晚上看你在那裡就是在那裡。如果,你是在一個有血的記號的房子裡,你是埃及人的長子也不給擊殺,而你是其他民族的長子也可以免去擊殺;若是你不在那個房子裡面,但你是以色列人,那個結果是怎樣呢?不意味你是以色列人,所以就免去了擊殺長子的那一個事實。因為,那天晚上,滅命的天使他所注意的是你究竟在那裡,你是在血的記號的底下,還是不在血的記號的底下。
弟兄姊妹,你別忘了,出埃及應該只是以色列人的事。但是,在出埃及的那個關鍵上面,神的安排卻已經隱隱約約的包含了外邦人也在神救贖的旨意裡面。雖然那個時候,神救贖的旨意對外邦人來說是沒有那麼明顯的,但是沒有說明神是拒絕外邦人的。那等到他們在曠野的時候要過逾越節,有些外邦人也願意過逾越節,摩西就到神的面前去求問,那些外邦人他們願意守逾越節,我們給不給他守呢?神就對摩西說:「可以,不過他們要先辦一個手續,行割禮歸入亞伯拉罕。然後,就可以和你們一同守逾越節了。」弟兄姊妹們,我們讀出埃及記的時候,這些事情我們都題過,在那裡你看到神顯明祂救贖的旨意的時候,主要是顯在以色列人的身上;但是,神也暗暗的在那裡表達外邦人也是神所悅納的。
現在到了建聖殿的時候,你看到神頭一件事情帶給帶出來的,那是發現外邦人投入這個聖殿的建設上面,這是甚麼意思呢?弟兄姊妹們,當我們看到從會幕來到聖殿的時候,在眼見的裡面神所要表明的事情是擴充了,也擴張了。那就不單是眼見的那個光景擴張了,連神心裡要給人的啟示也明亮多了。很顯然的,在這裡你看到外邦人給悅納的成份是增加的。當然,聖殿還不是神的最後目的,它仍然是在神的那個啟示的過程裡。
但很明顯,你就看見是提高了一層,明亮多了。這是頭一件事情。當然,我們一直再往新約那邊看過去的時候;很顯然的,弟兄姊妹們,你就看見在神的那個救贖旨意裡,那一個表達的中心點乃是神的教會,要藉著教會把神的兒子更明亮的顯出來;然後,再藉著教會把神的旨意來完成。但是,在整個啟示的過程裡面,你看到神是一步一步地讓這個啟示清楚、明亮,我們感謝我們的神!這是頭一點我們要留意的。
然後,第二點我們要留意的是甚麼呢?弟兄姊妹,你注意到會幕建造的時候,主要的材料是皂莢木板;但是,你看到聖殿建造的時候,一點皂莢木都沒有,我們記得我們讀會幕的時候,我們非常重的指出為甚麼是皂莢木。因為,皂莢木就是說出人的本性,在救贖裡神要藉著人的本性在神面前也能蒙恩典來表達神救贖的內容。所以,我們的主道成肉身是成了一位甚麼樣的人呢?在外面看來就成了一位如同皂莢木一樣的人,祂沒有佳形美容,祂所有的和普通人是一個模樣。但是,我們感謝神!祂不單單是一塊皂莢木,祂是皂莢木包上精金;雖然,祂是作為一位亞當的後裔。
但是,祂並沒有失去祂的神格;所以,祂還是精金把皂莢木包起來。帳幕的豎板也是如此;但是,那些豎板不是說主,那些豎板是說到在救恩裡面蒙恩的人,神要用著他們來造成神的居所。他們怎麼能成為神的居所呢?按照他們的本性來說,他們是皂莢木。但是,感謝神!祂用金子把它包起來。那麼,這些皂莢木就成了神居住的所在的原材料,這是信心支取神的工作。我們感謝我們的神!這在建會幕的時候是何等奇妙的安排;現在,到了聖殿的時候再也看不見皂莢木了。
我們記得那個會幕的皂莢木是板包上金子;然後,就搭上四層的帳幕,那個會幕就支搭起來。但是,在建聖殿的時候,你看從眼見的裡面跟會幕是完全不一樣的,會幕所表達的道成肉身的經歷好像是給隱藏起來了,你再也看不見那個道成肉身隱藏的那些點;那時,你看見眼見裡面的聖殿是甚麼呢?如果,你從外面看就是一個好大的石頭造的房子,那些石頭好大好大,比這個桌子的立方體還要大。你從外面看就是這樣的石頭蓋起來的房子;但是,你進到它裡面去的時候,你看到情形不一樣了;如果,匠人還在那裡建築的話,你就看到裡面的牆壁都用松木板來把它遮蓋起來,你再也沒有辦法看到石頭了。但是,那個木板不是給你看見的;因為,當那個木板鋪好了以後,這個木板的面上還要包上金子。所以,你進到聖殿裡面去的時候,你的眼睛一張開都是金光燦爛的。
弟兄姊妹們,你說現在是不是因為以色列人,他們已經建國了,他們財富也積蓄了不少;所以,建造聖殿的時候那個物料的豐富也就很自然的顯明出來了。但弟兄姊妹千萬不要忘了,這個圖樣是神畫的,整個聖殿的設計是神自己做的,神不是根據人有多少,神是根據祂的心意是怎樣祂就怎樣的設計。因此,我們就不能不來留意這一點;現在,聖殿的那個殼子,石頭、松木板、金子,我們現在要注意這個聖殿建造起來的時候,它是成為神的居所,也是神見證的表達。但是,神要住在人的中間這一個事實,我們千萬不要把它擱在一邊。
因為,這是神在創世以前就定規的旨意,祂要住在人的中間。神在一切救贖的啟示裡都沒有離開神要住在人的中間這一個點。如果,我們能抓牢這一個點,你從啟示錄看到新天新地出現的時候,那個表明就非常非常的有意思了。因為,那個時候神的寶座上面傳出來的話語是怎麼說?「神的帳幕在人間,祂要與人同住。」弟兄姊妹你留意,這個是神從永遠到永遠的那一個心思。現在,神要將聖殿造成這樣的一個樣子,甚麼意思呢?你要是把那個面積擴大,仍然保留會幕時候的那個安排也是蠻清楚的。但是,我們感謝神!當神救贖的啟示,或者說加上神救贖工作的進程增加的時候,神心意的發表就明亮。
現在,我們來看這個,為甚麼是石頭?如果,我們要細細看這個石頭,還有很多話要看,雖然是那麼大的石頭,弟兄姊妹,你留意到在四福音的裡,門徒們向主說:「主啊!禰看這樣的一個聖殿。」主當時的回答是甚麼呢?祂說:「別要看這一個,等到有一天,這一個殿要給拆毀到沒有一塊石頭留在另外的一塊石頭上。」弟兄姊妹,這個話是很嚴肅的,說到這個殿有一天會給拆毀,我們讀以弗所書的時候,我們也讀到主啟示到教會建造的時候,也用聖殿建造裡頭的一些情形來說明。祂說這個教會的建造是各房聯絡得合式,你說那個各房聯絡得合式是甚麼意思?
我們那年去以色列的時候,藍培德弟兄就給我們說到那些石頭,他說現在你看見的這些石頭和石頭之間好像有裂縫;但是,當年建造聖殿的時候,一塊石頭迭到一塊石頭的上面,是不允許有任何的縫在那裡留下來的。他就舉一個例子:從前我們弟兄們刮鬍子的時候用的刮胡刀的刀片,但不是現在那些刮胡刀的刀片,那些片子還是蠻厚的,早期那些刮胡刀的片子是很薄的。他說從石頭與石頭之間的那個接縫,連那一個刮胡刀的刀片都不可能插進去。那些石頭是打磨得很光滑很平整,一塊跟一塊迭在一起就如同一塊一樣。弟兄姊妹,當我們留意到這些石頭的時候,我們很難不會想起施浸約翰說過的一些話,施浸約翰說:「你不要以為你們是亞伯拉罕的子孫,神能從這些石頭裡面興起亞伯拉罕的子孫來。」這個話不是沒有意思的,你說從石頭裡興起亞伯拉罕的子孫來幹甚麼?
教會建造的基礎是生命
弟兄姊妹們,我們沒有辦法不讓它連接到聖殿建造的時候的那個光景,仍然是說聖殿的建造在那裡啟示了神如何在以後的日子建造祂的教會的原則。因為,有了會幕的那一段歷史,在啟示的上面你很清楚看到,在會幕的啟示是重在救贖。我們讀會幕的時候也特別的題過這一點,會幕裡使用了很多銅。但是,你看到那些銅的事物的時候,你如果沒有看見血,你就一定看見銀子。弟兄姊妹,甚麼意思呢?當你看見銅的時候就一定看見血,你說洗濯盆那裡沒有血也沒有銀子。但是,那裡有水,這個就是神的道,神的道就是神的兒子,那流血的羊羔也是隱藏在那裡。所以,弟兄姊妹,你看到會幕的時候,你看見銅就一定看見不是血就是銀子。但是,現在你來看聖殿的時候呢,你看到一個事情,一點銀子都沒有,你說:「神啊,現在不再需要救贖的啟示了。」弟兄姊妹們,這的確是一個大問題,沒有銀子,救贖的啟示在這裡顯不出來了。
弟兄姊妹們,你看到神的啟示是明亮的,你留意到一件事情,雖然銀子沒有了。但是,祭壇還在那裡,那個銅海的水還在那裡。弟兄姊妹,看到祭壇是擴大了,洗濯盆變成銅海也是擴大了,這兩個物件的擴大,乃是說出了神的救贖的恩典是更明亮、更清楚了。你能走過這個祭壇,你能經過銅海,這一個人在神的面前就已經是給神悅納的了。弟兄姊妹們,當你留意到這一點,你就看見為甚麼皂莢木變成了松木板,而不再是那個醜陋的、墮落的、敗壞的,沒有用處的皂莢木,而成了松木。為甚麼會是松木呢?
我想我就不扯那麼遠了,你留意以賽亞書說到松樹的事情的時候,你大概會留意到為甚麼是松木板,簡單的題一下,弟兄姊妹應該懂了。他是常年青綠的樹,也就是說明那個生命是能夠忍受嚴寒的冬天。從他們的生活史上面來說,因為它的生命是能夠抵抗那些嚴寒,這就說出了能來到聖殿裡面的人,他們都是在神面前蒙恩的。如果,從救贖的這個點上來留意的話,你連到新約裡去,你看到每一個教會組成的分子,都是有主生命的人。雖然,他們是有主的生命;但是,他們也並不是很完全、很完美。所以,他們還是要用金子來把它遮蓋下去。
弟兄姊妹們,這裡沒有用精金這個詞;但是,你留意第三章的第六節,說是「巴瓦音的金子」,我不知道巴瓦音的金子究竟是甚麼意思?但是,我們肯定一定是比一般的金子還要名貴的。金子在聖經裡面是說到信心的表達;現在,弟兄姊妹,你看到這三樣東西合在一起,石頭、松木板、巴瓦音金子,它們是連接在一起的,成為整個聖殿的牆壁,也就是聖殿所表達的最外層。如果,用人的眼睛來看的時候,你一看聖殿就是看到這個,感謝神!你可以說這是神藉著聖殿表達祂自己的見證。在當時的稱作聖殿,在神心思裡面的那個是教會,新約的教會。弟兄姊妹,我們就很清楚的看到,從會幕成了聖殿的時候,神的那個啟示是那樣的擴張了、明亮了。
從血的救贖到生命的豐富
不單是這樣,你繼續還看到一件事情,基路伯也改變了,基路伯怎麼改變呢?在會幕裡的基路伯是精金打成的,並且他們兩個的臉是看著施恩座。但現在你看見聖殿裡基路伯的那個樣,不再是用精金來做了,為甚麼不用精金來做呢?那不是降格了嗎?弟兄姊妹,我們要注意這個是神的啟示,我們不能單用物質的那個價值來衡量它,究竟是升高還是降低。我們必須要從它所表達的功用上面來留意神的心意。在會幕的時候是精金,現在是甚麼呢?歷代志沒有說是甚麼;但是,你讀列王紀的時候你就知道了,那是橄欖木,這個橄欖木就把它雕成兩個基路伯,它們的體形也變了,在會幕裡面兩個基路伯的翅膀是高張的,在施恩座的當中他們的翅膀是連接在那裡。他們的臉是看著施恩座。我們讀出埃及記的時候我們也題到,他這樣的護著施恩座是一個保護,保護甚麼呢?
我們知道基路伯的功用是要彰顯神的公義和聖潔。所以,他們在那裡保護那個施恩座。保護著施恩座下面的那個約櫃,我們知道約櫃裡面有的是甚麼?很顯然他們那個時候是很清楚地在那裡彰顯神的公義和聖潔;但是,他們的眼睛卻是看著施恩座,你說施恩座有甚麼好看的?不就是一個金子的盆嗎?弟兄姊妹們,別忘了施恩座是它的名字,就是說到人如果能來到這裡,他就是要接受恩典。因為,神要在那裡向人施恩;但是,恩典的流出有一個條件,甚麼條件?你必須先要滿足神的公義。所以,你就看見兩個基路伯的翅膀連在一起,而眼睛瞧著施恩座。你說瞧著施恩座幹甚麼?他們要看看施恩座裡有甚麼?施恩座上面有甚麼?除了血,甚麼都沒有。
弟兄姊妹,你曉得祭司一年一次在贖罪日,帶著贖罪祭牲的血進到至聖所,就把那個贖罪祭的羊羔的血彈在施恩座上,基路伯就是要看見血。如沒有那個牛羊的血在那裡,施恩座就不是流出恩典,施恩座也不在那裡遮蔽人的罪。弟兄姊妹也曉得施恩座的另外一個名字叫做蔽罪座;如果,人來到神的面前,他的罪沒有給遮蔽的話,他不可能接受恩典的。不接受恩典接受到甚麼呢?接受神的擊打。弟兄姊妹,你留意到,當時在會幕裡面的基路伯的形象是這樣的。
到了聖殿的時候,你看到就成了兩個好大的基路伯,每一個基路伯翅膀伸開的時候是十肘,兩個合起來就是二十肘,聖殿正面的寬度就是二十肘,這兩個基路伯就站在約櫃的兩旁,他們是展開翅膀,一邊是接觸到聖殿的牆壁,約櫃當中的上方也是他們翅膀連接的交接點,臉不再朝著施恩座,而是看著外面。弟兄姊妹,你看到這個轉變,你千萬要記住是神的設計,不是人的設計,是神用指頭畫給大衛看的。這個轉變是甚麼意思呢?弟兄姊妹你留意這個,我們感謝神!如果,我們讀以賽亞書,你也能夠留意到橄欖樹所表達神的心意的是甚麼。
橄欖樹說明生命的長久和豐富
如果,從橄欖樹來說,它的壽命是很長的,它所結的果子是很豐富的。再有,它的橄欖栽子也是非常非常的多。我們到過以色列看的時候,那個印象就很深。在客西馬尼園的隔壁還有好多好多橄欖樹,他們說最年輕的那一棵有三千年,那是說到它們的壽命。但是,在聖經裡面說到的橄欖樹,特別著重的是它生命的豐富,一面是它結的果子很多,一面是它的栽子也是很多,你曉得橄欖樹的繁殖不是用橄欖裡面的那個有殼的種子;當然,你也可以把它接枝,這個也是很普通的。但是,橄欖樹的繁殖是從它的根部發出很多很多的栽子。所以,詩篇上是怎麼說?說:「你的兒女環繞你的桌子 ,好像橄欖栽子。」所以,你知道橄欖樹在聖經裡面神所要表達的。
你現在就看到了兩個不同的基路伯在那裡,說明了甚麼?是說到生命的長久和豐富,那為甚麼會從注視施恩座而成了現在不再注視施恩座,而看外面呢?我不知道神從會幕建造好開始一直到聖殿的時候,以色列人在神面前獻上了多少的牛羊。其實,我們也不必去計算,腦海裡總有一個印象,在那麼長的一段時間裡面,牛羊不住的在神的面前獻上。雖然,它是一些預表;但是,在預表裡面所帶出來的那個實際,在神的面前沒有過去。所以,有了那麼長久的啟示實意。在神的啟示的上面,神把那個啟示帶高一層。現在,基路伯不再注意有沒有血,所注意的是人來到神的面前去享用生命的豐富。因為,從神的施恩座上所流出的,不單是赦罪的恩典,也是生命豐富的流出。
當我們看到這一點的時候,你應該會記得起我們的主說:「我來了,是要叫羊得生命。」這個是會幕;「並且得的更豐盛」,這個是聖殿。弟兄姊妹們,我們實在感謝我們的神!現在,基路伯一直看著進來的人,而他們一直在那裡來顯明一件事情,讓進到神面前去的人,不單是神要拯救他們到底;並且,神要讓他們得著在祂兒子裡面所有一切的豐富。我們感謝我們的神!
作神用自己的能力建造聖殿的見證
我們再看,還有一些甚麼是變動了的?弟兄姊妹你注意,有一個變動是多了兩根柱子,這是在會幕的時候沒有的,那兩根柱子是立在聖殿的前頭,這是第三章的末了那裡說,他在那裡造了兩根銅柱,銅柱的樣式在那裡有一些解說。但是,那些解說如果沒有底下的說出它們的名字,我們就不太容易領會得透徹。這兩根柱子在殿的前面,左邊一根,右邊一根。但是,不是旗杆,它們不是為了升旗用的,它們是為了甚麼用的呢?它們是在那裡見證一個事實。因為,你只看見兩根,所以那個見證的功用是很明顯的。見證甚麼呢?你留意它們的名字,頭一根叫做雅斤,雅斤是甚麼意思呢?就是「祂要建造」,祂當然是神了,神要建造。然後,左邊那一根叫做波阿斯,波阿斯是甚麼意思呢?它的意思就是說「在祂裡面有能力」。兩根柱子合起來,神要在這裡發表的心思就很清楚了,神要用祂裡面所有的能力來建造祂所要建造的。
因此,弟兄姊妹你留意到,這兩根柱子不是在殿頭,是在殿的前面,你也可以說它們是不屬於這個殿的。當然,我們是把它們看成是這個殿的一部份;但是,它們又是明明地和殿的建築物分開的,是神很明顯在那裡立了一個見證。雖然,聖殿的建造是在那裡發表神所要做的,但聖殿還沒有完成神所要的。因為,聖殿所表達的乃是以後要來的神的教會。我們要回到以弗所書第一章,等到有一天,神要叫在天上地上一切所有的,都在基督裡面同歸於一。祂怎麼能叫萬有在基督裡同歸於一呢?要藉著那些在基督裡首先有盼望的人,這個是教會。這是神要做的事,神怎麼能做成這個事呢?現在,聖殿裡的兩根柱子就在那裡告訴人,在神裡面的能力,祂要建造好祂所要的。神在裡面所有的能力,是甚麼樣的能力呢?生命的大能、復活的大能。
我們感謝我們的神!當我們看到聖殿和會幕作一個比較的時候,你就看得很清楚,我們剛才也題過會幕裡面用的銀子很多。但是,在聖殿裡面你一點都沒有看到,我們已經題過這一點就不題了。我們還要題一樣,你看到在會幕裡和聖殿裡的物件,每一樣顯出功用的,顯出來的功用都增加了,都擴大了。祭壇就從一個比較起來好像一個小方盒子,現在就成了十肘寬十肘長,二十肘高了。洗濯盆就成了一個銅海,用十頭牛來把它馱起來。然後,又增加了十個盆放在壇的一邊,讓那些祭牲宰了以後,就在那裡洗乾淨,也做了很多金子的碗,這些都是增加的。
如果,你留意到那個,這裡也題到了,不過列王紀是列得比較明細一點,桌子是增加了,本來只有一張桌子的,現在有十張桌子;本來只有一個燈檯,現在有十個燈檯。但是,那香壇只有一個,這個待回再說。你看到所有那些在會幕裡面,顯明神在救贖所帶出的功用的物件,數量上增加了,體積上擴大了,這個我們很容易就能體會,那就是神所有的供應是非常明確的擴充了,來供應人的需要。神的榮耀豐富了,神的供應也是很豐富的。
我們實在感謝我們的神!現在,剩下香壇一個沒有變動,但是擴大了。完全沒有變動的只有約櫃,那個約櫃仍然是會幕的那個約櫃。弟兄姊妹,你從第五章你就看到這個事實,當整個聖殿都建造好了,所有物件都安排好了,所羅門就吩咐人把約櫃從錫安那個帳幕裡搬移到聖殿來。這個約櫃就是摩西在曠野建造的約櫃,現在還是那個約櫃搬來了。弟兄姊妹那裡又給我們看到一些事情,從前會幕並不是很大的,約櫃放在那裡,相對來說就覺得它好大。但是現在把約櫃搬到新建好的聖殿,相對來說它就變得很小了,甚至是聖殿裡頭最小的那個對象。你說:「神啊!每樣都擴大了,為甚麼那個約櫃不擴大呢?看起來也不相稱。」但神說:「就是這樣。」
在約櫃裡面只有一樣改變,甚麼改變呢?就是抬約櫃的那兩根杠,這杠不一樣,從前的那兩根不是很長。但是,現在這兩根杠是很長,多長呢?二十肘,剛好就是聖殿的寬度,並且幔子垂下來的時候,把聖所和至聖所隔開了,但是兩旁有的縫留出來,你在聖所裡面可以看見那兩根杠的末端,我們就覺得稀奇,神為甚麼換那兩根杠,但是你卻不換那個約櫃呢?還有一樣,在約櫃的裡面甚麼都沒有,只有十條誡命那兩塊石版。在歷代志和列王紀上都特別記載這個事情。弟兄姊妹,你注意第五章第十節:「約櫃裡惟有兩塊石版,就是以色列人出埃及後,耶和華與他們立約的時候,摩西在何烈山所放的。
除此以外,並無別物。」在我們的印象裡,它除了這兩塊石版,應該還有一金罐的嗎哪,還該有亞倫發芽的那一根杖。但是現在從會幕把它搬到聖殿來的時候,那兩樣挪開了,只有十條誡命,當然如果我們事事都去注意的話,我們是可以領會到的。你曉得那兩件東西放在那裡的作用,你就知道那是神讓百姓知道,如果神要鑒察他們的罪,他們隨時可以給神追討。因為,那兩樣都是他們在神面前得罪神的標記。現在來到聖殿,神的恩典和憐憫都大大的擴大了,神就讓人去領會了,神若究察罪孽,誰能在祂的面前站立得住?「但你有赦罪之恩,為要叫人敬畏禰。」我們感謝神!
這一個留下的約櫃,還有一個更重要的發表在那裡,那是說出從永遠到永遠,神與人所立的約不改變。因為,神是不改變的神,祂照著祂的定意要恩待人的時候,這一個心意不因著人的愚昧而改變。曾經有一金罐嗎哪在那裡,曾經有一根發芽的杖在那裡,這些都是定人的罪。但感謝神!當神藉著祂救贖的工作進一步的來顯明的時候,祂向人所表達的乃是赦免的恩典,我們感謝我們的神!我們沒有辦法忘記以賽亞書上所題到的那兩句:「我塗抹了你的過犯,像厚雲消散;我塗抹了你的罪惡,如薄雲滅沒。你當歸向我,因我救贖了你。」弟兄姊妹,你看到整個聖殿裡面所有的一切,都是在那裡榮耀又豐富的發表神向人的心,唯獨神的約櫃沒有變動。這是祂永遠的旨意,祂在創立世界以前就定下了這個心意,祂一直是按照祂這個心意來在每一個世代裡面作成祂所要作的工。我們感謝神!
因著這一樣,你會很清楚的看到一件事,聖殿在那個時候對以色列民來說是一個新的開始。但是,在這個新的開始的裡,神要讓他們留意一件事,神和人的關係要回到「當初」。他們當時瞭解的「當初」就是回到建造會幕的時候的那個光景。因為,聖靈特別在這裡留下除了兩塊石版,除此以外再無別物,我們感謝我們的神!當我們看到聖殿的建造是在這樣的一個光景裡來顯明的時候,我們還是感謝我們的神!你看到祂在每一個世代裡,按著祂定規的那一個次序,越過越把祂的心思來向人表明。感謝我們的神!從會幕到聖殿,眼見裡很多事物都改變了,當然是好的改變,榮耀的改變。但是,有一件事情沒有改變,那就是約櫃沒有改變,神的信實沒有改變,神的定意沒有改變。還有一個現象也沒有改變,甚麼現象呢?
新耶路撒冷的小影
弟兄姊妹你記得,當摩西在曠野把會幕支搭起來的時候,神的榮光就充滿會幕,現在我們又看見,當約櫃搬進聖殿以後,眾祭司都按著神的定規在那裡執行他們的職事的時候,神的榮耀又在那裡大大的顯明,那時候連摩西也不能進入會幕,現在是眾祭司都不能站立來供職;因為,神的榮光充滿了這個殿。
弟兄姊妹們,這一點就顯出以後新耶路撒冷顯出來的時候的那個光景,一切都按照神的定意來成全的時候,神的榮光就充滿全宇宙。我們感謝神!從會幕到聖殿,神把祂心裡的意念向人作了明亮啟示。感謝主!等到教會在地上顯出來的時候,那一個啟示又更大更明亮了;等到那一天來到,新耶路撒冷擺出來,神整個的心意都顯在全宇宙的中間。
我們感謝神!我們看到神在歷史裡一步一步按照祂自己的計畫來顯明祂的作為。我們現在是來到神建造祂的教會的階段,我們盼望神真把我們的心奪來,毫無保留地放在祂的建造上。我們也要讓神那永遠的旨意更快的來到,神就滿足,我們也喜樂。因為,在會幕和聖殿建成的時候,以色列民都大大的喜樂,我們看到神的旨意成全的時候,我們也定規是毫無保留的與神一同喜樂,但願主恩待我們!
我想今天晚上我們就交通到這裡,下個星期我們就從第六章開始,因為裡面有很多的話,如果從歷史的本身來說,在列王紀已經題到了,我們就不題歷史那方面的事。歷代志既然是神作工的日誌,我們就留意神在歷代志裡面所要表達的信息。
運籌帷幄、尊主為大(2章1至18節)(香港讀經會)
祈禱: 求主使我曉得善用你所賞賜的聰明才智,好讓你的聖名更被尊為大!
所羅門深悉聖殿對全國人民在崇敬主的實踐上所扮演之關鍵角色,因此,他在堅定了自己的國位後,便立即善用神所賜的聰明才智來策動建造聖殿的聖工。
在策動蓋建聖殿的服事上,所羅門透過向泰爾王要求上好的木材,作為公開的宣示,也刻意從神學的角度讓所有百姓知道,神所具備的偉大之處,根本是超過人所能想像的,世上沒有任何人為蓋建的聖殿,能堪配成為永生神的居所,只是所羅門期盼善用聖殿作為促進崇敬神的實踐場所,好具體帶領百姓一同向神獻上更誠心的朝拜(1∼10)。
透過所羅門王摯誠的分享,泰爾王亦深深感受到建造聖殿真是一件重要和迫切的事,因此,他不但願意將所羅門王需要的木材運送給他,同時亦按照他的要求,打發了卓越的工匠協助他處理有關事項(11∼16)。
在實際施工的過程中,再次顯示出所羅門王是何等願意按照神的心意而行,因為根據利未記25:
39∼55的教導,猶太人是不可以過分嚴苛轄管自己同胞的,然而,在扛�u材料和鑿石的過程中,這大概是不能避免的事,因此,若安排一些寄居在他們當中的外邦人擔當此責(17∼18),一方面可以省去不必要的矛盾,同時也可以讓這些外邦人獲得他們的生活所需,這真是一個兩全其美的辦法。
常言道:「天下無難事,只怕有心人!」,所羅門王曉得為神的聖工定下這樣堅定的建殿志向,真是我們該效法的好榜樣。假若我們也曉得定意要盡心竭力將神的旨意落實在生活的每個環節中,相信在我們身邊的人,都會因此感受到神的崇高與偉大。當我們也曉得學像所羅門王一樣,常常定意要高舉神的榮耀並遵照祂的心意而行,神必將生活和事奉上所需的各種聰明智慧賜給我們,同時也會為我們提供一切所需的幫助,使我們能夠常常享受到事半功倍的快樂。
我的立志 ………………………………………………………………………
……………………………………………………………………………………
所羅門請求推羅王協助(二1~18)(台北靈糧堂)
代下的前九章,記載的都是所羅門的政績。他的第一個政績就是建造聖殿,這是出於神的揀選,也是出於父親大衛的遺命。此舉為他父親號召眾人所支持,也為神喜悅。
一、所羅門定意建造殿宇
首先,我們看到所羅門請求「泰爾王希蘭」協助他,如同當年協助大衛一樣。在代上十四章我們看見泰爾王希蘭曾經「將香柏木運到大衛那裡,又差遣使者和石匠、木匠給大衛建造宮殿。」泰爾有時被譯為推羅,與西頓二城皆為海港,座落的位置就是今天的黎巴嫩的地區。黎巴嫩的香柏木高大芳香,生長在黎巴嫩山區,是建築的上等材料。因此大衛時代建築宮殿時,泰爾王借著主動提供建材,來表明兩國的友好。現在所羅門請求泰爾王再次協助「你曾運香柏木與我父大衛建宮居住,求你也這樣待我。」他說明建殿的目的「我要為耶和華我神的名建造殿宇,分別為聖獻給他,在他面前焚燒美香,常擺陳設餅,每早晚、安息日、月朔,並耶和華我們神所定的節期獻燔祭。」
二、泰爾王回答所羅門
在此,我們看見泰爾王非常積極的回應所羅門,表明他對所羅門政權的支持「創造天地的耶和華以色列的神是應當稱頌的!他賜給大衛王一個有智慧的兒子,使他有謀略聰明,可以為耶和華建造殿宇。」他也表明願意提供協助「我打發一個精巧有聰明的人去」,這個人是「戶蘭」,他是「但支派一個婦人的兒子。他父親是泰爾人,他善用金、銀…和紫色…與細麻製造各物,並精於雕刻,又能想出各樣的巧工。」另外在材料上「我們必照你所需用的,從黎巴嫩砍伐樹木,紮成筏子,浮海運到約帕;你可以從那裡運到耶路撒冷。」當然所羅門要支付工資與費用「小麥二萬歌珥,大麥二萬歌珥,酒二萬罷特,油二萬罷特。」
三、所羅門數點工人
接著所羅門數點工人來建殿,他數點「住在以色列地所有寄居的外邦人,共有十五萬三千六百名」,其中「七萬扛抬的」,「八萬在山上鑿石頭的」,以及「三千六百督工的」。不但木材,還有石材,從工匠的人數,我們可以想見這是一個極為浩大的工程。
默想
我是否將主與眾人以為美的事,留心去作?我是否能整合人力、物力,來完成有價值以及有規模的工作或事工?
回應
親愛的主,你是配得我們服事的主,幫助我看見在這個世代,你要我完成的工作,並且賜我智慧、機會、資源,讓我有能力整合這一切,完成一個有規模的事情,用以來榮耀你的名。阿們!
建殿的籌備(二章1~18節)(台北基督之家)
分享:
本章主要敘述建造聖殿的籌備事宜。聖殿不但是以色列的信仰中心,更可以說是生活中心。所羅門為了建造一個超級大聖殿,甚至向推羅王購買木料,以及聘請工匠。他要建造巨型聖殿的理由很簡單:「我所要建造的殿宇甚大;因為我們的神至大,超乎諸神。」(代下二5)然而,所羅門並不是要造一個大聖殿給神居住,他說:「天和天上的天,尚且不足祂居住的,誰能為祂建造殿宇呢?我是誰?能為祂建造殿宇嗎?不過在祂面前燒香而已。」(代下二6)因此,所羅門的一番話已經將耶和華神與外邦神明區隔出來;因為外邦神明都只是屬於區域性的,而耶和華神卻是比天還大,聖殿只是用來向祂燒香的地方而已。
所羅門非常看重聖殿的建造,因此費了很大的心血預備建殿的材料。對保羅而言,他也非常看重新約聖殿的建造,並且提醒基督徒,我們不但是參與建造者,也同時是聖殿本身:「因為我們是與神同工的;你們是神所耕種的田地,所建造的房屋。我照神所給我的恩,好像一個聰明的工頭,立好了根基,有別人在上面建造;只是各人要謹慎怎樣在上面建造。因為那已經立好的根基就是耶穌基督,此外沒有人能立別的根基。若有人用金、銀、寶石、草木,禾秸在這根基上建造,各人的工程必然顯露,因為那日子要將他表明出來,有火發現;這火要試驗各人的工程怎樣。人在那根基上所建造的工程若存得住,他就要得賞賜。人的工程若被燒了,他就要受虧損,自己卻要得救;雖然得救,乃像從火裡經過的一樣。豈不知你們是神的殿,神的靈住在你們裡頭嗎?」(林前三9~16)不過令人不解的是,卻有基督徒居然用草木、禾秸來建造聖殿;這樣的態度與所羅門的態度實在差距甚遠。所羅門只不過是建造個向神燒香的地方,他已經兢兢業業、不敢鬆懈;新約的信徒乃是建造神之靈居住所在,較之所羅門的責任不知嚴重多少倍?居然還有人敢輕忽怠惰!
「若有人毀壞神的殿,神必要毀壞那人;因為神的殿是聖的,這殿就是你們。」(林前三17)親愛的基督徒,今天你我的每日生活,就正是在建造聖殿的過程,請問你是用哪一種材料呢?
回應禱告:
天父,求禰幫助我和每一位基督徒都謹慎地參與聖殿的建造!求禰幫助我每日的生活,都像明光照耀,都是為主而活,都能在神的面前蒙紀念,阿們!
禱讀:哥林多前書三章16~17節
16 豈不知你們是 神的殿, 神的靈住在你們裡頭嗎?
17 若有人毀壞 神的殿, 神必要毀壞那人;因為 神的殿是聖的,這殿就是你們。
所羅門建殿的智慧(代下2:3-16)(高銘謙)
鑰節:代下2:5-6
本段主要描述所羅門和推羅王希蘭之間的對話。首先,在所羅門向希蘭說的話當中,指出“要建造的殿宇什大,因為我們的神至大,超乎諸神。天和天上的天,尚且不足他居住的,誰能為他建造殿宇呢?”(5-6節)這表達出歷代志作者的神觀。以色列人所信的神是超乎諸神的,這不表示其他神不存在,而是表示耶和華至大,其他神不可相比,也表示以色列只可以向一位神敬拜,就算其他神存在,也與以色列無干。
所羅門所建的殿正是為這位超然的神而建,他深深知道,這殿不足以讓耶和華居住,這與古近東的神殿的觀念不一致,並且他也明白天和天上的天也不足以讓耶和華居住,這種“天和天上的天”的觀念是一種比較後期(被擄後)的表達,說明不同層次的天也不能容下耶和華,暗示其他古近東神明在天上的居所只可容下那個神明(例如巴比倫的神明),不能容下耶和華。12節更說明耶和華是創造天地的,這種比天地更大,比“天和天上的天”更巨大的觀念是歷代志作者獨特的描述,說明神的偉大及奇妙。
11節起是希蘭的回信,信中說明耶和華賜給大衛王一個有智慧的兒子,使他有謀略聰明,可以為耶和華建造殿宇,又打發一個精巧有聰明的人去……是但支派一個婦人的兒子(13-14節,這人叫戶蘭,參代下4:11、16)。首先,歷代志作者為所羅門的智慧多加了一個重要的元素:為耶和華建殿,他的智慧不再只是治理百姓,更是為了建殿;第二,有學者認為所羅門與戶蘭的合作,與比撒列與亞何利亞伯的合作(出31:1-11)有類比,前者是為建殿,後者是為建會幕,因此,歷代志的聖殿連結了會幕的傳統,說明聖殿歷史性的權威,也說明了所羅門建殿的智慧有古老的根據。
思想:
只有由上而來的智慧,才可為創造天地的神建殿,世上的智慧不能服侍天上的神(代下36:22-23)。此經文挑戰我們,到底我們為神建立偉大的事工時,是否採用了神的智慧,還是世上的智慧?我們是否認定,事工背後所服侍的,是一位至大的神呢?求神讓我們有這“向上看”的眼光,才可不讓我們的事工世俗化,才可防止一種無神觀的事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