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iblia Todo Logo
聖經-註釋
- 廣告 -



歷代志下 18 - 章短篇信息

歷代志下 18

 

歷代志下第十八章短篇信息

 

目錄:

歷代志下第十八章精華(漆立平)

神要作的事只有神自己才能成就(十七至二十章)(王國顯)

片刻鬆懈、禍患無窮(18111)(香港讀經會)

約沙法與亞哈結盟(十八1~34)(台北靈糧堂)

約沙法的軍事聯盟(十八章1~27)(台北基督之家)

約沙法的悔改行動(十八章28~十九章11)(台北基督之家)

不要與惡人結盟(代下18:119:1-3)(高銘謙)

 

 

歷代志下第十八章精華(漆立平)

 

第十八章要義

二、約沙法以色列亞哈結親聯盟的失敗(代下18:1-34

  約沙法大有尊榮,國富兵強,以色列亞哈王,看見無法進犯猶大,他就提議與約沙法結親。約沙法竟然答應,讓他的兒子娶了亞哈的女兒為妻(代下21:5)。這門聯姻後來不僅導致他的失策,使他險些糊裡糊塗的死於沙場;並且後來鑄成猶大國四代的禍害,幾乎叫他的後裔滿門遭斬,使猶大國幾乎滅亡在亞哈家的手�堙C

  一個事奉神的君王如何會犯下如此大錯?乃因他在政有了成就而產生自傲,非常有自信,以致他在信仰上,採取了世人所標榜,看起來很開明的「自由主義」態度所致。

  首先,我們來看約沙法捲入戰爭的過程和結果:

  1、結親之後,亞哈約沙法撒馬利亞看他時,要約沙法與他聯盟,並一同出兵去打亞蘭,奪回北邊基列拉末約沙法竟然基於人情,信口答應。(1-3

  2、事後,約沙法感到不平安,乃建議先求問耶和華 神,亞哈卻召來四百巴力的假先知。他們均一口同音說,可以上去攻打拉末,說神必將那城交在王手�堙C(4-59-11

  3約沙法要求再找耶和華的先知米該雅來問。亞哈米該雅常對他說兇言,不說吉語。在約沙法一再的要求下,亞哈派人去找先知米該雅來。(6-8

  4、那日去找先知米該雅的使者,叮嚀米該雅要像其他人一樣說話。米該雅說,他必照著耶和華神的指示,神要他說甚麼,他就說甚麼。(12-13

  5、到了二王面前,亞哈王問他可否去攻打拉末米該雅先故意附從眾假先知之言,說可去。亞哈知道是應付,囑咐他說真話。(14-15

  6米該雅立刻說他看見了以色列人散在山上,如同沒有牧人的異象。接著他又說了一個謊言之靈進入假先知,叫他們欺騙亞哈去送死的異象。然後指出,他們若去打戰,神已命定降禍與亞哈身上。(16-22

  7、假先知西底家當眾打米該雅亞哈也發怒將米該亞囚在監�堙C米該雅卻大聲呼籲,亞哈以色列眾人要聽神的話。(23-27

  8、有了先知如此肯切的話,約沙法仍然應亞哈的要求,出兵去打拉末。結果亞哈果然受傷死在戰場。約沙法也險些喪命沙場,他在神的保守之下,才得以逃過殺害。(28-34

  這段歷史告訴我們,約沙法並非不敬畏神,也並非不知道神的法則,但是他卻自以為聰明,自以為是的與惡人交往結親,又與惡人結盟。他要求請問先知,一面好像他要聽神的話;一面又為討好人而不聽神的話。在神面前好像忠誠,卻又在人面喜歡討好人,而不知不覺得罪神,甚至違背神也在所不惜。神基於祂的慈愛屢屢拯救保護他,他卻一再糟遢神的恩惠。他是一個不能忠誠持守神原則的君王和領袖,不能帶給子民長久的祝福!他如果聽神藉先知的警誡,他不出兵去打這場戰爭,亞哈也不致於死於戰場,許多猶大軍兵和以色列軍兵也不致於遭到慘重的傷亡,使許多家庭受害。一個君王,一個子民的領袖,一個任性的錯誤決定,往往導致許多人的損傷。

── 漆立平《歷代志下精華》

 

 

神要作的事只有神自己才能成就(十七至二十章)(王國顯)

 

我們今天要從歷代志下的十七章開始,我們上次末了看到亞撒王走完他的路程,他留下一個見證,是給我們有所警惕的。亞撒王他起頭的那一段,在神面前走得還不錯。但是,等到神賜福給他,他享用神所賞賜的,在安逸的裡面,他就像迷失了道路。在亞撒末後那一段時間的光景不能說算是好,就是亞當的後代在神面前那個好大的難處。這樣的難處從人墮落的時候開始,一直到我們看到歷代志下的這一個時間也沒有任何的轉動。

 

嚴格的說起來,一直到現在我們這些在亞當裡出來的人,也非常容易落在這樣的陷阱裡。聖靈把這件事情放在聖經裡,那是非常明顯給我們去注意的,一點點的偏離,就會叫我們在神面前的路整個的走歪了。所以,對於亞撒,你不能不說他是一位很不好的王;但是,你也不能說他是一位完整的王。

 

他的路程走完了,他的兒子就接上來。我們不知道他給他兒子的影響有多少,不過我們看到,他的兒子接上來作王的時候,約沙法要比他父親亞撒在神面前活的準確多了。只是我們看到約沙法王到末了的時候,好像又再看到像亞撒王那樣的原則出現。當然,他沒有他父親那樣的嚴重,他在神的面前也是比較蘇醒。他跟他父親不一樣的地方就是,他父親不肯聽先知的話,神差遣先知來說話,他父親就不喜歡。

 

但是,他的長處就是肯改正,他能聽先知的話。不是他不會犯錯誤,他也犯了錯誤,並且也是原則性的錯誤。但是,感謝神!當神差遣先知來向他說話的時候,他不僅是外面服下來,他裡面也服下來。所以,雖然他到末了的時候還是有一點的誤差;但是感謝主!他是轉回在神的光中,走完他一生的路程。

 

活在神面前的約沙法王

 

那好,我們現在開始來看看約沙法,他的一生在神面蒙紀念的是甚麼事?約沙發接上來作王的時候,他對內對外都很有神的工作在其中;所以,一開始的時候就奮勇自強防備以色列人。看第一節,弟兄姊妹記住這一句話,雖然好,表面上沒有甚麼,但是你先記住,看下去你就看到問題在哪裡。感謝神!「他奮勇自強」,他怎麼奮勇自強呢?

 

那裡就有一些安排,這些安排我們不管;因為,這些安排都是外面的,要緊的是他裡面和神的關係。從第三節開始,弟兄姊妹你看到,「耶和華與約沙法同在。因為,他行他祖大衛初行的道,不尋求巴力。」第四節,「只尋求他父親的神,遵行祂的誡命,不效法以色列人的行為。」弟兄姊妹,你留意這是約沙發裡面的屬靈光景。

 

他怎麼活在神的面前呢?神在這裡給我們印證他怎麼活在神的面前。他按照大衛所作的來跟隨,他不尋求巴力,也不效法以色列人,專一的遵行神的誡命。弟兄姊妹們,這幾句話也是非常有意思的,我說他有意思不是說他跟隨大衛的道而行,而是說到他不效法以色列人,他也不尋求巴力。巴力和以色列人當時的情形是聯結在一起的,這個是約沙發起初作王時候的光景。因著他是這樣活在神的面前,就引出了神給他好大的祝福。

 

猶大已在他的手裡給興盛起來。你留意到,他不單是他自己個人在神面前那樣的尋求神。「他作王第三年」,看第七節,「就差遣一批的臣子到百姓的中間去教訓他們」,教訓他們甚麼呢?你留意第九節,「這些臣子帶著耶和華的律法書,走遍猶大各城教訓百姓。」這是約沙發起初作王的時候,他心裡面向著神的光景。因著這樣的一件事,你留意第十節,「耶和華就使猶大四圍的列國都甚恐懼,不敢與約沙法爭戰。」下文就說到,非利士人也給他進貢。

 

屬靈爭戰的實質

 

那好了,現在我們要注意一件事,甚麼事情呢?那就是當聖殿建造好了以後,我們就看到所羅門曾經為著殿有一個禱告,就是把殿放在以色列人的生活中間成為一個非常非常重要的注意點。它所以是非常非常的重要,是因為它就是在那個時候代表神在他們中間的那一個記號。他們如果和這個殿沒有難處,那就說出他們在神面前沒有難處。如果,他們跟殿發生了不和諧的光景,那就說出他們和神中間就產生難處。

 

因此,在殿的這一個事實裡,我們很清楚的看見,歷代志從建殿以後,那整個的過程就是在和殿發生一個很密切的關係。所羅門的日子殿很榮華,羅波安的日子殿就衰落了,表現在聖殿裡所有的金器都被擄到埃及去。結果,他就用銅器代替那個金的物件;然後,經過羅波安到亞撒,以色列來攻打他的時候,他又把聖殿裡的那一些財寶拿去,送給亞蘭人和他們聯盟,讓亞蘭人來解他給以色列攻打的圍。那個事實就是聖殿裡所有的又縮小了。

 

我們感謝神!神把這些事情都記錄下來;如果,我們從這些細處裡看到那個關係,我們就看到一個很嚴肅的事實,神的百姓甚麼時候向著殿也好,向著殿所表達出來的神的自己也好。你就看到,在他們中間能有多少的地位讓神得著。從所羅門開始,一直到現在,你沒有看見以色列民當中有過這樣的光景,甚麼光景呢?王在神的面前是非常的尋求神,也讓整個猶大國的百姓也在那裡接受教導去尋求神。從這個事情就給我們看到,在聖殿建造好了以後,在神的百姓中間那個屬靈的爭戰,明顯的內容是甚麼?就是神的百姓必須要站在神的一邊。

 

當神的百姓站在神的一邊的時候,這個就叫撒但要在地來興風作浪沒有根據了。因此,暗暗地你看到,撒但的工作就常常叫神的百姓離開他們要站的地位。神讓祂的百姓站在祂那邊,撒但要把神的百姓從神的面前抓出去。不管他們給抓在甚麼事故的上面,只要他們離開不站在神那一邊就是了。但是感謝神!所羅門那麼聰明的人出了毛病,羅波安出了毛病,亞撒出了毛病,亞撒的父親雖然短短的時間只有三年作王,但是一開頭就根本不站在神那邊。

 

給神有過作工的路的約沙法

 

現在,亞撒過去了,約沙法給興起來,我們很顯然的看到,神在約沙法的身上找到作工的路。約沙法是一位尋求神的人,他不單是一個人在神面前尋求神,他在整個的百姓的中間也帶著他們去尋求神。所羅門最榮華的時候沒有作這些事,亞撒也沒有作過這個事,但現在約沙法來作了。就是因為這樣的一個緣故,猶大就興盛起來了,列國都不敢對猶大有甚麼動作了,我們實在感謝我們的神!因為,祂把這樣一件事情明確的一個原因、一個結果,就是說因果,擺在約沙法王的身上。

 

因為,有這樣的原因,就帶出這樣的結果,那就是約沙法作王的前段的日子裡的那種光景,猶大強盛起來了。雖然,北邊的以色列十個支派是比猶大大;但是,以色列就不住的受到侵擾,猶大卻是非常的穩固,穩固在甚麼地方呢?穩固在他們把整個猶大放在耶和華是他們的主這一個根基上。那裡具體的事情,我們就不看它了。但是問題就來了;因為,這是一個屬靈的爭戰,你要是在神的裡面,撒但就想辦法把你從神的面前引誘出來。

 

所以,從十七章那樣的蒙福,到了十八章就產生了變化。十八章的變化是怎麼來的呢?我們不知道當中經過多少時間,我們卻知道約沙法王他作王第三年的時候就開始自強。然後,你就看到約沙法王,他作王作了多少的年日,你翻到二十章你就看到了,三十一節那裡說,「約沙法作猶大王,登基的時候年三十五歲,在耶路撒冷作王二十五年」。他作王第三年就開始自強,然後就帶來一個非常興盛的光景。然後,對他自己來說,那是十八章第一句話:「約沙法大有尊榮資財」。

 

喪失地位的起點

 

不單他個人在神面前蒙福,整個猶大在神面前也蒙福,但弟兄姊妹你注意,那轉捩點就在這裡。那轉捩點是甚麼呢?約沙法竟然和北方的以色列亞哈結親,怎麼個結親法呢?就是他的兒子討了亞哈的女兒為妻,就是接續他作王的那個兒子,下次我們就要看到他。弟兄姊妹,我們怎麼來看這件事情呢?聖靈用了很多的篇幅來記載這一件事,我們只要問聖靈為甚麼那麼詳盡的來記錄這一件事情,我們就知道這件事情在神眼中看來是相當的嚴重。

 

約沙法大有尊榮資財,就與亞哈結親。這事情發生在哪一年,我們不知道。但是,我們有一件事情知道,就是約沙法大有尊榮和資財的時候,又是像他父親亞撒一樣,在安逸的日子發生了難處,發生了甚麼難處呢?他父親就比較嚴重了,他的事實不是太嚴重,但是原則性是一樣的嚴重,都是在安逸裡失去了儆醒,約沙法是失去了儆醒,亞撒就不單是失去了儆醒,並且是落到對抗的光景。

 

用人的方法來維護自己的安全

 

!那現在我們來注意究竟是怎麼回事。我們先不看下文,若看下文我們非常容易忽略了這裡面一個很嚴肅的事情。因為,下文所發生的事情是與這個事情有關的;這一件事情是起頭,下文所記載的那些是結果,他就和亞哈結親了。我們要問,他為甚麼要跟亞哈結親?這是一個非常嚴肅的問題,剛才我請弟兄姊妹你注意他防備以色列人那一句話,「又不尋求巴力,又不效法以色列人的行為。」為甚麼我們要注意那裡呢?

 

弟兄姊妹你曉得,當約沙法在神面前很蘇醒的時候,他很儆醒,那一個儆醒,明確的物件就是以色列。他為甚麼要防備以色列呢?當然,以色列在過去在他祖父他父親的時候,一直給猶大有騷擾,但是這個是歷史。我們不能忽略一件事,他不單是因著外面這些看得見的事情對以色列有戒心,最要緊的一件事情是以色列是拜巴力的,是背棄耶和華神的,他敵視其中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是要保護他對巴力的敬拜。

 

因為,自從耶羅波安設立了金牛犢以後,再加上在亞哈的這個日子,把外邦的巴力也引進來以後,整個北方的以色列都是落在那個拜偶像的光景裡,他們拜偶像的那個動機,乃是為著對抗甚至是要滅掉耶路撒冷,是這樣來保護他以色列本身;所以,約沙法起初的時候,他是防備以色列,他拒絕拜巴力,不效法以色列的行為。

 

但是,現在不防備了,是不是不防備了呢?完全不防備了。因為,所有防備的那些籬笆都拆掉了。他作了一件事情,他跟亞哈結親了,成了親家了。不但是親戚了,而是很密的親家。這樣一來,以色列就不成為他要防備的了。如果是在政治上面不防備以色列,那還可以勉強接受;但是,整個以色列是拜巴力的,還是保留拜金牛犢的光景。

 

那你怎麼能不防備她呢?如果,按著神自己在人中間作工的法則,很顯然的那一個分別的法則,跟拜偶像的人怎麼可能不分別呢?跟耶和華神對抗的人,怎麼可以不分別呢?所以,這是個十分嚴肅的問題,約沙法為甚麼會失去了這樣的儆醒呢?聖經沒有給我們留下任何的記錄,只是說他跟亞哈結親了。我們有理由相信,這是一個政治的手段。這樣,如果用我們中國人的歷史來說,就是招親和藩的那個故事的方法,用近代的話來說就是婚姻外交了。這樣就解決一些他們當中的對抗。

 

人的好意不能代替神的定意

 

但是弟兄姊妹們,我們剛才所題的完全是從外面來看的。約沙法也許不完全是因著這個原因。聖經沒有記載,我不敢說他一定是,但是我也不敢說沒有這個可能性。是甚麼呢?弟兄姊妹注意,約沙法是個尋求神的人,他知道神對以色列的揀選是一個完整的揀選。現在的以色列呢,不是一個完整的以色列。現在的光景是北邊十個支派的以色列,南邊兩個支派的猶大。這樣的分裂不是神的意思。因為,約沙法他是尋求神的,非常有可能,他裡面也有這樣的一個傾向,從我曾祖父那一代,我們這個國家分裂了。

 

我尋求神,看神能不能用著我,來把這個分裂的國家重新帶回聯合裡,就是回到神揀選的心意裡呢?我不敢說當年的約沙法一定是有這個想法;但是,我也不敢說他一定沒有這個想法。不然的話,他怎麼從防備能進到結親呢?這是一個大問題。但事實上我們看見,他跟亞哈是結親了。我們就不能不注意這裡有一個很嚴肅的事情,這一件事情是整個約沙法一生裡,主很詳盡地記錄下來的事情。

 

我們馬上就會問一個問題,難道以色列合一不好嗎?那我們就不能不注意了,以色列的分裂是怎麼來的?從人看來是人和人中間的矛盾,但是弟兄姊妹們,你看裡面去的時候,你知道屬靈的原因不是人和人之間的矛盾,而是人和神中間發生了矛盾。所以,神就定意把這個以色列分裂。一直等到將來神的時間滿足了,神才要把它合回來。

 

我們才讀過撒迦利亞書,我們看到了,以色列要重新合而為一,神一定要作,但是神甚麼時候作,神用甚麼方法來作,這個是神的事。人不能插手在那裡。但是,非常有可能,約沙法當時有這樣的一個認識,他就透過跟亞哈家結親,準備要把這兩個分裂的國家帶回為一。但是,我們要留意的就是,神要把他們帶回那一個一,神不會用人的方法。所以,弟兄姊妹你注意到;現在,約沙法好像就是用人的方法,要把他們帶進這一個聯合。

 

合一的條件是在基督裡

 

如果從大前題來說,這是對的一件事,我們都是從同一個祖宗,我們都是一同從埃及給帶出來,我們是一同承受神的應許;現在,我們重新回到聯合裡,誰敢說這個不合宜呢?但弟兄姊妹們,我們不能忽略一個事實,這樣的一個分別是神把它分別出來的。神把那十個支派分出去,留下兩個支派在這裡,在當時的情形來說,是神的一個管教和鞭打。既然是神的管教和鞭打,那裡面就有神的一個教導在裡面。要讓他們在這個分裂的痛苦裡來認識到「我錯了」,我要回到神那邊去,是這樣子回到神起初揀選的那一個目的。

 

因此,在這一件事上面,我們必須很清楚的看到,分裂不是神所要的;但是,合一也必須要在神自己的時間和方法裡。但人伸手來要聯合,這個是帶不出結果來的。尤其是當時我們很清楚的看見,弟兄姊妹也能領會到,如果要叫以色列和猶大合一,那個關鍵在哪裡?那個關鍵在哪裡呢?不是很清楚嗎?以色列必須要離棄巴力,以色列必須要脫離偶像,如果這個事實不出現,那就是沒有條件進到合一裡面。如果以色列仍然留在拜偶像的光景裡,那是沒條件談合一的。

 

如果你搬出一些理由來,我們都是讀摩西五經啊,我們都是亞伯拉罕的後裔啊,我們都是神所選召出來的子民;所以,我們沒有理由不合一啊!弟兄姊妹們,這不是現在基督教裡所說的一些話嗎?我們都同讀一本聖經啊,我們同拜一位神啊,我們同接受一位基督啊。但是,是甚麼樣的基督呢?用甚麼心思來對待神的話呢?這些不必管了,反正我們是讀同一本聖經的!

 

弟兄姊妹們,不是這樣,我們很清楚的看到,你要歸向神,你必須是絕對的歸向神。如果,以色列仍然留在北邊拜巴力,就著歷代志下來說,他們用甚麼態度來對待聖殿呢?聖殿在他們心思裡有甚麼地位呢?這是當時的光景。但是,約沙法好像是忽略了這一點。他就跟他們聯合了,先從姻親的關係上聯合,然後就進到政治和軍事上的聯合。往下文去看你就看到這個事情了。

 

放棄分別就全盤垮了

 

因為是親家,他就到北邊去探望亞哈。那個時候,亞哈正要出兵攻打基列的拉末,基列的拉末應該是以色列領土內的地方,那時候大概是給亞蘭人占去了;所以,亞哈要去把基列的拉末那邊有點動作。他要去正式攻打的時候,約沙法剛好來了,他就說,弟兄姊妹留意了,第三節。「以色列王亞哈問猶大王約沙法說,你肯同我去攻取基列的拉末麼?」這是一個軍事上合作的要求。留意約沙法的回答:「他回答說,你我不分彼此,我的民與你的民一樣,必與你同去爭戰。」

 

弟兄姊妹,這就跟我剛才說的那些對話是一個樣,你看到了,我們都是亞伯拉罕、以撒、雅各的後代。我們都是神的選民,我們一同承受應許的,現在你有需要,我有甚麼理由不跟你在一起?弟兄姊妹們,如果是在正常的光景裡,就應該是這樣,但現在不是在正常的情形下,現在是在神的一個管教懲治的光景底下,在這種光景的底下,必須要有分別。但是,約沙法好像完全忘記了分別的要求。說到你的民和我的民都是一樣的,我應該和你去爭戰。這不僅是軍事上的合一,連政治上也合一了。

 

弟兄姊妹們,問題就是在這裡。他既然答應要去攻打,亞哈就準備出兵了。亞哈要出兵的時候,約沙法就題出問題來了,好不好我們先求問耶和華,亞哈是拜巴力的,雖然他還保留給耶和華這樣的一個小地位,你現在告訴他說「我們先求問耶和華罷!」弟兄姊妹,這就碰到那個分別的界線,也碰到最嚴肅的那個位置了。

 

現在,你就看到了,不單政治上聯合了,軍事上聯合了,連宗教上也要聯合了。你看到當時的情形,亞哈根本就沒有意思要這樣作,但是親家既然題出來了,應付應付,他也作了。他就召聚了四百個先知,就問他們,我們去攻取基列的拉末行不行?四百個人異口同聲在那裡說:「一定可以攻取,神必定將那城交在王的手裡。」我不知道這四百個先知是甚麼先知,可能是巴力的先知,也可能是在耶和華名下的假先知;但是,這個情況恐怕不是很多,因為自從耶羅波安以後,那些敬畏神的人都逃到南方去了。

 

所以,如果在北方能大行其道的恐怕都是巴力的先知。所以,在這裡,聖經就沒有說是甚麼先知。這些先知的回答也沒有說到耶和華神,只是說神,是哪一個神?不知道。約沙法看看也好多不大對勁;所以,他又發一個問題,他說:「這裡不是還有耶和華的先知嗎?」這個話可以反映上頭那四百個先知不是耶和華的先知。當然,我們也不能說他們不是頂著耶和華名號的假先知。反正這些人說的話在約沙法眼中看來,都看出毛病了。所以他才說:「這裡還有耶和華的先知,我們可以求問他。有沒有這樣的人呢?」亞哈不好意思說:「沒有」,他就說「還有一個人,只是我恨他。他對我從來不說吉語,他只說凶言,我才不要聽他。」約沙法說,還是叫他來罷!

 

還能聽進神的話

 

這個過程我就不說了,弟兄姊妹,你讀經讀下去,你就知道那個過程。但是,這個米該雅先知給召來的時候,他所說的話就是說,亞哈你這次出去,你一定死在戰場上。所以,亞哈真的很氣了,他就說,馬上把這人下在監裡,等我戰勝回來的時候來對付他。米該雅就說:「你若能回來就證明神沒有跟我說話。」結果,亞哈就在這一場仗陣亡了,差點連約沙法也給連累了。約沙法就在戰場上逃過了這一次的危險。

 

十九章,約沙法就回到耶路撒冷,有先知來見他了,一看見他,給他的是一個非常嚴厲的責備。留意第二節:「先見哈拿尼的兒子耶戶出來迎接約沙法王,對他說,你豈當幫助惡人,愛那恨惡耶和華的人呢?因此,耶和華的忿怒臨到你。然而,你還有善行,因你從國中除掉木偶,立定心意尋求神。」先知這一個責備的話比那個先知責備亞撒的話重多了。當年的亞撒聽不進去,但是約沙法聽進去嗎?他聽進去了。

 

我們感謝主!他能聽得進先知的話。所以,我們就看到底下的事情怎麼發展了。也從這裡我們看到,約沙法在神面前算是蒙神特別紀念的一位王。不是因為他沒有犯錯誤,乃是因為他肯服神的權柄。當神差遣先知來責備的時候,他接受了,他尊重神的權柄。這個是非常非常嚴肅的一件事。我們實在需要主給我們看到,約沙法所以在神面前是蒙紀念的,不是神偏待他,他犯了錯誤不只一次。並且,犯的錯誤是在同一個原則上的錯誤。但是,感謝神!每次神給他責備,他都服下來,因此神就紀念他,我們感謝我們的神!

 

分別是不該給忽略的見證的實際

 

現在,我們留意先知的責備,很清楚的指出你怎麼不分別出來?你這麼不分別出來,神就要把祂的憤怒臨到你了。我們看下文就看到神的憤怒是怎麼臨到約沙法。雖然,神的憤怒的結果是成全約沙法。但是,我們不能不注意,約沙法引動神的憤怒的那個原因。因為,他引動神的憤怒的那個原因,也是我們常常在神的面前,以為我們有好的理由所帶出來的一些愚昧。

 

所以,神不能不讓他知道神的憤怒。所以,在約沙法的身上,我們看到有兩件事情要先題一下;然後,我們再看下去,這兩件事情是怎麼發生在他以後的日子。頭一件事情,他自己受虧損,第二件事情,就是雖然他悔改了,但是他造成的那些影響,在以後的日子裡就顯出來,特別對他的兒子的影響,我們看到他兒子的時候再說。

 

悔改可以停止神的憤怒,但不能完全取消神的管教

 

他聽得進先知的話,也就是說他尊重神的權柄,所以第四節以後,約沙法就好像作了一位非常好的王,你看見第四節以後,他又一次把整個猶大重新帶回敬畏神的教導裡,這個看在神的眼中,神很欣賞他。但是,弟兄姊妹們,你就必須要留意了,先知是宣告神的憤怒要臨到你;如果,你沒有看十九章的時候,你沒有看到神的憤怒,你只看見他在神的面前悔改過來,他又把猶大國擺回神的權柄的底下。但是,一到了二十章,你就看到一個事情出來了。

 

弟兄姊妹,你留意,二十章開始就說,「此後」,甚麼時候呢?就是他接受了先知的責備。然後,在國中又作了一些的安排,來讓神的百姓學習敬畏神。如果,我們和十七章那裡的事情來作一個比較,你看到十七章那裡引出來的結果,就是神讓約沙法大大的興旺,列國都不敢來碰他。但是,現在你看到十九章那樣的回轉到神的權柄的底下,照著神的性情,應該帶來十七章的那一個祝福,再重新發表出來。

 

但弟兄姊妹們,當你讀到二十章,你就看到情況跟十七章的時候不一樣,這裡沒有一個字說猶大不蒙福,但是你看下去的時候,你就看到她的確是不太蒙福了。頭一件事情裡你注意到的。「此後,摩押人和亞捫人,又有米烏尼人,一同來攻擊約沙法」。弟兄姊妹們,如果我們還記得申命記上的話,你瞭解這個事情是不應該發生;因為,猶大這個時候是很敬畏神,在那樣敬畏神的光景底下,怎麼會發生這樣的事呢?

 

神在申命記中給他們的那個應許,是他們不會受到任何攪擾的。如果有敵人來攻擊他們,那些敵人從一條路來,結果是從七條路逃走。但是,現在你看到摩押、亞捫、米烏尼三個民族合起來,來攻擊猶大。弟兄姊妹們,你就看到一件事情,這是神的管教;雖然,他們已經歸向神。但是,神在這個時候不是來顯出祝福,神在這個時候是給他們嘗一嘗甚麼叫管教。敵人敢來碰他們;並且,他們在敵人碰過來的時候,他們感覺自己軟弱如水。

 

弟兄姊妹們,你留意十七章那裡,就是說列邦都懼怕約沙法。現在,第三節裡看到約沙法很懼怕,倒過來了。為甚麼那個時候別人怕他,現在他怕別人呢?這是神的憤怒,叫猶大國的國力下去了,她不能再像在十七章那個時候那樣的興盛。因為,敵人攻打的時候,約沙法正在那裡恐懼。恐懼到甚麼地步呢?當然,感謝神!究竟他是敬畏神的,他就來尋求耶和華,他也讓全地都宣告禁食,整個的猶大都聚會來尋求耶和華。弟兄姊妹,你注意,當他們尋求耶和華的時候,他們怎麼說出當時的光景?

 

頭一件事情,我想弟兄姊妹注意了,那就是第九節那裡說到,他就記起了,當年聖殿建成的時候神的應許。現在,他就抓住了神的那一個應許來尋求神。「我們在急難的時候,站在這殿前向禰呼求,禰必垂聽而拯救;因為,禰的名在這殿裡。」他們那個時候又碰到甚麼難處了呢?留意第十二節了,「我們無力抵擋這來攻擊我們的大軍,我們也不知道怎樣行」。弟兄姊妹們,沒有一個字說到猶大衰落;但是,從他們自己的口裡,就說出猶大是衰落到一個地步,沒有辦法抵擋從外面來的攻擊。

 

在管教中仍然有安慰

 

感謝神!約沙法究竟是敬畏神的,他就來仰望神。感謝我們的主!神又興起先知來告訴他們,給他們安慰,雖然這個是神憤怒裡的管教,但是在管教裡,神還是給他們有安慰。神也給他們堅固。十四節開始,就說到神的靈興起一位先知,來向猶大眾人包括約沙法王在內,說了一些話。甚麼話呢?「你們不要因這大軍恐懼。因為,勝敗不在乎你們,乃在乎神。」敵人來攻打你們,是因為你們曾經作過愚昧的事。所以,神就讓這些人來給你們管教,你們肯接受這個管教,那剩下的事情就不是你們的,又是神的。

 

因為,神怎麼開始,神也就怎麼帶領到結束。我們感謝主!然後,他就告訴他們,敵人來,你們就去迎敵,你們會在甚麼地方遇見敵軍;但是,你們不必和他們打仗,你們只是擺陣站在那裡就可以了,你只要看耶和華怎麼給你們施行拯救。弟兄姊妹,這有帶點像過紅海的那個時候的那一件事情,歷史是不相同,事件不相同,原則是一樣的。神說你們站在那裡,你們不必動,你們只用眼睛來看,看神怎樣拯救你們。

 

當神的話一來,他們就在神的面前有點敬拜,他們就在神面前有感謝和讚美,他們第二天出去的時候,約沙法王就在那裡給他們一些的交通,讓他們去相信神自己,相信神藉著先知跟他們所說的話。結果怎樣呢?他們就安排了在那裡怎樣擺陣,不是準備打仗,是在那裡感謝讚美。感謝神!他們在那裡讚美敬拜神的時候,他們就是在那裡看敵人怎麼給打敗。怎麼給打敗呢?不知道怎麼樣,他們敬拜神的時候,看二十二節,「耶和華就派伏兵擊殺那來攻擊猶大人的亞捫人、摩押人,和西珥山人,他們就被打敗了。」二十三節,「因為,亞捫人和摩押人起來,擊殺住西珥山的人,將他們滅盡。滅盡住西珥山的人之後,他們又彼此自相擊殺。」

 

弟兄姊妹,你看到這樣希奇的事情,以色列人沒有在那裡打仗,但是卻看見敵人完整的給消滅,他們自相殘殺就消滅了。他們就是這樣享用了得勝,就回來了,歡歡喜喜的回耶路撒冷。弟兄姊妹,注意一件事,他們回耶路撒冷甚麼地方?直接就回到耶和華的殿。感謝神!如果弟兄姊妹們,我們稍微注意一下,你會看見自從獻殿以後,聖殿裡有那麼熱鬧的敬拜,這是頭一次。我們感謝神,他們就是這樣打仗打完了,就是這樣享用神的得勝。感謝主!以後神又給他們四境平安。然後,約沙法他一生的年日就行完了。

 

人順服,神就負責作成祂要作的事

 

我們感謝主!我們看到約沙法的時候,你看到他不是沒有作過錯事,他也作了一些非常原則性的錯事,他倒有點像他的遠祖大衛了。他在神面前有實質的回轉。他一直在神的面前沒有放棄神的權柄。他愚昧無知的時候,他作了一些不合宜的事;但是,他沒有離棄神。當神興起先知來責備他的時候,他立刻就轉回。我們感謝主!這是約沙法。約沙法在末了的時候,在他沒有行完他的路程以前,他又再犯了一次小錯誤。記載在二十章最末了,他和亞哈的兒子亞哈謝合作去尋金。

 

但是,因為先知的責備他就不再題這個事情,因為先知告訴他,「你可以作,但是你所作的,神一定破壞你作的。」事情果然是這樣,約沙法不敢再動尋金的念頭。感謝我們的神!在約沙法的一生裡,如果我們要在神的面前給他作一個歸納,很清楚你看到,神讓那些在祂名下給使用的人,要常常保持蘇醒在神的面前。因為,有了一點點的不儆醒,哪怕那個不儆醒只是一瞬間的,或者說只是接觸一些雞毛蒜皮的事;但是,那一點點的不儆醒,會引出好大的危機的。

 

我們感謝主! 我們讀歷代志的時候,我越讀就越發覺,神要藉著這些一位一位神所用的王,和神所用的百姓,來說明一件事,在亞當裡的人,不管他們怎麼樣願意照著神的心思來行走,他們永遠不能成就神的目的。神的目的只有神自己才能成就,是神在祂憐憫的底下作成祂所要作的。我先題出這一點,到最末後的時候,我們才要總結這一個事實。但願主給我們能留意到在亞當裡的那個缺欠。不管在亞當裡有多好,有多美,有多高,有多本事,要成就神所要作的,那就差得遠了。但願主憐憫我們!我想我們今天晚上就停在這裡。

 

 

片刻鬆懈、禍患無窮(18111)(香港讀經會)

 

祈禱:  求主使我常有警醒之心,免得我在不經意間陷入萬劫不復的痛苦中!

 

約沙法王在生命中無疑是有了美好的開始,可惜,他卻同樣走上了其父親亞撒王的舊路,沒有把好的開始貫徹下去。結果,他還是在愚頑的決定中,使自己陷在困難之中。

承接上文的發展趨勢,約沙法的國運正興盛得如日方中,不但在名聲上得享尊榮,在國力方面亦日見昌盛。在一片欣欣向榮的氣氛下,約沙法開始有點自以為是的傾向,以致他錯誤地踏上了與北國亞哈王結親的道路上(1)。當然,若從政治和軍事的角度看,這樣的結盟也許會令猶大國更強盛,但與信仰不同的人合作,始終會為猶大國帶來無法估計的不良後果。

在結盟的事上,表面上好像是約沙法完全操控一切,但亞哈王卻是十分曉得運用攻心之計,他以上好的款待企圖影響約沙法王的決定(2)。結果,約沙法王便在缺乏深思熟慮的情況下,承諾與亞哈王一起出兵攻打基列的拉末,約沙法甚至得意忘形至一個地步,表示自己願意和北國的人民不分彼此(3)。

正所謂「破船還有幾斤釘」。縱然約沙法王已經開始往錯誤的路上走,但他仍想起在實際出兵前,先求問神應否這樣做。可是,那些急於取悅在上者的假先知們,便在米該雅發表他的看法前,吹噓他們這一役必勝無疑(411)。

相信你也聽過龜兔賽跑的寓言故事,兔子之所以會失敗,並不是它沒有取勝的條件,也不是因為它沒有好的開始,因為一開跑,它便已經遠遠拋離了步履遲緩的小烏龜。可是,兔子卻沒有善用它的優勢,竟在比賽的中途鬆懈下來,最終成了失敗者。難怪保羅清楚表示,縱然他已在屬靈的道路上多少有了點進展,但他卻不以為自己已經得著了,他乃是常常忘記背後,努力向著神訂定的目標進發,直到他能確實地得著從主耶穌所賜的獎賞為止。讓我們也在屬靈追求的道路上警醒,千萬不要掉以輕心,當我們曉得常常以警醒禱告的態度來正視神所給予的機會時,我們便可以免除不必要的苦痛了。

我的禱告 ………………………………………………………………………

……………………………………………………………………………………

 

 

拒受警告、難逃厄運(181234)(香港讀經會)

 

祈禱:  求主使我曉得對你常存謙卑受教的心,免得我需要面對可怕的經歷!

 

這段經文的焦點人物是亞哈王。雖然他願意應約沙法的要求,勉強請了先知米該雅來表達他對是次戰役的看法,但他不但沒有打算聽從神藉米該雅所說的話,而且用盡一切辦法來防備米該雅說真話。可惜他最終仍難逃神對他所命定的滅亡結局。

雖然米該雅在事前已經接獲警告,務必要說些能夠討王喜悅的話,但他卻以神所託付的事為重,除了將神向兩位君王所發出的警告詳述外,更直斥假先知的謊言,同時更清楚宣告神的審罰必會臨到 (1222)。可惜亞哈王不但沒有聽從神的警告,反倒認為這只不過是米該雅一貫不合作的表達而已。

當那位趨炎附勢的假先知西底家粗暴地打了米該雅的臉後,以色列王亞哈為了顯示米該雅只是一派胡言,便吩咐人刻意苦待米該雅,好等亞哈戰勝回來後才好好對付他(2326)。然而米該雅卻趁機宣告若以色列王真的能夠平安地回來的話,那他所提到有關耶和華警告之內容便是虛假的,而他亦願意接受一切有關的審罰(27)。

若從人的眼光看,以色列王已屬相當小心的了,因為在他喬裝的掩飾下,理應少了許多遭遇危險的機會。誰知,神所命定的卻如實應驗,一世英明的以色列王竟然死在一枝隨意射出的箭下,而且這箭是從甲縫致他於死地的(2834)。

以色列王亞哈之所以敢於抗拒米該雅所發的警告,除了因為他的內心十分頑梗外,其實他也深信自己有能力逃避任何危險。若站在人的眼光看來,喬裝上陣的亞哈王理論上是十分安全的,然而,人為的努力終歸是屬於人的努力,無法把神所命定的計畫改變,以色列王竟然在百密一疏的情況下喪命。這讓我們看見,若我們不願意完全順服地活在神的引領中,我們是不能單靠己力而逃避困境的,因為主所說的一切必然會如實應驗的。

我的心得 ………………………………………………………………………

……………………………………………………………………………………

 

 

約沙法與亞哈結盟(十八1~34)(台北靈糧堂)

 

神大大賜福約沙法,但約沙法的一生也有敗筆,就是他與當時的北國以色列君王「亞哈」結親。亞哈作為北國最壞的君王,他不但讓以色列人繼續拜金牛犢,而且他娶了「西頓王謁巴力的女兒耶洗別為妻,去事奉敬拜巴力。」(王上十六31)耶洗別將巴力崇拜帶進以色列,帶來全國的黑暗。但是約沙法卻他讓他的兒子下一任猶大君王「約蘭」娶了亞哈與耶洗別的女兒「亞他利亞」。而亞他利亞同樣把巴力崇拜由北國帶進了南國。

一、約沙法與亞哈一同攻打拉末

約沙法一旦與亞哈結親,就不免常常往來「他下到撒馬利亞去見亞哈」,亞哈為他大擺筵席,同時也勸他「同去攻取基列的拉末」。約沙法完全沒有警覺心,就說「你我不分彼此,我的民與你的民一樣,必與你同去爭戰。」此處真的讓我們看見錯誤結盟的不智。

二、約沙法聽先知米該雅之言

這時約沙法與亞哈的不同就顯了出來,在出戰前,約沙法要「先求問耶和華」,然而亞哈的王宮充斥著假先知,四百位假先知都說可以成軍。唯獨一位「耶和華的先知米該雅」與眾不同。米該雅先是隨眾說「可以上去,必然得勝」,但連亞哈都知道這不是實情。最後米該雅說「我看見以色列眾民散在山上,如同沒有牧人的羊群一般」,可見必是戰敗。米該雅最後告知他們,神容許假先知藉謊言之靈,讓亞哈前去陣亡。亞哈不但不聽,還將米該雅下在監中。

三、亞哈改裝陣亡約沙法倖免

此時約沙法已無退路,只好與亞哈一起上陣。亞哈對約沙法說他要「改裝上陣」,避免成為攻擊的目標。約沙法「仍穿王服」。當亞蘭人看到約沙法將他視為以色列王而追逐時,他「一呼喊,耶和華就幫助他,神又感動他們離開他」。亞哈雖然改裝,讓人看不出他是王,卻因「有一人隨便開弓,恰巧射入以色列王的甲縫裡」而受了重傷,最後戰到「約在日落的時候,王就死了」。米該雅的話應驗了,約沙法雖然逃過一劫,不免心驚膽戰。回去之後,也被先知「耶戶」指責「你豈當幫助惡人,愛那恨惡耶和華的人呢?因此耶和華的忿怒臨到你。」神不喜悅祂的子民與錯誤的事與人結盟。

默想

我是否明白我既與主立約,就是約中之民,要謹慎與其他事或人的結盟,不可與他人的罪有份,得罪主?我是否慎重主所對我說的話,而不是當作耳邊風,只照自己的欲望而行?

回應

親愛的主:謝謝你,你是聖潔之主,我們與你立約,要活出聖潔的生活。求主幫助我們看重與主的關係,超過與人的關係,寧願得罪人,不願得罪主,謹慎各種形式的結盟,包括婚姻、友誼、事業。阿們!

 

 

約沙法的軍事聯盟(十八章1~27)(台北基督之家)

 

分享:

上一章講述約沙法的改革,本章則提及他的錯誤軍事聯盟。因為在下一章中,先知哈拿尼的兒子耶戶明白地對他說:「你豈當幫助惡人,愛那恨惡耶和華的人呢?因此耶和華的忿怒臨到你。」(代下十九2)這項原則,顯然與新約保羅的教訓吻合;「你們和不信的原不相配,不要同負一軛。義和不義有什麼相交呢?光明和黑暗有什麼相通呢?基督和彼列(彼列就是撒但的別名)有什麼相和呢?信主的和不信主的有什麼相干呢?神的殿和偶像有什麼相同呢?又說:你們務要從他們中間出來,與他們分別;不要沾不潔淨的物,我就收納你們。」(林後六14~17)由此看出,神不要我們為敵擋神的惡行背書。

不過,這個敘事有項令人不解之處,因為它說到神自己用「神靈」的能力行騙(20節),「在他(亞哈)眾先知口中作謊言的靈」(21節)。其實,我們可以從以下二方面理解神的行動:(一)即便是「謊言的靈」(或按字義直譯為虛偽的靈)要做欺騙的工作,也必須得到神的允准。事實的真相是,這正好與盛行於以色列之「虛偽的敬拜」相稱。(二)而且,這顯明神是拒絕以「平安」來回報抗拒真理者。但是更重要的體認是,(三)亞哈王早已知道何者為真、何者是偽(代下十八15)。當米該雅初次在第十四節用「反話」告訴亞哈的時候(內容正是「謊言的靈」的說法),亞哈立即明白此非真實神的話,並且要求他說實話(15節)!當亞哈往戰場去時,他已聽見並明白了真相,所以他故意換裝,嘗試逃避神的命定。亞哈在十七節對約沙法說:「我豈沒有告訴你,這人指著我所說的預言,不說吉語,單說凶言嗎?」,其實並不是對先知的失望,而是倔強地表明:他絕不會享受到從神而來的祝福,因為他決心要抗拒神的話。

基督徒是有福氣的,因為基督徒有神的話語如光一般照亮我們的生命和道路。然而,真正要蒙福還需更進一步的遵行神的話,才能得到神的平安。當人硬著頸項不肯順服神的時候,神所給的就是:「如經上所記:神給他們昏迷的心,眼睛不能看見,耳朵不能聽見,直到今日。大衛也說:願他們的筵席變為網羅,變為機檻,變為絆腳石,作他們的報應。願他們的眼睛昏蒙,不得看見;願你時常彎下他們的腰。」(羅十一8~10)。親愛的弟兄姊妹,你是否常常聽見神的話卻沒有行動呢?你是否常想試試看「如果違背神的話會怎樣」呢?亞哈王的結局是最好的鑒誡。

回應禱告:

親愛的天父,感謝禰的話語如光一般地天天照亮我們的生命和道路,求禰幫助每個神的兒女都能夠有了禰的話就順服,就照著去做。阿們!

禱讀:約翰福音十四章21

21 有了我的命令又遵守的,這人就是愛我的;愛我的必蒙我父愛他,我也要愛他,並且要向他顯現。                 

 

 

約沙法的悔改行動(十八章28~十九章11)(台北基督之家)

 

分享:

第十八章講述約沙法的錯誤軍事聯盟,第十九章則提及他如何面對先知的責備。當先知哈拿尼的兒子耶戶對他說:「你豈當幫助惡人,愛那恨惡耶和華的人呢?因此耶和華的忿怒臨到你。然而你還有善行,因你從國中除掉木偶,立定心意尋求神。」(代下十九2~3)約沙法並未因此對神產生苦毒,而是以悔改來回應責備,藉改變及更新生活的形態,證明悔改是真實的。第十九章第四節提到約沙法「引導民歸向耶和華」;很可能當時與亞哈結盟的事,曾影響了猶大境內有人開始敬拜巴力,甚至因此喪失了約沙法較早期推行教導運動贏得的根基,所以他需要將過去的改革方案重新落實。不過,「引導民歸向耶和華」也可能是指約沙法採取了一些使人民悔改實際作法,加強了過去的改革。

此外,約沙法繼續推行律法將其應用於創建一個公平社會(代下十九5);正如摩西委派審判官協助基層百姓裁決法律糾紛(出十八13及以下各節)。本質上,正確的、謹慎「審判」是「為耶和華」作的。任何司法制度,其本身都有助長腐化的可能;因此,約沙法囑咐他的審判官應當「公正」辦事(代下十九7,中文本作謹慎)。這不但暗示他們所一切都在神鑒察之下,而且提醒連審判官最後也要服在神的判決下(代下十九10)。約沙法對百姓的關注,也許是受到他自己與亞哈之間的經驗影響;正像他聽見先知宣佈他的統治,因神的忿怒會有某種程度當受損失(代下十九2),便立刻採取行動,確保百姓避免遭受神忿怒。他種種措施的目的,就是要使百姓們以十分認真的態度來對待神。

約沙法的行動,實在是今日基督徒的榜樣。因為他並不是獨善其身而已,乃是關注到其他人的福祉與利益。保羅也以基督為榜樣,勸勉基督徒:「各人不要單顧自己的事,也要顧別人的事。」(腓二4)。今天仍有許多基督徒,只管自己得救,卻從不關心身邊之人的靈性死活。親愛的弟兄姊妹,當你今天聽見神的責備,會有怎樣的行動呢?你是否關心你周邊的人,要幫助他們逃離神的憤怒呢?約沙法王是最好的榜樣。

回應禱告:

親愛的天父,感謝禰將約沙法王的好榜樣放在我們面前,光照了我們的行為。求禰幫助每個神的兒女都能對神的責備產生積極悔改的行動,也都能關心別人屬靈的死活。阿們!

禱讀:腓立比書二章4

4 各人不要單顧自己的事,也要顧別人的事。

 

 

不要與惡人結盟(代下18:119:1-3)(高銘謙)

 

代下18章的對觀經文是王上22章,歷代志作者把整個敘事抄了一遍,內容主要描述亞哈與約沙法王商討要攻打基列的拉末,後來米該亞先知警告亞哈,說明這次上去是耶和華期望引誘亞哈陣亡。在列王紀看來,這段敘事主要說明真假先知的對比,鼓勵人不要相信那四百個先知,而要相信耶和華的先知米該亞,但同樣的敘事卻在歷代志的敘事結構中有不同的角色,重點不再是分辨真假先知,而是說明與誰結盟及平安與否的因果關係。

代下18:1是歷代志作者獨有的引言:“約沙法大有尊榮資財,就與亞哈結親。”學者們相信“結親”是兩國用來結盟的方法;約沙法王在順利之時,便忘記了耶和華不容許有別的尋求對象,更不容許有別的結盟對象。這樣看來,約沙法在尊榮資財之日,便是他自作主張之時了。

亞哈王死後,約沙法王平平安安地回耶路撒冷(代下19:1),先知耶戶便出來責備約沙法:“你豈當幫助惡人,愛那恨惡耶和華的人呢?因此耶和華的忿怒臨到你。然而你還有善行,因你從國中除掉木偶,立定心意尋求神。”先知說的“幫助”和“愛”,與“結盟”的觀念有關,直接指出約沙法的問題是與恨惡耶和華的人亞哈結盟,因此便有神的忿怒。然而約沙法王的善行卻在神的忿怒當中被紀念,耶和華差派耶戶,主要提醒約沙法要回想自己昔日尋求神的行動──就算在神的忿怒當中也要尋求神!

思想:

過去的善行不能確保當下的信心,我們的生命永遠是活在當下;互動地與神連結起來,約沙法王不能因為之前的善行而免去神的忿怒,只要他心存二心,與恨耶和華的人結盟,神便一定要賜下忿怒而不是平安!求主堅定我們尋求神的心,不要因為尋求神而得到平安時便沾沾自喜,反而在平順的日子更要尋求神,確保自己不被罪惡所勝。你願意嗎?

 



跟著我們:



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