約翰福音 12
約翰福音第十二章綱目
壹、內容綱要
【神子救主彰顯榮耀的途徑】
一、伯大尼的見證(1~11節)──珍賞主的死,願將榮耀置於祂腳下
二、騎驢受群眾歡迎(12~19節)──彰顯榮耀的小影
三、對希利尼人求見的反應(20~36節)──啟示藉死亡得榮耀
四、榮耀的兩大阻礙:
1.『不信』使人不能看見祂的榮耀(37~41節)
2.雖然相信,但愛人的榮耀,過於愛神的榮耀(42~43節)
五、得榮耀之前最後的公開宣告(44~50節)
貳、靈訓要義
【伯大尼之家──教會的小影】
一、伯大尼(1節上)──字意『困苦之家』,教會的外表是困苦的
二、拉撒路從死�奡_活(1節下)──彰顯死而復活的生命
三、有人給耶穌豫備筵席(2節上)──為著給主有所享受
四、馬大伺候(2節中)──有服事主的表現
五、同耶穌坐席(2節下)──教會的內�埵麻袟‘糽R的享受
六、馬利亞膏主(3節)──有愛主的表現
七、貪財的猶大(4~8節)──有掛名的信徒
八、有許多猶太人來看耶穌和拉撒路(9節)──吸引人們前來
九、祭司長商議殺拉撒路(10節)──遭受宗教迫害
十、有好些人信了耶穌(11節)──帶進新的信徒
【藉死亡彰顯榮耀】
一、拉撒路與主一同坐席(1~2節)──作從死亡彰顯榮耀的見證
二、馬利亞用頭髮擦耶穌的腳(3節)──置己的榮耀(頭髮)於死地,藉以彰顯基督的榮耀
三、門徒等到主釘死之後,才明白主騎驢駒的豫言(14~16節)──經過死亡才真正顯出榮耀
四、一粒麥子落在地�埵漱F,就結出許多子粒(24節)──藉死亡顯出豐滿的榮耀
五、恨惡自己生命,就保守生命到永生(25節)──藉著死失喪魂生命,才能在復活�堥禸�永遠的生命(即藉死得榮耀)
六、跟從主的,必蒙神尊重(26節)──跟從祂泰然赴死的腳步,必得到從神來的榮耀
七、心�堿隻漯漁伬埮~傷,但深處以神的榮耀為念(27~28節)──至暫至輕的苦楚,要成就永遠無比的榮耀(參林後四17)
八、從地上被舉起來,就要吸引萬人來歸(32節)──十字架的死,乃是得人的條件──羞辱的死,乃是彰顯榮耀的途徑
【『得榮耀』的意義與途徑】
一、人不明白甚麼是『得榮耀』:
1.門徒起先不明白(16節)
2.眾人不明白(29節)
3.猶太人不明白(37~41節)
二、人以為『得榮耀』乃是:
1.被人迎接(13節上,18節)
2.被人高舉、稱頌(13節下)
3.被人隨從(19節)
4.被人接納(42~43節)
三、『得榮耀』乃是彰顯神:
1.得榮耀乃是死己(24~25節上)
2.得榮耀乃是得著靈生命(25節下)
3.得榮耀乃是被神尊重(26節)
4.得榮耀乃是神得著彰顯(28節)
四、『得榮耀』的途徑:
1.恨惡自己的魂生命(25節)
2.跟隨主耶穌的腳蹤(26節)
3.釘十字架(32節)
4.不貪愛人的榮耀(43節)
【主所嘉許的心】
一、無名氏(西門)的心──把家打開,給主豫備筵席(2節上)
二、馬大的心──樂意服事主並服事同主坐席的人(2節中)
三、馬利亞的心:
1.愛主,看主比甚麼都寶貴,甘心毫無保留的奉獻給主(3節上)
2.謙卑自己,看主比甚麼都尊大,用頭髮擦祂的腳(3節下)
3.珍賞主替死的愛,抓住機會表達對祂的感恩(7節)
【主所不喜悅的心】
一、猶大的心:
1.看為主花費,不如賙濟窮人(5節)
2.假公濟私,以窮人名義,私自取用主款(6節)
二、祭司長的心──為維護既得特權,陰謀殺人滅口(10節)
三、群眾的心──聽見主行神蹟,就一窩蜂地擁戴(18節)
四、官長的心──愛人的榮耀,過於愛神的榮耀(42~43節)
【主耶穌被釘死十字架所產生的功效】
一、人子得榮耀(23節)──主順服至死,所以神將祂升為至高(參腓二8~9)
二、結出許多子粒(24節)──藉著釋放出神聖的生命,而產生許多基督徒
三、分別魂生命和靈生命(25節)──叫信徒藉著對付魂生命(psuche),而使靈生命(zoe)更豐盛
四、成為服事主者的榜樣(26節)──跟從主到十字架上──捨己
五、使父神得著榮耀(27~28節)
六、使這世界受審判,這世界的王被趕出去(31節)
七、吸引萬人來歸主(32節)──滅掉冤仇,造成一個新人(參弗二11~18)
【主耶穌對反對者最後的宣告】
一、祂是向人顯現的神,信祂就是信神(44~45節)
二、祂是世上的光,信祂的,就不住在黑暗��(46節)
三、領受而遵守祂的話者,要被拯救;棄絕祂的話者,在末日要受祂話的審判(47~48節)
四、祂的話都是照著神的命令講,神的命令就是永生(49~50節)
【認識主的話】
一、主的話是要聽見的人遵守的(47節)
二、不領受主話的人,主所講的話在末日要審判他(48節)
三、主沒有憑著自己講,是神給祂命令,叫祂說甚麼,講甚麼(49節)
四、主所講的話,正是照著神對祂所說的(50節)
── 黃迦勒《基督徒文摘解經系列──約翰福音註解》
叁、其他綱目
【榮耀主的家庭】
經文:約12:1-11
引言:一個榮耀主的家庭是不容易找到的。有許多基督徒都在自己的家中帖上“基督是我家之主”的字畫,如果能夠真正的成為榮耀主的家庭那才是最美不過的了。
一、西門設筵接待耶穌 1-2
據馬可福音14章3節記載,西門是馬大的丈夫, 這次是他對主的感恩。(西3:16;詩103:2)
接待耶穌要發自內心的:1)感恩。2)樂意。(林後9:3)
二、馬大親手服事耶穌 2,(路10:39-42)
1.馬大伺候耶穌:馬大是一個善於以行動服事主的人。
2.拉撒路與耶穌同坐:拉撒路是一個以生命來見證主的人。
三、馬利亞香膏澆於耶穌 3-8
馬利亞的舉動表示她深深地愛主。(腓4:16-18)
1.真哪噠香膏——表示對耶穌的真心
馬利亞所奉獻給主的,乃是“極貴的真哪噠香膏”;信徒獻給主的,都必須是自己所認為最寶貴與最真實的。
馬利亞代表一切愛主之人,因看見那為我們釘十字架的基督,衷心受感,故在此向主獻上一切,將全人傾倒在主身上。
2.抹耶穌的腳——表示對耶穌的謙心
馬利亞的特點是:1)坐在主的腳前(路10:39)。2)俯伏在主的腳前(約11:32)。3)用頭髮擦主的腳。一個會坐在主腳前的人,才會俯伏在主腳前;一個會俯伏在主腳前的人,才會將自己的榮耀奉獻在主腳前。
3.散發了香氣——表示對耶穌的愛心
香膏一抹上,全室便充滿了馨香之氣;凡我們為愛主的緣故,向主所擺上的,對四圍的人來說,乃是一種馨香的見證。
四、拉撒路生命見證耶穌 9-11
1.因此渴慕主 9
傳福音見證主吸引人的兩個訣要:1)必須彰顯基督。2)我們身上必須有從死裡復活的真實經歷。
2.因此歸向主 10-11,(林前11:1)
(1)雖有危險卻勇敢見證主——1)他們起頭時只要殺主耶穌一個人(約11:53),現在“連拉撒路也要殺了”,可見罪是會蔓延和擴大的。2)復活生命的見證,常會惹動撒但的忌恨,千方百計欲將其除滅。
(2)有好些人回去信了耶穌——拉撒路沒有說過一次話,沒有講過一篇道,他自己乃是一個從死裡復活(參1節)的見證;我們信徒往往注意話語的見證,卻忽略了我們自己就是主的見證。
── 毛南春陽
【獻上真哪噠香膏】
經文:約12:1-11
一、真接待主——相信祂的人 1-2
1.相信祂的人:常是過逾越節(耶穌的死),使耶穌的生,也能顯明在我們身上。(林後4:10-11;約1:12)
2.相信祂的人:常是接待主,伺候主的——給耶穌預備豐富的筵席。
3.相信祂的人:常是同耶穌坐席的。(啟3:20)
二、真膏抹主——膏抹祂的人 3
1.真哪噠香膏:對主要真心、以主為可靠、以純真的心、無攙雜和皺紋的。(弗5:26-27)
2.抹耶穌的腳:對己要謙卑——充滿喜樂(賽29:19),與主同行(彌6:8),心裡柔和(太11:29),與人和睦(腓2:3;彼前3:8),彼此順服(彼前5:5)……
3.散發出香氣:對人要有愛心(林後2:14-17;約壹4:7-8)。
三、真見證主——活像祂的人 4-11
1.猶大作假見證 4-6
十誡中禁止作假見證(出20:16),吐出謊言(箴14:5;19:9),屬於魔鬼(約6:70-72;8:44;提前4:1-2)。
今天在網上流傳很多假見證(如:溫家寶總理在北京教堂受洗、楊利偉太空裡見證上帝榮耀、劉同蘇牧師是劉伯承之子、中央高官面對全球幾十億人見證自己信耶穌的經過,震驚全世界!……)的信息,很多弟兄姊妹不明真相就到處轉發,因此,轉發者也成了作假見證,要悔改啊!
2.馬利亞愛主更深 7-8
(1)由她吧——我們若能像馬利亞那樣的愛主,那是最好的,若不能,就不要卻攔阻別人愛主。
(2)她是為我——別人的批評,只不過是表明他們愛主的程度而已,因我們事奉主不是要討人的喜歡,乃是討主的喜歡(加1:10)。
(3)安葬之日——伯大尼的馬利亞,是在主埋葬之前,抓住機會膏主;而抹大拉的馬利亞卻是主埋葬之後,卻膏主,就沒有機會了(可16:1-6)。同樣,我們愛主、事奉主,必須抓住機會。
(4)只是你們不常有我——就是指猶大心中不常有主,而馬利亞卻是常常有主在心中的。
這句活帶來了一個非常重要的真理:一般基督徒最深見的毛病,就是為著“窮人”(例如:福音的對像、軟弱跌倒的弟兄、社會福利事工、以及教會事工等)而忙得不可開交,卻將主耶穌給忽略了。(太10:37-39;約21:15)。
3.拉撒路活像耶穌 9-11
(1)生命有吸引 9 ——他有復活的生命。比如:活潑喜樂,慷慨大方,靈命豐盛……
(2)生命有傳出 10 ——越愛主的人,越是被別人忌恨,千方百計想要將他除滅。
(3)生命有見證 11 ——隱藏自己,彰顯基督:祂必興旺,我必衰微。(約3:28-30)
── 毛南春陽
【六種方式的事奉】
經文:約12:1-11
引言:事奉神有各種不同的方式,是因為各有恩賜不同,也就以不同的方式來事奉祂——各盡其職,互相建立基督的身體。(彼前4:7-11)
一、有西門式的事奉:錢財的事奉 2
二、拉撒路式的事奉:生命的事奉 2,9-10
三、馬利亞式的事奉:愛心的事奉 3,(林前16:14,22)
四、如馬大式的事奉:身體的事奉 2,(羅12:1-3)
五、像猶大式的事奉:管理的事奉 4-6,(約12:2-3)
六、需你們式的事奉:團隊的事奉 7-8,(林前12:24-25;弗4:15-16)
── 毛南春陽
【榮耀主的城市】
經文:約12:12-19
引言:耶穌騎驢進京是一件轟動全城市民的一件大事,幾乎所有的男女老少都前來迎接與讚美。
一、眾人們迎接主 12-13
1.手拿棕樹枝榮耀主
2.口呼和散那稱頌主
二、驢駒子載托主 14-16
三、拉撒路見證主 17-19
── 毛南春陽
【榮耀主的時候】
經文:約12:20-36
引言:有一首歌《敬拜禰的時候》,歌詞是這樣的:敬拜禰在黃昏的時候,敬拜你禰在清晨的時候,敬拜禰在夜更裡的時候,敬拜禰在無人的時候,我要讚美,我要敬拜。
一、希利尼人願見主的時候 20-22
“我們願意見耶穌,”意即我們想當面請教主耶穌。注意,主耶穌降生時,有外邦人特來拜祂(太2:1-12);此時,在祂臨上十字架之前,又有外邦人來求見。這是顯明,祂乃是全人類的救主。
二、天上有聲音下來的時候 23-29
1.死而復活得榮耀 23-25
天國的規律:有死就有生,有舍就有得。
有多少的死,就有多少的生命;受擊打有多少,生命的流露就也有多少。
生命越多使用,就越有用處;越多燃燒自己,就越能照亮別人。
2.引人服事得榮耀 26
(1)服事主的要跟從主:基督徒若要服事主,就必須跟隨主的腳蹤,效法祂死的模樣。
(2)服事主的得父尊重:我們對主稍有一點服事,父神就要尊重我們;所以服事主,乃是一生最榮耀的事,我們切不可放棄這個福分。
3.至死忠心得榮耀 27-29
(1)經歷死陰的幽谷 27
“我現在心裡憂愁,”這是人性面臨危難時所必然的反應;主耶穌是神也是人,祂在人性裡,與我們是一樣性情的人(雅5:17),所以祂也會哭,也會憂傷難過(約11:33,35)。不過,主在此所憂傷難過的,並不是怕死,而是怕因擔罪而被父神離棄(太27:46)。
(2)得到天父的回應 28-29
“父阿,願你榮耀你的名,”主耶穌所想到的不是自己,乃是神的榮耀。信徒若要在患難中得勝,也就當想到神的榮耀,切心愛祂,這樣,就必得著膽量和忍受苦難的能力。
三、主從地上被舉起的時候 30-36
1.吸引萬人歸主 30-33
“就要吸引萬人來歸我”:“萬人”不是指所有的世人,乃是指不分國籍、種族與語言的人,包括猶太人和外邦人(羅1:16)。本節的”萬人”也就是前面所提的“許多子粒”(參24節)。
(1)十字架是主最大的高升(腓2:8-9)。
(2)主耶穌是萬人的救主(提前4:10);無論甚麼人,只要信就都可得救,並沒有分別。
(3)主耶穌的生,是關乎萬民的(路2:10);主耶穌的死,是“吸引萬民”的。
2.基督是永存的 34
3.成為光明之子 35-36
(1)人的生命有限,白晝將逝,黑夜即臨;應當趁還活著的時候,奔跑屬天的路程,以免死後懊悔也來不及了。
(2)有主的同在,才有光;失去主的同在,就會被黑暗勝過。
── 毛南春陽
【榮耀主的渴望】
經文:約12:37-50
引言:榮耀神的名是是耶穌對人渴望,一個時常榮耀主的人,會得到天父賜給極大的福氣。
一、榮人過於榮神:人的錯誤 37-43
1.猶太人不信祂 37
2.以賽亞榮耀祂 38-41,(賽6:10)
(1)屬靈的真理對於那些無心要主的人,如同無物,即使他們聽見了,也無濟於事。凡拒絕神的道的人,也為神所棄絕。
(2)得醫治的秘訣乃是:“眼睛看見,心裡明白,回轉過來。”
3.官長們不認祂 42-43
“只因法利賽人的緣故,就不承認,恐怕被趕出會堂”:這表示他們是:1)“怕人”過於“怕神”。2)“認人”過於“認主”。3)看重地上的“會堂”過於天上的“總會”(來12:23)。
(1)人心裡相信,就可以稱義;口裡承認,就可以得救(羅10:10)。心裡相信,是關係到我們在神面前的事;口裡承認,是關係到我們在人面前的事。
(2)信徒若“愛人的榮耀,過於愛神的榮耀”,就會為得人的榮耀,而放棄神的榮耀。我們若要討神的喜悅,便不可貪圖虛浮的榮耀(腓2:3)。
二、榮主就是榮父:主的渴望 44-50
1.信祂的人不住在黑暗裡 44-46
除祂以外,別無拯救(徒4:12)。
2.棄祂的人末日必要審判 47-50
(1)主的話有雙重功用:1)對於領受主話的人,主的話要拯救他(參47節)。2)對於拒絕主話的人,主的話要審判他。
(2)基督徒既然認識了主的話,若不照著祂的話去遵行,將來也必要受主的話審判。
(3)傳道人千萬不要憑自己的口才與思路傳講神的道,而應當照著父的靈所賜給的話語傳講(太10:19-20)。
── 毛南春陽
【主耶穌的祈求】
經文:約12:27-28
引言:
主耶穌這個禱告,使我們可以學習到在禱告的時候,真要祈求的是些甚麼。
一.祈求的原因
1.因為有攔阻,有困難。使我們在前進的道路中有困難,憂愁。
2.因為有上進的心志。在我們的心中,願意追求上進,但有困難。心志是結出許多子粒來,但結果子要受許多困難,所以向神祈求。
3.阻力促成衝力。困難愈大,祈求的心更加迫切。這才是真正祈求的心志,不會因阻力的大而停止或改變。
二.前進的阻力
1.情感的傷害,怕傷心。背十架,受辱,克己付代價,這些都是傷心事。
2.怕暴露自我。情感的背後就是我,我是怕死的,怕苦難的,怕丟臉的,怕無用,怕醜,怕未知的將來:如果死了不活怎樣?付了代價得不到賞賜怎辦?在這次向天父的祈求中,主耶穌將自我真實的想法表露無遺。
3.怕現實,怕面對“這時候”,欲推辭眼前的責任:以後可以,現在不行。
三.前進的時候
就是“這時候”。所以,要奮勇面對現今的時候,把握機會追求更進一步。
結論:
願我們將一切的阻力化為衝力,向主祈求放下自我,追求更進一步,讓主彰顯!
── 黃彼得
【世界的王要被趕出】
經文:約12:27-36; 14:30
引言:
耶穌受難,除了是為我們的罪以外,還有一極大的原因,就是與世界的王魔鬼作最後的戰爭。
一.耶穌到世上來的使命
1.背負,除去世人的罪(約1:29)。
2.消滅撒但的作為(約壹3:8)。
3.敗壞掌死權的魔鬼(來2:14)。
4.釋放一生因怕死而為奴僕的人(來2:15)。
5.將世界的王趕出去(約12:31)。
這五件使命是根據神對人類的第一個應許(創3:15),也是給撒但的致命打擊。為此撒但也對基督予以致命的打擊。
二.撒但對基督的打擊
1.在馬利亞懷孕時就搖動約瑟的心,要將馬利亞休掉,使基督不成為大衛正統的子孫(太1:19-20)。
2.要藉希律的刀將之殺掉(太2:13-16)。
3.以各樣的疾病摧殘主的健康,要使祂在工作未完即死(詩41:7-12)。
4.主耶穌三十歲出來傳道時(路3:23),祂的母親和弟妹們常來找祂(太12:46-50; 約2:3)。
5.在主出來工作時,它叫主不要走十架道路而走捷徑。四十天的試探是用完各種的試探(路4:1-13),但耶穌不犯罪(來4:15)。
6.在主工作時又用群眾來攻擊敗壞主的工作(路4:31-41; 可5:1-20)。
7.叫人反對譭謗,甚至分散耶穌的工作,叫門徒彼此分爭,多有退去(約6:66-71; 路22:24)。
8.要主在客西馬尼園中憂傷得幾乎要死(太26:37-38)。
9.群眾向耶穌挑戰,從十字架上下來救自己(太27:38-44;可15:29-32)。
10.最後想以墳墓來封閉主,叫祂不得復活(太27:62-66)。
撒但用盡這一切的策略打擊主,結果都失敗了。今天撒但仍要用這些方法來攻擊我們。
三.主得勝的方法
1.始終遵行父的道和旨意(來10:10-14,7)。
2.始終倚靠聖靈。藉聖靈而生(太1:18),藉聖靈工作(太3:16; 約3:34),隨從聖靈行事(路4:1),靠聖靈趕鬼(太12:28)。
3.始終記得父所託付的使命(約5:17; 17:4)。
4.用聖經的話來勝過一切試探(太4:1-10; 路4:1-13)。
5.以愛父過於一切來得勝(約15:10)。從祂遵行父的命令就可知道(約14:31)。
6.不但拒絕一切的試探,更是積極打擊撒但一切的作為。如:命令撒但退去(太4:10),靠神的靈趕鬼(太12:28),禁止鬼傷害人(可5:1-20),並將撒但和它的使者摔在地上(路10:18-20; 啟12:9-10)。
7.以順服至死在十字架上的決心對付它(太20:19; 來2:14)。
── 黃彼得
【愛主與事奉】
經文:約12:26
一.所愛與事奉的是誰(太16:13,15)?
1.是神的兒子(約1:34)。
2.是神的羔羊(約1:29)。
3.是基督(約1:41; 4:25-26)。
4.是知心者(約2:23-25)。
5.是生命,也為捨命(約6:35; 11:25; 12:24)。
二.如何愛主(約12:1-8)?
甚麼叫愛主?從馬利亞的身上,可以看出一些愛主的原則:
1.留心聽主的話(路10:39)。
2.思想明白主的道,明白主必須死。
3.知道主的心意,主在死前的需要。
4.做主所喜悅的事。即遵行主的話(約14:15),叫主的心滿足。
5.全作在主的身上。用膏膏主,單單為主而作。
6.不計人的譏笑或誤會(太26:8-9)。
7.盡所能的去作(可14:8)。
三.如何事奉(約12:25-27)?
事奉的定義是叫主人有所享受。一些原則如下:
1.死才能結果子。要舍去自己所有的,才能叫別人有所得著(12:24-25)。
2.不受時空的限制(12:26)。只要主在那裡,我們就可以在那裡事奉。
3.事主不事人(12:26)。不是因人而事奉,乃是因主而事人。
4.求神的尊重(12:26)。即實際永恆的尊重,而非今生虛假的尊榮。
5.為現今的時候(12:27)。如摩西,以斯帖,宋尚節等人,服事了他們那一代的人。今日神也要你我為著現今的時候而事奉。
結論:
我們愛主,真心事奉祂,主是知道的。
── 黃彼得
【永被紀念的事】
經文:約12:1-8; 太26:1-13
引言:
本故事的背景。論到馬利亞作了一件永被人紀念的事。
一.人都有求永恆的本性
人都有求永遠(永恆)的本性,有人死留名的觀念,所以用各樣方法:
1.中國古代士大夫讀書人主張人要留言,留名,留業。所以要讀書,著述,求功名。要作社會公益慈善事業,要殷勤經營發財建置產業。門徒也想作慈善事業。
2.一般勇士革命家就求作英雄,所以就有革命,“一將功成萬骨枯”的事。
3.現在有更多奇怪求留名的方法。例如:把名字刻在樹上石頭木頭上等,還有建銅像鐵像石像以紀念英雄偉人名人,或簽字留名等作留念。
二.這些事能永存嗎?
1.許多的名言格言傳到後代,有的被忘記,有的被人修改,有的也不再適用。
2.許多的名譽和名字為人所遺忘。
3.許多事業也被人推翻,產業被子孫出賣。
4.許多銅像不久也被人拆毀。
三.馬利亞作這件永存的事的原因
1.她作在永生的主耶穌身上。
2.她是將自己所有的都向永生投放。
3.她是經過考慮,思想,並準備好的。
4.她是及時獻上的。與尼哥底母及其他的婦女所獻的膏油作比較(約19:39; 可16:1)。
5.她作在主身上的不是準備留名,不是為了求名;但蒙了主的悅納,並將之記在聖經上,且吩咐門徒無論到哪裡都要傳揚這事。
── 黃彼得
【這時候】
經文:約12:20-36
引言:
牧師是建立教會的一種恩賜(弗4:11),也是主委託給門徒的一種職分(約21:15-17),就是作牧養的工作(徒20:28; 彼前5:2)。建立教會與牧養羊群,都是有其時候的,所以要注意時候的事(約12:27)。主耶穌在要完成救恩大功時,二次提到“這時候”。可見工作與時候的關係。
一.這時候的兩面(約12:27)
1.是得榮耀的時候(23節),也是失榮耀的時候。
2.是自己死的時候,可結子粒(24節);也是自己活的時候,仍是一粒。
3.是保守生命到永生(25節),或舍己命而延續生命。
4.是跟從主服事主的時候(26節),也是遠離主服事自己的時候。
5.是負起使命完成託付的時候(27節),也是逃避使命推卻責任的時候。
6.是榮耀神彰顯神旨意作為的時候(28節),也是榮耀自己表彰自己的時候。
7.是走在光明中的時候(35-36節),也是走在黑暗中的時候。
二.這時候的價值
1.是歷史中獨有的價值。在某一時候,有某一感動,某一思想,某一工作,某一使命。這是獨有的價值。“時不再來”,在不同的時候,一切將都不同。
2.是決定成敗的價值。這時候順服神的旨意就成功,不順服就失敗。
3.是完成存在的價值。存在的每一刻,不是為延續生存的長久,乃是在每一存在的時刻中達成那一刻當作的事,當有的貢獻。
三.信徒這時候的決定
1.是否追求靈性的長進,關心人的靈性?關心人的靈魂和靈性,是叫自己靈性增長最好的方法。
2.是否順服主的呼召去達成神的託付,完成大使命,作傳福音,救靈魂的工作?
3.是否愛眾教會,愛傳道人,救靈魂增加得救的人數?
4.是否高舉主,跟從主,服事主,讓主得榮耀?當主得榮耀時,我們才有真的榮耀。這榮耀就是將主的生命和性格完全流露出去,分享給別人。
結論:
這時候對你我的關係太大。你我一生中有千萬個這時候,但你如何運用它?不要讓它輕易過去,而永遠錯過這“這時候”。
呼召獻身事主,奉獻支持宣教事工。
── 黃彼得
【神的兒子是榮耀的主 約翰福音12章】
一丶為主擺筵是榮耀主12:1-2
二丶向主膏膏是榮耀主12:3-6
三丶跟主信主當榮耀主12:7-11
四丶給主獻驢是榮耀主12:12-19
五丶知主受死當榮耀主12:20-29
六丶見主舉起當榮耀主12:30-36
七丶信主怕人不榮耀主12:37-43
八丶信主之人當榮耀主12:44-50
── 作者不詳
【真哪噠香膏】
愛惜自己生命的──失喪;恨惡自己生命的──保守
一、伯大尼的見證
1.給耶穌預備筵席
2.拿出極貴的真哪噠香膏
3.和耶穌一同坐席
二、人子得榮耀(釘十字架)的時候到了
1.一粒麥子
2.落在地�埵漱F
3.從地上被舉起來
三、主的話和不同的信心
1.棄絕不領受祂的話──不信
2.瞎眼應心──不能信
3.信祂卻不敢承認
── Chih-Hsin Chang《An Outline of The New Testament》
【約翰福音第十二章】
一、高度的愛(十二1-8)
二、除滅證據的計畫(十二9-11)
三、迎接王者(十二12-19)
四、有心追求的希臘人(十二20-22)
五、奇妙的反論(十二23-26)
六、從緊張到確信(十二27-34)
七、光明之子(十二35-36)
八、盲目的不信(十二37-41)
九、懦夫的信仰(十二42-43)
十、不可逃避的審判(十二44-50)
──《每日研經叢書》
【約翰福音第十二章】
一、耶穌在伯大尼受膏(一二1∼8)
二、殺害拉撒路的陰謀(一二9∼11)
三、勝利地進耶路撒冷(一二12∼19)
四、希利尼人求見耶穌(一二20∼26)
五、耶穌面對將臨的死亡(一二27∼36)
六、很多猶太人不信主(一二37∼43)
七、不信的危機(一二44∼50)
──《活石新約聖經注釋》
【貴重的香膏(十二1∼11)】
一、馬大(2):她是一位行動型的人物,當耶穌在她家中時,她亦曾熱誠招待(參路十38∼42)。
二、馬利亞(3):她一向是沉靜的人。當她的姊姊忙於侍候耶穌時,她卻沉靜學道(參路十38∼42)。
三、猶大(4∼6):他的行動與馬利亞剛剛相反,認為馬利亞的行動實太浪費,雖然他口中滿有仁義的說話,但內心卻是愛錢如命,最後還出賣了他的主。
──《新舊約輔讀》
【和平之君(十二12∼22)】
一、普通的群眾:他們可能只是來趁熱鬧而已。
二、有人要擁戴耶穌為王(13):他們高呼“和散那!奉主名來的以色列王是應當稱頌的!”
三、無奈的法利賽人(19):他們不喜歡百姓跟隨耶穌,但是現在看來沒有任何辦法了。
──《新舊約輔讀》
【獻出生命(十二23∼36)】
一、生命的真諦乃在於獻出(24∼26):耶穌用了很簡單的自然規律來道出生命的真諦,祂還指出,願意付出生命來服事祂的,天上的父“必尊重他”。
二、主的死是要彰顯神的榮耀(27∼29):按著肉體而言,主耶穌自然想逃避死亡,所以祂說:“我現在心裡憂愁。”
三、祂因死亡得著勝利(30∼32):死亡看來是一種悲劇,但是主耶穌的死,卻是一種勝利。
四、祂的死亡能使人成為光明之子(33∼36):約翰福音一開始已清楚表明祂是真光,能引領人行在光明之中而成為光明之子。
──《新舊約輔讀》
【愛神?愛人?(十二37∼50)】
一、百姓中也有相信耶穌的,可惜他們的信心軟弱(42),不敢公開承認自己的信仰。約翰很清楚解釋其原因:“因他們愛人的榮耀過於愛神的榮耀。”(43)
二、耶穌基督乃是父神的代表(44∼45)
三、祂是真光,信的人不在黑暗中行(46)
四、祂來不是為了審判世人,但是祂所宣講的道,自然成為了人的審判(47∼48)
五、祂所說的話是真實可信的,可使人得著永生(49∼50)
──《新舊約輔讀》
【生命的釋放與繁殖】
一、正常教會生活的小小縮影
1.服事主──馬大
2.死而復活的見證──拉撒路
3.愛神──馬利亞
4.總結
二、對主不同的估價
1.一件美事
2.枉費
三、不信的噁心
四、應驗經上的話
五、死而復活是為著釋放生命並繁殖生命
六、審判世界的王
七、世上的光
1.光明之子
2.住在黑暗裡
八、永生
── 黃共明《約翰福音要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