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代志下 12
歷代志下第十二章綱目
壹、內容綱要
【】
貳、靈訓要義
【】
── 黃迦勒《基督徒文摘解經系列──創世記註解》
叁、其他綱目
【羅波安的衰弱】
經文:代下12:1-5
一、強盛時,離棄神 1
人在“強盛的時候”,正需謹慎的時候,因為離棄真道乃信仰上的大罪。(提前4:1)
二、平安時,得罪神 2-4
1.因為王和民得罪了耶和華——給予責打之管教。(撒下7:14;箴20:30;路12:47;啟3:19)
2.他攻取了猶大的堅固城,就來到耶路撒冷——堅固城被攻取了,說明只憑著肉體的“堅固”是沒有用的。如:彼得。(可14:29-31)
三、艱難時,呼求神 5
神藉外人的手向羅波安管教的同時,差先知瑪雅向他提醒,以警告顯示了管教的真意。(申8:5-6;詩94:12;箴3:11-12;15:32;來12:7-11)
── 毛南春陽
【羅波安的自卑】
經文:代下12:6-12
一、既自卑,略得拯救 6-8
1.王和眾首領自卑:人在受管教時承認神的公義,乃真心悔改的表記。(詩51:4;來12:11)
2.因自卑而略得拯救。(加6:4-10)
二、銅盾牌,略得保護 9-11
此段乃是金盾牌與銅盾牌的事奉的區別:(王上14:25-28)。
(1)宗教與信仰的區別:形式化、習慣化、儀式化的宗教行為,沒有真實的敬拜。(約4:23-24)
(2)事工與事奉的區別:有許多繽紛的事工,卻沒有生命的事奉,火熱的心。
(3)職位與職分的區別:職位是地位、虛名、面子;而職分是呼召、僕人的事奉。
(4)權威與權柄的區別:權威使人服從、順從、盲從;而權柄卻是使人信服、順服、跟隨。
(5)神職與神僕的區別:神職是宗教事務、推展事工、維持職位、學歷講道;而神僕卻是謙卑勞苦、愛心牧養、殷勤服事。
還有:所做與所是的區別、我能與神能的區別、果效與恩膏的區別、合作與合一的區別……。
三、猶大中,略有善益 12
1.神不輕易發怒。(出34:6-7;尼9:16-17;詩103:8-12)
2.向神認罪悔改,是重得平安的途徑。(徒3:9;路7:48-50)
── 毛南春陽
【羅波安的王朝】
經文:代下12:13-16
一、自強——作王十七年 13
1.自強者靠自己終必失敗。(詩146:3-5)
2.靠神者方能成事。(亞4:6;腓4:12-13)
二、行惡——不定意求神 14
1.行惡是對羅波安的一生的評價——蓋棺論定。(詩90:5-12)
2.他晃立定心意尋求耶和華——這是羅波安失敗的最大的原因。(伯20:4-8;申4:28-31;詩53:1-3;耶29:13)。
三、歷史——所行的事蹟 15-16
1.成為世界的歷史 15
(1)你留下什麼腳印?(羅10:15;彼前2:21)
(2)你留下什麼成績?(啟14:13)
2.時常爭戰——心中放不下的恨。15,(箴10:12;彌7:18-19;太6:14-15;弗4:32;西3:13)
3.他兒子接續他作王。16,(傳1:1-4;出20:4-6)
── 毛南春陽
【羅波安式微(十二1∼16)】
一、他犯的罪是甚麼性質——離棄耶和華的律法,捲入偶像崇拜(1)
二、便作了某種程度的改過。——自卑(6節)
三、耶和華便使他『略得拯救』(7節)
四、人的功積與上帝賜福之間的關係的全面陳述中,在這�媔i入警告的階段
五、順服與福氣、背逆與貧乏的密切連繫
——《每日研經叢書》
【離棄神的收場(十二1∼16)】
一、離棄神招致國難(1∼5)
二、自卑後略得拯救(6∼12)
三、王朝的結束(13∼16)
——《新舊約輔讀》
【默想神來的管教 歷代志下12章】
一丶管教之因棄神律法12:1
二丶管教之時作王五年12:2
三丶管教之法藉人攻打12:3-4
四丶管教之人屬神之人12:5
五丶管教之中自卑認罪12:6
六丶管教之果悔改蒙恩12:7-8
七丶管教之損物質損失12:9-12
八丶管教之後仍舊行惡12:13-14
九丶管教之事被人忽略12:15-16
── 作者不詳《聖經查經題目大綱》
【第十二章 羅波安衰】
神與外邦
有何分別
一、羅波安離棄神
(一)埃及來攻
(二)自卑悔改
(三)略得拯救
二、寶物盡都帶來
(一)攻陷耶京
(二)奪金盾牌
(三)善益的事
三、羅波安王去世
(一)史記兩冊
(二)兩王常戰
(三)亞比雅續
── 張志新《歷代志下查經分章大要》
【第十二章 棄神而衰】
1) 強盛時離棄父神、1
2) 埃及王攻打聖城、2/4
3) 先知責備傳神旨、5
4) 王和首領都自卑、6
5) 父神憐憫不滅盡、7/8
6) 示撒上來攻聖城、9/12
7) 自強作王十七年、13/14
8) 南北兩國常爭戰!15/16
── 郭提多《歷代志下讀經講道輔導提綱》
提要:1羅波安離棄神,受到示撒的懲罰。5羅波安和眾首領聽從示瑪雅的勸導而悔改,從毀滅中得救,但免不了被劫掠。13羅波安的統治和逝世。──《SDA聖經註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