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數記 11
民數記第十一章綱目
壹、內容綱要
【發怨言和神的回應】
一、他備拉:百姓發怨言引發神的怒火(1~3節)
二、百姓哭號只有嗎哪沒有肉吃(4~9節)
三、摩西埋怨他的責任太重,神分靈給七十長老(10~17,24~29節)
四、神應許給百姓吃肉一個月(18~23節)
五、基博羅哈他瓦:吃鵪鶉肉卻有災殃(30~35節)
貳、靈訓要義
【信徒與靈糧】
一、信徒在曠野中的需求(1~6節上):
1.「眾百姓發怨言」(1節):表徵信徒因教會荒涼得不到滿足而發怨言。
2.「他們的惡語達到耶和華的耳中」(1節):表徵神深知教會和信徒的情況。
3.「耶和華聽見了就怒氣發作,使火在他們中間焚燒」(1節):表徵信徒因靈與魂的掙扎而焦灼如火,這種情況乃是出於神的。
4.「直燒到營的邊界」(1節):表徵信徒的焦慮:(1)僅限於教會中;(2)達於臨界點。
5.「百姓向摩西哀求,摩西祈求耶和華,火就熄了」(2節):表徵禱告乃是平息焦慮的唯一對策。
6.「那地方便叫做他備拉,因為耶和華的火燒在他們中間」(3節):『他備拉』表徵信徒應當提防教會中的怨氣與怒火。
7.「他們中間的閒雜人大起貪欲的心」(4節):『閒雜人』表徵那些又愛神又愛世界的信徒;『貪欲的心』表徵偏向追求肉體的滿足。
8.「我們記得,在埃及的時候不花錢就吃魚,也記得有黃瓜、西瓜、韭菜、蔥、蒜」(5節):埃及的食物表徵能刺激魂、叫人的心魂感興趣的東西。
9.「現在我們的心血枯竭了」(6節):表徵在教會中的一切只有索然無味的道理。
二、唯有基督能滿足信徒深處的需要(6節下~10節):
1.「除這嗎哪以外,在我們眼前並沒有別的東西」(6節):『嗎哪』表徵基督和神的話是屬天生命的靈糧(參約六35,63)。
2.「這嗎哪彷佛芫荽子」(7節):表徵含有屬靈生命的籽粒。
3.「又好像珍珠」(7節):表徵具有聖靈變化更新的功用。
4.「百姓周圍行走,把嗎哪收起來」(8節):表徵必須花工夫將神的話存在心裡(參西三16)。
5.「或用磨推,或用臼搗,煮在鍋中,又做成餅」(8節):表徵反覆默想、領會,並在生活中應用、體驗。
6.「滋味好像新油」(8節):表徵新鮮、滋潤,令人舒暢。
7.「夜間露水降在營中,嗎哪也隨著降下」(9節):表徵如同甘露,隨手可及。
三、傳道人須配搭並受感說話(10~17,24~29節):
1.「摩西聽見百姓各在各家的帳棚門口哭號。耶和華的怒氣便大發作,摩西就不喜悅」(10節):表徵傳道人有如夾心餅,兩面不討好。
2.「摩西對耶和華說:你為何苦待僕人?我為何不在你眼前蒙恩,竟把這管理百姓的重任加在我身上呢?」(11節):表徵傳道人感覺負擔太重。
3.「把他們抱在懷裡,如養育之父抱吃奶的孩子」(12節):反面表徵傳道人對待信徒該有的心態:如同父母對待親生子女。
4.「我從哪裡得肉給這百姓吃呢?」(13節):表徵傳道人的苦惱之一:苦無(或缺少)屬靈的才幹。
5.「管理這百姓的責任太重了,我獨自擔當不起」(14節):表徵傳道人的苦惱之二:苦無(或缺少)屬靈的同工。
6.「我要在那裡降臨,與你說話」(17節):表徵對策之一:多禱告與神交通,多得著神的同在與話語。
7.「也要把降於你身上的靈分賜他們」(17節):表徵對策之二:將所得屬靈的恩賜,求神藉聖靈分賜給更多的同工。
8.「他們就和你同當這管百姓的重任,免得你獨自擔當」(17節):表徵對策之三:同工配搭,互相擔當。
9.「招聚百姓的長老中七十個人來」(24節):七十個人表徵完全且完整的程度;亦即使教會中同工配搭的人達於充分足夠的地步。
10.「把降與他身上的靈分賜那七十個長老。靈停在他們身上的時候,他們就受感說話」(25節):表徵同得屬靈的恩賜,使人能夠為神說話。
11.「但有兩個人仍在營裡,…靈停在他們身上,他們就在營裡說預言」(26節):表徵雖有人的腳步不同,但只要在教會中(營裡),且受聖靈感動,便可為神說話。
12.「你為我的緣故嫉妒人嗎?惟願耶和華的百姓都受感說話」(29節):表徵要有寬大的心胸,同工不可相妒,惟願信徒都能受感說話。
四、正確看待傳道人屬靈的才幹(18~23,30~35節):
1.「給你們肉吃」(18節):表徵有的傳道人講道能令人聽得津津有味,且看似有屬靈的養分。
2.「甚至肉從你們鼻孔裡噴出來,使你們厭惡了」(20節):表徵同樣的話聽多了,也會令人覺得厭煩。
3.「耶和華的膀臂豈是縮短了嗎?」(23節):表徵神能使用任何人為祂說話。
4.「有風從耶和華那裡刮起」(31節):表徵哪裡有聖靈的運行,那裡就有感動人的能力。
5.「肉在他們牙齒之間尚未嚼爛,耶和華的怒氣就向他們發作」(33節):表徵信徒若僅注重聽那些動人的『道』,而忽略了話裡的基督與生命,就會令神不悅。
6.「用最重的災殃擊殺了他們。那地方便叫做基博羅哈他瓦」(33~34節):『基博羅哈他瓦』表徵在教會中不宜太過滿足發癢的耳朵,叫聽得人感覺興趣的話,結果反而對靈命無益。
── 黃迦勒《基督徒文摘解經系列──民數記註解》
叁、其他綱目
【總題:行程途中的懲治】
講題一:百姓受懲治的原因
經文:11:1-9
一、會眾發怨言 1-3
1、百姓怨言——
2、神發怒——
神使火在他們中間焚燒——這是表明將來“怨言的人”都受到火的焚燒(啟21:8)。聖經也時常提醒我們屬靈的會眾不要發怨言(腓2:14;彼前4:9;林前10:10)
3、摩西哀求——
二、貪戀著埃及 4-5
1、起貪欲的心:4節
在這裡特別提到的引起貪欲之心的那些閒雜人。同樣,在教會中引起各種意見分爭、嫉妒,互相攻擊,也是那些“閒雜人”。請弟兄姊妹們多多付出代價,為那些“閒雜人”禱告!
2、想埃及的肉:5節
會眾受到閒雜人的挑唆,就貪戀埃及的食物——表示罪中之樂——世俗(雅4:4;來11:25),因此就受了 神的懲罰。
三、厭煩吃嗎哪 6-9
1、對嗎哪的厭煩:6節
百姓由於貪戀埃及,因此就厭惡嗎哪。照樣,基督徒何時貪戀罪中之樂,何時也必厭煩靈糧(提後4:3-4)。可見,人心是何等敗壞,所以受到 神的懲治。
2、對嗎哪的瞭解:7-9節
這一段經文指出嗎哪的特徵,是與出埃及記十六章所記的相同,讓我們對嗎哪有更多的瞭解。
第一,它的特徵——仿佛芫荽子,又好像珍珠。
第二,它的吃法——先趁早起來收聚起來,或用磨推,或用臼搗,煮在鍋中,又作成餅,都可以,它的滋味都是鮮美的,好像新油。
第三,它的出現——是隨著露水降下的,到太陽出來後,就沒有了。
試想我們現在最關心的是甚麼?是感激 神所賞賜的一切,還是常常想到願望還沒有實現,忘記了 神所賜的百般恩惠,譬如生命氣息、美食、健康、工作和益友? (詩103:2)
講題二:摩西見情景的灰心
經文:11:10-15
摩西在百姓的哭嚎和 神的發怒之中灰心起來,可見,再偉大的有能力的僕人還是會有軟弱的時候。摩西灰心的表現有三:
一、歎息任重 10-12
1、神僕心中不喜悅:10節
神僕摩西心中不喜悅的原因有二:第一,聽見百姓哭號。第二,看見神的怒氣大發作。
2、神僕向神發歎息:11-12節
這裡的話,是摩西極其難受時所發的歎息。可見工人的灰心,往往都因覺得任重而作難(林前9:16-17;腓1:23)。同工們:我們無論如何任重,總沒有摩西和保羅那樣的難處。因此,我們還要甘心盡職(提後4:2)。
二、無力牧養 13-14
這是現實的難處,按信心的角度而言,是沒有難的(腓4:13),耶穌也曾叫門徒給眾人吃(太14:16),因為主曾應許有兩個“凡事都能”(太19:26;可9:23);但按工人境遇的角度而言,確實是難處的,因為“人不都是有信心”的(帖後3:3)。因此,我們須同情工人的難處,要對他們理解與幫助,更不應該再加重擔給他們。
三、求神殺他 15
這些絕望的話,都是歷來灰心工人之心理的寫照,因為工人的難處不肯向基督徒吐露,恐怕阻礙軟弱之人的靈程。故此,在不得已的情景下向 神哀歎。例如:以利亞(王上19:3-8),約拿(拿4章)……等。最後,解決這些問題的還是慈愛的主,因他能叫曠野開道路,在沙漠開江河(賽43:19)。
同工們,回想起當時你落入軟弱、灰心時的景況,你是如何站立起來的呢?你可以用同樣的方法去扶持那些正在處於軟弱、灰心的景況之時的工人們,他們需要你去扶一把! (啟2:4-5)
講題三:神對摩西的安慰
經文:11:16-23
一、先對他說明 16-23
1.選召長老作同工:16-17節
神要摩西召聚長老七十人,就是從前曾召聚過的(出18:21;24:1)。要他們與他一同站立;與他同得聖靈;與他同擔重任。 神這樣安排,說明不會將過重的擔子給 神僕,總要給以開一條出路(林前10:13)。
第一,同樣站立。16節 表示 神給予每一個人都有同樣的權力,可以來到他的面前站立。
第二,同得聖靈。17節 表示 神沒有偏待人,他願意人人都要被聖靈充滿(徒2:1-4)。
第三,同擔重任。17節 表示 神要求每一個人都有責任、都有服事 神的機會。也是說明同工之間彼此擔任教會中的事工。
2.吩咐百姓作準備:18-20節
3.神吩咐百姓要做三件事:
第一,應當自潔。18節 第二,明天吃肉。18,(提後4:3-4)。第三,吃一個月。19-20節
二、再向他解釋 21-23
1、摩西的為難:21-22節,(賽55:8-9)
2、神的解釋:23節,(賽59:1;耶32:17)
於是,摩西得到了 神的解釋,正如多馬對主復活之疑惑,得到了耶穌的解釋(約20:26-29)。可見屬 神者的心竅須要開通(路24:45),才能明白真道。
當我們開始倚賴自己的才智時,就會忽略神的旨意而招來危險。 神是永遠不變的,記住他過去的作為,就可以放心相信他,因他無所不能。(耶32:17)
講題四、摩西對聖言的實行
經文:11:24-30
摩西遵 神的話實行,有兩步過程——
一、神之僕召聚會眾 24
摩西雖說自己無力,但照 神的話召聚會眾,眾人(百姓和長老)還是順服的。這事實也正在提醒我們作工的人:只要忠於職責, 神的恩典必會夠我們所用的(林後12:9)。
二、神之靈感臨長老 25-30
1、分賜聖靈:25節
聖靈是要充滿每一個人的,因他並不偏待人。只要你肯追求,聖靈就會充滿你心。哈利路亞!
2、受感說話:26節
這是聖靈的作為,他願意每一個 神的兒女都被聖靈充滿,受感說話。“受感說話”是被聖靈的感動所說出來的那些造就人造就教會的話,並且是不會落空的話。
3、有人禁止:27-28節
這件事和馬可福音所記的事相似。那裡記載耶穌的門徒也想禁止別人奉主的名趕鬼,因為那人不是與他們一夥的(可9:38-41)。這種狹窄的心胸,受到摩西與耶穌的譴責。要知道, 神是可以使用任何人的。
4、神僕譴責:29-30節
此時, 神把降與摩西身上的聖靈,也分賜了那七十位長老。另外有兩個人沒有到會幕,在營中也說起預言來,這是舊約時聖靈充滿的事實,為要他們分擔摩西的擔子(加6:2;腓4:3)。
人家有恩賜就眼紅,要不得──我有時也是這樣?不會吧…… (腓1:15-19)
講題五:應許與災罰的並施
經文:11:31-35
百姓在懲治的途中, 神以應許與災罰向他們並施——
一、先施應許——給他們鵪鶉享受 31-32
神向他們賜給所應許的肉(鵪鶉的肉),是顯明了 神信實(詩37:3),因他說有就有(詩33:9),不背乎他的話。
二、再施公義——向他們怒氣發作 33-35
神向百姓實施應許之後,就立刻施行的公義:
1、以重災擊殺那些貪欲的人(33節)。
2、在那地埋葬貪欲的人(34-35節)。
由此可見, 神是輕慢不得的(加6:7),他萬不以有罪的為無罪(鴻1:3)。
什麼是貪欲?貪欲有何罪?
貪欲是指人不適當或貪得無厭的情欲,可以是性欲,也可以是對知識、財物、權勢過分地追求。神處罰了貪戀美食的以色列人。他們的願望並非錯誤,但罪在容許願望變成貪心。當你全神貫注追求某種事物,使你不再考慮其他事的時候,你的願望就變為貪欲了。
應用:看摩西當日在會中所碰到工作之難度,與今日有否相似?我們對同工所碰到的處境有否同情?
經文:所以要治死你們在地上的肢體,就如淫亂、污穢、邪情、惡欲和貪婪,貪婪就與拜偶像一樣。因這些事, 神的忿怒必臨到那悖逆之子。(西3:5-6)
── 毛南春陽
【民十一7∼9;出十六14∼15、21、31∼35;申八3天降嗎哪】
壹、前言
一、以色列人在曠野失去了屬地食物的來源,神就從天上降下嗎哪給他們吃。
二、這故事為啟示人,除了地上的食物以外,神另外還有一套屬天的食物要賜給人,供應人靈與魂的需要(申八3「舊二二七上」)。
貳、人有兩副胃口
一、人有物質的胃,所以需要物質的食物來滿足。
二、人的心理方面,還有一副靈和魂的胃口,卻不是物質食物能滿足的。普通人所說的精神食糧,認真說,也不能滿足人靈與魂的需要。按聖經啟示,人靈、魂的需要,是由神和祂的話來滿足的。因為人不認真這點,就多方的用其他事物來代替。如學問、知識、藝術、遊樂等等。
三、但事實證明,這些代替品,雖能滿足於暫時,轉眼又覺得虛空無味,好像不是那麼回事。「乘興而來,敗興而返,」常是人享受世樂後的心態寫照。
四、所以人生的光景,就是天天追求滿足,天天又得不著滿足的圖畫。正如人常說的:「欲壑難填」。這是因為人以別的代替神,越追求反而愁苦越增加(詩十六4「舊六六六下」)。
参、主是人屬靈的食物
一、主耶穌宣告祂是『從天上降下來生命的餅。』(約六 51原文「新一三五上」)。又說:『我的肉真是可吃的,我的血真是可喝的。』(約六55)這些話是指主自己要來作人屬靈食物說的。
二、人若未墮落,光吃生命餅就可以了(與伊甸園中的生命樹是同一原則)。但因已墮落了,就需要先接受主作救贖的羔羊,(吃肉喝血的寓意,)然後再來接受祂作生命餅才可以。所以主說祂作人生命餅的同時,又換說要人吃祂的肉、喝祂的血。
肆、這食物的特點與功效
一、嗎哪的特點,在各方面都是預表主和祂的話:
1.如芫荽子——主和祂的話,都是含有生命的子粒。
2.是白色的——象徵主是潔白無疵的。
3.味如蜜、油。主是甜美芬芳,富有滋潤、營養的。
4.隨露水降下——主如甘露,潤澤人的心靈。
5.清晨才有——主每次臨到人,都如早晨一樣地新鮮。
二、主作人食物,有除罪祛病(救贖的力量),強魂補體(建立人的魂使作一正確的人),新陳代謝,出死入生的作用。使人能活出神聖、超凡的生活和行為。所以主說:『吃我的人,要因我活著。』(約六57原文「新一三五上」)像吃了食物的人,因食物活著的原則一樣。
伍、要為永生的食物勞力
一、基督作人食物的憑藉,外面是神的話,裡面是神的靈。所以今天的嗎哪,就是神的話和神的靈。這靈與話的關係,恰像維生素蘊藏在各種食物內一樣。人吃食物時,維生素也同時吃進去了(約六63「新一三五下」)。
二、主吩咐人要為存到永生的食物勞力(約六27),意思是要我們操練建立起一種吃主話的習慣,培養出一套屬靈的胃口。如參加聖徒們的守晨更、聚會等活動;身上佩帶著袖珍小聖經,有機會就讀、背、禱一段神的話等。
三、以色列人在曠野吃了四十年的嗎哪,結果就得以進入神應許的美地。這美地是象徵神在基督裡的諸般豐富。所以凡能吃、能消化神話的人,屬靈生命就能達到長大、成熟、進入榮耀的境地(書五12「新二六八上」)。——薛道榮《聖經闡要(舊約卷一)》
【領導與被領導】
讀經:民十一16~30
一、無論兩者之間的緊張性有多大,都不可離開神或厭棄真理(20節)
二、神的靈是擔任長老必備的條件(24~25節)
三、應當建立互信互賴的團契關係(26~30節)
── 宋信樂《你也能講道》
【埋怨的結果(十一1∼15)】
一、使神發怒(1、10)
二、忘記神在他們身上所施行的作為(5∼8)
三、使他們的領袖灰心(10∼15)
──《新舊約輔讀》
【神對埋怨的處理(十一16∼23)】
一、選立助手來協助他(16∼17)
二、藉豐富的供應使百姓認識他們自私的心(18∼23)
【自私的危險(十一24∼35)】
一、不自私的摩西(24∼30)
二、自私的百姓(31∼35)
──《新舊約輔讀》
【民數記第十一章】
一、焚燒:他備拉(1∼3)
二、嗎哪的供應(4∼9)
三、摩西認罪(10∼15)
四、靈感運動(16∼25)
五、伊利達和米達,約書亞和摩西(26∼30)
六、好事太多?(31∼35)
——《每日研經叢書》
【兩種不同的結局(民數記十一章)】
一、摩西——靈裡蘇醒,更深認識恩典
二、百姓——以恩典去滿足肉體,惹神震怒
——王國顯《在曠野漂流四十年》
【貳、曠野經歷的繼續(民11:1~3) 】
一、第十站的試煉——
他備拉發怨言的試煉
(一)眾百姓發怨言,他們的惡語達到耶和華的耳中
(二)主聽見了就怒氣發作,使火在他們中間焚燒,直燒到營的邊界
(三)摩西祈求主,火就熄了
(四)他備拉——主的火燒在他們中間
二、第十一站的試煉
——基博羅•哈他瓦的試煉------貪慾之人的墳墓
(一)閑雜人所引起的災害
『他們中間的閒雜人大起貪慾的心;以色列人又哭號說:「誰給我們肉吃呢?」』(民 11:4)
(二)回憶埃及
1、不花錢就吃魚
2、回想埃及的口味——黃瓜、西瓜、韭菜、蔥、蒜
3、現在我們的心血枯竭了
4、厭煩嗎哪
『除這嗎哪以外,在我們眼前並沒有別的東西』
(三)神再及嗎哪的寶貴
1、這嗎哪彷彿芫荽子
2、又好像珍珠
3、百姓周圍行走
4、滋味好像新油
5、夜間露水降在營中,嗎哪也隨著降下
(四)摩西的怨言
1、摩西聽見百姓各在各家的帳棚門口哭號
2、主的怒氣大大發作
3、摩西就不喜悅就向神述說
(1)「你為何苦待僕人?我為何不在你眼前蒙恩,竟把這管理百姓的重任加在我身上呢?(民11:11)
(2)這百姓豈是我懷的胎,豈是我生下來的呢?你竟對我說:『把他們抱在懷�堙A如養育之父抱吃奶的孩子,直抱到你起誓應許給他們祖宗的地去。』(民11:12)
(3)我從哪�堭o肉給這百姓吃呢?他們都向我哭號說:『你給我們肉吃吧!』(民11:13)
(4)管理這百姓的責任太重了,我獨自擔當不起。你這樣待我,我若你眼前蒙恩,求你立時將我殺了,不叫我見自己的苦情
(五)神設立七十位長老幫助摩西
1、在以色列的長老中招聚七十個人
2、神要降臨與摩西說話,也要把降於你身上的靈分賜他們
3、摩西招聚七十個人
4、主降臨與摩西說話,把降與摩西身上的靈分賜那七十個長老。靈停在他們身上的時候,他們就受感說話,以後卻沒有再說。
5、摩西的寬宏
(1)伊利達和米達單獨在營中說預言。(民11:26)
(2)約書亞請求禁止他們
(3)摩西的寬宏生命
A.你為我的緣故嫉妒人嗎
B. 惟願主的百姓都受感說話
C. 願主把他的靈降在他們身上
(六)基博羅•哈他瓦試探的繼續
1、主吩咐百姓自潔明天吃肉
因為百姓的哭號不信與怨言達到主的耳中
2、使你們吃肉一個月整,甚至肉從你們鼻孔�媦Q出來
3、以色列所犯的罪
(1)你們厭棄住在你們中間
(2)有後悔出埃及
4、摩西對主的反應
(1)步行的男人有六十萬
(2)我要把肉給他們,使他們可以吃一個整月
(3)難道給他們宰了羊群牛群,或是把海中所有的魚都聚了來,就夠他們吃嗎
5、主對摩西的回答
(1)耶和華的膀臂豈是縮短了嗎
(2)現在要看我的話向你應驗不應驗
(七)神的審判
1、神驚人的作為
『有風從耶和華那�媥h起,把鵪鶉由海面颳來,飛散在營邊和營的四圍;這邊約有一天的路程,那邊約有一天的路程,離地面約有二肘。百姓起來,終日終夜,並次日一整天,捕取鵪鶉;至少的也取了十賀梅珥,為自己擺列在營的四圍。』(民 11:31~32)
2、神審判的臨到
『肉在他們牙齒之間尚未嚼爛,耶和華的怒氣就向他們發作,用最重的災殃擊殺了他們』(民 11:33)
3、基博羅•哈他瓦[就是貪慾之人的墳墓]
── 梁家聲《浩大救恩—曠野的事奉與經歷》
【第十一章 百姓行走的學習及失敗】
(一). 他備拉及基博羅哈他瓦
1). 他備拉的火及怨言
2). 摩西祈求及火的熄滅
(二). 基博羅哈他瓦
1). 閒雜人的口腹貪慾--想念埃及的豐富,心血枯乾,不是靈的需要而是 肉體的慾望.箴言作貪食(箴 23/2). 傳 6/7 作口腹.
2). 摩西的軟弱--自憐及不信
3). 神對僕人的安排--七十位長老及讓摩西認識神的膀臂.
4). 摩西的改正--寬宏的接納人的被神靈受感說話.
5). 神的審判--貪心之人的墳墓
──民數記綱要(衣立凡)
【想耶和華的怒氣 民數記11章】
一丶神聽惡言向人發怒11:1-10
1.人發怨言惹神發怒11:1
2.神僕祈禱求神止怒11:2-3
3.貪戀世俗使神發怒11:4-6
4.淡化恩典使神發怒11:7-10
二丶神賜恩典後發烈怒11:11-35
1.聽到領袖向他訴苦11:11-15
2.應許興起同工分擔11:16-17
3.應許賜肉給予百姓11:18-20
4.解釋神無難成之事11:21-23
5.應驗成就興起工人11:24-29
6.應許應驗每天吃肉11:30-32
7.雖有肉吃死於神怒11:33-35
── 作者不詳
【民數記第11章怨言貪慾】
禁止他們
受感說話
|
一、厭嗎哪發怨言
二、選長老助摩西
三、貪鵪鶉遭重災
|
1.惡語火焚
2.貪求肉食
3.摩西求死
1.召七十人
2.神靈分賜
3.同擔重任
1.神施大能
2.飽喫鵪鶉
3.災殃擊殺
|
|
── 張志新《民數記查經分章大要》
第十一章【怨言食欲】
1) 發怨言使神發怒、1/3
2) 閒雜人貪欲之心、4/9
3) 摩西覺責任重大、10/15
4) 神曉諭管理法則、16/17
5) 七十人受感說話、24/25
6) 摩西的寬廣胸懷、26/30
7) 鵪鶉從海邊刮來、31/32
8) 埋葬了貪欲之人!33/35
──郭提多《民數記讀經講道輔導提綱》
提要:1他備拉的火因摩西的祈禱而熄滅。4 百姓貪欲肉食,厭惡嗎哪。10摩西埋怨自己的擔子。16 上帝將他的責任分給七十位長老。31上帝賜下鵪鶉。祂在基博羅哈他瓦發怒。 ──《SDA聖經注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