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賽亞書 11
以賽亞書第十一章註解
壹、內容綱要
【新君王彌賽亞是歸回盼望】
一、和平之君彌賽亞(1∼9節)
1.新大衛耶西的本(1節)
2.新能力主的七靈(2節)
3.新公義治理盛世(3∼5節)
4.新伊甸重建樂園(6∼9節)
二、餘民歸回的盼望(10∼16節)
1.立萬民大旗耶西的根(10節)
2.主再次伸手召回餘民(11∼14節)
3.新出埃及歸回的盼望(15∼16節)
貳、逐節詳解
【賽十一1】「從耶西的本(原文作“不”)必發一條,從他根生的枝子必結果實。」
〔呂振中譯〕「從耶西的樹墩子必生出一根枝條來,從他的根必發生〔傳統:結果實〕一條嫩枝子。」
〔原文直譯〕「從耶西的樹幹必長出嫩枝,從他的根必發出枝子。」
〔文意註解〕「耶西」大衛的父親;「樹幹」、「嫩枝」、「枝子」都是單數;「耶西的本」耶西家。
本節,接上章毀滅者亞述突遭毀滅;以色列也如此(五26∼30, 六11∼13),然而,亞述與雅各家二者結果迥別。亞述帝國在主前609年被巴比倫、馬代波斯聯手滅掉之後,廢墟再無任何生命存留。以色列從一個樹墩要長出一支嫩芽,將帶來以色列餘民歸回和戰爭止息(九5)。
本章,和平的君彌賽亞(1∼9節),餘民回歸的盼望(10∼16節)。
1∼9節,彌賽亞的應許。描述彌賽亞新大衛,出身卑微卻非同人類帝王。
(1)2∼3節,祂的資格:聖靈內住,新能力有七靈;
(2)3∼5節,祂的表現:國權盛世,新公義的治理;
(3)6∼9節,掌權結果:新伊甸樂園,重建平安與安全。
〔話中之光〕(一)彌賽亞盼望的預言始於七14,拓展於九1∼6,本章達於高潮,和平之君公義治理,帶來真正和平,永久平安。
(二)拯救來自神的恩賜,祂對先祖立約的信實。出身卑微的牧羊人耶西家,並非王室貴冑傳承。
(三)神親自揀選嫩芽。少年大衛最年幼尚未長成。撒母耳檢視每位兄長時,神説不是他。直到把在外牧羊的大衛叫回,神指示先知膏抹他(撒上十六11∼13)。
(四)大衛的後裔是那一根嫩枝,明顯指向彌賽亞(四2,九7,十六5,五十五4∼5;耶廿三5,卅三15;結卅四23∼25;亞十二7∼12,十三1 )。
(五)彌賽亞,就是神起初應許大衛的那一位後裔(創三15;亞三8,六12;太一1;路一32∼33;羅一3∼4)。
(六)彌賽亞的國權必堅固,直到永遠(九7;王上九5;詩十八50,八十九29)。
【賽十一2】「耶和華的靈必住在他身上,就是使他有智慧和聰明的靈、謀略和能力的靈、知識和敬畏耶和華的靈。」
〔呂振中譯〕「永恆主的靈必住在他身上,就是智慧和明達之靈,謀略和能力之靈,認識和敬畏永恆主的靈。」
〔原文字義〕「靈」風、心、靈、氣息;「他」彌賽亞。
〔文意註解〕「耶和華的靈」:超越人類的、至高至聖者的靈,內住彌賽亞身上。神的靈自有永有的超越能力,自神造天地開始,在人類歷史中逐步彰顯,並賜聖靈與人。
〔話中之光〕(一) 創世之初神的靈運行,說有就有,命立就立。神對準亞當鼻孔吹氣,賜人氣息,就有生命,人就活了(創一1∼27,二6;詩卅三9)。
(二)耶和華的靈內住超越人類。至高至聖者的靈無限無量、獨行奇事;有死人復活的大能,靠聖靈加給力量,凡事都能做(詩七十二18;弗一19∼20;腓四13)。
(三)祂有智慧和聰明的靈。使人明白神的旨意和計劃,能正確判斷事物,有技巧技術和知識,如建造會幕的能工巧匠比撒列(出卅一1∼3)。
(四)祂有謀略和能力的靈。奇妙策士參透萬事,有謀略策划與行動能力,能實行神的旨意克敵制勝,如摩西、參孫(九6;出卅九3;士十四6)。
(五)祂有知識和敬畏耶和華的靈。看透問題的核心,領導治理的行政能力,如大衛、所羅門(撒上十9∼10,十六13;王上三25∼27)。
(六)祂賜聖潔公義的倫理行為的能力。彌賽亞臨在,賜眾百姓新心新靈,全地眾民重新認識神、敬畏神(結卅六25∼27)。
(七)祂賜認識神敬畏聆聽謙卑受教的能力。認識耶和華的知識要充滿遍地,好像水充滿洋海一般(3∼7節)。
(八)亞哈斯信仰敗壞故意背逆不聽神給兆頭,不信先知勸告警戒,給國家帶來巨大災難。新大衛彌賽亞賜認識敬畏神的知識,彌賽亞國度救贖盼望完全實現(七12,3∼7節)。
【賽十一3】「他必以敬畏耶和華為樂,行審判不憑眼見,斷是非也不憑耳聞;」
〔呂振中譯〕「他也樂聞敬畏永恆主的香氣。他行審判、不憑眼見,他斷是非,不憑耳聞;」
〔文意註解〕3∼5節,彌賽亞彰顯祂聖靈的能力,以公義治理是彌賽亞國度特質,其特點是:「不憑眼見」行審判,「不憑耳聞」斷是非。
〔話中之光〕(一)彌賽亞基督教門徒祈禱,愿人都尊神的名為聖。祂喜悅人以敬畏耶和華為樂(詩一2;太六9)。
(二)彌賽亞超越世界帝王。祂洞察一切,知道萬人心裡所存的(約二24)。
(三)彌賽亞要來拯救。因原本公義之城、忠信之邑變成妓女之城、賊窩,凶手居住。彌賽亞來執掌王權,行事有智慧,必行公平和公義(一21∼24、26∼27,三15,五7;耶廿三5)。
(四)祂完全正直公平,有完全的知識和智慧能力。顯然,世上帝王不具備他的能力。祂不憑耳聞目睹,全知全能。這位彌賽亞的治理,遠超萬國諸王(3∼5節;約十八36∼38)。
【賽十一4】「卻要以公義審判貧窮人,以正直判斷世上的謙卑人,以口中的杖擊打世界,以嘴裡的氣殺戮惡人。」
〔呂振中譯〕「他義氣為貧寒人申正義,以正直判斷國中的困苦人〔傳統:卑微人〕;他以口中之杖擊打強橫人〔或譯:地〕,以嘴�堛漁藈�死惡人。」
〔原文直譯〕「卻要以公義審判貧窮人,以正直判斷世上的困苦人,以口中的杖擊打地,以嘴裡的氣殺死惡人。」
〔原文字義〕「氣」風、心、靈、氣息;與2節的4個「靈」同字。
〔文意註解〕「以公義審判貧窮人,以正直判斷世上的謙卑人」:貧窮人和謙卑人缺乏政治影響力,常處於無助的狀態。世界上惡人橫行霸道是常態。
〔話中之光〕(一)彌賽亞王權獨立於權貴勢力,不看政治糾紛立場。祂對抗現實政治,能做出顧念貧窮困苦人的判斷,審理案件,及不偏向維護權勢的決斷。
(二)彌賽亞必因邪惡刑罰世界。希伯來詩中,「地」和「全地」與「惡人」常是同義詞。以賽亞常用這種傳統文學表達(十三11,廿四17∼21,廿六9、21,廿八22)。
(三)「地」和「全地」平行表達邪惡與罪惡(十三11)。常是兩行詩。第一行説,彌賽亞必行公義之神的審判全地;第二行説,因此惡人才會懼怕審判(二4,五十一5∼6;詩八十二8;啟六15∼17,廿11∼12)。
(四)惡人有禍了!必照他所行的受報應。眼目高傲的必降為卑,性情狂傲的都必屈膝,唯獨耶和華被尊崇(二11,三11)。
【賽十一5】「公義必當他的腰帶,信實必當他脅下的帶子。」
〔呂振中譯〕「公義必做他的腰間的圍帶,忠信必做他脅下的束巾。」
〔文意註解〕本節所論至關重要。彌賽亞以公平公義和誠實信實治理全地。
「腰帶」束腰,其一,代表預備行動;其二,代表繫在外袍之外的帶子,整合聚集所有彌賽亞的屬性。
〔話中之光〕(一)彌賽亞的公義和信實,即:誠實信實之正直可靠,是基於祂自身的根本屬性。
(二)祂獨有的特質“從昨日、今日、到永遠,是一樣的”。這是全部聖經理解生命永恆概念的基礎所在(五16,六十五16;詩四十一10;亞八8;來八13)。
(三)束腰預備行動和服事。比如主耶穌束腰,預備為門徒洗腳(五27,八9;約十三;伯卅八3)。
(四)彌賽亞因公平而崇高,因公義顯為聖。公義和信實集合了彌賽亞所有屬性的特徵,賦予尊嚴和力量(五16;伯二1;耶十三11)。
(五)彌賽亞國權因公平而堅固,公義信實國度存到永遠(3∼5節,九7,卅二1;但二44,七14)
【賽十一6】「豺狼必與綿羊羔同居,豹子與山羊羔同臥,少壯獅子與牛犢並肥畜同群;小孩子要牽引它們。」
〔呂振中譯〕「豺狼必和綿羊羔同住,豹子必和山羊羔同臥;牛犢必同少壯獅子作伴〔傳統:肥畜〕;小孩子要牽着牠們。」
〔文意註解〕「同居」:表面強壯的欺壓吞噬的,變成同溫柔軟弱的同住。表示異鄉路過的、逃難寄居的、被擄掠為奴的、與來犯入侵統治者,都和本地人同居。
「小孩子」:孩童,也是七∼十二章主題之一,孩童要來帶領並牽着猛獸;牽着猛獸的,並非騎着高頭大馬、持刀劍的勇士,或狂傲的帝王。
6∼9節,是一幅祥和平安的安全圖景:無助無辜的人與貪婪強暴者和諧同住。字義文意上説,豺狼虎豹獅子是食肉動物,羊羔牛犢是他們的美食。若要同居,除非豺狼獅子改變肉食本性。
〔靈意註解〕各種動物代表人類不同的屬靈狀態。這種解釋缺少對應關係。五章的葡萄園之歌:萬軍之耶和華的葡萄園就是以色列家,他所喜愛的樹就是猶大人。他指望的是公平,誰知倒有暴虐;指望的是公義,誰知倒有冤聲。解釋不易。
總結6∼9這幾節,和平安全圖景的要點就是:彌賽亞掌王權之時,一切不安、危險、敵對、邪惡都必徹底移除,人際之間、人與神關係。以及普世各種境界,出現奇妙平安、和諧安全的景象。
關於末後之事的解釋,按字面?或靈意?或寓意?其實並不确知、不曉得。
〔話中之光〕(一) 看哪,神造新天新地,從前的事不再被記念,也不再追想(六十六17;啓廿一1∼5)。
(二)主說:神所定的日子,我們都要歸祂;祂必憐恤我們,如同人憐恤服侍自己的兒子(瑪三17∼18)。
(三)彌賽亞基督要在榮耀里同眾天使降臨,坐在榮耀的寶座上(太廿五31∼46)。
(四)我們是神的兒女,將來如何,還未顯明。但我們知道,主若顯現,我們必要像他,因為必得見他的真體(約壹三2)。
(五)所以我們要謹慎自守,專心盼望耶穌基督顯現的時候所帶來的救恩(彼前一13)。
【賽十一7】「牛必與熊同食,牛犢必與小熊同臥,獅子必吃草與牛一樣。」
〔呂振中譯〕「牛必和熊同喫;牠們的崽必一同躺着;獅子必喫禾槁、像牛一樣。」
〔文意註解〕6∼8節,更細節地描述各種動物相處。寓意式解釋,更廣泛自然地解釋。由此可以確認因果關係,就是邏輯理性地認識神和神的道路,都是指向生命的平安和安全,並無危險的擔心及焦慮。
〔話中之光〕(一)世界上各種各樣宏大敘事及學說主義理論,可以罷休。根據人類和平互利、政治較量來達成公平公義的企圖和努力終必破產,必不能實現。皆因人的驕傲自私貪婪本性,陷入魔鬼撒旦陰謀詭計的纏累。
(二)彌賽亞救主是公義信實的至聖者。萬有的創造者和掌管著臨到,以超越人類的榮耀光輝,使我們重新認識神(四十∼四十九章)。
(三)我們因認識親近神,願意共同委身、信靠順服於祂的美意:以馬內利,神與我們同在,祂親自以公義公平治理全地(卅四14∼17,五十三11;耶卅一34)。
【賽十一8】「吃奶的孩子必玩耍在虺蛇的洞口,斷奶的嬰兒必按手在毒蛇的穴上。」
〔呂振中譯〕「喫奶的嬰兒在虺蛇的洞口鬥着樂,斷奶的孩子必在毒蛇的穴外學步〔傳統:指導他的手〕。」
〔文意註解〕同上節。在彌賽亞的日子,死亡已被勝過了。父母不怕嬰兒玩耍「在虺蛇的洞口」,也不怕哺乳的幼兒「按手在毒蛇的穴上」。因為一切都不傷人、不害物。見下節。
〔話中之光〕(一)這是彌賽亞和平的君王臨在。在祂治理下,一切都平安,死亡的毒鈎在哪裡?人們不再害怕死亡(何十三14;林前十五55)。
【賽十一9】「在我聖山的遍處,這一切都不傷人、不害物,因為認識耶和華的知識要充滿遍地,好像水充滿洋海一般。」
〔呂振中譯〕「在我的聖山地遍處、這一切都不傷人,不毀物;因為人之認識永恆主、必充滿了大地,如同水瀰漫着洋海一般。」
〔文意註解〕這是在耶和華的聖山,一切都不可思議地奇妙祥和、明麗安全。
〔話中之光〕(一)因為認識耶和華的知識要充滿遍地,好像水充滿洋海一般。和平君王公義治理的果效必是平安和平穩,直到永遠(卅二17)。
(二)認識耶和華榮耀的知識要充滿遍地,耶和華的榮光充滿全地(六3;民十四21;哈二14)。
(三)到那日,萬民都要來敬拜主耶和華,他們也要榮耀主的名直到永遠(詩七二6,八六9)。
【賽十一10】「到那日,耶西的根立作萬民的大旗,外邦人必尋求他,他安息之所大有榮耀。」
〔呂振中譯〕「當那日子、耶西的根所生的、那要立作萬族之民的旌旗的、列國人必尋求他;他的安居所必大有榮耀。」
〔文意註解〕「到那日」:是10~11節,共同使用的開頭。
「耶西的根立作萬民的大旗」:宣告彌賽亞降臨,作為執掌王權的萬軍之主,高舉呼召萬民的得勝旌旗,引導神百姓必從全地各方歸回,這是有如出埃及過紅海一般偉大的歸回。
具體是預言哪一次歸回?不完全像是主前539年從巴比倫歸回故土。彌賽亞尚未降臨。
二2∼4節的歸回更是「末後的日子……萬民都要流歸這山。必有許多國的民前往,說:「來吧!我們登耶和華的山,奔雅各神的殿。」……他必在列國中施行審判……斷定是非。他們要將刀打成犁頭,把槍打成鐮刀。……他們也不再學習戰事。」如果說這導致錫安主義和1948年以色列復國,這也僅是開始,指向以色列猶大民族的偉大復興,最終在基督��都歸回耶和華神。
10∼16節,彌賽亞作王是餘民歸回的盼望。
(1)10節,彌賽亞耶西的根立作萬民大旗。
(2)11∼14節,神二次伸手從列邦召回餘民。
(3)15∼16節,新的出埃及。
彌賽亞賜百姓永久福樂。王是神僕,也成為眾民的僕人,真是以色列的榮耀,世界之光。
〔話中之光〕(一)彌賽亞並非人類帝王。祂內在強大威榮。卻不耀武揚威,不欺負、不掠奪、不壓搾。相反地,一切都奇妙地改變了。
(二)彌賽亞施行拯救,必豎立大旗招遠方的國民,……看哪,他們必急速奔來(五26)。
(三)耶穌基督被釘十字架,正如主預告祂的死時,説:「我若從地上被舉起來,就要吸引萬人來歸我」(約十二26)。
(四)在基督�塈畯怮H主的人,心受真割禮沒有詭詐的真以色列人,和猶大一起歸回耶和華神(約一47;羅二29)。
【賽十一11】「當那日,主必二次伸手救回自己百姓中所余剩的,就是在亞述、埃及、巴忒羅、古實、以攔、示拿、哈馬,並眾海島所剩下的。」
〔呂振中譯〕「當那日子、主必再舉〔傳統:第二次〕手,擁有他自己的餘民,就是從亞述、從埃及、從巴忒羅、從古實、從以攔、從示拿和哈馬、以及海邊的沿岸各地、所剩下來的。」
〔文意註解〕「主必二次伸手救回自己百姓中所余剩的」:再次即第二次拯救,從列國中救回敬畏神的餘民。
「在亞述、埃及」:當時主導世界的強大權勢,分別位於東北和西南。
「埃及、巴忒羅、古實」即「埃及」:三角洲,「巴忒羅」尼羅河流域,及「古實」南部;
「以攔、示拿」:美索不達米亞和波斯;「哈馬」亞蘭北部;以及「眾海島」西部地中海的。拯救餘民的範圍涵蓋當時已知的全世界。
〔話中之光〕(一)主過去伸手攻擊,施行毀滅那毀滅者亞述;主也曾伸手施行拯救,重建生命。世上帝王可以毀滅生命,除了萬軍之耶和華神,豈有人類能重建生命(卅四∼卅五,四十八14∼22,四十九22∼26,六十二10∼六十三9)。
(二) 當那日,主必再次伸手拯救。以馬內利的神是信實的,祂聽見冤聲上達,沒有離棄不顧祂的民。祂曾領百姓離開為奴之地埃及,過紅海如行乾地(出十三3∼十四22)。
(三)因著神的信實、慈愛、憐憫,耶西的根被舉起,吸引萬人歸祂(約十二32)。
(四)祂救回自己的百姓中所剩的餘數,無遠弗屆。無論是在亞述、埃及,這些強大的權勢手下,或四面八方的邊緣犄角的地域,祂大能的膀臂都能搆到。
【賽十一12】「他必向列國豎立大旗,招回以色列被趕散的人,又從地的四方聚集分散的猶大人。」
〔呂振中譯〕「他必向列國豎起旌旗,聚集以色列被趕散的人,從地的四角招集被分散的猶大人。」
〔文意註解〕「他」耶西的根「必向列國豎立大旗,招回以色列被趕散的人,又……猶大人。」
本節詩歌,與10∼11節散文講述內容平行。歸回者從世界各地而來,餘民包括以色列和猶大。
〔話中之光〕(一)耶西的根必立作大旗,既是審判,也是救贖。祂懲罰罪惡並實行拯救。從諸王之王自稱為神的亞述王手中,隨己意自由地領回餘民(12節)。
(二)以馬內利的神再次拯救,又一次「使埃及海汊枯乾……令人過去不至濕腳。」,下見15節。
(三)彌賽亞來臨,召回餘民是雅各家全民族的復興,十二個支派都來歸回他們的主(啟廿一12)。
【賽十一13】「以法蓮的嫉妒就必消散,擾害猶大的必被剪除;以法蓮必不嫉妒猶大,猶大也不擾害以法蓮。」
〔呂振中譯〕「以法蓮的嫉妒就必消逝,猶大敵對之恨就必被切斷;以法蓮就不嫉妒猶大,猶大也不敵以法蓮。」
〔文意註解〕「以法蓮」:北國以色列,對「猶大」南國的「嫉妒就必消散」;也不再侵害同根的弟兄,南國猶大「也不擾害以法蓮。」
13∼14節,完整的雅各家歸回,是南北兩國十二個支派的餘民。
「以法蓮……猶大」;「以法蓮……猶大」,「猶大……以法蓮」。以賽亞使用交錯配列筆法,強調二者本是同根,都是以色列雅各家。
〔話中之光〕(一)真正的和平只能來自至高者萬軍之耶和華。萬族萬國都歸降順服祂,祂的權能不可阻擋(九4∼7,六十三1∼6;啓十九11∼16)。
【賽十一14】「他們要向西飛,撲在非利士人的肩頭上(“肩頭上”或作“西界”),一同擄掠東方人,伸手按住以東和摩押,亞捫人也必順服他們。」
〔呂振中譯〕「他們必並肩向西飛撲非利士人,一同擄掠東方人;以東和摩押必束手投降,亞捫人必順服他們。」
〔文意註解〕神要他們向西擊敗傳統仇敵「非利士人」,向東有「東方人」、「以東和摩押」、以及「亞捫人也必順服他們。」
〔話中之光〕(一)神向四境敵人發起攻擊,直到他們都降服於萬軍之主,和平之君王帶來的和平與安全神諭,才有可能實現(6∼9節)。
(二)他們以色列猶大人萬沒有想到,自視為神的子民的希伯來人,竟然也變成先祖父神的仇敵(一2∼5,卅1∼7,卅一1∼2)。
(三)他們就像我們一樣,得神恩惠而自視甚高,他們和我們同樣面對難題,就是利用自己的神來實現政治策划和目的。
(四)以賽亞描繪的和平景象,是再次提出審判的災禍中,以色列的罪惡並不能改變神的應許。只要信從祂的民儆省悔改,內心平安與環境安全就會像所羅門預備建殿時一樣,四境太平,內外無憂(王上四24,五4)。
(五)敬畏神的人,將經歷比大衛王治下更大的平安穩妥,因確保平安的是萬軍之耶和華,彌賽亞大過大衛王(太廿二42∼44;徒二30∼31)。
【賽十一15】「耶和華必使埃及海汊枯乾,掄手用暴熱的風使大河分為七條,令人過去不至濕腳。」
〔呂振中譯〕「永恆主必使埃及的海汊成了旱地〔傳統:毀滅歸神〕;他必用熱〔或譯:強〕風在大河之上掄手,擊打它,使它分為七條谿河,讓人可以穿鞋過去。」
〔文意註解〕15∼16節,先知以賽亞在神諭結束時,再次提到埃及,那時代最著名的強國。
〔話中之光〕(一)神是信實的。以賽亞一再強調以色列民出埃及,離開為奴之家的神蹟奇事。神伸出大能的膀臂,神必再一次伸手拯救神的民 (四5,十26∼27,卅五8∼10,四十三16∼17,五十2,六十三11、12) 。
【賽十一16】「為主餘剩的百姓,就是從亞述剩下回來的,必有一條大道,如當日以色列從埃及地上來一樣。」
〔呂振中譯〕「必有一條大路讓主的餘民、就是從亞述剩下來的餘民、走回來,正如以色列從埃及地上來的日子、有一條給以色列走回來的一樣。」
〔文意註解〕「為主餘剩的百姓」:這次歸回的餘民,是從亞述帝國被擄掠剩餘的,將像過紅海一樣。既從亞述來,也從埃及來。就如上節所說,主必令熱風吹過,「掄手用暴熱的風」使「海汊枯乾」,「大河分為七條」,必預備一條道路使百姓「過去不至濕腳。」
〔話中之光〕(一)論到以色列在長期戰亂四散中存活,是應驗以賽亞等先知的預言神的應許,希伯來人這民族,從國家毀滅和絕大多數同胞滅絕中仍能存活下來,是因為神的憐憫和恩典,以及餘民的悔改回歸。
(二)先知以賽亞預言神的應許,產生的信心和力量,使歷代毀滅性災難,帶來了以色列信仰的轉化,就是信服獨一真神,萬軍之耶和華(申六4∼9;拉六21;尼九2)。
(三)神的應許永不廢棄,必定應驗。神的應許不論有多少,在基督都是是的,藉著祂也都是實在的,叫神因我們得榮耀(林後一20)。
叁、靈訓要義
【從耶西而發的嫩芽】
一、彌賽亞君王生於大衛家耶西――牧羊人家、俯就卑微(1節;太一)
二、彌賽亞君王內住耶和華的靈――超越尊貴、充滿靈力(2節;約一)
三、彌賽亞君王智慧和聰明的靈――行神旨意、領人歸信(2節;約三)
四、彌賽亞君王謀略和能力的靈――公義治理、萬邦得益(2節;約五、八)
五、彌賽亞君王知識和敬畏的靈――聖潔品格、普世楷模(2節;太五∼七)
六、彌賽亞君王聖靈充滿賜新心――再造伊甸、戰事止息(6∼9節;啟廿一)
七、彌賽亞君王必竪立得勝旌旗――聖民歸回、萬眾歡騰(10∼16節)
【耶和華的靈】
一、耶和華的靈住祂身上,澆灌聖靈愛有根基(2節;約一33;羅五5;弗三17)
二、耶和華智慧啓示的靈,真知道神愛主靈交(2節;弗一17)
三、耶和華聰明通達的靈,分辨是非誠實無過(2節;腓一10;來五14)
四、耶和華謀略治理的靈,仁愛剛強謹守遵行(2節;王上三28;提後一7;腓四3)
五、耶和華豐富能力的靈,受苦忍耐凡事都能(2節;西一11;腓四13)
六、耶和華知識恩膏的靈,深知奧秘見證福音(2節;西二3;羅十一33)
七、敬畏順服耶和華的靈,謙卑降服儆省禱告(2節;箴九10;太廿六39∼41)
【以敬畏耶和華為樂】
一、敬畏神得指引生命道路,神面前有滿足的喜樂(3節;詩十六11)
二、敬畏神聽從聖言服事主,度日亨通有永��福樂(3節;伯卅六11)
三、敬畏神得免過犯遮蓋罪,藏主�堭o救樂歌環繞(3節;詩十六11)
四、敬畏神晝夜思想祂律法,得嘗神話語甘甜之樂(3節;詩一2)
五、敬畏神才是智慧的開端,一生安穩膏抹喜樂油(3節,卅三6,六十一3;箴九10)
六、敬畏神喜愛公義恨罪,恩惠慈愛跟隨福杯滿溢(3節;詩廿三5,四十五7)
七、敬畏神與主同坐天上,與主有份就有無上快樂(3節;弗二6;啓三20∼21)
【彌賽亞的公義信實】
一、祂以敬畏耶和華為樂,判案不憑眼見耳聞(3節)
二、祂以公義審判貧窮人,以正直判斷謙卑人(4節)
四、祂以口中的杖擊打惡,以嘴裡的氣殺惡人(4節)
五、祂以神救恩施行拯救,公義公平信實正直(3∼5節;約一9;來二17)
六、祂公義鎧甲救恩頭盔,復興原本忠信之城(3∼5節,一21∼26)
七、祂國權因公平而堅固,公義信實國度永存(3∼5節,九7,卅二1;但二44,七14)
【和平之君再建新伊甸】
一、豺狼與綿羊羔同居,豹子與山羊羔同臥(6節)
二、獅子牛犢肥畜同群,小孩子要牽引猛獸(6節)
四、牛與熊同食,牛犢與小熊同臥,獅子與牛一樣吃草(7節)
五、吃奶孩子玩耍在虺蛇洞口,斷奶嬰孩按手毒蛇穴上(8節)
六、聖山遍處不傷人不害物,認識神的知識充滿遍地,像水充滿洋海一般(9節)
七、彌賽亞救恩能力,動物肉食改草食,萬物復興相和,全地認識榮耀神(6∼9節)
【彌賽亞救主普世之光】
一、耶西的根必立作萬民的大旗(10節)
二、彌賽亞救主榮光引外邦來拜(10節)
三、主必二次伸手招回餘留聖民(11節)
四、以色列猶大十二支派必復興(12節)
五、不再自傲歧視嫉妒彼此傷害(13節)
六、揮師向東向西向南決勝眾敵(14節,十三章∼廿五章)
七、新大道出埃及海汊又成旱地(15∼16節)
── 周安娜(Anna M. Zhou)
郵址: azsee2003@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