約翰福音 1
約翰福音第一章綱目
壹、內容綱要
【神子救主──道的簡介】
一、道與神的關係(1~2節)
二、道與萬有的關係(3節)
三、道與人的關係(4~5節)
四、道與先鋒施洗約翰的關係(6~8節)
五、道與世人並以色列人的關係(9~11節)
六、道與信徒的關係(12~18節)
【神子救主的見證】
一、施洗約翰的見證:
1.他自認不是基督(19~25節)
2.基督是更尊貴的──解鞋帶也不配(26~28節)
3.基督是神的羔羊──除罪(29~31節)
4.基督是神的兒子(32~34節)
5.基督是神的羔羊──行走(35~39節)
二、安得烈的見證──基督是彌賽亞(40~42節)
三、腓力的見證──基督是舊約所指明的那一位(43~45節)
四、拿但業的見證──基督是神的兒子,以色列的王(46~50節)
五、主自己的見證──基督是神與人之間的天梯(51節)
貳、靈訓要義
【道的超越性】
一、以時間論──祂遠自『太初』(1節上),超過時間起首
二、以空間論──祂『與神同在』(1節中),越過地域的範圍
三、以本質論──祂『就是神』(1節下)自己
四、以內容論──祂是『豐豐滿滿』的(14節『充充滿滿』原文)
五、以地位論──祂是『父懷�堛瑪W生子』(18節),無比獨尊
【基督的名稱】
一、道(1~2,14節)
二、真光(5,9節)
三、神的羔羊(29,36節)
四、神的兒子(34,49節)
五、基督(41節)
六、以色列的王(49節)
七、人子(51節)
【祂到自己的地方來】
一、祂是誰:
1.祂是道(1節上)
2.祂是神(1節下)
3.祂是真光(9節)
4.祂是父懷�堛瑪W生子(18節)
二、祂作甚麼:
1.祂照亮一切生在世上的人(9節)
2.祂要賜人作神兒女的權柄(12節)
3.祂來住在我們中間(14節)
三、我們該如何待祂:
1.接待祂,就是信祂的名(12節)
2.領受祂(16節)
3.見證祂(15節)
【道與創造的關係】
一、創造的根源──源於神格會議(2節)
二、創造的手續:
1.藉著祂(3節上)──道是創造的憑藉與工具
2.沒有一樣不是藉著祂(3節下)──道在創造過程中躬親參與
【如何才能得著生命】
一、創造與生命(3~4節上):
1.創造萬物是為著承裝生命
2.生命不在萬物�堶情A乃在祂�堶�
二、生命與光(4節下):
1.人�堶戚鴩茖S有生命,所以是黑暗沒有光的
2.生命來了,光也來了
三、光與黑暗的爭鬥(5~11節):
1.光要照亮一切世人,但人卻不接受
2.人不接受光,是因不認識光
3.神差人為光作見證,叫眾人因他可以信
四、得著生命的途徑(12~13節):
1.不是靠血氣、情慾、人意來得生命
2.必須是從神生,作神的兒女
3.惟有相信主名,接受基督,才有重生的權利
五、賜給生命的手續(14~18節):
1.道成了肉身,住在我們中間,將神表明出來
2.耶穌基督充充滿滿的有恩典有真理
3.恩典和真理由耶穌基督而來,人必須從祂才能領受恩典和真理
【施洗約翰的榜樣】
一、他是神所差遣的(6節)
二、他的使命是為光作見證(7~8節)
三、他不冒充基督(19~20節)
四、他也不冒充知名人物(21節)
五、他表明自己的任務(22~26節上)
六、他謙卑地向人引薦基督(26節下~34節)
七、他不為自己保留跟從者(35~37節)
【約翰第一章暗示了生命的建造】
一、道成肉身,支搭帳幕在人間(14節)──神的心意乃是要在地上建造祂的居所
二、耶穌基督是神的羔羊,為要除去世人的罪孽(29節)──人是神用來建造祂居所的材料,所以必須成功救贖,除去人的罪孽
三、聖靈彷彿鴿子從天降下,住在耶穌的身上(32節)──聖靈在此扮演積極的角色,將神的生命分賜給信的人
四、將西門改名叫磯法,就是彼得(42節)──藉著神聖的生命將人改造成為石頭(磯法和彼得的原文意義),好作建造的材料
五、最後將要看見天開了(51節)──雅各在他看見天門打開的地方立石作柱,澆由在上面,並稱為伯特利,就是神的家(參創廿八18~19),表明神的心意就是要將許多信徒建造成神的居所
【主耶穌是我們人生的中心】
一、看耶穌(29,36節)──祂是我們注目的對象
二、跟耶穌(37,43節)──祂是我們跟從的對象
三、與耶穌同住(39節)──祂是我們生活的中心
四、傳耶穌──祂是我們傳揚的中心:
1.老師傳給學生(35節)
2.家人傳給家人(41節)
3.路人傳給路人(43節)
4.朋友傳給朋友(45節)
五、信而經歷耶穌(50~51節)──祂是我們屬靈經歷的中心
【門徒的進階】
一、因聽道而慕道(35~37節)
二、因慕道而求道(38節)
三、因求道而得道(39節)
四、因得道而行道──引人歸主(40~46節)
五、因行道而認識道(47~51節)
【來就主耶穌的幾等門徒】
一、約翰、安得烈──自己來尋找主(37~39節)
二、彼得──被別人帶領來見主(40~42節)
三、腓力──主親自呼召(43~44節)
四、拿但業──存著疑心來見主(45~47節)
── 黃迦勒《基督徒文摘解經系列──約翰福音註解》
叁、其他綱目
【認識耶穌】
引言:直到現在,仍然有人在問:“耶穌是誰?”真正認識祂是誰的人,除非是相信祂的人才能明白,否則永遠不知道祂是誰。(太16:15-17)
一、祂是太初之道 1-3
1.祂就是道 1,(西2:3)
“道”在希臘是:1)智慧或理智。2)公義。3)言語。4)淵源。
“道”在中國是:是一種元氣——道可道,非常道。
“道”在聖經是:言語,即代表上帝的能力與旨意。
“道”即話語、道理、智慧、真理,這都藏在主的裡面。
“道與神同在”這句話至少有下列四個意思:1)表明“道”與“神”一樣,是有位格的;2)表明“道”與’神‘處於同等的地位,並不分孰優孰劣;3)表明“道”與“神”彼此同時存在,並無孰先孰後之別; 4)表明“道”與“神”彼此面對面,彼此之間心意相交相通,向著對方並無秘密。
2.祂就是神 1-2
“道就是神”本句表明道與神二者原為一;並非道是道,神是神,彼此分開。這裡暗示神的身位乃是複數卻又是一。
基督的神性乃是永恆的,絕對的。從亙古到永遠,祂就與神同在,祂也是神。難怪在《約翰福音》裡沒有提到耶穌的家譜,因為祂是“無父、無母,無族譜,無生之始,無命之終”(來7:3)。
3.祂就是創造者 3(箴8:22-31)
本節表明耶穌基督不但不是被造物,反而是神創造萬物的憑藉(西1:16-17;來1:2);離開了祂,便沒有萬物。
二、祂是生命之光 4-13
1.黑暗不接受祂 4-9
(1)耶穌是光源——生命:1)肉體的生命。2)一切的生命。3)屬靈的生命。 (約10:10)
(2)約翰是反光——為光作見證。約翰只是點著的明燈(約5:35),向人指明世上的光(約9:5),他自己並不是那光。
(3)那光是真光——可見光有真光和假光之別。世界上有真的,也必有假的;教會裡面有真基督、真道、真先知,也會有假基督、假道(異端)、假先知。所以信徒應當慎思明辨。
2.世界不認識祂 10
“不認識祂”指故意不認識。(羅1:21)
世人對真神似知不知,他們對神的認識只在暗中摸索,只靠想像猜測,缺乏絕對的把握,才會錯認假神為真神(徒17:22-24;羅1:21-25)。
3.家人不相信祂 11-13
(1)不接待的——指不接受、不相信。
按理,基督教是基督“自己的地方”,基督徒也是祂“自己的人”;但許多“組織的基督教”和“掛名的基督徒”,並“不接待”基督。何等可悲!
第一種:禮拜基督徒,只在每個禮拜天到教堂來,平時也不讀經也不禱告。
第二種:節日基督徒,只在基督教的各節日來教會,平時不讀經不禱告。
第三種:年期基督徒,只有每年的耶誕節來教會,平時不讀經不禱告。
第四種:教會基督徒,進了教堂裡是基督徒,出了教堂就回到了世界。
第五種:疾病基督徒,平時不讀經不禱告,有了疾病拼命的禱告。
第六種:多神基督徒,上帝我也信,別神我也信,多多益善。
第七種:隱藏基督徒,從不敢在世人面前承認是基督徒,聚會偷偷摸摸,像賊一樣。
第八種:自我基督徒,我能得救就好,管他別人怎麼樣,和我沒關係。
第九種:奉獻基督徒,大把奉獻金錢,卻從不參加聚會,跟教會沒有任何關係。
第十種:世界基督徒,信了耶穌,還是跟世人一樣,只尋求屬世的東西。
(2)凡接待的——指所有相信接受耶穌作救主的。信的意義(約3:,36;6:69)
一、信就做神的兒女(約1:12)。
二、信就得新生命(約20:31)。
三、信就不被定罪(約3:18)。
四、信就不滅亡,反得永生(約3:16)。
五、信就得醫治(約4:50;可16:7)。
六、信就不憂愁(約14:1)。
七、信就受聖靈(約7:39)。
八、信心再加信心(約2:11;可9:23;可10:27)。
九、信心不憑感覺(約20:29;來11:1;林後5:7)。
十、信心能行大事(約14:12-14)。
十一、信是順服(約12:36;可11:22;腓1:29;羅1:5)。
十二、信是認識 (約5:24;約17:3)。
十三、信是倚靠(徒2:21;彼前2:6)。
十四、信是崇奉(約9:38;雅2:1;約壹5:13)。
“作神的兒女,”就是人有了神的生命和性情。人並非生來就是神的兒女,惟有借著接待基督,才能獲得作神的兒女的權利。
“血氣”是指血脈相傳:人的能力。(瑪4:6)
“情欲”是肉體的意志:人的意志。
“人意”是人為的幫助:人的成熟。
三、祂是同在之主 14
1.住在我們中間——祂是以馬內利的神。 (太1:23;賽7:14)
2.充充滿滿地有恩典有真理——
(1)恩典:是生活的享受。(羅4:4-5)
(2)真理:是生活的標準。(賽8:20)
基督——父獨生子——的描述:(1)所是——“道成肉身”;(2)內容——“充充滿滿的有恩典有真理”;(3)彰顯——“榮耀”。
── 毛南春陽
【見證耶穌之一:先鋒約翰的見證】
經文:約1:15-34
引言:見證耶穌是基督徒生命的彰顯,是生命成熟的標準。約翰是耶穌基督的見證人,作了耶穌的開路先鋒,在耶穌的前面作先聲。
一、見證耶穌的豐盛恩典 15-18
1.在前的將要在後 15 ——隱藏自己的“見證”。
2.恩上加恩——豐盛生命的“見證”。
“恩上加恩”意思不是“恩典回應恩典”,而是“恩典之上複加恩典”,意即“足夠應付我們每項需要的恩典”(林後12:9;詩103:1-5)。
3.恩典和真理都是由耶穌基督來的——生活的“見證”。
“將祂表明出來,”父的獨生子借著話、生命、光、恩典和真理,將神表明出來。話是神的彰顯,生命是神的分賜,光是神的照耀,恩典是神給人享受,真理是神給人實化、領略。借著這五件事,神在子裡完全表明出來了。
二、見證耶穌的榮耀聖名 19-23
1.承認自己不是基督 19-20
2.承認自己只是先鋒 21-23,(路3:4-6;賽40:3-5)
三、見證耶穌的權柄能力 24-28
1.你沒有資格施洗 24-25
2.不配給祂解鞋帶 26-28
四、見證耶穌的尊貴身份 29-34
1.祂是贖罪的羔羊 29,(利16:15-22;詩103:2-5)
2.祂是上帝的兒子 30-34
── 毛南春陽
【見證耶穌之二:門徒的見證】
經文:約1:35-51
引言:耶穌基督出來工作時,就開始召選門徒。這些人就是將專門為耶穌見證的人,神藉著他們的手建立教會。
一、約翰是點著的明燈 35-39
1.祂是羔羊,我是小羊 35-36,(約5:35)
2.祂必興旺,我必衰微 37-39,(約3:30)
二、安得烈分享神的榮耀 40-42
1.用口傳:我們遇見彌賽亞了。
“彌賽亞”是希伯來文,希臘譯文為基督,意即受膏者,為神委派,完成神的定旨,就是神永遠的計畫。
2.用身傳:於是領他去見耶穌。
(1)安得烈一遇見主耶穌,馬上就去帶領他的哥哥來見主。我們一信了主,雖然對主還沒有多少認識,也能把親友帶到主前蒙恩。
(2)一個信徒若真遇見了主,他就必會將主推介給別人,特別是推介給自己所愛的親人。
三、西門得到新的改變 42
1.他與神有了新的關係
2.他生命有了新的開始
3.他人生有了新的目標
四、腓力有傳道的智慧 43-46
1.他本人跟從主——來跟從我吧! 43-44
2.他對人見證主——我們遇見耶穌了! 45
(1)一個一個的引人歸主,這是信徒最要緊的本分。有時候一個一個的談道,比講給多人聽更具功效。
(2)腓力對拿但業見證的話說出:(1)基督是全部舊約聖經啟示的中心;(2)基督是整個舊約時代中所有人的盼望。
3.他領人歸向主——你來看! 46
(1)“你來看。”這乃是傳福音的秘訣。當我們向人傳福音而遭到人的輕看和誤會時,不必辯論,只要簡簡單單把聖經中所記載的,以及自己所經歷的主耶穌擺出來給他一看,就行了。
(2)對於疑惑、不信的人——“拿撒勒還能出甚麼好的麼?”最好的方法,就是向他見證基督,引他遇見基督——“你來看。”結果就能打碎老舊的觀念,而得著新鮮的啟示——“你是神的兒子,你是以色列的王”(49節)。
五、拿但業有真誠的心靈 46-51
1.他心裡沒有詭詐 46-47
2.他認識神的兒子 48-49
3.他看見天堂價梯 50-51
── 毛南春陽
【看哪!神的羔羊】
經文:約1:19-42
引言:“看哪!神的羔羊。”這是出自施洗約翰的口。他開始對耶穌認識是非常肯定的,但到後來他也有點疑惑之心。從這可以看出,人是不完美的。
一、約翰不是神的羔羊 19-28
1.他澄清自己不是那基督 19-20
2.他見證自己就是個先鋒 21-23,(路3:4-6;賽40:3-5)
3.他說明自己乃是用水洗 24-28,(可1:7-8)
二、耶穌才是神的羔羊 29-38
1.看哪!神的羔羊,除去世人罪孽 29-30,(詩103:2-5)
2.看哪!神的羔羊,祂是神的兒子 31-34
3.看哪!神的羔羊,你們去跟從祂 35-36
三、我們乃是神的小羊 37-42
1.祂必興旺,我必衰微 37-39
2.祂是新郎,我是伴郎 40-41
3.祂是磐石,我是活石 42
── 毛南春陽
【你遇見主耶穌了嗎?】
經文:約1:43-51
一、遇見——耶穌遇見門徒 43-44
1.來跟從我吧!
從此,腓力就做了主的門徒。耶穌每一次與門徒相遇時,都會說,願你們平安!你的罪赦了!你要痊癒嗎?等等。都是祝福的話,都是我們所需要的。
2.祂有恩典,有真理。
約1:14,我們相信耶穌,祂就將永恆的生命、屬天的生命賜給我們。釋放我們的靈,讓我們在忙碌中有安息,在危難中有依靠,在愁苦中有安慰。又賜給我們離罪從善的智慧和力量,醫治我們各樣的病症……,給我們很多很多的恩典。
3.我們每一個人,在耶穌看來都如同眼中的瞳仁一樣寶貝,珍貴無比。
耶穌遇見我們,祂歡歡喜喜地變賣一切所有的,甚至將自己完全獻上,被釘十字架,甘願付上生命的代價,把我們買贖回來。感謝主!耶穌是主動遇見我們的,並選召了我們,給我們恩典和真理。耶穌愛你,耶穌也愛我,祂願意將更榮耀豐盛的恩典和真理給我們。
二、遇見——門徒遇見耶穌 45
1.遇見歷史上或傳說中(即預言中)的那一位。
通過別人的介紹,通過聖經的記載,通過歷史的考究,通過宇宙自然界的印證,……讓我們遇見耶穌。
2.遇見現在的或生命的耶穌。
“約瑟的兒子拿撒勒人耶穌。”這說明什麼呢?很顯明地告訴我們因耶穌與腓力是同時代的人,和他們一起的人,住在拿撒勒,養父約瑟是和他們一樣的人。遇見耶穌,表明耶穌從過去到現在,不單單是聖經上所記載的耶穌,不單單是摩西和先知律法書上所寫的那一位,而且是我們每一個人的生活中的耶穌,與我們同在,我們遇見了嗎??
3.同時讓我們遇見的是從昨日、今日,一直到永遠,永不改變的耶穌,他是又真又活的神。祂與我們說話,祂也讓我們享受祂豐盛榮耀的恩典和真理。
三、遇見——與主遇見在天 46-51
主禱文中這樣說:願禰的國降臨,願禰的旨意行在地上,如同行在天上。(太6:10)。那麼,我們如何才能經歷“在地如同行在天上”的那種屬靈的生活呢?
1.以單純沒有詭詐的心。 46-48
(太5:8),心裡清潔的人,他們的心裡沒有摻雜,除真神之外,別無所求所慕,單純、專一地渴慕尋求神自己。(詩73:25;42:1-2)。
2.通過每天靈修親近遇見耶穌。
例:約瑟在夜間左右為難時,通過禱告尋求神,就得了啟示。(太1:18-21)。就遵著主使者的吩咐……。(太1:23-25)
我們今天也要通過每天讀經、禱告、默想,來遇見主的面,和耶穌有相互的交流與分享。(詩16:8-9)。如果我們只是每天為許多事思慮煩擾,我們就無法在耶穌的腳前遇見祂。每天能夠一個時間常常遇見耶穌,這是我們選擇那上好的福分。(路10:38-42)。
3.在每天的工作中經歷遇見耶穌。
耶穌降生時,有東方博士在他們追求真理(研究天文學)時遇見了耶穌,最後,他們還拿著黃金、乳香、沒藥為禮物獻給耶穌。(太2:1-12)
── 毛南春陽
【耶穌是創造者】
經文:約1:1-3,10; 林前8:6; 西1:15-17
引言:
宇宙是創造的,還是進化的?創造,是從“無”中造出“有”來;進化(演化),是從甲狀態因許多客觀的影響而變成乙的狀態。所以就算乙是甲的進化,但實在是甲的延續,進化的第一個因,仍是由創造而來。
一.創造的證據
1.神說。由一本造出萬族(徒17:26)。
2.物證。科學,各從其類(創1:11)。
3.良心的證明。神創造人,人有神的形像,是高尚的;進化論卻說人是由猴子而來,是可恥的。
二.神是創造者的證明
1. 神在萬有之先(創1:1),在萬有之上(羅9:5)。
2. 神的智慧無比(羅16:27),能力無比(創17:1),生命無比(存在)(出3:14)。
3. 神能使無變有(羅4:17)。
4. 神叫萬物生活(提前6:13),使萬物有生命。
三.神創造萬物,怎可說耶穌創造萬物?
1. 耶穌是道(約1:1),道就是神(約1:2)。
2. 耶穌是神本體的真像(西1:15; 來1:3)。
3. 耶穌是神的奧秘(西2:2)。
4. 耶穌在萬有之先,萬物是神藉耶穌造的,是為耶穌而造的(約1:3; 西1:16)。
5. 萬有是耶穌用權能的命令托住的(來1:3)。
四.創造的核心-人
1.神造宇宙和地上的萬物,但不以萬物為滿足。所以祂沒有安息。
2.神只以造人為滿足,故安息了(創1:27-28; 2:1-3)。
五.神為何以人為滿足
1.人是照祂的形像造的(創1:27)。所以人有神的仁愛,真理,聖潔(弗4:24)。
2.人是照祂的樣式造的(創1:27)。有意念,思想,理智,感情等。
3.人有祂的氣,靈,生命(創2:7)。
4.神授權給人管理萬物(創1:28)。
5.人要成為神的殿,神的居所;神要成為人的主宰(林前3:16-17)。
6.人可以事奉神。是君尊的祭司,聖潔的國民(出19:5-6; 彼前2:5,9)。
7.人是為榮耀神而造的(賽43:7)。
結論:
耶穌創造我們,知道嗎?耶穌賜祂的形像,樣式,生命給我們,我們有嗎?耶穌要我們榮耀神,我們是否如此?
── 黃彼得
【耶穌的住處】
經文:約1:35-42
引言:
敘述這個故事。耶穌叫我們相信祂,跟從祂。但耶穌是誰?祂又住在哪裡?
一.耶穌是誰?
1.是世人的救主 (太1:21)。這是耶穌名字的意思。
(1) 進到世人當中,成為人子。
(2) 與人同苦難,同憂患。
(3) 救人脫離罪惡。
2.神的羔羊(約1:36)。
(1) 為人的罪的替死者。
(2) 祂的血洗淨人的罪。
(3) 祂的祭物永有功效。
3.是基督(彌賽亞)(約1:41)。就是神所立的君王。
(1) 管理和平(賽9:6)。
(2) 管理死亡(啟1:18)。
(3) 管理審判(約5:27-29)。
二.耶穌住在哪裡?
1.住在至高至聖的所在,但也住在心靈痛悔謙卑的人心裡(賽57:15)。
2.住在榮光的聖所,但也住在黑暗的世界,作人的光(詩68:4-6; 雅1:17; 約1:14)。
3.住在祂的寶座永遠作王(結43:6-9),但也住在人的心中作王(林前3:16)。
4.住在認識耶穌為神兒子的人的心中(約壹4:15)。
5.住在彼此相愛的人的心中(約壹4:12)。
6.住在認識和相信的人的心中(約壹4:16)。
7.住在肯開門接受祂的人的心中(啟3:20)。
三.耶穌住在心裡的好處
1.憂傷的心靈得以蘇醒(賽57:15-16)。
2.黑暗的心靈得以光明(弗5:14)。
3.污穢的心靈成為聖潔的殿(詩50:11; 林前3:17; 6:19-20)。
4.祂也住在神裡面(約壹4:14)。
5.祂的愛得以完全(約壹4:12)。
6.在審判時可以坦然無懼(約壹4:17-18)。
7.可以與耶穌一同坐席(啟3:20-21)。
結論:
願我們今日接受耶穌住在我們心中,好叫我們也住在祂裡面,享受那無窮的福樂。
── 黃彼得
【施洗約翰-是從神那裡差來的】
經文:約1:6
一.約翰的出身-從神那裡差來的(路1:8-17)
1.他是由父親禱告而得的。他父親可能是為時代的荒涼而禱告,因他這樣敬虔而得著。今日我們蒙恩得救,進神學院受造就,可能也是有人為時代的荒涼而禱告得來的。
2.他是祭司利未人的後裔(路1:5,8)。他生下來是作祭司的。我們蒙恩得救也是要作祭司,事奉神(彼前2:9)。基督是按著麥基洗德的等次為大祭司(來5:10)。我們也在基督裡為祭司事奉神(彼前2:5)。
3.他在母腹裡被聖靈充滿而生(路1:15),目的是要靠聖靈行事(路3:1-12)。我們靠聖靈而生的也靠聖靈行事(加5:25)。
二.約翰的品格-從神那裡差來的
1.節制(太3:4; 路1:15)。攻克己身,不喝淡酒濃酒,只吃蝗蟲野蜜;不穿豔裝麗服,只穿駱駝毛的衣服,腰束皮帶。
2.勇敢(太3:7; 14:4; 路3:10-14)。指責罪惡。指責法利賽人和撒都該人如毒蛇的種類。指責希律要娶希羅底為妻是不法的。指責百姓自私,有的不分給人。指責稅吏榨取。指責兵丁強暴訛詐。
3.順服(太3:15)。沒有自己的意見,順從主的吩咐,作主所喜悅的工。他也順服到死(太11:2-6; 14:8-10)。他沒有自己的意思,只順服神的旨意。
4.充滿能力講道(可1:4-5,7; 太3:7-12; 路3:7-14)。不是血氣的能力,乃是聖靈的能力(彌3:8; 徒2:37-38)。他傳神的道,所以大有能力。
5.謙卑(可1:7; 約3:30; 約1:19-23)。只高舉基督,叫人看見基督。把人引到基督面前。他見證基督不見證自己,這是謙卑的表現。
6.聖潔(可6:20)。希律稱他是義人。他住在曠野,就是要避免罪惡。他在曠野中可能天天為那城市中的人憂傷。在曠野與神親近靈交,準備自己。
7.點著的明燈(約5:35)。燃點發光就是犧牲自己為叫別人得著益處。心中火熱就必發光。
8.被基督稱譽(太11:9-11; 約7:24-27)。婦人所生最大者。比先知大(太11:9)。
9.不行神跡(約10:41)。不以奇事為號召力,只傳福音叫人悔改。
10.殉道(太14:10)。不為自己死,不為世界死。只為道,為主而死。他為道而生,故為道而死。
三.他的工作-作先鋒
1.預備道路,讓主可以進入每個人的心(瑪3:1; 賽40:1-4; 太3:3; 路3:4-6)。就是除去人心中的罪惡攔阻,如山窪-卑鄙下流;山崗-剛頑敵擋主的;彎彎曲曲的-詭詐,欺騙,手段;高高低低-驕傲自卑;預備百姓-讓主可以管理他們。
2.作調停的人,叫父的心轉向兒女,悖逆的人轉從義人的智慧(路1:17)。這需要以利亞的心志。
3.預備信息,讓主的救恩傳遍(路1:76-79)。作先知叫人悔改,得知神的憐憫,引人的腳走上平安的路。
四.他的見證
1.基督是真光(約1:9)。
2.基督是創造者(約1:10)。
3.基督充滿萬有(約1:14)。
4.基督被拒絕(約1:11)。
5.基督是人所不認識的(約1:10)。
6.基督是神的羔羊(約1:29-30)。
7.基督是神的兒子(約1:34)。
8.基督是充滿聖靈,並以聖靈給人施洗(約1:32-33)。
9.基督是新郎(約3:28-29)。
10.基督是從天上來的,也在萬有之上(約3:31)。
11.基督的見證是真的,但沒有人接受祂(約3:32-33)。
12.基督是神所差來的,有無量的聖靈為證(約3:34)。
13.基督是承受萬有的(約3:35)。
14.基督是永生,信祂的人有永生(約3:36)。
15.基督是真理(約5:33)。
16.基督是生命的主,是牧者(約10:41; 14章)。
約翰被神所差派,他清楚認識基督,所以來見證基督。除基督以外他不見證任何人。他也不介紹自己,除了路加給他作見證外,他不說一句自己的話。
五.一個人名叫約翰
1.是一個有軟弱的人-曾懷疑主(太11:2-3)。
2.是會跌倒的人-經不起試煉(太11:2-3)。
3.是會攔阻主的人,有自己的意見(太3:14)。
4.是會死亡-在監裡被斬首(太14:10)。
5.他名叫約翰(約1:6)。意思是“神已經賜恩給他”。是個蒙神恩典的人。
他有人性的失敗,但蒙了恩典。他有一切的成功,也是蒙了恩典。但他不辜負神的恩典,不埋沒神的恩典,不浪費神的恩典;他好好運用神的恩典,所以成為恩上加恩的人。
── 黃彼得
【道成肉身的真理】
經文:約1:14; 羅7:14-25
引言:
在耶誕節的時候,各地都有慶祝,但耶誕節的主角耶穌卻常被人忽略。耶穌降生時得著肉身,聖經說“道成了肉身”(約1:14)。今日我們要來思想道成肉身的真理。
一.甚麼是肉身?
1.是屬於有限的東西,所以有重量。
2.是會限制人的東西。限制人的時間,空間及力量,生命等。
3.是會敗壞會衰老的。是暫時的,數十年後就衰老要死亡。
二.肉身的種類
1.有形的肉體。這是人會看見的,從這有形的肉體,我們認得這人是誰,那人是誰。但這有形的人,不是真人。另外還有一種肉體,是聖經中常說的。
2.無形的肉體(羅7:14-25)。有時叫作“血氣”(加1:16; 約1:13),這種肉體是看不見的,卻是表現那真的我是怎樣的。如:
(1)脾氣:好,壞。人的脾氣如何,我們就說這人如何。屬於情感方面。
(2)思想:血氣仍然活動時,這人有思想;血氣停止時,就失去思想。由一個人的思想,就知道這個人如何應對問題。
(3)性格:馴良,兇惡,良善,邪惡,仁愛,殘忍等。
(4)欲望:即在肉體裡的情欲。這欲望無止境,叫我們的意志去作甚麼或不作甚麼。
以上的肉體有好處,但給我們許多困難和痛苦。例如好脾氣能夠幫助人;但壞脾氣就叫人痛苦,自己都痛苦。好思想叫人上進,叫人得益;但惡思想叫人犯罪,叫人受損。好的性格叫人得益,可作模範;但壞的性格叫人受害等。欲望也是如此,好欲望叫人上進,壞欲望叫人害人,叫人敗壞等。
三.為何肉體會這樣
為何肉體會這樣?如果是完全好的,不就是最好嗎?
1.本來是好的(創1:31)。
2.後來為了滿足欲望,壞的欲望受了撒但的引誘,將整個肉體賣給罪(羅7:14)。
3.因為賣給罪,所以罪就控制了人,敗壞人,叫人的思想,感情,意志都一直在罪中,且沒有一人能得勝。因此耶穌就道成肉身來作人,來救贖這肉體。
四.耶穌怎樣來救贖肉體(身)
1.祂用道充滿肉體,即聖靈充滿肉身。叫肉體完全順服聖靈,順服道。這樣使肉體成聖不犯罪。
2.祂在肉身中受盡一切苦難,最後受刑,被釘十架。但祂是無罪的,所以是無罪的代替有罪的。這義行被神悅納,所以祂一次的救贖有永遠的果效。
3.主所完成的救贖,是完全的。祂所完成的,第一是救贖我們的靈,然後是肉體-今生的生活或說話,將來也得靈性的身體(林前15:44)。
結論:
為了救贖我們,祂來道成肉身,受各樣的痛苦及限制。主的愛太大,我們如何來感恩呢?
── 黃彼得
【有一個人是從神那裡差來的】
經文:約1:6-8
引言:
這個家庭中添了一個孩子。這是一件極快樂的事。在這快樂之中,我們的思想集中在這小孩子身上。今日我們要從聖經中來思想一個小孩子的事。
一.有一個人
1.他有身體。
2.他有靈魂。
3.他有生命氣息。
4.他有人性品格。
5.他有生活行動。
6.他有思想意志。
7.他是人的一個。
二.他是從神那裡來的
1.說明他的來源,是神所造的。有他就證明了神。
2.他是神所認識的。
3.他是屬於神的。
4.神對他有目的,要使用他,故差他來。
5.人應當聽從神的命令,順服神的旨意。
三.名叫約翰
“約翰”意即蒙了神的恩,即蒙恩。
1.知道有這個孩子是蒙神的恩典。
2.起名蒙恩(約翰),也是常紀念神的恩典。
3.起名蒙恩,也是常感謝神的恩典。
4.起名蒙恩也是叫孩子知道將來活在神的恩典中。
5.叫孩子在神的恩典中長進。
四.作見證(1:7-8)
這孩子的工作:
1.見證神的恩典。
2.見證神的真道。
3.見證耶穌基督(真光)。
4.只單為耶穌作見證。表明報答神的恩典。
5.為光作見證,表明自己也活在光中。所以沒有耶穌,人的一切工作都是虛空的。
── 黃彼得
【耶穌是神的羔羊】
經文:約1:19-42
引言:
聖經說:基督耶穌降世,為要拯救罪人(提前1:15)。那麼祂怎樣拯救罪人?其範圍有多廣?能力有多大?世人如何能享受祂寶血的救贖?這真理與人有生死密切的關係。茲就施洗約翰所宣告的信息-祂是神的羔羊,來共同思想。
一.耶穌是神的羔羊的意義
1.是神為亞伯拉罕預備代替以撒的祭物(創22:7-14)。
2.是神為以色列人預備代替長子的記號(出12:1-14,21-28)。
3.是贖罪日歸耶和華的贖罪羔羊(利16:6-22)。
4.是永遠除去世人罪孽的羔羊(約1:29; 來9:12-22)。
5.是一次而永遠叫信徒成聖的贖罪祭(來10:10-18)。
二.耶穌寶血功能的範圍
1.祂的寶血是為多人流出,使罪得赦(太26:27-29)。
2.祂的寶血是藉聖靈獻上,故有永遠的功效(來9:12-14)。
3.祂的寶血挽回神的義怒,故可叫人稱義(羅3:25; 5:9-10)。
4.祂的寶血開一新路,叫信徒能坦然親近神(來10:19-22)。
5.祂的寶血大有能力,洗淨信徒一切的罪惡(約壹1:7,9; 啟1:5; 5:9; 7:14)。
6.祂的寶血是神悅納的保證,可以勝過撒但一切的控告(啟12:10-11; 15:2)。
7.祂的寶血是無價之寶,足夠買贖萬民歸向神(彼前1:18-20; 啟5:9; 羅3:25; 弗2:13)。
三.如何享用基督的寶血?
1.要喝耶穌的寶血-用信心完全接受(太26:27-28; 約6:53-56)。
2.要用寶血洗淨良心-靠應許除去罪疾(來9:14; 1:3; 10:22)。
3.要用寶血挽回神怒-免除刑罰與神和好(羅3:25; 5:9-10)。
4.要用寶血作為武器-得勝撒但一切的控告(啟12:11; 羅8:33)。
5.要用感恩的心見證寶血奇妙的能力(啟12:11)。
結論:
耶穌基督是神的羔羊,為拯救世人而捨命,成全人類的救恩。凡聽從祂的話而用信心接受的人,就可以享受寶血無限功能的救贖了。
── 黃彼得
【耶穌是太初之道】
經文:約1:1-18
引言:
耶誕節是普世同慶,萬民歡騰的佳節。每年從十一月起就可感受到聖誕的氣氛。但這位聖誕的主人耶穌是誰?祂與我們有什麼關係?茲就聖靈向使徒約翰的啟示-耶穌是太初之道,與各位一同思想,使我們對祂有正確的認識,而過一個真正有意義的佳節。
一.太初之道的意義(創1:1)
1.耶穌是太初就存在的(約1:1; 約壹1:1; 啟21:6; 22:13)。
2.耶穌是永遠與神同在者(約1:2; 17:5; 約壹1:2)。
3.耶穌就是真神(羅9:5; 腓2:6)。
4.耶穌是萬有的創造者(約1:3,10; 林前8:6; 西1:16; 來1:2)。
5.耶穌是生命的源頭(約1:4; 5:26; 11:25; 約壹5:12; 啟1:18)。
6.耶穌是真光(約1:7-9; 8:12; 12:35; 約壹2:8)。
7.耶穌是天父的獨生子(約1:14,18; 3:16,18; 約壹4:9)。
二.太初之道與人類的關係
1.祂成為人類存在的根據(羅11:36; 西1:16-17)。
2.祂是永遠客觀與人類同在(太1:23; 28:20; 徒18:10)。
3.祂是人類至高至尊敬拜的物件(腓2:9-11; 羅14:7-12)。
4.祂是人類的創造者(約1:3,10; 西1:16; 來1:2)。
5.祂是人類生命的源頭和主宰(約3:15-16,36; 11:25; 徒3:16)。
6.祂是人類生命的真光(約1:7-9; 8:12; 12:35)。
7.祂是信徒的長兄元帥(來2:10-12; 太12:48-50)。
三.人類對太初之道耶穌當有什麼態度?
1.要全心信靠祂而活(約15:4-5; 太6:25-34; 徒17:25-26)。
2.要憑信心接受祂同在的事實(太28:20; 徒11:21)。
3.要以心靈誠實隨時隨地敬拜祂(約4:23-24; 太28:9,17; 路24:52)。
4.要思想並感謝祂創造的奇妙(詩139:13-14; 111:2)。
5.要接受祂主權的管理(羅14:8; 腓1:20-21; 雅4:13-15)。
6.要跟從祂真光的引導(約8:12; 12:26; 21:19; 約壹1:5-7)。
7.要效法祂所立的榜樣(約13:15; 太11:29; 腓2:6-8; 彼前2:21; 5:3-4)。
結論:
認識耶穌是太初之道,與我們人生有密切的關係:信靠祂,人生有穩固的根基,生活有豐富具體的內容,工作有充沛勝任的力量,思想有系統清晰的路線,處世為人有高尚的目標。耶穌是太初之道,是我們的救主,也是永遠的良友。
── 黃彼得
【聖經的主題和內容】
經文:約1:1-18
引言:
聖經流傳至今已有三千五百年了,已譯成二千多種文字或方言。各國,各族,各階層的人,都在研讀和注釋聖經。有許多非基督徒作家引用聖經為寫作材料,甚至有些異教經典也大量抄用。那麼到底聖經的主題是什麼?內容包括哪些事?
一.聖經的主題
總括來說有三大主題:
1.誰是真神?
(1)太初已存在者(約1:1; 創1:1; 啟21:6; 22:13)。
(2)萬有的創造者(約1:3,10; 西1:16; 詩33:6; 來11:3)。
(3)生命的源頭(約1:4,13; 5:26; 徒17:24-29)。
(4)三位一體的神(約1:1,13-14; 14:16-17,26)。
2.人的真相。
(1)是按神的旨意而造的(約1:3; 創1:26-28; 2:18,21-23)。
(2)是由受造的人繁衍生育的(約1:13; 創1:28; 9:1; 太1:2-16)。
(3)住在有限的物質世界(約1:9; 傳1:13-14)。
(4)因犯罪而拒絕真光照耀(約1:5; 3:19)。
(5)按血氣情欲任意行事(約1:13; 羅1:21-32)。
3.耶穌基督-人類獨一的救主。
(1)耶穌是道是神(約1:1)。
(2)耶穌是萬有的創造者(約1:3; 西1:15-16; 來1:2)。
(3)耶穌是人類生命的源頭(約1:4; 5:24-26; 6:40; 11:25)。
(4)耶穌是世上的真光(約1:4-5,9,11; 8:12; 9:5)。
(5)耶穌有權柄叫人作神的兒女(約1:12; 羅8:14-16; 約壹3:1)。
(6)耶穌是滿有恩典和真理的(約1:14,16-17; 8:32; 14:6)。
(7)耶穌是父神的表明者(約1:18; 來1:3; 約14:8-11)。
二.聖經的內容
總括來說有四大內容:
1.神與人的關係-在從創造到救贖的過程中表明神的信實(約1:3,12; 提後2:13)。
2.光與暗的關係-在善與惡之間的鬥爭過程中顯明善一直管理著惡(約1:4-5,9,13-14; 約壹2:8; 啟20:1-6)。
3.恩典與律法的關係-人靠神的恩典得救和活著(約1:14-16; 林前15:10)。拒絕恩典就要受律法的審判(約5:45-46; 羅3:21-31)。
4.神的恩典和人的責任-神的救恩人要接受(約1:12,14)。神的真理人要遵行(約8:32-36)。神給得救的人的使命,人要執行(約20:21-23; 21:15-17)。
結論:
聖經真理使我們認識真神,認識自己的真相和認識救主耶穌,又説明我們認識善惡之爭戰與人生的責任。所以應當立志甘心領受這道,天天查考聖經,並努力去執行神所託付的使命。
── 黃彼得
【耶穌是世界的真光】
經文:約1:1-12
引言:
耶穌到世上來,是有清楚的目的。先講第一點:耶穌是世界的真光。
一.耶穌為真光的需要(約1:4-12)
1.世界需要光。
2.世界在黑暗中。
3.世上沒有真光。
4.全世界都需要光。“世界”原文也指“世人”。
二.甚麼是黑暗?
黑暗就是不被耶穌光照的狀態:
1.心靈苦悶,得不到真實的平安喜樂。撒該的見證(路19:1-10)。
2.沒有啟示,不能明白真理。保羅對主的逼迫(徒9:1-2)。
3.看不見自己心靈的本相。多指罪惡。如文士和法利賽人(約8:1-12)。
4.看不見環境的敗壞。少年長官(可10:17-30)。
5.看不見前途的危險。被鬼附者(可5:1-20)。
三.被主光照的情形
1.看見了自己的罪。如彼得見自己是個罪人(路5:1-11)。
2.看見了自己的可憐。如以賽亞說“我滅亡了”(賽6:1-5)。
3.看見了自己的錯誤。如保羅(徒9:1-30)。
4.認識自己的失敗。如以利亞(王上19:)。
四.世人對光的態度
1.不接受光(約1:5)。因為自己的行為是惡的(約3:19)。
2.不愛光(約3:19),倒愛黑暗。愛罪不愛聖潔。
3.恨光,不就光(約3:20)。怕行為受責備。
4.被世界的神弄瞎了眼睛(林後4:4)。
結論:
人雖然如此,神仍然愛他,光照他,要他悔改,離開罪惡和黑暗,得到光明。勸人悔改離罪,接受真光。
── 黃彼得
【耶穌是神的羔羊】
經文:約1:19-42
引言:
耶穌是真光,是說到人見到耶穌就看見自己的罪惡和不完全。現在我們要來思想耶穌是神的羔羊。這是施洗約翰當時向眾人如此介紹耶穌。
一.“看哪,神的羔羊”的意思
1.是要人注意看耶穌。今日許多人注意世人世事,但不注意耶穌。所以約翰大聲呼籲人要看耶穌。
2.是要人以耶穌為模範,為標準。今日許多人以先知,聖賢或自己為標準;如路加福音18章的法利賽人驕傲自義,不謙卑,輕看人。但多數人是以罪人為標準。
3.是要人注意內心的生命過於外表的美貌。主耶穌無佳形美容(賽53:1-3),但有聖潔豐盛的生命。今日許多人只注重外表,不注重生命。
4.是要人注意屬靈的事過於屬世的事。屬靈的事是永遠的,屬世的事是暫時的。
二.耶穌是神的羔羊表明:
1.祂的溫柔(太11:29)。祂忍受罪人的頂撞(來12:3)到流血的地步。
2.祂的謙卑。祂不競爭,不喧嚷,不傳揚自己,只等真理傳開(太12:18-21)。祂將真理實行出來,讓世人領會。
3.祂的聖潔。羔羊是最愛潔淨的。這是生命的聖潔。人愛罪因為生命是犯罪的。
4.祂的順服。順服主人的帶領和引導。遵行神的旨意。可是今日許多人都是背逆的;背逆是大罪,叫神傷心。
5.祂的犧牲。是完全的犧牲:奶,毛,皮,肉,血都完全犧牲。
6.祂的無辜。無罪的代替有罪的(林後5:21)。這也說明祂的愛,甘心為你我而死。信徒也當代替人受苦。
7.祂的公義。羔羊的忍耐到了一個地步會發怒的(啟6:16)。祂要以公義審判不信的。論到主的再來,我們應當預備見主。祂忍耐了二千多年;我們現在若仍不悔改,當祂審判的日子來到時,就不能悔改了。
三.神的羔羊的使命
1.祂要除去世人的罪。這說明了祂聖潔的神性的能力。祂是聖潔無罪的。祂是全能的,有力量除罪;祂是全在的,無論何處有人要得救,祂都能立即去救他們;祂是永在的,能救人到底,也能一直救人。
2.祂要背負世人的罪惡。祂把世人的罪都歸在祂身上,擔當世人一切的罪,叫人不再擔當罪的重擔。使人脫離罪的同在,權勢和刑罰。
結論:
主耶穌在十架上完成了救恩,祂的寶血能除去你我的罪(來9:14),祂也背負你我的罪。今日你我是否肯讓祂來背負我們的罪?或是要自己背到永遠?
── 黃彼得
【約翰福音中的聖靈(一)】
經文:約1:29-34
引言:
有關聖靈在聖經中和在我們的信仰上占極重要的地位。但信徒常對這真理很不清楚。在舊約的信徒及耶穌在世時與第一世紀的信徒,也遇到這問題。所以聖靈藉使徒約翰將祂自己的性格,工作,與人的關係等真理很清楚地在約翰福音,書信,與啟示錄中啟示出來。希望在聖靈的帶領與啟示下,我們能好好的查考有關聖靈的真理,能有一個較為完整和有系統的認識。
一.聖靈顯明耶穌的身分(約1:32-34)
聖靈證明耶穌是神的兒子。聖靈為耶穌作見證,見證耶穌是神。這與救恩有密切的關係。耶穌是神才能有資格作人類的救主,祂的寶血才有永遠的功效。所以,聖靈顯明耶穌的身分,是為了救恩而顯明的。
二.耶穌藉聖靈作救贖的工作
這裡提及聖靈的洗(約1:33),與使徒行傳1:5主對使徒的應許一樣。聖靈的洗是甚麼?
1. 是洗淨罪。當然是用寶血潔淨,而聖靈在洗罪的過程是:
(1)叫人知罪,有罪的知識,也認識自己有罪。叫人認識罪的實際,罪的可怕,勢力,同在和刑罰。
(2)給人勇氣去面對罪,並承認罪。
(3)用基督寶血的大能潔淨。這潔淨是血本身的大能,也是人相信而接受其大能。這是一次的,即赦罪得生命。
2. 洗淨不合真理的觀念。這是思想上的潔淨。
(1)先給我們認識不合聖經真理的觀念。
(2)給我們看見真理正確的觀念。
(3)給我們有力量去掉舊的和不合真理的觀念,而建立新的觀念。
聖靈改變保羅對人生的觀念(腓3:7-8),改變彼得對外邦人的觀念(徒10:)。這觀念上的洗是要不斷的,在一生中不斷的追求,才能達到完美的地步。
3. 洗淨生活上不合真理的習慣或風俗。如對日子的禁忌,對食物的禁忌,對待人的習慣(路14章接待貴賓,輕看貧賤)等。
結論:
約1:29-34記載聖靈顯明耶穌的身分與救恩的工作,也記載耶穌藉聖靈如何作潔淨的工作,是二者合一同工的。這是對生命,思想,和生活三方面的救贖。所以聖靈的工作是生命性的,是治本的。
── 黃彼得
【作主的門徒】
經文:約1:37
一.學主的思想
1.以父的事為念(路2:49)。遵行父的旨意。
2.如何救罪人(路19:10)。到處去找罪人,就是那些等候救恩的罪人。
二.學主與人相處
1.親近罪人(路15:1-2)。不是去犯罪,乃是去救他們脫離罪的捆綁和勢力。
2.潔淨罪人(路7:36-50)。當人悔改時,祂就赦免之。
3.釋放悔改的罪人(約8:1-12)。不定那已悔改的人的罪,饒恕悔改的罪人。
4.責備不悔改的罪人(太23:)。
三.學習服事人(太20:28)
1.服事人的身體心靈。藉服事人的身體引入屬靈的真理。如五餅二魚(約6:1-14),藉所行的神跡引入屬靈的真理(約6:24-65)。
2.按父神的旨意服事人(約5:19,30; 12:49-50)。
3.服事人甚至為人捨命(太20:28)。
四.學主單求從父來的榮耀
要學習主不求人的榮耀,而單求從父來的榮耀(約5:41; 8:54)。這樣就可以過一個穩定的人生。這也是我們所要學習的。
── 黃彼得
【作神的兒女】
經文:約1:1-13
引言:
神造人的目的,就是要人成為祂的兒女,有祂的生命,可以與祂來往交通,因為生命相同的可以交通,但人不知道這寶貴的真理,卻不接受神的生命,而接受魔鬼的話語,以為可得神的知識,結果就這樣失敗了。
一.神來找人(創3:8-9)
1.人有罪,沒有神的生命,不能與神來往,所以神設立救法。
2.神來救人,用祂的兒子,流血代死,來潔淨人的罪(約1:29),並叫人得生命,可與祂交往。
3.神將祂自己的生命賜給人。神的生命在耶穌裡面(約1:4),我們如接受了耶穌,就接受了神的生命,這樣就可以成為祂的兒女。
二.怎樣接受祂的生命(約1:12)
1. 承認祂捨命給我們生命的事實。
2. 接受。即用信心接受,即拿過來。
3. 享用。享用祂的生命,即享用權柄。
4. 安息在祂的言語上,不再懷疑。神的話是真實的,就是這樣相信。
三.作神兒女的福分
1. 不再作罪奴。
2. 有永生。
3. 可以承受天國的一切福分。
4. 有無上的榮耀—神的兒女。
結論:
現在就可以相信和接受這救恩,成為神的兒女。
── 黃彼得
【道對於各方面的關係(約一1~5)】
一、對於真神的關係(1~2節;十30;來一2~3)
二、對於萬物的關係(3節;來一2)
三、對於世人的關係(4~5節;約壹五11~12)
――丁良才《經題模範》
【歸主的因緣不同】
一、有跟耶穌自來的──約翰、安得烈(約一35~39)
二、有懷疑心而來的──拿但業(約一45~51)
三、有被別人引來的──彼得(約一40~42;四28~29,39~42)
四、有主親身尋來的──腓力(約一43~44;四6~26)
── 丁良才《經題模範》
【神的兒子是生命的主 約翰福音1章】
一. 是創造生命的主1:1-4
二. 是光照生命的主1:6-8
三. 是賜人生命的主1:9-13
四. 是滿足生命的主1:14-18
五. 是管人生命的主1:19-28
六. 是謙卑生命的主1:29-34
七. 是拯救生命的主1:35-42
八. 是知人生命的主1:43-51
──作者不詳
【施洗和門徒】
支搭帳棚,住在我們中間
一、道成肉身
1.這道太初與神同在
2.道與神同工
3.道就是神
二、施洗約翰的見證
1.恩典和真理
2.那在曠野有人聲喊著說
3.為主得人
三、門徒的見證
1.彼得被領到耶穌面前
2.腓力跟從耶穌
3.拿但業是個真以色列人
── Chih-Hsin Chang《An Outline of The New Testament》
【約翰福音第一章】
一、道成肉身(一1-18)
1.永恆之道(一1,2)
2.創造萬物之主(一3)
3.生命與光(一4)
4.敵對的黑暗(一5)
5.見證耶穌基督(一6-8)
6.照亮世人的光(一9)
7.世界不認識他(一10,11)
8.神的兒女(一12,13)
9.道成肉身(Ⅰ)(一14)
10.無窮盡的豐滿(一15-17)
11.神的啟示(一18)
二、約翰的見證(一19-28)
三、神的羔羊(一29-31)
四、聖靈的降臨(一32-34)
五、最先的門徒(一35-39)
六、分享榮耀(一40-42)
七、拿但業的降服(一43-51)
——《每日研經叢書》
【約翰福音第一章】
一、序言:神兒子第一次降臨(一1∼18)
1.永世的道與降世的道(一1∼5)
2.施洗約翰的工作(一6∼8)
3.神兒子第一次降臨(一9∼18)
二、施洗約翰的見證(一19∼34)
三、選召安德列、約翰和彼得(一35∼42)
四、呼召腓力和拿但業(一43∼51)
——《活石新約聖經注釋》
【從神性根源來認識耶穌】
一、神性根源
二、祂是創造者
三、祂是生命源頭,也是人的光
四、傳福音為光作見證(約一5∼9)
五、信祂的名,得永生
六、道(話)成肉身(約一14∼18)
1.‘話成肉身’就是神性進入人性
2.‘話成肉身’就是神在肉身顯現
3.‘話成肉身’就是神的帳幕在人間
4.充充滿滿的有恩典和實際(真理,真實)
5.父獨生子的榮光
七、施洗約翰的介紹(見證)
1.見證耶穌就是神的兒子(約一32∼34)
2.見證耶穌就是逾越節的羔羊(約一29)
3.見證耶穌就是神的羔羊(約一35)
八、活的見證
九、通天道路(約一51)
——黃共明《約翰福音要義》
【道成肉身(一1∼14)】
一、道與神的關係(1∼2):道自太初與神同在。
二、道與被造物的關係(3、10):萬物藉著道而被造成。
三、這道是照亮人生命的光(4∼5、9):這光能照亮人類的罪惡(參三19∼20),也能引導人行走光明的道路(參十二36、46)。
四、曾有不少人為光作見證,施洗約翰便是其中一位(6∼8),可惜世人不願意接受這光(10∼11)。
五、道成了肉身,將恩典與真理向世人顯示出來(14)神也應許,凡接受祂的人,祂便給予權柄作神的兒女(12∼13)
──《新舊約輔讀》
【忠心的傳道者(一15∼28)】
一、祂雖然是在施洗約翰以後才臨到世界,但祂實是在他以前(15),是在一切創造之先(參一1∼2)。祂的地位比他還大,施洗約翰連替祂解鞋帶也感到不配(27)。
二、從祂身上,我們領受恩典,並且恩上加恩(16)。
三、舊約時代,人按著律法行事。但是耶穌基督來了,人不再需要像奴隸一般死守律法,而是像兒子一樣,回應神藉祂愛子所表露的恩典。再者,藉著耶穌基督,我們認識真理,明白神的旨意。
四、耶穌基督乃是神啟示的高峰,因為祂與父有密切的關係(參十七21),祂是父的獨生子(18),祂與父原為一(參十30)。人藉著祂可以認識父神,因此尊敬祂,就是尊敬父神(參五23)。
──《新舊約輔讀》
【不能隱藏的信息(一29∼42)】
一、祂是神的羔羊:施洗約翰可能想起“逾越節的羔羊”,因為此時已接近逾越節了(參二13)。
二、聖靈在祂的身上(32∼33):耶穌基督傳道的工作是有聖靈同工的。祂所講的教訓及所行的神跡,都滿有聖靈的能力。
三、祂是神的兒子(34):約翰見證了祂的神性。
四、祂是彌賽亞(41):“彌賽亞”是受膏者的意思。舊約君王稱為受膏者,是神所選召以服事神和百姓的人。耶穌是彌賽亞,神藉著祂,完成救恩的使命。
──《新舊約輔讀》
【真誠的尋道者(一43∼51)】
一、拿但業不滿足於腓力對他所講的道理,他要親自看見這個救恩(45∼46)。我們對信仰的追尋,是否只是停留在頭腦上?我們有否親自經歷這個救恩?
二、拿但業內心常常渴望得見救恩(47∼48):當耶穌見到他時,耶穌說:“看哪,這是個真以色列人,他心裡是沒有詭詐的。”
三、從信心到信仰:曾有一位哲學家如此說:“我信,然後才明白。”(I believe, In order to understand)很多人認為需要窮透每一個道理,才可以接受一套信仰,但是真正的信仰要從信心開始。拿但業只從耶穌的幾句說話中認識了祂,他便立刻承認說:“你是神的兒子,你是以色列的王。”耶穌看見了他的信心,便應許他將會看見更大的屬靈真理(51)。
——《新舊約輔讀》
【道成肉身】
讀經:約翰福音一章一節,十四節,十六至十八節。
一、道就是神
1、道就是話,話就是發表,也就是說明。
2、宇宙中的話乃是神。神是宇宙的意義,神是宇宙的說明。
二、道成了肉身
1、道從太初就有,因為道就是神。太初是永遠,這就是說:時間還沒有開始時就有了道。在永遠裡就有了道。
2、道成了肉身,乃是道來到時間裡。
3、肉身就是人,道成肉身就是神作了人。
4、這一個道成肉身的人,就是拿撒勒人耶穌。要著重的說主耶穌有神人二性。他外面是一個人,裡面卻是神。是神成為人,是神性生活在人性裡,這就是耶穌。
三、道成肉身是表明神,從來沒有人看見神,只有道成肉身的主耶穌將神活現的表明出來。
1、道成肉身叫人得到恩典和真理,恩典就是神給人得著:真理就是神給人看見,宇宙中一切的事物,都輕如空氣,賤如糞土,惟有神是責而重的,所以一切事物都算不得什麼,只有神給人得著的時候,才是真實的恩典。宇宙一切的事物,都是暫時的,會變的,也都是虛假的,只有神是永久不變的,所以只有神是真實的。真實就是真理,凡人所能看得見的事物,都是虛空的,惟有神才是真實的。所以看見神,才是看見真理。
2、道成肉身叫人得著恩典,看見真理,就是叫人得著神,認識神。
四、如何對待道
1、要承認祂是神成為人。
2、要接受祂。
3、要相信祂的話,祂自己就是話,這一位話說出了許多的話,我們接受祂,就得相信祂的話。
4、我們接受祂的話,就得著祂的生命,就是得著祂的自己,這一個結果,就叫道再一次在我們裡面成為肉身與我們聯合。
──《福音材料267題》
【接受主的結果】
讀經:約翰福音一章十一至十三節
一、主來到人間
1、主是神,已經成為人住在人的中間。
2、主今天仍舊藉著祂的聖靈,和祂的福音,來到人的中間。
二、人接受主
1、主來到人的中間叫人接受祂,就是叫人得著祂。
2、接受主,不必外面的眼睛看見,更不必外面的手摸著,只需要心理相信。
3、心裡相信,就是聞名而信,只要聞名而信就可以了,因為十二節說:「凡接待(原文作接受)祂的,就是信祂名的人」。聞名而信,就是接受的意思。
4、看見主,碰見主,都相信難,但聽到主的名字,是再容易不過的,接受主就是用心來相信主的名。所以接受主是任何嗯在任何時地都作得到的(這點是最重要的,就是在洗臉的時候,在公共汽車上,現在在這裡聽這句話的時候,都可接受)。
三、接受主的結果
1、得以從神而生——主就是神成為神,一接受主,主就進到我們裡面,也就是神進到我們裡面,作了我們的生命。我們裡頭有了神的生命,所以我們就是從神而生的。
2、得著神的生命——因為是從神生的,自然就得著神的生命。這個生命就是享受神一切福分的權柄(一個孩子生在皇家就有了皇家的生命,這生命就是他享受皇家福分的權柄)。
3、得作神的兒女
我們原是神的造物,是出於神,卻沒有神的生命和神的性情。對於神只有造物者和受造者的關係,沒有兒女和父親的關係。我們一接受主,就從造物者的關係變成兒女的關係。一得到神的生命,就享受父家一切的福分。
──《福音材料267題》
【神的羔羊】
讀經:約翰福音一章二十節,三十六節
一、羔羊的意義
1、要從舊約的預表說起。舊約給我們看見,人類的始祖犯了罪,本該死亡,神卻為他殺了羔羊,剝下羔羊的皮,作了衣服給始祖穿,遮蓋他的羞恥,這就是說人犯罪應該死亡,神就叫羔羊作了人的代替。替人擔罪流血,羔羊就作了人在神面前遮羞的衣服,從那時候起,歷史歷代的人要親近神,都得藉著羔羊。只有靠著羔羊的流血擔罪,才能蒙神悅納,(關於以色列人的獻祭也可以稍微提一點。)
2、羔羊重要的意義,就是被殺流血贖罪。因為神是公義的,絕不能把有罪的當做無罪,若沒有流血,神的公義就不能成全,神就不能赦免人的罪,所以必須有羔羊流血,罪才能得赦。
二、神的羔羊
1、聖經告訴我們,神在創世之前,就為人預備了一隻羔羊,所以這只羔羊,叫做神的羔羊,舊約那麼多的羔羊都是人自備的,所以是人的羔羊,只有這一隻羔羊是神為人預備的,所以是神的羔羊。
2、神的羔羊,就是神的兒子,也就是耶穌基督。
3、當神的兒子耶穌基督到地上來的時候,祂的先鋒施洗約翰就為祂作見證說:看哪,這是神的羔羊,背負世人罪孽的。當約翰向猶太人作這見證時,猶太人一聽就明白了,因為猶太人從始祖起,到那時止,天天都獻祭,所以這一天約翰一說:看哪,神的羔羊背負世人罪孽的,他們就知道是指著什麼說的。
三、背負罪孽
1、神所以為人預備一隻羔羊,就是因為人有罪。神需要人,所以創造人。神愛人,所以救人。因為人墮落了,有罪了,和神之間有了難處,所以神必須設法除掉人的罪,這個除罪的救法,就是羔羊替人背罪,替人除罪。
2、神的羔羊耶穌基督替人背罪,替人除罪的地方,乃是在十字架上。當祂死的時候,祂呼喊說:“我的神,我的神,為什麼離棄我”神所以離棄祂,不是因為祂有罪,乃是神把我們眾人的罪孽都歸在祂身上。
3、因為祂這樣替人背罪,除罪,所以祂所流的血,能洗去人的罪,能除人神之間的難處。
四、如何對付神的羔羊
1、承認祂為你的罪而死。
2、要悔改認罪。
3、接受神的羔羊作你個人的救主。
──《福音材料267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