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以理書 1
但以理書第一章綱目
壹、內容綱要
【但以理和三友的抉擇】
一、尼布甲尼撒王擄掠耶路撒冷(1~2節)
二、但以理和三友被選入宮受訓(3~7節)
三、但以理和三友為保潔淨拒用王膳(8~16節)
四、但以理和三友結訓後獲王賞識(17~21節)
貳、靈訓要義
【但以理和他三位朋友所受的試探】
一、地位上的試探:得以侍立在王宮裡(4節)
二、飲食上的試探:得以享用王膳美酒(5節)
三、名稱上的試探:得以融入異教社會(7節)
【但以理的好榜樣】
一、立志堅持信仰,不受異教食物的玷污(8節)
二、為人溫和有禮,在別人眼前蒙恩,受憐憫(9節)
三、思路清明,分析事物合情合理,容易被人接納(12~16節)
四、蒙神賜給聰明知識,在文字學問上學有所成(17節)
五、談論應對得體,受王喜歡(19~20節)
六、注意身體健康,活著長命(21節)
── 黃迦勒《基督徒文摘解經系列──以斯帖記註解》
叁、其他綱目
【但以理的信仰生活】
經文:但1:1-2,9,17
引言:許多人說信仰是宗教上的事,是儀式的,心靈的;生活則是日常的。但基督教是信仰與生活聯在一起的。沒有信仰的生活,是沒有目標和準則的生活;沒有生活的信仰,這信仰就是空洞的。所以信仰和生活必須配合。但以理的信仰與生活是配合的,因此他的生活有目標,有準則。他的信仰是實際的,是可經驗又是可試驗的。
一.但以理信仰的根據
1.是根據聖經。摩西五經,歷史書及一些先知書(9:5-6)。
2.先知的宣講。他在耶路撒冷時,先知講道,他聽了,使他相信。
3.自己的經驗。經驗神是真實可信的,是可靠的。
所以他的生活那麼有力,有準則。他的信仰不空洞。
二.但以理信仰的內容
1.信聖經(9:)。
a. 信聖經的可靠無誤,不以屬世的知識來判斷聖經。
b. 信聖經的權威,是一定要遵行的。不行的必受苦,受刑罰;行的必蒙福,悔改的必蒙赦免(9:11,13-14)。
c. 信聖經的絕對性,是不能更改的,也不能按私意去改變或解釋。他不說神的刑罰太重,乃說公義-絕對性。在災難未滿前,他不求改變主意-絕對性。他對異象不明白,就坦承不明白,不按私意解釋。主本身是聖經唯一的解釋。“七十年”(9:2),主的使者在9:24-27直接解釋。寫經者是最好的解釋者。
2.信神(1:1-2,9,17)。
a.有絕對的權柄,掌管一切。主將器皿的幾分交他手(1:2),主使他蒙恩典(1:9),神在各樣智慧上賜他們(1:17)等。他相信神是一切的掌管者,所以他寫:主使,主將,主賜等。他將一切交神管理,讓神在他身上有一切的權柄。
b.是永活的,活在他們之中。從列祖一直到現在,主都活著,也一直活在他們之中。所以他不斷禱告,主也聽他禱告,從亙古到永遠(2:20)。
c.是公義慈愛的(9:7,9)。公義表示祂的聖潔,慈愛表示祂的恩惠赦免悔改的人,刑罰不悔改的人。祂對罪惡公義,對悔改的人有慈愛。
d.是一切的源頭。是恩惠的源頭叫人蒙恩(1:9),是智慧的源頭叫人得智慧(1:17),是一切權柄的源頭(2:21),是明白一切奧秘的源頭(2:22),是生命的源頭叫他的生命得拯救(6:22)。所以但以理一切仰望神,並歸神用。
但以理信靠神,緊緊與神在一起,他活在神裡面,而不是在外表,在神之外。神是他的一切(信,聽,從,服,靠)。
結論:我們對聖經的信仰如何?對神的信仰如何?讓我們在信仰與生活上合一。
── 黃彼得《簡明查經講章大綱》
【但以理生平的啟示】
經文:但1:8
一.背景
1.因國家的王背叛神而受審判,所以國民流離四方。
2.因被擄到巴比倫,而有機會在該地再受教育。
二.但以理的升官
1.堅定的心志(但1:8)。這是以信仰為前提。
2.敬虔的生活。
3.淵博的學問。
4.靠神的啟示。因人的知識是有限的。
三.但以理作官的態度
1.不以作官為驕傲,卻以作官為一種事奉見證的機會。
2.不是為發財而作官,而是真正為愛人民。
3.也不是報私仇,卻是等候神的伸冤(但6:)。
4.他愛仇敵,為敵人說好話(但2:)。
5.他仍關心自己的同胞。
四.但以理的結局
1.他為三朝四代的元老(巴比倫王尼布甲尼撒,伯沙撒;瑪代王大利烏,波斯王古列),人過去,但他的見證仍然存在(但1:21)。
2.他見到末日的啟示:神在掌權,基督為王(但2:7-9)。
3.他成為當代的明光(但12:3),許多人都在等候他光的照耀。
結論:在我們身處的這個時代,神與人都等候像但以理這樣的一個人。求主興起我們有這樣的心志。
── 黃彼得《簡明查經講章大綱》
【通靈的小團契(一章)】
一、被擄(一1~2)
1、被擄中的神旨——以色列人既為神的選民,他們的一切經過,當然有神的旨意
2、被擄時之經過
(1)第一次在尼布甲尼撒元年——即猶大王約雅敬年間
(2)第二次在尼布甲尼撒八年——即猶大王約雅斤年間,將極多的百姓擄至巴比倫,先知以西結即此次被擄
(3)第三次在尼布甲尼撒十八年(王廿四8~17;耶五十二28)——猶太王西底家年間,耶路撒冷城一併焚毀(王下廿五8~17;耶五十二4~12,29~30)
3、被擄的原因;以色列人既為神的選民,神所以如此任憑外邦人擄掠他們,其中不無原因。
(1)因希西家傲慢
(2)為令聖地得安息;神曾命定以色列人當守安息年,即六年耕種,第七年安息
(3)以國民敬事偶像;被擄最大原因,乃以全國敬拜偶像遠離神
二、遇試(3~7)
1、似為難得的機會;但以理與其三友,如此蒙巴比倫王特別優待,授以迦勒底的方言和學術
2、確有莫大的危險
(1)關於信仰的危險
(2)關於國族的危險
三、決志(8)
1、有堅潔的志向(8)
(1)恐有不潔之物
(2)或為祭偶像之物
(3)以酒為害人之物
(4)因無心享此美物
2、用真理的辦法(8~13)
(1)用和平的話請求(8~10)
(2)用堅信的心進行(11~13)
3、留美好的榜樣
(1)是個小團契——只有三五人
(2)是個青年團契——大概不過都是十四五歲
(3)是個禱告的團契——他們的品志與行事莫非以禱告進行
(4)是個刻苦的團契——不吃王膳不飲王酒
(5)是個信心團契——即有信心,以信立志,以信禱告,以信行事
(6)是個蒙恩的團契
(7)是個榮耀神的團契——使神的名在外邦大大得了榮耀
(8)是個保障同族的團契——猶太民族借此小團體在被擄的生活中,得了特別的優待
四、蒙恩(14~21)
1、於身體方面(14~16)
2、於靈才方面(17~21)
——賈玉銘《聖經要義》
【一切源神 但以理書1章】
一丶經歷被擄是神主權1:1-2
二丶被王選上有神美意1:3-4
三丶名雖被改忠神不變1:5-7
四丶美食試探是神許可1:8
五丶拒絕美味靠神得勝1:9-13
六丶身體俊美是神恩典1:14-16
七丶聰明智慧是神所賜1:17
八丶侍候君王是神安排1:18-21
── 作者不詳《聖經查經題目大綱》
【但以理書第1章被選侍王】
同心立志
不用王膳
|
一、被擄命作太監
二、四人聖潔自守
三、先談話後考問
|
1.巴比倫名
2.三年訓練
3.學習語文
1.十天考驗
2.素菜白水
3.俊美肥胖
1.智慧聰明
2.無人能比
3.勝過十倍
|
|
──張志新《查經分章大要》
【第一章 被王重用】
1)巴比倫擄掠猶大、1/2
2)選少年進入王宮、3/4
3)四青年派定王膳、5/7
4)立志不玷污自己、8/9
5)太監長十天相試、10/12
6)食素菜肥胖俊美、13/15
7)敬畏神必得智慧、16/18
8)蒙恩寵王前侍立!19/21
── 郭提多《讀經講道輔導提綱》
提要:1約雅敬被擄。3亞施毗拿帶來但以理、哈拿尼雅、米沙利和亞撒利雅。8 他們拒絕王膳卻靠素菜和白水而康健。17 他們卓越的智慧。 ──《SDA聖經註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