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iblia Todo Logo
聖經-註釋
- 廣告 -


申命記 1 - 查經目錄

申命記 1

 

申命記第一章註解

 

壹、內容綱要

 

【回顧曠野飄流史()

   一、簡述從西乃山至加低斯巴尼亞(1~8)

   二、摩西指派各級官長審判案件(9~18)

   三、又派十二探子窺探迦南地(19~25)

   四、回來後發怨言惹怒了神(26~33)

   五、神命以色列人轉回曠野(34~40)

   六、不服神命擅自上山地而遭殺敗(41~46)

 

貳、逐節詳解

 

【申一1「以下所記的是摩西在約但河東的曠野、疏弗對面的亞拉巴,就是巴蘭、陀弗、拉班、哈洗錄、底撒哈中間向以色列眾人所說的話。」

   〔呂振中譯〕以下是摩西在約但河東邊、在曠野疏弗對面的亞拉巴、在一面巴蘭、一面陀弗、拉班、哈洗錄、底撒哈之間、向以色列眾人所說的話。

   〔原文字義〕疏弗」海草,終點;「亞拉巴」沙漠曠野,乾草原;「巴蘭」充滿洞穴的地方;「陀弗」白的;「拉班」白色的;「哈洗錄」駐紮;「底撒哈」足夠的金子。

   〔文意註解〕以下所記的是摩西在約但河東的曠野、疏弗對面的亞拉巴」:『約但河東』原文「約但河外」,即今之外約但;『曠野』即指亞拉巴;『疏弗』指摩押山地某處,確實地點不詳;『亞拉巴』指約但河流域從北邊的加利利海到死海南端以迄阿卡巴灣的河谷地帶。今天死海南岸仍叫做亞拉巴(Wady el-Arabah),而在聖經中死海又名「亞拉巴海」(參四49;書三16;十二3;王下十四25)

         「就是巴蘭、陀弗、拉班、哈洗錄、底撒哈中間向以色列眾人所說的話」:『巴蘭、陀弗、拉班、哈洗錄、底撒哈』這些地方都位於亞拉巴的範圍內,並非南地以南的巴蘭曠野,故巴蘭和哈洗錄同名不同地(參民十二16),這些地方的確實地點均不詳;『以色列眾人』除了祭司以利亞撒、約書亞、迦勒之外,其餘的都是新一代的以色列人,老一代的都倒斃在巴蘭和尋的曠野中(參民十四29~30)

   〔靈意註解〕疏弗」原文意是終點:表徵神帶領以色列人走曠野的路已到終點。

 

【申一2「(從何烈山經過西珥山到加低斯巴尼亞有十一天的路程。)」

   〔呂振中譯〕從何烈、按西珥山的路向到加低斯巴尼亞、有十一天的路程;

   〔原文字義〕何烈」沙漠;「西珥」多毛的;「加低斯巴尼亞」神聖的。

   〔文意註解〕從何烈山經過西珥山到加低斯巴尼亞有十一天的路程」:『何烈山』指整條山脈,是磐石出水的地方(參出十七6)其中一峰稱西乃山,就是神的山(參出三1),是神頒佈十誡以及建造會幕的樣式之處(參出二十四12;三十一18);『經過西珥山』指繞過以東地的邊緣(參二4);『加低斯巴尼亞』位於西珥山的西面,是尋的曠野中一處地方,簡稱加低斯,與迦南地的「南地」接壤,摩西從這裡打發十二探子(參民十三26;三十三36);『十一天的路程』以色列人共花了三十八年的時間,直到老一代的都倒斃在巴蘭和尋的曠野中(參二14;民十四29~30)

   〔靈意註解〕從何烈山經過西珥山到加低斯巴尼亞有十一天的路程」:十一天的路程卻花了三十八年,表徵不信服神的話,必然枉費光陰。

   〔話中之光〕()十一天的路程,竟然花費了四十年,指出了不順服的代價何等可怕。由此可知,遵行神旨意,才是人生最美好的生活。

         ()長途跋涉實在使他們苦不堪言,對磨煉他們的心志卻是不可少的。神藉這事教導他們,要認識祂是怎樣的一位神──祂乃是永生神,是全民的領袖。祂也教導百姓認識自己是敗壞、犯罪、又悖逆又懷疑神的人。祂將律法賜給這些悖逆之民,使他們曉得應該怎樣敬畏神、與人相處。你的屬靈旅程雖然漫長,可能有痛苦失望與艱難,但是請你切記,神不但要使你存活,祂更要你過事奉祂、敬愛祂的生活。

         ()這�婸﹛A從何烈山經過西珥山,到加低斯巴尼亞,只有十一天的路程,他們卻走了三十八年。一直繞圈子,沒有起頭,也沒有終結,這也是許多基督人的經歷。有的問題,三天五天就可以解決的,但過了三年五年還沒有解決。在我們屬靈的路程上,真不知有多少時日是枉費的。

 

【申一3「出埃及第四十年十一月初一日,摩西照耶和華藉著他所吩咐以色列人的話都曉諭他們。」

   〔呂振中譯〕3~4出埃及後第四十年、十一月一日、已經擊敗了住希實本的亞摩利人的王西宏、和住亞斯他錄跟以得來的巴珊王噩以後,摩西就照永恆主所吩咐他的一切話語都告訴以色列人。

   〔原文字義〕出埃及」(原文無此詞);「吩咐」命令,指示;「曉諭」說話,講論。

   〔文意註解〕出埃及第四十年十一月初一日」:就是摩西死前大約一個月。

         「摩西照耶和華藉著他所吩咐以色列人的話都曉諭他們」:就是重申神所頒佈律法命令的要點(5),亦即本書的內容,故稱《申命記》。本書很可能是由摩西口述,由約書亞記錄,最後一章(三十四章)則由約書亞補記摩西死後的情形。

 

【申一4「那時,他已經擊殺了住希實本的亞摩利王西宏和住以得來、亞斯他錄的巴珊王噩。」

   〔呂振中譯〕3~4出埃及後第四十年、十一月一日、已經擊敗了住希實本的亞摩利人的王西宏、和住亞斯他錄跟以得來的巴珊王噩以後,摩西就照永恆主所吩咐他的一切話語都告訴以色列人。

   〔原文字義〕希實本」堡壘;「亞摩利」山居者;「西宏」勇士;「以得來」好的牧草地;「亞斯他錄」星辰;「巴珊」多結果實的;「噩」長頸的。

   〔文意註解〕那時,他已經擊殺了住希實本的亞摩利王西宏和住以得來、亞斯他錄的巴珊王噩」:詳情請參閱民數記二十一章21~35節。

   〔話中之光〕()以色列人戰勝這兩個王和他們的軍隊的經過,使他們終生難忘的,他們沒有在戰爭中出過甚麼力氣,只是接受神差遣黃蜂飛在他們前頭所帶來的勝利,黃蜂瓦解了敵人的戰鬥力,他們不費吹灰之力就得了勝,是神為他們爭戰,是神叫他們得勝。

         ()他們能走到約但河東,並且享用得勝,完全是因著神的恩典所作成的,神若是短缺一些恩典,這些以色列人也是不能來到他們現在所站的地上。不單是擊殺二王是神的恩典,整個在曠野飄流的路程都是滿了恩典,百姓雖是不住的向神悖逆,但神卻從來沒有在百姓中間停止恩典,這些都是以色列的百姓親身經歷過來的。神的恩典蓋過了人的失敗,叫失敗的人仍然可以在恩典中繼續的往前行。

 

【申一5「摩西在約但河東的摩押地講律法說:」

   〔呂振中譯〕摩西在約但河東邊、在摩押地、着手講解這律法、說:

   〔原文字義〕摩押」他父親的;「講」解釋,使明白;「律法」指引,教誨。

   〔文意註解〕摩西在約但河東的摩押地講律法說」:『摩押地』即指亞拉巴(1)的中南部;『講』指講解、解說;『律法』原文「這律法」,指本書內容,包括:(1)回顧已往歷史(一至四章)(2)重申神的命令(五至二十六章)(3)展望未來前景(二十七至三十四章)

   〔靈意註解〕摩西在約但河東的摩押地講律法說:耶和華我們的神在何烈山曉諭我們說:你們在這山上住的日子夠了;要起行(5~7):『律法』表徵神的話,教訓神的話,目的是為著遵行。

 

【申一6「“耶和華我們的神在何烈山曉諭我們說:你們在這山上住的日子夠了;」

   〔呂振中譯〕『永恆主我們的神在何烈山告訴我們說:你們在這山住的日子彀了;

   〔原文字義〕夠了」許多,很多,大量。

   〔文意註解〕耶和華我們的神在何烈山曉諭我們說:你們在這山上住的日子夠了」:『耶和華我們的神』或「耶和華你們的神」,共在本書中出現達三百次以上;『何烈山』請參閱2節註解;『在這山上』指在西乃山的山腳下(參出十九2);『住的日子夠了』從出埃及後的第一年三月初一日開始(參出十九1註解),一直到第二年的二月二十日(參民十11),將近一整年,其間包括降律法、建會幕、訂定獻祭和節日、整編軍隊等。

   〔話中之光〕()請留意看摩西述說以色列人四十年行程的摘要,不是從埃及而是從何烈(西乃)山開始。他為甚麼將出埃及的頭一部分略去?因為他並不是要列出詳盡的行程,只是摘述民族的發展。他認為,以色列族不是在埃及,乃是在西乃山下開始形成的,因為神在那裡與祂百姓立約(參出十九、二十章)。他們與神立約後,就有了全備的知識與責任。

         ()他們既自願選擇信服神,就必須知道怎樣信從祂。因此神賜下詳細的律法與原則,說明祂期望百姓過怎樣的生活(這些律例典章記載在出埃及記、利未記和民數記中),從此他們不能再推諉,說不懂得分辨是非。他們既答應順從神,也知道該怎樣做,就有責任謹守遵行。神若吩咐你拔營起程,面對祂所賜的新挑戰,你是否準備順命呢?

 

【申一7「要起行轉到亞摩利人的山地和靠近這山地的各處,就是亞拉巴、山地、高原、南地,沿海一帶迦南人的地,並巴嫩山又到伯拉大河。」

   〔呂振中譯〕如今你們要轉身往前行,到亞摩利人的山地、和這山地的鄰近各地、就是亞拉巴、山地、低原、南地,沿海一帶、迦南人之地,並利巴嫩、直到大河、就是百拉河。

   〔原文字義〕起行」出發,旅行;「轉」轉向;「山地」山嶺;「高原」低地;「迦南人」熱心的,生意人,商人;「巴嫩」潔白;「伯拉」豐收。

   〔文意註解〕要起行轉到亞摩利人的山地和靠近這山地的各處」:『起行』指離開西乃山後的往北旅程(參民十11~36);『亞摩利人的山地』指與迦南的南地和以東地鄰接,往北直到與摩押人的地接壤的一帶山地;『這山地』指摩押山地。

         「就是亞拉巴、山地、高原、南地,沿海一帶迦南人的地」:『亞拉巴』請參閱1節註解;『山地』指約但河西,迦南地加利利以南的中部地區,有綿延不斷的高山山脈;『高原』或翻作「低原」、「丘陵」,指迦南地中部「山地」以南,西面與非利士地鄰接,南面與「南地」相接的丘陵地帶;『南地』指迦南地境內的南部地區,別是巴以南一片貧瘠乾地;『沿海一帶迦南人的地』指迦南地的北部地區。

         「並巴嫩山又到伯拉大河」:『巴嫩山』指迦南地的最北部,與巴嫩接壤;『伯拉大河』即今幼發拉底河,是神所應許之地的北方界線。

 

【申一8「如今我將這地擺在你們面前;你們要進去得這地,就是耶和華向你們列祖亞伯拉罕、以撒、雅各起誓應許賜給他們和他們後裔為業之地。”」

   〔呂振中譯〕看哪,我將這地擺在你們面前,你們要進去,取得這地以為業、就是永恆主向你們列祖亞伯拉罕以撒雅各起誓應許給他們和他們以後的苗裔的。

   〔原文字義〕亞伯拉罕」一大群人的父親;「以撒」他笑;「雅各」抓住腳後跟的人,取代者。

   〔文意註解〕如今我將這地擺在你們面前;你們要進去得這地」:『擺在你們面前』意指說明全地境界,交給你們處理;『進去得這地』意指前去佔領。

         「就是耶和華向你們列祖亞伯拉罕、以撒、雅各起誓應許賜給他們和他們後裔為業之地」:『起誓應許賜給他們』請參閱創十五18;十七7~8;二十八13;『為業之地』指世代經營的產業之地。

   〔話中之光〕()來到約但河東的以色列人,他們都知道自己是不配得這樣美的迦南地作產業,但事實上,他們已經站在應許地的對岸,等著渡河去承受應許,並且他們也已經額外的承受了河東地,這一個事實使他們不得不承認他們是蒙了神何等大的紀念。他們的愚昧是很大的,因為他們多次看見了神的作為,他們仍舊不肯完全的信靠神,他們對神的頂撞也是很重的。

         ()祂不單是樂意向人施恩的神,祂更是信實守約的神,祂給了人應許,就不管人的光景能否跟得上來,祂總是用慈愛的手把祂的子民牽引到祂的定意中。「我們縱然失信,祂仍是可信的,因為祂不能背乎自己」(提後二13)。祂的信實使祂不能撇開祂的百姓,也不能忘記祂給百姓的應許。

 

【申一9「“那時,我對你們說:‘管理你們的重任,我獨自擔當不起。」

   〔呂振中譯〕『那時我對你們說:「你們的事、我獨自擔當不起。

   〔原文字義〕管理重任」(原文無此子句);「獨自」單獨;「擔當」舉起,承擔;「不起」沒有能力。

    〔文意註解〕那時,我對你們說:管理你們的重任,我獨自擔當不起」:『那時』意指在曠野百姓埋怨沒有肉吃之時(參民十一4);『我對你們說』其實是摩西對神訴苦(參民十一14);『獨自擔當不起』意指若沒有神親自承擔這個責任,任誰也負擔不起。

   〔話中之光〕()摩西若獨力引領全族,確是個極大的重擔,他一個人難以完成任務。好像其他民族、機構與教會的增長一樣,以色列民中的事務變得越來越複雜。紛爭時起,意見紛紜,一位領導人已無法決斷全局。你可能像摩西一樣傾向獨攬一切工作,不敢或者不好意思請人幫助。摩西作了明智的決定,叫別人與他一同擔負領導工作。不要一個人負起全部的責任,當找別人共同負擔,使他們也可以運用神所賜的才幹與能力。

         ()神把他設立在百姓中作帶領的,除了他以外,神沒有再設立別的人,在他蒙召的時候,神明明的告訴他,亞倫要以他當作神(參出四15~16),也就是說他在人中間作了神的代表,神是藉著他來執行神的工作。事實上,神實在是作了他的指導和扶持,在他所走過的路,神沒有停止祂對他的幫助。如今摩西看環境而忘記了神的大能,也沒有守住受差遣的地位而擅作主張,這就是越份,這就是不信,沒有在百姓的眼前留下好榜樣,這樣就在百姓中間製造了信心的破口。

 

【申一10「耶和華你們的神使你們多起來。看哪,你們今日像天上的星那樣多。」

   〔呂振中譯〕永恆主你們的神使你們多起來了;看哪,你們今日已像天上的星那麼多了。

   〔文意註解〕耶和華你們的神使你們多起來。看哪,你們今日像天上的星那樣多」:『像天上的星那樣多』意指多到難以數算,含有管理困難之意。

 

【申一11「惟願耶和華你們列祖的神使你們比如今更多千倍,照祂所應許你們的話賜福與你們。」

   〔呂振中譯〕惟願永恆主你們列祖的神使你們比如今更多千倍,又照他所應許你們的話賜福與你們。

   〔原文字義〕賜福」祝福,屈膝。

   〔文意註解〕惟願耶和華你們列祖的神使你們比如今更多千倍,照祂所應許你們的話賜福與你們」:『更多千倍』形容他的願望;『賜福與你們』意指使你們得享各樣的福氣(參弗一3)

 

【申一12「但你們的麻煩,和管理你們的重任,並你們的爭訟,我獨自一人怎能擔當得起呢?」

   〔呂振中譯〕但你們所給的重擔、所給的責任、和所發生的爭訟、我獨自一人怎能擔當得起呢?

   〔原文字義〕麻煩」重擔;「管理」(原文無此字);「重任」負擔,承受;「爭訟」爭端,爭論。

   〔文意註解〕但你們的麻煩,和管理你們的重任,並你們的爭訟」:『麻煩重任(原文無「管理」一詞)』指照顧的責任;『爭訟』指管理的責任。

         「我獨自一人怎能擔當得起呢?」:這話出自摩西岳父葉忒羅的口(參出十八18)

 

【申一13「你們要按著各支派選舉有智慧、有見識、為眾人所認識的,我立他們為你們的首領。’」

   〔呂振中譯〕你們要按着族派舉出有智慧、有見識、有經驗〔或譯:眾人所認識〕的人,我就設立他們做你們的首領。」

   〔原文字義〕見識」洞察,分辨,才智。

   〔文意註解〕你們要按著各支派選舉有智慧、有見識、為眾人所認識的,我立他們為你們的首領」:本節說出領袖三條件:(1)有智慧,較偏重於治事的才幹;(2)有見識,較偏重於分辨的能力;(3)為眾人所認識的,較偏重於經驗和信譽。

         本節又說出領袖人物如何產生:(1)選舉──為眾人所舉薦;(2)設立──為成熟的既任領袖所認可。

   〔話中之光〕()摩西列出卓越領袖必備的內在素質:(1)有智慧;(2)有見識;(3)為眾人所尊敬。這些特點跟現在人常用以遴選領袖的資格,有顯著的差別。現代人注重儀表、財富、聲望,有出人頭地的抱負。身為領導的,應當令人看出具有摩西所列的素質,在選舉賢能的時候,也要物色這類才德之士。

 

【申一14「你們回答我說:‘照你所說的行了為妙。’」

   〔呂振中譯〕你們回答我說:你所說到的事、我們照行好啦。

   〔原文字義〕妙」好的,令人愉悅的。

   〔文意註解〕你們回答我說:照你所說的行了為妙」:在《出埃及記》第十八章中雖未記載此事經過會眾的贊同,但事實上摩西一人無法認識那麼多的各級首領,故可以確定的是,各支派都熱心舉薦他們所認識的才幹人物,供摩西選拔任命。

 

【申一15「我便將你們各支派的首領,有智慧、為眾人所認識的,照你們的支派,立他們為官長、千夫長、百夫長、五十夫長、十夫長,管理你們。」

   〔呂振中譯〕我便將你們眾族派的領袖、有智慧有見識的人、照你們的族派、立他們為首領、做千夫長、百夫長、五十夫長、十夫長、和官吏、來管理你們。

   〔原文字義〕立」給,置,放;「官長」首領,領袖;「管理」官長,官員。

   〔文意註解〕我便將你們各支派的首領,有智慧、為眾人所認識的」:請參閱13節註解。

         「照你們的支派,立他們為官長、千夫長、百夫長、五十夫長、十夫長,管理你們」:按所管理的人數,分別設立各級官長(參出十八25)

 

【申一16「“當時,我囑咐你們的審判官說:‘你們聽訟,無論是弟兄彼此爭訟,是與同居的外人爭訟,都要按公義判斷。」

   〔呂振中譯〕那時我吩咐你們的審判官說:你們在同族弟兄中聽訟,無論是人跟同族弟兄有爭訟,還是人跟同住的外僑有爭訟,你們都要按着公義而判斷。

   〔原文字義〕審判官」判斷,治理;「聽訟」聽;「公義」公正,正直;「判斷」斷定是非。

   〔文意註解〕當時,我囑咐你們的審判官說:你們聽訟」:意指各級審判官審理案件時。

         「無論是弟兄彼此爭訟,是與同居的外人爭訟,都要按公義判斷」:意指不可按外貌取人,無論其身分如何,皆須照公義的原則施行審判。『外人』指皈依猶太教的非希伯來人。

 

【申一17「審判的時候,不可看人的外貌;聽訟不可分貴賤,不可懼怕人,因為審判是屬乎神的。若有難斷的案件,可以呈到我這裡,我就判斷。’」

   〔呂振中譯〕審判的時候、不可看人的外貌;聽訟無論是聽卑小的,還是聽尊大的、都要一樣;不可怕人的情面,因為審判是屬於神的;你們認為難辦的案件、可以呈到我這�堥荂A我就判斷。

   〔原文字義〕外貌」面,臉;「貴」巨大的;「賤」小的,低微的;「難斷」困難;「案件」言論,事件;「判斷」(原文和「聽訟」同字)

   〔文意註解〕審判的時候,不可看人的外貌;聽訟不可分貴賤,不可懼怕人,因為審判是屬乎神的」:『看人的外貌』和『分貴賤』意思相同,即根據其身分地位;『懼怕人』指畏於權勢;『審判是屬乎神的』指審判是經過神的授權,代表神而為,故毋須顧慮「人」的因素。

         「若有難斷的案件,可以呈到我這裡,我就判斷」:『難斷的案件』指重大複雜的案件。

 

【申一18「那時,我將你們所當行的事都吩咐你們了。”」

   〔呂振中譯〕那時我將你們所應當行的事、都吩咐你們了。

   〔原文字義〕當行」做,製作,完成。

   〔文意註解〕那時,我將你們所當行的事都吩咐你們了」:『那時』指在何烈山的時候。

 

【申一19「“我們照著耶和華我們神所吩咐的從何烈山起行,經過你們所看見那大而可怕的曠野,往亞摩利人的山地去,到了加低斯巴尼亞。」

   〔呂振中譯〕『我們從何烈往前行,走遍你們所看見那大而可怕的曠野,照永恆主我們的神所吩咐我們的、按到亞摩利人山地的路向而行;我們就到達了加低斯巴尼亞。

   〔原文字義〕經過」行走,來去;「大」巨大的;「可怕的」懼怕,敬畏。

   〔文意註解〕我們照著耶和華我們神所吩咐的從何烈山起行」:請參閱6~7節。

         「經過你們所看見那大而可怕的曠野,往亞摩利人的山地去,到了加低斯巴尼亞」:『那大而可怕的曠野』形容空曠遼闊、幾無水源、天候酷熱、時有塵暴、常遇毒物、人煙稀少的曠野之地;『加低斯巴尼亞』請參閱2節註解。

 

【申一20「我對你們說:‘你們已經到了耶和華我們神所賜給我們的亞摩利人之山地。」

   〔呂振中譯〕我對你們說:你們已經到達了亞摩利人的山地、就是永恆主我們的神所賜給我們的。

   〔文意註解〕我對你們說:‘你們已經到了耶和華我們神所賜給我們的亞摩利人之山地」:『亞摩利人之山地』請參閱7節註解。

 

【申一21「看哪,耶和華你的神已將那地擺在你面前,你要照耶和華你列祖的神所說的上去得那地為業;不要懼怕,也不要驚惶。’」

   〔呂振中譯〕看哪,永恆主你的神已將那地擺在你面前;你要照永恆主你列祖的神所告訴你的上去,取得那地以為業;不要怕,不要驚惶。

   〔原文字義〕懼怕」害怕,敬畏;「驚惶」被打破,被驚嚇。

   〔文意註解〕看哪,耶和華你的神已將那地擺在你面前」:『那地』指迦南第。

         「你要照耶和華你列祖的神所說的上去得那地為業;不要懼怕,也不要驚惶」:『不要懼怕,也不要驚惶』大概是因為敵人強壯,城牆堅固,而感懼怕、驚惶。

   〔靈意註解〕看哪,耶和華你的神已將那地擺在你面前,你要照耶和華你列祖的神所說的上去得那地為業;不要懼怕,也不要驚惶」:表徵若憑信心看就不會懼怕。

 

【申一22「你們都就近我來說:‘我們要先打發人去,為我們窺探那地,將我們上去該走何道,必進何城,都回報我們。’」

   〔呂振中譯〕你們都走近我來、說:我們要打發人先去為我們偵察那地,將我們上去該走哪一條路、該進哪幾個城、都回報我們。

   〔原文字義〕窺探」尋找,探索。

   〔文意註解〕你們都就近我來說:我們要先打發人去,為我們窺探那地」:『你們』指當時的眾族長代表會眾;『打發人』指派遣探子;『窺探那地』指探查地形、人情、物產等。

         「將我們上去該走何道,必進何城,都回報我們」:意指進軍的路線計畫。

   〔靈意註解〕你們都就近我來說:我們要先打發人去,為我們窺探那地,將我們上去該走何道,必進何城,都回報我們」:『窺探』表徵眼見。

   〔話中之光〕()摩西打發探子去窺探迦南地,不是決定應否進入應許之地,而是察探應當從何處進入。但是探子回來以後,大多數皆認為不值得付代價去冒險犯難。神必定賜攻地的能力,但是他們不敢冒險,決定放棄。神雖然賜我們能力以勝過一切障礙,但是我們常常像以色列人一樣滿懷疑懼,讓困難控制一生。順從神,不理會諸般艱難,必能因信而英勇得勝。

 

【申一23「這話我以為美,就從你們中間選了十二個人,每支派一人。」

   〔呂振中譯〕這話我很滿意,就從你們中間取了十二個人,每族派一個人。

   〔原文字義〕美」美好,喜歡。

   〔文意註解〕這話我以為美,就從你們中間選了十二個人,每支派一人」:『我以為美』指摩西也贊同。

 

【申一24「於是他們起身上山地去,到以實各谷,窺探那地。」

   〔呂振中譯〕於是他們轉了身、上山地去,到達了以實各谿谷,去偵探那地。

   〔原文字義〕以實各」串束;「窺探」步行,四處走動。

   〔文意註解〕於是他們起身上山地去,到以實各谷,窺探那地」:『以實各谷』指希伯崙附近的山谷,盛產果實。

 

【申一25「他們手裡拿著那地的果子下來,到我們那裡,回報說:‘耶和華我們的神所賜給我們的是美地。’」

   〔呂振中譯〕他們手�堮�着那地的果子下來見我們,回報我們、說:永恆主我們的神所賜給我們的是個美好之地。

   〔原文字義〕美」好的,令人愉悅的。

   〔文意註解〕他們手裡拿著那地的果子下來,到我們那裡,回報說」:指兩個人用杠抬著一掛葡萄,又帶了些石榴和無花果(參民十三23)

         「耶和華我們的神所賜給我們的是美地」:『美地』又稱流奶與蜜之地(參民十三27),乃形容物產豐富,適宜居住生活。

   〔靈意註解〕他們手裡拿著那地的果子下來,到我們那裡,回報說:耶和華我們的神所賜給我們的是美地」:『那地的果子』表徵應許之地的預嚐。

 

【申一26「“你們卻不肯上去,竟違背了耶和華你們神的命令,」

   〔呂振中譯〕『你們卻不情願上去,竟違背了永恆主你們的神所吩咐的;

   〔原文字義〕肯」樂意,同意;「違背」背逆的,抗拒的。

   〔文意註解〕你們卻不肯上去,竟違背了耶和華你們神的命令」:『不肯上去』是因為住那地的民強壯,城邑也堅固寬大,並且有亞衲族巨人(28節;民十三28);『違背』指頑梗悖逆

   〔靈意註解〕你們卻不肯上去,竟違背了耶和華你們神的命令。我們的弟兄使我們的心消化,說那地的民比我們又大又高,城邑又廣大又堅固,高得頂天,並且我們在那裡看見亞衲族的人」(2628節:表徵眼見使人失去信心。

 

【申一27「在帳棚內發怨言說:‘耶和華因為恨我們,所以將我們從埃及地領出來,要交在亞摩利人手中,除滅我們。」

   〔呂振中譯〕在帳棚�堮I怨說:永恆主因為恨我們,所以將我們從埃及地領出來,要把我們交在亞摩利人手中、來消滅我們。

   〔原文字義〕發怨言」私語,低語;「除滅」消滅,滅絕。

   〔文意註解〕在帳棚內發怨言說:耶和華因為恨我們」:『恨我們』意指不喜悅。

         「所以將我們從埃及地領出來,要交在亞摩利人手中,除滅我們」:控訴神意圖藉亞摩利人的手除滅他們。

 

【申一28「我們上哪裡去呢?我們的弟兄使我們的心消化,說那地的民比我們又大又高,城邑又廣大又堅固,高得頂天,並且我們在那裡看見亞衲族的人。’」

   〔呂振中譯〕我們上哪�堨h呢?我們的族弟兄使我們膽戰心驚、說:『那地的人民比我們又大又高;他們的城邑又大又堅固,高得頂天;並且我們還看見亞衲人在那�堜O。』

   〔原文字義〕消化」溶化,溶解;「廣大」巨大的;「堅固」難以進入,堡壘;「亞衲」頸項。

   〔文意註解〕我們上哪裡去呢?我們的弟兄使我們的心消化」:『心消化』意指失去勇氣和膽量。

         「說那地的民比我們又大又高,城邑又廣大又堅固,高得頂天,並且我們在那裡看見亞衲族的人」:『又廣大又堅固,高得頂天』言過其實;『亞衲族』是一個身量高大的巨人族(參民十三33)

 

【申一29「我就對你們說:‘不要驚恐,也不要怕他們。」

   〔呂振中譯〕我就對你們說:不要驚恐,不要怕他們。

   〔原文字義〕驚恐」顫抖;「怕」懼怕,敬畏。

   〔文意註解〕我就對你們說:不要驚恐,也不要怕他們」:『我』包括約書亞、迦勒二人挺身而出(參民十四9)

 

【申一30「在你們前面行的耶和華你們的神必為你們爭戰,正如祂在埃及和曠野,在你們眼前所行的一樣。」

   〔呂振中譯〕永恆主你們的神、那在你們前面領路的神、他必替你們爭戰,正如在埃及、他在你們眼前、為你們行了一切的事一樣,

   〔原文字義〕爭戰」作戰,戰鬥。

   〔文意註解〕在你們前面行的耶和華你們的神必為你們爭戰」:『在你們前面行』請參閱33節;『為你們爭戰』指敵人不足畏懼,因神必使信靠祂的人得勝。

         「正如祂在埃及和曠野,在你們眼前所行的一樣」:意指已過的史實,可以做為神子民信靠的證據。

 

【申一31「你們在曠野所行的路上,也曾見耶和華你們的神撫養你們,如同人撫養兒子一般,直等你們來到這地方。’」

   〔呂振中譯〕又正如在曠野他為你們所行的;在曠野你們曾看見永恆主你們的神怎樣在你們所行的一路上背着你們,如同人背着兒子一樣,直等你們到達了這地方。

   〔原文字義〕撫養」舉起,承擔。

   〔文意註解〕你們在曠野所行的路上,也曾見耶和華你們的神撫養你們」:『撫養』諸如磐石出水、天降嗎哪、飛來鵪鶉等奇蹟。

         「如同人撫養兒子一般,直等你們來到這地方」:『撫養兒子』指愛的關懷與餵養,使不至忍飢捱餓。

 

【申一32「你們在這事上卻不信耶和華你們的神。」

   〔呂振中譯〕雖然聽了這話,你們還沒有信靠永恆主你們的神的心;

   〔原文字義〕信」支持,確認,確信。

   〔文意註解〕你們在這事上卻不信耶和華你們的神」:『這事』指進取迦南地之事。

   〔靈意註解〕你們在這事上卻不信耶和華你們的神。耶和華聽見你們這話,就發怒,起誓說:這惡世代的人,連一個也不得見我起誓應許賜給你們列祖的美地」(3235):表徵不憑信心的人都要倒斃在曠野,不得進美地。

 

【申一33「祂在路上,在你們前面行,為你們找安營的地方;夜間在火柱裡,日間在雲柱裡,指示你們所當行的路。”」

   〔呂振中譯〕其實卻是他在路上、在你們前面領路,為你們探覓紮營的地方,夜間用火、日間用雲、指示你們所應當行的路。

   〔原文字義〕指示」察看,凝視;「當行的」行走,來去。

   〔文意註解〕他在路上,在你們前面行,為你們找安營的地方」:請參閱民十33

         「夜間在火柱裡,日間在雲柱裡,指示你們所當行的路」:請參閱出十三21

 

【申一34「“耶和華聽見你們這話,就發怒,起誓說:」

   〔呂振中譯〕『永恆主聽見了你們的話的語氣,就惱怒,便起誓說:

   〔原文字義〕發怒」怒氣沖沖。

   〔文意註解〕耶和華聽見你們這話,就發怒,起誓說」:『你們這話』指當時發怨言的話(27~28)

 

【申一35「‘這惡世代的人,連一個也不得見我起誓應許賜給你們列祖的美地;」

   〔呂振中譯〕這壞世代的人、連一個也不得以看見我所起誓應許給你們列祖的美好之地;

   〔原文字義〕惡」壞的,惡的;「美」好的,令人愉悅的。

   〔文意註解〕這惡世代的人,連一個也不得見我起誓應許賜給你們列祖的美地」:『惡世代的人』指當時不信神的二十歲以上那一代;『連一個也不得見』但約書亞和迦勒除外(36節;民十四30)

 

【申一36「惟有耶孚尼的兒子迦勒必得看見,並且我要將他所踏過的地賜給他和他的子孫,因為他專心跟從我。’」

   〔呂振中譯〕惟有耶孚尼的兒子迦勒、他可以看見;我並且要將他所踏過的地賜給他和他的子孫,因為他滿心滿懷地跟從我永恆主。

   〔原文字義〕耶孚尼」他將被面對;「迦勒」有才能的,勇敢,全心的;「專心」充滿。

   〔文意註解〕惟有耶孚尼的兒子迦勒必得看見」:『必得看見』指可以進入迦南地。

         「並且我要將他所踏過的地賜給他和他的子孫,因為他專心跟從我」:『專心跟從我』字面的意思是『完全跟在我後面』,意指一心一意跟從神,不受任何外在因素的影響(參民三十二12)

   〔靈意註解〕惟有耶孚尼的兒子迦勒必得看見,因為他專心跟從我。嫩的兒子約書亞,他必得進入那地。和今日不知善惡的兒女,必進入那地」(36~39):表徵專心跟從神的人,以及跟隨信心先鋒的人才能進去。

   〔話中之光〕()信徒啊,在你所走的道路上,你是不是常遇見困難的事、不願意的事、痛苦的事呢?在每一件這樣的事裡面,都藏著一個極大的祝福。你如果不肯出任何代價去做的話,你就會失去頂寶貴的祝福。每一條有主足跡的道路,無論如何艱險,你必須跟著去行,因為那是帶領你進入祝福的;如果你不能走那樣險阻的荊棘道路,你就不要想得到祝福。

 

【申一37「耶和華為你們的緣故也向我發怒,說:‘你必不得進入那地。」

   〔呂振中譯〕因了你們的緣故永恆主也向我發怒說:「你必不得以進那�堨h;

   〔原文字義〕緣故」因為,為了;「發怒」生氣。

   〔文意註解〕耶和華為你們的緣故也向我發怒,說:你必不得進入那地」:『為你們的緣故』指以色列百姓惹動摩西氣憤失態,杖打磐石兩次,結果遭受神的懲罰(參民二十11~12);『不得進入』請參閱民二十七12~14

 

【申一38「伺候你、嫩的兒子約書亞,他必得進入那地;你要勉勵他,因為他要使以色列人承受那地為業。」

   〔呂振中譯〕但是嫩的兒子約書亞、那站在你面前伺候的、他就可以進那�堨h;你要鼓勵他剛強,因為是他要使以色列人承受那地以為業。

   〔原文字義〕伺候」侍立,站立;「嫩」魚,後裔;「勉勵」兼顧,加強;「承受為業」得到,取得產業。

   〔文意註解〕伺候你、嫩的兒子約書亞,他必得進入那地」:請參閱民二十六65

         「你要勉勵他,因為他要使以色列人承受那地為業」:指他將繼摩西之後,成為以色列人的政軍領袖,帶領全民進入迦南地(參民二十七22;三十四17)

 

【申一39「並且你們的婦人孩子,就是你們所說、必被擄掠的,和今日不知善惡的兒女,必進入那地。我要將那地賜給他們,他們必得為業。」

   〔呂振中譯〕還有你們的婦女小孩、你們所說要被擄掠的、和你們的兒女、今日還不知好壞的,他們這些人纔可以進那�堨h;我賜那地是要給他們;他們纔能取得那地以為業。

   〔原文字義〕被擄掠的」戰利品,搶劫。

   〔文意註解〕並且你們的婦人孩子,就是你們所說、必被擄掠的,和今日不知善惡的兒女,必進入那地」:『孩子』指當時在二十歲以下的人,就是目前長成的戰士。

         「我要將那地賜給他們,他們必得為業」:『他們』指新一代的以色列人。

 

【申一40「至於你們,要轉回,從紅海的路往曠野去。’」

   〔呂振中譯〕至於你們呢、你們可要轉身,按到蘆葦海的路向往前行到曠野去。

   〔原文字義〕轉回」轉向。

   〔文意註解〕至於你們,要轉回,從紅海的路往曠野去」:神命令他們轉回曠野,在那裡再飄流三十八年,直等到當時二十歲以上的人都死光,只剩下約書亞和迦勒。

   〔靈意註解〕至於你們,要轉回,從紅海的路往曠野去」:表徵沒有信心的人只能留在曠野。

 

【申一41「“那時,你們回答我說:‘我們得罪了耶和華,情願照耶和華我們神一切所吩咐的上去爭戰。’於是你們各人帶著兵器,爭先上山地去了。」

   〔呂振中譯〕「『那時你們回答我說:我們犯罪得罪了永恆主了;如今我們要照永恆主我們的神一切所吩咐的上去打仗。於是你們各人裝束着戰器,輕舉妄動上山地去了。

   〔原文字義〕得罪」錯過目標,出差錯,犯罪;「爭先」認為容易,輕鬆以待。

   〔文意註解〕那時,你們回答我說:我們得罪了耶和華,情願照耶和華我們神一切所吩咐的上去爭戰」:指他們雖然口裡認罪,但他們的行動卻違背神的命令(40)

         「於是你們各人帶著兵器,爭先上山地去了」:指他們不聽摩西勸阻(43)

 

【申一42「耶和華吩咐我說:‘你對他們說:不要上去,也不要爭戰;因我不在你們中間,恐怕你們被仇敵殺敗了。’」

   〔呂振中譯〕但是永恆主對我說:你對他們說:不要上去、也不要打仗,因為我不在你們中間,免得你們在仇敵面前被擊敗。

   〔原文字義〕殺敗」擊打,絆跌。

   〔文意註解〕耶和華吩咐我說:你對他們說:不要上去,也不要爭戰;因我不在你們中間,恐怕你們被仇敵殺敗了」:指神不稱許他們的行動,不與他們同在。

 

【申一43「我就告訴了你們,你們卻不聽從,竟違背耶和華的命令,擅自上山地去了。」

   〔呂振中譯〕我就告訴了你們,你們卻不聽從,反而違背了永恆主所吩咐的,擅自上山地去。

   〔原文字義〕違背」背逆,抗拒;「擅自」傲慢,無禮。

   〔文意註解〕我就告訴了你們,你們卻不聽從,竟違背耶和華的命令,擅自上山地去了」:『擅自』指無視勸阻,態度粗野。

 

【申一44「住那山地的亞摩利人就出來攻擊你們,追趕你們,如蜂擁一般,在西珥殺退你們,直到何珥瑪。」

   〔呂振中譯〕住那山地的亞摩利人就出來對你們接戰,像蜂擁一般追趕你們,在西珥擊潰了你們,直到何珥瑪。

   〔原文字義〕亞摩利」山居者;「攻擊」遭遇,降臨;「追趕」追逐,追隨;「擁」做,製作,完成;「西珥」多毛的;「殺退」打碎;「何珥瑪」庇護所,完全毀滅。

   〔文意註解〕住那山地的亞摩利人就出來攻擊你們,追趕你們,如蜂擁一般」:『追趕你們,如蜂擁一般』形容爭先恐後,前仆後繼的情形。

         「在西珥殺退你們,直到何珥瑪」:『何珥瑪』是雙關語,原本是可以得到『庇護』的地理用詞,現在轉用來成為『完全毀滅』的所在。

 

【申一45「你們便回來,在耶和華面前哭號;耶和華卻不聽你們的聲音,也不向你們側耳。」

   〔呂振中譯〕你們便回來,在永恆主面前哭着;永恆主卻不聽你們的聲音,不側耳聽你們。

   〔原文字義〕哭號」哭泣,哀號;「側耳」留心聽。

   〔文意註解〕你們便回來,在耶和華面前哭號;耶和華卻不聽你們的聲音,也不向你們側耳」:意指雖然為自己的魯莽行動後悔,卻不得神的同情。

 

【申一46「於是你們在加低斯住了許多日子。”」

   〔呂振中譯〕於是你們在加低斯住了所住下的那麼許多日子。

   〔原文字義〕加低斯」神聖的。

   〔文意註解〕於是你們在加低斯住了許多日子」:『許多日子』指在轉回曠野之前,停留了一段不短的日子,但聖經並未載明多少日子。

 

叁、靈訓要義

 

【從歷史學取教訓()

   一、信服與遵行神的話是蒙福的先決條件(1~18)

         1.從何烈山經過西珥山到加低斯巴尼亞有十一天的路程」(2):十一天的路程卻花了三十八年,表徵不信服神的話,必然枉費光陰。

         2.「那時,他已經擊殺了住希實本的亞摩利王西宏和住以得來、亞斯他錄的巴珊王噩」(4):亞摩利王西宏和巴珊王噩表徵可怕的仇敵,但因以色列人信神的話,得以順利地克服仇敵。

         3.「摩西在約但河東的摩押地講律法說:耶和華我們的神在何烈山曉諭我們說:你們在這山上住的日子夠了;要起行(5~7):『律法』表徵神的話,教訓神的話,目的是為著遵行。

         4.「你們要進去得這地,就是耶和華向你們列祖亞伯拉罕、以撒、雅各起誓應許賜給他們和他們後裔為業之地」(8):『得地為業』是神賜福的應許。

         5.「你們要按著各支派選舉有智慧、有見識、為眾人所認識的,我立他們為你們的首領。照你們的支派,立他們為官長、千夫長、百夫長、五十夫長、十夫長,管理你們」(13~15):選立官長表徵監督並執行神的話。

         6.「當時,我囑咐你們的審判官說:你們聽訟,無論是弟兄彼此爭訟,是與同居的外人爭訟,都要按公義判斷。審判的時候,不可看人的外貌;聽訟不可分貴賤,不可懼怕人,因為審判是屬乎神的」(16~17):按公義判斷才能符合神的要求,是蒙福的道路。

   二、單憑眼見,不憑信心的惡果(19~40)

         1.看哪,耶和華你的神已將那地擺在你面前,你要照耶和華你列祖的神所說的上去得那地為業;不要懼怕,也不要驚惶」(21):表徵若憑信心看就不會懼怕。

         2.你們都就近我來說:我們要先打發人去,為我們窺探那地,將我們上去該走何道,必進何城,都回報我們」(22):『窺探』表徵眼見。

         3.「他們手裡拿著那地的果子下來,到我們那裡,回報說:耶和華我們的神所賜給我們的是美地」(25):『那地的果子』表徵應許之地的預嚐。

         4.「你們卻不肯上去,竟違背了耶和華你們神的命令。我們的弟兄使我們的心消化,說那地的民比我們又大又高,城邑又廣大又堅固,高得頂天,並且我們在那裡看見亞衲族的人」(2628節:表徵眼見使人失去信心。

         5.「你們在這事上卻不信耶和華你們的神。耶和華聽見你們這話,就發怒,起誓說:這惡世代的人,連一個也不得見我起誓應許賜給你們列祖的美地」(3235):表徵不憑信心的人都要倒斃在曠野,不得進美地。

         6.惟有耶孚尼的兒子迦勒必得看見,因為他專心跟從我。嫩的兒子約書亞,他必得進入那地。和今日不知善惡的兒女,必進入那地」(36~39):表徵專心跟從神的人,以及跟隨信心先鋒的人才能進去。

         7.「至於你們,要轉回,從紅海的路往曠野去」(40):表徵沒有信心的人只能留在曠野。

   三、不服神的話必遭致失敗(41~46)

         1.「那時,你們回答我說:我們得罪了耶和華,情願照耶和華我們神一切所吩咐的上去爭戰。於是你們各人帶著兵器,爭先上山地去了」(41):認罪卻違背神轉回的命令,表明言行不一致。

         2.「耶和華吩咐我說:你對他們說:不要上去,也不要爭戰;因我不在你們中間,恐怕你們被仇敵殺敗了」(42):違背神的命令導致失去神的同在。

         3.「你們卻不聽從,竟違背耶和華的命令,擅自上山地去了。住那山地的亞摩利人就出來攻擊你們,追趕你們,如蜂擁一般,在西珥殺退你們,直到何珥瑪」(43~44):『何珥瑪』表示在原本可以獲得神庇護之處,因不聽聽從神而遭完全毀滅。

         4.「你們便回來,在耶和華面前哭號;耶和華卻不聽你們的聲音,也不向你們側耳」(45):雖然痛悔卻仍不蒙神垂聽。

         5.「於是你們在加低斯住了許多日子」(46):『加低斯』乃是原出發點,表示不服神的命令的結局,乃是原地踏步。

 

── 黃迦勒《基督徒文摘解經系列──申命記註解》

 

參考書目:請參閱「申命記提要」末尾處

 



跟著我們:



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