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斯拉记 7
以斯拉记第七章短篇信息
目录
持守见证(七1~八36)(鲍会园)
以斯拉记第七章释义(林献羔)
以斯拉记第七章灵训(Edward Dannett)
神的手与以斯拉(七1~八36)(贾玉铭)
以斯拉记笺记(七章)(于中旻)
以斯拉记文字释经证道(七章)(张策)
持守见证(七1~八36)(鲍会园)
经文:以斯拉记七章一至八章卅六节
以斯拉归回耶路撒冷后,为要预备百姓重建城墙。以色列人回国重建圣殿后六十年,那时,以斯拉便回国,负起教导百姓的责任。圣殿是百姓敬拜神的地方,代表灵里与神的交通,圣殿被毁,人与神的交通便中断了!现在圣殿得以重建,这是复兴人与神的交通。百姓在灵里得到复兴,但城墙的建造,是代表百姓恢复在外邦地的见证。所以尼希米带领百姓重建城墙的工作,也是相当重要。
以色列人恢复与神的交通敬拜后,要等六十多年才能恢复在外邦地的见证。因为神要等候使用一个器皿──以斯拉,起来帮助百姓恢复见证的工作,这个领导的人未兴起,他们的工作就不能完全。照样神今天在教会中,寻找一些能堵住破口的人,使用他们来工作。因为在教会里敷衍塞责的基督徒太多了,我们应该在属灵的事上有雄心大志,来防堵教会的破口。我们这班蒙恩的人,在神面前均有圣洁君尊祭司的职份,我们每一个都可以为神工作,问题乃在乎我们愿否把自己交在神手中。
神使用以斯拉在当时代,做预备训练的工作,成为神合用的器皿,因为在他身上有几个基本的条件:
{\Section:TopicID=151}(一)属神生命(拉七1-5)
以斯拉是西莱雅的儿子,西莱雅的祖宗是以利亚撒。他是大祭司亚伦的儿子,所以以斯拉直系是亚伦的后裔。利未人是神特别拣选的一个支派,以斯拉在支派中是特选的,又是神特别使用的人。他生命中与神所拣选的地位,有特殊的关系。他有一个属神拣选的生命,又有一个特别的地位。在神所使用的百姓中,这是一个极重要的条件。事奉神的工作不是一种职业,乃是生命的关系;因上事奉神的人必须是亚伦的后裔,有君尊祭司的身份;又是神所拣选的族类百姓,也是天国的国民。今天教会中仍有一种错误的观念,就是平信徒与受圣职的人有很大的分别。信徒以为那些人才有特别的权利为神工作,但圣经告诉我们,原来每一个属神的人,都有君尊祭司的职份。没有一个人能推诿自己的责任,事奉神的人与不事奉神的人的分别,乃在乎所领受之职,于耶稣及整个教会,每人都有直接的关系。
{\Section:TopicID=152}(二)精通律法(拉七6)
以斯拉从巴比伦上来,他是一位敏捷的文士,通达耶和华神赐与摩西的律法。「敏捷」原文是指军人,巫术等人使用工具时,特别精锐敏捷。用武器的方法,与没有受过训练的人完全异同,因为他熟练之故。以斯拉是一位敏捷的文士,表明他在神的道上有过训练;在真理上有过练习,明白如何使用真理;正如战士之使用武器,音乐家之使用乐器一样。这是教会需要注意的,要懂得应用神的话在自己的生活上,又要在神话语上下工夫。神的话是有力的工具,正如两刃的利剑一般。要懂得如何运用,使他成为属灵的武器。
{\Section:TopicID=153}(三)遵行真道(拉七10)
「以斯拉定志考究遵行耶和华的律法,又就律例典章教训以色列人。」以斯拉之所以能用真理教导以色列人,因为他先领受,又先遵行;如此便能在神话语上有功效,又能应用它来作战。如果一个人自己没有先在灵里领受神的话,恐怕所传的道是缺乏力量的,不能在别人心中发生果效。使徒行传的作者路加也曾明说,他所记载的事,先是耶稣基督自己所行的,然后才记载祂所教导别人的。主耶稣也为我们留下好榜样,先遵行神的话,然后才将神的话教导别人。
{\Section:TopicID=154}(四)经历神恩(拉七27-28)
「以斯拉说:耶和华我们列祖的神,是应当称颂的,因他使王起这心意,修饰耶路撒冷耶和华的殿;又在王和谋士,并大能的军长面前施恩与我,因耶和华我神的手帮助我……。」以斯拉不但熟悉遵行神的话,而且在灵里对神有真正的认识。整本圣经没有题及以斯拉的出身,也没有说到他工作前的详情。他出来工作的感动是从神而来,因为他在灵里与神有交通,经验到神自己,便按神旨而行。灵里的经验,成为他生命行动的力量。道路虽然困难,但因着经验过神恩的实在,便成了他的力量;不因遇到拦阻,便容易跌倒了。圣经教导我们,应当相信神,信主是从听道而来,听道是借着神的话而来,这样便成了信心的根基。
{\Section:TopicID=155}(五)训练同工(拉八15-23)
以斯拉对神的工作有真正的负担,又因在灵里根基,使他知道自己不能承担重任,需要预备更多人起来分担为神工作。当他返回耶路撒冷后,却发现当中没有一个是利未人,也没有神所拣选特别的百姓;更没有一个在神的话上,受过训练及有根基的人。于是他便到处寻找一些这样的人,好与他同工;后来找到了二百六十名,便带领他们一同回到耶路撒冷工作。以斯拉认识清楚,倘若要带领百姓复兴归回,对神有认识,不能单凭自己的思想感觉。必须要建立在真道的根基上,而负起教导责任的人,更要在真理上受过训练的。
今天的教会普遍来说,都忽略了为神训练,预备合用的人材。当神兴起祂工作以前,祂先要把负担放在教会的弟兄姊妹身上。大家要一同起来工作,正如以斯拉回到耶路撒冷;先与同伴在整个耶路撒冷,做教导百姓的工作。鼓励百姓起来事奉主,结果全城的百姓得着大复兴;使城墙重建,百姓在外邦地作有力的见证。
现今中国大陆有七亿人口,二十岁以下的青年没有机会听过耶稣的名字。倘若有一天大陆传福音的门开了,而我们又没有好好训练的工人,试问怎能应付这庞大的需要呢?正如一九四六年时,麦克阿瑟将军占领日本。在他统治时,曾向美国许多传福音的机构大声疾呼,因为他发觉日本是一个成熟的工场。日本人将特别欢喜听道理,但为了不够工人的差派,以致福音的门被打开,而没有工人进去。直至今天,一千个日本人中只有一位是基督徒,而且对于基督教传教士的排斥也相当厉害,这是多么可惜的事!求主叫我们有胆量选择年青人接受训练,直至传福音的门打开时,有充足的工人,预备差派接受工作使命。
{\Section:TopicID=156}(六)言行一致(拉八21-23)
「……我求王拨步兵,马兵,帮助我们抵挡路上的仇敌,本以为羞耻;因我曾对王说,我们神施恩的手必帮助一切寻求他的……。」以斯拉在王面前曾见证神施恩的手必帮助他,在太平盛世的巴比伦境内如此说并不困难,因为那里没有敌人。但现在处于旷野地,常在敌人面前又没有王的步兵马兵,更无人的帮助保护;单纯仰望耶和华的帮助,实在谈何容易!以斯拉认清楚了,没有危险困难时对神有信心,到遇见困难时,便转过来求人的帮助,是失见证的。必须言行一致,在生活上有见证。因为唯有言行一致的,才能显出对神的信心,真正有信心的生活,是在困难试炼中信靠神的话。
因着以斯拉具备有这基本的条件,便成为神手中合用的器皿。在这时代,神也需要寻找一些人防堵破口,为神工作正如以斯拉一样的人。──鲍会园《以斯拉记信息》
以斯拉记第七章释义(林献羔)
第七章 以斯拉回到耶路撒冷
重建圣殿受阻(4章),后建成(5-6章),以色列人献殿与守逾越节。第7章说以斯拉从巴比伦回到耶路撒冷。
一、以斯拉归回耶路撒冷(1-10节)
以斯拉是犹大被掳大祭司西来雅(王下25:18)的后裔。
1.以斯拉的族谱(拉7:1-5)
这段说明他的身世。
(1)以斯拉的祖先16人,直溯至亚伦(5节)。
(2)“这事以后”(1节):
第6章至第7章相隔了58年。
(3)“撒督”(2节):
撒督的子孙没有拜偶像。他们继承大祭司的职分,直到公元前171年。
(4)“以利亚撒”(5节):
希伯来文是神帮助的意思;希腊文是拉撒路。
2.以斯拉到了耶路撒冷(6-10节)
(1)“他是敏捷的文士”(6节):
以斯拉有美名,不是他求得的,而是他忠于神,神给他美名。
被掳后才有文士这个职位(有译“书记”)。新约称律法师或拉比。
这是他在宫庭的职位。他负责以前由祭司担任教导律法的工作、管理犹太教与犹太治安。
(2)“有上耶路撒冷的”(7节);
指各阶层中有部分人与以斯拉一同归回耶路撒冷。
(3)“他从巴比伦起程”(9节):
“正月初一日”,是阳历4月8日。
“五月初一日就到了耶路撒冷”,是“王第七年五月”(7-8节)。
“五月初一日”,是阳历公元前458年8月4日。
共4个月:由正月初一到五月初一,为阳历4月8日到8月4日。
(4)全程共800公里(从巴比伦到耶路撒冷):
但他们先向西北,再转向南面,共1350公里。如果没有绕弯路,他们就可缩短路程。
(5)以斯拉对律法的态度(6节,10-11节,8:21,10:11-12)。
他听道、研道、行道、教导。
二、亚达薛西诏以斯拉(11-26节)
亚达薛西•洛根曼罗Longimanus.
1.诏书中提及犹太人的宗教礼仪,不是波斯王所熟悉的
诏书是以斯拉草拟,然后经王批准的。
2.诏书是亚兰文
波斯王优待犹太人,除了执行一贯的宗教政策外,也因埃及有暴乱,王为安定犹太人,免得他们随从暴乱。故拟这份诏书
3.“诸王之王”(12节)
先是亚述王的自称,后来巴比伦和玛代波斯亦这样自称。
4.诏书的内容(13-26节)
(1)允许犹太人归回(13节):
“住在我国中的以色列人……”:“以色列人”,犹太包括12个支派。
(2)“王与七个谋士……”(14节):
是七个大臣。他们是宫中有大影响力的王室贵族,他们有波斯人、有玛代人。
(3)给献祭经费及捐献圣殿所需用的器皿(15-19节):
波斯王宫富有,他们也慷慨与乐施(参1:4)。这里是没有强迫性的。
“急速买”(7:17)祭牲。
“剩下的金银……。”(18-19节)
以斯拉在外邦人中有美好的见证(12节,15节,18节)。
(4)补给其它经费并不可叫在圣殿供职人员纳税(20-24节):
“银子直到一百他连得”(22节),约是7500镑;“麦子一百柯珥”,为献祭用的,即5700公升;“酒一百罢特”,为23万7千公升。
(5)命令以斯拉要作(25-26节):
①立士师、审判官治理百姓(25节):
士师是希伯来文;审判官是亚兰文。
②“凡不遵行……的人”(26节):
“抄家”,所充公的财产被送入圣殿里。
三、以斯拉称颂耶和华(27-28节)
从本章28节至第9章,开始用第一人称“我”,这是特点。
──林献羔《以斯拉记释义》
以斯拉记第七章灵训(Edward Dannett)
第七章
现在我们要查考本书第二段:第一段,述说这百姓从巴比伦返回耶路撒冷,建造圣殿。第二段,述说以斯拉个人的使命和事工。
本段经文上,处处暗示神已将犹大人管理世界的权柄,交付外邦君王,如是记载以斯拉奉使的日期,「是波斯王亚达薜西年间」。他事工的委任状,自然是出于王命(七11-26)。这是证明那时神的子民在外邦君王之权下,神自己已承认外邦君王的权柄,因他们是在祂主权下所指派的。
若先略述第七章和第八章的大纲,读者可略得一些帮助。在述说以斯拉的家谱后(七1-5)即简述以斯拉得王命返回耶路撒冷,从事工作(七6-10)。于是王赐谕书给以斯拉,授权与他执行一切的事工(七11-26)。本章的结束,述说以斯拉赞美神的话语,因祂已感动王关心耶和华的殿,又使他本人在王面前蒙恩(七27-28)。
第八章一至十四节是那些得王命和以斯拉同返耶路撒冷人们的姓名表,那些人聚集在「亚哈瓦河边」。以斯拉见没有利未人,就打发人去「为我们神的殿带使用的人来。」(七15-20)于是各事都齐备了,他们就行两件事:第一,他们在神前禁食祈祷(七21-23);第二,按派十二个祭司长,管理为神殿所献的金银和器皿(七24-30)。结语是述说他们起行,及抵达耶路撒冷并预备以斯拉工作开始一切的需用。
这样,第七章和第八章的事是相联的,第七章第一节至十节是小引。
以斯拉的家谱,回述至先祖亚伦(七1-5)。他本来是有祭司的地位和权利(参二62),并且他是一位通达神律例的文士,所以他是配将耶和华的律例教训百姓(参利十8-11;玛二4-7)。因他的出身和奉献成为一个祭司,但藉他个人专心查考神的话,他只成为「敏捷的文士,通达耶和华以色列神所赐摩西的律法书」。
犹大人承受这职分,并不是神赐他资格去练习的──这是个人藉圣经与神相交而成的,祭司藉奉献,而靠着神恩,承受在神前事奉的权利;他一切所行的,都要遵行神道,方能蒙神悦纳,他不能担任训诲百姓之职,除非他自己懂得神的心意,才可去教训百姓。本书第二段,述说他们轻忽祭司的职分,以致犯罪。当约西亚王时,百姓都忘了神的话,王在殿中寻到了一卷律法书,以致使他的时代复兴了。
约西亚王在殿中寻到了一卷律法书,得了空前的乐趣──如同在沙漠地寻见一朵鲜花──以斯拉也是这样;他是祭司的后裔,他在神的律法中得了喜乐和力量;本章第十节,是他由神的律法中得着喜乐的秘诀,他「定志考究遵行耶和华的律法。」读者要思想这有意义而有益的话「他定志」,所以使徒保罗为以弗所信徒祷告说:照亮「他们心中的眼睛。」使他们知道神的恩召,有何等的指望(弗一18);这是实在的,神的启示是向人的心眼显明的,如主耶稣在坟墓前,将祂自己向抹大拉马利亚的心眼显现,却不向祂聪明的门徒显现,这是一个紧要的真理。凡事要定志(这是从神那里得的),或查考神道,或祈祷或敬拜(参林前八1-3;来十22;约壹三20-23)。
还有要述说的;若以斯拉定志考究耶和华的律法,他自己必要先以身作则来实行;他研究律法,不是加添他的知识,也不是高举他教师的名望,乃是他的灵性、生活、行事,都要受神道的感化──他自己行事为人,与真理化合,方能得神的喜悦,然后他可教训人,「将律例典章教训以色列人。」教训人的事工,不是随便去行的,如他所讲的真理,他自己没有实行,则他所讲的,不但是失了感化人的效力,而且使他本人的心变为刚硬,这是神教会中许多领袖失败的原因。
曾有圣徒已为教师,而忽然背离真道,或失败跌倒。无论何时,他的心愿意思念神的事,却是忽略轻视他的地位,他的生活上就显出他已受了魔鬼最狡猾的引诱。一个真实的教师,应当如保罗以身作则,如他对帖撒罗尼迦人说:「我们在你们那里,为你们的缘故是怎样为人。」(参徒二十章,腓三章)
以斯拉与神相交,领会神对于祂百姓的旨意,他的心顾念他们;我们知道他已向王请求,允准他上耶路撒冷,而「王允准他一切所求的,是因耶和华他神的手帮助他。」(七6)以斯拉的心愿,就是要他的百姓得恩福,他属于王的权下,他已得了王命,可以返回耶路撒冷。神要我们作祂的工作,祂能感化掌权者的心,不用我们自己设法。若神使以斯拉有愿意事奉祂的心,祂就感化王允准祂仆人一切所求的。
将我们本身的事工,交在神的手中,是何等的蒙恩呢!我们常以自己的方法,要排除事工上的拦阻,要努力开通事工上的门户,但无论何时,我们想到我们所行的,是主的旨意,祂必在我们前面,为我们开平坦的道路,这就是我们的安慰和力量,我们只要安静等候神,听祂的吩咐,而预备前进。公认神施恩的手帮助他,是这虔诚仆人蒙恩的一个特征(七9,八18、22、31),立刻成为他忍耐和勇敢的根源。
本章第七节至九节,是略述他们的行程,下章要详细述说,自此立刻述说王赐给以斯拉的谕旨──这谕旨是赐权给他办理他的事工,且说明他使命的目的,又嘱咐为他预备耶和华殿所需用的经费,可从王的府库里支取。
在谕旨上的颂词后,这颂词表明以斯拉在外邦人中,已忠实的见证了耶和华──第一是王的命令:「住在我国中的以色列人、祭司、利未人,凡甘心上耶路撒冷去的,我降旨准他们与你同去。」(七13)
本书第一章,古列也有这样的谕旨,其间已经历多年,圣灵又激动王心,拯救祂的子民,但不强迫他们,凡返回耶路撒冷的人民都是自愿的;神要甘心乐意的仆人,只有圣灵能感化人顺服神。
本章第十四节至二十节,详细说明以斯拉使命的目的,「王与七个谋士既然差你去,照你手中神的律法书,察问犹大和耶路撒冷的景况。」(七14)以后说及他带了王和谋士甘心献给以色列神的金银,并在巴比伦所得的金银,和百姓乐意奉献的礼物,要用那些金银去买牛羊为献祭之用,余剩的金银,他和他的弟兄,可以定夺怎样用,「总要遵着他们神的旨意。」
读者!推察王委托以斯拉的各项事工,可得着一些教训的特点:外邦君王所托付的事工,都是合乎神的旨意,或说的更正确些,他是顺服神的旨意,训示一切的事;他虽是外邦人,他心中却存着以斯拉所有的目的,因为他承认耶和华是天上的神(七21-23);神的恩典在他心中,否则不能如此。他照他所能的,关心为以斯拉预备一切的需用,使他的工作可以完成,同时又嘱咐以斯拉「照神赐给他的智慧」,治理王的百姓。
谕旨的结语,述及凡不遵行神律法和王命令的,就当定罪,以致治死。这样看来,神有管理祂所拣选的器皿的自主权,祂在世上居民中间,照祂自己的旨意而行,如在天上众军中一样,这是一目了然的教训。没有人能拦阻祂的行动,或对祂说:你为甚么这样行呢?本章有一个例证,「诸王之王亚达薜西,达于祭司
以斯拉,通达天上神律法大德的文士云云。」他们二人同心合意,要完成神对于祂百姓和耶路撒冷祂殿的目的。
以斯拉本人熟思神向他所彰显的奇妙能力,就满心敬拜神,他就发出赞美神的话语:「耶和华我们列祖的神是应当称颂的,因祂使王起这心意,修饰耶路撒冷耶和华的殿;又在王和谋士,并大能的军长面前施恩于我。」(七27-28)
他又说:「因耶和华我神的手帮助我,我就得以坚强,从以色列中招聚首领,与我一同上来。」他凡事归荣耀给神,乃是表显他本人是一个真实有信心的人。他的眼中没有他自己,他心尊视神是万有,而且管理万有,像这样,王赐旨给他,不是因他的请求(七6),乃是神把这事存放于王的心中,也不是以斯拉感化了王和谋士,乃是神在他们面前,施恩给他。不是以斯拉有权柄招聚首领,与他一同上去,乃是神的手帮助他,使他得以坚固。
以斯拉一切的行动,可为每一信徒的榜样,凡如以斯拉在神前度日,而注视那管理万有的权,是辖管人类的动作,且知道不论受祸受福,或顺或逆,都是出于耶和华,那人要过快乐的生活,即使他处于这混乱困苦的世界中,和撒但权力之下,已得了享受完全平安的秘诀。
神的手与以斯拉(七1~八36)(贾玉铭)
领以斯拉回国(7:1至8:36)
或言:神既为纯灵,圣经为何言及神的耳目手足呢?这是藉人通常语言,表现神的举动。如言及他的眼说:“耶和华的眼目看顾义人。”言及他的耳说:“他的耳朵听他们的呼求”(诗34:15)。言及他的臂说:“他永久的膀臂在你以下”(申33:27)。“他用膀臂施展大能”(路1:51)。言及他的脚说:‘“地是我的脚凳”(赛66:1)。论及他的手,有许多地方说他施恩的手,如言:“耶和华用手搀扶他”(诗37:24)。“你张手,他们饱得美食”(诗104:28)。“谁也不能从我父手里把他们夺去”(约10:29)。也有许多地方记载神施刑或责打的手,如言:“我伸手攻击埃及,将以色列人从他们中间领出来”(出7:5;申2:15;得1:13)。“耶和华的手重重加在亚实突人身上”(撒上5:6)“从神手里得福,不也受祸吗”(伯2:10,19:21)?“你的手在我身上沉重”(诗32:4)。当以斯拉起身回国之经过,是常看见神的手为他伸出来.所以在本书7至8章前后有六次说到神的手对于以斯拉。
一、指示的手——指示王听从神命“这以斯拉从巴比伦上来,……允王准他一切所求的,是因耶和华他神的手帮助他”(7:6)。巴比伦王既然不是敬拜神的人,究竟为何照以斯拉所求的,如愿以偿呢?如何能到王的府库,支取圣殿一切费用,甚至吩咐河两的库官说:“通达天上神律法的文士祭司以斯拉,无论向你们要什么,你们要速速地备办,就是银子直到一百他连得,……也要给他”(7:21~22)。这无非是神的手,指导王的心.使他乐意顺服神旨,听从神命;若不是先有神的手,在王的心中动了工,使王起这心意(7:27),这种允许如何能办到呢?
二、导引的手——导引会众的行程以斯拉等,“正月初一日,他从巴比伦起程,因他神施恩的手帮助他,五月初一日就到了耶路撒冷”(7:9)。从巴比伦到耶路撒冷计一千八百余里,不但道途遥远,山川险阻,且有许多仇敌;扶老携幼,拖男带女地跋涉长途,岂是易事呢?他们从正月初一至五月初一,正四个月的工夫,就到了目的地,一路上如此顺利,最大原因就是本处所说,因为神施恩的手与他们同在,处处导引他们,正像以色列人行走旷野路时,有云柱火柱随时引领。如此或行或止皆可以神的指导、神的引领为依归,非但不至误入歧途,也必越过险路。在伸手指导之下,往前进行,就不至于徒然奔跑了。
三、扶持的手——使坚强有力堪为率领以斯拉说:“因耶和华我神的手帮助我,我就得以坚强,从以色列中招聚首领,与我一同上来”(7:28)。这是明说以斯拉的手所以坚固不摇,作以色列会众领袖,并且举起号召的手来,从以色列中招聚首领.令大众乐意顺服,正是因为神的手扶持他,使他有坚强之能力,并有号召率领的才干。既有神的手相扶持,自然就软弱变为坚强,下垂的手.发酸的腿,立时挺起来了。
四、拣选的手——选召服事圣殿的人 “我招聚这些人在流入亚哈瓦的河边,我们在耶里住了三日.我查看百姓和祭司,见没有利未人在那里.就召首领以利以谢……教习约雅立……我打发他们往迦西斐雅地方去,见那里的首领易多,……叫他们为我们神的殿带使用的人来。蒙我们神施恩的手帮助我们,他们在以色列的曾孙,利未的孙子,抹利的后裔中带一个通达人来;还有示利比和他的众子与弟兄共一十八人”(8:15~18)。要回到耶路撒冷,作神圣的事工,非有神所拣选的人不可。所差遣的人,在利未子孙中“带一个通达人来”,就是合乎神用的人。作圣事,任圣职,必须为神所选、神所召、神所立的工人,方可合乎神所用。在神的旨意中,作成神所要作的圣工。
五、帮助的手——帮助胜过阻难自巴比伦到耶路撒冷,途中盗贼出没无常,越货杀人;行路非有兵丁护送不能通过。当未起行之前,就先在“亚哈瓦河边宣告禁食,为要在我们神面前克苦己心,求他使我们和妇人孩子,并一切所有的,都得平坦的道路。我求王拨步兵马兵帮助我们抵挡路上的仇敌,本以为羞耻,因我曾对王说:‘我们神施恩的手,必帮助一切寻求他的。’……所以我们禁食祈求我们的神,他就应允了我们”(8:21~23)。靠神帮助,不求人帮助,神手的力量,胜于马兵的力量;靠人而不靠神,不但是神儿女极大的羞辱,也是羞辱神。以斯拉等竟专靠神手的帮助,不求王拨步兵马兵来相助,且以禁食祈祷,得到了神充分的能力,正是信心伟人行事的态度。
六、保佑的手——保佑脱离危险他们在未起程之前,既在亚哈瓦河边禁食祈祷,求神帮助,不求马兵护送,果然神的手保护他们,就用不着抵挡路上的仇敌,因为什么危险也没遇见。“正月十二日,我们从亚哈瓦河边起行,要往耶路撒冷去。我们神的手保佑我们,救我们脱离仇敌和路上埋伏之人的手。我们到了耶路撒冷……”(8:31~32)。靠马兵护送,或人手帮助,胜过仇敌固然好;有神的手保护,遇不见仇敌,当然是更好了。以斯拉此次率领男女老幼.且携带着许多货财,即以色列众人为神殿所献的银子计有六百五十他连得,银器一百他连得,金子一百他连得,最易令盗贼生心,竟然长途无事,安抵耶路撒冷,非有神手保护,哪得如此平坦呢?
七、施恩的手——圣经中论及神的手,多是指着他如何施恩救援保护,他张手施恩,群生就得饱。他施恩的手,是永伸不缩。本处所论六节圣经内,就有三次说到“耶和华施恩的手”。因为不论指示巴比伦王,“使王起这心意”;或扶持或帮助;莫非是出于神恩,伸出他施恩的手来,祝福他的仆人。所以耶和华的手,对于以斯拉,无非是施恩的手。有耶和华施恩的手与神的仆人同在,这是何等荣幸有福的事!我们要作神的工,只举起个人的手,是毫无价值、毫无用处的。非有神的手与我们同在同工不可,果有神施恩的手向我们伸出来,就够了,足够了!此外任何说明,任何倚靠,皆不需要了。
“坐在天上的主啊,我向你举目。看哪,仆人的眼睛怎样望主人的手,使女的眼睛怎样望主母的手,我们的眼睛也照样望耶和华我们的神。”在我们的行程里,只要看见那和华的手指导我们;在我们的生活里,只要望耶和华的手眷顾我们;在我们遇难时,惟愿有耶和华的手遮护我们;在我们工作里,只求耶和华大能的手自己作工,我们就知足了,真是知足了:
以斯拉记笺记(七章)(于中旻)
以斯拉的智慧
以斯拉定志考究遵行耶和华的律法(拉七:10)
神拣选祂的人,作祂的事工。
圣殿修成了,也奉献了。献祭的礼仪恢复了。但这些都是外面的东西。百姓必须有神的律法,明白并且遵行,才可以蒙神的赐福。为了这目的,神兴起了祭司以斯拉。以斯拉的父亲是被掳时的大祭司西莱雅(王下二五:18),生在巴比伦。可见神在最黑暗的日子,预备祂的器皿。
这以斯拉从巴比伦上来,他是敏捷的文士,通达耶和华以色列神所赐摩西的律法书。王允准他一切所求的,是因耶和华他神的手帮助他…以斯拉定志考究遵行耶和华的律法,又将律例典章教训以色列人。(拉七:6,10)
犹太人非常尊重以斯拉,认为是他建立了犹太人的文化特色,若不是神先藉摩西传律法给以色列人,他可以有摩西的地位。波斯王亚达薛西,对以斯拉有同样的尊重,差他去耶路撒冷,并且赋予全权。以斯拉的手里,有“诸王之王”的诏书,似乎是签了字的空白支票,可以任意填写数额。其中包括:
财物的支配:交给他王和大臣奉献的金银,他自己和巴比伦的犹太人所奉献的财物,当然可以带去;如有需要,并且授权他可以支取王府库的钱财为经费。(拉七:14-20)
无限的供应:王降旨给河西的各库官,不得拒绝以斯拉的任何需求,无限的供应物资,而且要尽快办理。简单说,要把以斯拉的吩咐,当作神的吩咐遵行。(拉七:21-23)
人事的决定:他可以随意任用宗教和行政人员,而且对于在神殿服事的人,有权给予免税优待。(拉七:24-25)
法律的执行:他可以解释律法,并且有司法权,可以判决违法的人刑罚,甚至执行死刑。(拉七:26)
如果说,绝对的权力,产生绝对的败坏,以斯拉有这样广泛的权力,甚么能保守他免于败坏?亚达薛西王只有半句话:“总要遵着你们神的旨意”(拉七:18),要作在神旨意中。
以斯拉不仅是一个懂得律法字句的人,不是能说不能行的人。他在教训别人以先,他自己已经遵行;他不是考究了律法就满足了,他还要自己遵行,才教导别人遵行。
神的仆人应该把神的话存在心里,“谨慎自己和自己的教训”(提前五:16),才是忠心可信托的人,不至羞辱主名。
以斯拉记文字释经证道(七章)(张策)
第08讲
以斯拉返回
读经:拉7章
内容:
一、身世
7:1 这事以后,波斯王亚达薛西年间,有个以斯拉,他是西莱雅的儿子,西莱雅是亚撒利雅的儿子,亚撒利雅是希勒家的儿子,
7:2 希勒家是沙龙的儿子,沙龙是撒督的儿子,撒督是亚希突的儿子,
7:3 亚希突是亚玛利雅的儿子,亚玛利雅是亚撒利雅的儿子,亚撒利雅是米拉约的儿子,
7:4 米拉约是西拉希雅的儿子,西拉希雅是乌西的儿子,乌西是布基的儿子,
7:5 布基是亚比书的儿子,亚比书是非尼哈的儿子,非尼哈是以利亚撒的儿子,以利亚撒是大祭司亚伦的儿子。
本章开始记以斯拉回国的事情。时间是亚达薛西年间(1节)。开头这里交待了以斯拉的身世。他是犹太人被掳时的大祭司西莱雅(王下25:18)的后代。家谱共记有他的先祖16人,一直追溯到大祭司亚伦。
二、回国
7:6 这以斯拉从巴比伦上来,他是敏捷的文士,通达耶和华以色列 神所赐摩西的律法书。王允准他一切所求的,是因耶和华他 神的手帮助他。
7:7 亚达薛西王第七年,以色列人、祭司、利未人、歌唱的、守门的、尼提宁,有上耶路撒冷的。
7:8 王第七年五月,以斯拉到了耶路撒冷。
7:9 正月初一日,他从巴比伦起程,因他 神施恩的手帮助他,五月初一日就到了耶路撒冷。
这里介绍了以斯拉的身份,并且扼要记下他返回的行程,具体的记载在下一章。
以斯拉是“文士”(6节),就是精通摩西律法的圣经学者,这是以民被掳巴比伦之后才有的一种职务,负责过去由祭司担任的教导律法的工作(10节;申33:10;玛2:7)。以斯拉被称为文士,因为他在波斯宫廷中从事秘书和教导律法的工作。一般认为他是文士的鼻祖。
以斯拉返回的时间是“亚达薛西王第七年”(7节)。一般解释为亚达薛西一世(主前465-424年,波斯王中有三人叫亚达薛西)作王期间,亚达薛西王第七年就是主前458年。这样,本章所记的事情距离新圣殿的建成中间隔了差不多60年。更为具体的出发时间是宗教历正月初一(9节),阳历是四月八日;抵达耶路撒冷时间是五月初一,阳历是八月四日。全程1,350公里,耗时4个月。如果没有妇孺同行,时间当可缩短。
三、使命
7:10 以斯拉定志考究遵行耶和华的律法,又将律例典章教训以色列人。
这里记下了以斯拉的使命。他在神的感动下研究并且遵行神的律法,返回后用神的律法教导回归的以民,引导他们明白神的律法,学习敬畏神、顺服神;这对他们是极其重要的。
四、谕旨
7:11 祭司以斯拉是通达耶和华诫命和赐以色列之律例的文士。亚达薛西王赐给他谕旨,上面写着说:
7:12 “诸王之王亚达薛西,达于祭司以斯拉、通达天上 神律法大德的文士云云:
7:13 住在我国中的以色列人、祭司、利未人,凡甘心上耶路撒冷去的,我降旨准他们与你同去。
7:14 王与七个谋士既然差你去,照你手中 神的律法书,察问犹大和耶路撒冷的景况;
7:15 又带金银,就是王和谋士甘心献给住耶路撒冷、以色列 神的;
7:16 并带你在巴比伦全省所得的金银,和百姓、祭司乐意献给耶路撒冷他们 神殿的礼物。
7:17 所以你当用这金银,急速买公牛、公绵羊、绵羊羔,和同献的素祭、奠祭之物,献在耶路撒冷你们 神殿的坛上。
7:18 剩下的金银,你和你的弟兄看着怎样好,就怎样用,总要遵着你们 神的旨意。
7:19 所交给你 神殿中使用的器皿,你要交在耶路撒冷 神面前。
7:20 你 神殿里,若再有需用的经费,你可以从王的府库里支取。
7:21 我亚达薛西王,又降旨与河西的一切库官说,通达天上 神律法的文士祭司以斯拉,无论向你们要什么,你们要速速地备办,
7:22 就是银子直到一百他连得,麦子一百柯珥,酒一百罢特,油一百罢特,盐不计其数,也要给他。
7:23 凡天上之 神所吩咐的,当为天上 神的殿详细办理,为何使忿怒临到王和王众子的国呢?
7:24 我又晓谕你们,至于祭司、利未人、歌唱的、守门的和尼提宁,并在 神殿当差的人,不可叫他们进贡、交课、纳税。
7:25 以斯拉啊,要照着你 神赐你的智慧,将所有明白你 神律法的人立为士师、审判官,治理河西的百姓,使他们教训一切不明白 神律法的人。
7:26 凡不遵行你 神律法和王命令的人,就当速速定他的罪,或治死,或充军,或抄家,或囚禁。”
这里记下了亚达薛西一世给以斯拉的谕旨:
1、准许所有被掳的以色列人中凡是愿意的,都可以与他一同返回耶路撒冷(13节)。
2、他可以按照律法书去考察耶城的情况(14节)。
3、把波斯宫廷与百姓所献的金银带到耶城,作为礼物献给以色列人的神。这些金银可以用作购买祭牲,而剩下的钱由他自定用途(15-18节)。波斯宫廷财政富裕,慷慨乐施,而恢复各地圣所是历朝政策。以斯拉从国王、谋士和巴比伦的人民等处得到经费。这些钱不同于1:4,没有强迫性,全属乐意的奉献。8:26-27记有所得金银的总数。
4、已经交付给他的圣器,要带回耶城圣殿;圣殿若需要经费,可以从王的府库里面支取(19-20节)。
5、降旨给河西的一切府官,可以满足以斯拉的要求,并且给了上限。因为他是按照神的吩咐办事,不应当有所怠慢而遭致神的愤怒(22-23节)。
6、在圣殿侍奉的所有人员免于进贡、交课、纳税(24节)。
7、可以照着神赐予他的智慧,把所有明白神的律法的人设立为士师、审判官,治理河西的百姓,教导神的律法(25节)。
8、凡是不遵行神的律法和王的命令的人,要从严治罪,比如治死、充军、抄家,或是囚禁(26节)。
从上述谕旨的内容看,以斯拉显然很受亚达薛西一世的器重,并且得到波斯君臣充分的信任:不但非常尊敬他(12,14节),君臣与百姓纷纷慷慨解囊、为圣殿奉献礼物(15-16节),还授予一定的财权、行政权(13,17-18,20-22,25-26节),24节更提到对圣殿侍奉人员免税。很可能他像约瑟、但以理那样,因为高举神,蒙神祝福,而在波斯君臣、百姓眼前蒙恩(比较28节)。
12节提到的“诸王之王”是波斯王喜欢用的自称。
13节使用的是“以色列人”而不是“犹大人”,可以看见以斯拉团结全民为一的努力。草拟谕旨的可能是宫中供职的犹太人,更可能是以斯拉自己,因他是专责管理以民事务的秘书。
14节提到的“七个谋士”是宫廷中具有很大影响力的王室贵族,有波斯人,也有玛代人。
五、感恩
7:27 以斯拉说:“耶和华我们列祖的 神是应当称颂的,因他使王起这心意修饰耶路撒冷耶和华的殿;
7:28 又在王和谋士,并大能的军长面前施恩于我。因耶和华我 神的手帮助我,我就得以坚强,从以色列中招聚首领,与我一同上来。”
本章最后记下了以斯拉的感恩,称颂神使波斯王存心修整圣殿,并且叫波斯君臣器重他,信任他,使他能够招聚被掳的犹太人,一同返回耶路撒冷。我们看到,以斯拉没有夸耀个人的才华和魅力,以此得着王的心。他只把荣耀归与神。
六、反省反思
1、以斯拉为什么要返回耶城?他的使命是什么?
2、从哪里可以看出波斯君王对以斯拉的器重和信任?为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