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希米记 5
尼希米记第五章纲目
壹、内容纲要
【为穷苦百姓主持正义】
一、百姓因不能承担高利贷而呼号(1~5节)
二、尼希米闻讯召开大会责备并强迫归还质押(6~13节)
三、尼希米以身作则从未加重百姓负担(14~19节)
贰、灵训要义
【如何应付教会内部人际关系的危机】
一、危机的外在因素
1.一部分人的财富不足应付需要(1~4节)
(1)由于人口众多(2节)
(2)由于生产不足(3节)
(3)由于苛捐杂税(4节)
2.一部分利用别人的需要赚取更多财富(1~5节)
(1)藉放高利贷(1~2节)
(2)藉收取质押(3~4节)
(3)藉买卖仆婢(5节)
二、危机的内在因素
1.贪图财利——「你们各人向弟兄取利」(7节)
2.轻看人情——「你们还要卖弟兄」(8节)
3.不敬畏神——「你们行事不当敬畏我们的神么」(9节)
4.无羞耻心——「难免我们的仇敌外邦人毁谤我们」(10节)
三、应付之道
1.利用群众力量
(1)闻讯便甚发怒(6节)
(2)事先心里筹划(7节上)
(3)斥责不公不义(7节中)
(4)招聚大会攻击(7节下)
2.合情合理合法
(1)劝说动之以情(11节)
(2)祭司面前起誓(12节)
(3)抖衣使敬畏神(13节上)
(4)众人阿们赞美(13节下)
3.率先以身作则
(1)不吃省长俸禄(14,18节)
(2)弟兄仆人同心(14,16节)
(3)�琱艂諵J事工(16节)
(4)慷慨解囊宴众(17~18节)
(5)求神施恩加力(19节)
──黄迦勒《基督徒文摘解经系列──尼希米记注解》
参、其他纲目
【祂的国,祂的义】
经文:尼5:1-5
引言:你有这样的信心吗?(太6:25-34)
一、埋怨——背后的秘密 1
1.呼号:困难家庭,在极度悲痛中发出的喊叫。(出3:7-9;利25:35)。
2.埋怨:百姓在埋怨谁呢?(利19:17-18;雅5:7-9)有两种可能:
(1)那些有放逐期间发达,又带财富返回的犹太人。
(2)那些从商,而且获利甚丰的人。
二、粮食——生活的需求 2-3
1.要去得粮食度命(诗128:1-4)。——即想办法借钱买粮食来活全。“儿女人口众多”:象征神的祝福(诗127:3-5),但现在因为粮食的缺乏,反而成为极大的负担。
2.要得粮食充饥。
“我们典了”:承担保证,典押交换。表示他们田地的出产少于温饱所需。有田有房,只因粮食歉收,被迫抵押换取现款。(利25:35;申15:7)。
一些人抱怨家庭人口太多,无法供应他们粮食;另一些人因为饥荒而典当了自己的财产;还有一些人为了缴纳税金不得不去借钱;第四种人落入放高利贷者的手中。他们所遭受的不是外国暴君的压迫,而是同胞的勒索。
三、爱心——生命的彰显 4-5
1.纳税是神儿女的本份 4,(太22:17-22;罗13:6-7)。
2.敬畏神的与爱邻舍 5,(路10:25-29)。
爱是什么?爱就是我们都一样,但为什么我们“无力拯救”时,却无人理会?
── 毛南春阳
【改邪行,归正道】
经文:尼5:6-13
一、尽力赎回 6-8
1.招聚大会斥责贵胄和官长 6-7,(耶23:2;提后3:16-17)。尼希米对贵胃和官长的斥责,强似背地的爱情。(箴27:5)。
2.我们尽力赎回我们弟兄——弟兄被卖是预表失败的信徒:卖给罪做奴仆(罗7:14)。尽力赎回——属灵的人要用温柔的灵把他们挽回过来(加6:1)。
二、免去利息 9-11
1.行事不要让仇敌、外邦人毁谤我们 9,(林前10:28-31;多2:1-5;彼前2:12)。
2.免去利息,归还利息。 10,(出22:25;利25:35-37)。即爱的扶持、代祷和供应。(罗12:9-13)
三、归还不索 12-13
1.我们必归还,必照你的话行 12,(撒上15:22-23)。
“听命胜于献祭”:圣经多次提到这个主题。(诗40:6-8;51:16-17;箴21:3;赛1:11-17;耶7:21-23;何6:6;弥6:6-8;太12:7;可12:3;来10:8-9)。
基督徒单有外表“虔敬”——去教会做礼拜、事奉、奉献钱是不够的,还要听命顺从。(提后3:2-5)
2.增加会众的决定力量 13,(太10:11-14)。
3.“阿们”——赞美、遵行 13,(太7:24-27,45-46;启22:14)。
── 毛南春阳
【以言教,以身行】
经文:尼5:14-19
一、不吃奉禄——不贪心 14-15
1.不吃奉禄,原因是我敬畏神 14
尼希米这样不滥用奉禄,就在犹大民中有了神权,成了神家忠仆的榜样。(徒20:33-35)
2.清正廉洁是神仆要有的品格 15,(约13:15;徒20:35;提前4:12)。
二、�琱葹蚴陛X—不灰心 16
1.我�琱葹袕y城墙(罗2:6-7;西1:23;提前4:16)。
2.我的仆人也都聚集在那里作工——尼希米是与民同甘共苦的好领袖,深入民众的劳动者。(提前5:17;林前4:12-13;15:10,58)。
三、与人共餐——为私心 17-19
1.与人共餐——爱的征服 17
(1)约瑟与长兄们共餐(创43:16-17)。(2)耶稣与撒该(罪人)共餐(路19:1-10)。(3)耶稣与门徒共进晚餐(太26:17-20)。
2.牺牲自己供应别人 18,(徒20:34-35)。
3.求神纪念,施恩与我 19,(可9:41;林后1:20-21)。
── 毛南春阳
【公义、关怀与建造(尼五章)】
一、社会公义──尼希米面对不公义时的反应:
1.甚发怒(五6)
2.心里筹划(五7)
3.斥责(五7)
4.招聚大会攻击(五7)
二、社会关怀──尼希米的好榜样:
1.尽力赎回弟兄(五8)
2.将银钱粮食借给百姓,免除利息(五10)
3.十二年之久,没有吃省长的俸禄(五14)
三、修造城墙──尼希米始终没有放下修造城墙的使命(五16)
──周神助《异象与使命》
【应付危难】
一、内部的危机
二、应付危难
三、基督徒生活工作的原则
1.必须持守另外一种态度
2.不要效法世俗
3.有一种得胜的力量
――Alan Redpath《基督徒胜利的工作――尼希米记的讯息》
【神的义为我益处(五1∼19)】
一、祂的国,祂的义(1∼5)
二、改邪行,归正道(6∼13)
三、以言教,以身行(14∼19)
──《新旧约辅读》
【第八课:内部罪恶(尼5:1-13)】
温习﹕敌人扰乱
一、恐吓__打击士气产生灰心埋怨
二、杀害__是正面打击
* 抵挡办法__祈祷靠主大能兵器防备靠主争战
引言﹕
外敌扰乱还可以明枪易挡,内部罪恶是最难处理的事,包括罪恶愆生和内部埋怨是魔鬼分裂常法
本论﹕
一、埋怨
1 百姓的重担
1.1 人口众多需要口粮
1.2 典当工地葡萄园房屋要得口粮
1.3 田园典借金钱纳税
1.4 儿女作仆婢无力拯救
2 贵冑官长之罪
2.1 向弟兄取利出22:25、利25:37
2.2 卖弟兄与外邦人
2.3 行事不敬畏神
二、应付方法
1 召集大会
1.1 斥责贵冑
1.2 归回田产
1.3 归回利息
1.4 赎回卖与外邦的弟兄
2 以身作则
2.1 在祭司前众人起誓照话而行,尼和弟兄借与
众人免息
2.2 抖擞衣襟表示愿神刑罚不照话而行之人
2.3 百姓阿们
结论﹕
感谢神内部罪恶得以清理
思考﹕
1 什么是内部罪恶?
2 尼希米如何清理这罪?
——良友圣经学院《尼希米记大纲》
【第九课:以身作则(尼5:14-19)】
温习﹕内部罪恶必需清理,外面事工始能兴旺,尼希米从两方面着手﹕
一、归回利息、赎回子民、归还田地
二、起誓照行,由祭司作证,在神面前进行
引言﹕
尼希米是犹大地12 年久的省长,在清理内部事上他作了﹕
一、以身作则借钱给百姓5:10
二、没吃省长俸禄,仆人也无辖制百姓
三、专心造墙
四、招待归回的人
五、尽力为百姓
本论
一、以身作则借钱给百姓
1 借钱给弟兄不可取利(出22:25-27、利25:35-38)
2 同心对外坚固内部,不容怨言不容不公平的事(初期教会例子)
3 以身作则言行由贵冑开始,在祭司监管下全民遵行
二、没吃省长俸禄
1 共12 年之久
2 尼和他的弟兄
3 以前省长每日要粮、酒、银,百姓也受仆人辖制,尼完全清白
三、专心修造
1 他知道自己的使命
2 他也专心作工可能包括耕种用来维持生计或俸禄由王处获得
3 无置买田地
四、招待平民官长150 人
1 150 人同席
2 预备食物
3 与民共力
结论﹕
全民专一团结敌人无法扰乱,圣工得成
思考﹕
1 尼为什么以身作则?
2 为什么要详记食物内容?
——良友圣经学院《尼希米记大纲》
【你怎样面对侍奉 尼希米记5章】
一丶肢体怨言灰心侍奉5:1-2
二丶困于现实放弃侍奉5:3-5
三丶责备他人跌人侍奉5:6-7
四丶纠正错误恢复侍奉5:8-11
五丶悔改归正为了侍奉5:12-13
六丶为人清洁分别侍奉5:14-15
七丶献上爱心助人侍奉5:16-19
──作者不详《圣经查经题目大纲》
【尼希米记第5章应付危难】
外来攻击
内部纷争
|
一、社会贫富悬殊
二、仗义为民请命
三、放弃省长俸禄
|
1.百姓贫穷
2.官长自私
3.怨声四起
1.斥责恶行
2.规劝归还
3.起誓遵行
1.清正廉洁
2.爱心供应
3.求神记念
|
|
──张志新《尼希米记查经分章大要》
【渡过难关】
1) 众百姓贫苦哀号、1/2
2) 缺衣食怨声载道、3/5
3) 有贵胄谋取私利、5/7
4) 斥恶行劝勉众人、8/10
5) 向百姓归还钱粮、10/11
6) 富户都起誓而行、12/13
7) 作省长清正廉洁、14/16
8) 为建城奉献爱心!17/19
——郭提多《尼希米记读经讲道辅导题纲》
【(六)尼希米第一次任犹大省长尼1:1-12:47】
B、重见城墙尼2:12-6:19
5.尼希米首任省长期间的社会改革尼5:1-19
提要:1 犹太人抱怨他们的债务,典当和纳税。6尼希米指责高利贷者,要他们发誓归还。14他不拿俸禄,宽厚待人。──《SDA圣经注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