耶利米哀歌 5
耶利米哀歌第五章注解
壹、内容纲要
【为神子民认罪求神使之回转而哀歌】
一、求神记念我们所遭遇的事(1~6节)
二、所受苦况全因担当祖先的罪孽(7~18节)
三、求神使我们回转得以复新(19~22节)
贰、逐节详解
【哀五1】「耶和华啊,求你纪念我们所遭遇的事,观看我们所受的凌辱。」
〔吕振中译〕「永�琤D阿,记得我们所遭遇的事哦!鉴察垂看我们所受的凌辱吧!」
〔原文字义〕「纪念」记得,回想;「所遭遇的事」(原文无此词组);「观」看;「看」看见,觉察;「凌辱」责备,毁谤,羞辱。
〔文意注解〕「耶和华啊,求你纪念我们所遭遇的事」:意指求神纪念我们的苦境,早日使我们得以脱离。
「观看我们所受的凌辱」:意指经过仔细观察而清楚看见我们从仇敌所受的羞辱,含有早日为我们伸冤的意思。
【哀五2】「我们的产业归与外邦人;我们的房屋归与外路人。」
〔吕振中译〕「我们的产业转归外族人,我们的房屋归与外籍民。」
〔原文字义〕「产业」财产,基业;「归」转动,改变;「外邦人」陌生人,疏离的;「外路人」异邦的,外国的。
〔文意注解〕「我们的产业归与外邦人」:指我们的产业被陌生人侵占。“产业”原是神赐给以色列人,使他们引以为傲的(参利二十24)。
「我们的房屋归与外路人」:指我们自己辛勤建造的房屋被外邦人霸占。因大部分犹太人被掳分散在外邦各地,所遗留在犹大地的房屋则被迁移过来的外邦人霸占。
【哀五3】「我们是无父的孤儿,我们的母亲好像寡妇。」
〔吕振中译〕「我们成了孤儿,没有父亲;我们的母亲简直像寡妇。」
〔原文字义〕「无父的」没有,缺乏。
〔文意注解〕「我们是无父的孤儿」:按照当时的实际情形而言,许多成年男人战死在战场上,或被掳往外邦各地,年幼的男女孩童就成了『无父的孤儿』。本句也可解释为犹太人因为犯罪悖逆神,而被神弃绝,成了好似『无父的孤儿』。
「我们的母亲好像寡妇」:我们的母亲一面可指成年妇女,另一面按照寓意也可指耶路撒冷城(参加四26)。『好像』一词表明本句重在寓意,含有圣城暂时被神遗弃,如同寡妇的意思。
〔话中之光〕(一)神在祂的圣所作孤儿的父,作寡妇的伸冤者(诗六十八5);当我们的属灵情况正常时,必会蒙神看顾而无缺乏。
(二)在神我们的父面前,那清洁没有玷污的虔诚,就是看顾在患难中的孤儿寡妇,并且保守自己不沾染世俗(雅一27)。
【哀五4】「我们出钱才得水喝,我们的柴是人卖给我们的。」
〔吕振中译〕「我们的水是出钱纔有的喝;我们的柴是由代价买来的。」
〔原文字义〕「出钱」银子;「柴」木头,木材;「卖」价钱,(出代价)获得。
〔文意注解〕「我们出钱才得水喝」:在正常的情形下,巴勒斯坦地的饮用水随手可得,如今却需花钱去买,表示犹太人因得罪神,以致生活的资源枯竭。
「我们的柴是人卖给我们的」:仅次于饮用水,烧火用的柴乃是生活必需品,平时俯拾即得,如今却须出代价去买,同样表示资源缺乏,以致生活困苦艰难。
【哀五5】「追赶我们的,到了我们的颈项上,我们疲乏不得歇息。」
〔吕振中译〕「我们被追赶,有轭〔仿西玛库编本加上的〕在脖子上;我们劳劳碌碌,得不到歇息。」
〔原文字义〕「追赶」追逐,逼迫;「颈项」脖子,颈背;「疲乏」辛劳,疲倦;「歇息」休息,安顿下来。
〔文意注解〕「追赶我们的,到了我们的颈项上」:有二意:(1)指敌人的脚踏在我们的颈项上,也就是被仇敌征服的意思;(2)指敌人将轭加在我们的颈项上,也就是被仇敌奴役的意思。
「我们疲乏不得歇息」:暗示在敌人的铁蹄下过奴役的生活,既劳累又不得安息。
〔话中之光〕(一)神啊,你是我的神,我要切切地寻求你;在干旱疲乏无水之地,我渴想你,我的心切慕你(诗六十三1)。
(二)主耶稣说:凡劳苦担重担的人,可以到我这里来,我就使你们得安息(太十一28)。
【哀五6】「我们投降埃及人和亚述人,为要得粮吃饱。」
〔吕振中译〕「我们授手投降于埃及和亚述,为要得粮吃饱。」
〔原文字义〕「投降(原文双字)」给,放置(首字);人手(次字);「埃及」两个海峡;「亚述」一个阶梯;「粮」面包,食物;「吃饱」满足,饱足。
〔文意注解〕「我们投降埃及人和亚述人」:『我们』指留在犹大地的余民;本句意指有的归顺埃及(参耶四十三5),另有的归顺巴比伦(参赛十一16)。
「为要得粮吃饱」:意指目的是为要苟全性命。
【哀五7】「我们列祖犯罪,而今不在了,我们担当他们的罪孽。」
〔吕振中译〕「我们的祖宗犯了罪,而今不在了;我们罪罚之重担由我们担当。」
〔原文字义〕「列祖」父亲,祖先;「犯罪」错过(目标),不中的;「不在」没有,不存在;「担当」负重荷;「罪孽」罪恶,不公正。
〔文意注解〕「我们列祖犯罪,而今不在了」:『列祖』指历代犹太人;『犯罪』指得罪神;『而今不在』指现今已经过世。
「我们担当他们的罪孽」:指圣城沦陷的罪责,却由现今仍旧存活的后辈子孙承担。本节应当不是推卸责任给自己的祖先,而是承认自己乃出自有罪的祖先,一脉相承,理当承担祖先所犯的罪孽(参申五9)。
〔话中之光〕(一)人活着的时候,不仅该为自己在神面前负起责任,并且还要为后代子孙着想,避免祸延子孙。
(二)感谢神,我们若是爱神并守神诫命,神的慈爱也能福临我们的子孙,甚至直到千代(参申五10),所以我们该为后代子孙着想并造福他们。
【哀五8】「奴仆辖制我们,无人救我们脱离他们的手。」
〔吕振中译〕「做奴仆的辖制我们;没有人抢救我们脱离他们的手。」
〔原文字义〕「奴仆」奴隶,仆人;「辖制」管辖,统治;「救」撕裂,营救;「脱离」(原文无此字)。
〔文意注解〕「奴仆辖制我们」:『奴仆』指奉巴比伦分派统治犹大省的各级官员,他们之中有许多是迦南地以东人和亚扪人等,原属为奴的身分(参创九26;尼二10)。
「无人救我们脱离他们的手」:意指他们这些走狗,仗着主人的权势,随意欺压犹太人,却无人伸出援手。
【哀五9】「因为旷野的刀剑,我们冒着险才得粮食。」
〔吕振中译〕「因旷野有刀剑,我们冒着性命之险纔得到粮食。」
〔原文字义〕「因为」面前,跟前;「冒着险」性命;「粮食」面包,食物。
〔文意注解〕「因为旷野的刀剑」:意指在沙漠中出没的阿拉伯强盗,行踪飘忽,抢劫旷野客旅。
「我们冒着险才得粮食」意指运粮食行经旷野,或在空旷处簸晒榖类,必须冒着被劫掠的危险。
【哀五10】「因饥饿燥热,我们的皮肤就黑如炉。」
〔吕振中译〕「我们的皮肤发烧如火炉,是因饥荒之燥热而发的。」
〔原文字义〕「因」面前,跟前;「燥热」蒸腾的热气;「黑」变热;「炉」火炉。
〔文意注解〕「因饥饿燥热」:身体因饥饿而缺乏水分,呈皮包骨状,再加上天气闷热,如此里外烘烤,令人难当。
「我们的皮肤就黑如炉」:由于上述的因素,使得皮肤变成黝黑,如同被火炉烤熟。
【哀五11】「敌人在锡安玷污妇人,在犹大的城邑玷污处女。」
〔吕振中译〕「妇人在锡安被玷辱,处女在犹大城市被强奸。」
〔原文字义〕「玷污(手字)」苦待,使受苦;「玷污(次字)」(原文无此字)。
〔文意注解〕「敌人在锡安玷污妇人,在犹大的城邑玷污处女」:指妇女无分老幼,在本国的大街小巷,被敌人任意奸污。
【哀五12】「他们吊起首领的手,也不尊敬老人的面。」
〔吕振中译〕「首领手被绑住,人被吊起,人对老年人并不尊敬。」
〔原文字义〕「吊起」挂;「首领」族长,领袖;「尊敬」尊崇,有光彩。
〔文意注解〕「他们吊起首领的手」:本句的原文只有三个字:『首领』、『他们的手』、『被挂起来』,可以作如下两种翻译:(1)『他们的手把首领挂起来』,指他们动手处死首领之后,将尸首挂起来示众,这是一种非常侮辱的刑罚(参申二十一22~23);(2)『首领的手被他们挂起来』,这是一种非常痛苦折磨人的酷刑。
「也不尊敬老人的面」:『老人』或作长老,原本在百姓中被人尊敬的人物,却当面被敌人羞辱。
〔话中之光〕(一)顺服作官的首领,乃是顺服神的表示(参罗十三1~5);尊敬老人,也就是敬畏神(参利十九32)。
(二)敬畏神的人,不但尊敬神所设立的权柄,并且彼此互相尊敬(参彼前二17)。
【哀五13】「少年人扛磨石,孩童背木柴,都绊跌了。」
〔吕振中译〕「青年人推着磨,少年人背着木柴而打趔趄。」
〔原文字义〕「扛」举,承担;「背」(原文无此字);「木柴」木头,木料;「绊跌」跌倒,蹒跚。
〔文意注解〕「少年人扛磨石」:『少年人』指三十岁以下的青年人;『扛磨石』指在磨房里推磨,这在当时原本是妇女的工作,故可视为敌人特意羞辱人的奴隶工作(参士十六21)。
「孩童背木柴」:『孩童』指儿童;『背木柴』是相当沉重的工作,在当时也是属于奴隶的工作(参书九21)。
「都绊跌了」:意指无论是推磨或背柴,都负担沉重,力不能胜。
【哀五14】「老年人在城门口断绝,少年人不再作乐。」
〔吕振中译〕「老年人停止了坐城门口,青年人止息了作乐。」
〔原文字义〕「断绝」中止,毁坏;「作乐」音乐,歌曲。
〔文意注解〕「老年人在城门口断绝」:意指城门口见不到老年人了。『城门口』原是长老们在那里断案的地方(参得四1~11),如今城门口不见老年人,表示圣城的生活秩序整个都瓦解了。
「少年人不再作乐」:『作乐』指歌唱和弹奏乐曲;青年人无心欢乐,表示圣城的生活乐趣都消失了。
【哀五15】「我们心中的快乐止息,跳舞变为悲哀。」
〔吕振中译〕「我们心里快乐都止息了,我们的舞蹈变为悲哀。」
〔原文字义〕「快乐」喜乐,欢喜;「止息」中止,毁坏;「悲哀」哀悼。
〔文意注解〕「我们心中的快乐止息」:按原文含有『过节喜乐的气氛』(参尼八10~12)消失殆尽的意思,也就是心中该有的喜乐被忧愁取代了。
「跳舞变为悲哀」:上句是指里面内心的改变,本句则指外面行为的改变;『跳舞』本来是一种快乐的举动(参撒下六14,21),但如今再也快乐不起来,所以也就不跳舞了(参太十一17)。
〔话中之光〕(一)环境影响心境;心境影响举止动作。
(二)我们信徒应当里外一致,口唱心和(参弗五19),行动和内心相符。
【哀五16】「冠冕从我们的头上落下,我们犯罪了,我们有祸了!」
〔吕振中译〕「华冠从我们头上掉下来;我们该有祸阿!因为我们犯了罪。」
〔原文字义〕「落下」掉下,倾覆;「犯罪」错过(目标),不中的;「有祸」悲哀。
〔文意注解〕「冠冕从我们的头上落下」:『冠冕』象征荣耀和尊严;全句意指以色列人的尊荣被外邦人践踏。
「我们犯罪了,我们有祸了」:表示承认因着得罪神,才招致可悲的祸患。
〔话中之光〕(一)
【哀五17】「这些事我们心里发昏,我们的眼睛昏花。」
〔吕振中译〕「为了这事、我们心里发晕,为了这些事、我们的眼昏暗,」
〔原文字义〕「发昏」头晕,不舒服的;「昏花」变黑,变暗。
〔文意注解〕「这些事我们心里发昏」:意指『为这缘故,我们的心情沉重』。
「我们的眼睛昏花」:『眼睛昏花』乃因:(1)过度哭泣,多多流泪(参三48~49);(2)目睹可怕的情景(参三51)所造成,顿觉前途茫茫,惶恐不安。
〔话中之光〕(一)
【哀五18】「锡安山荒凉,野狗(或作“狐狸”)行在其上。」
〔吕振中译〕「都因锡安山荒凉凉,狼在上头走来走去、的缘故。」
〔原文字义〕「荒凉」荒芜,凄凉,丧胆;「野狗」狐狸,狐狼。
〔文意注解〕「锡安山荒凉」:形容昔日繁华的犹大国政治中心所在地,如今变成一片荒凉。
「野狗行在其上」:由于人迹稀少,反成了豺狼和野狗徘徊的地方。
【哀五19】「耶和华啊,你存到永远,你的宝座存到万代。」
〔吕振中译〕「但你呢,永�琤D阿,你永远坐着为王;你的王位代代长存。」
〔原文字义〕「存」留下,居住;「万代(原文双同字)」时代,世代,年代。
〔文意注解〕「耶和华啊,你存到永远」:意指地上的一切虽然改变,但是神却永远长存,丝毫不变。
「你的宝座存到万代」:意指地上的强权虽然此消彼长,不停地变迁,但是神的王权代代长存,一直坐着为王。
【哀五20】「你为何永远忘记我们?为何许久离弃我们?」
〔吕振中译〕「你为甚么永久忘记我们?为甚么长期离弃我们?」
〔原文字义〕「永远」永续的,持久的;「许久(原文复字)」长度(首字);日子(次字);「离弃」弃绝,撇下。
〔文意注解〕「你为何永远忘记我们」:由于长期处在水深火热之中,一直看不见神的救援,好像被神永远遗忘了一般。
「为何许久离弃我们」:神的惩罚已经够久了,仍不见神回心转意,似乎被神弃绝了一般。
【哀五21】「耶和华啊,求你使我们向你回转,我们便得回转;求你复新我们的日子,像古时一样。」
〔吕振中译〕「永�琤D阿,使我们回转归你哦,好叫我们有转机!复新我们的日子,像古时一样哦!」
〔原文字义〕「回转」返回,转回;「复新」更新,修补;「古时」上古,远古。
〔文意注解〕「耶和华啊,求你使我们向你回转,我们便得回转」:本句含有如下的意思:(1)若非神施恩帮助,人不可能有真实的悔改;(2)『向你回转』意指回心转意,从背逆的光景归向神自己;(3)自己也负有回转的责任,不能一味地推托给神。
「求你复新我们的日子,像古时一样」:求神使我们恢复原状,使我们未来的日子好像过去一样美好。
〔话中之光〕(一)先回转,后复新;先悔改,后才有复苏与更新。
【哀五22】「你竟全然弃绝我们,向我们大发烈怒。」
〔吕振中译〕「你若不全然弃绝我们,不震怒我们到极点、就好了!」
〔原文字义〕「全然」鄙视,拒绝;「弃绝」(原文与「全然」同一字);「大发」极度地,非常地;「烈怒」怒气冲冲。
〔背景注解〕犹太人自古在会堂公开诵读《耶利米哀歌》时,习惯上读完五章22节之后,必回头重读五章21节作为全诗的结束。
〔文意注解〕「你竟全然弃绝我们」:本节和20节彼此平行相对应,看似否定式句子,全书的结尾充满悲观,全然绝望。不过,本书的作者先知耶利米,在悲伤之余,处处对神仍满怀期望(参一11,20~22;二20;三19,22~26,31~33,55~59,64;四22;五1,19,21),故依照他向着神的一贯心态,本句宜译作:『除非你全然弃绝我们』(质问的语气),或译作:『难道你实在全然弃绝我们』(怀疑有此可能的语气)。据此译文,则此诗的结尾是在21节,而22节是按希伯来诗的平行句子写法,仅为与20节相对应,并非作者真正心意的结束。
「向我们大发烈怒」:本句是在说明上句『你全然弃绝我们』;只因我们犯罪惹神『大发列怒』,才会招致祂『全然弃绝』我们。
〔话中之光〕(一)我们不可硬着心惹神发怒(参来三15),才不至于被神全然弃绝。
(二)我们的神乃是烈火(来十二29),所以我们应当谨慎,不可得罪祂、惹祂发怒。
叁、灵训要义
【苦难中的祷告】
一、向神倾诉所遭遇的一切苦难(1~18节)
1.求神记念所遭凌辱――耶和华啊,求你记念我们所遭遇的事,观看我们所受的凌辱(1节)
2.产业被外邦人霸占――我们的产业归与外邦人;我们的房屋归与外路人(2节)
3.如同孤儿寡妇一般――我们是无父的孤儿,我们的母亲好像寡妇(3节)
4.缺乏资源生活艰困――我们出钱才得水喝,我们的柴是人卖给我们的(4节)
5.受尽敌人奴役逼迫――追赶我们的,到了我们的颈项上,我们疲乏不得歇息(5节)
6.在铁蹄下苟延残命――我们投降埃及人和亚述人,为要得粮吃饱(6节)
7.承担祖先所犯罪孽――我们列祖犯罪,而今不在了,我们担当他们的罪孽(7节)
8.备受辖制无人施援――奴仆辖制我们,无人救我们脱离他们的手(8节)
9.历经艰险才得餬口――因为旷野的刀剑,我们冒着险才得粮食(9节)
10.又饥又热肤色干黑――因饥饿燥热,我们的皮肤就黑如炉(10节)
11.妇人处女被敌奸污――敌人在锡安玷污妇人,在犹大的城邑玷污处女(11节)
12.领袖长老受尽侮辱――他们吊起首领的手,也不尊敬老人的面(12节)
13.青少年人历经折磨――少年人扛磨石,孩童背木柴,都绊跌了(13节)
14.不分老少同受灾殃――老年人在城门口断绝,少年人不再作乐(14节)
15.欢乐止息转为悲哀――我们心中的快乐止息,跳舞变为悲哀(15节)
16.尊严荣耀被敌践踏――冠冕从我们的头上落下,我们犯罪了,我们有祸了(16节)
17.心昏眼花前途茫茫――这些事我们心里发昏,我们的眼睛昏花(17节)
18.昔日繁华变为荒凉――锡安山荒凉,野狗行在其上(18节)
二、求神复新我们的日子像古时一样(19~22节)
1.地虽改变神却永存――耶和华啊,你存到永远,你的宝座存到万代(19节)
2.愿神眷顾不再离弃――你为何永远忘记我们?为何许久离弃我们?(20节)
3.求使回转得以复新――耶和华啊,求你使我们向你回转,我们便得回转;求你复新我们的日子,像古时一样(21节)
4.莫仍发怒全然弃绝――你竟全然弃绝我们,向我们大发烈怒(22节)
──黄迦勒《基督徒文摘解经系列──耶利米哀歌注解》
参考书目:请参阅「耶利米哀歌提要」末尾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