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iblia Todo Logo
圣经-注释
- 广告 -


约伯记 32 - 章拾穗

约伯记 32

 

约伯记第三十二章拾穗

 

【伯三十二1「于是这三个人,因约伯自以为义,就不再回答他。」

         以利户出现,讲了四篇话,约伯都未回应。以利户一名有“祂是我的神”之意,撒母耳的曾祖父和大卫的一个哥哥都叫此名(撒上一1;代上二十七18)。利未人可拉族中也有一人叫做以利户(代上二十六7)2节说他是布西人。布四是乌斯的兄弟(创二十二21),而约伯是乌斯人(1),可见他和约伯有亲属关系。而兰又是大卫的一个先祖(得四19),这个以利户或为犹大族的人。

此人一直旁听约伯和三友的讨论,因年纪最小,未敢唐突发言。他是唯一能就受苦一事提出新见解的人。他说受苦是对人的操练,以洗净受苦者的罪。可是本书12章已说明,约伯受苦不是因罪,乃是要证明神对他的信任,使撒但的攻击立不住脚。约伯发言中虽有多少自义,但他也不是因此才受苦。以利户道出的人间苦难道理,并非约伯所问好人为何受苦的解答。

以利户的第一次讲话包括:1,“引言”(三十二1~5)2,他虽年轻却比年长的约伯三友智慧(6~14)3,因三友已无话可说,他始介入(15~22)4,要求约伯专心听他说(三十三1~7)5,约伯坚称无辜及神不公正乃不当之言(8~13)6,约伯说神默不作声与事实不符(14~28)7,呼请约伯听他说话(29~33)――《启导本约伯记注释》

         以利户接连展开四次辩论,本文是他的第一次辩论。在进入正文之前,他展开了颇长的导论(321~331),并以对约伯的个人劝告结尾(3329~33)。约伯在本文中的主张如下:①在与朋友们进行辩论的过程中,约伯曾说过神是严格地查明审清罪恶的神(106),而且是铁面无私地倾倒愤怒的神(169~14198~12)。为了反驳约伯的此番言论,以利户强有力地主张了“神的怜恤”(3324);②约伯的三位朋友一致地认为约伯所遭遇的苦难是特定的罪行所导致的因果报应式惩罚(116185225),约伯则为了反驳他们就越加顽固地坚持自己的纯全(1318276)。然而,以利户则从“锤炼”这一积极角度去理解试炼的原因和目的(332930);③以利户的罪观也远比朋友们更具终极意义和普遍意义,强调了由代赎而来的拯救和恢复(331224~26)。以利户的属灵之洞察力要超越三个朋友,然而就结果而言,以利户也没有能够为约伯的实际苦衷或内心的争扎(915179)提供良策,令人不禁有些遗憾。――《圣经精读本》

    新的发言人──以利户是以一段叙述性的散文来引介的。有些编者将卅一40c的结论(即约伯讲论的终了)与开头的评论──这三个人(他们在二11,十九21,四十二10中,被指明为约伯的「朋友」,是前后一致的)不再回答约伯──连接起来。其含义是:他们认为与一个自以为义的人理论是白费唇舌的379——《丁道尔圣经注释》

  约伯作了出色的辩护,朋友们却认为他顽固不化,固执己见,自以为义,所以就不理他了。他们无法驳斥他的观点,但又不愿放弃自己的传统观念。约伯只要承认自己有罪,他们就满意了。但约伯不能违心承认,所以他和以利法,比勒达,琐法他们的辩论在僵局中结束。──《SDA圣经注释》

 

【伯三十二1~5约伯与朋友之间的争论已终结,彼此仍各持己见;站在旁边的年轻人以利户见约伯的朋友未能令他折服,便毛遂自荐与约伯说话。――《串珠圣经注释》

 

【伯三十二1~24本文属于转折部分,起着衔接约伯的最后辩论与神之显现的桥梁作用。约伯的发言使朋友们哑口无声,而因年少默默在旁静观辩论之自始至终的以利户开始发怒展开辩论。他之所以向三个朋友发怒是因为他们以牵强不周全的逻辑操之过急地论断了约伯,之所以向约伯发怒是因为约伯一味地主张了自义。以利户借着长达五章的辩论,以较为客观的眼目和平静的心境指出约伯的错误认识,使辩论走上了新的台阶。然而,他的辩论也未能走出人的软弱,也就没有能够为约伯现实中的苦难提出明确的回答。――《圣经精读本》

 

【伯三十二2「那时有布西人兰族巴拉迦的儿子以利户向约伯发怒,因约伯自以为义,不以神为义。」

         “以利户”,亚伯拉罕侄儿布西(创二二21,那里作布斯)的后裔。他看见约伯与三位朋友的整个对质过程,不能再控制自己不说话。他不说话因为他比较年轻(6)。年长的人既然不能说服约伯(12),他便觉得自己不能不开口说话(18)――《约伯记雷氏研读本》

         「布西人」:布西是乌斯的兄弟(2221)

          「不以神为义」:即以神犯了错。――《串珠圣经注释》

         巴拉迦的儿子以利户:巴拉迦”这一名字具有“神祝福”之意。“以利户”之名则具有“他是我的神”之意。由此来看,以利户属于敬畏独一真神耶和华的团契――《圣经精读本》

    只有以利户才介绍了父亲与部族的名字,以及种族的成员(布西人);虽然曾有许多的提议,但这些名字并未获得确认,这些名字显然是西闪族的,但布西同时与亚兰人(创廿二21)和亚拉伯人(耶廿五23)有亲戚关系,就像乌斯地一样(伯一1)——《丁道尔圣经注释》

         「约伯的话说完了」(三十一40),他真的再也没有开口,而是安静等候神向他说话;读者可能也忍耐到了尽头,迫切希望知道神的答案。但是,神竟然还是没有出现,却突然出现了一位年轻气盛的以利户,夹枪带棒、劈头盖脑地发表了一通本书最长的长篇大论,然后又神秘地消失了。在本书中,只有以利户的来历被详细介绍(2),提醒我们特别留意这位特殊人物的讲论。──《圣经综合解读》

         「布西人」(2)可能是亚伯拉罕的侄子「布斯」的后裔(创二十二21),「布斯」和「乌斯」(创二十二21)是兄弟,而约伯是「乌斯地人」(1),他们可能有亲属关系。「巴拉迦」(2)这个名字的意思是「神祝福的」,「以利户」(2)这个名字的意思是「祂是我的神」。──《圣经综合解读》

         「约伯自以为义,不以神为义」(2),意思是「约伯自以为有理,反过来就是认为神没有理」。因为约伯若是对的,自然就会推论出神是错的(四十8)。三位朋友只有不堪一击的肤浅神学,而以利户却有人类最深刻的属灵洞见;三位朋友不能指出约伯的错误,以利户却能点出约伯的误区;三位朋友号错了脉、开错了方,而以利户却能号对脉、但还开不出药方。因为以利户只是神的开路先锋,再深刻的神学也不能更新约伯的生命,最后还是需要神亲自施行医治。──《圣经综合解读》

         「布西人」:「布西」原本是「乌斯」的弟兄 2221 ,约伯又是乌斯地人」 11

         「兰」族:字义是「高贵的」、「高的」。

         「巴拉迦」:字义是「神所祝福的」。

         「以利户」:字义是「他是我的神」。──蔡哲民等《约伯记研经资料》

  以利户。以利户的情况不详。在他的讲话的前后,都没有提到他。但书中对他先辈的介绍要比别人详细。以利户是普通的希伯来名字,意为“祂是(我的)神”(见撒上11;代上12202672718)。他父亲的名字“巴拉迦”意为“神祝福”。“兰族”说明以利户来自亚伯拉罕的兄弟拿鹤的家族(222021;参创1129)。有人认为兰是得419和太134所提到的大卫的祖先亚兰。还有人认为他是创2221所提到的拿鹤家族的一员。

  自以为义。以利户长篇讲话的动机是为神辩护。他没有提约伯的过去。他是个哲学家,只是为一种观点辩护。他的论题是:“人有权利对神抱怨吗?”

 

三十二2 布西人布西是亚伯拉罕的侄儿(创二十二20~21;和合本:「布斯」),相信是这一族亚兰人(兰族)的始祖。按照先知耶利米,布斯和示巴、底但都包括在内(耶九25,四十九32)。亚述王以撒哈顿的年表提到一个称为巴朱(Bazu)的地名,按考证是波斯湾中今日称为巴林的岛屿。──《旧约圣经背景注释》

 

【伯三十二3「他又向约伯的三个朋友发怒,因为他们想不出回答的话来,仍以约伯为有罪。」

    约伯可以指出神是错的,藉以证明他的论点;朋友可以指出约伯是错的,藉以证明他们的论点;但没有一方是成功的。根据抄写的传统,希伯来经文原来是读作「而他们宣称神是错的」(参思高、现中),大概是因为他们无法回答约伯,而不是因为他们所作的任何陈述。他们承认约伯的立场是无可反驳的,遂给这种推论留地步。两种结论──约伯的:他是对的;朋友们的:神是错的──都是以利户所作的推论,他以他的逻辑为傲。——《丁道尔圣经注释》

         「他们想不出回答的话来,仍以约伯为有罪」(3),意思是三位朋友无法反驳约伯,但却武断地认定约伯有罪,越帮越忙。──《圣经综合解读》

         「想不出回答的话来,仍以约伯为有罪」:意思就是约伯三友无法反驳约伯,却又早已认定约伯有罪。有辱使命(假设帮助约伯是神给三友的使命的话)──蔡哲民等《约伯记研经资料》

  以利户认为以利法,比勒达和琐法所提出的理由不够充足。所以他要提出一套他自以为有说服力的哲理,来解决约伯的生活和他的苦难之间表面的矛盾。以利户和约伯的朋友们一样,都责备约伯,但是理由不同。──《SDA圣经注释》

 

【伯三十二4「以利户要与约伯说话,就等候他们,因为他们比自己年老。」

         表明了以利户至今克制自己不发言的原因,那就是约伯与三个朋友要年长于他。由此我们可以清楚地窥视到古代社会的尊老思想。尊敬老人不仅合乎人伦,也有益于敬虔的信仰(61)。然而,若因过于尊敬老人而导致歪曲真理的消极结果,就理当有所扬弃。――《圣经精读本》

    以利户现在要矫正这个失败。到目前为止,他因为尊敬他们年老而抑制自己。现在他加进来了,结合了敬意与武断,这种结合正是年轻人的心态看见一些,但却是清楚看见的。——《丁道尔圣经注释》

         以利户十分尊重年纪大的人,虽然内心忿怒,仍然等待约伯三友没话说了才发言。我们是否也这样尊重别人呢?──蔡哲民等《约伯记研经资料》

 

【伯三十二5「以利户见这三个人口中无话回答,就怒气发作。」

         约伯在法庭上发表了最后的誓言(三十一35~37),却无法用誓言逼法官出来说话,一切只能由神主动发起。神让半路杀出一位以利户,约伯说了六章(161),他也说了六章(165),比任何一位朋友说得都多。原文用了三个「怒חָרָה/khä·rä(235)字,表现了这位年轻人的聪明自负,但竟无人反驳。他的六章长篇讲论貌似冗长,但却是精心设计的对称结构,按照相反的顺序,一一响应了约伯的六章长篇发言,仿佛他就是约伯所盼望的那位「听讼的人」(33)

oA. 「无智慧的人」(二十六3)

o B. 「祂大能的雷声谁能明透呢」(二十六14)

o  C. 「神夺去我的理」、「我持定我的义」(二十七1~23)

o   D. 「智慧有何处可寻」(二十八1~28)

o    E. 「我借祂的光行过黑暗」、「我以公义为衣服」(二十九1~三十一40)

o     F. 以利户出场(三十二1~三十二22)

o    E1. 神「看他为义」、「使他被光照耀,与活人一样」(三十三1~三十三30)

o   D1. 「你不要作声,我便将智慧教训你」(三十三31~三十四37)

o  C1. 「你以为有理,或以为你的公义胜于神的公义」(三十五1~三十六23)

o B1. 「所发的雷声显明祂的作为」(三十六24~三十七23)

oA1. 「自以为心中有智慧的人」(三十七24)──《圣经综合解读》

 

【伯三十二6「布西人巴拉迦的儿子以利户回答说:“我年轻,你们老迈,因此我退让,不敢向你们陈说我的意见。」

         以利户年少气盛,怒责比他年长的约伯三友,自称有全能者的灵在他里头说话(818);然后解释为何要发言(15~22)――《启导本约伯记注释》

         「意见」:原文为「知识」。――《串珠圣经注释》

    年长理应先言,寿高当以智慧诲人(6),但真正使人有智慧的是全能者置放在人心里的灵,这灵能使人「聪明」(bin,意「明白」,明白事理之意);言外之意乃是,社会上年高德劭的人如面前的三人不一定有智慧或明白公平,故此他们也当听以利户的话(6~10)。──马有藻《揭开痛苦的面纱──约伯记诠释》

 

【伯三十二6~7以利户让年老的人先说,但却失望了;朋友们也已经倚老卖老过了(十五10),以利户并不认为他只是要提供另一种意见而已,这个字的意思是「知识」(NEB)——《丁道尔圣经注释》

         年轻的以利户首先声明,自己尊重长者(6~7),所以安静「退让」(6)。但现在看到这些老人都说不到点子上(9),实在看不下去了,所以不得不发言(10)──《圣经综合解读》

 

【伯三十二6~14反驳年长者有智慧之说。――《串珠圣经注释》

         6~22节是本书中最冗长的开场白,以利户虽然年轻,说话却和老人一样唠叨;他看到了老人的问题,却看不见自己也像老人。他的话里几乎每一句都充满了「我」(除了891215),本章一共提到27次「我」,比任何一位朋友提到的「我」都多。而约伯和三位朋友可能都说累了,也懒得理他。──《圣经综合解读》

 

【伯三十二7「我说,年老的当先说话,寿高的当以智慧教训人。」

         在正常的情况下,「年老的当先说话;寿高的当以智慧教训人」(7)。但智慧不是从肉体中来的,惟有「神明白智慧的道路,晓得智慧的所在」(二十八23),也惟有「全能者的气使人有聪明」(8)。因此,有智慧的长者应该「六十而耳顺」(《论语·为政》),用更宽阔的心胸来聆听年轻人的意见,并要提醒自己:人的年纪越大,肉体也越容易刚硬。──《圣经综合解读》

  以利户经过一番思想斗争。他本来想说话,但理智和传统观念告诉他要让年长者以智慧教训人。──《SDA圣经注释》

 

【伯三十二8「但在人里面有灵,全能者的气使人有聪明。」

         全能者的气使人有聪明:因为老人通过各种经验而积累了丰富的人生经验,他们的意见自然会受到尊重(1932;王上126;箴1631)。以利户不仅对这种普遍性的看法表示赞同(7),还指出了会有例外(9),委婉地责备了三个年老朋友的愚昧。本节中的“全能者的气”,也使用了神所吹进亚当鼻孔的“生气”,与2733343414相同。通过本节,以利户想要强调自己的辩论合乎神的旨意。本节对我们有以下两种启发:①人的生命之源是神,智慧的“终极”授予者也是神(代上2212;赛112);②因此,若不借着启示,人就无法认识神(1626;弗117)――《圣经精读本》

       。以利户在这里提出了尽管他年纪最小,仍要他发言的理由。他认为智慧不是来自年龄,而是来自神的灵。由于它是神的恩赐,年青人和老年人都能拥有它。──《SDA圣经注释》

 

【伯三十二8~9智慧总是从神而来,但并非总是从年长者而来。以利户断言,尽管约伯的朋友比他年长,却没有智慧,因为他们都不能说服约伯,使他承认自己的受苦是由于罪。“尊贵的”。这里指年龄上的尊贵,即年长。――《约伯记雷氏研读本》

         智慧乃是神所赐,但寿高者不一定有智慧。――《串珠圣经注释》

         这个知识并不晓得是来自何方,卅二8提示说,使人有聪明的是全能者的气,但这气如果借着创造而放在人里面,为什么如此少人有智慧呢?以利户虽未曾自称有特别的灵感,却的确在卅三14~15暗示一个梦境的启示,比较像是以利法的(12及下),那里也用了同一个字,但这里所用的是阴性字。——《丁道尔圣经注释》

 

【伯三十二9「尊贵的不都有智慧,寿高的不都能明白公平。」

         「尊贵的不都有智慧;寿高的不都能明白公平」(9),更可译为「寿高的不都有智慧,年老的不都明白公平」(和合本修订版,英文ESV译本)──《圣经综合解读》

  尊贵的。或“许多的”。七十士译本,叙利亚译本,以及武加大译本均译为“年老的”。──《SDA圣经注释》

 

【伯三十二10「因此我说,你们要听我言,我也要陈说我的意见。」

  智慧是神的恩赐,不受年龄或身份的限制。所以以利户大胆地表达了自己的看法。──《SDA圣经注释》

 

【伯三十二11「“你们查究所要说的话;那时我等候你们的话,侧耳听你们的辩论,」

         ● 3211 原文是「看哪,我等候你们的话,侧耳听你们的辩论,你们查究言语;」,意思是约伯三友寻找言语来响应约伯时,以利户等待、聆听他们的话。──蔡哲民等《约伯记研经资料》

  本节暗示以利户一直在仔细听取约伯朋友们的话。──《SDA圣经注释》

 

【伯三十二11~13以利户续指出,三人无一能「折服」(yakah)或「驳倒」(anah,意「回答」)约伯(11~12),因此他们不能说自己有智慧(13)。而以利户却自信可以回答约伯,因他觉得有神的智慧与他同在(14,参卅三33)。──马有藻《揭开痛苦的面纱──约伯记诠释》

         「侧耳听你们的辩论」(11),原文与约伯所说的「我仍不信祂真听我的声音」(16)使用了同一个「留心听אָזַן/ä·zan」。「折服יָכַח/yä·kahh(12)原文是「证明、决定、判断」,与「听讼的人」(33)是同一个词。因为三位朋友「无一人折服约伯,驳倒他的话」(12),以利户才不得不出场发言,这些词暗示他把自己当作约伯所盼望的那位「听讼的人」。──《圣经综合解读》

 

【伯三十二12「留心听你们,谁知你们中间无一人折服约伯,驳倒他的话。」

         「折服」:「使信服」、「改正」,这里是「判断者」的意思。

         「驳倒」:「回应」、「回答」。──蔡哲民等《约伯记研经资料》

  以利户指出约伯没有被说服。他的观点也没有被对手们所驳倒。──《SDA圣经注释》

 

【伯三十二13「你们切不可说,我们寻得智慧;神能胜他,人却不能。」

         以利户劝三位朋友不要以为约伯智慧高超,人不能胜他。――《串珠圣经注释》

         不可说……神能胜他,人却不能:责备三个朋友无法回答约伯的辩词。表明他们虽失败,但自己则能驳倒约伯的论述,并有信心以真理说服他。――《圣经精读本》

    这可能是配合第9节,应该注意它与第廿八章的关联。第13b节并不清楚,NEB 以之为一个陈述,结果是只有神能反驳约伯(吕译、现中亦同);但是这样,以利户为什么企图要这么有把握地去做这件事呢?RSV 与思高将之附属于第\cs1613a节,作为令朋友们困惑的「智慧」之一部分;但他们所得的结论并不是约伯拥有了只有神才能操纵的智慧。——《丁道尔圣经注释》

         「我们寻得智慧;神能胜他,人却不能」(13),意思可能是:最有智慧的方法是不再回答自以为义的约伯(1),而是让神自己去对付他。──《圣经综合解读》

         「胜他」:原文是「追赶他」。──蔡哲民等《约伯记研经资料》

  不清楚这句话是指以利户的想法,还是约伯朋友们的观点。若是后者,以利户是在警告朋友们不要以只有神能驳斥约伯为由,替自己说服不了约伯辩护。若是前者,则是指只有神才能使约伯谦卑。聪明人未能驳倒约伯的观点。他们的传统和规条显得苍白无力。神将接手完成他们所没有能够完成的工作。──《SDA圣经注释》

 

【伯三十二14「约伯没有向我争辩,我也不用你们的话回答他。」

         以利户暗示自己有神的智慧可驳倒约伯。――《串珠圣经注释》

    连接之处并不清楚,除非以利户的意义是:到目前为止,约伯还没有把他包括在讨论中,但如果他参与其中,他当然不会照着朋友们的方法了;讽刺的是:他的立场与他们的太相同了。——《丁道尔圣经注释》

         「我也不用你们的话回答他」(14),指以利户不会像三位朋友一样,毫无根据地定罪约伯,也不会搬出人生经验、神秘经历、传统教条或个人意见来与约伯争辩,而是用神所启示的智慧(8)驳倒约伯。──《圣经综合解读》

         「争辩」:「排列言语」、「安排言语」。──蔡哲民等《约伯记研经资料》

  向我争辩。以利户可以比较客观地提出自己的看法,因为约伯尖锐的话语不是针对他的。他只是旁观者。

  你们的话。以利户打算采用新的方法。三个朋友的看法大同小异。以利户承诺要提出新的内容。──《SDA圣经注释》

 

【伯三十二15「“他们惊奇,不再回答,一言不发。」

    从第14节的第二人称,变到第15节的第三人称,提示出以利户在这时转向约伯,以之为说话的主要对象;但当他继续说时,偶尔也会对朋友们说话(比较卅三1与卅四2开头的话)——《丁道尔圣经注释》

         「惊奇」:「被惊吓」、「被彻底破坏」。指的应该是约伯三友听完约伯的最终辩论之后的反应。──蔡哲民等《约伯记研经资料》

  以利户的这句话可能是对约伯说的。用了第三人称也许是为了客观一些。他所指的是三位朋友。他似乎责怪他们未能驳倒约伯的观点。──《SDA圣经注释》

 

【伯三十二15~22解释为何加入与约伯辩论。――《串珠圣经注释》

         6~11节以利户驳斥了三个朋友,自15节起以约伯为讲话的物件(15节起以第三人称称呼了三个朋友)。在本文,他将自己不能参与辩论的心境比作“没有出气之缝的盛酒襄”和“新皮袋”(19),为要发酵而把酒盛在皮袋的时候,有时候气会涨满皮袋而使之破裂(917)。以利户说到甚至连“新皮袋”都快要破裂,特意强调了自己的憋闷。①他似乎自觉到了一种先知般的使命,犹如耶利米呼喊说“我若说不再提耶和华,心里便觉得似乎有烧着的火”(209);②表达了想要守护真理的强烈渴望。他视约伯的辩词为几近亵渎神圣的狂妄刻毒之言,而听到三个朋友肤浅的理论之后便痛感内中没有真理。其它的尚且不论,就以利户对真理的积极态度,可以说是圣徒的典范。――《圣经精读本》

         15~16节对三位朋友的称呼从「你们」(14)变成了「他们」(15),表示以利户开始转向约伯说话。──《圣经综合解读》

 

【伯三十二16「我岂因他们不说话,站住不再回答,仍旧等候呢?」

  年轻的以利户不耐烦了,所以责怪年长者保持沉默,并急于表达自己的观点。──《SDA圣经注释》

 

【伯三十二17「我也要回答我的一份话,陈说我的意见。」

         17~20节是以利户表达自己里面充满负担。「盛酒之囊」(19)指皮袋。古代中东人把新酒放在皮袋中,继续发酵所产生的气体会使封紧的皮袋膨胀起来。──《圣经综合解读》

  决心已下。以利户不再等待了。他对朋友们静默的容忍已经到了极头。──《SDA圣经注释》

 

【伯三十二18「因为我的言语满怀,我里面的灵激动我。」

         “我里面的灵”。以利户的心灵,而不是圣灵。――《约伯记雷氏研读本》

    我的言语满怀,罗利简洁地解释说:「没有一个人会驳斥这句话」(p.267)。至于,参第8节。——《丁道尔圣经注释》

  我的言语。或“事情”。参琐法在伯2023的话。约伯朋友们再也没有话可说了。以利户却“言语满怀”。

  我里面的灵。即“我心中的灵”。──《SDA圣经注释》

 

【伯三十二19「我的胸怀如盛酒之囊没有出气之缝,又如新皮袋快要破裂。」

         以自己满肚话语比作新酒放在新皮袋内发酵,产生气体,必须放出,否则会弄穿皮袋;同样,他不能不说话。――《串珠圣经注释》

         「胸怀」:原文是「肚腹」。

         ● 3219 是用新酒放在皮袋中,还会继续发酵产生气体,如果把皮袋封紧,就会膨胀起来。新皮袋有弹力,还可以撑一下,旧皮带就会很快撑破了。──蔡哲民等《约伯记研经资料》

  古代皮囊里的果酒如果发酵膨胀,就可能使皮囊爆裂(见太917),正好用来比喻以利户有满腔的话要说。──《SDA圣经注释》

 

三十二19 没有出气之缝的酒囊新皮袋能够装载发酵中的新酒,因为它能随之膨胀。但如果没有出气之处,新皮袋依然有爆裂的危险(耶二十9)──《旧约圣经背景注释》

 

【伯三十二19~20以利户以煞费心机之想象的帮助,来衡量他想要说话之不可抵挡的冲动。盛酒之囊这个字只有出现在这里,所以其意义取决于上下文,没有人提出具说服力的其他解释。——《丁道尔圣经注释》

 

【伯三十二20「我要说话,使我舒畅,我要开口回答。」

  朋友们的长篇大论使他愈发失去耐心。他快要忍不住了。──《SDA圣经注释》

 

【伯三十二21「我必不看人的情面,也不奉承人。」

         我必不看人的情面,也不奉承人:约伯曾指责朋友们打着为神而言的幌子而谈论不义(1317),并言明自己不曾依仗身份与地位压迫低微之人(3113)。为了防止约伯的责难,以利户便重复强调自己在神面前是不偏不倚的。在本节中,以利户对所谓的“奉承”表现出了极大的厌恶,奉承的原因和结果略考如下:①原因:奉承出自人的自私与卑躬屈膝,从积极的层面考虑是为了得到宠爱,从消极的层面来说则是为了免遭灾害,各自源于虚假和卑屈;②结果:容奉承之地自然会无视神的公义。并且,奉承最终会导致双方的毁灭。因为爱听人的谄媚之言,会使判断力下降而积累罪行,并因此而突然败亡,而寄生于它的人也会与它一同没落。“凡油滑的嘴唇和夸大的舌头,耶和华必要剪除”(123)――《圣经精读本》

  不看人的情面。以利户诚心希望自己公正。他不承认自己有偏见,也不希望受年龄,地位和个人情谊的影响。他的观点肯定会得罪一些听的人;所以他觉得需要申明一下自己的客观性。

  不奉承人。东方人惯用华丽的辞藻奉承人。约伯(175),诗人(1223;诗7836)和所罗门(2167212823)都谴责这种行为。──《SDA圣经注释》

 

【伯三十二21~22以利户尚未说明他的资格,只是他已忍不住要说话。约伯曾警告朋友们,在他们评断他的案件时,要提防一面倒的情形,就算他们是站在神那一边似的(十三7~8)。现在以利户发誓拒绝看人的情面,但他却说到奉承人,他似乎只是要说:他会率直地说,不会给任何人挂头衔。他已经说明他为什么不需要拿敬长者,而他所提出的理由,是约伯曾经用来废除社会差异的(卅一14~15)。神必刑罚他,而这同时适用在侮辱与谄媚上。——《丁道尔圣经注释》

         以利户首先声明「我不晓得奉承」(22),表示自己一定会客观、公正(21~22),不会用好话来哄人开心、糊弄差事。他的话果然很不好听,完全不用「三明治」的技巧:把批评夹在赞美中间。他的话非常呛人,就像辣椒、像芥末,一上来就把约伯辣得够呛。──《圣经综合解读》

 

【伯三十二22「我不晓得奉承,若奉承,造我的主必快快除灭我。”」

         当约伯最坚信自己无罪的时候,也是他自我防卫的意识最强的时候(三十一37)。一个硬着颈项的人很难听进神的话,因此,神在亲自发言之前,又打发来另外一个工具,拆去他的围墙。「我们原是祂的工作,在基督耶稣里造成的」(弗二10),三位朋友是神使用的工具,以利户也是神使用的工具。虽然每个工具都不是完全的人,但所有的工具都与环境配搭,为了让我们成为神手中的杰作——有些工具是为了清理我们生命中的死角,有些工具是为了破碎我们的肉体,有些工具是为了柔弱我们的心,有些工具是为了唤醒我们的灵。因此,时候到了,以利户这个工具就出现了,他的作用就像他的名字所表明的:「祂是我的神」。神使用年轻气盛的以利户作为祂的开路先锋,「在旷野预备耶和华的路,在沙漠地修平我们神的道」(赛四十3),把约伯从自怜、自恋和自义中唤醒,指出约伯的误区,让他看到自己的盲点。当约伯的心被预备好之后,神将亲自显现,「从旋风中回答约伯」(三十八1)──《圣经综合解读》

         「奉承」:原文是「加称号」、「给名号」的意思。不一定是奉承有可能包括「扣帽子」、「加罪名」的意思。

         以利户在这里说明自己因为无法忍受约伯三友就是无法驳倒约伯,所以忍不住要发言。──蔡哲民等《约伯记研经资料》

  以利户认为,如果他奉承人,神就会制止他。他言行一致。在他的整篇讲话中,我们不能说他不诚实。──《SDA圣经注释》

 

【思想问题(32)

 1 你认为以利户向约伯发怒有理么?参2节。试综合上文约伯所发表过的话,他是否自以为义,不以神为义呢?参717~21 916~20 28~32 106~7 275等。

 2 以利户充满激情,直言约伯及其三友的不是,这种做法正是年轻人的作风(21~22),这给你什么监戒或榜样?

    ──《串珠圣经注释》

 

【伯三十二1~三十三33神常警诫人:本段为以利户第一回合的发言。――《串珠圣经注释》

 

【伯三十二1~三十七24321~3724以利户这段发言到底是约伯记原著,还是以后的人外加的?其实是有争议的,不同的学者持不同的立场。不过我们认为这段比较可能是原著的一部分。──蔡哲民等《约伯记研经资料》

 



跟着我们: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