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篇 30
诗篇第三十篇拾穗
【诗三十篇题注】「大卫在献殿的时候,作这诗歌。」
在这篇个人的感恩诗里,大卫承认神的拯救,呼吁会众与他一起赞美神(1~5节);他想起自己过往的罪(6~10节),重申他对神的赞美(11,12节)。“献殿”。可能是奉献即将兴建圣殿的地点(代上二一26;二二1)。――《诗篇雷氏研读本》
这是一篇个人的感恩诗。诗人患重病(2节),获神拯救痊愈,发出感谢之声。题注说是“大卫在献殿的时候,作这诗歌”。若此诗为大卫所作,最可能的背景是他为建殿奉献财物和材料的事(见代上二十一1~二十二6)。他作此诗或为日后献殿之用。因此2,3两节当指《代上》二十一17~30所记的苦境。他倚靠军队不信赖神(代上二十一1~8),以致犯罪,神后来怜悯他,止住瘟疫(代上二十一9~17)。本篇5节抒发他的无限感谢,成为千古传诵的名句。
本诗以尊崇神开始,因祂拯救诗人脱离死亡(1~3节);他促请圣民一同感恩(4~5节),然后讲述蒙恩的经历,而以称谢结束(6~12节)。――《启导本诗篇注释》
神奇妙的带领。大卫晚年,回顾一生,感谢颂赞神的恩典保守一生。感恩的内容:①在痛苦中呼求神,神垂听并医治(2节);②神的怒气不过是转眼之间,恩典乃是一生之久(5节);③每当骄傲犯罪,只要悔改,神必赦免(6~10节)。本诗分为:①个人感恩的缘由(1~3节);②劝勉会众感恩(4,5节);③个人感恩的深层理由(6~10节);④许愿永远感谢赞美(11,12节)。献殿之歌,有特殊历史背景的标题。大卫时代没有圣殿,他从个人角度写了这首诗。B.C.165年,以色列人重献被安提阿古四世(伊彼凡尼)玷污的圣殿,因本诗与当时境况非常相符,从此作为献殿之歌。――《圣经精读本》
◎「大卫在献殿的时候」:可能是指奉献「圣殿」或「宫殿」。由原文来说,两者都有可能,但如果此处是指圣殿,那就是大卫预先为献圣殿作诗歌了。这首诗歌于新约时期,变成与「献殿节」、「修殿节」相关。
「献殿」(1节)可能是大卫为建殿奉献财物和材料(代上二十二1~4)。当时大卫数点以色列人,倚靠军队而不是神(代上二十一1~8),以致犯罪,神后来怜悯他,止住瘟疫(代上二十一9~17)。犹太人举行献殿节时诵读此篇。──《圣经综合解读》
●献「殿」:SH 1004,「房屋」、「住处」。──蔡哲民等《诗篇研经资料》
序言——这是一首感恩诗,纪念脱离大危险,或许是一场重病。题记“大卫在献殿”含义不明。本诗可能是大卫为献殿而作,也可能是在瘟疫爆发以后,为奉献耶布斯人阿珥楠禾场的祭坛而写的。这里是为将来的圣殿所选的地址(见代上21:14~22:1)。本诗很有个性。诗人为神的仁慈,和自己在患病期间的经历而深表谢意。现在本诗是在献殿节时宣读的。──SDA圣经注释
【诗三十1】「耶和华阿,我要尊崇你,因为你曾提拔我,不叫仇敌向我夸耀。」
「提拔」:原指把水桶从井里拉上来(出2:16译作「打水」,此处形容神从坑中(3)把诗人救拔出来。――《串珠圣经注释》
不叫仇敌向我夸耀: 诗人肉体虽有痛苦,但社会藐视与排斥带来的精神痛苦,更难承受。看到仇敌为这痛苦与失败而喜乐,更是加倍地痛苦。诗人满心感谢神免去这些痛苦。――《圣经精读本》
我们都是被神「提拔」(1节)的人,不是靠我们自己的德行,而是因着神的怜悯和恩典,将我们从罪恶和死亡的深「坑」中拉了上来,「叫我们与基督耶稣一同复活,一同坐在天上」(弗二6),「不叫仇敌向我夸耀」(1节),而叫撒但蒙羞。──《圣经综合解读》
●「尊崇」:SH 7311,「高举」、「赞扬」、「赞美」。
●「提拔」我:SH 1802,「拉起」、「救拔」。此字本来是指「由深井中打水上来的动作」,后来引申为「救拔」。──蔡哲民等《诗篇研经资料》
尊崇。颂扬,以最高的思想感情。
提拔我(dillithani)。词根是dalah,指从井中提水(见出2:16,19)。诗人颂扬神把他从第2,3所说的危险中救出来。──SDA圣经注释
【诗三十1~2】曾提拔我是很生动的描述,翻译也准确,这个字是讲将桶从井里拉上来。那井就如死亡一般深(阴间),所以会落到如此地步,是因生病的缘故(2b节),而不是因战争。不过,大卫在痛苦之中,心灵最牵挂的居然是仇敌的嗤笑(1b节)──这与以后的希西家王类似,惟恐他的盼望与计划半途夭折(王下十九3)。参,保罗在使徒行传二十24积极性的想望,以及提摩太后书四7所记其最终的实现。──《丁道尔圣经注释》
【诗三十1~3】复述遭难和获救的经过:诗人曾患重病,病入膏肓,临近死亡边缘;在此情形下,他求神治愈他的病。神果然听他的祈祷、医好了他。――《串珠圣经注释》
◎ 30:1~3似乎是描述作者生病蒙神医治的经历。──蔡哲民等《诗篇研经资料》
【诗三十2】「耶和华我的神阿,我曾呼求你,你医治了我。」
2~3节可能指神止住瘟疫(代上二十一17~30)。──《圣经综合解读》
呼求。他呼求的内容在第8~10节。
医治。该词可以喻指解除内心的苦恼(见诗41:4),但这里是指医治精神和肉体的疾病。大卫看见自己的同胞在瘟疫流行期间的苦难,心里难过,几乎无法忍受(见撒下24:13~17;见本诗序言)。──SDA圣经注释
【诗三十3】「耶和华阿,你曾把我的灵魂从阴间救上来,使我存活,不至于下坑。」
“你曾把我的灵魂从阴间救上来”。即神拯救他离开死亡的边缘。――《诗篇雷氏研读本》
“坑”指阴间,代表死亡。――《启导本诗篇注释》
「坑」:象征死亡,与「阴间」相应)。――《串珠圣经注释》
阴间……不至于下坑: 诗人感谢神多次从死亡中救拔。神保守我们世上的生命固然值得称谢,更令人心怀感恩的,则是神赐永生。――《圣经精读本》
请注意诗人三次用了“曾”字。可见神的救恩是已成了的事,并不是所盼望的事。“阴间”和“坑”是指死亡的字句,他病极重,甚至没有生存的可能。从这危急中,神却将他救活了。── 包忠杰《诗篇注解》
●「灵魂」:SH 5315,「自我」、「生命」。
●下「坑」:SH 9533,「坑」、「井」。此字常用来指「阴间」、「地府」。──蔡哲民等《诗篇研经资料》
我的灵魂。或“我”(见诗16:10注释)。
阴间(she'ol)。喻指死者的住处(见箴15:11注释)。最自然的解释就是诗人病情严重,觉得自己快要死了。
坑。见诗28:1注释。──SDA圣经注释
【诗三十3 从阴间救上来,不至于下坑】一篇名叫《卢鲁彼勒南默基》的巴比伦著作记述说,玛尔杜克使一名不知何故受苦的信徒复原:「主抓住我,主使我站起来,主赐我生命,他〔从坑中〕拯救我,他从毁灭中召我出来,〔……〕他把我从胡布尔河中拉上来,〔……〕他拉住我的手。」(英译引自 W. G. Lambert 着,Babylonian Wisdom Literature,第59页。)──《旧约圣经背景注释》
【诗三十4】「耶和华的圣民哪,你们要歌颂他,称赞他可纪念的圣名。」
“圣民”指与诗人一同经验过神救赎恩典的人,他们忠于神。――《启导本诗篇注释》
「耶和华的圣民」:多指蒙神恩典的选民,这里是描写那些和诗人一同献感恩祭的亲友。――《串珠圣经注释》
耶和华的圣民哪: 神是每个人的主,也是万民的主。大卫向神献上自己的感恩,也呼吁会众加入唱诗的行列。――《圣经精读本》
诗人宣召所有信靠神的人来与他一同以赞美、敬颂来纪念神。──《新旧约辅读》
当他说你们是祂的圣民,他用了一个我们常遇到从hesed这个名词而来的一个字,这字的意思是『忠诚的爱』,抑有进者,是我们曾研究过的立约名词。神的圣民是神立约子民的成员,这些子民行在神爱顾之中,因这缘故,他们寻求将祂的爱传递至其他人身上。──《每日研经丛书》
●耶和华的「圣民」:SH 2623,「敬虔者」。──蔡哲民等《诗篇研经资料》
歌颂。当我们得到神的祝福时,希望别人也与我们一同赞美祂(见诗9:11;34:3注释)。
圣民(chasidim)。见诗36篇的补充注释。
纪念。纪念或者“记忆”。神的名称,或者品性,显示在记忆祂对待人。──SDA圣经注释
【诗三十5】「因为,他的怒气不过是转眼之间,他的恩典乃是一生之久。一宿虽然有哭泣,早晨便必欢呼。」
神的怒气是短暂的,但祂的恩典乃是“一生之久”。――《诗篇雷氏研读本》
怒气……乃是一生之久: 理解神对百姓的心意,与其从立约的角度,不如从神无条件、单方面的爱这一角度入手(罗5:8)。――《圣经精读本》
对于在管教中真诚悔改的人,神的「怒气不过是转眼之间」,一旦我们一宿「哭泣」悔改,「早晨便必欢呼」。但对于顽梗不肯悔改的人,神的怒气却是永远的。──《圣经综合解读》
●「转眼之间」:SH 7281,「一瞬间」。
◎ 30:5前半直译是「因为怒气一时,恩典生命(有生之年)」。
●「一宿虽然有哭泣」:直译是「晚上哭泣来住宿」。
◎ 30:5用了许多对比来描述神的怒气导致的哭泣只是短暂,而神的恩典带来的欢呼却是一生一世。──蔡哲民等《诗篇研经资料》
转眼之间。如果一个罪人悔改认罪,祈求怜恤,神的怒气是非常短暂的(第8~10节)。
他的恩典。与祂的怒气不同,祂的恩典是长久的,要伴随人的终生(见诗16:11)。
有(lin)。“过夜”。
欢呼(rinnah)。热带地区的太阳,经过一段不长的曙光,就在地平在线迸发出灿烂的光辉。神慈爱的光也是这样一下子驱散悲凉的黑暗(见赛26:20;54:7,8)。如果我们与神建立友谊,苦难的黑夜将变成欢乐的清晨。本节非常小心地选用对称的词语:“怒气”——“恩典”;“转眼之间”——“一生之久”;“一宿”——“早晨”;“哭泣”——“欢呼”。──SDA圣经注释
【诗三十6】「至于我,我凡事平顺,便说:“我永不动摇。”」
表明诗人在顺境时心生骄傲,忘记了他的一切好处都是神的赐予。――《串珠圣经注释》
永不动摇: 惟有造物主永不动摇,人只有在他里面才不至动摇。大卫回顾往事,自己曾将成功归于自身能力而骄傲(撒下24章;代上21章),在此向神告白自己的罪。――《圣经精读本》
平顺的希伯来文字根出现的时候,总离不开安舒的环境和粗心随便,参,如:耶利米书二十二21的不肯听从,与箴言一32令人遭灾的自满自大;而箴言的底下一节,则说明了粗心随便与真正无忧无虑的分别。──《丁道尔圣经注释》
人一旦「凡事平顺」(6节),就容易自高自大,自以为「永不动摇」(6节);一旦「江山稳固」,就容易忘记神的恩典。这时神就会向我们「掩了面」,收回施恩的手,让我们在困难中「惊惶」苏醒,回到神面前认罪悔改。──《圣经综合解读》
因此,「凡事平顺」的时候,就是我们最危险的时候,也是我们最应当警醒、亲近神的时候。──《圣经综合解读》
●「凡事平顺」:SH 7959,「安逸无忧」、「兴盛」,圣经仅出现一次。──蔡哲民等《诗篇研经资料》
凡事平顺。诗人把自己现在和过去的经历进行比较,说出了来自经验的教训。当我们开始信靠自己的时候,神可能就会干预,通过苦难告诉我们,永久的平安只能从祂那里得到。那些没有经过丧失朋友,财产或健康就学到这种教训的人是有福的
永不动摇。描述诗人在人生中一度感觉的极大自信。──SDA圣经注释
【诗三十6~7】大卫想起他过往因自满和神的惩罚而产生的痛苦。有些人认为这是指神因大卫数点民数而向以色列降灾(撒下二四;代上二一)。若是这样,因他的罪而死的便有七万人。――《诗篇雷氏研读本》
诗人承认,生活富足时,自以为稳妥无忧,便忘记了赏赐百物的神。现在明白他的好处全为神所赐。“江山稳固”亦作“站立稳固如山”。――《启导本诗篇注释》
◎ 30:6指的是诗人曾经在安逸的时候就自以为稳固,以致于30:7当神隐藏自己时,就遭遇困难。──蔡哲民等《诗篇研经资料》
【诗三十6~10】赦免罪人。大卫曾因陶醉于属世的成功骄傲犯罪,他感谢神的饶恕。――《圣经精读本》
【诗三十7】「耶和华阿,你曾施恩,叫我的江山稳固;你掩了面我就惊惶。」
或译作「耶和华啊,你曾使我如山一般稳固,但你掩面我就恐惧不已。」神的刑罚临到时,诗人立刻向神祷告,而9~10节就是他当时祷文的记录。由于神听祷告,医治了诗人,故此在8节他继续向神感恩。――《串珠圣经注释》
叫我的江山稳固: 江山象征人的能力、地位等。――《圣经精读本》
江山(strong mountain)RV的译法相当准确:「��……曾使我的山立稳。」(NEB的修改并无必要。)这一则比喻,描述在神支持之下之大卫的国度或家业,非常生动有力;这与他本身如花之易谢(7b节)相较,无疑形成强烈的对比;一○四29则将第7b节应用到一切活物身上。──《丁道尔圣经注释》
●「叫我的江山稳固」:「使我坚立,如同大山」。
●「掩了」面:SH 5641,「隐藏」、「遮掩」。
●「惊惶」:SH 9266,「惊慌」、「害怕」。──蔡哲民等《诗篇研经资料》
稳固。含义不十分清楚,似乎暗示诗人在兴旺的时候自满起来,忘记了是神的恩典使他强大。
你掩了面。诗人以为自己的疾病和危险是神收回祂恩典的标志(见诗13:1注释)。
惊慌(bahal)。参该词在出15:15;士20:41;撒上28:21等处的用法。──SDA圣经注释
【诗三十8】「耶和华阿,我曾求告你,我向耶和华恳求,说:」
【诗三十8~10】力量全无,才知己力不可恃;生命濒临绝境,诗人向神呼求。“被害流血”亦作“归于静寂”,与“下到坑中”同义。“尘土”可指坟墓或已死的身体。9节是说,一个人若自恃却赔上生命,有甚么好处呢?对忘记神恩的人,神岂能施行拯救呢?人应及时寻求神。――《启导本诗篇注释》
【诗三十9】「“我被害流血,下到抗中,有什么益处呢?尘土岂能称赞你,传说你的诚实吗?」
本节的意思是,大卫若是死了,他便不能赞美神。参看第六篇4、5节的脚注。――《诗篇雷氏研读本》
「被害流血」:原文作「归于无有」或「歇息」。――《串珠圣经注释》
尘土: 字面意思指肉身腐朽成为灰尘,以此比喻人在神面前微不足道。与使徒保罗的谦卑一样。圣徒应当以谦卑束腰(林后10:1;彼前5:5)。――《圣经精读本》
这里的益处为一明显商业用语,而此处的理论──就当时而言──非常实际:「你什么也得不着,还失去了一个敬拜者!」这个说法受到视野之限制,因死亡成为其极限,然而仍有它的长处,因它是从神的利益出发,所提出的问题为:「神从这事会得到什么荣耀?」这是很正确的问题,虽然答案不能由我们来给;参约翰福音十二27以下。──《丁道尔圣经注释》
大卫知道自己是不配蒙神赦免的,因此,他的祷告不是与神做交易,而是抓住神自己的「益处」(9节)和神「怜恤」的性情,恳求神白白的恩典。──《圣经综合解读》
●「我被害流血」:原文仅是「我的血」。
●「下到坑中」:原文是「我的下到地府」、「我的下到坑中」。
●「传说」:SH 5046,「宣布」、「让人知道」。
●「诚实」:SH 5711 ,「坚固」、「确实」、「可靠」。
◎ 30:9「尘土」,指人死亡后,变成「尘土」。──蔡哲民等《诗篇研经资料》
第9,10节记录了诗人的祈祷。诗人死了,对无穷的神有什么益处呢(见诗6:5;88:10~12;赛38:18,19)?这个理由“呈现了诗人孩子般地与神亲密交往的感人画面”(奥斯特理)。这是典型的希伯来式的恳求。──SDA圣经注释
【诗三十10】「耶和华阿,求你应允我,怜恤我;耶和华阿,求你说明我。”」
大卫不再理论,只站在一个需要之人的立场,惟有求恩典的分。──《丁道尔圣经注释》
通过苦难,他体会到只有从神那里才能得到帮助。──SDA圣经注释
【诗三十11】「你已将我的哀哭变为跳舞,将我的麻衣脱去,给我披上喜乐,」
“跳舞”是欢乐的表示。“麻衣”为哀恸的象征。――《启导本诗篇注释》
「麻衣」:象征哭泣和悲伤的哀号。――《串珠圣经注释》
大卫曾「在耶和华面前极力跳舞」,此处的言辞也同样毫无遮拦,兴奋雀跃。附带一提,这同一位大卫也可以借着全然安静来表达他强烈的喜悦之情:参撒母耳记下六14及七18。──《丁道尔圣经注释》
无论我们是在罪中、还是在难处中,神都在等待将我们「哀哭变为跳舞」(11节),给回到祂面前的人「披上喜乐」(11节),好让祂在我们身上得荣耀。──《圣经综合解读》
●「给我披上喜乐」:原文是「以喜乐束我的腰」。──蔡哲民等《诗篇研经资料》
你已将我。请注意鲜明的对比:“哀哭……跳舞”,“麻衣……喜乐”(见赛61:3)。
跳舞。表示快乐。儿童在快乐感恩的时候会无拘束地跳起舞来(见出15:20;耶31:4,13;见撒下6:14注释)。
麻衣。送葬者所穿的(见伯16:15;赛3:24)。──SDA圣经注释
【诗三十11 圣经中常常提到穿麻衣……】麻衣是作为悲哀的标志而穿的衣服。──《灵修版圣经注释》
【诗三十11~12】我要称谢你,直到永远: 神应允诗人的恳求施予拯救,诗人许愿将在纯全的喜乐中称颂神,直到永远。――《圣经精读本》
◎ 30:11~12描述神带领作者脱离苦境,所以作者要歌颂赞美神。──蔡哲民等《诗篇研经资料》
【诗三十12】「好叫我的灵歌颂你,并不住声。耶和华我的神阿,我要称谢你,直到永远。」
12下是全篇的结语,诗人立志永远称谢神。――《串珠圣经注释》
我的灵原意在希伯来经文为「荣耀」,七十士译本亦如此译;参七5,十六9,五十七8,一○八1;至少这些地方有一部分显然是指「灵」或「魂」。因此,这里的赞美虽然有跳舞的沸腾情绪,也有深度,并且能持续。在大卫加上直到永远数字时,其�琱[性恐怕超过了他本人的想象。──《丁道尔圣经注释》
●我的「灵」:SH 3519,「荣耀」、「荣誉」,在诗体中表达「人最尊贵的部分」。
●不「住声」:SH 1826,「静默」。──蔡哲民等《诗篇研经资料》
直到永远。也就是诗人有生之年。诗人要在自己人生的一切活动中感谢神。他已经在逆境中学到了教训,所以能享受兴旺。──SDA圣经注释
【思想问题(第30, 31篇)】
1 于30篇,诗人未患重病之前光景如何?参6节。你现在是否凡事平顺,充满自信和把握?诗人在7节的话给你什么提醒?
2 虽然诗人曾骄傲忘记神,但他在困境中呼求神,神便拯救医治,这经历让诗人明白了神那方面的属性?参30:5。
3 神的管教使诗人有什么改变?参30:12。
4 31篇与71:1~3, 9~13的内容相似,可见当时人祈祷时可能把某些惯用语或形式加以修改,作为自己的祷文。你有否采用诗篇精警、优美的诗文,使你的祈祷内容更充实丰富?
5 读过大卫多首的祈祷诗,你可否找出他祷告的特点?参6:9; 9:1~2; 17:1; 26:2; 27:1, 13等。你想神会悦纳怎样的祷告?
6 有人说信心的旅程充满挣扎,你可否从31篇祈求与赞美感恩的交替出现看到大卫的信心与他在困境中内心的矛盾呢?大卫的结语(24)显示最后那方面胜利了?
7 31篇怎样描写神?神眷顾什么人?
──《串珠圣经注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