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iblia Todo Logo
圣经-注释
- 广告 -



约拿书 3 - 章短篇信息 - 章短篇信息

约拿书 3

 

约拿书第三章短篇信息

 

目录:

与主同负一轭(1~4)(陈希曾)

约拿书信息(1~4)(刘志雄)

约拿书信息(5~10)(刘志雄)

在尼尼微城里的约拿(1~4)(杨浚哲)

在尼尼微城里的约拿(5~10)(杨浚哲)

传道与悔改(三1~10)(陈终道)

尼尼微城悔改(三章)(贾玉铭)

神四愿(1~10)(林文良)

再差约拿、有恩典怜悯的神(3143)(香港读经会)

顺服神(三章110)(台北基督之家)

 

 

与主同负一轭(1~4)(陈希曾)

 

读经:

「耶和华的话,二次临到约拿说:『你起来,往尼尼微大城去,向其中的居民宣告我所吩咐你的话。』约拿便照耶和华的话起来,往尼尼微去。这尼尼微是极大的城,有三日的路程。约拿进城走了一日,宣告说:『再等四十日,尼尼微必倾覆了。』」(拿三14

「当审判的时候,尼尼微人耍起来定这世代的罪,因为尼尼微人听了约拿所传的,就悔改了…」(太十二41

「我实实在在的告诉你们,一粒麦子不落在地里死了,仍旧是一粒;若是死了,就结出许多子粒来。」(约十二24

「若有人服事我,就当跟从我;我在那里,服事我的人也要在那里。」(约十二26

「……你们当负我的轭,学我的样式,这样,你们心里就必得享安息。」(太十一29

在约拿书第三章,约拿可以说是一位很顺服的人。神的话第二次临到他,要他往尼尼微去,向其中的居民宣告神吩咐他的话,约拿就照着神的话往尼尼微去。

尼尼微是个极大的城,约有三日的路程。约拿进城走了一日,宣告说:「再等四十日;尼尼微必倾覆了。」这句话在原文中只有五个字,前面已经提过。那么大的一个城,约拿走了一天的路程宣告说:「再等四十日尼尼微必倾覆了」。接下去的故事,大家都知道,尼尼微全城从上到下都悔改了。

 

【在神凡事都能】

有些不信的人,读了这段经文,认为不可能是事实。因为一个外国人(约拿)到一个陌生的国家,在一天之内用令人听不懂的外国语言向全城宣告,怎么可能使全城的人都悔改?但从本书第一章所提的证据,可知约拿书第三章是史实,那么这件全城悔改的事当然也是史实。如果尼尼微这个恶贯满盈的城,从上到下能够悔改的话,这就叫我们看见神做工的果效。因此,若是神叫我们去传福音,就可能把整个宝岛翻过来。在人所不能的,在神凡事都能,这事发生以前,神一定要得着许许多多个「约拿」,让他们身上有一种眼所看不见的能力,就是约拿顺服神,照着神的话去做而有的能力。

约拿宣告神所吩咐的话,没有作任何解释,没有增加也没有减少,只照着做,并认定神要负完全的责任,结果尼尼微全城悔改了。主耶稣说:「一粒麦子不落在地里死了,仍旧是一粒;若是死了,就结出许多子粒来。」这里告诉我们丰收的秘诀,就是一粒麦子,一定要落在土里死了。

 

【落地的麦子】

    这个突破是生命上的突破,因为只有一种能力,是比原子弹、核之弹的能力更大,就是死而复活的能力。今天世界上布满原子弹、核子弹,良种都属于核子的能力,也不过是神创造的能力。但是神叫他儿子从死里复活的能力,绝对超过普通的能力;那个能力乃是碰到死就产生的能力。今天,神的儿女有的要能力,有的                                                

要办法…像极了希利尼人要智慧,要成功;然而,我们的主却说:「一粒麦子不落在地里死了,仍旧是一粒;若是死了,就结出许多子粒来。」所以死而复活才是丰收的秘诀。

我们推行某一个活动相当成功,也达到某种目的,却不是经上所说的属灵丰收;然而,在尼尼微所做的,的的确确是属灵的丰收,为什么?因为约拿不仅经过死,而且复活了,与我们的主一样,都是落地而死,而结出许多子粒来;因此,主耶稣在那里,我们这些服事他的人也应该在那里(约十二26),意即我们应该和他同轭,才能达到属灵的丰收。

约拿带着死而复活的能力,只走了全城一日,宣告尼尼微再过四十日就要倾覆了,于是全城从上到下,包括牲畜在里面,因禁食的缘故,谱出了一首伟大的悔改交响曲,这交响曲达到神的宝座,结果神后悔不降灾祸给尼尼微城。

   以上过程,正启示出一个基督徒在神的带领下,从成长到成熟,最后达到成功因素。有很多基督徒怕用「成功」这个字,但不要忘记:有了死而复活的经历,当然会有成功。前面几章,我们讲到约拿是「鸽子」,那是他开始成长的阶段;等到约拿的预言应验时,他达到成熟;但只有他经历死而复活、与基督同轭之后,尼尼微这件事才成功了。这不是约拿的成功,乃是神的成功。然而,也因为约拿能够被放在神手上,被神使用,而领了这么多人悔改,深信这是今天所有神的仆人们应该熟悉的一件事,因为这的确把我们,带到丰收的境地。这丰收就是神迹,是无法解释的。神如此使用约拿的软弱——他什么也没做,只说了五个字,只负责顺服,结果神自己成就了何等荣耀的事。因为一粒麦子死了,便结出许多子粒来。

 

【十字架的伤痕】

此外,有一点给人深刻的印象,就是当约拿从鱼腹里出来的时候,他仍是一个活生生的人,这令人不敢相信。虽然可以不去注意神把他放在鱼腹中的位置,但是无论如何,经过三天三夜、暗无天日的死亡环境,身心必有了伤痕;如果用今天的话来说,那就是指约拿经历十字架功课,也就是保罗告诉我们的:「从今以后,人都不要搅扰我,因为我身上带着耶稣的印记。」(加六17)这印记是指着十字架的伤痕而说的。一个人从鱼腹里经过,结果没有被鱼困住,而能够从里面出来,这会是怎么样的一个人?

尼尼微是大河边的一个城。根据考古学家说,他们所拜的是「鱼神」,是个半鱼人的偶像,他们看到鱼就想到神。但他们没有想到约拿居然能活生生地从鱼腹里面出来,显然这个人远胜过他们所拜的鱼神,怎能不令他们肃然起敬!用新约的话来说:约拿得胜的记号是他身上十字架的伤痕;尼尼微人所看见所崇拜的鱼居然无法拘禁约拿,就如同世界的王不能用「死」来拘禁我们一样,复活的生命使它非把约拿和我们吐出来不可。对于尼尼微而言,这真是一次震撼性的冲击!所以当约拿伤痕累累地走在尼尼微街上时,他个人就成了神迹,他们认为最有力量的鱼神居然扣不住约拿,那他的能力就太大了!世人看来,在这一条鱼里面定必「死」的。死的力量何其大,拿破仑抵挡不了它,世界的英雄、将军也抵挡不了它;但是感谢主主!如果有一个人真从棺材里出来,我们都会说这个人是得胜的,因他是初熟的果子,是经过死而复活的;所以,不要轻看这个属灵的功课。什么时候当我们身上带着十字架的伤痕,即证明我们经过死却没有背十字架的重负,因为基督在我们里面,使我们得着死而复活的生命;这就解释了为什么全尼尼微的人都悔改了。所以求主怜悯我们,让我们记得一件事:我们今天身上必须带着耶稣基督的印记。

 

【你怎么没有伤痕?】

一九五○年代,中国大陆变色没有多久,有一首诗从里面流传出来,这首诗歌是倪柝声弟兄在一次特别紧张,经历地狱水火艰苦的十七,翻译一位英国姊妹——贾艾悔(Amy Carmichael  ,贾艾悔传,以琳出版)的话,自己又加上几节而写成的,歌名是「你怎么没有伤痕」。诗歌中质问我们:你怎么没有伤痕?我们的主手上的钉痕不知招降征服了多少人,整个世界就是那双「钉痕的手」在推动着,成千上万的人因此而悔改相信耶稣。主好像说:我受尽了枪伤鞭伤,而你却仍然完整无恙;你为什么像彼得一样,虽然跟随我,但却只是远远地跟着?因此,我深信那首诗歌代表着千千万万与主同受苦难之弟兄姊妹的心声。

如今,很多传教士进入大陆时,他们有一件事不能明白:过去三、四十年根本就没有传教士进去过,在那种政权底下,福音根本没有传扬的可能,但是令人希奇的是,在开封附近,全城只有三十六万人,居然有二十万是基督徒,福建有一个地方有二千个「主的桌子」,人们来自很远很远的地方,聚集在各桌旁擘饼,每个桌子都约有一百人围绕着,数目之大,不禁令人为之咋舌!他们一面受浸,一面派人到山头守望,如果有人闯进来,便立刻应变;他们在那里一个个受浸归主,这要怎么解释呢?

神的儿女受这么多的苦难并没有被销毁,人们原以为在一个偶像根深蒂固的国家,要全国信主怎么可能?如果要朝这目标走,那应该送这个送那个进大陆去,所以当初内地会撤退时,一位传教士特别向其中一个中国领导同工问道:「如果我们再回来的时候,应当做什么事?」那个同工告诉他说:「如果你们下次来的时候,你们不必再派传教士来,那时,福音已传遍中国了;你们只要派圣经学者来,把一些属灵的书籍翻成中文就行了,我们真是需要这样的说明!」说这些话的时候,也正是这首歌「你怎么没有伤痕」出来之际。

神的福音在那样的环境底下,就如同神的儿女被放在鱼腹里面三、四十年之久,按人的眼光,必是什么都没有了,什么都完了!根据常理判断,那地方应该是被放弃的!但是感谢主,有谁能明白主在暗中所做的?我相信神的大陆所做的大事,从深处来说,只有主的一句话可为解释:「我要把我的教会建造在这盘石上,阴间的门不能胜过他。」

 

【与主同负一轭】

大陆上有许多人把自己的生命像种子一样埋下去,那些殉道者的血就是教会的种子,所以当下一代起来时,所有外面的人希望进去帮助他们,结果反而得着他们更多的帮助。他们经过那样大的苦难,好像被神放在鱼腹里一般,在人看来以为他们已沉到山根、沉到死亡之处了!但是教会历史所带给我们的体认:就是虽然经过死,却没有被死拘禁。

从历代教会的历史事实可证,当信徒们身上带着十字架的印记,福音的力量就要改变世界!初代教会经过罗马帝国三百年大逼迫而没有销毁,证明了福音的大能,叫人不能不信主耶稣基督的救恩!所以,约拿的故事正是这时代的一个鲜明写照。近年来大陆上的许多奇事、神迹,令人不得不相信是主所成就的。

罗马帝国想吞灭教会,结果神的教会却把整个罗马帝国翻过来。尼尼微好比罗马大帝国,代表那黑暗的权势;但因着一个小小的约拿,全都悔改了!但愿我们真的能够从深处、从历史的见证、从各方面知道这条路是主给我们的——应当负主的轭,这样我们的心就必得享安息。但愿我们能看见这一卷书是如何描写我们,让我们知道我们如何从成长到成熟,最后达到成功。

当约拿把福音送进尼尼微以后,他们从大到小都信服了神,这和君士坦丁大帝的情形完全相反。君士坦丁大帝悔改以后,他下一道命令:在全罗马帝国中,只要有人相信耶稣,就给他买衣服,然后又给他一点钱,并且成为罗马帝国的国民。于是,基督教就变成罗马的国教,每个人都愿意信耶稣。因为信耶稣以后,皇帝就是「弟兄」,可以拍拍他的肩膀。但是我们知道,圣灵的方法刚好和君士坦丁所做的完全相反。尼尼微乃是先从大到小都悔改了以后,消息才传到尼尼微王的耳中,他就下了宝座,也披麻蒙灰悔改。想想看,在历史上能否找出一个像尼尼微的例子;所以,若要知道传福音的秘诀,最好的一本书就是约拿书。而且传福音最有果效的地方,应该不是在韩国,而是在尼尼微。

可惜的是,今天要走捷径的人很多,人们喜欢学习韩国的弟兄姊妹,早晨五点以前起来守晨更、祷告,结果祷告了半天并没有什么果效,所以模仿是没有用的。韩国弟兄姊妹蒙祝福是有原因的,他们原意在鱼肚子里面祷告,我们却难得找到一个愿意的,难得找到一个愿意与主同轭的,只知道「学」他人的方法,「抄」他人的捷径,结果没有任何突破。

神不是不愿在台湾做复兴的工作,像在韩国一样。神要看看有几个人愿意与他同轭,愿意经过圣灵的雕刻,好叫他能够说:从此以后,再没有人来搅扰我,因为我身上带着基督的记号(加六17)。若能如此,你会发现神正在使用你了!约拿真是一个成功的先知,他若还有感觉的话,他会说:「今天整个尼尼微翻过来,不是因我的缘故;我只说了五个字(原文),而且也不过在鱼肚子里面经过了一下就成了!」圣灵的工作乃是把人带到鱼肚子那样的领域。我们深信圣徒们若没有这样的看见,就永远不懂得怎么样把福音传出去,求主深深做工在我们身上,叫我们知道如何与他同轭。── 陈希曾《与主同轭──约拿书剪影》

 

 

约拿书信息(1~4)(刘志雄)

 

一、经文:

弟兄姊妹平安!我们今天来读约拿书第三章第一节到第四节。约拿书3:1-4「耶和华的话二次临到约拿说:『你起来,往尼尼微大城去,向其中的居民宣告我所吩咐你的话。』约拿便照耶和华的话起来,往尼尼微去。这尼尼微是极大的城,有三日的路程。约拿进城走了一日,宣告说:『再等四十日,尼尼微必倾覆了!』」

二、神再次使用约拿

耶和华的话二次临到约拿,这是一个非常奇妙的事情。约拿曾经作过神的先知,神曾经大大的使用他在列王纪里面,可是当神选召约拿,要派他去尼尼微传道,约拿不同意、约拿抗议、约拿背叛神、约拿抵挡神,约拿逃跑。在神的怜悯中,神拯救了约拿;神的怜悯中,神把约拿挽救回来,在我们来看,神已经仁至义尽了,神已经做了祂所有可以做的,神没有什么理由第二次再跟约拿说话,因为约拿这个人已经留下了很坏的纪录

今天在这世界上,如果我们闯了大祸,我们出了大的纰漏,如果人家可以原谅我们,这已经难能可贵,哪里还会有给我们第二次机会的呢!如果一个人骗了公司,偷了公司许许多多的钱,逃跑了,假如被抓回来,公司可以不起诉他、可以原谅他,这个已经是不可能的事了,不会有公司说:「没关系,再回来工作。」「我们继续再给你一次机会!」人间不可能有这样的事。

但是神的恩典在祂的儿女身上,却常常给我们第二次的机会

神托付给约拿的不是小事是一件极为重大的事情,是对神很重要的一件事,神托付了约拿,但是约拿不要做。如果是我们有重要的事,我们一定托给一个靠得住的人,我们不会托给一个背叛我们的人,我们不会托给一个靠不住的人,但是神常常给人很大的恩典,明明知道我们这些人靠不住,神却把大使命托在我们的身上;明明知道我们这些人会三心二意,但是神的爱在我们的身上一直给我们第二次的机会,这是一件非常了不起的事。

耶和华的话第二次再临到约拿,人可以失信,但是耶和华总是信实的!祂不会失信。当神第二次临到约拿的时候,神给他的命令跟第一次是一样的,神还是告诉他说:『你起来,往尼尼微的大城去,向其中的居民宣告我所吩咐你的。』

三、与神的关系直接影响我们能否听到神的声音:

我们跟神的关系如何,有一个很好的方法来实验,那就是在乎我们能不能够听见神的话。一个基督徒如果读圣经的时候,从来没有感受到圣灵借着圣经对我们的心说话,那就表示,我们跟神的关系很有问题,那就说明我们需要悔改,那就说明我们需要更多的时间来祷告、来亲近神,好让神能够借着圣经对我们说话。当约拿神的关系不好的时候,当约拿逃跑,当约拿背叛神的时候,神跟他说什么他都听不见,神就只好用大风、用大浪,用大鱼,用各样的方法要跟约拿说话,好把约拿带回来。

今天弟兄姊妹常常有一个错误的观念,好像以为在生活中,碰到一些超自然的事情是表示我们属灵,是神爱我们,其实不是的!当我们的神需要用超自然的方法来跟我们说话,我们才听得见的时候,是表示我们这个人跟祂的关系不够好。当约拿悔改了,回到神面前的时候,神的话临到他,他就可以听得见,他不只是可以听得见,而且他可以遵行,所以当约拿这一次回来听到神的话,他就起来,他就走了。

三、约拿的改变:

在弥迦书里面第七章第八节,神这样告诉我们:「我的仇敌啊,你不要因着我的遭遇而喜乐,虽然我跌倒,但是我会站起来,虽然我坐在黑暗中,但是神要用大光来照我。」这是约拿他的经历,他跌倒,神让他站起来,他在黑暗中,神给他光,所以当约拿重新被神恢复的时候,神对他说话他听得见,并且他可以顺服,他起来了,他就到尼尼微这个大城去,并且他就向他们宣告神所要他宣告的信息,请注意那个宣告不是小声的说话,是大声的宣扬,这个时候约拿一无惧怕,他就去了。

假如说我们今天到香港,到东京或者是到台北,有一个人走到这个城市里面,对着这个充满了罪恶的城市开始说话,你想世人会怎么看他?我在纽约市的街头就看过这样子的人站在那里说:『悔改呀!悔改呀!你们犯罪的人要悔改。』没有一个人听他讲话!路旁的人都回过头看看他,一副很鄙视的眼光,一副很嘲笑的态度。神就叫约拿去做这样子的事情,像神经病一样的事情,站到一个大城的里面,叫他去,他就去了。这个城非常的大,这个城要走要走三天的路程。

四、约拿只传神要他说的话:

我们如果读第四章,到了末了就知道,在后面这个城里面的人口是上百万的,是一个很大的城。约拿到这个大城的里去,他走了一天的路。这个约拿实在了不起,要是我,我就不敢去,我怕人家笑我,要是我,我也不敢讲这样子的话,他到这个大城里,走了一天以后,还没有走到城的中间,走了一天才应该走到城的三分之一,他就站在那个街口上,就向城里面的人说:『再等四十天,尼尼微必倾覆了。』

他没有讲大道里,他没讲说,人很空虚,他没有跟人说什么….人需要神的恩典、祝福、保守及带领……,他都没有讲这些,他讲一句很简单的话:『再等四十天,尼尼微就倾覆了。』就讲这一句话,我实在很佩服约拿,为什么他只讲这句话呢?因为第一节那里告诉我们说,神吩咐他:『我叫你说什么,你就说什么。』

今天有很多的人,都说自己是传道人,都说是要替神来向神的百姓说话;但是为什么今天有这么多的传道人,在世界各地这么多不同的教会里面讲话,讲来讲去,神的子民却没有任何一点的改变呢!其中有一个很大的理由,就是因为我们这些作传道的人,很少自己先听见神的话;我们这些作传道的人,很少自己是肯单单的传讲神的话。我们讲道喜欢讲笑话、比喻,讲新闻上的事情、社会上的事情,因为人喜欢听这些事;我们很少愿意老老实实的按着圣经,向人传讲神要对人说的话。你讲自己的话,你讲人喜欢听的话,说过了,不过像一阵风一样,说完就没有了。但是如果我们所讲的,就是神要我们所说的话,因为神的话是大有能力的,神的话是会改变人心的,神的话是永远永远,有真理性的、不会改变的。一个传道的人,如果肯忠心的传讲神的话,很希奇的事情就会发生。

五、神的话带来生命的改变

神的话在人的的生命中,就会带下永远的果效,带下生命真实的改变。有的时候有一些弟兄姊妹,很客气的会对一些传道人说一些客气话,说某某弟兄,某某长老,某某牧师:『你的道讲得真好。』我们很喜欢听你讲道,如果这个传道人是一个有经验的传道人,其实他很容易就可以辨别出,弟兄姊妹所讲的是客套话、还是真实的?他只要问弟兄姐妹一句话,我上次来这里跟你们讲什么?

如果说神的话真的在人的生命中带下了震撼、改变的时候,你会很希奇!十年、二十年过去,我们却忘不了当神对我们心说话的时候,那一剎那中我们的感受;否则我们可以当时听得觉得很感动,我们当时听得很兴奋,有一些聚会,想尽各样的方法,借着活泼的诗歌、借着各样的动作,借着一些的事情让人觉得来这个聚会好开心、好兴奋,可是弟兄姊妹,一个礼拜、两个礼拜以后呢,我们的生命有什么改变吗?我们真的听见神对我们的心所说的话吗?

今天我们面对聚会这一件事,我们需要求神怜悯,神的儿女需要悔改,回到圣经,因为圣经是神的话,只有神的话是安定在天。假如今天神的儿女,不看重神的话、不宝贝神的话、不传讲神的话、不顺服神的话…..,我们的教会可以有很多人,我们可以很热闹,我们可以让很多的人觉得很开心、很温暖、很兴奋,但是,将来在永世的里面,不会留下任何一点的痕迹,因为只有神的话,才能够真实的造就神的儿女只有神的话才能够把神的儿女建造成为神的灵宫,能够带到永远里面,带到荣耀的里面。

我真是盼望,神能够恩待各地的教会,让每一个站在讲台上为神说话的人,都能够像约拿一样自己会先作一个会听见神话语的人、顺服神话语的人;自己先作一个肯忠实的、单单的传讲神的话的人。我们不可以用神的话,来支持我们的想法和看法;我们不应该用神的话当作一个根据,来向人传讲我们的观念,我们所希望别人做什么事情,一个传道的人只能够讲神的话,神对着祂的百姓要说什么;一个传道的人,不是「用」神的话,乃是「传」神的话。

六、真实的悔改—认罪、知罪、弃罪:

约拿在第三章前面的几节圣经里,教导我们每一个传道人一个非常宝贵的功课。当我们知道约拿听见神的话,他就顺服、他就起来、他就去了。这里也有一个很重要的属灵的教训-「什么叫悔改?」悔改,不是心里很难过,为着我们犯的罪我们很伤心,我们甚至于后悔了,那就叫悔改,不是!美国以前的总统柯林顿,他犯了奸淫的罪,当他被抓到了,当证据确凿在他面前的时候,他说:” I'm sorry.”他很后悔,他说:「我很抱歉。」但是,他有没有悔改呢?他没有悔改,因为当人最后追问他:「你为什么sorry?」他说:「因为我很sorry这件事情被你们知道了。」

一个认罪悔改的人,不是因为我犯的罪被人家知道了很sorry一个认罪悔改的人乃是我很难过,因为我犯了这个罪是得罪了人,更重要的是得罪了神。一个人要悔改,必须认清楚「罪」是什么,并且他恨恶罪恶,他讨厌罪恶,他愿意离弃罪恶。悔改是「U turn打一个回转、改变人生的方向,这才叫作悔改。

当一个人真实悔改的时候,在他的生命中会有一个证据显明出来 - 就是:他对着神的话的态度改变了;一个没有悔改的人,神的话对他来讲,就好像世界上某些地方的红绿灯一样,作参考用的,红绿灯对他没有绝对的权威,他不需要顺服,他半夜开车如果看到红灯,左右两边一看,没有车,就可以开过去,这叫『作参考用的」。

神的话不是给我们作参考用的,神的话就是绝对的权威,无论在什么情况之下,人都不可以违背神的教训

一个人真实的悔改的最好的证据,不是他哭过一场,最好的证据不是他说:「我很sorry。」一个人真实的悔改,乃是他对着神的态度改变了、对着神的话的态度改变了,神的话在他身上开始有权炳了。所以我们的心思、意念、道路,在我们悔改以后,都会因着对着圣经的改变,我们也开始改变。

七、因着神救恩、我们敬拜祂:

当我们看见约拿在第三章表现,我们必须要「敬拜神」!为什么呢?我们应该记得约拿在第一章里面,他是一个何等顽固的人,有谁会相信约拿肯听神的话呢?在第一章的里面约拿愿意去死、都不愿意听神的话,但是我们发现,神祂的恩典是有这么大的能力、让一个这么坚硬,顽固、败坏的人可以扭转过来归向神。我每次想到我们我自己这样可恶的人,居然在神的恩典中被神改变,能够成为神的儿女,我就希奇!

当我前不久看到陈进兴的孩子,被一些爱主的弟兄姊妹安排让他离开台湾,到一个新的环境去,我心中非常的感谢神,因为像这样的一个恶人,世人都厌弃他、世人都看不起他,神还愿意收纳他,神还有恩典拯救他,神的救恩实在是伟大,我们要敬拜神。

八、约拿知道自己受托

同时,我们也从约拿在第三章的表现看见一件事,就是一个真正悔改的人,当神的话临到他,他不只是「听」,不只是「顺服」,而且他知道,这是他的「责任」。所以约拿没有延误,约拿再没有耽延,他立刻就起来,听到话,就去传福音。

约拿去传神要他传讲的话语』,这一句话,在希伯来的原文里面只有五个字,这么短的一句话,神叫他去讲,约拿就去讲,只讲五个字!我不知道今天有哪个传道人,如果神告诉他:『你只讲五个字。』他肯不肯上讲台?我不知道他要怎么讲。因为是我的话,我也不会讲,就这一句话,讲完了,下面怎么办?『再过四十天,尼尼微必倾覆了。』约拿就很忠心,神叫他讲什么,他就讲什么。约拿没有说:『再过一段时间。』如果再过一段时间,世人不会警觉的。其实世界上人都知道,我们每一个人都会死,但只要不是明天,我们都不担心,当我们确实的知道哪一天的时候,我们才会怕。

九、四十天的意义

神说:「再过四十天」为什么是四十天呢?因为四十这个数字在圣经里面是一个试炼的数字摩西在旷野是四十年、摩西到山上是四十天、以色列的百姓四十年,很多的地方都是用四十,连主耶稣在旷野受魔鬼的试探也是四十天。

『再过四十天』,就是神再给尼尼微的百姓四十天的时间,让他们可以悔改,很清楚的,下面说:『必倾覆了。』下面说:『必定这个城就完了。』好像前不久伊朗的大地震一样,整个城就没了,他没有说:『可能。』他说:『必定。』因为神说的话一定实现的,神说有就有,神命立就立。所以先知来传讲神的话的时候,他很有把握,他很清楚的知道,约拿这一次来传福音,约拿的心中一定认为神这一次派他来,肯定是要毁了尼尼微,所以他很高兴的去,他说:『再四十天你们就完了、毁了,整个城都没有了。』他说完了,神会做不同的事,但是他很忠心的说了神要他说的,我们就要感谢神。

我们低头祷告:「天父,我们再把这样一点点的话交在你的手上,求你帮助我们作一个尊重你话语的人,求你帮助我们作一个真正顺服的人,我们这样子的祷告,奉耶稣基督的名,阿们!」

 

 

约拿书信息(5~10)(刘志雄)

 

一、经文:

弟兄姊妹平安,我们今天来读约拿书,从第三章第五节一直读到第十节。约拿书3:5-10:尼尼微人信服神,便宣告禁食,从最大的到至小的都穿麻衣。这信息传到尼尼微王的耳中,他就下了宝座,脱下朝服,披上麻布,坐在灰中。他又使人遍告尼尼微通城,说:「王和大臣有令,人不可尝什么,牲畜,牛羊不可吃草,也不可喝水。人与牲畜都当披上麻布;人要切切求告神。各人回头离开所行的恶道,丢弃手中的强暴。或者神转意后悔,不发烈怒,使我们不至灭亡,也未可知。」于是神察看他们的行为,见他们离开恶道,祂就后悔,不把所说的灾祸降与他们了。』

二、只有神的话才能真正带来生命改变

这一段的圣经实在是让我们非常的惊讶,因为先知约拿进到尼尼微的城中间,他才走了一天的路,他不过讲了五个希伯来字,翻作中文就是说,「再等四十天你们就好看、你们就完了、你们没救了。」这么简单的一句话,却在尼尼微城中间带下了极大的改变。圣经告诉我们说:『尼尼微人就信服神』。各位,尼尼微的老百姓听到这一句话,他们就信了真神,这是一个很奇妙的事情。怎么可能这么简单的一个信息,能够带下这么大的复兴、这么大的拯救、这么大的改变,今天人用很多的方法,想要制造成一种大规模的得救假像,但是弟兄姊妹,真正带下人生命改变的,只有神的话!只有人自己先在神的话中,听见了神的话,顺服了神的话,让神的话在我们的生命中有权柄的时候,我们所说出来的话,神就能够做大事。

我实在很难以想象,在尼尼微的城中,一个外国人走到尼尼微的中间就说这么五个字,老百姓一个一个的,就愿意相信耶和华。这实在是非常非常奇妙的大救恩!我在想,这些人为什么会听见这五个字就信主?我们不知道!圣经没有告诉我们!也许说是因为这些人早就听说了,约拿从鱼的肚子被吐出来的故事。因为有近代考古学家的发现,在尼尼微城的附近,他们发现了一些石版,上面就有记载,一个人从大鱼的肚子里面得以逃生的事情,那这个记载很可能就是当时尼尼微的人,有人看见了约拿被鱼吐出来的样子,一个人可能站在海边钓鱼,突然发现一个大鱼出来,他吓了个半死,然后那个大鱼把一个人喷出来,所以可能这样子的消息传到了尼尼微城里面,大家很可能已经都知道有约拿这样一个人,所以当约拿到他们城里来的时候,大家很轰动,大家要跑去看看这个是个什么人。

我们不知道约拿那个时候,是经过了多久才去?我们也不知道约拿走了多远的路;我们也不知道,约拿身上还有没有鱼肚子里面那个臭味?我们都不知道,但是我们知道一件事—约拿这个时候他顺服神、约拿这个时候为神说话、他说了神要他说的话,神就预备了人的心,当人的心接受到神的话的时候,人的生命就改变了!

尼尼微的人不是信了约拿,他们是信神!你知道地上的宗教都是叫人去相信另外一个人,只有我们所信的上帝,主耶和华,祂是要让人单单信靠祂的自己。一个传讲信息的人,传道人,如果让弟兄姊妹爱慕你、尊重你、听你的话,你还是一个失败的传道人,因为一个成功的传道人,应该是要让弟兄姊妹爱慕神、尊重神、听神的话。

有人曾经问,基督教跟天主教有什么差别,是不是天主教拜圣母马利亚,基督教不拜圣母,其实这样的认识是不准确的,因为严格的讲,天主教并不是拜圣母马利亚,天主教他们是相信圣徒可以彼此代祷,那么耶稣的母亲当然是一个圣徒,那么如果跟耶稣的母亲商量,告诉她我们的需要,女人比较有同情心,她又是耶稣肉身的母亲,她去跟耶稣讲,当然是比较有效,所以他们不是真的拜马利亚。

如果你要问我基督教跟天主教最大的差别在哪里?我认为最大的差别就是:天主教一直到现在还认为人不能够直接到神的面前去,人要透过神父,人要透过主教,人要透过教皇但是基督徒的信仰,是我们每一个人都可以直接到神的面前。

所以一个传道人要做的事情,乃是把神的儿女完完全全的领到神的面前去,这才是我们真正事奉的目的和价值。如果我们的事奉只是让人跟从我们,让人听我们的话,我们是一个失败的传道人。

三、神的话语临到,尼尼微的人愿意禁食、悔改

约拿是一个很成功的传道人,他的传道让尼尼微的百姓都信了主;他的传道让尼尼微的百姓不但信神,并且他们还宣告禁食,他们愿意离弃他们的罪,他们愿意悔改。如果我们的估计没有错误的话,尼尼微城有超过一百万的人,所以约拿走一天的路,讲五个希伯来文的字,就带下了这么大的祝福!你可以看见,约拿实在是一个了不起的先知。

尼尼微城的百姓在那里禁食的时候,这个消息从最大的到最小的都穿上了麻衣,那就是表示他们心中非常的痛苦,他们为他们的罪懊悔,这个消息就传到了尼尼微的皇宫里;所以尼尼微的王听见这件事情,很希奇,我们如果读那鸿书第一章,那里告诉我们,尼尼微这一个城,从最大的到最小的都是充满着暴力、充满着血腥的,是一个非常凶恶的民族,可是当神的恩典临到他们的时候,他们从最大的到最小的,都愿意离弃他们的罪恶。

很多不信耶稣的人,不是因为不知道有上帝,不是因为不知道耶稣就是上帝到地上来作人。我很多认识、不肯信耶稣的朋友,有一个很重要的理由是,信了耶稣他知道他要离开罪恶,你去拜所有其他的菩萨,从来没有叫你悔改,但是你要信耶稣、你要悔改,你要离开罪恶。很多的人爱罪中之乐,就不肯来归向真神。可是尼尼微的人他们却愿意,他们就愿意禁食,所以当这个消息传到皇宫,连尼尼微的王也愿意禁食他并且找了他的大臣,他们全国上下一起悔改。

我们常常以为,一个生病的人、一个倒霉的人、一个痛苦的人,他需要福音,一个贫穷的人、一个挨饿的人,他需要神的拯救,但是让我告诉你,人人都需要耶稣!年轻人需要神,老年人也需要神;有钱的人需要救恩,贫穷的人也需要救恩;老百姓需要救恩,作大官的人照样需要救恩。人最大的无知,就是以为自己可以没有上帝过得很好。其实任何一个不尊重神的人,在他的生命中注定会带来极大的痛苦和极大的灾难,只是早晚而已,没有一个人逃得掉。所以聪明的人就应该早早的信靠耶稣、脱离罪恶。

我们看见在尼尼微,他们从大的到小的,都肯离开他们的罪恶,他们就宣告禁食,他们就愿意向神来祷告、他们怎么祷告?在第八节那里讲到「切切求告神!」他们的心中实在知道,神的审判是真实的,神真的有一天要审判尼尼微城,所以他们很迫切的在那里祷告。

今天很多人就是不相信神在每一个人的生命中,如果我们不信耶稣,神会有一个很迫切的审判,很严厉的审判临到我们。如果我们真的知道,每一个人都会切切的求告神。他们求告神的目的是什么?他们有没有说我们现在离开了罪恶,我们好好的来求告神,神啊!你看我们这样的努力,我们这样子求告你,你一定会赦免我们,没有!因为他们知道,他们的罪恶,神没有理由因为他们求告就可以赦免他们,他们知道神不会,神不一定可以愿意救他们,他们不觉得他们有资格,他们不觉得他们配神来拯救他。当一个人觉得自己配的时候,就是他不配的时候,当一个人觉得自己不配得到神的恩典的时候,神却偏偏的就在这个时候要把恩典,赏给这样子的人,因为我们的神就是这一位乐意施恩给人的神,所以当他们这样子祷告的时候,他们要求各人,不只是祷告,他们各人都要回头离开所行的恶道,丢弃手中的强暴。

尼尼微人自己知道他们的问题是,他们是行恶的,他们的问题是他们的手中满了强暴,尼尼微人他们在这里唯一的盼望就是:『或者神转意后悔不发烈怒,使我们不至灭亡也未可知』,尼尼微人在神的面前,从最大的到最小的,他们愿意离弃过去所犯的一切的罪,他们愿意来求告神,愿意来禁食。

四、禁食的意义:

很多神的儿女,对着禁食有很多的误会,有的弟兄姊妹以为什么是禁食?禁食是好好的跟神祷告、我跟神讲来讲去神都不听,如果神实在不听我的祷告,我就不吃饭给祂看,看看我不吃饭来跟祂祷告,祂会不会比较有良心一点,就答应我所要求的。神绝对不会被人改变!请你记住,祷告从来不会改变神,祷告只会改变我们借着祷告神改变了我们,我们就成为一个可以有容量,来承接神本来就要给我们的祝福。神那里有很多的祝福要给祂的儿女,但是我们这些人,根本没有那个容量来承接神的祝福。你知道吗?世界上很多的人,神没有祝福他的时候,他还少犯一点罪;神祝福他了,他不得了了,罪上加罪,所以神给人祝福,常常是我们没有这个容量去承接。

祷告乃是改变我们、扩充我们的容量,让我们可以承接神要给我们的福气,所以不要以为禁食是一个手段,我们可以来逼神做神不想做的事;神是有全然主权的神,没有人可以改变祂的。

那我们要问我们禁食是为什么?圣经里面的禁食,乃是告诉我们:当我们看见我们罪恶的深重、当我们看见我们是多么的伤神的心,当我们看到我们自己的软弱和失败,我们忧伤到一个地步,我们没有胃口,我们吃不下饭、我们也不想吃饭,我们就愿意更多的来向神倾心吐意真正的禁食,乃是一个人心思的改变!

在以赛亚书五十八章第六节「我所拣选的禁食不是要离开凶恶的绳,解下轭上的索,使被欺压的得自由,折断一切的轭吗?」在撒迦利亚书第七章也告诉我们说:「你们禁食悲哀,岂是为我禁食吗?耶和华曾对你们的列祖如此说:『要按至理判断,各人以慈爱怜悯弟兄。不可欺压寡妇、孤儿、寄居的,和贫穷人。』」

世界上每一个文化、每一个地方都有一个现象,就是强势的人会欺负弱势的人,我们看见有一些地方他们经济比较好了,他们到贫穷的地方来娶一个女人回来,那个女人回来,不知道要受多少的气,不知道要受多少的虐待,因为堕落的人,当我们有权有势的时候,我们就会欺负弱小。但是神告诉人说,如果人要懂得什么叫禁食,人就必须离弃罪恶,人就不可以欺负别人,特别对着那些软弱的、孤儿、寡妇,贫穷的,那一些是寄居的,他们本来不是我们这里的人,他们是寄居在我们中间的人,圣经很清楚的告诉我们,我们要对他们格外的有恩典,绝对不可以欺负这些人,如果我们欺负这样子的人,神审判的手一定临到我们。

一个真正神所悦纳的禁食,乃是一个人存公义、行怜悯,一个人离弃罪恶,爱慕神自己,这才是禁食真正的意义。一个人懂得什么叫禁食而禁食,才能够享受禁食所给他带来的祝福;一个人莫名其妙的只是参加教会禁食的活动,是浪费时间,没有任何属灵的价值。

五、如何解读『神后悔』:

尼尼微人有福气,他们听见了约拿所传的福音,就愿意离弃他们的凶恶、离弃他们的罪恶,他们愿意重新到神的面前,谦卑的求神怜悯他们。他们没有把握神会不会救他们,他们没有把握神会不会可怜他们,但是他们愿意到神的面前来,很希奇!当他们悔改的时候,圣经告诉我们:「于是神察看他们的行为,见他们离开恶道,祂就后悔,不把所说的灾祸降与他们了。」这一节圣经其实非常的美丽,但是也非常的难以理解,为什么呢?很美丽的是,这一批人他们根本不配得神的恩典,我们如果读历史我们就知道,尼尼微人实在是恶贯满盈,他们做了多少的坏事,当他们去打别的国家的时候,他们不是随便杀杀人家的军队而已,老弱妇孺什么都干,他们烧杀奸淫无所不为,然而当他们肯回头的时候,神居然怜悯他们,神居然赦免他们的罪,这是它美丽的地方。

难以理解的地方在哪里?就是神怎么可能后悔,弟兄姊妹,你知道吗?在民数记二十三章十九节「神非人,必不致说谎,也非人子,必不致后悔。祂说话岂不照着行呢?祂发言岂不要成就呢?」这一段的圣经就告诉我们,神是一个不会后悔的神,祂说话就算话,祂说什么就是什么,祂不改变的,神是不改变的神,一个不改变的神,一个不会后悔的神,祂怎么能够后悔呢?圣经在这里又明明的说,神就后悔了!那我们怎么解释,这样子看起来好像是矛盾的经文呢?在这一方面我们需要明白:

第一、圣经里面讲神不改变,圣经里面讲到神说什么就一定会成就祂所说的话,那个背后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则,就是假设当神说祂要审判什么事情的时候,那个听话的人不悔改。神如果说再四十天尼尼微就灭亡了,这一句话的背后有一个假设,就是再四十天如果尼尼微人还不悔改,他就要灭亡了,所以当神说这句话的时候,并不表示神改变,因为尼尼微人如果不悔改,神一定会毁灭他,但是如果尼尼微人悔改神还要毁灭他们,那神就不对了。为什么呢?因为神是不改变的神,神不改变是什么?不只是祂说的话祂不能改变,更重要的,神不改变乃是神的本性不改变,祂是慈爱的神、怜悯的神,有恩典的神,如果一个犯罪的罪人肯悔改,而神还不赦免他们,那才表示神改变了。所以当罪人悔改的时候,神因着祂的不改变,祂就不降祸与人,圣经称这个叫作后悔

那当然还有更深的一点的意思在这里,神所宣告要毁灭的尼尼微城是一个充满着强暴、充满着血腥,充满着罪恶的城,当尼尼微人悔改的时候,那一个充满着罪恶的城已经不见了,现在的尼尼微城是一个敬畏神、顺服神,愿意行公义、行怜悯,照顾贫穷孤儿的神,这个城神怎么可以毁灭它呢?所以圣经里面讲的神后悔了!我们必须很清楚的了解,神这个后悔,绝对不是因为神做了错的事情后悔了,圣经里面讲的神后悔,永远都是指着神在祂的怜悯中间,当人听了祂的话,神就改变了对人所使用的方式。人背叛神的时候,神是用公义对待人,人归向神的时候,神就用怜悯来对待人,所以当我们明白了圣经里面所讲的「后悔」真实的意义的时候,我们来看整本的圣经我们就没有困难,我们不会觉得很希奇,怎么神说祂不会后悔又后悔了,神说祂不改变又改变了。

六、结论︰只要肯认罪、悔改,神是信实的

当我们明白了全本圣经对着神的启示的时候,我们就发现,我们所信的这位神真是宝贝,祂是这样的可靠,祂不像世界上那些假神,那些假神要看你拍牠多少马屁,那些假神要看你奉献给牠多少的金钱,牠来决定怎么对待你。耶稣不在乎我们跟祂说什么,也不在乎我们给祂什么,因为祂不改变,祂是那一位满了恩典,满了怜悯的神,什么时候我们的心归向祂,祂就用恩惠慈爱来对待我们

基督徒信了主以后还是会犯罪,虽然我们恨恶罪,虽然我们不喜欢犯罪,但是我们感谢神,基督徒犯罪以后,我们只要肯认罪悔改,神是信实的、是公义的,必要赦免我们一切的不义。我们什么时候回头,神就爱我们,这是何等美好的信息。

我们低头祷告:「天父,我们把感谢赞美归给你,因为当我们越多的看见你是这么一位有怜悯、有恩典的神的时候,我们就从心里的深处敬拜你、感谢你,我们看到你对这么不配得你恩典的尼尼微城,有这么大的恩典就让我们想到,我们这些人何尝不是不配得你恩典的人,如今却蒙了你极大的恩典,我们实在是谢谢你,感谢祷告,都是靠主耶稣基督宝贝的名,阿们!」

 

 

在尼尼微城里的约拿(1~4)(杨浚哲)

 

  再次题醒各位,这次我所讲约拿书,多注意书内几个分段。一章一节至三节,讲到在本国时的约拿。一章四节至十七节,讲到在船上的约拿。第二章全章讲到在鱼腹中的约拿。第三章全章讲到在尼尼微城里的约拿。第四章全章,讲到在尼尼微城外的约拿。请各位弟兄姊妹,大家留心多读这几章圣经,更多为这聚会祈祷。

  今天要看在尼尼微城里的约拿,但我们要分两次讲,今天讲,明天还要继续讲尼尼微城里的约拿。

  现在首先要看看三章一至四节:「耶华的话二次临到约拿说:你起来,往尼尼微大城去,向其中的居民宣告我所吩咐你的话,约拿便照耶和华的话起来,往尼尼微城去,这尼尼微是极大的城,有三日的路程,约拿进了城,走了一日,宣告说,再等四十日,尼尼微城必倾覆了。」以前讲到耶和华安排一条大鱼吞了约拿,他在鱼腹中三日三夜。后来,他在鱼腹中祷告,耶和华吩咐鱼,鱼就把约拿吐在旱地上。神再差派他到尼尼微去,到底他到尼尼微去做甚么事。在第二章讲到他在鱼腹中只做一件事,他到尼尼微城去,亦只做一件事。他在鱼腹中祷告,到尼尼微则是传道,传神的话。这是多么使人希奇,他起初违背神的命令,被抛入海,又被吞到鱼腹中,这样的人,真是差不多没有用处了。但神仍使用他,这样不顺命的人,还蒙神使用,证明满有恩慈,神在他身上不失去盼望。那称呼马可的约翰,亦是蒙主的选召,其后中途离职,保罗起初对他很不喜悦,后来他回头专心事主,成为主所大大重用的。怪不得保罗在提摩太后书称他对保罗传道的事上有益处。约拿也是这样,回头后,往尼尼微去传道,蒙主大大使用他。感谢神!

  一、约拿重受使命──三章一至二节是讲到约拿重受使命,再一次接受主的命令。在这两节圣经又使我们看见两件事。第一是重受使命的动机,第二是重受使命的话语:

  1. 先说到约拿重受使命的动机,这动机又分两方面:

  A. 第一是由耶和华而来的。「耶和华的话,二次临到约拿说。」约拿虽有此心愿,愿意为神作工,但现在已经没有能力,所以必须神的话二次临到他。神的话二次临到他,无非是使约拿从新得力,奋兴过来,有力去履行主的话。感谢神,因为神给约拿二次的机会,一次不听从,神的话又二次临到他,使他的灵性得复兴,能做成功神所交付他的工作。主对祂的仆人也是这样,常常用这方法。彼得三次不认主,这失败之人,能力完全失去,没有力量再作主工。但主仍是不丢弃他,后来在海边,再受主的委托,彼得从失败中再回头。被主重用,成为教会的柱石。保罗在加拉太书第二章称彼得是教会的柱石,他怎样成为教会的柱石?如果主的话不二次临到彼得的耳中,彼得断不能成为教会的柱石。以利亚有一次灰心丧志,因耶洗别要杀他,他起来逃命。灰心求死,他住在洞中。耶和华叫他出来站在山上,耶和华的话,又二次临到他说:「以利亚阿!你在这里作甚么。」以利亚听了神的安慰差遣的话,正如久旱逢甘雨,心灵苏醒过来,行主所委托的使命。后来他作了三件事:膏哈薛作亚兰王,又膏宁示的孙子作以色列王,并膏亚伯米何拉人沙法的儿子,以利沙作先知接续他。这叫我们知道作属灵工作的,许多时候,违背主命就失去工作的能力,非得主的话,复兴他的灵性不可。主在世界的时候也是这样,当他快要升天的时候,见到这群失败的门徒,就叫门徒不要离开耶路撒冷,要等候父所应许的,就是你们听见我说过的,约翰是用水施洗,但不多几日,你们要受圣灵的洗。「但圣灵降临在你们身上,你们就必得��能力,并要在耶路撒冷,犹太全地和撒玛利亚,直到地极,作我见证。」感谢主!今天作主工作的人,必须要主的话二次临到他。

  B. 约拿重受使命的第二个动机:是从约拿自己来的。在圣经虽然没有清楚记载,但我深深觉得,他真是一个失而复得,死而复活的人,必满心欢喜赞美主,因而要偿还所许的愿。昨天我们看到他在鱼腹中许了愿,神就吩咐鱼把他吐在旱地上,他一定存��感谢赞美神的心,一定留心听主的微声,效法撒母耳,和耶利米,约拿一定说:「主阿,你拯救了我,你再差我到尼尼微去,我必愿意做你所吩咐的话。」所以这是约拿自己的动机,我们也要常常听主的微声。

  第一次大战,德国飞机向英法本国投掷炸弹,来去自如,如入无人之境,联军受害很大。但联军并非无准备,最难解决的,是因为德国飞机的声音太小,听不见,无法防备。后来他们怎样防备呢?联军方面知道瞎子的耳朵特别灵敏。所以利用他们到边界去,专一负责听飞机的声音。一听到有飞机声,立即报告。这样后来就能抵抗德国飞机了。

  各位亲爱的弟兄姊妹,这点对属主的人有很大的教训,我们要常常听主的教训,看看主有没有话语临到我们。

  2. 约拿重受使命的话语:第二节「你起来往尼尼微大城去。」所以约拿重受使命的话语,是神的吩咐。神这样吩咐他说:「你起来往尼尼微大城去。」神并非没有别人可以用,随时随地神都可差人去,真希奇,为甚么神一定要差他到尼尼微城去呢?我深信在以色列会中,有许多人是可以差派,为甚么神一定要差派约拿?这有一个大原因,就是主的宽容忍耐,神对约拿的宽容忍耐,好像神对保罗宽容忍耐一样,所以保罗说:「基督耶稣降世为要拯救罪人,这话是可信的,是十分可佩服的,在罪人中我是个罪魁,然而我蒙了怜悯,是因耶稣基督要在我罪魁身上,显明他一切的忍耐,给后来信他得永生的人作榜样。」各位弟兄姊妹,你们想想,有时我们悖逆主,违背了主的命令,主的话为甚么二次临到你,要你再作主工,乃是主的宽容忍耐。我们要感谢主。倘若主宽容忍耐你们,你们就不要自暴自弃,不要离开主,要起来为主作工。

  再看神对约拿说些甚么话:「向其中的居民宣告我所吩咐你的话。」请大家留心主所说的话,这句话与第一章第二节有点不同,主在第一次说明祂差派约拿去尼尼微去的原因:「你起来,往尼尼微大城去,向其中的居民呼喊,因为他们的恶达到我面前。」第一次说明原因,第二次��不再说明原因了,为甚么呢?这里给我们看见,神要约拿第二次受命,绝对顺服。主不讲明理由,原因是要他顺服。各位,今天作主工的人,也要这样,不要讲自己的话,乃要讲神的话,撒迦利亚说:「万军之耶和华说:不是倚靠势力,不是倚靠才能,乃是倚靠我的灵方能成事。」保罗说:「我们原不是传自己,乃是传基督耶稣为主,并且自己因耶稣作你们的仆人。」但是现在有许多人,不是传主耶稣,乃是传自己。

  从前有一个老教友,信了主多年,虽很热心,到处去传道,一村过一村。但是他犯了一个毛病,什么毛病呢?就是他每到一个地方都贴标语,他所到的地方,街上就贴满了标语。写��「某某人请你来听道。」每张标语都印上自己的名,这事情一直到现在我都不能忘记。但是神不要约拿讲自己的话,要讲神的话。神对他说:「你要向其中的居民宣告我所吩咐你的话。」可见除了传神的话,不要传别的话,今天为主作工的人,要传主的话。因为今天世人所要的是主的话,不是人的话,今天世人所渴的,不是人的话,乃是主的话。主的话,就是宝贵的圣经。各位请读阿摩司书八章十一节:「主耶和华说:日子将到,我必命饥荒降在地上,人饥饿非因无饼,干渴非因无水,乃因不听耶和华的话。」各位,这节圣经,你有受感动吗?「人饥饥非因无饼,干渴非因无水,乃因不听耶和华的话。」耶和华的话最要紧,你我今天作主工的人,最紧要是把主的话给别人,把圣经的话给别人,不要传新闻或其他的话,要传主的话。今天有一实际的情形,就是那间教会如果传讲主的话,必定蓬勃兴旺,如果传世界的话,情形就不同,必成为荒凉冷落,这是实在的情形。前两三年,我在一个地方,亲眼见到许多大教会所讲的,不讲主的话,所以成为冷落荒凉;惟独一个地方,如讲主的话,就坐满了人,这是实在的情形。在此我要题醒各位亲爱的同工。我虽然来到香港不久,但深深觉得似乎受了影响,在香港的人,忙忙碌碌,每天早上起来,没有读圣经祈祷,就去做工,晚上回来,又因疲倦,看看报纸就去睡,所以香港教会如此荒凉。各位同工弟兄姊妹,要多祈祷,多读圣经,从圣经中得到了神的话语,才能帮助人帮助自己。

  二、约拿遵命前往──第三第四节:「约拿便照耶和华的话起来,往尼尼微去,这尼尼微是极大的城,有三日的路程。约拿进城走了一日,宣告说,再等四十日,尼尼微城必倾覆了。」这两节圣经,讲到约拿听从神的话到尼尼微去。约拿第二次蒙召,不敢推辞,听从主的吩咐立刻前往。各位,你说希奇吗?这与第一章头一段比较,约拿的态度,完全不同了。现在约拿没有对主说:「主阿,我没有本事,又没有学问,真不配为你作工,请你差派别人去吧,何况我又曾经大大失败过,违背了你的命令,不听你的吩咐,不好意思再去为你作工了。我想逃到他施去,在船上遇��大风,我还不到底舱去睡,船主唤醒我,责备我,连水手也责问我,我太没面子了,还有甚么面子去传道呢?我不配作你的圣工了。还有,我在船上又被人抛入海,你安排大鱼把我吞到鱼腹中,现在我的身体经过三日三夜在鱼腹中,实在太软弱了。主阿,实在无法为你作工,请差派别人吧。」各位弟兄姊妹,约拿本来有这许多理由可以说,但他没有这样说,听了主的话,立即就去。因约拿现在受了教训,知道主是�@匠,他是泥土,难道泥土在�@匠手中,�@匠不可以随��自己的意思去制造器皿吗?这是耶利米所告诉我们,保罗也深知明白。所以在罗马书第九章二十一节「�@匠难道没有权柄从一团泥里拿一块作成贵重的器皿,又拿一块作卑贱的器皿么?」保罗清楚这原理,所以接受主的命令,就立刻顺从,勇敢前往。在他未上耶路撒冷,明知有苦难与捆锁等��他,他仍前往。他说:「虽然有捆锁与患难等待我,我��不以性命为念,也不看为宝贵,只要行完我的路程。」愿今天亲爱的各弟兄姊妹,亦要如此,完全顺服神。

  1. 约拿遵命前往的时间:「约拿便照耶和华的话起来,往尼尼微去。」这里可以看到约拿听了命令之后,就立刻勇敢前往。如果他不立刻前往,仍左思右想,徘徊不前,恐怕那奸恶的魔鬼,又引诱他走错路。幸而约拿听了主的命令就立刻去,这是他一个大大胜利的经历。主所重用的人,都是听主命令的,亚伯拉罕听神吩咐,要他把独生子以撒献为燔祭,神对他说:「你带��你的儿子,就是你独生的儿子,你所爱的以撒,往摩利亚地去,在我指示你的山上,把他献为燔祭。」他听了神的话,立刻就去。清早起来,就带他的儿子去奉献。如果等久一点,就会上了魔鬼的当。各位,在马太第七章,主耶稣说:「凡听见我话就去行的。」这意思不是慢慢去行,而是立刻去行就蒙福。

  从前美国有一信徒,有一次在一个奋兴会中,大受感动,清楚蒙主呼召,要他献身作传道,他没有立刻去做,到他临死时,心很不平安,非常怕死,知道自己对不住主。不敢见主,所以临死非常难过,请牧师来见他。他对牧师说:牧师,我原是蒙主呼召作传道的,我没有从命,现在快要离世了,不知我是否得救?牧师对他说:凡真心信主的,必然得救,不过,你没有听从主,就失去许多奖赏,别人要夺去你的奖赏。各位,求主怜悯我们,以此为鉴戒,主如感动你,要你为主作工,你能遵命,就没有人能夺去。

  2. 约拿遵命前往的地点:第三节下半节:「往尼尼微去,这尼尼微是极大的城,有三日路程。」注意:「有三日路程,」是表明约拿这次受委托,责任异常重大。因尼尼微城是大城,我以前讲过,现在再补述一些。听说伦敦城的面积有三百一十五方哩,但尼尼微城的面积��有三百五十方哩。这样看来,尼尼微比伦敦还大,可见这城多么大。至于人口方面,虽然比不上伦敦,因为在当时尼尼微约有一百万人,但��充满谎诈,残暴,用美女诱惑别国。那鸿书所讲,以他比一窝狮子:「公狮为小狮撕碎许多食物,为母狮搯死活物,他撕碎的,搯死的充满他的洞穴。」你们看看这城何等充满罪恶,城这么大,人这么恶,所以约拿的责任何等的大。各位弟兄姊妹,讲到这点,使我联想到香港这地方,面积虽不及尼尼微城大,人口��比尼尼微城多了一两倍。因为香港有二百多万人,尼尼微不过是一百多万。约拿的责任重大,今天香港有二百多万人口,你我知道责任重大吗?求主的灵感动许多这些醉生梦死的人起来为主作工吧!

  3. 约拿遵命前往所传的讯息:第四节「约拿进城走了一日,宣告说:再等四十日,尼尼微必倾覆了。」约拿进城走了一日,但圣经记载尼尼微有三日的路程,为甚么约拿只走一日路程。本来应走三日,现在只走了一日。各位,你们知道是甚么缘故吗?大概他是穿过直径大道,因圆周等于直径的三倍,大概当时约拿没有绕大圈,只走直径,所以能一天走完就宣告说:「再等四十日,尼尼微必倾覆了。」各位弟兄姊妹,约拿所讲的不过两句话,很简单的话,但结果是多么大。各位,我们来思想一下,这两句话,实在宝贵。约拿的话很严厉,为甚么要这样严厉,拿鸿告诉我们,尼尼微是流血的城,所以要这样严厉的话。这城很残暴,对待俘虏很恶,把俘虏斩手斩足,有的挖了眼睛,有时斩头,尸首堆积如山。不多年前,在尼尼微旧址发理石碑,碑文所记载的是与那鸿同时的王。那王的名是「巴尼帕勒」,他与王后在花园饮酒,树上则挂��所征服的以兰王头。你看他们何等凶恶。王与王后饮酒,本来已够快乐,但还对��树上挂��的别国国王的头来痛饮,可见他们何等凶恶。所以神差遣约拿宣告说:「再等四十日,尼尼微必倾覆了。」这严厉的话,实在有理。但在另外方面,也可知神有恩慈,神为甚么不差遣约拿对他们说:「再等四分钟,尼尼微必倾覆了。」或宣告说:「再等四小时,尼尼微必倾覆了。」最多也不过说:「再等四日,尼尼微必倾覆了。」由此,可以看见神的恩典,神希望尼尼微人悔改,希望这大城悔改过来。各位,神现在也是这样。保罗在罗马书说:「可见神的恩慈和严厉,向那跌倒的人,是严厉的,向你是有恩慈的。只要你长久在他的恩慈里,不然,你也要被砍下来。」(罗十一22)神实在有恩慈,不单有怜悯,只要悔改,主必救你。

  有一个人在外国一座大城里,在一间大厦的天台上,走来走去,垂头丧气,伤心难过,因为他所亲爱的妻子死去。他靠��栏干,正往下看的时候。忽然有一件事情发生,他的一个三岁大的儿子,忽然来站在他的旁边,要他抱��来看栏干下面的东西。这时,他向孩子开玩笑说:「我把你丢下去。」孩子听了笑笑,看看爸爸的脸说:「我不怕。」父亲说:「为甚么不怕?」孩子说:「亲爱的爸爸,我是在你手中,而你是爱我的,怎么会把我丢下去呢!」三岁的小孩子会这样说,那青年人,因��小孩子所讲的几句话,大受感动。起初以为神丢弃他,所以伤心难过,灰心丧志。后来知道神藉��他的儿子,说明了神的爱。愿主的灵感动我们。也知道神的恩慈,现在我们低头祈祷。──杨浚哲《约拿书七讲》

 

 

在尼尼微城里的约拿(5~10)(杨浚哲)

 

  今天我要继续昨天所讲的,昨天我在这里已经讲到约拿在尼尼微城里传道。第三章一至四节讲到他蒙主的第二次呼召,他就遵从主的命令去传道。今天继续看五至十节,这段圣经讲到他所传的道大有能力,有意外的效验,这几节圣经最重要的有两点。五至九节是第一段,讲到约拿传道大有能力。十节是第二段,讲到约拿传道有意外的效果。

  一、约拿传道大有能力──五节至九节见到约拿传道后,能感动全城的人,上至君王,下至庶民,甚至全心归向神。真奇妙,能使尼尼微全城的人,听了信息受感归向神,这几节圣经,讲到他们归向神,可以看到有几个步骤。

  1. 他们信服神──从第五节见到他们信服神,从最大的到至小的都穿麻衣,这句话应验在尼尼微每个人身上,他们听到约拿所传的信息,是这样简单,各位记得吗?约拿所传的只有两句话:「再过四十日,尼尼微必倾覆了。」所传的话虽然简单,但他们不疑惑,绝对相信,信服神。从最大的到至小的,都穿麻衣,这是为甚么缘故呢?他们相信神的话,深知神非人,必不致说谎,也非人子,必不致后悔,他说话岂不照��行呢?他发言,岂不要成就呢?他们这样的信服神,真是蒙神喜悦,人非有信,不能蒙神喜悦,尼尼微人确实蒙神喜悦,主耶稣在新约也特别称赞他们。主耶稣说:「当审判的时候,尼尼微人要起来定这世代的罪,因为尼尼微听了约拿所传的,就悔改了,看哪,这里有一人比约拿更大。」可惜今天有许多人比不上尼尼微城的人,因为现在有比约拿更大的主耶稣,他们都不信服。为甚么呢?因为他们被世界的神──撒但弄瞎了心眼,不让神的荣耀照亮他们,何等可惜。

  2. 他们自卑归向神:第六节「这信息传到尼尼微王的耳中,他就下了宝座,脱下朝服,披上麻布,坐在灰中。」他们不但信服神,还肯自卑,连国王也是这样,更是难得,他没有亲耳听见约拿所传的信息,不过是由别人口中传来而已。没有亲耳听到就能自卑,真是难得,他怎样自卑呢?现在来说说:

  A. 下了宝座──宝座是王的权柄所在,本来很难下来,有权柄纔坐在宝座上。他是一国之尊,现在竟从宝座下来,可见他肯自卑。他虽然知道自己是一国之尊,但他知道他只不过是一个人,他自卑,如约伯说:「我是自卑的。」他更知道自己不过是灰尘一样,亚伯拉罕为所多玛祈求,在神前称自己是灰尘。大卫也说:「我是虫,不是人。」神在以赛亚书说:「你这虫雅各。」人要自卑,要看自己如灰尘,如虫。我们在主前实在不算得甚么,应当从宝座上下来,纔可蒙主的恩典。路加福音第十八章记载主斥责法利赛人,不肯自宝座上下来,看自己为高贵,说自己不像别人,勒索,不义,奸淫,也不像这个税吏,我一个礼拜禁食两次,凡我所得的都捐上十分之一。他多么自高,不肯从宝座上下来,但税吏��肯从宝座上下来,他自卑,搥��胸说:「神阿,开恩可怜我这个罪人。」主耶稣说:这人比法利赛税人更义。信了主耶稣的人,也应从宝座上下来。然后蒙主赐福,甚么是宝座呢?保罗在腓立比书三章五节至六节说:「我第八天受割礼,我是以色列族,便雅悯支派的人,是希伯来人所生的希伯来人,就律法说,我是法利赛人,就热心说,我是逼迫教会的,就律法上的义说,我是无可指摘的。」这是保罗很好的东西,但是他说:「我先前以为与我有益的,我现在因基督都当作有损的。不但如此,我也将万事当作有损的,因为我已认识我主基督耶稣为至宝,我为他已经丢弃万事看作粪土,为要得��基督。」我们要从宝座上下来,我们如果不下来,主就不能坐在我们的宝座上,我们如果肯从宝座上下来,主才能坐在我们的宝座上,将来方可与主一同坐在宝座上。启示录所记载的二十四个长老,表明有丰富生命的信徒,与主同坐在宝座上,所以我们如果要与主一同坐在宝座上,现在必须从宝座上下来。

  B. 脱下朝服──宝座是国王的权柄,所以朝服就是国王的尊荣。本来朝服也很难脱得下来,但现在他肯脱下来,这可以看见这王是何等自卑,一个人要信主,也要脱下朝服,朝服是甚么,朝服是人间的荣耀,如不脱下朝服,就无法信主了。你要说主阿,你是我独一的神。这样才能信主。已信主的,也要脱下朝服。朝服是甚么?朝服也是我们的荣耀。各位亲爱的弟兄姊妹:你现在在教会中求自己的荣耀,抑或求神的荣耀,要在主前省察,你要脱下朝服,去求主的荣耀,若不求主的荣耀,就不能作主工,就要失败。

  C. 披上麻布──一个国王,脱下朝服,已很难得,现在再披上麻布,真是难能可贵,因为麻布何等难看。一个国王是何等尊荣,应该穿上朝服,坐在宝座上,在人看来,是非常尊荣。现在��脱下朝服,披上麻布。各位,这真是难得,他为甚么这样做,这表明他忧伤痛悔,人如果要信主,或信徒犯罪,亦应效法他,披上麻布,就是献上自己忧伤的心,主耶稣说:「哀恸之人有福了,因为他们必得安慰。」大卫说:「神阿!忧伤痛悔的心,你必不轻看。」各位,不知你有没有这种经验,新约有一个妇人,以眼泪洗主耶稣的脚,趁��主在一个法利赛人家里坐席的时候,就在耶稣背后,挨��他的脚哭,眼泪湿了耶稣的脚,就用自己的头发擦干,又用咀连连亲他的脚,把香膏抹上,妇人在主前这样自卑,所以主说:「你的罪赦免了。」又说:「你的信救了你。平平安安的回去吧。」

  D. 坐在灰中──到底灰是甚么意思,灰是表明厌恶自己,约伯也是如此,厌恶自己,坐在灰中,是有懊悔的心,一个人信主,也要这样坐在灰中,即是懊悔自己。

  但怎样才可坐在灰中呢?原来要亲眼看见过主。约伯如不亲眼看见过主,就不会坐在炉灰中懊悔自己。从前,保罗在大马色的路上,预备去捆绑信徒,岂不是也是这样自高自大,目空一切,蒙主的光光照后,听见了主的声音后,他就仆倒在地,坐在灰中,厌恶自己,所以各位弟兄姊妹,我们要自卑。因为「神拒绝骄傲的人,恩赐给谦卑的人。」

  3. 他们都悔改:七节至九节「他又使人遍告尼尼微通城说,王和大臣有令,人不可尝甚么,牲畜牛羊不可吃草,也不可喝水,人与牲畜,都当披上麻布,人要切切求告神,各人回头离开所行的恶道,丢弃手中的强暴,或者神转意后悔,不发烈怒,使我们不致灭亡,也未可知。」换言之,全城的人,禁食披麻布,这是古时东方的规矩,在忧伤痛悔的时候,不单人禁食披麻布,连不能说话的牲畜,也一同举哀。从表面看来,似乎很迷信,实在说,这是受造之物联同悔改之明证。「受造之物,服在虚空之下。直到如今。」这是保罗在罗马书所说,所以在这时候,尼尼微人,牲畜共同在外表上悔改。王的通告:「人要切切求告神,各人回头离开所行的恶路,丢弃手中的强暴。」各位,从这里可以看见一件事情,王为甚么不叫牛羊也一齐祷告,一齐丢弃手中的强暴呢?这是有原因的,以上所讲的外表悔改,牛羊应做。但祷告神,则因牲畜牛羊没有灵,所以不用牠们切切求告神。牲畜牛羊没有做强暴的事情,所以王没有通知牛羊丢弃手中的强暴。

  今天世界到处充满罪恶,是谁弄成如此地步呢?是牲畜牛羊弄成的吗?现在世界不平安,到处都是艰难,充满罪恶,这是人类所做成的。人类犯罪,以致弄成世界不平安,王知道罪乃叫人死,所以叫各人回头离开所行的恶,丢弃手中的强暴。他怎样祈求神我不知道,因为圣经没有记载,但他叫各人回头,离开所行的恶,丢弃手中的强暴,就可知道清楚。历史告诉我们,亚述王沙尔马尼撒二世,他约是在主前八百六十年至八百二十五年间,原来他想除灭以色列人,但到了亚特尼拉利王(主前八零八年至七八三年),与及他后来的两个王,突然不攻打以色列人,所以以色列人在那时,得收回所失去的国土,这就是列王纪下十四章二十五节所记载的。他们就是因为这些王受了约拿所传的道所感动,影响他们离开罪恶。现在有一个大问题,当时尼尼微王为甚么自卑悔改,切切求告神,离开所行的恶。我觉得圣经虽然没有记载,但他深深记得神有过两次应许的话。「应自卑祷告。」又说:「凡求告主名的,就必得救。」为甚么他们丢弃手中的强暴,也因为他记得:「恶人当离弃自己的道路,不义的人当除掉自己的意念,归向耶和华,耶和华就怜恤他,当归向我们的神,因为神必广行赦免。」(赛五五7)请注意在九节所说:「或者神转意后悔,不发烈怒,使我们不至灭亡,也未可知。」当时的尼尼微人,没有得到清楚亮光,并不知道如果信靠神,自卑,悔改,能不能得神赦免,所以他们说:「或者神转意后悔,不发烈怒,使我们不至灭亡,也未可知。」但如果肯忧伤痛悔,到底是得救的。各位,今天我们已得到了清楚的亮光,凡求告主名的,肯悔改的,主必赦免他们的罪,拯救他们。圣经里充满应许,但有不少信主多年的教友,还不清楚得救,太可惜了。有一个人,信了主几十年,天天忧忧愁愁,常常把脸拉得长长的,为甚么呢?这是因为他未得救恩的喜乐,不知已否得救。有人问他,你已经信主这许多年,你知道主已拯救你,将来可上天堂吗?他想了半天,不知所答。就说:我不知道我已经得救没有呢?想想又说:我不知到我将来能否上天堂,或者当我到了天堂的门口,主耶稣在天堂里见我可怜,就用脚把我一踢说:我可怜你这个人,可怜你年纪老。这样就把我踢进去。现在教会中,不知有多少信了主多年的教友,仍未知自己已否得救,真太可怜了。信了主仍未能解决这问题,实在太可怜。

  二、约拿传道的效验──第十节可以看见约拿传道的效验,他料不到有此效验,本来神派他到尼尼微宣告说:「再等四十日,尼尼微必倾覆了。」但现在他们自卑悔改,真是意料不到,这正是给爱约拿书的人,彰显神的大慈爱,消除种族间偏见。彼得说:「我真看出神是不偏待人,原来各国中,那敬畏主行义的人,都为主所悦纳。」真感谢神,从第十节我们可以见到两件宝贝的事,为何有这效验?

  1. 第十节上半节「于是神察看他们的行为。」神是常常察看人的行为的,所以神也察看尼尼微人的行为。历史告诉我们,这大城在约拿说预言的时候,即主前约八百年就应毁灭。但因为他们肯悔改,因此延长了二百多年的命运。到主前六零六年才被巴比伦王所灭。因为其后的亚述王,极其凶暴,如主前七二二年至七零五年撒尔根二世把以色列人掳去。到主前七零五年至六八一年之间,西拿基立又来进攻犹太地,所以神不得不将亚述毁灭。有一节圣经,足以做他们的注解,就是「耶和华的眼目偏察全地,要显大能帮助向他心存诚实的人。」这问题是说到神察看人的行为。然而神只察看行为,就不注重信心吗?在本章第五节说到他们信靠神,有信心。现在��只讲到神察看他们的行为,没有说到察看他们的信心,是否神不注重信心呢?不是的,神两方面都注重。关于信心,在罗马书和加拉太书特别约给我们看见清楚的亮光。在神前是「因信称义。」倘人只靠行为,这样,基督徒就死了。但是在这里为甚么神不察看信心呢?只说察看行为呢?因为信心是给神看,行为��是给神与人看的。信心是向神显出的,行为是向人与神显出了信心。怪不得雅各强调说:「身体没有灵魂是死的,信心没有行为也是死的。」(雅二26)而且他特别引证两个人,亚伯拉罕与喇合,作为我们不但要有信心,还要有行为的榜样。有许多信徒信了主多年,且是真心信主,实在蒙主拯救,罪得赦免,但没有行为,何等可惜。

  从前有一只老虎,极其凶恶,见人就吞噬。如果有人经过山前,就把他吃掉。有一次这老虎��向牠的同伴说,凡是基督徒我不吃,非基督徒我就吃。过了几天,有一个基督徒经过山下,这老虎又把他吃了,吃来吃去,连骨头也吃完。只剩下一张咀巴。他的同伴回来知道了这件事,就责问牠说:岂有此理,你不是说过不吃基督徒吗?为甚么又把基督徒吃了呢!牠说:你不清楚这件事,不错的,我是说过不吃基督徒,但我那天,见那人经过山下,我就跑下去,我嗅嗅他全身,嗅来嗅去,嗅不出有一点基督徒的气味,只有那张咀巴有一点信徒的样子。所以我连他的骨头都吃了,剩下这张有基督徒气味的咀巴。各位,所以我们不但口里称说信了耶稣,还要有行为。各位,信了主的,要有行为。施洗约翰说:「你们要结出果子来,与悔改的心相称。」她撒该悔改信了主之后,就对主说:「主阿,我把所有的一半给穷人,我若诈讹了谁,就还他四倍。」这是现在的信徒所应做应行的。

  2. 第十节下半节有一个难题,就是有几个字:「祂就后悔。」这是一个大疑问,神不毁灭尼尼微,是因后悔。虽道神有后悔吗?请看撒母耳十五章二十九节:「以色列的大能者,必不至说谎。也不至后悔。因为祂回非世人,决不后悔。」各位,这节圣经告诉我们,神是没有矛盾说话的。这里说神决不后悔,为甚么约拿书又说到神后悔,不把所说的灾祸降与他们呢?神永没有改变,也没有转动的影儿。凡事都能作。既然这样,为甚么说神后悔呢?是否神说后悔?因祂再三思想一下,如果把一百多万人毁灭了,岂不是与我的慈爱有冲突,就后悔不毁灭他们呢?不是的。现在我说一个比方:风是从东到西,有一艘船��从西往东,逆风行驶。后来这船转变方向,从东向西走。这船本来是从西向东,逆风行驶,觉得不好,所以就转变方向。各位看看,到底船改变了,抑或风改变了。其实是船改变了。人亦如此,人改变了,神也似乎改变了,所以这样就清楚知道神后悔的意思了。

  从本章,特别是本节,给我们看见,神是奇妙的神,向尼尼微施行奇妙的拯救。我们以前看过尼尼微,按历史来讲,他们是淫乱、谎诈、凶暴。这样大恶的城,神向他们施行了大拯救。许多时候,我们以为人犯了罪,没有法子得救,就忘记神。其实神是奇妙的神,能施行奇妙的拯救。

  有一处地方,有一个传道人到某地传道,那地方的信徒警告他,叫他小心,因为这城里有一个人,非常凶恶,这人有时一年才来一次教会,但他一来就倒乱,倒乱后就走。当这位传道人来那教会布道的时候,恰巧他又来了。但他这次没有倒乱,��安静听道。第一天听道后回去。第二天又来,恰巧那天讲的题目是浪子,聚会将完的时候,问谁愿意信主的就举手,这个凶恶的人那天也举手。而且肯到前面祈祷。他问传道人说:像我这样坏的人都可以得救吗?传道人告诉他,神是无所不能的,凡真心相信的,必然得救。后来这人完全相信,就清楚知道自己已经得救,这事件我不会忘记。神是奇妙的神,施行奇妙的拯救。

  最得我要题到约拿所传的道,这样简单为甚么能感动全城的人悔改,有甚么秘诀:

  (1)他遵从神的吩咐:在本章第二节我们可以看到约拿遵从神的吩咐。如要领人皈主有效果的话,亦要遵从神的吩咐。

  (2)他有了鱼腹中的经历:他被大鱼吞入鱼腹中,有三日三夜,照人看来,是绝望死亡的。但神有怜悯,吩咐鱼将他吐出来,使他复活过来。旧的约拿已经死去,现在是一个新的约拿,经过死而复活的,当他到尼尼微传道,定然给许多人看见,因而受感动,这就给我们见到要领人皈主,一定要有经过死而复活的经验。这里又使我有一个感觉,约拿一次讲道就有一百万人归主,如果我们讲一百万次道,恐怕也没有一人皈主,这是因为没有从死里复活的经验,求主怜悯,请低头祈祷。──杨浚哲《约拿书七讲》

 

 

传道与悔改(三1~10)(陈终道)

 

读经提示
1.现今神的话也会临到人么?临到人的方式有什么不同?
2.我们有否逃避或拒绝神的托付,结果如何?
3.约拿怎样向尼尼微人宣告神的话?为何有这么大的效果?对我们有什么教训?
4.尼尼微人怎样悔改?有什么可作为现今人悔改的榜样?
5.神后悔,在本章中使用这词的意思指什么?
6.找出本章内有关人的亏欠和神的慈爱。
一、约拿的宣告(三1~4
1耶和华的话二次临到约拿(三1
1二次,英文圣经与吕振中译本都译第二次为什么要第二次临到约拿,因他第一次既没遵命,神的话虽已临到约拿,也等于没有临到,他那第一次领受使命的经历已属徒然,必须重新接受命令。
比较一1~2节可知神在此所吩咐约拿的,正是在第一章所吩咐的,要他起来往尼尼微大城去,向其中的居民呼喊……”。约拿既未遵行神原先的命令,神即重申他的命令,要他照样遵行。信心的祖宗亚伯拉罕也有相似的经历。当他在米所波大米还未往哈兰时,神曾对他说:你要离开本地本族往我所要指示你的地方去(徒七2~3)。但他虽离开了迦勒底的吾珥,却只住在哈兰,并未到神所指示他的地方去。所以后来神的呼召第二次临到他说:你要离开本地、本族、父家,往我所要指示你的地方去(创十二1)。第二次的吩咐几乎与第一次的完全相同。因为神所要的不是表面的遵行,而是完全彻底的遵行。我们必须顺服神的话,否则就要从新开始学习那还未学会的顺从。
使徒时代晚期,信徒爱心渐渐冷淡,老使徒约翰按主耶稣已经颁给教会的命令说:亲爱的弟兄阿,我写给你们的,不是一条新命令,乃是你们从起初所受的旧命令。这旧命令就是你们所听见的道。再者,我写给你们的是一条新命令,在主是真的,在你们也是真的。因为黑暗渐渐过去,真光已经照耀(约壹二7~8;约贰5)。现今信徒只知厌烦传道人讲道缺乏新亮光,却忽略了自己是否遵行那早已听腻了的旧教训。
约拿书第一、二章的经历对约拿来说,就像以色列人绕行旷野的路程那样,是因不信不服而带出来的一段灵程。但约拿能认识到神的旨意不是人所能抗拒,而终于到尼尼微传道,仍是可称许的,总比继续与神对抗,继续偏行己路好得多。
2.往尼尼微去(三2
为什么神不差遣别的仆人,却偏要差派这不太愿意往尼尼微城去的约拿呢?神为什么如此耐心地折服约拿,然后叫他再去尼尼微?像这类关乎神对个人所定的旨意,虽然不是我们易于理解的,但谅必包括以下两方面的原因:
①没有愿去的人,别的人可能比约拿更不顺服,需要更多折服的方法。今日教会中太多指定的奉献却美其名为对只对某种圣工有负担。
2没有合资格的人可被神差遣。约拿的正直忠心,甚至不顾自己性命,将真理的正路指示所需要的人(参:一12),这种纯洁本质正合神的需要。今日神的家的荒凉,岂真是没有传道的人么?是没有合神心意的工人。
这正是神向先知以赛亚所发的呼声——“我可以差遣谁呢?谁肯为我们去呢?……”(赛六8)。既没有差遣的,又没有受差遣的。
3.照耶和华的话起来(三3上)
约拿照耶和华的吩咐起来往尼尼微去,他的传道工作大有效果,原来约拿所不想接受的委托竟是大蒙祝福的使命。对于神的委托不少信徒在心里有许多问题:神为什么要把一项我不喜欢的使命交托给我呢?他们却不去留意,神交付给我们的责任其实并没有任何难当的担子。反之,它实在是神给我们极大的赏赐和尊荣。神并没有给约拿太难以应付的工作,只不过到尼尼微城走了一日。宣告说:再等四十日,尼尼微必倾覆了就是如此去了!他并没有受到什么反对或逼迫,反倒看见极大的果效。虽然他只宣告了那么一句话,但尼尼微却全城都悔改了。(注意约拿这句话是照神所吩咐他的话说的,不是自己的话)。
4.极大的城(三3下)
按创十11~12提及尼尼微时已称它为大城,则到约拿时代发展为极大的城不算稀奇(参本书一2)。有解经家根据考古资料(即在现存废墟遗址之测量),认为尼尼微城只有大约十二里大小,但考古家KtesiasDiodrus则认为尼尼微四周的住宅区约有六十里,(考古家彼此间的估计有相当大的出入)。
但最可靠的估计,应当是圣经本身的记载,其中不能分辨左右手的有十二万多人(见四11讲解),则全城居民应当在八十万人左右。这城被称为极大之城就不算稀奇。况且尼尼微是古亚述大国的京都,不但以色列国亡于亚述,其附近邻国也常受亚述的侵扰。若这样一个大国的京都,只有十二里大小,难以取信敌人。按威克里夫圣经注解(The Wycliffe Bible Commentary)认为,古代大城并非只限于建城的范围,也包括其附属范围,可能包括若干县镇乡村。现代的城也正有类似情形。
5.事半功倍的果效(三4上)
上文不是说尼尼微城有三日的路程吗?约拿只走了一日的路程,怎么全城都悔改了呢?他只走了三分之一的路程,作了三分之一的工作,却得着十足的收成,其余的三分之二是谁作的呢?那是神的灵作的。尼尼微人听见约拿所宣告的危险,便自己向同胞传讲,所以约拿只作了三分之一的工作,便有十足的收成。这对于今日教会传福音的工作有很重要的教训。倘若教会全体信徒共同事奉神,工作的进展必然比现在更大,有好几倍的成效。
6.约拿的信息(三4下)
约拿的信息是警告性的。但注意一2节的呼喊原本就有警告之意,所以约拿所传的信息是按照神的指示而传的。对于忧伤痛苦的人,神会藉他仆人传安慰的信息。但对于罪大恶极的人,则必须传警告和责备的话。约拿的信息有这么大的功效,因他依照神的指示而传,不是传人所喜欢听的。神所以一定要约拿去,因神需要一个忠心为他传达信息的人。
按约拿所传的信息来说,是不完满的,是偏向警告和责备的方面,没有提到神的慈爱和宽容这方面,(甚至约拿根本不想尼尼微的人得着神的宽容),但因有神的同工,却是大有果效。事实上,神救恩的完美,很难在短时间内讲得完全。在任何片断的时间内讲论神的救恩,都只能把其中的若干片断讲清楚。虽然这样,圣灵却能在人心中作成完满的工作,使那些存心信服之人,得着神的救恩。
注意:这向尼尼微人宣告倾覆必临的约拿,是曾在鱼腹中三昼夜,像从死里复活一般的。约拿本身所经历神的拯救,谅必也使他所传的信息更显得有能力。就如新约中从死里复活的拉撒路,虽未说一句话,已使许多犹太人信了主那样。圣灵借着他的活见证作了工(约十二11)。
此外,约拿在第一章那样正直地叫人把他抛下海中的表现,也使人们更加相信他的话是真确的.他的预言必定实现,因为他甚至会叫他自己被投下深海的话也照传不误,这样的人的警告,怎能不留心听呢?
再等四十日,尼尼微必倾覆了。”——按尼尼微已往的恶行来说,已到了应该倾覆的地步。再过四十日,是例外的等待。这必倾覆了是指他们现在的情形若继续而不悔改的话,就必倾覆,因下文神既因他们悔改而宽容他们,又按上文,神一再要他仆人约拿到尼尼微传道的目的,无非要他们悔改。可见这必倾覆了的警告,只在他们不接受警告,不悔改的情形下,必然生效!过份抓紧必倾覆了这几个字,而又自认为圣经记载前后矛盾的人,这等读经的人,无非说是心窍未开,因辞害意。
总之,约拿所传的虽是偏重神的审判方面的信息,但结果却是全尼尼微城的人悔改,证明这信息适合他们的需要。有人反对传责备或警告性的信息,理由是:不该恐吓人信主;其实是自己不用说不能讨人欢喜的信息。另有人专讲责备警告的话,却是因为要发泄自己心中的愤怒。但真正忠心的神仆,只按照神的灵引导,讲说该讲的话语;或警告或安慰,照着圣灵的指引传讲,那才是传道的人。
二、尼尼微人的悔改(三5~10
尼尼微虽然是属外邦人的,且是当时亚述京都,正像许多别的大城一般,充满各种罪恶,那里的人却不像我们所想的那么硬心,不肯悔改。反之,他们因约拿的警告,全城上下都认真悔改,倒可作为许多要悔改归向神之人的榜样。
1.尼尼微人信服神(三5
英译是过去式信了神。对信奉假神的外邦来说,归信真神就是悔改回转的主要经历。这信,不只是信神的存在,且信而归服于真神。所以中文和合本译作信服神是为要表明那些尼尼微人现在所信的神,与他们素常所信的假神不同,现在他们已信服并归向真神了。
先知但以理因读耶利米书,知道耶路撒冷必荒芜七十年,便披麻蒙灰,禁食祷告(但九3)。尼希米因听说耶路撒冷城墙被拆毁,城门被火焚烧,便哭泣悲伤,禁食祈祷(尼一3~4)。可见旧约时禁食最主要用意表示悲伤而向神呼求。在此既称宣告禁食,有公开号召民众同心为罪悲伤痛悔之意。
2.尼尼微王下了宝座(尼三6
全节最令人惊奇的是尼尼微王下了宝座,也像其他尼尼微人一样披上麻布,坐在灰中,表示悲哀悔过。但尼尼微王怎么听到这消息?这信息传到……”暗示不是约拿直接传给尼尼微王,是那些信服了神的尼尼微人把消息传开,以致尼尼微王也听而信服了。古代君王与平民地位悬殊,领导君王信主的人是谁,圣经竟不提他的名字。现今教会仍然有一二个政府高级官员愿意信主,甚至只不过有机会对政府名人讲道,已在竭力自我宣扬,惟恐教会历史上漏了自己的名字。这可能就是现今很难看见较为有权势地位的名人,会像尼尼微王那么认真的谦卑下来,像其他尼尼微人一样的悔改吧!因为正当他们稍微表示愿意接受福音,正想从他们傲慢的宝座下来时,我们已惟恐委屈了他们的身份,竭力迁就奉承,让他们留在傲慢的宝座上入教信主!在约拿的时代,救恩的启示还不完全。上文说过,约拿所传的福音是片断的,只讲神的公义审判,没讲到神的慈爱,但现今约拿所预表的基督已经来了,死而复活了,快要再来了,我们所听所传的福音,比尼尼微人所听的完全得多,为什么不能看见像尼尼微这么彻底的悔改呢?岂是单单因为不信的人心里刚硬么?不也因为教会自贬身价,贪慕世俗的权势名利,蒙蔽了属灵的心眼么?
3.通令全城(三7~8
尼尼微王自己下了宝座披上麻衣之后,便通令全城,不论人与牲畜都要禁食披麻,离开罪恶。他所作的是否合乎信福音的基本原理是另一件事,因他自己也不过刚刚悔改,但他如此下令,已证明他的确相信先知所传的信息。他的信心是有行动的。他下宝座不是装模作样。他的命令会不会引起反感?影响他的政治地位?都不在他的顾虑之中,这是政治家悔改的真正表现。凡是有许多借口,推辞的悔改”“信主,都可能因为还没真正信服神。
人与牲畜都披上麻布”——不该领会作牲畜也要悔改,只是描写他们自卑痛悔的程度。除了人自己被上麻布之外,连他们所爱的牲畜,也替它们披麻(事实上牲畜自己不会披麻),并且这些话是尼尼微王的通令,不是先知的吩咐。
离开所行的恶道,丢弃手中的强暴”——证明一2节所说的尼尼微人的确充满罪恶,其中最显著的是强暴。挪亚洪水之前,地上满了强暴(创六11)。强暴表明人的无法无天,不理会神的公义,也不理会地上的律法。这种罪恶不是因没有受良好教育的缘故,是人性败坏堕落更深的缘故。
现今的世代,也正是满了强暴的世代,不论人际关系,或国际关系,都是一样。圣经早已告诉我们,那不法的隐意早已经发动(帖后二7),既看见不法的事增多(太廿四12),就该知道主来的日子近了(路廿一28)。
4.期待神的怜悯(三9
或者……”是否表示他们没有信心?不是,由于上文他们对神藉约拿所传审判将临的信息深信不疑,而且有信心与行为并行的表现,而约拿并未把神的恩典和怜悯这方面的信息告诉他们,对本节经文所用的不确定语气而推想认为尼尼微人没有信心,是不当的,应该解作这是真正悔改者自然而有的一种期望,期望神会因他们诚意悔改而不降罚与他们。这种期望证明真正悔改的人,自然对神的恩慈会产生一种因信心而有的悟性。
三、神的赦免(三10
后悔原文与悔改同字,即心意回转(来十二17)。
上节已提到或者神转意后悔……”,已经表明所谓后悔其实即转意的另一种特殊用法,因为尼尼微人怎能希望神后悔?中文后悔通常指事后发觉做错了才会后悔的,但神事实并未倾覆尼尼微,却后悔了。这后悔实是转意的另一说法。旧约中类似的用法不少,如:
“……求你转意,不发你烈怒,后悔不降祸与你的百姓(出卅二12)。
耶和华阿,我们要等到几时呢?求你转回,为你的仆人后悔(诗九十13)。
我何时论到一邦或一国说,要拔出、拆毁、毁坏,我所说的那一邦若是转意离开他们的恶,我就必后悔,不将我想要施行的灾祸降与他们。我何时论到一邦或一国说,要建立、栽植,他们若行我眼中看为恶的事,不听从我的话,我就必后悔,不将我所说的福气赐给他们(耶十八7~10)。
现在要改正你们的行动作为,听从耶和华你们神的话,他就必后悔,不将所说的灾祸降与你们(耶廿六13)。
你们要撕裂心肠,不撕裂衣服,归向耶和华你们的神,因为他有恩典有怜悯,不轻易发怒,有丰盛的慈爱,并且后悔不降所说的灾,或者他转意后悔,留下余福,就是留下献给耶和华你们神的素祭和奠祭,也未可知(珥二13~14)。
这些后悔其实都是指神转意。神对他自己既定的旨意和计划决不后悔,不会改变(诗一一○4;耶四28;结廿四14),但神对人的法则并非不改变,正如父母爱儿女的爱心不改变,但爱的方式与管教法则会按儿女行为好坏、幼稚或成熟……而改变。圣经对于神待人方法的改变,常用后悔来形容神的转意;含有为人的悖逆和失败而忧伤之意味。

 

尼尼微城悔改(三章)(贾玉铭)

 

    约拿既受了造就,神的话又第二次临到他,叫他去尼尼微传报神的信息。一面是表明神的宽容,人虽不听神命,神仍宽容忍耐,给人第二个机会;一面也是表明人必须受过神的训练,方可奉行神的使命。此次约拿一听见神的吩咐,不但不再像前次之违背,而且也不稍迟延。神说:“你起来!”约拿便照神的话起来,往尼尼微去。

一、已悔改的先知,传悔改的信息(3:l-4)

    ()悔改之先知

    1、约拿悔改之据,是即刻遵命

    2、悔改之由,是受了管教(ll9:67)

    3、悔改之行,是不避艰苦

    ()悔改之信息

    1、城必倾覆

    2、再等四十日必倾覆

二、闻悔改的信息,有悔改的实行(3:5-8)(12:41)

  ()悔改的物件——向神悔改,认识神是公义及慈爱的。尼尼微人信服神

  ()悔改的进行

  1、王下宝座

  2、各都禁食

  3、切切祷告

  ()悔改的征据——各离恶道,不再行强暴(58:6;弥7:9;太3:8)

三、因悔改的实行,蒙悔改的恩典(3:9-10)

    ()人的希望(9)

    ()神的后悔(10)

    一个实行悔改的先知,去传悔改的信息,当然是用现身说法,即具了极大的感力。所以约拿悔改以后,至异邦尼尼微城,一日讲道使全城人悔改。这也是预表耶稣死而复活以后,救恩即临到异邦,其效果之美满,也足令主满意。

 

 

神四愿(1~10)(林文良)

 

神四愿

经文:拿三:1~10  
又是再一次上讲坛讲道的时候,每次讲道都充满挑战!若不是负起阐明神的话语的责任在身,我情愿学习多听甚于多讲!

公元1960年代随着电视机的发明改变了这世代人从(收音机)到(电视)之掌握资讯的生活习惯。今天,许多教会亦以跟上时代的多媒体呈现突破传统的讲道,借着(道)来辅助听(道)。牧者盼望现代人不因眼睛因看太多,以致于耳朵听得迟钝,每主日信徒的听道也是如此。本主日是总会所订教会与社会奉献主日,盼望众信徒关心总中会的教社事工。

约拿的故事无人不知,约拿起初逃避耶和华神的呼召,竟然历经从鱼肚到干地的转折经验,使得约拿终于臣服,按照神的命令开始在尼尼微城传扬上主的道理,许多人因而领受了。令你我感到有趣的一件事是整个尼尼微城所经历的改变是人们悔改的结果。无论约拿走到哪里,他的四周都听见他的话语,最后连政府领袖也予以听从效尤。一个国家要改革过来,人民要复兴的唯一方法就是按照当日尼尼微人所做的三个步骤去做:(1)回应神的话语;(2)对即临的厄运的事实有所反应;(3)真心认罪悔改。
   
以现实层面来说,政府乃反射其人民内心道德与属灵的素质及光景。记得早期总统府曾经带动所谓「心灵改革」运动及口号,而我们台湾基督长老教会也曾经推动过「重建台湾人心灵」的目标及行动。然而,到今天我们物质毫不匮乏的台湾人的心灵光景又是如何呢?我们所看到的是官员逢庙必拜,人民当然也是如此。今日台湾人民有充分的信仰自由,教会及庙宇到处林立,政府虽有宗教法规范所有的宗教,虽说台湾人民八九成都有宗教信仰,表示他们有神的观念,却缺乏对神的实践生活,这就是问题的所在!
   
列位兄姐,问题不在于宗教本身的问题,问题出在人心,也就是说人心出了问题。所谓的「心灵改革」或「重建心灵」绝不是一项口号、绝不是一项要求、绝不是一项过去的行动,心灵改革是当前的需要,仍将是将来的需要。今天,我们台湾需要的是什么呢?(1)去经验尼尼微所经验的改变;(2)去了解悔改的意义;(3)去准许心灵的改变进入我们心里。
   
约拿书第三章就是叙述人们对神在他们心中所做的事的响应。下列这四项信息也就是神的心愿,是祂愿意我们去做的---
 
一、尼尼微全城的人除了接受神的话语以外,不接受任何东西(7节):
尼尼微人已经禁食,正当尼尼微王听到此事也有所回应,命令全国禁食上下禁食。从这件事上提醒我们:我们不要去听其他的杂音,要听神的声音,将祂的话语深藏在我们心里。禁食的中心是虚己,我们之所以禁食乃借着听神所说的一切来除去一己之私。
   
生长在印度的一个富有家庭孙大信,他为了表示反对福音,曾经公开当众烧毁圣经。有一天清晨四点半当孙大信正在沐浴的时候,亲子看见主耶稣的异象,主对他说:「孙大信啊,你逼迫我要到什么时候呢?」他就这样归向了主耶稣,在经过受洗信主之后,却横遭家庭逼迫,结果被赶了出去。在寒冷旷野的一棵树下,度过了一个夜晚,没有足够的衣服御寒,手中只带着一本圣经。孙大信不顾一切贫困或逼迫跟从主耶稣,结果成了新疆地区传福音的使徒。
 
二、尼尼微人依着神的意思而行(5节):
5节所说的「信服」乃相信顺服神的话语的意思,为要顺服神必须摆上信心及行动,而尼尼微全城的人穿上麻衣、坐在灰中,代表在神面前真心卑屈哀伤,接受神所加诸于人的苦楚。尼尼微人以真实行动表现真正的悔改。请各位注意,当众人认同神的道并依祂的意思行的时后,王也跟着他们的样是行,结果尼尼微通城发生了奇妙的事情---每一个人大大小小都悔改。
   
林后七:9~10记载说:「…………因为忧愁改变了你们的心。神善用你们的忧愁…………神用忧愁改变人心,使人得救;这是用不着后悔的!可是属世的忧愁会使人死亡。」圣经告诉我们最终以致得就的懊悔忧愁,便是依着神的意思行。
   
时值台湾旧历七月「好兄弟」节期人心不平安的时段。人们相信人死后变成鬼,被弃的孤魂野鬼来到人世间搅扰,因此鬼在他们心里作祟,做任何事都不平安。台湾百姓不让神在他们心中做主做王,他们的生命不愿依着神的意思行,反而依着世上的迷信及自己心中的错误定论行事。
 
三、尼尼微人转向求告神(8b节):
请看尼尼微王眞地开始走在前头,以身示范,他要人民除了禁食披麻以外,还要迫切地祈祷,而尼尼微百姓就照着做了!各位,假如我们不迫切寻求神,又怎能经历神想要在我们里面做的事呢?!祷告乃迫切求告神,将心中最深切的渴望向祂倾吐。祷告不只是告诉神我们想要的一切,而是要告诉祂我们所理解的一切,为要成就祂要我们成为的样式。因此,祷告就是为要让圣灵运行在未信者身上。
 
四、尼尼微人离弃一切的恶行(8c节):
尼尼微人愿意接受神的话语,愿意依着神的意思行,愿意求告神,可是仍然行在罪恶中是不行的。神的心愿愿意尼尼微人、愿意我们去做的四项的最后一项,祂通过先知约拿及尼尼微王教导尼尼微人离开他们的恶行,因为罪恶导致毁灭、暴力、对人凶残。真正的悔改是改换自己的道路,换句话说,我们必须认清自己的恶行忧愁懊悔得以赦免离开罪恶生活在救恩当中。
   
请各位注意,当尼尼微人求告神并离弃一切恶行之后,圣经记载:「于是神察看他们的行为,见他们离开恶道,祂就后悔,不把所说的灾祸降与他们了。」(10节)和合本的后悔一词,现修本将它翻译作改变心意,比较正确。类似后悔这个字在旧约圣经里用了一百多次(参照创六:6),但是用在神身上,当然不能译作后悔,因为神并不做错什么事,不必后悔。这字原文有「怜悯、安慰、叹息、难过、后悔」的意思,因此神是因为看见他们诚心祷告、离开恶行,心出怜悯而改变毁灭他们的心意。
   
今日台湾百姓因物质富足容易忘记神,甚至一时沉沦在罪恶当中,最不好的是台湾百姓不信神,满心生活在迷信当中。盼望众信徒记取上主这四个心愿的信息!

 

 

再差约拿、有恩典怜悯的神(3143)(香港读经会)

 

祈祷:  主啊,你是我的主,我的心愿意归你,求你领我快跑跟随你。

 

当日驱使我离开神的恶事,今天那「恶事」仍然存在时,该怎么办?

1. 神没有改变祂的呼召(314):当约拿回转后,先前的吩咐再次临到他:「你起来!往尼尼微大城去,向其中的居民呼喊……」(2,参12)经历了人生的风浪后,约拿终于肯往尼尼微去,并在其中宣告(呼喊):「再等四十日,尼尼微必倾覆了!」恶人的恶已经恶贯满盈,最终必得到应得的报应。然而,这真是神的心意吗?

2. 神接受人的真心悔改(359):尼尼微人听了约拿宣告的信息后,竟然向神悔改,还要全国上下一起禁食。若单靠我们的能力、经验或影响力,这是绝对不可能出现的结果。然而,神会因他们的悔改而不按着他们的恶惩罚他们吗?

3. 神啊,我早知会这样!(31043):神果然不把所说的灾祸降在尼尼微城,约拿对于这个结果满不是味儿。为此,他道出了当日蒙神呼召后,却急速逃往他施去的原因,原来他早已料到,若尼尼微人肯悔改,神必会按他们的恶惩罚他们。约拿早已不同意这样的事情发生,因此一走了之!

当日驱使我们离开神的原因,不就是这样吗?我早就知道……

你会为着恶人恶事之改变而欢呼吗?还是始终认为有些人有些事,其恶是不可原谅的呢?是的,在人看来,这些人或事都是不可宽恕的,但我们的神是「有恩典、有怜悯的神,不轻易发怒,有丰盛的慈爱,并且后悔不降所说的灾」,我们会否因着神的恩慈而感到神不公平呢?当日使我们离开神、离开教会的人和事仍在那里,我们能否接受神已把那些人和事改变呢?甚么时候,我们的判断竟比神的心意更高和更重要?

千万不要忘记,当日若不是因着神这份恩典怜悯,今天我们也许仍在罪中,甚至已葬身大海!那么,施行审判的,究竟是神还是我们呢?

 

 

顺服神(三章110)(台北基督之家)

 

分享:

约拿书第三章让我们看见一个经过苦难终于顺服神的人。

谢谢主,神总是给人「第二个机会」,其实,被神选中去完成上帝的一个托付,这是何等尊贵的职分、何等荣耀的托付啊!当约拿拒绝这个使命时,他恐怕不知道:他拒绝的是一个多么了不得的机会,上帝当然可以另派他人去完成神的工作,这样约拿就失去了这个这么重要的恩典:被神选中,与神同工的祝福。但是,感谢神,当约拿顺服下来时,神给他「第二个机会」,「耶和华的话二次临到约拿……」。

当人顺服神的呼召,去完成神的托付时,你会发现:在神要你去做一件事的同时,祂也把做这件事所需要的能力与权柄赐给你了!这真是一件奇妙的事,常常我们担忧、推托是因为觉得自己不配、自己不能也做不好,但是你发现了吗?当约拿顺服神去做神要他做的事时,圣经是怎么记载的?圣经说:「尼尼微人信服神,便宣告禁食,从最大的到至小的都穿麻衣。这信息传到尼尼微王的耳中,他就下了宝座,脱下朝服,披上麻布,坐在灰中……」圣经说:尼尼微人顺服「神」,不是说:尼尼微人顺服「约拿」,不是约拿的话有能力带来改变,而是出于神的话有能力会带来改变,约拿不过是个器皿,承接神的能力与权柄的器皿,当我们服事时,我们都不过是个器皿,都是承接神的能力与权柄的器皿,承认我们本来就不能、不会、不行,但是我们顺服去承接神的呼召时,你会经历:神能、神会、神行!

出于神的话每一句都带着能力,不仅仅是好听、有趣、很感动而已,神的话会带来改变的能力,人会「切切求告神」,人会「回头离开所行的恶道,丢弃手中的强暴。」人会谦卑地说:「或者神转意后悔,不发烈怒,使我们不致灭亡,也未可知。」这就是施洗约翰所说的:「结出果子来,与悔改的心相称。」是真正的「悔改」,不仅是「后悔」,而且有「改变」!

真正的悔改是圣灵的大能!

回应:天父上帝,恳求圣灵保惠师帮助我经历真正的后悔及改变。

祷读:约翰福音十六章8

8 祂既来了,就要叫世人为罪、为义、为审判,自己责备自己。

 



跟着我们: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