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篇 25
诗篇第二十五篇拾穗
【诗二十五篇题注】「大卫的诗。」
在这诗篇里,大卫求耶和华保护、引导和饶恕(1~7节),他描述某些神的属性(8~14节),并祈求得释放(15~22节)。除了少数的例外情况,这首字母离合诗每一节都以接续的希伯来文字母来开始。――《诗篇雷氏研读本》
这是一篇字母诗,其间虽有若干出入,但全篇仍依希伯来文22个字母的顺序写作(无w与k,代之以两次p和r,这在中译已无法见到)。本篇为个人求告诗,大致可分为三部分:1,求神帮助和赦免的祷告(1~7节);2,述说神的本性(8~14节);3,求神拯救他脱离困苦(15~22节)。――《启导本诗篇注释》
本诗的口气好像学生向老师、儿子向父亲请教。本篇也是字母诗,除了最后一节,每节的希伯来原文按22个希伯来字母的次序开始。诗篇的第九、十、二十五、三十四、三十七、一百一十一、一百一十二、一百一十九、一百四十五篇都是字母诗。──《圣经综合解读》
◎这是一首字母诗,不过略有一些不规则(遗漏w、q,r、p出现两次)。──蔡哲民等《诗篇研经资料》
序言——本诗是《诗篇》中第二首离合诗。这是一篇祈祷,表达了恳求,承认信仰和悔改等敬畏之情。和其他离合诗一样,本诗没有进行逻辑演绎,而是汇集了崇敬的措辞,按字母顺序排列起来,主题是神引导和教诲那些谦卑可教的人。
本诗的段落与希伯来语字母(22个)的数目一样。各段的第一个字母按希伯来语字母的顺序排列。但本诗有几节显然偏离了严格的离合体:第1,2段都用希伯来语第一个字母。没有用第2、第6和第19个字母。第18和19段都用希伯来语第20个字母开头。第22段用第17个字母。诗34篇的排列与本诗相似。──SDA圣经注释
【诗二十五1】「耶和华阿,我的心仰望你。」
穷苦人的心放在钱上,敬畏神的人把整个身心放在神身上。――《启导本诗篇注释》
仰望耶和华。面对仇敌的逼迫,祈求神的带领。诗风呈现内向,诗人的信心并未外露,在忍耐之中静候耶和华。可将诗分成三部分:①恳求神的保护(1~3节)与引领(4~7节);②神的带领原理(8~14节);③再一次祈求神的保护(15~22节)。――《圣经精读本》
●「心」仰望你:SH 5315,「生命」。──蔡哲民等《诗篇研经资料》
第一节表达了一种思考(见诗86:4;143:8)。本节以希伯来语第一个字母'aleph开头。──SDA圣经注释
【诗二十五1~7】第一段的祈求:诗人面对困难和迫害,求神帮助、引导、和饶恕他过往的罪行。――《串珠圣经注释》
【诗二十五2】「我的神阿,我素来倚靠你。求你不要叫我羞愧,不要叫我的仇敌向我夸胜。」
“羞愧”指不让自己在仇敌面前抬不起头来。――《启导本诗篇注释》
仇敌: 出现在大卫的诗中,指用行动或意念敌挡大卫的人。他们嘲弄大卫,也讥诮他对神的信仰。――《圣经精读本》
大卫的诗中,少有未提及仇敌的;此处显示,他们不但亲自抵挡大卫,在意识形态上也与他相反。若他们得胜,不仅大卫蒙羞。──《丁道尔圣经注释》
●「夸胜」:SH 5970,「欢欣」、「欢腾」。──蔡哲民等《诗篇研经资料》
诗人信靠神。如果他失去了信心,他的仇敌就会有理由夸胜。本节还是以'aleph开头。这首离合诗没有采用希伯来语第二个字母beth。但本节第二个词的第一个字母是beth。有些学者认为本节第一个词属于第一节。──SDA圣经注释
【诗二十五3】「凡等候你的必不羞愧,惟有那无故行奸诈的必要羞愧。」
希望与现实间常有差距,但等候神的决不会失望。“无故行奸诈的”为本来信神,现在无缘无故偏离正道的人(参七十八57;耶三20)。――《启导本诗篇注释》
「行奸诈」:指那些原是相信神的人,现在却远离祂,违背向所起的信誓。诗人能够这样向神祈求,乃因神的怜悯和慈爱(6)。――《串珠圣经注释》
他所代表的信念──人活着是靠神的帮助,而非人的聪明。──《丁道尔圣经注释》
神必不丢弃一切「等候」祂的人(3节),虽然祂的大能不总是按我们盼望的时间彰显,但祂的时间总是最好的。因为神总是「用祂的爱、按祂的时间、以祂的方式 Of His love, In His time, By His way」来回答我们的祷告。──《圣经综合解读》
今天我们也常常和作者一样,担心自己的信仰最终被证实是虚幻的,因此就会「羞愧」。但神是活神,人类的历史向我们见证:倚靠神、等候神的「必不羞愧」,正如主耶稣所说:「到我这里来的,我总不丢弃他」(约六37)。而偏离神、抵挡神的人,结局「必要羞愧」。──《圣经综合解读》
「无故行奸诈」原文是「徒劳地行奸诈」,指偏离了正道的人(七十八57;耶三20)。──《圣经综合解读》
●「无故」行奸诈:SH 7387,「徒劳地」、「无实质地」。
◎ 25:1~3中,「羞愧」是作者的主要关切,自己的信念是否被证实是虚幻,就是「羞愧」的原因。因为神是活神,所以仰赖神的不会羞愧。──蔡哲民等《诗篇研经资料》
参诗27:14;37:34。本句暗示我们仰望神的引导,以及遵循这些引导的恩典。诗人扩大了祈祷的范围,包括了一切虔诚的信徒。──SDA圣经注释
【诗二十五4】「耶和华阿,求你将你的道指示我,将你的路教训我。」
求你将你的道指示我: 充满睿智的祷告,遇到仇敌身陷险境时,洞察最有效的帮助,作出正确选择,就当献上这样的祷告。――《圣经精读本》
第一个恳求,是求神指示祂一般性的旨意:「将��的道指示我,将��的路教训我」,请注意「道」和「路」都是复数。这个祈求不含自我的因素在内,而一般人在寻求特殊的带领时,常会出于自私自利的动机;这个祈求也为正确的抉择奠定了基础,就是「心窍习练得通达,……能分辨好歹」(来五14)的基础。──《丁道尔圣经注释》
不认识神的人只知道求神赐福、保守我们走自己的路,认识神的人却是求神引导自己走神的路,因为只有神的道路才是蒙福的道路。人「有一条路,人以为正,至终成为死亡之路」(箴十四12),但神却要我们「进窄门。因为引到灭亡,那门是宽的,路是大的,进去的人也多;引到永生,那门是窄的,路是小的,找着的人也少」(太七13~14)。因此,有智慧的人应该求神用真理「引导」我们走神的道路:「祢必将生命的道路指示我。在祢面前有满足的喜乐;在祢右手中有永远的福乐」(十六11)。──《圣经综合解读》
◎ 25:4~5是求神教导,我们常常求神赐福,但是此处是求神引导,让自己走正确的路。──蔡哲民等《诗篇研经资料》
我们缺乏属灵的悟性,需要有神的光照在我们的道路上。摩西祈求这样的亮光(见出33:13)。诗人一直感到这样的需求(见诗27:11;诗86:11;诗119:33)。纽曼在1833年所写的《慈光引导》(《赞美诗》505版374首)就是一首表达这个主题优美诗歌。我们祈求明白神的道,就是祈求明白祂的旨意,以致能聪明地调整我们的行为。──SDA圣经注释
【诗二十五5】「求你以你的真理引导我,教训我,因为你是救我的神,我终日等候你。」
求你以你的真理引导我: 诗人认识到神的信实,祈求神施恩,藉此得着能力。――《圣经精读本》
�琱�──忍耐地注意「祂手初动」的那刻(参一二三2)。──《丁道尔圣经注释》
圣灵是我们的老师,「要引导你们明白一切的真理」(约十六3)。──《圣经综合解读》
我们「终日等候」神,是因为我们尝过主恩美好的滋味,心中「以神为乐」(罗五11),所以切慕得着祂更多的话语。──《圣经综合解读》
你的真理。神的真理与我们所误解的真理是不一样的(见诗36:1~3;诗86:11)。
我等候。见第3节注释。──SDA圣经注释
【诗二十五6】「耶和华阿,求你纪念你的怜悯和慈爱,因为这是亘古以来所常有的。」
人只有认识了自己的罪人本相,才会认识自己在神面前何等需要「怜悯与慈爱」(6节),因此也会用「恩惠」、「慈爱」来对待别人。一个不认识自己罪人本相的人,必然会自以为义、待人苛刻。──《圣经综合解读》
纪念。大卫依据过去的福气盼望将来的福惠。“耶稣基督,昨日今日一直到永远是一样的”(来13:8)。大卫最美好的品格之一就是不断回顾神的恩典。
亘古以来。神的仁慈从来就没有停止过。神始终是良善的。希伯来语字母Waw没有用于离合诗。本节以waw的下一个字母zayin开头。──SDA圣经注释
【诗二十五6~7】要“记念”你长久存在的怜悯与慈爱,但“不要记念”我幼年的、很久以前的罪。――《诗篇雷氏研读本》
◎ 25:6~7中作者想到自己仍然有犯错的时候,配不上造物者。因此求神用怜悯与慈爱来对待自己。因为作者犯过错,所以可能神会因此不听他,以至于导致作者的信仰、信念无法实现而羞愧,因此这一段他一面求神指教正路,一面求神赦免过去的过犯,以避免「羞愧」。──蔡哲民等《诗篇研经资料》
【诗二十五7】「求你不要纪念我幼年的罪愆和我的过犯。耶和华阿,求你因你的恩惠,按你的慈爱纪念我。」
“幼年的罪愆”大概指年幼无知时所犯的过失。因神有恩惠慈爱,故求神按立约的应许赦免他。――《启导本诗篇注释》
不要纪念……纪念: 双重祈愿。诗人祈求神不要根据过往之事判断自己,而是祈求纪念向他呼求怜悯与仁慈的自己,并悦纳自己。――《圣经精读本》
本诗简短的提到罪愆,很诚实,且一再重复。解决之道不是时间,而是神的恩惠),这乃是根据圣约而来(见二十三6对「恩惠慈爱」的注释)。神的「记念」是主动的、确定的;它的对象可能不同,正如此处所载记念……罪愆和记念我。──《丁道尔圣经注释》
我幼年的罪愆。鉴于属世的父亲会宽恕自己孩子幼年时的愚行,诗人恳求天父饶恕自己年幼时的轻率(见伯13:26,约伯责怪神因他幼年时的罪而使他受难)。诗人认识到罪会阻碍他在第6节所祈求的神怜恤,所以就在本节祈求宽恕。
过犯(pesha`im)。指明知故犯。
因你的恩惠。不是靠自己的善行,而是靠神的恩典。本诗继续颂扬神无限的恩惠。
我们成熟以后,就会认识到自己罪孽的分量,于是我们转而投靠神的慈爱,就是第6,7节所说的“恩惠”,“怜悯和慈爱”。本节暗示这首诗是诗人年老的时候写的。──SDA圣经注释
【诗二十五8】「耶和华是良善正直的,所以他必指示罪人走正路。」
本节至14节述说神的本性。祂待人良善,但正直不偏,故能向罪人指出正路,叫他们回转。――《启导本诗篇注释》
良善正直: 两个相辅相成的词语,显明神的属性——良善。神的良善并未只在感情层面,乃在“正直”这公义的层面上实现,形成两者之间的张力。――《圣经精读本》
悔改──承认自己并不配得,只不过是个罪人,有罪人的偏颇与罪愆。神要指示罪人,这不仅出于祂的恩惠慈爱(参7节),也因祂本身乃是良善正直的,所以祂留意要在人的身上复制这些品德。──《丁道尔圣经注释》
神是「良善正直」的(8节),祂「为千万人存留慈爱,赦免罪孽、过犯,和罪恶」(出三十四7),只要我们这些罪人愿意转向祂,祂就会像一位好老师,指教、引导我们走「正路」(8节)。──《圣经综合解读》
●「指示」罪人:SH 3384,「指教」、「教导」、「引导」。
●「正路」:SH 1870,「路」、「道路」。──蔡哲民等《诗篇研经资料》
◎ 25:8提到神的两个属性:「良善」、「正直」。因为神有这两个属性,所以会教导犯罪的人道路(错误的道路不是路),让犯罪的人可以走回正途。──蔡哲民等《诗篇研经资料》
诗人从祈祷转向思考神的品格和祂对人的做法。神是良善正直的。祂会像一位好老师责备,教训和指导人。──SDA圣经注释
【诗二十五8~15】第二段的祈求:本段的重点是神的本性,这也是诗人祈求的基础:神不但满有恩惠和慈爱,而且公平诚实,故敬畏祂的人必要蒙福。――《串珠圣经注释》
【诗二十五9】「他必按公平引领谦卑人,将他的道教训他们。」
顺服──愿意听话的态度,从谦卑或「软弱」一字(9节,`a{na{w的复数)。──《丁道尔圣经注释》
「谦卑人」(9节)原文是「贫穷的、卑微的、渺小的」,也就是认识自己一无所有、一无所是的人。「谦卑人」不会坚持自己,所以才肯顺服神的「引领」和「教训」(9节);「谦卑人」不会自诩比别人更能「走正路」,所以才能完全归功于「良善正直」的神;「谦卑人」不会觉得遵守神的约和法度很容易,所以总能体谅别人的难处,乐于帮助别人寻求神的「慈爱诚实」。──《圣经综合解读》
●「谦卑人」:SH 6035,「贫穷人」、「卑微人」。──蔡哲民等《诗篇研经资料》
谦卑人。指谦卑可教,愿意学习的人。谦卑是基督徒成长的第一级阶梯(见太18:3)。
按公平。即按照对真理,责任和人生道路的正确理解。
将他的道。谦卑跟从神的人一定会祈祷说:“主啊!不要照我的道,而是照你的。”──SDA圣经注释
【诗二十五10】「凡遵守他的约和他法度的人,耶和华都以慈爱诚实待他。」
神愿与世人立约。人若遵守他约内的条件,神的慈爱必向他们显现。当日神与人立约时,牺牲了自己的儿子。所以人要与神立约,照样也必要付出相当的代价。这代价就是献上自己为活祭。神说:“招聚我的圣民到我这里来,就是那些用祭物与我立约的人”(诗五十5)。“我以神的慈悲劝你们,将身体献上当作活祭是圣洁的,是神所喜悦的。”这样作就必与约相合。若照所立的约度日,就必蒙神真实的慈爱和眷顾。另一种祭就是感谢,“凡以感谢献上为祭的,便是荣耀我”(诗五十23)。── 包忠杰《诗篇注解》
●慈爱「诚实」:SH 5711,「坚固」、「忠实」。──蔡哲民等《诗篇研经资料》
他的约和他法度。即怜恤和信实。这是神的两种品性(见诗85:10;参约1:17节“恩典和真理”)。
法度。见诗19:7注释。──SDA圣经注释
【诗二十五11】「耶和华阿,求你因你的名赦免我的罪,因为我的罪重大。」
求神赦免其罪。乍看这节似乎放错了地方,但与令人痛悔罪愆过犯的10节十分吻合。――《圣经精读本》
大卫深深为自己的罪愆忧伤。──《丁道尔圣经注释》
「罪的工价乃是死」(罗六23),所以在神的眼里,所有的罪都是「重大」,任何罪都需要献上赎罪祭,都需要基督为我们代死。因此,人只有认识了自己的罪「重大」,也知道自己无法补偿这种罪,才能诚心悔改寻求救恩,才能蒙神赦免。──《圣经综合解读》
神之所以赦免我们的罪,并不是因为我们有什么资格、功劳,而完全是因为神自己的名,也就是祂慈爱、信实的本性。──《圣经综合解读》
◎ 25:11恳求神「赦免」作者的罪,而且是「为神自己的名」来赦免。作者不求自己能有什么「补偿」的机会,而是希望神「赦免」,因为他知道自己无力补偿。即使是旧约的诗篇,一个认真的信徒都知道自己永远无法达成神的标准,只能求
神「赦免」。──蔡哲民等《诗篇研经资料》
因你的名。为了神圣名的尊荣。诗人从思考神的良善,转到自己的罪愆。他不得不祈求赦免,使恩典和真理(见第10节)显示在他心中。他担心自己违犯所立的约。
我的罪重大。诗人觉得自己罪孽深重(见罗5:15~21),需要惟有仁慈的神才能提供的宽恕。无穷的大爱已经敞开道路,使罪可以得到白白的赦免。──SDA圣经注释
【诗二十五12】「谁敬畏耶和华,耶和华必指示他当选择的道路。」
神按着自己的形象造人,给人自由意志,所以神并不强迫人,而是让人自己学会选择「当选择的道路」(12节)。「敬畏耶和华是智慧的开端」(箴九10),只有「敬畏耶和华」(12节)的人,才有智慧进行正确的选择。──《圣经综合解读》
●「敬畏」:SH 3373,「害怕」。──蔡哲民等《诗篇研经资料》
指示……道路。神能够为敬畏祂的人成就大事。他们将向神学习正道。神会指教他们如何遵行祂的典章(见诗119:30,173;约7:17)。
他当选择的。神将教导他,使他选择正确的道路。人非机器。他有选择的能力。当他敬畏神的时候,就会进行正确的选择,即选择神的道。从本节起,开始了另一组思考。──SDA圣经注释
【诗二十五12、14】敬畏──这种单纯的敬虔,神会以祂的友情(和合:亲密)来加以尊重。「友情」,希伯来文是so^d[,含「辅导」和「献策」的意思;既指一个人最亲密的友人,也指与他们所讨论的事(参,「会中」,耶二十三18、22;「奥秘」,摩三7)。这种对于神引导的寻求,是个别的,也是成熟的,与异教之中以无理性的指针或禁忌为导向的寻求(参,赛四十七13),大不相同。──《丁道尔圣经注释》
◎12~14节此处应允敬畏神的,将蒙神指示方向,也将安然居住、拥有后裔,并可以与神建立关系。──蔡哲民等《诗篇研经资料》
【诗二十五13】「他必安然居住,他的后裔必承受地土。」
选择行正路的人不但自己生活蒙福,连儿孙都能在神应许给他们的土地上长住。“承受地土”在新约指得到神的国(太五5)。――《启导本诗篇注释》
地土: 指神应许给亚伯拉罕(创15:7)、以色列(申4:1)的土地。是永�琲犖眲蝖A也象征属世和属灵的祝福。也意味圣徒将要承受为业的天上迦南(启21:2)。――《圣经精读本》
敬畏神的人,既怕神就不怕任何的难事了。他们不怕灾害的降临,因为有神的保佑;他们不怕仇敌,因为神是他们的山寨;他们不怕缺乏,因为主是他们的牧者。如此还有什么不安适的呢?他们所得的福气,还要流传后世。所以敬畏神的不单保全了自己,还能赐福给子孙。可见“敬畏耶和华是知识的开端”(箴一7)。
── 包忠杰《诗篇注解》
人若敬畏神,就必然会倚靠神,因此不必再怕任何难事,他必「安然居住、承受地土」(13节);人若不敬畏神,就只能倚靠自己,任何难事都会让他担惊受怕。──《圣经综合解读》
居住。直译是“过夜”。
安然。就是在安全的环境下。与盲目流浪的处境形成对比。悔改的人就像在自己家里一样舒服平安(见诗34:11;37:25)。
他的后裔。就是他的后代。
承受地土。见出20:12;利26:3~13。义人承受地土的永�琠v旨受到偶然和暂时环境的阻碍(见罗8:19~24;太5:5)。──SDA圣经注释
【诗二十五14】「耶和华与敬畏他的人亲密,他必将自己的约指示他们。」
“亲密”是说神信任敬畏祂的人,当作密友。“约”有“心意”的意思。――《启导本诗篇注释》
可作「耶和华把祂的心意显示给敬畏 的人,把自己的约指示他们」。――《串珠圣经注释》
耶和华与敬畏他的人亲密: NEB译为“耶和华晓谕自己的目标”。“亲密”不是所指不健康的灵交、或借着灵媒进入灵界;乃是意味切实领悟神所启示的旨意(目标)。――《圣经精读本》
「敬畏耶和华」就是把神当作神,与神建立正确的关系。这种关系的实质不是惧怕,而是人与神亲密相交,更深地摸着神的心意,因为「耶和华与敬畏祂的人亲密;祂必将自己的约指示他们」。正如主耶稣所说:「有了我的命令又遵守的,这人就是爱我的;爱我的必蒙我父爱他,我也要爱他,并且要向他显现」(约十四21)。──《圣经综合解读》
●「亲密」:SH 5475,「亲密的谈话」、「咨商」。──蔡哲民等《诗篇研经资料》
亲密(sod)。“机密的谈话”,“亲密的朋友”,“一群挚友”。这里可能指“友谊”。义人与神亲密无间。神把自己的秘密告诉他们(见箴3:32注释)。亚伯拉罕是神的朋友(见代下20:7;参创18:17)。
约。见第10节。神让祂的儿女理解祂与他们所立之约的内容,以保障他们的幸福和得救。──SDA圣经注释
【诗二十五15】「我的眼目时常仰望耶和华,因为他必将我的脚从网里拉出来。」
“网”指生活中的困苦和困窘,好像野兽落在捕捉它的网中。――《启导本诗篇注释》
「网」:比喻人生的愁苦和困扰。――《串珠圣经注释》
网: 指猎人的网罗(9:15),意味没有目标、彷徨不定的状态。――《圣经精读本》
世人对神的态度正如所罗门王说:“眼看,看不饱。”但我们信徒举目看荣耀的神,就可得饱足。但这话不是说看了就不愿再看,乃是一看见神的荣美,就不再渴想世界的虚华了。仰望耶和华的人必不至失望,信徒仰望神必得心中所渴慕的东西。因为他们的仰望含有信心,有盼望,有顺从,有敬畏,有羡慕,有惊奇,有默想,有亲爱,……
神造鸽子,当然是要它自由地飞在空中,但有时它会不幸落在捕鸟者的网里;信徒爱神时刻仰望神,但有时也难免陷在世界情欲和魔鬼的圈套里。所以他的眼睛若常望着拯救他的神,神就必将他的脚从网里拉出来。荣耀归主圣名。── 包忠杰《诗篇注解》
我们时常陷入世界、情欲和魔鬼的「网」中,所以需要「时常仰望耶和华」,求神来救拔我们。一旦我们在环境的「网」里仰望神的荣美,就不再会被那些虚空的「网」套住。──《圣经综合解读》
「网」指猎人捕兽的网,比喻人生的难处。──《圣经综合解读》
仰望耶和华。参诗141:8。我们最好养成在属灵上有远见的习惯。我们的目光始终是朝着神呢,还是朝着自己?
从网里拉出来。见诗9:15;10:19;31:4。如果我们故意要被网罗缠住,神是不会保护我们的。但祂应许会解救我们。──SDA圣经注释
【诗二十五16】「求你转向我,怜恤我,因为我是孤独困苦。」
神的眼睛一日不向我们看,我们就感觉得孤单和苦闷,但是感谢神,我们能向他呼求。── 包忠杰《诗篇注解》
◎ 25:16是许多人痛苦时的真实感受,「痛苦又孤单」更加难以忍耐。──蔡哲民等《诗篇研经资料》
【诗二十五16~17】孤独困苦: 这种情感似乎源于31:11记录的朋友背叛。――《圣经精读本》
神的儿女在这个世界上并不总是一帆风顺,也会「孤独困苦」(16节),也会「愁苦甚多」(17节),这些难处逼着我们转向神:「义人多有苦难,但耶和华救他脱离这一切」(诗三十四19)。──《圣经综合解读》
【诗二十五16~18】对神的远离非常敏感(参,转向我,16节;赦免,18节)。──《丁道尔圣经注释》
【诗二十五16~22】第三段的祈求:这段的重点是诗人的苦况;他孤单痛苦,敌人又众多和凶狠,要将他杀死。――《串珠圣经注释》
【诗二十五17】「我心里的愁苦甚多,求你救我脱离我的祸患。」
大多数学者都认为此节应译为「求你减轻我心中的愁苦,救我脱离我的祸患」。――《串珠圣经注释》
●愁苦「甚多」:SH 7337,「使变大」、「使变宽」,因此意义应该是「解除」心里的愁苦。──蔡哲民等《诗篇研经资料》
【诗二十五18】「求你看顾我的困苦、我的艰难,赦免我一切的罪。」
「看顾」:指「关注」或「垂视」。――《串珠圣经注释》
有的苦难是我们因罪所受的管教,所以要先认罪,求神「赦免我一切的罪」;有的苦难是神对我们生命的造就,不要着急求神快快挪去,只要求神「看顾我的困苦、我的艰难」,神「必引你出离患难,进入宽阔不狭窄之地;摆在你席上的必满有肥甘」(伯三十六16) 。──《圣经综合解读》
赦免(nasa')。还有“举起”,“搬走”之意。在许多场合表示赦免(创50:17;出10:17;32:32;等等)。Nasa'还表示担当罪孽。祭司要担当以色列百姓的罪孽(利10:17)。从担当罪孽引申到赦免。与该词相应的希腊词语出现在约1:29,意思是“除去(或作背负)世人罪孽的”。
按照离合诗的规则,本节应以qoph开头。可是却用了下一个希伯来语字母resh。resh还出现在它本来该出现的第19节开头。──SDA圣经注释
【诗二十五18~20】认罪和饶恕是拯救所必须的条件。――《诗篇雷氏研读本》
【诗二十五19】「求你察看我的仇敌,因为他们人多,并且痛痛地恨我。」
罪蒙赦免了。人与神之间没有仇恨,就可以靠神的能力对付自己的仇敌。那些仇敌从此不是私人的仇敌,而变为神的仇敌了。他们的人数虽多,总不会多过神的万军,以利沙被亚兰人围困的时候,他的仆人害怕说:“哀哉,我主阿,我们怎样行才好呢?”神人说:“不要惧怕,与我们同在的比与他们同在的更多。”以利沙祷告说:“耶和华阿,求你开这少年的眼目。”他就看见满山有火车,火马围绕以利沙(王下六15~17)。── 包忠杰《诗篇注解》
当我们与神同心的时候,我们的仇敌就是神的仇敌。虽然「他们人多」,但「不要惧怕!与我们同在的比与他们同在的更多」(王下六16)!──《圣经综合解读》
「痛痛地恨我」原文是「以暴力、残忍、不公来恨我」。──《圣经综合解读》
●「痛痛地恨我」:「以不公义的恨来恨我」。──蔡哲民等《诗篇研经资料》
仇敌。见诗3:6,7;5:8;6:7,10;7:1,6;17:9等。
痛痛。大卫的仇敌一直想杀害他。──SDA圣经注释
【诗二十五20】「求你保护我的性命,搭救我,使我不至羞愧,因为我投靠你。」
蒙了恩的人可以放心的投在主的怀中,他必保佑他。── 包忠杰《诗篇注解》
性命。就是“我”(见诗3:2;16:10注释)。
不至羞愧。见第2节注释。──SDA圣经注释
【诗二十五21】「愿纯全正直保守我,因为我等候你。」
“纯全正直”有几种解释:1,是神的两个使者,差来保护受苦的人。2,指诗人自己决心为善的性格。但即令诗人有此优点,也是来自神,人自己并不完全。故此处应为神本性的拟人化描写。因神纯全正直,所以人可以仰望祂的拯救。――《启导本诗篇注释》
「纯全正直」:是神的属性,被诗人加以人格化,当作神差派去保护他的两位使者。――《串珠圣经注释》
纯全正直: 是诗人一生希望拥有的性情。诗人洞察到这性情只有与神同行才能得到,因正直与纯全正是神的属性。――《圣经精读本》
「纯全、正直」是神的属性,也是神给「等候」祂的人最好的自我防卫。当我们「等候」神的时候,应当「对神对人,常存无亏的良心」(徒二十四16),若是「行诡诈」(3节),就会失去了「纯全、正直」,给仇敌留出攻击的破口。──《圣经综合解读》
◎ 25:21中的「纯全、正直」是用神的属性来指神。能保守作者的,当然是神本身。──蔡哲民等《诗篇研经资料》
纯全、正直。他希望靠着神的恩典获得完美的品格。他本来悲叹自己的罪重大(第11节)。
本节以希伯来语最后一个字母taw开头。──SDA圣经注释
【诗二十五22】「神阿,求你救赎以色列脱离他一切的愁苦。」
大卫为自己所求的,也为全国祈求。――《诗篇雷氏研读本》
诗人也为神的全体子民求。“救赎”即拯救之意。本节第一字的首字母为希伯来字母p,与16节同,而非最后一个字母。一般相信,本节在字母诗之外,或为本诗的副歌。――《启导本诗篇注释》
为以色列所献的祷文。有人认为这句话由后世的编者添加,用作公开聚会中的祷文。稳妥的看法,大卫作为与神立约的百姓,献上的祈祷。――《圣经精读本》
以色列乃是当日神的选民,神的目的就要善待他们。诗人如此祷告,是顺从神的旨意,是神所喜悦的。所以他当时的祷告,必蒙神的垂听。── 包忠杰《诗篇注解》
在「等候」(21节)神的过程中,大卫的心越来越宽广,以致不但为自己祈求,也把百姓的需要带到神面前。──《圣经综合解读》
◎许多学者认为25:22是编者加上去的一句,因为前面都是个人的祷告,后面突然变成国家的祷告。而且25:22已经不是字母诗的范围了。──蔡哲民等《诗篇研经资料》
本诗带有强烈的个人色彩。但现在诗人扩大了他的祈求的范围,包括了所有类似处境中的神儿女。诗人很自然在倾吐衷情时增加了为同胞的祈求。从公众礼拜的角度上看,这一节使本诗适用于敬拜的聚会。──SDA圣经注释
【思想问题(第24, 25篇)】
1 24篇朝圣者的诗篇对于敬拜神的人应具的资格和敬拜对象有什么启示?
2 24:1~2道出神的王权。人在生活上若藐视神的主权,即使他参与敬拜,有意义么?
3 25篇里,诗人不仅面对外在的困苦,还要面对过往的罪,他为何仍仰赖神的帮助呢?参7~8节。这给你什么教训呢?
4 试从25篇找出神行事的一些原则,以及仰赖 之人的确据。参3, 6, 8~10, 12, 14节。
5 若说诗人在25篇的祈求充分表现出神公义和慈爱属性的揉合,你同意么?
6 「求你救赎以色列 ...... 」(25:22),诗人凭着以色列人曾与神立约这事实,与他自己约民的身分,向神祈求。今日神的儿女可凭着什么向神祈求?参约15:16;来4:14~16。
──《串珠圣经注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