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赛亚书 24
以赛亚书第二十四章注解
壹、内容纲要
【全地受审毁灭主必做王】
一、全地受审毁灭(1∼13节)
1.地被毁灭(1∼6节)
2.宴乐止息(7∼13节)
3.因地悲哀因神喜乐(14∼16节)
4.逃脱无望(17∼20节)
二、主必作王大有荣耀(21∼23)
贰、逐节详解
【赛二十四1】「看哪,耶和华使地空虚,变为荒凉;又翻转大地,将居民分散。」
〔吕振中译〕「看吧,永�琤D将大地弄空,使它变为荒芜;他必扭歪地的面貌,使它的居民四散。」
〔原文直译〕「看哪,耶和华使她空虚,使她荒凉,使她的面扭转,使她的居民分散。」
〔原文字义〕「地」邦国(原文阴性);「空虚」使空虚、使荒凉;「翻转」扭曲。
〔文意注解〕「看哪,耶和华使……」先知感知即将临到神审判全地的紧迫性。
「使地空虚,变为荒凉……将居民分散。」仿佛回到创世之初「空虚混沌」,又仿佛来到巴别塔的混乱,变乱口音,「将居民分散」。以赛亚天启文学使用典故。
本章,紧接十三∼廿三章神审判列国,要过渡到廿五∼廿七章。作为以赛亚的启示录廿四∼廿七章的起始章。追溯一∼十二章神审判犹大耶路撒冷,就晓得本章概括十三∼廿三章,甚至总结一∼廿三章,即:万军之耶和华神审判全地万民。
本章,是强调廿四∼廿七章的中心议题:万国万民都要注目万军之耶和华。
1∼20节,希伯来文学的交叉平行结构,如下:
A 大地遭蹂躏:神大能的作为(1∼3节)
B 世界的败落:罪恶遭致咒诅(4∼6节)
C 歌唱止息:城市陷落(7∼12节)
C’歌声再闻:普世收割(13∼16节)
B’个人的消灭:哀叹欺凌乱象(16∼18节)
A’大地被破坏:道德灵性原因(18∼20节)
1∼6节,地的毁灭,因民背约。
1∼2节,神审判全地万民。
1节,列国喧嚣计谋都败亡,唯神才是万国主宰。
〔话中之光〕(一) 以赛亚见神审判速临的紧迫感:看哪!先知看到末世像创世之初:地是空虚混沌;巴别人建塔和城,要塔顶通天,设神龛传人的名,神来变乱口音,将人分散(十七1;卅27;创一2;十一4∼8)。
(二)喧嚣狡诈的列国抵挡神,神使之失去所靠水和粮,城必废弃,变作荒场,人心消化战竞(三1;十九1;诗二1)。
(三)耶和华的怒气和愤恨,如烟冒出,要除灭抵挡神的。祂才是大能者,历史的主宰,人类必须注目敬畏(1,3,5,14,21节;卅27;申廿九20)。
(四)唯独以色列的圣者耶和华值得尊崇、配得敬拜(弥三1;太廿四45∼51;彼后三3∼10)。
【赛二十四2】「那时百姓怎样,祭司也怎样;仆人怎样,主人也怎样;婢女怎样,主母也怎样;买物的怎样,卖物的也怎样;放债的怎样,借债的也怎样;取利的怎样,出利的也怎样。」
〔吕振中译〕「那时人民怎样,祭司也怎样;仆人怎样,主人也必怎样;婢女怎样,主母也必怎样;买物的怎样,卖物的也必怎样;借给人的怎样,向人借的也必怎样;放债的怎样,借债的也必怎样。」
〔原文字义〕「出利的」即「借债的」负债者;「取利的」即「放债的」债主。
〔文意注解〕2节,神审判全地万民。包括各阶层,无人逃脱。
1∼13节,城市哀歌。所流露祈求语调,与古近东文学作品《吾珥被毁悼词》呼应对比,都描写城市陷落,一片荒凉,无分阶层,无一幸免。大自然的丰富滋养,竟不奏效,颗粒无收。
1∼23节,本章和本卷中心议题是:聚焦万军之耶和华,以色列的圣者。神要除灭背道自大、与神为敌的骄傲人类,引人改邪归正,顺服跟随神,彰显神的荣耀。
〔话中之光〕(一) 神看内心。在神眼里,地位高低、权力财富,都无关紧要(撒上十六7)。
(二)人类骄傲从魔鬼撒旦来对抗神、藐视神、并与神为敌(二12;五15;耶十三15;创三5;约八44)。
(三)到那日,民如何,祭司也必如何,神必照各人所行报应他们(何四9)。
(四)神要人敬畏耶和华的名,留意听从神的话,谨守遵行神的道。行公义,好怜悯,谦卑地与神同行(申四1;八1;廿八1;结廿11;弥六8;罗十5)。 (五)人在基督里的义,不是行律法的义,而是信基督耶稣的义,因信神而来的义(腓三9)。
【赛二十四3】「地必全然空虚,尽都荒凉。因为这话是耶和华说的。」
〔吕振中译〕「大地必被弄到空空,世界必被掠劫到掠劫净尽:因为这话是永�琤D说的。」
〔原文直译〕「地必全然空虚,被劫掠一空,因为耶和华说了这话。」
〔原文字义〕「说」讲、指挥。
〔文意注解〕3节,地必毁灭,「全然空虚,尽都荒凉」。因为耶和华说话,就是先知信息的依据。
〔话中之光〕(一) 耶和华说有就有,命立就立。神口中所出的话就像雨雪落下绝不返回,却要去成就神旨意所定的(五十五10∼11;诗卅三9)。
(二)神声讨列国万民的罪。在祂重建天地前,先要废弃人所依赖的天地间的一切,使之空虚荒凉,以便彻底除去人类骄傲。
【赛二十四4】「地上悲哀衰残,世界败落衰残,地上居高位的人也败落了。」
〔吕振中译〕「大地悲哀凋残,世界衰败凋残,高天与大地一同〔传统:地上居高位的人〕衰败。」
〔原文字义〕「衰残」消沉、无知;「败落」衰残、变弱。
〔文意注解〕本节,普世旱灾造成衰残、败落、有权有势的也都败落悲哀。
4∼6节,深入显示地必荒凉的意象,充分阐明地必衰残的原因。地上荒凉,必是神的作为使地荒凉。
〔话中之光〕(一) 地都空虚荒凉,人类骄傲彻底垮台。无人独立于灾祸之外,全受影响悲哀(二12;三26;廿四1∼3,21;卅三9)。
【赛二十四5】「地被其上的居民污秽,因为他们犯了律法,废了律例,背了永约。」
〔吕振中译〕「大地在它居民之下被沾污,因为他们越犯了律法,违背了律例,违犯了永远的约。」
〔原文字义〕「污秽」沾污、玷污;「犯」违犯、废除;「废」废去;「背」违背、破坏、废弃。
〔文意注解〕「永约」永远的约,原文是单数型态,永约包括:挪亚之约、亚伯拉罕之约、安息日之约,摩西之约、大卫之约等,包涵西奈山摩西宣讲的律法、律例典章,也是神造人,就安置在人心的良心之约。
以赛亚针对世上居民,永约可以指挪亚之约,禁止流血(创九1∼17);广义上,指创造主神与受造人之间的不言自明的道德良心盟约:听从耶和华神,在伊甸园看守管理(创一27∼28)。
5节,造物主神的愤怒,因人在地上犯律法,废律例,背永约。不遵行永约就灭亡了(下节)。
〔话中之光〕(一) 亚当听信魔鬼撒旦的谎言,要和神一样知道并自立善恶标准。骄傲,悖逆神与神隔绝,人和地并他本来看守的受造物都受咒诅(创三1∼13)。
(二)亚当后裔都有亚当的罪性行为。该隐流亚伯的血犯罪,血是污秽地的(创四10;民卅五33;申廿一1~9;伯十六18;诗九12;一百零六38)。
(三)神透过摩西在摩西五经颁布给他们律法,申命记里讲解了,他们却违背了!甚至完全取消了。人自己造出新法,取代神的,合理化自己的行为。
(四)崇拜被造的人和物都同样是淫行、邪恶玷污了全地。拜偶像如同行淫,污秽人心,破坏人与神的关系(耶三1∼2,9;十六18;结17∼18)。
(五)造物主要与人相交,赐人丰盛的生命。人本是照着神的形象造的,有真理的仁义和圣洁(约十10;弗四24)。
(六)神要和祂的百姓重新立约,是大卫之约之后续。提到永约是神的心意,要借着永约不要灭绝他们。然而,不遵行永约就灭亡了(6节)。
(七)仰望等候弥赛亚来临,神再与人立下永约,持续下去直到永久(五十五7;六十一8)。
【赛二十四6】「所以地被咒诅吞灭,住在其上的显为有罪。地上的居民被火焚烧,剩下的人稀少。」
〔吕振中译〕「因此大地被咒诅所吞灭,上头的居民担受了罪罚;因此地上的居民被烧焦,剩下的人很少。」
〔原文字义〕「诅咒」发誓;「吞灭」吃尽;「显为」看为、算为;「有罪」犯罪;「人」人类。
〔文意注解〕「地被咒诅吞灭」,因为「 地上被它的居民污秽」,使人「显为有罪。地上的居民被火焚烧,剩下的人稀少。」
5∼6节,解释因果关系。为何全地如此废墟荒凉?因人犯了众罪孽。从创世开篇就讲人地关系密切,人的行为关系到地的繁荣或衰败。思考有三:(1)亚当夏娃遵从神命,伊甸园各种果树美味果腹。(2)然而,始祖听信撒旦谎言,偷吃禁果,就被神逐出伊甸园。亚当被神告知:地不再为人效力,长出荆棘蒺蔾。他们及后代都劳苦,汗流满面方得餬口。(3)因为受造之物服在虚空之下,不是自己愿意,乃是因那叫他如此的; 但受造之物仍然指望脱离败坏的辖制,得享神儿女自由的荣耀(罗八20 ∼22)。
「地被其上的居民污秽,因为他们犯了律法,废了律例,背了永约。」神透过摩西五经写下各种律法,规范他们的行为,并在《申命记》里讲解,他们却违背了!甚至完全取消。人类自己造出别的法取代神的,合理化自己的行为(5节)。
6节,本段1∼6节全地毁灭的结语:因人犯罪,地受咒诅,人被焚烧。申命记的言语是:守约都蒙福,背约受咒诅(申廿七∼卅)。
〔话中之光〕(一)「地被咒诅吞灭」,「居民被火焚烧」,是因人背叛神,犯律法,废去律例,不守永约(5节;创三17)。
(二)因人犯罪,全地受咒诅。重读申命记关于祝福与咒诅:遵行神的道,顺服得祝福,反之受咒诅。百姓背道受刑罚,诅咒临到他们(申命记廿八)。
(三)神拯救灵魂,赐予平安。神造人时安置良心,使人为罪自觉不安,信耶稣基督投靠神,名录生命册,不被定罪(四2∼4;五十三12;诗卅四22;路十20)。
(四)神为自己留下余数,就是不向虚妄不拜偶像,忧伤痛悔,敬畏神的谦卑人(廿八5;卅五8;四十六3;六十二12;罗十一4∼5)。
(五)被神拣选的族类,是有君尊的祭司,圣洁的国度,属神的子民。敬畏耶和华思念祂名,追求圣洁,出黑暗进入光明国度(十三1;来十二4;彼前二9;玛三16;弗一4)。
(六)主耶稣宝血涂抹过犯,要人悔改与神和好。逃脱神的震怒审判。我们当与神同工,从火中抢救灵魂,遵行耶稣差派的福音大使命(俄一17;亚三9;林后五18∼21;太廿八18∼20)。
(七)神使我们与基督一同复活,一同坐在天上。但一切受造之物一同叹息劳苦,直到如今。赖氏(Ladd)神学的已然未然already but not yet:即:基督降世钉十架成就了救赎,神的荣耀开始恢复,但未完全,仍须等候(弗二6;罗八23)。
【赛二十四7】「新酒悲哀,葡萄树衰残;心中欢乐的俱都叹息。」
〔吕振中译〕「新酒悲哀,葡萄树衰残,心中欢乐的尽都叹息。」
〔原文字义〕「葡萄」葡萄树。
〔文意注解〕「新酒」专指未经发酵的葡萄汁,来自刚刚压碎的葡萄。新酒与葡萄树平行,都悲哀,衰残。「心中欢乐」心中快乐,是习惯用语,指醉酒(斯一10)。
7节,代表以下各节,反复提摘采葡萄喜庆欢乐,新酒更锦上添花,乐上加乐。可是葡萄树衰残,因旱灾歉收,失去欢乐,只剩悲叹(4∼6,9,11,13节;珥一4∼6)。
7∼13节,宴乐止息。
〔话中之光〕(一) 葡萄和葡萄树因干旱,悲哀衰残缺少葡萄,榨不出酒,只剩叹息(4∼6节)。
(二)田中夺去欢喜快乐,葡萄园必无歌唱,也无欢呼;酒榨中踹不出酒来,神使欢呼的声音止息(十六10)。
【赛二十四8】「击鼓之乐止息,宴乐人的声音完毕,弹琴之乐也止息了。」
〔吕振中译〕「击鼓之乐止息,欢跃之喧闹停止,弹琴之乐止息。」
〔原文字义〕「宴乐」欢乐、狂喜;「声音」喧嚣声、骚动、吼叫。
〔文意注解〕「鼓乐止息……宴乐完毕,琴乐止息」典型狂欢节,弹奏乐、歌舞哄嚷、嬉笑、喧哗都止息了。发生甚么事?
8节,神的审判临到。人的宴乐及宴乐源头一概消失。
〔话中之光〕(一) 人靠着物质财富,权势地位,仗着自己富贵欢宴乐,在神审判的面前都归于无有(十三20∼22;廿二2∼4;卅二12∼14;结廿六13)。
【赛二十四9】「人必不得饮酒唱歌;喝浓酒的,必以为苦。」
〔吕振中译〕「他们不得再又唱歌又喝酒了;喝浓酒的必觉得苦了。」
〔文意注解〕酒桌上壮胆,精于调浓酒的勇士,大祸临头的末日,必觉酒变茵陈以为苦(五22)。
〔话中之光〕(一)清早饮酒,酗酒到夜深,因酒发烧之人有祸了(五11)。
【赛二十四10】「荒凉的城拆毁了,各家关门闭户,使人都不得进去。」
〔吕振中译〕「混混乱乱的都市破败了;各家关门闭户,使人不得进去。」
〔原文字义〕「拆毁」折断、打碎;「荒凉」荒废、空虚;「各」全部、整个。
〔文意注解〕「荒凉」荒废了空虚混沌。神创造带来秩序,充满祂的内容。六日创造天地,前三天建造秩序:后三天充满内容。神把世界造好,整个充满美好事物,最后造人。
10节,人类城市无序混乱。因战乱或因百业凋敝,毫无安全感,都关门闭户。
10∼12节,喧闹城市变为废墟。
〔话中之光〕(一) 人一受造,就进入神赐宜人居住的美好世界。现在因人犯罪,受咒诅,回到创始之初,初始混沌景况(创一1)。
(二)宴乐闹市变废墟的原因,可能是战争破坏,瘟疫饥荒。饥荒也有可能是旱灾、蝗灾造成(4∼6节;申廿八38∼40)。
(三)人类城市反叛神的圣洁顺序,就无序混乱。地是空虚混沌,渊面黑暗,似乎回到创世前(5节;卅四10∼11;创一2;诗一百零四40)。
【赛二十四11】「在街上因酒有悲叹的声音,一切喜乐变为昏暗,地上的欢乐归于无有。」
〔吕振中译〕「街上因无酒而有呼喊之声;一切喜乐都已过去〔传统:日暮〕;地上的娱乐尽都掳掠。」
〔原文字义〕「街上」外头;「悲叹」吶喊、呼喊。
〔文意注解〕「因酒有悲叹」的原因,可能是以前美酒随处可得,现在却滴酒无存,有了酒瘾无法解决。
〔话中之光〕(一) 神审判临到,将欢喜快乐夺去,使酒榨的酒绝流,谁能踹酒欢呼,欢呼已被仇敌呐喊代替(耶四十八33)。
(二)葡萄园里已无歌唱,也无欢声;酒榨中踹不出酒来,神使欢呼的声音止息(十六10)。
【赛二十四12】「城中只有荒凉,城门拆毁净尽。」
〔吕振中译〕「城中剩下的只是荒凉,城门被撞得七零八落。」
〔原文字义〕「荒凉」恐怖;「拆毁」撞击、击打、压碎。
〔文意注解〕 12节,荒凉的程度,熙熙攘攘的城门,早已拆毁净尽。
「城中只有荒凉,城门拆毁净尽」是城市倾覆,灯红酒绿,夜夜歌舞,击鼓作乐,全都失去了。
〔话中之光〕(一) 在繁华世界夜生活的人享乐,物质不再让人满足。到那日,神的刑罚临到,奢华的物质享受无处可寻。城必全然拆平。神打破铜门、砍断铁闩(卅二19;四十五2)。
【赛二十四13】「在地上的万民中,必像打过的橄榄树,又像已摘的葡萄所剩无几。」
〔吕振中译〕「因为大地之间万族之民中必像已打〔或译:摇〕过的橄榄树,已割取完了的葡萄树,剩下的寥寥无几。」
〔原文直译〕「在地中间,在万民之中,它必如此,像打过的橄榄树,像酿过葡萄酒后摘采葡萄。」
〔原文字义〕「橄榄」橄榄树。
〔文意注解〕本节,作为7∼13节的结语。此句使用未完成时,表明讲述一个事实,将来必要发生。「必像打过的橄榄树,又像已摘的葡萄所剩无几」对比「所剩下的不多,好像人打橄榄树」。此前,预言诗一直使用完成时,指明审判的终局已定。所发生的事,对于万民,像对以色列一样,同等命运,语言一样,都是神发的预言(十七6)。
〔话中之光〕(一) 「地上的万民」对比:以法莲不再有保障,大马士革不再有国权,亚兰所剩下的必像以色列人的荣耀消灭一样(十七3)。
(二)世上丰盛变为零落碎片,所剩无几,有普遍性。谁拒绝承认神的荣耀遍及全地并充满宇宙,却自以为有荣耀而狂妄,终局命运都必如此荒凉。
【赛二十四14】「这些人要高声欢呼,他们为耶和华的威严,从海那里扬起声来。」
〔吕振中译〕「这些人必扬声欢呼;为了永�琤D的威严他们必从西海边发尖锐声。」
〔原文字义〕「高」高举、举起;「欢呼」呼喊;「威严」尊贵;「海」西方。
〔文意注解〕14∼16节,因地悲哀,因神喜乐。「耶和华的威严」使得人们欢呼扬声。从西方地中海或犹太人故土高声欢呼,引得各方加入颂讃。这可能是普世颂讃的起始句。
本段经文从希腊文《七十士本》到希伯来文《马索拉文本》见解各有不同,故予以一般解释。参考前文,极大对比,因地悲哀,追溯到世界强权毁灭的信息(十四4b∼8);因神喜乐,颂扬主拯救万民,荣耀颂讃都当归于祂的名(九2∼5;十二4∼6)。最后一波是人心诡诈,必再现于那日(十五5;十六9,11;廿二4)。
〔话中之光〕(一) 全地万民在审判中承认:耶和华的威严彰显于天地,配得荣耀讃美的,唯独耶和华神。万民可以前来敬拜,分享神的威荣(六十15)。
(二)唯独耶和华被尊崇。在审判日地大震动。在耶和华的威严面前,骄傲人自取其辱,惊恐躲进石洞,藏入土里(二10,19∼21)。
(三)耶和华的威严,使骄傲人的狂妄止息。神必倾覆他们如所多玛、俄摩拉(十三11,19)。
(四)耶和华的威严,使狂傲人惊吓,跌入阴间土中,上盖蛀虫,下铺粪蛆(十四11;五十一8;伯廿一16)。
(五)万军之耶和华定意,污辱一切高傲人的荣耀,藐视地上一切尊贵人(廿三9;廿八1)。
【赛二十四15】「因此,你们要在东方荣耀耶和华,在众海岛荣耀耶和华以色列神的名。」
〔吕振中译〕「故此他们必在日头发光那边欢跃,在大海沿岸带荣耀永�琤D,以色列之神耶和华永�琤D的名。」
〔原文字义〕「东方」光明之地;「海岛」海岸。
〔文意注解〕15节,紧接上节普世颂讃诗歌的起始句,作为呼应,希伯来文有上升韵律。普世诸民族,从这端众民被高歌扬声呼召,传到那端的众民来加入,欢唱主的威严,耶和华荣耀的圣名。
〔话中之光〕(一)万民在众光中荣耀耶和华以色列的神。从东方到西方,万众欢腾扬声歌唱,传至众海岛(四十二4)。
(二)从海岛到地极都当讃美耶和华,向祂唱新歌。当将荣耀归给耶和华,在海岛中传扬祂(四十二10,12)。
(三)唯独主施行拯救。神的公义临近,救恩发出,祂的膀臂要审判万民,海岛都要等候依赖祂(五十一5;五十九17∼19)。
(四)我要向耶和华歌唱,因他用厚恩待我。愿列邦称赞神,愿万民都称颂神(诗十三6;六十七3∼6)。
(五)全地要向耶和华唱新歌,称颂他的名,天天传扬他的救恩,从今时直唱到宝座前(诗九十六1∼13;代上十六23∼33;启十四3)。
【赛二十四16】「我们听见从地极有人歌唱,说:“荣耀归于义人。”我却说:“我消灭了,我消灭了,我有祸了!诡诈的行诡诈,诡诈的大行诡诈。”」
〔吕振中译〕「我们听见从地角有颂诗唱着:“华美归于义者”。然而我不能说:『我消瘦了!我消瘦了!我有祸了!诡诈的行着诡诈,诡诈,诡诈的大行诡诈。』」
〔原文字义〕「地极」极处、翅膀;「义人」公义者;「消灭」消瘦、破坏;「诡诈」诡诈的、行诡诈。
〔文意注解〕「地极有人歌唱」,是描述欢庆神的荣耀的地理范围,达到地的极处。 「义人」属于耶和华神的人,行事为人照神的心意而行。「我却说:“我消灭了,我消灭了,我有祸了!”」是刻意对比,神的荣耀丰富,与人的贫乏无有。
本节,作为以赛亚个人反应。当他听见各国欢呼称颂神,「却说:“我消灭了,我消灭了,我有祸了!诡诈的行诡诈,诡诈的大行诡诈。”」一连三次称他灭亡了有祸了!此景与第六章开始,天使撒拉弗围绕神宝座呼喊「圣哉,圣哉,圣哉,万军之耶和华!他的荣光充满全地!」一连三次一样。「因呼喊者的声音,门坎的根基震动。」以赛亚却看见自己的罪,「祸哉!我灭亡了。因为我是嘴唇不洁的人,又住在嘴唇不洁的民中,又因我眼见大君王万军之耶和华。」这跟前次经历一样,当他看见自己的罪,将要灭亡时,神的恩典却临到他。祭坛火炭洁净他,神的信息传给他,使命交托,要他传给这世代的人。经过神的审判刑罚,大量人口变得稀少,好比树被砍倒,树干残留,要重新发芽长成大树。大地受神刑罚时,神给他们盼望,余民被神重新建立。
「诡诈的(还在)行着诡诈,诡诈,诡诈的(还在)大行诡诈」以赛亚善用希伯来文偏好的特点,「诡诈」是五个同源词的受格,用同一词根,具有相同爆破音的子音bgd,敲打声响,强调陈述丑陋人性。每一次木槌撞击,是凭着欺诈手段粗暴劫掠,每一击打都发生讹诈和残酷,还要经过多少讹诈和残酷,才到最后一次敲打木槌。不仅是以色列人受到多少外邦民族劫掠,从亚述巴比伦、古实埃及、阿拉伯、希腊罗马,俄国德国诸民族,不独以色列,还代表无数人。略窥一斑,无不惊呼“祸哉!我有祸了”!
16节,颂讃耶和华的高声,从海岛传到地极进入高潮。荣耀归于义者耶和华神,就是弥赛亚基督。这是紧接上文。
〔话中之光〕(一)先知以赛亚第一次见异象时,看见万军之神,以色列的圣者高坐宝座,神的圣洁荣耀光辉,对比人的罪污,极为震撼敬畏,惊呼:祸哉!我灭亡了(六5;六十四6)。
(二)主的荣耀被列国称颂,神的百姓颂扬神为他们行了大事,歌声展翅飞扬,传遍四境八方(14∼15节;六十2∼3;六十二2)。
(三)神的百姓被称义之时,分享耶和华神的荣耀(三10;十一12;结七2)。
(四)主的威荣震动天下。万膝当跪拜,万口当称颂弥赛亚基督,耶稣是主(伯卅七3;腓二9∼11)。
【赛二十四17】「地上的居民哪,恐惧、陷坑、网罗都临近你。」
〔吕振中译〕「地上的居民哪,恐怖、陷坑、机槛、都临到你身上了!」
〔原文字义〕「恐惧」惊慌、惊吓;「陷坑」坑。
〔文意注解〕「恐惧、陷坑、网罗都临近你。」三个词再次组成半谐音的敲击声,是17节的第一行,接着才是「地上的居民哪」有如上节的音响效果,突出大地和其上居民只有诡诈,不可靠。点明本段重点:逃脱无望(17∼20节)。
17∼23节,预言诗的最后一段。分两段:(1)17∼20节,地上遭受大灾难,逃脱无望;(2)21∼23节,主起来审判骄傲强人。预言诗以此收尾,是为跋。
〔话中之光〕(一) 凡不逃向耶和华神的任何人,都必逃脱无望。从早到晚,总是心惊胆颤(18节;十3∼4;十七13∼14)。
(二)投靠神的人,必不至羞愧。神必开出一条路来,使人能承受得住(林前十13)。
【赛二十四18】「躲避恐惧声音的必坠入陷坑;从陷坑上来的必被网罗缠住。因为天上的窗户都开了,地的根基也震动了。」
〔吕振中译〕「将来那躲避恐怖声的、必坠入陷坑;那从陷坑中上来的、必被机槛缠住;因为高天的罅隙都开了,地的根基也震动了。」
〔原文字义〕「躲避」逃避;「恐惧」惊慌、惊吓;「坠入」跌落、使签落在;「陷坑」陷阱、网罗;「震动」摇动。
〔文意注解〕17∼18节,描述人生陷阱逃脱无望。刚逃离一个陷阱,又陷入更糟的处境。「天上的窗户都开了」暴雨倾盆而下,无处可逃(创七11)。
以赛亚用摩西五经的挪亚洪水典故和语言。并非预言再次挪亚洪水,已有彩虹之约,而是与「地的根基也震动了」相呼应,天上地上都有不寻常灾难。
〔话中之光〕(一) 耶和华神是终极避难所。因神的公义得坚立,必远离欺压,不害怕;必远离灾祸,免惊吓(五十四14;诗五十一7∼8;五十六11;九十一1∼6;一百一十二7∼8;伯一1)。
【赛二十四19】「地全然破坏,尽都崩裂,大大地震动了。」
〔吕振中译〕「地全然被打破,尽都崩裂,大大震颤。」
〔原文直译〕「 地全然破坏,尽都崩裂,大大地震动。」更贴近的原文直译:
「破坏的是破坏的大地,撕裂的是撕裂的大地,震动的是震动的大地。」
〔原文字义〕「地」邦国、疆界;「破坏」、打破;「崩裂」破坏、破裂,分开。
〔文意注解〕 19节,全地世界都不可靠。
本节再次使用希伯来语言的三迭词和三迭句特色。三迭对句,三迭词汇,三迭突破音,出现了联合使用达到极致的意境和表现力。先知以赛亚是希伯来文学造诣和希伯来传统智慧结合,无出其右的佼佼者。
〔话中之光〕(一) 启示录六章12∼15节和别处有类似意境,可供参考(十三10;卅四4;结卅二7;珥二10;太廿四29)。
【赛二十四20】「地要东倒西歪,好像醉酒的人;又摇来摇去,好像吊床。罪过在其上沉重,必然塌陷,不能复起。」
〔吕振中译〕「地东倒西歪、像醉酒的人,摇来摇去、好像吊床;它的罪过沉重在它上头,它塌陷下去,不能再起。」
〔原文直译〕「地要摇晃,好像醉者;摇来荡去,好像茅屋。罪过重压其上,地必塌陷,不能复起。」
〔原文字义〕「摇来摇去」摇动、挥舞、表示哀悼、怜恤;「吊床」小屋,茅屋。
〔文意注解〕20节,两个比喻:醉酒者和茅屋,东歪西倒,不能承受罪孽沉重,必然坍塌。有些人觉得道德无可无不可,遭到神惩罚。
人所建城必倾倒,古时巴别塔,现在讲全地;对比:神所坚立的城,神子民已经来到锡安山,要永存的新天新地,新耶路撒冷。
思考:神介入,将居民分散在全地,很像巴别塔。巴别塔要通天,塔顶上造神龛,拜天体神明假神,传扬我们人的名。神听见就从天上下来,介入,分散各地的人,变乱口音语言不能合作。城就荒凉,变为废墟,无秩序,无人能住。
复习:第一大段1∼20节,与创世纪六∼九章许多典故呼应。七章11节,打开「天上的窗户」降雨;九章9∼17节,神与人的「永约」。特别是本章6∼7节的「诅咒」。对应创世纪九章20∼27节:挪亚做农夫种「葡萄」,「酒醉」,失态被小儿子含看见,「诅咒」含,后代受损。「洪水」灭世界罪人,最后「审判」。
〔话中之光〕(一) 大地已像醉汉东倒西歪,茅屋般坍塌的终局已临近,人类罪孽深重,会加速其崩溃(廿九9;五十一21;六十三6;诗一百零七)。
(二)近年来,多发大火,大海啸,大地震,大瘟疫,无处可逃,无路可退。大范围污染,人心惶惶,一瞬间几万、几十万生命失丧,人都没有了,全地多少万人,无分男女老幼贵贱,统统灭亡,一片荒凉颓废。
【赛二十四21】「到那日,耶和华在高处必惩罚高处的众军,在地上必惩罚地上的列王。」
〔吕振中译〕「当那日子永�琤D必察罚高天上的高天军,察罚下地上的地上列王。」
〔原文字义〕「到」成为、是、临到;「那个」他;「那日」日子、时候。
〔文意注解〕「到那日」祂的日子临到的时候,就是耶和华显现的时候。主神充满宇宙天地,既在高处,也在地上。「到那日」先知在表达信念。确信人类历史必到那一时刻。
「高处」指天上,耶和华住在高处(卅三5)。「高处的众军」背叛神的众天使,与神和神百姓对抗的灵界势力,也指如玛拿西拜星宿为偶像诸神(代下卅35)。
本节,到那日,对抗神的众仇敌必受审判。神在高处惩罚高处的众军,在低处祂惩罚地上的列王。
〔话中之光〕(一) 到那日,历史的主要算总账。人必在审判活人死人的主,弥赛亚审判台前交账(彼前四5)。
(二)审判台前谁能站立得住呢?因为人所做的事,连一切隐藏的事,无论善恶,神都必审问。然而,义人必因信得生(传十二14;约五28∼29;哈二4)。
(三)还有一点点时间,要及时悔改,与神同工,,做主合用的器皿(十25∼27;七十六12;启十七14)。
【赛二十四22】「他们必被聚集,像囚犯被聚在牢狱中,并要囚在监牢里,多日之后便被讨罪(或作“眷顾”)。」
〔吕振中译〕「他们必被聚集,像俘虏被聚集于坑中,被监禁于监牢里;过了许多日子就被察罚。」
〔原文字义〕「聚集」除去、收回;「囚犯」被掳的人;「牢狱」坑、井;「监牢」土牢、地牢。
〔文意注解〕「22节,受造的人高抬自己,对抗神必被降卑,落入深坑、监牢(十四7」。
天上的天军要受到神的惩罚,地上列王也受惩罚。十三∼廿三章讲地上列国受审判。天军必如十四章“明亮的晨星”。「 他们必被聚集,像囚犯被聚在牢狱中,并要囚在监牢里,多日之后便被讨罪(或作“眷顾”)。地上监狱的囚犯,等候最后要来执行的刑罚)秋决是先关在牢中,入秋再执行最后刑罚。抑或有被眷顾从轻处罚,被流放到远方。
下接23节,耶和华作王。你的神在耶路撒冷锡安山作王,引用出埃及典故(出
十九18;廿四16)。耶和华在西奈山显现,「山上的烟气上腾,如烧窑一般,遍山
大大地震动。角声渐渐地高而又高」山顶有烟云、闪电、雷轰。在西奈山脚下有地震,百姓都很害怕,神呼召众长老跟摩西一起上半山,远远地敬拜神,「耶和华的荣耀在山顶上,在以色列人眼前,形状如烈火。」看见神的荣耀彰显,天边有蓝天穹苍,众长老跟摩西、亚伦一起领受平安祭。又吃祭肉、又喝,神也没有伤害这些以色列的尊贵人物,神荣耀得到彰显,他们得到神赐福。耶和华作王是主题,带来主题信息的最高潮。
因为万军之耶和华必在锡安山,在耶路撒冷做王,在敬畏他的长老面前必有荣耀。耶和华做王直到永远!之前,在出埃及记,比较没有特别发挥。廿四、廿五章再次发挥这个主题(见下章)。
〔话中之光〕(一) 历史的主来算总账。神在高处罚高处众军,在低处罚地上列王。
(二)堕落天使犯罪,神没有宽容高处众军,曾把他们丢在地狱,交在黑暗坑中等候审判(21节;彼后二4)。
(三)无底坑开了,便有烟从坑里往上冒,好像大火炉的烟,日头天空都因这烟昏暗了,无底坑的使者做他们的王,又有兽从无底坑上来,又要归于沉沦(启九2,11;十七8)。
【赛二十四23】「那时,月亮要蒙羞,日头要惭愧,因为万军之耶和华必在锡安山、在耶路撒冷作王,在敬畏他的长老面前必有荣耀。」
〔吕振中译〕「那时月亮必蒙羞,烈日必惭愧;因为万军之永�琤D必作王,在锡安山、在耶路撒冷、掌权,在敬畏他的长老面前大有荣耀。」
〔原文字义〕「蒙羞」羞辱;「惭愧」羞辱;「作王」统治;「年老的」长老;「荣耀」丰富。
〔文意注解〕「那时」弥赛亚基督再来时,耶和华荣耀显现。天上的众星群宿都不发光,日头一出就变黑暗,月亮也不放光。那日必没有光,日月和星辰的三种光必退缩(十三10;亚十四6)。
23节,整章要点和高潮。
1∼23节,整章总结,如下:
(1)地都空虚,尽都荒凉。神的作为(1∼3节)
(2)世界败落,犯罪受咒诅(4∼6节)
(3)歌唱止息,欢乐无踪(7∼13节)
(4)远方传来新歌,神降灾中给盼望,刑罚中仍安慰(14∼16节)
(5)当初蒙召见主高坐宝座,罪人必要圣化洁净悔改(14∼20节)
(6)在那日耶和华宣告审判,以色列的圣者掌权做王(21∼23节)
〔话中之光〕(一)「日头不再做你白昼的光,月亮也不再发光照耀你,耶和华却要做你永远的光,你神要成为你的荣耀。日月昏暗,星宿无光(六十19;珥三15)。
(二)「那些日子的灾难一过去,日头就变黑了,月亮也不放光,众星要从天上坠落,天势都要震动。日、月、星辰要显出异兆(太廿四29;路廿一25∼27)。
(三)当耶和华的荣耀在基督再来时显现,“月亮”和“日头”都要变得暗淡失色。“那城内又不用日月光照,因有神的荣耀光照,又有羔羊为城的灯”(启廿一23)。
(四)万国要来就你的光,君王要来就你发现的光辉。不再有黑夜,他们也不用灯光、日光,因为主神要光照他们。(六十3;启廿二5)。
(五)雅各家啊,来吧,我们在耶和华的光明中行走!人必将列国的荣耀、尊贵归于那城(二6;启廿一26)。
叁、灵训要义
【神审判全地万民】
一、使地空虚,荒凉无序;巴别骄傲,神分散居民(1∼3节;创一2;十一4∼8)
二、祭司百姓,男女主仆,放债借债,买方和卖方(2节)
三、无分贵贱,贫富高低,无人逃离,神审判万民(2节)
四、在神眼里,权力财富,无关要紧(撒上十六7)
五、人类骄傲,对抗藐视,与神为敌(二12;五15;耶十三15;创三5;约八44)
六、因信耶稣,被神赦罪,有祂的义(腓三9)
七、唯有敬畏,谦卑谨守,行神旨意(申四1;八1;廿八1;结廿11;弥六8;罗十5)
【地受咒诅民被火烧之因果】
一、地上悲哀衰残(4节;耶十二 11)
二、世界败落衰残(4节;鸿一5)
三、居高位者败落(4节;二 12)
四、因全地居民污秽(5节)
五、犯律法,废律例,背永约(5节;创三17;耶七28;十一10)
六、地被咒诅吞灭,住民显出有罪(6节)
七、居民被火焚烧,剩下的人稀少(6节;一31;书廿三15〜16;鸿一3;耶廿九9)
【地受咒诅宴乐止息】
一、新酒悲哀,葡萄衰残;欢乐都叹息(7节)
二、击鼓弹琴,音乐止息,宴乐声完毕(8节)
三、不得饮酒,没有歌唱,浓酒必味苦(9节)
四、城被拆毁,关门闭户,人都不得进(10节)
五、街上悲叹,都变昏暗,欢乐何处寻(11节)
六、城中荒凉,城门拆尽,铜门铁闩无(12节)
七、万民何在,丰盛尽失,终局竟凋零(13节)
【耶和华的威严】
一、为耶和华的威严――审判中高声欢呼,从海岛地极扬声唱(14节)
二、主的威严显全地――唯耶和华得尊荣,骄傲人类自取其辱(二10,19∼21;六十15)
三、颂扬神行了大事――从东方到众海岛,荣耀颂美耶和华神(15节;六十2∼3;六十二2)
四、瞥见神荣耀丰富――惊呼我消灭有祸,诡诈还在行着诡诈(16节;六5)
五、主的威严灭狂妄――狂人惊吓入阴间,铺盖着蛀虫与粪蛆(十四11;五十一8;伯廿一16)
六、神污辱一切高傲――祂藐视地上尊贵,如灭所多玛俄摩拉(十三11,19;廿三9;廿八1)
七、列国尊崇主威荣――荣归义者弥赛亚,万膝跪拜万口称颂(伯卅七3;腓二9∼11)
【日月无光主必作王】
一、当那日恐惧陷坑网罗,临到世上万民无人逃脱(17节)
二、躲避恐惧必坠入陷坑,从坑上来必缠住入网罗(18节)
三、开天上窗户倾倒洪水,地的根基震动随时塌陷(18∼19节)
四、地全然破坏震颤崩裂,人类重罪压垮茅屋飘摇(18∼20节)
五、神必因邪恶刑罚世界,必罚高处众军地上列王(21节;十三11)
六、没有宽容堕落的天使,交在黑暗坑中等候审判(22节;彼后二4)
七、月亮要蒙羞日头惭愧,万军之耶和华荣光照耀(23节;六十3,19;珥三15;太廿四29;启廿一23)
──周安娜(Anna M. Zhou)
邮址: azsee2003@yahoo.com
参考书目:请参阅「以赛亚书提要」末尾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