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iblia Todo Logo
圣经-注释
- 广告 -


撒母耳记下 22 - 章拾穗

撒母耳记下 22

 

撒母耳记下第二十二章拾穗

 

【撒下廿二1「当耶和华救大卫脱离一切仇敌和扫罗之手的日子,他向耶和华念这诗,」

         这篇赞美诗跟诗篇第十八篇几乎完全相同,大卫因神拯救他脱离仇敌和恶毒的扫罗王,以彰显祂的慈爱而作出回应。――《撒母耳记下雷氏研读本》

         本章为大卫回忆往事,颂赞神一直保守他、救他脱离万般危险和苦难的诗篇(5~20)。他赞美神的美善无他神能及(21~30),神的应许从未落空(31~46)。一般认为此诗完成于大卫战胜外敌之后(1及以后),和拔示巴犯罪之前。此诗重见于《诗篇》18篇,参该处注。――《启导本圣经撒母耳记下注释》

         是诗18篇的标题,说明本诗写作的背景。――《串珠圣经注释》

         本诗的主题为“耶和华的救赎”,不是凭空的想象,而是对神救赎的亲身体验,确信在过去、现在和未来,神不变的保守和拯救。――《圣经精读本──撒母耳记下注解》

         ●「念」:「讲论」、「发表」的意思。

         ●之「手」:「手掌」、「手心」。

         ◎此段诗歌中的大卫几乎是完全人,而且扫罗的迫害还记忆犹新,所以很可能是大卫作王的初期所写。――《蔡哲民查经资料》

  这诗。这首诗也以许多微小的变更出现在诗篇第18篇里。第一节经文作为那首诗篇的标题出现。某些涉及大卫生平事件的其它诗篇也带有解释那些诗篇的历史背景的标题(参出151;申3130;士51)

  他的一切仇敌。大卫是在神将他非同寻常地从仇敌手中救出来之后写了这首诗。这似乎不会是在获得了对亚扪人和他们的盟军的伟大胜利之前(见撒下810)。它似乎是写在大卫还能在百姓面前讲说他的公义和他手中的清洁的时候(撒下2221),这必是在他对拔示巴和乌利亚犯罪之前(撒下11)

  脱离扫罗的手。这些话倾向于证实这首诗不属于大卫作王后期的作品,即使它在这里看来是接近大卫作王结束的记录。大卫被救脱离扫罗的手,连同他得胜扫罗家余剩的人,足以作为大卫写这首诗的原因之一。这一观察结果似乎要求这首诗篇写在大卫作王结束之前相当长的一段时间。──《SDA圣经注释》

 

【撒下廿二1~51大卫的感恩赞美诗:本章与诗篇18篇大致相同,可参诗18篇注。全诗多处以自然景物,旷野景色为题材,显示大卫在长期的旷野逃亡生涯中,从大自然界获得不少写诗的灵感。――《串珠圣经注释》

         赞美施救恩的耶和华神:大卫以流畅的笔触和充满灵感的话语来歌颂神的爱和恩典。诗中充满了大卫对神的感激和喜悦,洋溢着信仰的热情成为所有信徒们的心声。从本诗的结构来看,本诗可分为五部分:①作为概要,首先歌颂成就我们救赎的耶和华神(2~4) ;②赞美在各种状况中一直持续成就救赎事工的耶和华神(5~20);③讲明得救的原因(21~31);④赞美自己能力来源于耶和华(32~46);⑤颂赞活着的神(47~51)――《圣经精读本──撒母耳记下注解》

         这篇赞美诗跟诗篇第十八篇几乎完全相同。当大卫在地上要走的路程快要走完的时候,圣灵就领着他回头来看看过往的年日,他是怎样在神面前走过来的,这篇诗总结了大卫一生所学的功课。──撒母耳记下综合解读

         本篇是大卫早年脱离扫罗的追赶(1)、承受大卫之约(51)之后,与拔示巴犯罪之前写的(22),但却被放在撒母耳记的最后,因为本篇总结了大卫一生所经历的顺服神、倚靠神、脱离肉体的功课,是大卫留给我们的「属灵遗产」:1、神的百姓要靠神得拯救(2~20)2、神的百姓要靠神脱离罪(21~28)3、神的百姓要靠神得胜(29~46)。只有完全倚靠神的国度和百姓,才能把一切荣耀全都归于神,在列邦中「称颂」祂、「尊崇」祂(47),「作祭司的国度,为圣洁的国民」(出十九6)──撒母耳记下综合解读

         虽然大卫在写完本篇之后仍然有失败,并且败得那么惨,但神最后仍然恢复他,「引导完全人行他的路」(33)。因此,每一位蒙神拣选的信徒都可以放心:神必「使我的脚快如母鹿的蹄」(34),即使是在崎岖惊险的山路上,也能「使我在高处安稳」(34);让我们经历失败之后,也能像大卫一样被神挽回,重新恢复在神面前该有的光景。──撒母耳记下综合解读

 

【撒下廿二1~51唱胜利之歌】庆祝胜利并使之传颂于后世的方法之一,是撰作吟唱诗歌。古代近东从主前第三千年纪初叶开始,已经有各种各样诗歌的记录。大卫在位之前约一世纪,亚述已有歌目刊载歌名凡三百六十条,分数十类别列出。唱歌响应神助人得胜,是圣经普遍的主题。虽然风格与希伯来诗歌有别,美索不达米亚和埃及的君王亦会写作赞美诗歌奉献给神明,感谢神明使他们胜过仇敌。例如亚述王杜库提宁努他一世(主前1244~1208),就撰写了一首长篇史诗给亚述神,为战胜巴比伦感谢,并且辩明攻打巴比伦,是因其统治者卑鄙之故。──《旧约圣背景注释──撒母耳记下》

 

【撒下廿二2「说:耶和华是我的岩石,我的山寨,我的救主,」

         ●「岩石」:「岩石」、「山崖」。

         ●「山寨」:「要塞」、「堡垒」。

         ●「救主」:「带到安全的地方」、「解救」。――《蔡哲民查经资料》

  他说。这些话出现在诗篇第18篇的标题的结束语中。然而,在那首诗篇中,开篇的话是:“耶和华我的力量啊,我爱你!”这句话并没有在这里出现。大卫所表示的对神深切而温柔的爱形成了适宜于整首诗篇的导言。

  耶和华是我的岩石。这是大卫典型的表达法。在逃避扫罗时,大卫经常在群山的岩石中找到避难所和力量。神对他来说就像岩石的力量一样,给他提供保护并救他脱离他的仇敌。这首诗篇的风格特别具有大卫的特征,充满了庄严、力量与活力。这首诗篇自始至终弥漫着大卫的全部精神。他曾那么接近地生活在永�琲漱s岭中,曾那么久居住在岩石中,它们已经形成了他的生命与生活的内在部分。将这些自然界的象征交织到从他心中涌出的诗歌之中成了他的第二本性。──《SDA圣经注释》

 

【撒下廿二2~3大卫在本文中为了强调自己体验过的神的救赎,用十个比喻描写耶和华的属性。――《圣经精读本──撒母耳记下注解》

         大卫用来称颂神的十个词(2~3),都是他在旷野躲避扫罗的经历,是他被追赶的人生里结出的生命的果子。「岩石」、「山寨」、「盘石」、「盾牌」、「高台」都是保护的象征;「救主」有「避难所」的意思;「角」是力量的象征。──撒母耳记下综合解读

 

【撒下廿二2~3盘石的象喻】盘石在旧约之中,经常象征保障和牢不可破之避难所的防护。神是将保障和安全赐给自己百姓的盘石(或山岳)。主前第二千年纪末叶安那托利亚和巴勒斯坦好几个最重要的神祇(如创造神伊勒),都被形容为神化的山岳。──《旧约圣背景注释──撒母耳记下》

 

【撒下廿二3「我的 神,我的盘石,我所投靠的。他是我的盾牌,是拯救我的角,是我的高台,是我的避难所。我的救主啊,你是救我脱离强暴的。」

         “拯救我的角”。以角来表达能力的比喻取自于动物;角是用来保护和防卫的。参看路加福音一章69节的脚注。――《撒母耳记下雷氏研读本》

         大卫在一个又一个的难处当中不断经历神、认识神;同样,我们在人生旷野中的经历,也能把「神」从一个遥不可及的抽象概念,变成「我所投靠」(3)的「活神」(47)。我们在旷野中的经历越多,对神的体会就越深,就越能看神是「当赞美的」(4),越有信心去「求告」(4)祂。──撒母耳记下综合解读

         ●「拯救我的角」:「拯救我的力量」。「角」通常象征「力量」。

         ●「高台」:「避难所」、「稳固的高处」。

         ◎此处用七个比喻:「岩石」、「山寨」、「盘石」、「盾牌」、「角」、「高台」、「避难所」来描述神,这些比喻多半与大卫在旷野躲避扫罗的经历相关。――《蔡哲民查经资料》

  投靠。字面意义是“寻求避难。”这是大卫在诗篇第7篇和第11篇中奏出的勇敢之音。大卫已经学会了相信并信靠神。他知道无论人可能做什么,神都不会使他失望。神就像永�琲漱s岭一样可靠。人可以完全信赖祂。

  我的盾牌。对任何一个未曾作战的人来说,盾牌的形状并没有什么价值或意义。但是对大卫来说,盾牌却意味着生命本身。他从最生动的亲身经验得知它在生命的某些生死关头是极其重要的。就像他可靠的盾牌经常挡住仇敌有意要杀死他的猛刺一样,神也屡次从敌人手中拯救了他的性命。这形象是大卫的特征。他的诗歌活跃着并涌现着战争生活的精神,是因为他是一个习惯于作战的战士。

  拯救我的角。见路169。角是力量与权柄的象征。这个形象指兽的角,既用于收兵也用于进攻(见撒上2110;诗7510891792101129)。神是拯救大卫的角在于祂不仅给他提供了保护和防卫,而且在他与仇敌的积极作战中帮助了他并使他坚强。

  我的高台。一个山上的要塞。在荒郊野外,这种地方通常很高,难以接近,易守难攻。因它很高,所以可以俯瞰四围的区域。它提供危险接近的警报并且处于抵制进攻的有利位置。

  我的避难所,我的救主。这些话在诗182没有找到。它们说明了前面关于神的声明,说明祂多么受大卫尊敬。在需要之时,大卫可以逃到祂那里避难,并且可以指望祂作为救他脱离看得见与看不见的仇敌的救主。──《SDA圣经注释》

 

【撒下廿二4「我要求告当赞美的耶和华,这样,我必从仇敌手中被救出来。」

  当赞美的。将赞美归于当受赞美的那一位是许多诗篇的一个显著特征。──《SDA圣经注释》

 

【撒下廿二4~7与救赎者耶和华的人格的交流 23节中大卫歌颂救赎人的耶和华,紧接着通过“祈祷”,描写自己与救赎者之间的亲密交通。旧约时代的圣徒们所认识的神是至严、权威的,是按照公义治理的神,他们认为神和人之间存在着很大的间距。但大卫通过体验见证神是那位介入我们具体生活,按照我们的处境施恩帮助的一位神(50155910)。大卫能够超越旧约的这种限制,与神进行很深的交通是因为:①对神正确的认识和;②不是单单依靠律法的记载或他人的教导理解神,而是在自己的生活当中经历活着的神。――《圣经精读本──撒母耳记下注解》

 

【撒下廿二5「曾有死亡的波浪环绕我,匪类的急流使我惊惧,」

         「匪类」(5)的意思是「没用的、卑鄙的小人、毁灭」,更可译为「毁灭」(英文ESV译本)──撒母耳记下综合解读

         ●「波浪」:「海浪」。

         ●「匪类」:「不重要的」、「没用的」、「卑鄙的小人」。

         ●「急流」:「水流」。――《蔡哲民查经资料》

  死亡的波浪。“死亡的悲哀”(184)。大卫此时想到的是紧逼他的危险,曾象洪水一样要吞没他。

  匪类的急流。字面意义是“彼列的急流”—毁灭性邪恶的化身。“毁灭的洪流”(修订标准本)不断扫荡大卫,似乎要切断每一个逃生的办法。他认识到撒但在与他的生命与灵魂作战,而且恶人们被用作那恶者的工具,总是列阵与他作对。

  使我惊惧。就连最伟大的英雄有时也会被恐惧困扰。──《SDA圣经注释》

 

【撒下廿二5死亡波浪的象喻】本节和约拿书(拿二6~7)一样,作者将自己的处境形容为死亡入口的水盖。死亡是阴间──即死人的居所──的同义词。旋转的水流代表混沌、破坏性的水,不但对生命构成危险,更能殃及被造的世界。──《旧约圣背景注释──撒母耳记下》

 

【撒下廿二5~6大卫反省他几乎丧命的处境。――《撒母耳记下雷氏研读本》

         5~7节是大卫在难处中的祷告。神允许祂的百姓落在「急难中」(7),是要我们「在急难中求告耶和华」(7),经历祂是一位「活神」(47)。然而我们却常常不知道自己陷在各种「绳索、网罗」(6)中,或者「在急难中」也不知道「求告耶和华」,而是求告势力、求告人,结果是白白受苦。因此,我们在「急难中」要记得:「耶和华必然等候,要施恩给你们」(赛三十18)──撒母耳记下综合解读

 

【撒下廿二6「阴间的绳索缠绕我,死亡的网罗临到我。」

阴间的绳索」古代近东的猎户普遍使用套索捕猎。这象喻以阴间为猎人。在古代近东很多文化中认为,阴间,这坟墓的居所是个真实的所在,以尘土为食的死人在此过着虚无的日子,盼望后代能够供应他们的需要。此地有闸门和守卫将死人关锁在内,因此称为「无回之地」。主前第二千年纪亚喀得史诗《伊施他尔下阴间》就用过这个形容语句。旧约虽然没有详加描述,希伯来人对于阴间的看法显然无大分别。──《旧约圣背景注释──撒母耳记下》

         “阴间”。原文是Sheol(比较撒上二6)――《撒母耳记下雷氏研读本》

         「阴间的绳索」(6)和「死亡的网罗」(6),都是把死亡和阴间比作猎人。──撒母耳记下综合解读

  阴间。希伯来文是she'ol,死人的象征性领域。这个词与折磨人的地方毫无关系。大卫经常经历九死一生。困苦、危险、迫害与危难是他每日的经历。这些都使他接近神。──《SDA圣经注释》

 

【撒下廿二7「我在急难中求告耶和华,向我的 神呼求。他从殿中听了我的声音,我的呼求入了他的耳中。」

         ●「殿」:应该是指神在天上的居所,而非指「圣殿」。

         ◎今日的我们很难遭遇大卫被追杀时,生命危在旦夕的处境。或者生重病的时候,勉强可以比拟。那我们经验过神的拯救吗?――《蔡哲民查经资料》

  求告耶和华。不断被危险包围着,大卫开始认识到很少人曾认识到的:他不断需要神之手的保护。危险使他祈求并指望耶和华的帮助。他所过的危险生活帮助巩固了他深刻的宗教经验。他的焦虑把他赶向神并且使他亲自熟悉了耶和华持续的指导与照顾。

  他从殿中。神从祂天上的居所俯看在危险中的人并赐给他们所需要的恩典与力量。大卫认出天上的圣殿是神的居所:“耶和华在他的圣殿里,耶和华的宝座在天上”(114)。──《SDA圣经注释》

 

【撒下廿二7~20大卫记载神的拯救所使用的措辞,包括描述祂在天地间的权柄(8)、祂的能力(9)、祂怎样接触地上的人(10)、消灭仇敌(15),以及拯救大卫(17~20)――《撒母耳记下雷氏研读本》

 

【撒下廿二8「那时因他发怒,地就摇撼战抖,天的根基也震动摇撼。」

  摇撼战抖。8~16节含有关于神的一个惊人美丽且感人至深的描述。这段经文在描述神的力量与权能的崇高庄严方面是非常卓越的。这是一个可怕的暴风与地震的画面,伴随着浓烟与黑暗,闪电爆发雷声隆隆,震耳欲聋,向大卫揭示了神的亲自临格。无疑这画面来自大卫亲身的经历,当大卫在野外,暴露于大自然的风雨中,并且可能在为自己的性命与他的仇敌争战之时,显示了神临近给属祂的人带来了救恩。这景象使人回忆起在西乃山颁布律法时所伴随着的恐怖(1916~18)

  因他发怒。通过地大摇动和天上可怕的动荡这种修辞格,形象地描绘了神发怒的可怕结果。──《SDA圣经注释》

 

【撒下廿二8~20作为自我启示的手段利用自然:当大卫以信仰的目光仰望神时,他省悟到神是超越空间的全能的神,并且除灭恶人、救赎义人的那一位。尤其在这部分中强调的是神通过自然向人的启示。并且也使用自然的事实。我们通常把通过自然传达的神的信息称之为“一般启示”(1192021415)。同时大卫在这里并不只是赞美自然。他借着宇宙的摇动,强调向神犯罪的人将遭遇的审判和那审判所带来的破坏性。再进一步他最终仰望神的救赎。他确信神是天地的主宰者,也是自己的救赎者(1136;林前86)。证明神爱我们依靠他的生命甚于爱这个自然(62510311626)――《圣经精读本──撒母耳记下注解》

         8~20节是一幅壮观的拯救场面,神大动干戈,亲自争战,这场声势浩大的争战的目的,竟然是为了一个渺小、不配的人!虽然诗人是用诗的语言来回顾他的一生经历的救赎,但创造宇宙万有的神亲自为我们被钉十字架,难道不比这幅争战的场面更加难以想象吗?神的恩典是如此之大,我们对神的亏欠实在太多。──撒母耳记下综合解读

 

【撒下廿二9「从他鼻孔冒烟上腾,从他口中发火焚烧,连炭也着了。」

  从他鼻孔冒烟。在诗歌的比喻中,自然界壮观的势力被描绘成来自于神,要实现神指定它们去做的毁灭之工。──《SDA圣经注释》

 

【撒下廿二10「他又使天下垂,亲自降临,有黑云在他脚下。」

         使天下垂:描写压得很底的云彩,显出神震怒即将来临(1445641)。大卫描写的场面重现出埃及时的状况(19162021;申411)。尤其黑云的描写,象征因神的愤怒而产生的极大的恐惧。事实上对罪人来说,神的降临意味着审判,因此人沉浸在恐惧之中(1512;赛65)――《圣经精读本──撒母耳记下注解》

  使天下垂。就象在暴风雨中乌云下降,似乎要压在树木与山峦之上一样,神也被描绘成在祂的愤怒中使天下垂。──《SDA圣经注释》

 

【撒下廿二11「他坐着基路伯飞行,在风的翅膀上显现。」

         基路伯是大能的天使。――《灵修版圣经注释》

 

【撒下廿二12「他以黑暗和聚集的水,天空的厚云为他四围的行宫。」

         ●「行宫」:「棚子」、「亭子 (粗陋或暂时的遮蔽所)」。――《蔡哲民查经资料》

  他以黑暗为他四围的行宫。“他以黑暗为藏身之处;以水的黑暗为他四围的行宫”(1811)。这画面是神以暴风雨胁迫的黑暗作为祂的居所。祂坐在那里,看不见却很近,对祂的仇敌施行报复(见申411;诗972)。──《SDA圣经注释》

 

【撒下廿二13「因他面前的光辉炭都着了。」

  因光辉。在暴风雨的黑暗中出现了使人眩目的闪电。──《SDA圣经注释》

 

【撒下廿二14「耶和华从天上打雷,至高者发出声音。」

  耶和华打雷。紧随着闪电(13)就听到了爆裂的雷声,带来了神对祂的仇敌的审判。诗1813加上说:“有冰雹火炭”。──《SDA圣经注释》

 

【撒下廿二14~16耶和华为战士】神圣战士的主题描述己方的神祇与敌方的神祇作战,把他击败。亚述视匿甲为战神,伊施他尔为战争女神。迦南的巴力和巴比伦的玛尔杜克都是神圣战士。古代近东将雷和电看作神明降临时的常见现象,战争之时尤然。从苏美《因南娜的颂词》,赫人风暴之神的故事,到亚喀得和乌加列的神话,神明的描述都是在雷声中审判仇敌。图画中的巴力是手拿霹雳。赫人和亚述君王都袭用了雷声的用语,将自己形容为神明的器皿,雷暴般攻打叛盟和拦阻他们扩张帝国的人。──《旧约圣背景注释──撒母耳记下》

 

【撒下廿二15「他射出箭来,使仇敌四散;发出闪电,使他们扰乱。」

         扰乱描写通过闪电等自然现象而引起的破坏和突然而来的恐怖,很好的表现出神审判的特性(1424;书1010)――《圣经精读本──撒母耳记下注解》

         ●「他射出箭来,使仇敌四散,发出闪电,使他们扰乱」:原文没有「仇敌」,仅是「他射出箭,他们分散,闪电,他们扰乱」。

  他射出箭来。这些闪电,紧随着隆隆的雷声,也描绘在诗771718中。在诗歌的比喻中,神被描绘为一个战士发出祂的箭,为了毁灭祂的敌人(见申3223;伯64;诗71213382;哀31213)

  使他们扰乱。耶和华实现了全然击溃祂的仇敌,祂与他们的战争以他们的彻底毁灭结束(见出2327;书1010;士41516;撒上710)。──《SDA圣经注释》

 

【撒下廿二16「耶和华的斥责一发,鼻孔的气一出,海底就出现,大地的根基也显露。」

  他鼻孔的气。见出158,在对出埃及的诗意描述中,摩西描绘耶和华用他鼻孔的气吹回红海的水,使“海中的深水凝结”。──《SDA圣经注释》

 

【撒下廿二17「他从高天伸手抓住我,把我从大水中拉上来。」

         「祂从高天伸手抓住我,把我从大水中拉上来」(17),是每一个真实经历救恩的人的真实体会。对于一个在大水中快要淹死的人,当有一只手抓住他的时候,怎么会拒绝这样的救恩呢?人若对「从高天伸手抓住我」(17)的那只手评头论足、甚至干脆拒绝,都是因为还没有认识到自己亟需拯救,还没有认识到自己正走在「死亡之路」上(箴十四12)──撒母耳记下综合解读

         ●「高天」:「高处」。――《蔡哲民查经资料》

  从大水中拉上来。在描述了神在暴风雨中表明的愤怒之后,大卫现在形容神对他施行的拯救(17~20)。大卫就象被从苦海中拯救出来一样。──《SDA圣经注释》

 

【撒下廿二17~37神救赎的计划,是要领我们「离开基督道理的开端,竭力进到完全的地步」(来六1)

1.「把我从大水中拉上来」(17),救我们脱离死亡。

2.「领我到宽阔之处」(20),脱离罪恶、世界和肉体的辖制。

3.「使我在高处安稳」(34),「母鹿的蹄」(34)能稳定迅捷地行走在崎岖险要的峭壁和山间。在神命定大卫一生所要走的弯曲道路中,神必确保使他行走稳当、有惊无险。

4.「教导我的手能以争战」(35),训练我们成为合神使用的属灵争战器皿。

5.「祢的温和使我为大」(36),让我们因着基督生命里的柔和、谦卑,「脚下的地步宽阔」(37),不致「滑跌」(37),将来能「与基督一同作王」(启二十4)──撒母耳记下综合解读

 

【撒下廿二18「他救我脱离我的劲敌和那些恨我的人,因为他们比我强盛。」

         ●「劲敌」:「有能力的敌人」、「强大的对头」。――《蔡哲民查经资料》

  我的劲敌。大卫在此处可能直接指的是亚扪人和他们的盟军(撒下10)。──《SDA圣经注释》

 

【撒下廿二19「我遭遇灾难的日子,他们来攻击我,但耶和华是我的倚靠。」

         “倚靠”。更可作:支持。――《撒母耳记下雷氏研读本》

  他们来阻止我。字面意义是“他们来攻击我。”──《SDA圣经注释》

 

【撒下廿二20「他又领我到宽阔之处,他救拔我,因他喜悦我。」

         神「救拔」(20)我们,不只是领我们出埃及,更要带我们进迦南;不但「把我从大水中拉上来」(17),「又领我到宽阔之处」(20),让我们脱离罪恶、世界和肉体的辖制,在基督里得着真正的自由。──撒母耳记下综合解读

  到宽阔之地。和他的仇敌进攻所引起的极窄境遇形成对比。通过神的帮助,仇敌的势力被打破,大卫得到了拯救。

  喜悦我。大卫在这里给出了神为什么赐给他胜利而不给他敌人胜利的原因。这并不是任意地偏袒;神能为祂的仆人作奇妙的工作是因为大卫在与上天的计划合作(21~28)。──《SDA圣经注释》

 

【撒下廿二20~28大卫说出神屈尊和拯救的原因。――《撒母耳记下雷氏研读本》

 

【撒下廿二21「耶和华按着我的公义报答我,按着我手中的清洁赏赐我。」

         21~25节可以看出,本诗是写在大卫与拔示巴通奸犯罪之前,所以还有「手中的清洁」(21)。然而人的「公义」(21)和「手中的清洁」都是暂时的,时间久了,罪人的本性就必然会显露,只能仰望神的救恩。──撒母耳记下综合解读

  按着我的公义。古时神应许健康与繁荣作为顺从的直接赏赐(281~14)

  我手中的清洁。手是行动的工具。耶和华既查看人们的行为也查看他们的心(152~52445)。当写这些诗句时,大卫能公然地说他的手是清洁的,但是在他对拔示巴和赫人乌利亚犯罪之后就不可能这样说了。这里我们可能得到一个暗示说明这首诗写在击败亚扪人和他们的盟军之后(撒下10)但却在大卫与拔示巴犯罪之前(撒下11;见撒下111的注释)。──《SDA圣经注释》

 

【撒下廿二21~31救赎一人:在旧约,“义”所包含法律的意义浓于道德上的意义,指过一个与神启示的律法和规范一致的生活。用是否顺从神制定的法度来明确区分义和不义。只有神拥有绝对的义,在这一点上,本文中大卫陈述的自己的洁净和完全,不应理解成自己具备重生的资格。这里指的是大卫作为已经蒙神救赎的人,因按照神喜悦的旨意生活而得到神赏赐的事实。――《圣经精读本──撒母耳记下注解》

         我们若「遵守了耶和华的道,未曾作恶离开我的神」(22),虽然肉体还有软弱,但我们的神却能点亮我们生命的「灯」,背负着我们冲入面前的「敌军」(30)、跳过生命中的「墙垣」(30),进可攻破仇敌,退可逃离试探。因为「凡投靠祂的,祂便作他们的盾牌」(31)──撒母耳记下综合解读

 

【撒下廿二22「因为我遵守了耶和华的道,未曾作恶离开我的 神。」

         “未曾作恶离开”。更可作:未曾作恶对抗。――《撒母耳记下雷氏研读本》

         ●「道」:「道路」。――《蔡哲民查经资料》

 

【撒下廿二23「他的一切典章常在我面前;他的律例,我也未曾离弃。」

         ●「典章」:「审判」、「案例」、「判决」。

         ●「律例」:「法令」、「条例」。――《蔡哲民查经资料》

 

【撒下廿二24「我在他面前作了完全人,我也保守自己远离我的罪孽。」

         只有基督才是真正的「完全人」(24),但神也照着大卫的程度,看他向着神的心是完全的。──撒母耳记下综合解读

 

【撒下廿二25「所以耶和华按我的公义,按我在他眼前的清洁赏赐我。」

  按。21节的注释。──《SDA圣经注释》

 

【撒下廿二25~26神应许顺服祂的人得到祝福,警告不顺服的要接受审判(申二八30)。大卫感到欣喜,神因他的顺服而祝福他。――《撒母耳记下雷氏研读本》

 

【撒下廿二26「慈爱的人,你以慈爱待他;完全的人,你以完全待他;」

         神对待人的法则(26~28),是「你们用什么量器量给人,也必用什么量器量给你们」(太七2),「你们愿意人怎样待你们,你们也要怎样待人」(太七12)。同样,我们愿意神怎样待我们,我们也要怎样对待神的话语。──撒母耳记下综合解读

         ●「慈爱的人」:「敬虔的人」。

         ●「慈爱」待他:「和善」、「仁慈」。

         ●「完全的人」:「完全的大能勇士」。

         ◎许多人怀疑此处大卫怎么能说自己是「完全人」,不过在大卫初期,他可能会有这样的自觉,而「善有善报、恶有恶报」这是一种箴言式的表达方式。我们由大卫的事迹看起来,「信靠神的态度」反倒是一个人是否蒙恩的关键。――《蔡哲民查经资料》

  以慈爱。在前一节经文中,大卫已经说明了神赏赐他的原因。现在他写下了普遍原理,就是神确实会将同样的怜悯和恩惠给予所有愿意显明自己是仁慈怜悯并且正直的人。神的赏赐是受人对祂的态度和对同胞的行为这种条件限制的。然而,约伯的经历却说明了这一普遍原理可能有例外。因为基督与撒但之间的大斗争的牵连,有时苦难会被允许临到义人身上,不顾他们是义的。──《SDA圣经注释》

 

【撒下廿二27「清洁的人,你以清洁待他;乖僻的人,你以弯曲待他。」

         “乖僻”。更可作:执迷不悟。那些坚持走迂回道路的人,已经深陷于倔强任性之中(比较罗一28)――《撒母耳记下雷氏研读本》

         “乖僻的人,你以弯曲待他”,(也可以译为“弯曲的人,你以乖僻对他。”)这句话是指神是审判者,祂要处罚人的罪、除灭恶人。大卫的赞美诗中显明有关神的真理──《灵修版圣经注释》

         ●「乖僻」:「扭曲」。――《蔡哲民查经资料》

  你以弯曲待他。对于乖僻的人,神看上去也是乖僻的。恶人感到祂对他们是不仁慈不公平的,而实际上祂却是公正的,因为祂允许他们去自食其果,并且允许照着他们对别人所行的使他们临到相同的待遇。然而借着这一切祂还是要寻求拯救他们(24>26232440~45)。──《SDA圣经注释》

 

【撒下廿二28「困苦的百姓,你必拯救。但你的眼目察看高傲的人,使他降卑。」

 

【撒下廿二29「耶和华啊,你是我的灯,耶和华必照明我的黑暗。」

         「灯」(29)在希伯来文学中经常用来比喻生命和繁荣。──撒母耳记下综合解读

  因为你是我的灯。“你必点着我的灯”(1828)。这节经文引入了这首诗的另一部分(撒下2229~46),大卫在其中讲述了耶和华所行的和将要为他行的(见诗13217;王上1136154)。──《SDA圣经注释》

 

【撒下廿二29~31大卫说明自己能夸口自己的敬虔和完全的根本理由。解释了他之所以能够按照律例过“义”的生活,决不是因为自己纯洁的人格,而是靠神和神的话语。换句话说,是由于神的恩典。事实上,他过着如同黑暗般痛苦而混乱的生活,因此借着自己的力量不能成就“义”(7322)。但他的灯耶和华神找到他,驱除所有的混乱,大卫才可以走上正路。这里的“灯”象征永远的喜乐和真理(1862117;诗13217;赛4317),引领、纠正大卫所走的路。同时这“灯”就是神的“话语”(119105)。神的话语是纠正扭曲内心的能力和标准,其话语本身就具有功效(41213)。神的话语纯洁,成为遵照神话语生活人的实质性帮助(305)。因此这世界上最幸福的人,就是敬畏神,按照神的话语生活的人(17;启13)――《圣经精读本──撒母耳记下注解》

 

【撒下廿二29~46大卫形容他靠耶和华的加力所能做到的事——腓立比书四章13节的旧约对应经文。――《撒母耳记下雷氏研读本》

 

【撒下廿二30「我借着你冲入敌军,借着我的 神跳过墙垣。」

         3034节是本诗作者是大卫的内证,因为他是步行作战,而从所罗门王开始大量引入战车(王上四26;二十二34;王下九21)──撒母耳记下综合解读

         ●「墙垣」:「墙壁」。――《蔡哲民查经资料》

  敌军。希伯来文是gedud。军队的支队或轻装上阵的一群人,以抢劫为目的被派到敌国,例如烧毁了洗革拉的亚玛力人(撒上30815)。依靠耶和华的帮助,大卫曾屡次获得对这种敌方抢劫队的胜利。摧毁这种部队需要速度、勇敢和能力,而神已经把这种才干赐给了大卫。

  跳过墙垣。由于神的帮助,没有什么障碍能够阻止大卫追击敌人。──《SDA圣经注释》

 

【撒下廿二31「至于 神,他的道是完全的;耶和华的话,是炼净的。凡投靠他的,他便作他们的盾牌。」

         ●「炼净」:「熔炼」、「精炼」。――《蔡哲民查经资料》

  完全的。希伯来文是tamim,“完全的,”“完整的,”“全部的。”希伯来文中的重点不象英文是在无瑕疵上,而是在完全上。

  盾牌。或如3节中的“盾牌”。神向所有信靠祂的人提供保护。──《SDA圣经注释》

 

【撒下廿二32「除了耶和华,谁是 神呢?除了我们的 神,谁是盘石呢?」

  谁是神呢?。只有一位神,而那就是耶和华。因为如此,所以祂容许祂的敌人去实行他们自己的诡计,而祂却掌有天上所有的能力。

  谁是盘石呢?。除了我们的神,谁是值得信赖的、稳固的、不改变的、可靠的呢?──《SDA圣经注释》

 

【撒下廿二32~46期盼胜利:具体的描述了前面(29~31)提示的神的救赎事工。即大卫告白全能的神向自己提供了力量和胜利,同时彻底惩戒了恶人。这些事实告诉我们圣徒不过是无能的存在,但因着救赎他们并持续扶持他们的神而能够见证神(林后104~8;腓413)。同时大卫歌颂神救赎自己,惩罚恶人使所有人都服从在神的权威之下的道理(45)。通过这些事实我们可以发现如下真理:①神的救赎事工有明确的目的(彼前29) ;②神的旨意不是灭绝犯罪的人类,而是救赎他们(316) ;③最终万事相互效力,归荣耀给神(1136);④并且这种荣耀预示因基督耶稣而成就的神的国度(21011)――《圣经精读本──撒母耳记下注解》

 

【撒下廿二33「 神是我坚固的保障,他引导完全人行他的路。」

         ●「坚固的保障」:「有能力的避难所」。――《蔡哲民查经资料》

  神是我的力量。不依靠耶和华的人并不比自己强壮,但是信靠耶和华的人却有天上所有的力量与他同在。──《SDA圣经注释》

 

【撒下廿二34「他使我的脚快如母鹿的蹄,又使我在高处安稳。」

母鹿的蹄」王国时代巴勒斯坦有数目颇为庞大的伊朗鹿(但已经在上世纪绝迹)。这种鹿素来无人驯养,铜器时代和铁器时代遗址的证据,显示当地人甚少吃这种动物的肉。按照主前十五世纪沿海地区之阿拉拉赫某配给总目的描述,有些鹿是养于樊笼的(见:诗十八33注释)──《旧约圣背景注释──撒母耳记下》

         使我在高处:是鹿的藏身处,对大卫来说神是坚固的避难所。――《圣经精读本──撒母耳记下注解》

         ●「母鹿」:当时巴勒斯坦有数目庞大的伊朗鹿。这种鹿平常无人驯养,依照考古证据,显示当时的人很少吃这种动物的肉。这种鹿,是古代几个品种之鹿的其中一种。这字经常与努比亚野山羊(Nubian ibex)、山区野羊(mountain sheep)、瞪羚(gazelle)等动物相提并论。这些动物都以能稳固的走在山区的崎岖险地著名。――《蔡哲民查经资料》

  如母鹿的蹄。在粗糙的峭壁和山间的迷踪中,母鹿的蹄是迅速而稳当的。在指定给大卫要走的弯曲道路中,神已使他行走稳当而安全。──《SDA圣经注释》

 

【撒下廿二35「他教导我的手能以争战,甚至我的膀臂能开铜弓。」

         ●「铜弓」:意思是「强硬的弓」。――《蔡哲民查经资料》

  教导我的手能以争战。大卫是一个熟练而成功的战士,而他在这方面将成功归于神。他并没有从事自私或残忍的战争,而是打耶和华的仗,因而他能指望神给他技能,也给他保护与指导。

  钢铁的弓。字面意义是“铜弓”。古时的战士以他们开弓的力量自豪。耶和华已经赐给大卫力量和技巧能成功的使用作战的武器。──《SDA圣经注释》

 

【撒下廿二36「你把你的救恩给我作盾牌,你的温和使我为大。」

         “温和”。直译作:回答或帮助。――《撒母耳记下雷氏研读本》

  你救恩的盾牌。见弗617:“救恩的头盔。”任何人对于生命中的任何危险所能拥有的最好保护就是神的拯救大能。

  温和。希伯来文是`anoth,字面意义是“回答,回应”。意义不明确。诗1835`anawah,字面意义是“谦卑,”那显然是正确的解释。神仁慈而温和的谦虚(见诗11367)向地上柔和谦卑的人表明了(5715662),使他们能升到尊荣与成就的最大高度。──《SDA圣经注释》

 

【撒下廿二37「你使我脚下的地步宽阔,我的脚未曾滑跌。」

         ●「脚」:「脚踝」。――《蔡哲民查经资料》

  使我的地步宽阔。在狭而窄的地方,祢已给我余地使我能够前进不受阻碍。“你行走,脚步必不至狭窄;你奔跑,也不至跌倒”(412;参诗318)

  脚。字面意义是“踝。”神赐给诗篇的作者能力以坚定而平稳的步伐行走在危险之地;他的脚踝不颤抖,脚也不滑跌。──《SDA圣经注释》

 

【撒下廿二38「我追赶我的仇敌,灭绝了他们,未灭以先,我没有归回。」

         ●未「灭」以先:「毁坏」、「根除」。――《蔡哲民查经资料》

 

【撒下廿二38~4638~46节大部分动词都是未完成式,在希伯来文里代表未来的状况,或连续的动作。这里所展望的将来之事,只有当弥赛亚基督再来做万王之王的时候,才能完全成就。──撒母耳记下综合解读

 

【撒下廿二39「我灭绝了他们,打伤了他们,使他们不能起来,他们都倒在我的脚下。」

         “打伤”。直译作:打至粉碎。――《撒母耳记下雷氏研读本》

  我的脚下。古代画家经常描绘胜利者站在死在他们脚下或他们的战马脚下的敌人身上。这里描绘的不是征服或统治的画面,而是推翻仇敌并越过他的画面。──《SDA圣经注释》

 

【撒下廿二40「因为你曾以力量束我的腰,使我能争战,你也使那起来攻击我的,都服在我以下。」

         大卫壮年期的大部分时间都是在战场度过的,大卫是为神的圣战而预备的勇士<绪论,圣战>――《圣经精读本──撒母耳记下注解》

         ●「束....腰」:「环绕」、「配备」。――《蔡哲民查经资料》

  那起来攻击我的。在大卫的生涯中,仇敌不断起来反对他,但是耶和华使他们倒在王的力量之前。──《SDA圣经注释》

 

【撒下廿二41「你又使我的仇敌,在我面前转背逃跑,叫我能以剪除那恨我的人。」

  在我面前转背。或“在我面前转过颈项”。这种说法的意思是敌人已在他面前被迫仓皇逃窜,已经在他面前转背。请比较:“我要使你一切仇敌转背[希伯来文是“颈项”](2327)。──《SDA圣经注释》

 

【撒下廿二42「他们仰望,却无人拯救,就是呼求耶和华,他也不应允。」

 

【撒下廿二43「我捣碎他们,如同地上的灰尘;践踏他们四散在地,如同街上的泥土。」

  如同灰尘。大卫的仇敌被摧毁如地上的灰尘,他们的能力被归于无有。诗1842是:“如同风前的灰尘,”因此加上的想法是仇敌四散如同灰尘在风前四散一样。

  如同街上的泥土。表示完全胜利的另一种表达法。大卫的仇敌不仅被粉碎成尘土,而且还被踹在他的脚下(见赛106;亚105;玛43)。──《SDA圣经注释》

 

【撒下廿二44「你救我脱离我百姓的争竞,保护我作列国的元首。我素不认识的民必侍奉我。」

         我百姓的争竞:主要指对抗大卫王权的人。――《圣经精读本──撒母耳记下注解》

         ●百姓的「争竞」:「争辩」、「争论」、「公然敌对」、「法律上的争讼」。

         ◎我们能够看穿自己的成功背后,有神之手的扶持吗?还是认为这一切都是自己应得的,都是理所当然的?――《蔡哲民查经资料》

  我百姓的争竞。1843是“百姓的争斗,”与希腊文版旧约圣经七十士译本对撒下2244的翻译一样。因为大卫一路被带向了对他的外国仇敌的彻底胜利的顶点(撒下2244~46),有人认为他几乎不可能在这里涉及国内的困难。他在这里从事的他百姓的争战是他们与别的国家开展的争战。

  列国的元首。在他对外邦的胜利中,大卫已经成了他们的主人并接受他们的进贡。神的旨意并不是世界应该继续分裂为许多国家,不断从事彼此反对的战争,而是他们最终应该在一位王的领导之下团结为一个国家,以耶路撒冷为首都。然而以色列人拒绝与神的计划合作,不肯成为外邦人的领导者和擎光者。他们是反叛而骄傲的,并且在许多方面并不比他们的外邦邻居好。神终于弃绝了他们并取消了他们的特权。

  然而在将要作为大卫的子孙来临的弥赛亚统治之下,并且通过神的真以色列—亚伯拉罕的属灵子孙—那个计划会在一定程度上实现,然而在许多方面却与原计划不同(见罗96~8;《知君》第五十九章)

  我素不认识。见赛555。──《SDA圣经注释》

 

【撒下廿二45「外邦人要投降我,一听见我的名声,就必顺从我。」

         ●「投降」:「畏缩」。――《蔡哲民查经资料》

  要投降我。字面意义是“要来奉承。”──《SDA圣经注释》

 

【撒下廿二46「外邦人要衰残,战战兢兢地出他们的营寨。」

         “衰残”。即绝望。――《撒母耳记下雷氏研读本》

 

【撒下廿二47「耶和华是活神。愿我的盘石,被人称颂;愿 神,那拯救我的盘石,被人尊崇。」

         「耶和华是活神」(47)原文是「活着的耶和华」。虽然我们的肉眼不能见神,也没有亲眼看见主耶稣的复活,但是当我们经历神的时候,就会体会到这是一位「活神」。──撒母耳记下综合解读

         ●「耶和华是活神」:原文是「活着的耶和华」。――《蔡哲民查经资料》

  耶和华是活神。大卫在此处开始了他这首诗的结尾部分(47~51)。根据耶和华已经赐给他的胜利,他将赞美与感谢归给神。耶和华并没有忘记他或离弃他—祂永远存在,是活神(422;赛37417;耶1010;何110;提前617),“独一不死”的那位(提前616)。对大卫来说,神不仅仅是一种理论或抽象概念—他已经学会认识祂是一个私人的朋友和救主,并且他现在因祂奇妙的拯救和照顾向祂表示充满感激的赞美。

  拯救我的盘石。见诗8926。大卫再次想起了神对他意味着什么;祂既是他的盘石又是他的拯救,神是他的力量和保护,并且是给他带来救恩的。──《SDA圣经注释》

 

【撒下廿二47~50大卫以重新赞美神荣耀的作为来结束这首感恩诗。――《撒母耳记下雷氏研读本》

 

【撒下廿二47~51对神感谢颂赞:大卫显明自己赞美的根据是“神是又真又活的神”的事实。显明了神的全能,他向没有丝毫希望的人们提供新的力量和生活的意义(提前616)。因此与“又真又活的神”一同生活的人决不可能有灰心或恐惧(2856;徒1731)。神就是圣徒的安全、生命和喜乐。――《圣经精读本──撒母耳记下注解》

 

【撒下廿二48「这位 神就是那为我伸冤,使众民服在我以下的。」

  为我伸冤的。神活着并且照顾着。祂并没有使大卫成为他仇敌手中无助的牺牲品,而是为他执行公义(见诗941;路187)。──《SDA圣经注释》

 

【撒下廿二49「你救我脱离仇敌,又把我举起,高过那些起来攻击我的。你救我脱离强暴的人。」

  救我脱离。大卫屡次发现自己被敌人包围,似乎无助并在他们的势力范围之内。但是神必赐给他拯救,救他脱离他们并使他们臣服在他以下。

  强暴的人。有些注释者认为这一措词特别应用在扫罗身上,但是很可能应用得更广泛。这首诗的整体内容,特别是结束部分,使它看起来似乎大卫在这里并不是特别想到扫罗,而是他通常而言的仇敌。这些人当然是强暴的人,并且要是他们能在他们的能力范围之内得到大卫的话,他们必会残忍地对待他。耶和华已经仁慈地救大卫脱离了这些人。──《SDA圣经注释》

 

【撒下廿二50「耶和华啊,因此我要在外邦中称谢你,歌颂你的名。」

         「我要在外邦中称谢祢,歌颂祢的名」(50),就是把福音传给外邦人。保罗引用50节证明弥赛亚基督也是为外邦人而来,「叫外邦人因祂的怜悯荣耀神」(罗十五9)──撒母耳记下综合解读

  因此。这个“因此”把大卫献上的感谢与先前关于神恩待他的叙述连接了起来。大卫具有深刻的信仰经验的秘诀在于这个事实:他心中经常保持着他曾从神得到的怜悯并且永不停止为此感谢耶和华。

  在外邦中。赐给大卫的出色胜利在列国面前高举了以色列神的能力。保罗引用这节经文说明认识神的知识如何会通过福音的传扬进入到外邦人之中(159)。神计划以色列应该成为祂拯救的福音。这位诗篇的作者经常说到要是以色列能完成她的崇高使命的话,荣耀就会临到以色列。他展望到全地都敬拜神并唱诗赞美祂的时候(664),以及地上所有的君王都在祂面前跪拜、列国都必侍奉祂的时候(7211)。因此这位诗人号召以色列要“将他所行的传扬在众民中”(911),并“在列邦中述说他的荣耀”(963),并且表达他本人要在百姓中赞美神并在列邦中向祂歌唱的意图(579)。另见诗1051;赛124。──《SDA圣经注释》

 

【撒下廿二51「耶和华赐极大的救恩给他所立的王,施慈爱给他的受膏者,就是给大卫和他的后裔,直到永远。

         给大卫和他的后裔,直到永远:这是对在78~16中提到的对“大卫之约”的重新确认,也是对立约的主导者神的感谢赞美。这里“后裔”不是指大卫所有子孙的复数,而是单数。那后裔指的不是所罗门而是耶稣基督(111223219)。可以发现大卫赞美的对象指向将来的弥赛亚 (131512)。这表明:①人类救赎的完成者是耶稣基督(4121511);②我们的赞美对象也是救赎者耶稣。――《圣经精读本──撒母耳记下注解》

         「受膏者מָשַׁח」原文就是「弥赛亚 Messiah(约一41)。大卫的后裔作王「直到永远」(51),最后将在弥赛亚基督身上成就。──撒母耳记下综合解读

         ●「极大的」救恩:「高塔」。――《蔡哲民查经资料》

  极大的救恩。1850解释为:“赐极大的救恩给他所立的王。”意思是清楚的:耶和华将祂丰富的救恩赐给王,使他对仇敌获得更大的胜利。

  他的后裔。这似乎提到的是拿单在撒下712~16中的预言,在大卫睡后,耶和华会设立他的子孙接续他并确立他国度的宝座到永远。因为这一伟大的恩慈,大卫现在感谢耶和华。整首诗篇是一首宏大的赞美与感谢的圣歌,是一首优美的抒情诗,大卫衷心地表达他对神的信心,并且充满感激地接受耶和华关于祂会把这国永远赐给他和他的后裔的保证。──《SDA圣经注释》

 

【撒下二十二章  大卫的感恩之诗】这首诗大概写于王位稳固之后,扫罗已死,王国在大卫的领导下统一,以色列的敌人也被打败了。这首诗也记载在诗篇第十八篇,只有些差异;新约引述过,应用在弥赛亚身上(3我所投靠的,比较来二13 ;第50节,比较罗一五9)── 巴斯德《撒母耳记下研究》

 

【思想问题(22)

 1 大卫多处用自然景物来形容和赞美耶和华。试逐一找出。你在自然界与四周环境中,又能否看见神的作为呢?你会用什么形容词句来赞美耶和华你的神呢?

 2 大卫将消灭仇敌的功劳完全归给耶和华,并因此而赞美祂、感谢祂;大卫更深深感受到神是他唯一的盘石、唯一的保障,因而紧紧的投靠祂。神在你生命中是否也有着同样的影响力呢?你会怎样回应主耶稣对你救赎的功劳呢?

 3 26~28节描写神对不同人的不同待遇。你是怎样的人?神是否按你当得的对待你?

 4 大卫愿望神被人称崇(47),他有否为此尽上努力?参50节。当你背诵主祷文,说「愿人都尊你的名为圣」之时,有否想到你要尽的责任?

 ──《串珠圣经注释》

 



跟着我们: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