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iblia Todo Logo
圣经-注释
- 广告 -


约拿书 2 - 章拾穗

约拿书 2

 

约拿书第二章拾穗

 

【拿二1约拿在鱼腹中祷告耶和华他的神,

         约拿发现在那特殊的遭遇中,自己没有丧命,竟有安全,就开始祷告。这是感恩的祷告,与其说感恩的祷告,不如说因感恩而歌颂。当约拿在船上被船主叫醒,受催促祷告,他可能没有真的祷告。现在是在鱼腹中,他祷告是没有人催促的。──唐佑之《天道圣经注释──约拿书》

 

【拿二1~2鱼腹:就象阴间的深处一样充满绝望和痛苦的地方。这种比喻表示约拿陷入了如同地狱或坟墓般可怖的困境之中。但约拿在如此险恶的环境中也没有绝望反而不断祷告,因为他确信这种痛苦是自己的罪所带来的惩罚,明白苦难的原因就是走出苦难的最明智方法。──《圣经精读本》

 

【拿二16 约拿的祷告】这祷告可能是一篇众所周知的诗歌,或是仿自既有文本。此处没有提到鱼,而大海的威胁是诗篇文本中常见的暗喻。

  海被认为是深具威胁的浑沌之境,其中只有死亡可期。不论大鱼看起来多么吓人,约拿将之理解为神的拯救。──《旧约圣经背景注释》

 

【拿二1~91~9可看出约拿熟悉诗篇,祈祷中多有引用。──蔡哲民《查经资料》

 

【拿二2「说:“我遭遇患难求告耶和华,你就应允我;从阴间的深处呼求,你就俯听我的声音。

         “从阴间的深处”。虽然阴间指死人的地方,但这里的意思是“从死亡的门”,不一定指约拿实际上已经死去(比较诗三○3)。──《雷氏研读本》

         神听祷告。

          「阴间」:代表死亡。

          「深处」:原文作「肚腹」。

          死亡有如大鱼将约拿吞下(参箴1:12; 5:14)。约拿以此比喻自己落在海中的情景。──《串珠圣经注释》

         全章记约拿在鱼腹中的一次祷告,感谢神拯救他。他已到死亡的门口,神将他救回(“阴间的深处”)。他逃避神命本应受死的刑罚,神却格外施恩(6节)。从祷告词中可知约拿熟悉《诗篇》。──《启导本圣经注释》

         他将患难看为阴间的深处,所以这二者是同样字。「求告」与「呼求」也是同义字,所以都只是说这一件事,神俯听他祷告的声音。

         「阴间的深处」,深处原意为「肚腹」,那么这里大鱼就被视为阴间,大鱼是来保护他呢?还是使他坠落在死亡之中?阴间是死人之居所,这是每个人最后的结局。死亡是没有生命,却仍有存在,只是那里存在是在蒙眬与模糊之中,是幽影般的存在(Shadowy Existence)。根据约拿书第二章四节与诗篇第八十六篇十三节,神是不会与阴间的人同在。但是神仍可从阴间将人救出来(诗九十五4;箴十五11;摩九2)。4所以约拿虽在阴间的深处,仍有希望。──唐佑之《天道圣经注释──约拿书》

         遭遇患难。或“在我的痛苦中”。参诗人的呼吁(诗18:6120:1)。约拿像那个浪子一样(路15:17),在悲惨和绝望中“醒悟过来”,认识到自己完全无助,违抗神的旨意是何等愚昧,他所需要的是神的拯救。

         你就应允我。参诗50:15107:6

         阴间。原文是she'ol,喻指死人的住处(见箴15:11注释)。

         你就俯听。见第1节注释。──《SDA圣经注释》

         「应允」:answer,非表允许之意。

         「阴间」:代表「死亡」。

         深处原文作「肚腹」。──蔡哲民《查经资料》

 

【拿二2~9这是一篇感恩赞美诗:约拿在鱼腹中发现自己仍清醒活着,知道神必拯救到底,于是向神发出感谢。约拿显然熟悉诗篇,祈祷中多有征引。──《串珠圣经注释》

 

【拿二3你将我投下深渊,就是海的深处;大水环绕我,你的波浪洪涛,都漫过我身。

         “你的波浪”。约拿承认这惩罚是从神而来。──《雷氏研读本》

         「你的波浪洪涛」:波浪洪涛听神差遣。──《串珠圣经注释》

         「大水」常有混乱与不安的涵义,但是神将地建立在大水之上,是神将秩序建立起来(参阅诗廿四2)。「波浪洪涛」也与大水同义。约拿原在船上,波浪洪涛打击在船身。但他在海洋之中,他身体直接受打击,就无法经受了。「波浪洪涛」是取于诗篇第四十二篇二节,也是象征灾祸。

         海是在希伯来人观念中,十分可怕的现象,又神秘,又无常,变幻莫测。在他们邻邦,都对洋海与深渊,有很多神话的说法,是恶者的居所,罪恶的渊薮。所以约拿在余悸之下,说出这样的话来。──唐佑之《天道圣经注释──约拿书》

         深渊。约拿用诗歌的语言,生动地描述他痛苦的经验。

         洪涛。参诗42:788:6,7──《SDA圣经注释》

         约拿认为被投下海是神的作为而非只是水手的决定。

         ◎意思是「神使约拿落到困境」。──蔡哲民《查经资料》

 

【拿二4我说,我从你眼前虽被驱逐,我仍要仰望你的圣殿。

         “圣殿”。可能指耶路撒冷的圣殿,但第7节所指的是天堂。──《雷氏研读本》

         「你的圣殿」:可有两个解释:

   1 神在天上的居所(王上8:39);

   2 神在地上的宝座──耶路撒冷的圣殿。

          「仰望你的圣殿」:意即仰望你(神)。──《串珠圣经注释》

         鱼腹:就象阴间的深处一样充满绝望和痛苦的地方。这种比喻表示约拿陷入了如同地狱或坟墓般可怖的困境之中。但约拿在如此险恶的环境中也没有绝望反而不断祷告,因为他确信这种痛苦是自己的罪所带来的惩罚,明白苦难的原因就是走出苦难的最明智方法。

         你眼前:意指神的看顾和保守。尤其是他说要仰望神的圣殿,更是表现出他在挫折中坚信神的存在和恩惠的信心呼求( 王上8:29; 42:2-5)。可见惟有对神的盼望才能使置身死亡与痛苦中的人加添力量( 40:31)──《圣经精读本》

         「我说」意思是「我心中自忖」,照我所估计所猜测的。在这样情形之下,我可以下断语,神已经完全离弃了我,我已经被神驱逐出去。

         「从你眼前」是从活人之地,因为活人之地是神所看顾与管理的,这正如先知以赛亚所说:「我说,我必不得见耶和华,就是在活人之地不见耶和华,我与世上的居民不再见面」(卅八11)。神是活人的神,不是死人的神,因为死亡使人与神隔绝了。约拿以前因违命,躲避耶和华的面。现在不是他躲避,而是神走开,把他赶走。

         圣殿是神的居所,所以有神的同在。他在失望中,看见天上透出光来,神并没有离弃他,所以他仍可仰望,求祂再与他同在。──唐佑之《天道圣经注释──约拿书》

         我说。参诗31:22

         我仍要仰望。七十士译本译为反问句。鉴于上下表明希望尚未确立,用反问句似更好些。

         你的圣殿。参王上8:30;诗18:628:2;但6:10──《SDA圣经注释》

         「仰望神的圣殿」:就是「仰望神」。──蔡哲民《查经资料》

 

【拿二5诸水环绕我,几乎淹没我;深渊围住我,海草缠绕我的头。

         诸水环绕我,几乎淹没我:指因落水而陷入岌岌可危的状态,表明若没有神的帮助就无法获救。海草缠绕我的头:表明约拿被扔到大海之后不是立即被大鱼所吞,而是先沉到海底被海草缠住,几乎要窒息而死。神之所以把约拿推到死亡的边缘,就是为了让他明白自己没有能力救自己。醒悟到自己的无力是渴望神之拯救的第一道关口。──《圣经精读本》

         诸水环绕我,好似诗篇第十八篇五节,诸水像「阴间的绳索」,困住我,使我完全不得自由,「几乎淹没我」原意是「到我性命」的尽头,正如诗篇第六十九篇二节「漫过我身」,所以「淹没我」是极好的翻译。这也有涵义,表明「直到我透不过气,几乎窒息至死。」生命已受着直接的威胁,无法忍受了,深渊与诸水是同义字。──唐佑之《天道圣经注释──约拿书》

       我。希伯来语是nephesh,可能指“生命”(见诗16:10注释)。即大水包围了他,几乎夺走他的性命(参诗69:1,2)。

         海草缠绕我的头。这种诗体的语言很难按字面解释。约拿生动地描述自己如同落到深渊之中,缠裹着海草的头巾。──《SDA圣经注释》

 

【拿二6我下到山根,地的门将我永远关住。耶和华我的神啊!你却将我的性命从坑中救出来。

         「山根」:指深入海底的山之根源(参诗18:15)。

          「地的门」:希伯来人认为海陆各有界限,陆地有门使海不能越界。

          「地的门 ...... 关住」:是指约拿不能返回地上。

          「坑」:原文作「朽坏」(诗16:10)或「死亡」(诗103:4)。──《串珠圣经注释》

         在闪族文化中,坑通常是指死人的领域。约拿终于承认如果没有神的救拔,自己与死人无异。──《圣经精读本》

         他再沉沦下去,甚至在山根。照希伯来的宇宙论,山的根基是在深渊,就是在海底。所以地的根基在海中(参阅弥六2)。他是走向阴间,地下最低层的深处。他已堕落到极点,都是因为他叛逆了神。

         「地的门有永远的门闩。」是原有的词句,「关住」是中译词附加的。约拿发现他在死亡的门,好似地狱的门开了让他进去,门一关上,就闩住永远不能再开,这是最可怕的结局。但是耶和华向他施行救恩的神迹。──唐佑之《天道圣经注释──约拿书》

         山根。直译为“终止处”,可能指底部。

         。原文是eres,约拿在这里可能指“阴间”(she'ol,见第2节注释),它的门把进去的人关在里面。他似乎会“永远”关在那里。这并不意味约拿不相信将来的复活。“永远”(le`olam,指延续到无限的未来,有时该词意味着永�琚A用时则受环境的限制(见出21:6的注释)。七十士译本在“门”旁加le`olam:“我下到地里,那里的门是永远的障碍”。

         坑。希伯来语是shachath,常作为she'ol(阴间)的同义字,指死人的国度(见箴15:11注释)。──《SDA圣经注释》

         「山根」:深入海底山的根源( 18:15

         「地的门」:希伯来人认为海陆各有界限,陆地有门使海不能越界。

         「地的门将约拿关住」:意即「约拿不能返回地上」。

         「坑」:原文作朽坏或死亡。──蔡哲民《查经资料》

 

【拿二7我心在我里面发昏的时候,我就想念耶和华。我的祷告进入你的圣殿,达到你的面前。

         「你的圣殿」:见4注。──《串珠圣经注释》

         发昏的时候:它的字面意思是被“覆盖的时候”、“被凌驾的时候”( 142:3; 143:4),表明身心灵均已精疲力尽。但不因这些感到挫败而祈求神帮助的人,必会得到“奔跑……却不疲乏”的新力量( 40:31),也必得到“灵魂的苏醒”( 23:3)与得救的能力。──《圣经精读本》

         约拿也在最困苦的时候,想到只有一位可以帮助他、拯救他出离死亡的危险。惟有神能救他,因为神是创造沧海,又是管制海浪的。事实上,他有艰困、灾祸,就是因为他不肯想念神,注意神对他的要求。现在他在祷告中想念耶和华,这是他祷告最主要的内容。这也是本章这首诗篇的内容,他的祷告已蒙应允,约拿的祈求已得着神的悦纳,从海底要达到高天,在神天上的圣所,神垂听并且施恩眷顾。──唐佑之《天道圣经注释──约拿书》

 

【拿二710 约拿与神的关系】神的同在是在圣殿中,约拿的祷告上达于神。虽然约拿明白自己的悖逆,他依然认为自己对神忠诚。他没有转去拜偶像。──《旧约圣经背景注释》

 

【拿二8那信奉虚无之神的人,离弃怜爱他们的主;

         「那信从虚无的人,离弃怜爱他们的主」(原文)

         约拿把自己列入那些离弃神的“怜爱”、信奉偶像的人当中。──《雷氏研读本》

         唯独耶和华能施行拯救(9),偶像则是虚无的,拜它的人等于放弃耶和华的怜爱。──《串珠圣经注释》

         信奉虚无之神的人:指拜偶像的人。离弃怜爱他们的主:是指人们否认只有神才是拯救的源头,是至高至善者的这一真理,而膜拜偶像,企图从中获取幸福和快乐,但他们这样努力是徒劳无功的( 2:5,13)──《圣经精读本》

         「那信从虚无的人,离弃怜爱他们的主」(原文)「虚无」是指偶像,所以加上「神」字,是中文译词的注解。偶像根本是无用的,也无价值可言,因为是不存在的。可能这里有意与第一章水手的祷告来比较。水手们各人哀求自己的神(5节),显然是亳无功效的。

         这里也可能是指以色列人。他们有耶和华在历史中向他们施恩。但是他们背弃了圣约,竟然去敬奉假神。这使先知们十分痛恨。那些离弃怜爱他们的主,是向耶和华失信的人,耶和华却仍是「怜爱」的,「怜爱」原意是信实的爱。──唐佑之《天道圣经注释──约拿书》

         虚无。约拿以自己的快乐经验与拜偶像之人的命运对比(见诗31:6)。

         怜爱。希伯来语是chesed(见诗36注释)。有人认为约拿是指真神神;还有人认为是指神向众人所显示的良善和慈爱的作为(见诗145:8,9;赛55:3;徒14:15-17)。──《SDA圣经注释》

         ◎他还是歧视外邦人。──蔡哲民《查经资料》

 

【拿二9但我必用感谢的声音献祭与你;我所许的愿,我必偿还。救恩出于耶和华。”

         “我所许的愿,我必偿还”。即我会信守我对神的诺言,并且顺服祂。──《雷氏研读本》

         「我所许的愿」:大概是约拿在危急关头所许下的愿,就是答应顺服神之愿。──《串珠圣经注释》

         我所许的愿, 我必偿还:是指怀着对神的感恩之心,坚守与他所立的约并顺从神旨意。──《圣经精读本》

         约拿许愿在他回去时,必到神的圣殿去敬拜,而且为感恩而献祭。他现在已经将祷告化为歌颂。许愿通常是在危难与困苦之中,还愿往往在圣殿中有敬拜与献祭的行为。在许愿时往往深深体会信心的实际与果效,知道神必施恩,不会落空。──唐佑之《天道圣经注释──约拿书》

         献祭。见诗50:14;传5:4,5

         救恩。参诗3:8;启7:10──《SDA圣经注释》

         ◎所许的愿必定偿还。大概指愿意顺服神的心意去尼尼微传道。──蔡哲民《查经资料》

 

【拿二9 约拿许愿】这篇祷文并未说明约拿所许之愿为何,但大多数古代世界的誓愿都与举行仪式有关。利未记在叙述各种献祭中,说明还愿祭(见:利三15,二十七213注释)。这个誓愿的性质没有进一步说明,有可能约拿会以某种感恩祭还他所许的愿。没有迹象显示他许愿要顺从,甘心乐意的去尼尼微。在一首沙马士的诗歌中,这个太阳神被认为是那位拯救被大浪所困者,而接受献酒为报。──《旧约圣经背景注释》

 

【拿二10耶和华吩咐鱼,鱼就把约拿吐在旱地上。

         “旱地”。大概是巴勒斯坦沿岸。──《雷氏研读本》

         把约拿吐在旱地上:不论是约拿在鱼腹中生存三天的事还是大鱼又把约拿吐在旱地的事件,都是用人类的理性和知识无法解释的超自然奇迹。如果没有神的权能,这种现象无法想象。可以说此事件预表着耶稣基督的复活以及众圣徒的复活。──《圣经精读本》

         鱼是耶和华所使用的器皿,曾及时运载约拿,使先知的性命得以保全,完成了一项非常重大的使命。现在鱼也必乐意将这不消化的容纳物吐出来,一定倍觉轻松,扬长而去。

         那旱地究竟在甚么地方,是在巴勒斯坦的约帕?还是在他施?都没有说明。约拿必须跋涉而行,甚至听到耶和华第二次的话,就向着尼尼微城走去。──唐佑之《天道圣经注释──约拿书》

 



跟着我们: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