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西结书 17
以西结书第十七章纲目
壹、内容纲要
【】
贰、灵训要义
【】
──黄迦勒《基督徒文摘解经系列──以赛亚书注解》
叁、其他纲要
【以西结书第十七章】
一、政治的比喻和谜语(十七1-10)
1、在第一个情景里面,有一只大鹰,翅膀很大,羽毛多彩多姿
2、在第二幅语言的图画里,又论到一只鹰,飞来巴勒斯坦,落在栽种不久的葡萄树附近
二、解释谜语(十七11-21)
1、西底家的亲埃政策,违反与神所立的约
2、西底家的亲埃及政策,违反与巴比伦王所立的约
三、神是栽培的人(十七22-24)
──《每日研经丛书》
【两只大鹰和香柏树(十七1-24)】
一、巴比伦王尼布甲尼撒
二、埃及法老王可夫勒
三、犹大王约雅斤是那「香柏树尽尖的嫩枝」
四、犹大末代君王西底家则是那「以色列地的枝子」,后来成为蔓延矮小的葡萄树
——《新旧约辅读》
【第十七章 佳美应许】
高树矮小
矮树高大
一、二鹰二树比喻
(一)鹰拧树梢
(二)栽于肥田
(三)剿平叛变
二、巴比伦来刑罚
(一)轻看誓言
(二)背弃盟约
(三)致受极刑
三、佳美的香柏树
(一)栽上树梢
(二)生枝结果
(三)宿在荫下
──张志新《以西结书查经分章大》
【关于审判的比喻】
1. 邪淫可憎的妻子﹝16:1-63﹞
(a) 神昔日怜爱以色列﹝16:1-14﹞��「以至极其俊美」:原文作「成为最美丽的饰物」;有学者译作「成为成熟的女子」。��「用衣襟搭在你身上」:是结婚的象征动作,乃指神在西乃山时已与以色列缔结盟约。��我们在世所得的光荣和兴旺不是因为自己的功劳,这一切全都是主所赐予的。
(b) 以色列却去拜偶像﹝16:15-34﹞��「将来必…行了」:或作「不应发生,将来也不应再行」。��「为你羞耻」:可能指非利士人至少忠于他们的神,不像以色列人那样朝三暮四。��「可见…何等懦弱」:作「何等意乱情迷」,这个感叹句谴责病态的情欲。��当信徒厌弃神而倚靠世界的时候,在属灵上将失去神的话语和圣灵的能力。
(c) 神定要审判以色列﹝16:35-58﹞��「许多妇人眼前」:指许多国家眼前。��「使她们得安慰」:所多玛、撒玛利亚看见耶路撒冷也同样遭祸,感到自己不是单独遭殃。��信徒圣洁的生活方向常受到周围环境的影响,故此我们要时刻警醒。 (d) 神最终记念祂的约﹝16:59-63﹞��「不是按着前约」:此约首先成就在悔改归回的余民身上,将来会在基督里得到完全成就。��神在千禧年的国度里将会带领以色列进入新约的祝福,复兴以色列。
2. 两只大鹰和两树﹝17:1-24﹞
(a) 两鹰两树比喻内容﹝17:1-10﹞��「东风」:本代表炎热的风,这里可能指东来的巴比伦军。
(b) 解明比喻隐藏意思﹝17:11-24﹞��「嫩枝」:神亲自栽种香柏树的「嫩枝」,这「嫩枝」乃是指大卫王朝的苗裔弥赛亚。��「各类飞鸟」:预示所有民族均将因归服弥赛亚而得救。��神治理世界的方法就是高举那自卑、服事他人的人。因此,我们当在神面前常存谦卑。
──《以西结书主日学课程》
【F. 谜语 — 二鹰二树比喻 (十七章)】
神要以西结先知用迷语来向犹太人传信息,主旨是宣布神的
主权。这谜语其实也就是一个比喻。
a. 谜面(v.1-10)
这个谜面就是两只大鹰。
(i). 第一只大鹰(v.1-6)。「耶和华的话临到我说:人子啊,你要向以色列家出谜语,设比喻,说,主耶和华如此说:有一大鹰,翅膀大,翎毛长,羽毛丰满,彩色俱备,来到利巴嫩,将香柏树梢拧去,就是折去香柏树尽尖的嫩枝,叼到贸易之地,放在买卖城中;又将以色列地的枝子栽于肥田里,插在大水旁,如插柳树,就渐渐生长,成为蔓延矮小的葡萄树。其枝转向那鹰,其根在鹰以下,于是成了葡萄树,生出枝子,发出小枝」,这是第一只大鹰的谜面。
牠的景况 — 翅膀大,翎毛长,羽毛丰满,彩色俱备(v.3)。 牠的作为 — 来到利巴嫩,将香柏树梢拧去。将之放在买卖城中(v.4)。将以色列地的枝子栽于肥田(v.5)。枝子成为葡萄树,转向大鹰(v.6)。
(ii).第二只大鹰(v.7-10)。「又有一大鹰,翅膀大,羽毛多。这葡萄树从栽种的畦中向这鹰弯过根来,发出枝子,好得他的浇灌。这树栽于肥田多水的旁边,好生枝子,结果子,成为佳美的葡萄树。你要说,主耶和华如此说:这葡萄树岂能发旺呢?鹰岂不拔出他的根来,芟除他的果子,使他枯干,使他发的嫩叶都枯干了么?也不用大力和多民,就拔出他的根来。葡萄树虽然栽种,岂能发旺呢?一经东风,岂不全然枯干么?必在生长的畦中枯干了」,这是第二只大鹰的谜面。
牠的景况 — 翅膀大,羽毛多(v.7)。
牠的作为 — 使葡萄树转向牠(v.7-8)。
耶和华的话 — 对于这葡萄树,有神的话临到—它不会发旺生长(v.9-10)。
b. 谜底(v.11-24)
神透过先知将这谜语的意思解释出来。
(i). 第一只大鹰是巴比伦(v.11-14)。「耶和华的话临到我说:你对那悖逆之家说:你们不知道这些事是甚么意思么?你要告诉他们说,巴比伦王曾到耶路撒冷,将其中的君王和首领带到巴比伦自己那里去。从以色列的宗室中取一人与他立约,使他发誓,并将国中有势力的人掳去,使国低微不能自强,惟因守盟约得以存立」,巴比伦王曾到耶路撒冷,将人带到巴比伦,就是贸易之地(列王记下廿四1-2),但以理等也是这时被掳到巴比伦的(但以理书一1-2)。
取一人与他立约(v.13),这人就是西底家(王下廿四17,代下卅六11)。西底家被巴比伦人管控,使以色列人不能自强(v.13),但可以存立,如果他守盟约(v.14)。
(ii).第二只大鹰是埃及(v.15)。「他却背叛巴比伦王,打发使者往埃及去,要他们给他马匹和多民。他岂能亨通呢?行这样事的人岂能逃脱呢?他背约岂能逃脱呢?」,埃及是第二只大鹰。犹太人转向埃及,求援助。这就是西底家的背叛(王下廿四,代下卅六)。
结果不亨通(v.16-21)。「他轻看向王所起的誓,背弃王与他所立的约。主耶和华说:我指着我的永生起誓,他定要死在立他作王、巴比伦王的京都。敌人筑垒造台,与他打仗的时候,为要剪除多人,法老虽领大军队和大群众,还是不能帮助他。他轻看誓言,背弃盟约,已经投降,却又作这一切的事,他必不能逃脱。所以主耶和华如此说:我指着我的永生起誓,他既轻看指我所起的誓,背弃指我所立的约,我必要使这罪归在他头上。我必将我的网撒在他身上,他必在我的网罗中缠住。我必带他到巴比伦,并要在那里因他干犯我的罪刑罚他。他的一切军队,凡逃跑的,都必倒在刀下;所剩下的,也必分散四方(方:原文是风)。你们就知道说这话的是我耶和华」,这是投靠埃及的下场。
「他轻看向王所起的誓,背弃王与他所立的约。主耶和华说:我指着我的永生起誓,他定要死在立他作王、巴比伦王的京都」(v.16),西底家的下场是死在巴比伦(参列王记下廿五3-7)。
「敌人筑垒造台,与他打仗的时候,为要剪除多人,法老虽领大军队和大群众,还是不能帮助他」(v.17),强大的巴比伦压境,埃及人帮不了以色列。
「他轻看誓言,背弃盟约,已经投降,却又作这一切的事,他必不能逃脱。所以主耶和华如此说:我指着我的永生起誓,他既轻看指我所起的誓,背弃指我所立的约,我必要使这罪归在他头上。我必将我的网撒在他身上,他必在我的网罗中缠住。我必带他到巴比伦,并要在那里因他干犯我的罪刑罚他。他的一切军队,凡逃跑的,都必倒在刀下;所剩下的,也必分散四方(方:原文是风)。你们就知道说这话的是我耶和华」(v.18-21),经文两次指出,以色列人轻看誓言,背弃盟约,是他们有这悲惨下场的原因。神是立约守约的神,祂自己守约,故祂讨厌人不守约。不守约的结果就必被网罗缠住,脱不了身。虽然想凭军队反抗,却必溃不成军。人若不守约也必有这样的下场,虽想靠自己努力找出路,结果却是越走越糟,苦不堪言。
(iii).余剩犹太人是嫩枝(v.22-24)。「主耶和华如此说:我要将香柏树梢拧去栽上,就是从尽尖的嫩枝中折一嫩枝,栽于极高的山上;在以色列高处的山栽上。他就生枝子,结果子,成为佳美的香柏树,各类飞鸟都必宿在其下,就是宿在枝子的荫下。田野的树木都必知道我耶和华使高树矮小,矮树高大;青树枯干,枯树发旺。我耶和华如此说,也如此行了」,谜底的最后是,余剩的犹太人好像嫩枝,被栽上而发旺,成为别人的荫庇依靠。证诸历史,那些被掳到巴比伦的人,后来真的成为佳美的香柏树,发出香气。但以理,尼希米,以斯帖等等,都在外邦中成为重要人物,对人有极大贡献。
以西结最后指出,这是神的主权,祂有权使高树变矮,矮树变高。人只要服在祂的旨意下,照祂的安排,祂能使坏环境变为有用,使万事互相效力,叫爱神的人得益处。── 刘锐光《以西结书信息大纲》
【被掳归回 以西结书17章】
一丶子民被掳卖于外邦17:1-4
二丶虽然被掳蒙神保护17:5-6
三丶面对被掳投靠世界17:7-8
四丶骄傲被掳彻底毁灭17:9-10
五丶悖逆被掳守约存留17:11-14
六丶逃脱被掳必死无路17:15-18
七丶犯罪被掳是神刑罚17:19-21
八丶神使被掳归回复兴17:22-24
──作者不详《圣经查经题目大纲》
【以西结书第17章佳美应许】
高树矮小
矮树高大
|
一、二鹰二树比喻
二、巴比伦来刑罚
三、佳美的香柏树
|
1.鹰拧树梢
2.栽于肥田
3.剿平叛变
1.轻看誓言
2.背弃盟约
3.致受极刑
1.栽上树梢
2.生枝结果
3.宿在荫下
|
|
── 张志新《查经分章大要》
【第十七章 佳美应许】
1) 大鹰将嫩枝拧去、1/4
2) 将枝子栽与田里、5/6
3) 葡萄树倾向大鹰、7/8
4) 经东风全然枯干、9/10
5) 巴比伦掳掠立约、11/14
6) 背约向埃及求助、15/16
7) 入网罗遭受刑罚、19/21
8) 宿枝下喻表基督!22/24
── 郭提多《读经讲道辅导提纲》
提要:1 用二只鹰和葡萄树的比喻11说明神惩罚耶路撒冷背叛巴比伦投靠埃及。22神应许种植福音的香柏树。──《SDA圣经注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