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篇 16
诗篇第十六篇拾穗
【诗十六篇题注】「大卫的金诗。」
在这首表达信靠的诗歌里,大卫断言他以信靠耶和华为一生的福分(1~8节),因此相信神必在他死保守他(9~11节)。“金诗”(Michtam)(也用于诗篇第五十六至六十篇的标题)的意思不能确定。它可能源自一个解作“遮盖”的动词,用来指谈及受保护(遮盖)而免受敌人伤害的诗篇,或静静地背诵(嘴唇覆盖口部)的诗篇。――《诗篇雷氏研读本》
本篇为求告诗,信靠神必保守免于死亡。新约的作者视之为“弥赛亚诗篇“(看9节注)。题注中的”金诗“一词意义不明,但多见于大卫祈祷脱离危险诗的题注中(五十六~六十篇),大多数学者认为有“遮盖”之意。因诗人逃避危险时得着荫庇。――《启导本诗篇注释》
这是一篇强调诗人对神信赖的诗歌。――《串珠圣经注释》
诗篇中有六篇被称为「金诗」(Miktam)(第十六、五十六至六十篇)。「金诗」原文的意思不能确定,可能是祷告、默想、遮盖。本篇属于弥赛亚诗篇。──《圣经综合解读》
●「金诗」:SH 4387,「诗篇标题的专门术语,实际的意义不明」。都是大卫的作品。出现在165657585960。──蔡哲民等《诗篇研经资料》
序言——本诗表达了来自完全顺服神的完美幸福。诗人从认为神是他唯一的保护者,进步到宣布永生的信念。这是《旧约》少有的明确宣言。本诗的最后几节含有弥赛亚的信息。本诗共有六段。有人认为撒上26:19是本诗的特殊背景,但这只是推测。关于大卫是本诗的作者,见徒2:25。──SDA圣经注释
【诗十六1】「神阿,求你保佑我,因为我投靠你。」
圣徒的产业。圣徒火热的信仰告白及神对圣徒的赐福。内容分为两部分,前半部表达诗人的信仰觉悟及态度——对神的忠信(1~4节);后半部赞美神对圣徒信心的祝福及赏赐(5~11节)。――《圣经精读本》
诗人呼求神、投靠神,因为他知道只有从神那里才能找到生命中一切的好处,就是指引、安全、丰足、敬拜、弟兄姊妹相交等永远福气。──《新旧约辅读》
求你保佑我。本诗一开始就是真诚信靠的祈祷。诗人不是在危险中求救,而只是求主不断的眷顾。
我投靠你。或“避难”。──SDA圣经注释
【诗十六1~2】在这首一个信赖者的心声:诗人经历过神的可靠,现又向神祷告;他承认只有神自己才是他一切幸福(好处)的源头,没有了神就没有幸福。――《串珠圣经注释》
【诗十六2】「我的心哪,你曾对耶和华说:“你是我的主,我的好处不在你以外。”」
“我的好处不在你以外”。更可作:除你以外,我再没有好处。――《诗篇雷氏研读本》
世人「都偏离正路,一同变为污秽」(十四3),并没有什么值得夸耀、欣赏的。我们外面和里面的一切「好处」,都是从主白白得来的,也不能靠自己在基督之外再加添什么:「除祢以外,在天上我有谁呢?除祢以外,在地上我也没有所爱慕的」(七十三25)。──《圣经综合解读》
●「我的心哪,你曾对耶和华说」:原文仅是「我曾对雅威说」。没有「心」。──蔡哲民等《诗篇研经资料》
我的心哪。这个词组原文中没有。插进去是因为原文的动词“说”是阴性的。若是这样,主语就必须理解为阴性的。但好几份希伯来语文稿和七十士译本里的动词是第一人称,故可译为:“我对主说”等。
我的主。这里的原文不是Yahweh,而是'Adonai(“我的主”)。
我的好处不在你以外。直译是“我的好处不在你”。故含义不明。英文RSV版“除了你,我没有好处”是依据《塔木德》和耶柔米的意译。诗人可能指“神是我一切好处的来源;所以我只相信和依靠祂”。──SDA圣经注释
【诗十六3】「论在世上的圣民,他们又美又善,是我最喜悦的。」
大卫不但因神而喜悦,也因神的圣民而喜悦。――《诗篇雷氏研读本》
可译作「论到世上那些敬拜外邦偶像的圣职人员,和众人所喜悦的贵胄」。
又有学者则认为此节应译作「凡喜悦世上那些所谓神圣外邦偶像的人,都必受咒诅」。――《串珠圣经注释》
我的好处不在你以外: 宣告惟一的信仰——惟有耶和华是造物主,惟有耶和华能赐永生与救恩。世界有不计其数的宗教,只有这惟一的信仰具有救赎的能力与实效。――《圣经精读本》
这一节的希伯来文也很难懂;RV与RSV的译法,是根据某些抄本,将在他们和圣民当中,一个难处理的「和」字省略(是一希伯来字母),使全句意思明朗。其他的解决办法需作更大的改变,大部分将圣者与(或)贵人视为异教神明;在异教诗歌中,这种用法当然可能,但从这篇的上下文来说,就要大费周章来解释。NEB提供一句说明,可是却牵涉到对另外几个原文的推测。如果硬说,这几个字有异教的弦音,最可能的因素是,其言下之意,要将此处所称许的与那些神明作一对比;亦即,大卫深深被圣洁、高贵的人吸引,这些人绝非徒具虚名(像其他神祇),而是实至名归;参以赛亚书三十二5、8节。圣民直译为「圣者」,新约亦是如此。这个字在旧约中较常指天上的生灵,而非地上的世人;因此这里用一句澄清的词汇在地上,或「世上」。诗篇中通常译为「圣徒」的字是h]@si^d[i^m,意为忠诚或敬虔之士,如第10节。──《丁道尔圣经注释》
世人所喜悦的是那些有智慧、有能力、有尊贵、有魅力、有名望的成功人士,但爱神的人所喜悦的却是神在「世上的圣民」。
蒙召的「圣民」都是有欠缺的罪人,「按着肉体有智慧的不多,有能力的不多,有尊贵的也不多」(林前一26),但「神却拣选了世上愚拙的,叫有智慧的羞愧;又拣选了世上软弱的,叫那强壮的羞愧。神也拣选了世上卑贱的,被人厌恶的,以及那无有的,为要废掉那有的」(林前一27~28)。因此我们看「圣民」也不是看人的本相,而是看中神在他们身上的拣选和工作;不是「人看人」看外貌(撒上十六7),而是从神的眼光来看出「他们又美又善,是我最喜悦的」。──《圣经综合解读》
◎「世上的圣民」:意义可能是指以色列民、祭司或对神敬虔的人。但绝不可能是其他信仰的祭司或神祇,因为16:4就提到其他信仰的错谬。
●「又美又善」:SH 1177,「伟大的」、「威严的」,此处是「高贵的人」之意。
●「是我最喜悦的」:直译是「我所喜爱的都在他们里面」。──蔡哲民等《诗篇研经资料》
圣民(qedoshim)。“圣”就是像神(见利19:2)。神的子民顺从祂的律法,披戴基督的义袍,应当因神称他们为祂的圣民而欢欣。大卫很高兴与圣民联系在一起。他们是神特选的子民,是属于神的真正贵族。爱神是神子民之间最牢靠的纽带(见诗55:14;133:)。──SDA圣经注释
【诗十六4】「以别神代替耶和华的他们的愁苦加增;他们所浇奠的血我不献上;我嘴唇也不提别的神的名号。」
大卫不会向假神献祭,也不会提他们的名号。――《诗篇雷氏研读本》
神只有一位,祂是独一的创造主(林前八5~6)。本节的“别神”指假神。在大卫时代外邦人所拜的巴力、大衮等都属此。今天,凡是在我们心里占去应属神的位置的东西,都可以称之为“别神”,自我主义、享乐主义、拜金主义都是(参提后三2,4)。――《启导本诗篇注释》
「以别神 ...... 耶和华的」:或作「他们追随别神」。――《串珠圣经注释》
所浇奠的血: 似乎指古代宗教仪式之一,将动物血撒在身上、跳舞。从属灵角度,比喻迷醉于属世情欲和贪婪的疯狂世人。――《圣经精读本》
凡是会在我们心里代替神的地位的人、事、物,无论事业还是家庭、名利还是成就、伟人还是自己,甚至「圣民」和事奉的果效,在神眼里都是「别神」。人从想「如神能知道善恶」(创三5)时开始,就开始了「苦楚」(创三16),「别神」越多,「愁苦」就越加增。
把事业成就当作「别神」,结果会让人失落;把家庭儿女当作「别神」,结果会让人伤心;把「圣民」当作「别神」,结果会让人失望;把事奉果效当作「别神」,结果会让人灰心。因为属灵的法则是:「以别神代替耶和华的,他们的愁苦必加增」,唯有「耶和华是我的产业,是我杯中的分」(5节)。──《圣经综合解读》
●「以别神代替耶和华的」:直译是「追随别(神)的」。
●「愁苦」:SH 6094,「痛苦」、「伤痛」、「伤害」。
◎ 16:4后半段提到的「所浇奠的血」,应该是祭拜其他神明的仪式,将血当成祭物浇献在神明面前。──蔡哲民等《诗篇研经资料》
愁苦。那些选择耶和华之外别神的人将继续愁苦,而诗人从真神那里所得到的都是好处。
浇奠的血。由于酒在耶和华的崇拜中用为“奠祭”(出29:40;民15:5,7),本句似乎暗示动物的血被外邦人用于相似的目的。希伯来人拒绝这种做法(见创9:4;利3:17;7:26)。大卫不会参加异教神的崇拜,连他的嘴唇也不提这些神的名字。──SDA圣经注释
【诗十六5】「耶和华是我的产业,是我杯中的份;我所得的,你为我持守。」
“杯中的份”为主人供应客人喝的东西。神给敬畏者是祝福的杯和救恩的杯,给恶人的为忿怒的杯。此处形容诗人从耶和华得的产业(十一6)。――《启导本诗篇注释》
「杯中的分」:在此处和「产业」同意。――《串珠圣经注释》
神自己是大卫的产业,是这里强调再三的思想;这观念紧跟着他拒绝别神(4节)而来,且与他在撒母耳记上二十六19节责备扫罗的话彼此应和:「他现今赶逐我,不容我在耶和华的产业上有分,说:『你去事奉别神吧!』」(柏容指出这一点)。在此,他的思想乃由深深信靠的心萌生而出,超越了他仇敌的说词和自己的怀疑。他记起,没有产业反倒可以成为一份荣誉,指出惟一真实的安全之处究竟何在,因此,神便不将任何地段划分给祂的祭司,只应许说:「我就是你的分,是你的产业」(民十八20)。于是大卫,以及所有吟咏此篇的人,都清楚明白,这不是祭司的专利,而是一个指标,将属神的以色列,那「祭司的国度」(参,出十九6)之中每一位子民的真正财富,标示出来。何况,我的产业应当译为「我分配到的部分」,如NEB的译法;如此以神为中心的态度,不是夸张的敬虔,而是单纯的顺服。──《丁道尔圣经注释》
创造宇宙万有的神竟然愿意成为「我的产业」(5节),我们在这短暂的今生还需要追求什么呢?然而人却很难抵挡「肉体的情欲、眼目的情欲,并今生的骄傲」(约壹二16),总是舍弃「上好」,追求「次好、不好」,舍弃自己「杯中的分」(5节),追求「用绳量给我的地界」之外的「别神」(4节)。因为仇敌的目的是「赶逐我,不容我在耶和华的产业上有分,说:『你去事奉别神吧!』」(撒上二十六19)。
但神所开始的工作,祂必然负责完成;神所定意要赐给我们的福分,祂必然负责「为我持守」(5节)。所以神就允许祂所拣选的人经历许多挫折、失败,好让「万事都互相效力」(罗八28),让我们认识什么是最应当追求、「持守」的福分,认识「我的产业实在美好」,因此嘴唇就不再「提别神的名号」(4节)。──《圣经综合解读》
●「产业」:SH 4490,「部分」、「一份」。
●我「杯」中的分:SH 3563,「杯」,但也用来指「神为人安排的命运」。
●我杯中的「分」:SH 2506,「一份」、「一片土地」、「一份财产」。
●「我所得的」:SH 1486,「阄」、「所得的分」、「被分配的东西」。
●「产业」:SH 5159,「财产」、「产业」、「基业」、「地业」。──蔡哲民等《诗篇研经资料》
【诗十六5~6】大卫描述属灵产业的美丽时,所用的词藻跟神把应许地分配给以色列人的说法类似。“绳”。用来量度各个分地的绳子。――《诗篇雷氏研读本》
从经文得到教训:①惟有耶和华是圣徒绝对、惟一的生活目标(“耶和华是我的产业,是我杯中的分”);②神是圣徒真正的守护者(“我所得的你为我持守”;17:8;91:11;121:3;箴4:6)。为那些试图在可见之物及外在层面寻找永�琣w息的人敲响警钟;③圣徒的生活是乐观的,有在基督里新造的生命(林后5:17),是借着基督超越罪恶与绝望的得胜欢呼的生命(林后2:14;启5:5)。――《圣经精读本》
◎ 16:5~6一直强调神赐给人「产业」,这是人「应得的分」。神也为祂的子民守护这个产业。这种知足的心态实在是我们应该要学习的。──蔡哲民等《诗篇研经资料》
【诗十六6】「用绳量给我的地界,坐落在佳美之处;我的产业实在美好。」
这份财富虽然眼不能见,但却无安全之虞(5b节),亦不因它不具体便不真实(6节);在分配地界之时(绳,6节;参,书十九51),连最受宠的支派所得的产业,也没有这么美好。这种价值观,我们在腓立比书一21,三8等处亦可看见。──《丁道尔圣经注释》
绳(chabalim)。“测量分配土地的绳子”。神为诗人挑选,所以是最好的。
我的产业实在美好。指第5节的“产业”。这种体会使诗人发出以下几节的感恩。──SDA圣经注释
【诗十六6 地界】地界由神所定的象喻,亦可见于申命记三十二8神为列邦立定疆界的经文。美索不达米亚出售土地的契约通常清楚标明地界。此外,晚铜器时代位于巴比伦的加瑟人,更使用「库杜鲁」界石作为地业分界的标志。石上所刻的文字包括针对侵犯疆界者的详细咒诅。地业若是遗产的一部分,继承人可以瓜分,各人分得的产业当然有好有坏,有肥有瘠。──《旧约圣经背景注释》
【诗十六7】「我心称颂那指教我的耶和华,我的心肠在夜间也警戒我。」
不眠之夜是神教导人(面对严酷事实)的机会。“心肠”指思想。――《诗篇雷氏研读本》
「心肠」:原文指肾脏,代表人的内心。
「警戒」:原文作「管教」。
这里所描述神的引导,不是轻率随便就可获得的:在神一边,祂是指教而非勉强;在人一边,内心将深自省察,甚至到令人失眠的地步。诗一二七2指出,若不能安眠是单单因忧虑而来,就一无可取,但这里用警戒一字,含有坚持鞭策之意(参六1「惩罚」,九十四12「管教」等),就像教训一个学生面对难以接受的事实。──《丁道尔圣经注释》
拥有神作「我的产业」(5节),就可以享受神的引导。神的引导并不是勉强人,而是一面从外面「指教」我们,一面从里面「警戒」我们。──《圣经综合解读》
●「指教」:SH 3289,「提议」、「给人忠告」。
●「心肠」:SH 3629,「肾脏」,当时的人认为这是「情感的座落之处」。
●「夜间」:SH 3915,「夜晚」,比喻用法可以指「逆境」。
●「警戒」:SH 3256,「训诫」、「纠正」。──蔡哲民等《诗篇研经资料》
心肠。见诗7:9注释。内心深处对于神的情感。
在夜间。在宁静的夜晚,神以特别甜蜜的口吻对人心说话(见诗4:4)。──SDA圣经注释
【诗十六7~11】神是祝福的根源。圣徒所得的产业,最大的祝福就是神。以神为产业,就是领受神的教训(7节);靠他得坚固(8节);得到复活的应许(9节);蒙神永远的祝福(11节)。――《圣经精读本》
【诗十六8】「我将耶和华常摆在我面前,因他在我右边,我便不至摇动。」
“在我右边”是作我保护者的意思。――《启导本诗篇注释》
我便不至动摇,是一句大胆的话,或许可视为自恃空夸之言(参三十6),但因这一节非常严肃而实际,所以这句话便成了吟咏的高潮。亦见十五5c的注释。在我右边似乎意指一个站在身旁的人;在法庭上或战场上特别可能需要这种帮手(参一○九31,一一○5)。右手的其他含义,见第11节与一一○1。五旬节时,彼得引用七十士译本对本节这里末句的译文,指称它是对弥赛亚的预言,因为这些话惟独在祂身上才逐字、完全地应验(参,如:本节的「总是」将耶和华摆在我面前,和合本未译「总是」。──《丁道尔圣经注释》
拥有神作「我的产业」(5节),就可以享受神的扶持。「祂在我右边」,可能是把神比喻为古代战场上持盾站在右边保护自己的人:「保护你的是耶和华,耶和华在你右边荫庇你」(诗一百二十一5)。因为神在我们右边帮助我们、保护我们,我们在仇敌和一切难处面前才「不至摇动」。──《圣经综合解读》
◎当时的人右手持武器,左手持盾,站在自己右边的人会用盾牌保护自己。此处就是指神是拿盾牌保护自己的人,所以自己无所惧。──蔡哲民等《诗篇研经资料》
摆。彼得把8~10节、保罗把第10节解释为预言基督在肉身复活(徒2:25~31;13:35~37)。所以本诗的这一部分是有关弥赛亚的。这几节显然是指基督从坟墓中复活出来。关于耶稣的复活,见路24:39;约20:27。
在我面前。在大卫看来,神不是抽象的,而是真地在他身边。以诺曾与神同行(创5:22)。我们需要经常意识到神的同在。这种感觉不但能遏止罪恶,而且使心情舒畅,生活快乐,境遇有了意义。
在我右边。这个短语可以指人,也可以指神,在《诗篇》里经常用到。这是一个尊贵光荣的位置,是受到保护的。本节指神。
不至摇动。见诗15:5。基督徒站在万古盘石之上,完全可以欢喜快乐。──SDA圣经注释
【诗十六8 他在我右边】全副武装的战士用右手拿兵器,左手持盾。站在王右边的,是享有特权护卫他的人。王将这人安置于此是信任的表示,因此亦代表尊荣。反之,耶和华若站于某人的右边,就是向他提供盾牌的保护(见:诗一○九31)。这个象喻不难从战场转移到法庭。亚喀得文献通常在并行线上左右并列,但在某些情况下,亦有描写神明走在打仗之人的右边。──《旧约圣经背景注释》
【诗十六8~10】彼得在使徒行传二章25、28、31节引述这几节,并保罗在使徒行传十三章35节引述第10节,来谈论基督的复活。“在我右边”(8节)。保护者或辩护者的位置。这里的描述(说明和预言弥赛亚)最初是谈到诗人自己的经历,但其最终的应验只在耶稣基督(也见于诗二二11~18)。这样,大卫论到自己从死亡中得拯救,或更可能关乎他将来的复活时用的夸张表达法,却在基督借复活脱离死亡上得到完全的应验,因为只有基督从来不见朽坏。“阴间”。希伯来文是S h e o l。这里指坟墓。参看创世记三十七章35节的脚注。――《诗篇雷氏研读本》
【诗十六8~11】这首诗常被称为“弥赛亚诗篇”,因为它在新约中常被引用来指明耶稣基督的复活。彼得和保罗在提到基督肉身复活时,也引用了这篇诗(参徒2:25~28,31;13:35~37)。――《灵修版圣经注释》
【诗十六9】「因此,我的心欢喜,我的灵快乐,我的肉身也要安然居住。」
「灵」:原文作「荣耀」或「肝脏」,与「心」同义。希腊文译本则作「舌头」。――《串珠圣经注释》
因为我的主使我安然在祂的旁边,所以有满足、欢乐和绝对安全感。──《新旧约辅读》
●我的「灵」:SH 3519,「荣耀」、「荣誉」,在诗体中表达「人最尊贵的部分」。七十士译本作「舌」。──蔡哲民等《诗篇研经资料》
灵(原文作荣耀,kabod)。七十士译本是“舌”,参徒2:26。大卫是最活跃的歌手。他用全身心来赞美神。他在地上的生活是他将来天上生活的预尝。“赞美的歌声能营造天国的气氛”。
居住(shakan)。“定居”。──SDA圣经注释
【诗十六9~11】新约《使徒行传》二25~28,31及十三35曾引用这里的话说明基督的复活,并宣告祂登山“大卫的宝座”。
大卫在诗中讲述他怎样因着神丰富的供应,过着美善的生活,又因为有神的庇护,死亡不能夺去他的生命。大卫都可有此经历,耶稣基督当然更可以,因此使徒彼得指出诗中所说乃预言基督的复活。――《启导本诗篇注释》
不是指疾病或孱弱的身体得到复原,是以肉身与灵魂为例,简洁阐明恶人灭亡与义人复活本质的区别(徒2:29;13:34~37)。――《圣经精读本》
【诗十六10】「因为你必不将我的灵魂撇在阴间,也不叫你的圣者见朽坏。」
「朽坏」:该作「坟墓」(现代译本作「冥府」)。
新约圣经用这节去解释耶稣的复活(参徒2:25~28, 31; 13:35),因为大卫描写他自己得免死亡(或最终得以复活)的用词,在主耶稣复活一事上更贴切地履验了。――《串珠圣经注释》
神必不会弃我于不顾,或任由我的生命败坏,因为我是属祂的啊!祂将会使我从死里复活(参看徒二27,31)。──《新旧约辅读》
拥有神作「我的产业」(5节),就可以享受神的复活生命。使徒彼得引用七十士译本,指出8~10节是基督复活的预言(徒二25~31),使徒保罗也指出第10节是基督复活的预言(徒十三35~37)。──《圣经综合解读》
●「灵魂」:SH 5315,「肉体」、「活物」、「生命」。
●「阴间」:当时的人认为人死后所在的地方。
●「圣者」:SH 2623,「虔诚的人」、「敬虔的人」。
●「朽坏」:SH 7845,「坑」、「阴间」。
◎新约圣经用16:10来解释耶稣的复活徒 2:25~28,3113:35。──蔡哲民等《诗篇研经资料》
撇(`azab)。“抛弃”。“阴间”是she'ol”。
灵魂(nephesh)。该词在《旧约》中出现755次,有144次出现在《诗篇》中,经常译为“灵魂”。这种译法并不合适。现简单分析该词词义,可能有助于读者理解圣经作者使用它的原意。
Nephesh的词根是动词naphash,在《旧约》中只出现三次(出23:12;31:17;撒下16:14),译为“舒畅”,“歇息歇息”。它似乎回到了“呼吸”的基本含义。
nephesh的定义源于圣经中创造人类的记录(创2:7)。圣经说,神赐生命给祂所创造的人,使他“成了有灵(nephesh)的活人”。“灵”(nephesh)不是原来存在的,而是在创造亚当时才有的。一个新的“灵”是每一个孩子出生时才产生的。每一次出生都意味着一个独特的新生命的诞生。它是独立的,与其他类似的生命体不同。尽管有无数类似的个体,但没有一个是完全一样的。希伯来语nephesh 所强调的,似乎是这种个体的独特性。
nephesh 不仅指人,也指动物。“水要多多滋生有生命(nephesh)的物”(创1:20)。飞禽走兽被称为“活(nephesh)物”(创2:19)。所以动物和人类都是有“nephesh”的。
“灵”(nephesh)的基本概念是表示个体,而不是个体中一个成分。这似乎就成了nephesh各种场合含义的基础。所以最好说某个人或动物是一个nephesh,而不是说他或它有nephesh。
根据nephesh表示个体或个人不基本概念,产生了它与人称代词连用的习语。“我的灵魂”就是指“我”。“他们的灵魂”就是指“他们”。
由于每一个新nephesh均代表一个新生命,故nephesh经常被用作“生命”的同义词。在英文KJV版中,有119次把nephesh译为“生命”。还有的地方译为“生命”更加准确(见王上17:21注释)。
圣经里的nephesh大都可译为“人”,“个人”,“生命”,或相应的人称代词。如“在哈兰所得的人口(nephesh)”(创12:5);“我的命(nephesh)也因你存活”(创12:13);“那人(nephesh)必从民中剪除”(利19:8)。
阴间(she'ol)。喻指死者的居所。在那里离世的人睡在一起(见箴15:11注释)。这个预言在基督复活时应验了(徒2:25~31)。关于《旧约》预言解释的原则,见申18:15注释。
圣者(chasid)。常译为“圣民”(见诗30:4;31:23;50:5;79:2等等;见诗36篇补充注释)。
朽坏(shachath)。常译为“坑”(伯33:18,24,28,30;9:31等),“朽坏”(伯17:14),“深坑”(伯33:22)和“灭亡的坑”(诗55:23)。──SDA圣经注释
【诗十六10 不将我的灵魂撇在阴间】这句话在本段之中,是指不容某人死在恶毒的敌人手下。诗人不葬在阴间,不会腐坏的原因,是他性命得以保全(见:诗三十2~3)。一个初期的苏美文献描述某人被控以死罪,但却脱离虎口。因而为自己得着拯救,赞美女神农加珥(Nungal)。──《旧约圣经背景注释》
【诗十六11】「你必将生命的道路指示我。在你面前有满足的喜乐,在你右手中有永远的福乐。」
永远的福乐。从启示的观点看,复活、在天国得享永生、圣灵降临,末世论等,新约时代才开始具体清晰地启示。关于死后的世界,大卫时代的人们还是持有阴府概念。但大卫如此清楚阐明永生的祝福,因为:①虽未完全,但已有所启示;②大卫如此超越时代的睿智,足以证明他的诗来自神的默示。也显示虽然圣经的启示是渐进的,但每个主题的具体启示内容,在整体中具准确无误的统一性。这证明圣经的真实性与准确性。――《圣经精读本》
以极其简洁的文字,揭露出一幅无比美妙的画面,实无其他经文能出其右。生命的道路一词,不仅因其终点的缘故,也是因为走在其上就已经有生命──就「生命」一词的真义而言(参二十五10;箴四18)。这条路毫无拦阻,直通到神面前,也直达永��(永远)。喜乐(原文为复数)和福乐足以令人全然满意(这是满足的含义,其字根与十七15的「心满意足」相同),而两者又截然不同,一个是由于神本身而来,另一个则由祂的赏赐而来──即:祂的面容(即面前之意)和祂的右手都带来喜乐。──《丁道尔圣经注释》
神所指示的道路是「生命的道路」,不但因为这道路通往永生,一直来到神面前,而且因为走在这路上就已经有永生。
「在祢面前有满足的喜乐」,表明「喜乐」来自神本身,而不是来自神的恩典。日光之下一切事物所带来的快乐都是暂时的,再美的风景也会让人疲劳,再多的成就也会让人麻木。唯有以神为乐,才是让人心满意足的「满足的喜乐」,才能永远填补我们灵里的渴慕。
「在祢右手中有永远的福乐」,表明「福乐」是神所乐意赏赐我们的恩典。我们有了赐「福乐」的神,才能得着神所赐的「福乐」;离开了赐「福乐」的神,就会失去神所赐的「福乐」。──《圣经综合解读》
◎ 16:11用诗歌的方式表达出神将给予祂的子民生命、喜乐和永远的福乐。──蔡哲民等《诗篇研经资料》
指示我。直译是“使我知道”。
生命的路。即通往生命之路。
满足的喜乐。给神的儿女绰绰有余的满足(见弗3:20)。
在你右手中。神的手中有充足的永�痝�乐,要赐给祂的儿女。这种喜乐是取之不竭的。它与无穷的神共存(见林前2:9)。
本诗美妙地表达了人对神的选择,在祂里面的喜乐,对别神的拒绝,在神所安排的命运中的安慰,以及神现在和永远帮助他们的默默保证。──SDA圣经注释
【思想问题(第15; 16篇)】
1 居圣山之人(15:1~5)的品格也是基督徒应有的品格么?你在那方面要更多的追求呢?
2 大卫祈祷的时候,有很强烈的信念,这信念是什么?参16:2。在这前提下,他避免什么?见4节。坚持什么?见7~8节。
──《串珠圣经注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