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iblia Todo Logo
圣经-注释
- 广告 -


撒母耳记上 16 - 章拾穗

撒母耳记上 16

 

撒母耳记上第十六章拾穗

 

【撒上十六1「耶和华对撒母耳说:“我既厌弃扫罗作以色列的王,你为他悲伤要到几时呢?你将膏油盛满了角,我差遣你往伯利�琱H耶西那里去,因为我在他众子之内预定一个作王的。”」

         撒母耳记上余下部分第十六至三十一章描写扫罗与大卫的关系,以及大卫为作王所做的准备。“耶西”是在应许的王室家系里。参看路得记四章1822节的家谱及脚注。“预定一个作王的”。更可作:为我自己拣选了一个王。――《撒母耳记上雷氏研读本》

         本节至十八5开始记叙大卫。他是牧羊童子,也是勇敢的战士,又是善弹琴的人。音乐与善战使大卫成为能在精神与政治上领导以色列的人物。

本章1~13节讲大卫的受膏。扫罗既为神厌弃,应指定王位继承人。

“伯利�琱H耶西”说明大卫属犹大支派(扫罗属便雅悯支派)。耶西为当地望族,其家谱看《路得记》四17~22。《马太福音》一章耶稣的家谱中也有他的名字。伯利�琣b耶路撒冷城南约七公里,后来成为重要宗教圣地。

大卫和扫罗来自不同支派。这两个支派势力的消长,为日后南北分裂的一个远因。犹大为南国之首,便雅悯与其余支派组成北国。――《启导本圣经撒母耳记上注释》

         「伯利�琚v:在耶路撒冷以南八公里(五英里)

         16章起,大卫开始出现,并且渐渐取代扫罗的地位,成为本书另一个重要主角。――《串珠圣经注释》

         预定一个作王的:以“合他心意的人”(1314),“比你更好的人”(1528)等表现,暗示扫罗的接班人大卫。扫罗是按照人的标准选上的王(921021),但大卫是很早以前已按照神的标准被拣选预备的王(7节,徒1322)。从这一点上看,与其说扫罗开始了以色列的君王体制,不如说是大卫成就了以色列神政王权体制。这也如实应验了申1715“立耶和华你神所拣选的人为王”的预言。――《圣经精读本──撒母耳记上注解》

         「伯利�琚v(1)位于耶路撒冷南方不远处,是犹大支派的城、大卫的家乡。「耶西」(1)是路得的后代(得四17)、大卫的父亲。「预定」(1)原文是「看见」,即神为自己看中了一个王。──撒母耳记上综合解读

         路得被神从摩押带到伯利��(得一19),很可能是在基甸作士师之前140年、扫罗作王之前251年,因此,百姓在基甸时代第一次要求立王(士八22)之前,神已经开始预备这位「合他心意的人」(十三14)──撒母耳记上综合解读

         此时大约公元前1025年左右。

         ●「厌弃」:「抵制」、「拒绝」。

         ●「盛满」:「充满」,原文型态是「命令式」。

         ●「去」:原文型态也是「命令式」。

         ●「伯利�琚v:位于耶路撒冷以南八公里,也是耶稣的出生地。字义是「面包之家」。

         ●「耶西」:字义是「我拥有」,是路得和波阿斯的孙子。得 41722

         ●「预定」:原文是「看见」,词尾显示这应该是「为我自己看中」的意思。――《蔡哲民查经资料》

  几时?。扫罗已经成了一个鼓舞人心的领导者。作为一种新政体的第一位国家元首,他对兴致勃勃并且喜爱独立的以色列百姓几乎有催眠的能力。但是他已经迅速地发展成了一个暴君—残酷、暴虐、不宽恕的人。然而,请谨记,虽然王拒绝了神的忠告,并且已经有效地使国家脱离了祂的指导,但是这并没有禁止扫罗作为个人的得救。例如,尼布甲尼撒虽然以他的神马杜克比耶和华强大这种思想为荣,但是神的圣灵还是通过但以理呼吁他—到这样的程度以致他颂扬但以理的神是至高者(434~37)

  伯利�琱H耶西。由于先前的拜访,撒母耳可能与伯利�琲漱@些人熟识。虽然他可能认识耶西,但是可能不熟悉他家其余的人(1112)──《SDA圣经注释》

 

【撒上十六1~13这里强调那位在以后代替扫罗的,由始至终是神所拣选。()这一次的起因,没有以色列长老的背叛性要求;神立意决定在以色列结束这个王朝,正如开始时那样突然,但却是神自由的决定,立他人作王。() 也拣选支派,扫罗属于便雅悯支派,但现在真正的王权转到犹大这个南部重要的支派。对以色列读者而言,这里提及伯利�琚A使这一点更加清楚。() 拣选的家庭,是耶西的家。()最后,神拣选蚌人。——《撒母耳记上》圣经研读

         大卫受膏:扫罗未被公开膏立作王前曾秘密受膏(101),同样大卫亦被撒母耳秘密膏立,被神的灵充满,等待适当的时机作王统治以色列国。(见撒下24 53)――《串珠圣经注释》

         神要借着以色列来实现其旨意,为此就废掉了没有资格治理以色列的扫罗,重新拣选了信靠神并具有纯洁良心的大卫。大卫在外在条件要逊于扫罗。但是,有一点他却超越扫罗,就是他是合神心意的人(7)。由此我们可以看出,神的国度需要合神心意的人,而非拥有华美外在条件的人(53~12)。以神的国度为终极目标的教会,在选择教会工人的时候,也必须采用此原则。――《圣经精读本──撒母耳记上注解》

 

【撒上十六1~23本章与9章,是本书的分水岭,在9章中,统治以色列的权力从撒母耳过渡到扫罗;本章则讲述统治权从扫罗转换到大卫,因此本书的1~8)讲叙了是最后的士师撒母耳,9~15章讲叙是首任王扫罗,而16~31章记叙了大卫将是成为统一王国的君王(至撒下24节才登上王位)――《圣经精读本──撒母耳记上注解》

 

【撒上十六2「撒母耳说:“我怎能去呢?扫罗若听见,必要杀我。”耶和华说:“你可以带一只牛犊去,就说:‘我来是要向耶和华献祭。’」

         撒母耳害怕扫罗是有道理的(一八11)。耶和华没有叫撒母耳撒谎,只是叫他往伯利��办公务的时候进行这次膏立。――《撒母耳记上雷氏研读本》

         撒母耳住在拉玛(十五34),扫罗住在基比亚,从拉玛去伯利�畯n经过扫罗住地。携小牛同行前往献祭,可减少扫罗因疑而起杀机。――《启导本圣经撒母耳记上注释》

         撒母耳一方面为扫罗王位被废惋惜,另一方面又有几分怕扫罗,因他洞悉扫罗的性格,知道他一定会设法拦阻别人设立新王代替他。

          「扫罗若听见」:撒母耳若由拉玛(1534)往伯利��须经扫罗的家乡基比亚,必无法对扫罗掩藏他的行踪。

          「献祭」:这是撒母耳祭司分内的工作,参9章。――《串珠圣经注释》

         从拉玛到伯利�琚A要经过扫罗的基比亚,所以撒母耳说:「扫罗若听见,必要杀我」(2)。这也表明撒母耳很了解扫罗的为人,权力已经把扫罗从一个谦卑、朴实的农夫(22;十一13)变成了一个嫉妒、多疑的暴君。──撒母耳记上综合解读

         「牛犊」(2)是用来献平安祭的祭牲(5节;利三1)。撒母耳并没有撒谎,只是没有披露全部事实。神不允许我们「作假见证陷害人」(出二十16),但也没让我们傻傻地什么都说。神要我们说的,一句也不可以隐瞒(17);神不要我们说的,一句也不可以出口。──撒母耳记上综合解读

         ●「必要杀我」:由拉玛到伯利��会经过扫罗的基比亚,因此可能会被扫罗识破而被杀。

         ●「牛犊」:应该是平安祭用的祭牲 31

         162 中神是不是要撒母耳说谎?其实并非如此,平安祭应该是膏立君王前的一个步骤,就如 912~27 膏立扫罗前也是先有献祭。因此撒母耳只是隐瞒部份事实,而非捏造献祭之事。不过我们也可以看出神鼓励撒母耳隐瞒部份事实而自保,似乎我们也不必对别人「甚么都说」。――《蔡哲民查经资料》

  带一只牛犊去。先知访问伯利�琤h献祭是完全自然而且适当的事。约柜还在基列耶琳。已经知道至少在扫罗作王的一部分时间圣所是在挪伯(撒上211~6),但我们并没有被告知每年的节期是不是在那里举行,就像曾在示罗举行的一样。自从在示罗的献祭中断以来,这些节期曾在各地不同的城市举行。在这种献祭集会上,先知会教导百姓关于救赎的伟大计划,并且会鼓励他们把他们的年青人送到各种先知学校去,为的是提高国家的智力和属灵状况。这样王就不会对撒母耳造访伯利�琣酗陘\怀疑。就百姓而言,这只不过是先知的例行公事罢了,类似于现今的一次地区会议。

  就说,我来是要向耶和华献祭。大卫受膏的行为并不是在大众的关心中立刻众所周知的。扫罗的受膏岂不是也以很一样的方式进行的吗?那时应邀参加宴席的30位长老知道撒母耳为什么给了扫罗尊位吗?宴后撒母耳与扫罗一起交通时他们并不在场(撒上925)。不光他们,甚至连扫罗的仆人都没有目睹那天早上的受膏(撒上927101)。扫罗的家人也不知道受膏的事,直到米斯巴会议选立一个王的时候(撒上1020~27)。扫罗受膏对他来说是神对他的生活计划的一次宣布。他受邀,但不是被迫接受神的召唤。这种受膏并没有给他任何特许,使他可以发起实际就职、公开作王的行动。经上的记录显明甚至他在米斯巴被选之后,扫罗还是回家等候耶和华带领他下一步的行动。

  撒母耳膏扫罗和他这次去耶西家的行程唯一的不同在于当时已经有一个王了,并且这个王会怀疑先知的每一行动,因为他已经宣布了耶和华厌弃扫罗为王。撒母耳迟疑与王在敬拜中联合无疑大大增加了这种敏感性。在15章和16章之间可能有一段相当大的时间间隔。──《SDA圣经注释》

 

【撒上十六2~4扫罗……杀我:扫罗虽然早已丧失了属灵王权(1523),却一直行使着政治上的王权而君临以色列,直到去世的那一日。因此,撒母耳膏立其它人作以色列的王,对扫罗而言,是严重的叛逆行为。扫罗若得知这一消息,撒母耳与耶西家族必将面临生命的危险(811)――《圣经精读本──撒母耳记上注解》

 

【撒上十六3「你要请耶西来吃祭肉,我就指示你所当行的事。我所指给你的人,你要膏他。”」

         你要膏他:表明膏耶西之子是“神的工作”。因此,当撒母耳举行这一神圣仪式的时候,神带领和保守了他,使他在危险中(2)顺利完成了使命(13)。神也会同样引导和保守今天为神作工的所有工人(2820)――《圣经精读本──撒母耳记上注解》

         ●「你要膏他」:「你要膏他归我」或「你要为我膏他」。

         当时赫人帝国的君王登基时,长老代表百姓以香膏倒在王头上,代表承认新王的权威,这是下对上的膏立。而埃及法老则是将香膏倒在他分封的君王头上,代表法老的任命与授权,这是上对下的膏立。以色列人受这两种传统的影响,撒上 101撒上 1613 撒母耳对扫罗与大卫的膏立就是上对下的。撒下 24  53 百姓对大卫行的膏立,就是下对上的。――《蔡哲民查经资料》

 

【撒上十六4「撒母耳就照耶和华的话去行。到了伯利�琚A那城里的长老都战战兢兢地出来迎接他,问他说:“你是为平安来的吗?”」

         “伯利�琚谷鴗_耶路撒冷以南约五英里(8公里)。城里的长老对撒母耳的到访感到意外,以为他要来宣告或执行审判(1516;一五33)――《撒母耳记上雷氏研读本》

         伯利�瓻�长老“战战兢兢”迎接撒母耳,当为谦恭尊敬的表示(参十三7);但恭敬之外还带有害怕,以为他身为士师是来施行审判,又恐怕一场内战难免,故问他是否为平安而来。撒母耳答复说“为平安来的”,这里的平安指的为“平安祭”(5)。都讲平安,但指的事不同。(参七15~16)――《启导本圣经撒母耳记上注释》

         撒母耳任祭司与先知,备具权威,掌惩治之权。长老见撒母耳出其不意的到访,难怪会战战兢兢。――《串珠圣经注释》

         撒母耳冒着生命的危险(2),放下自己的思虑,按照耶和华的吩咐去了伯利�琚C他的此番行为,与那些考虑周围的处境而辩护自己的情境伦理者,形成鲜明对比。下文考察了圣经所说的伦理与处境伦理:①基督教伦理的前提:基督教伦理的始点是,承认神的存在和神对每个人的旨意。这就意味着,基督教伦理是人类行为的唯一标准,是对圣经的核心思想神与人的爱的响应(222,太2237~39);②基督教伦理的特点:i.永�琠�(perpetuity)。圣经是正确无误的神的话语,直到世界的末日永不废掉。基督教原理是建立在圣经之上就必然具有永�琠吽Cii.绝对性(absoluteness)。基督教伦理不是根据状况和环境,或者人的自我存在状态而变化。因为神的话语不是假定的命令(hypothetical mandate),而是肯定的命令(affirmative mandate)iii.利他性。基督的救赎事工是出于自我牺牲和委身,以及对人类的彻底的爱。这是最为有力的证明;③情境伦理的概念:忽视绝对的原则,在每个个体所处的不同情况下判断人行为的是非正误。因此这伦理始于人本身与所处的环境(situation);④情境伦理的特征:i.暂时性(temprality),随着时代的变迁,人所处的思想、习惯、文化等整体的环境(情境)会发生变化。情境伦理只能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改变,它是暂时的并不具有永�琠吽Cii.相对性(relativity)。情境伦理不可能具有绝对的原理和原则,因为情境总会因诸多要素而变化,并且认识和判断那些情境,从而作出责任性决定的人也因人而异。iv.个人主义(selfness)。情境伦理主义者主张,人只需根据自己所处的情境,作出最为适宜的决定。这种观点强调了人的独特性,必然带有个人主义倾向;⑤结论:今天,情境伦理充斥着社会甚至教会。这些倾向可以说是日益多元化,复合化的社会趋势所带来的必然结果。情境伦理虽然也有肯定性的一面(强调人的责任,尊重人的人格等),但它并不符合圣经教导,因此应当受到排斥。基督徒的伦理虽不无视人所处的环境,但其绝对标准是神超越环境的话语,其终极目标体现基督对邻舍和人类的爱。――《圣经精读本──撒母耳记上注解》

         撒母耳可能平时很少去伯利�琚A所以伯利�琲�长老们「战战兢兢地出来迎接他」(4),可能担心撒母耳的突然到访是因为有大事发生。──撒母耳记上综合解读

         「战战兢兢」:不知道伯利�琲�长老为何害怕,不过撒母耳可能不常到伯利��献祭,这种不太寻常的事情,让长老们担心恐怕有大事要发生。――《蔡哲民查经资料》

  你是为平安来的吗?。从撒上第9章中的描述,显然可以看出扫罗受膏的宴席是在邱坛举行的,与一场预先已众所周知的宴席有关。但撒母耳带着一只牛犊来到伯利�琩ぁ�却未通知,所以召集长老们来出席,自然会导致相当多的推测。长老们带着恐惧战兢而来,想知道发生了什么可怕的事。对一位要员的意外来访有如此的反应是完全自然的,并且实际上给这一叙述增加了可信点。──《SDA圣经注释》

 

【撒上十六4 伯利��】伯利�琝�镇这座落在耶路撒冷南面约六哩,肥沃的贝特贾拉(Beit~Jalah)地区和干燥的波阿斯地区的边界上。主前十四世纪耶路撒冷王阿布迪黑巴可能提过这地。他曾在信中述及一个名叫伯特宁努他(Bet~Ninurta)的城镇,有学者提出这名应作比特拉汉玛(Bit~Lahama)。在伯利�琝鋮鴘犒暽擗L件铁器时代(主前1200~586)的文物,主要在下城出土。──华尔顿《旧约圣经背景注释》

 

【撒上十六5「他说:“为平安来的,我是给耶和华献祭。你们当自洁,来与我同吃祭肉。”撒母耳就使耶西和他众子自洁,请他们来吃祭肉。」

         “自洁”。即借洗濯和洁净的仪式把自己分别出来。――《撒母耳记上雷氏研读本》

         必须身体上未染不洁的人才可以和祭司同吃祭肉(利七19~20)――《启导本圣经撒母耳记上注释》

         自洁之礼大概由祭司执行,每个家庭的成员都要来到祭司面前,因此,撒母耳能逐一会见耶西的儿子们。――《串珠圣经注释》

  为平安来的。撒母耳平息了他们所有的恐惧并且吩咐他们自洁,即,履行仪文的洁净程序,包括沐浴身体、洗衣服和节欲(见出1910~15;撒上214~6)。撒母耳亲自使耶西和他的至少比较年长的儿子们自洁了(撒上165)。于是所有人都蒙召来献祭。在献祭和宴席之间会过去几个小时,因为牛犊在能吃之前必须被剥皮并烤熟。撒母耳利用这段时间与耶西和他的家人更为熟识。从11节显然可以看出,他们还没有聚集来赴宴席,在他们坐席之前,大卫被从田间带回来。──《SDA圣经注释》

 

【撒上十六6「他们来的时候,撒母耳看见以利押,就心里说,耶和华的受膏者必定在他面前。」

         ●「以利押」:字义是「我神为父」,代上 2718 作「以利户」。――《蔡哲民查经资料》

 

【撒上十六6~9大卫的三个哥哥的名字再见于十七13和《代上》二13。以利押是长子,身材高大。神叫撒母耳勿看人的外貌。次子为亚比拿达,三子名沙玛,但在《代上》称他为示米亚。(以利押又作以利户(代上二十七18);沙玛又作示米亚〔代上二13)――《启导本圣经撒母耳记上注释》

 

【撒上十六7「耶和华却对撒母耳说:“不要看他的外貌和他身材高大,我不拣选他,因为耶和华不像人看人,人是看外貌,耶和华是看内心。”」

         “外貌”。留意神与人观察事物的不同角度。――《撒母耳记上雷氏研读本》

         不要看他的外貌和他身材高大:人所具备的外在条件并不是永远或完全的。从扫罗身上吸取的教训来看,他出众的外貌(92)并不能掩盖自私而残缺的人格。神不看人的外表,喜悦与所有人相交。所有人均是按照神的形像造的,不会像人所想的受外在条件的局限。外貌:字面意思是“用眼睛”(KJVat the eyes)。分辨事物外表的“肉眼”与参透内心的“灵眼”相互对照 (118)。神鉴察肉眼所不能看到的心怀意念(412)。因此,我们当致力于内在信仰的成熟,不应过于注重人的外在环境和条件。清心而敬虔的人,才属于神的国度(127;彼前34)。耶和华是看内心:表明神判断人的标准与人不同,神在拣选自己工人时,最看重的是内心谦虚的信仰和诚实(68;约14748)的心。――《圣经精读本──撒母耳记上注解》

         「人是看外貌,耶和华是看内心」(7),这是神鉴察人的原则。人「所求所选的王」(十二13),看重的是外貌胜过众民(24);但神所拣选的王,看重的却是里面真实的顺服。人是看事奉的工作、热心或成绩,神却是看事奉是否「本于祂,倚靠祂,归于祂」(罗十一36)──撒母耳记上综合解读

         扫罗就是「人看人」(7)的结果:他的家世很好,「又健壮、又俊美」(2),身材高大,而且孝顺谦卑、彬彬有礼,也会体贴人的心思、忠心办事,从人来看样样都够条件。所以神先拣选扫罗作王,让百姓看到,按照「外貌」选出的理想君王,掌握权力以后会发生怎样的变化;让百姓体会到「人心比万物都诡诈,坏到极处,谁能识透呢」(耶十七9)──撒母耳记上综合解读

         神所看重的「内心」,是单单跟随神、顺服神的心。然而,按着人的天然本相,大卫和扫罗的「内心」并没有什么区别,因为他们都「是在罪孽里生的」(诗五十一5),都有可能在一时、一事上跟随神、顺服神,但一遇到特别的试炼,马上就会失败。大卫和扫罗的区别是:扫罗是按着人的肉体本相作王,所以始终无法脱离肉体的辖制,是属肉体的王;但神却要对付大卫的肉体,让他脱离肉体的辖制,接受神的管理,成为属圣灵的王。因此,不是大卫的「内心」更好,所以神拣选了他;而是神拣选了他,所以才为他重新「造清洁的心」(诗五十一5),使大卫成为「合他心意的人」(十三14)──撒母耳记上综合解读

         ●「看」他的外貌:「注视」、「注意」。

         「耶和华不像人看人:人是看外貌;耶和华是看内心」,我们的内心能够面对神的检验吗?神会拣选我们做重要的工作吗?――《蔡哲民查经资料》

  耶和华是看内心。“心”指的是理智、感情和意志(13923;太1234;等等)。它在决定命运中是导向因素,因为一个人“心怎样思量,他为人就是怎样”(237)。自由选择本质上是理智问题,但是常受感觉与情绪的强烈影响。在恩典时期的范围内,神邀请人们:“你们来,我们彼此辩论”(118)。祂愿意让我们与祂熟识并熟悉祂的计划,因为我们是通过仰望而改变(见林后318)。神使祂的呼吁诉诸于理智。外在的表现并不展示生活的真实动机,因为行动时常被误解。当摩西告诉以色列人“你要尽心爱耶和华你的神”时(65),他想的是通过个人与神的熟识给生命带来导向的影响力。门徒们通过与耶稣密切联合曾看见神的事实(149)大大增强了他们顺从祂对他们之计划的力量。大卫在看守羊群时学会了认识神,并且,虽然未被他的兄长们承认,这种熟识却使圣灵一步步带领他变成可能。──《SDA圣经注释》

 

【撒上十六8「耶西叫亚比拿达从撒母耳面前经过,撒母耳说:“耶和华也不拣选他。”」

         ●「亚比拿达」:字义是「我父是尊贵的」。――《蔡哲民查经资料》

 

【撒上十六9「耶西又叫沙玛从撒母耳面前经过,撒母耳说:“耶和华也不拣选他。”」

         ●「沙玛」:字义是「惊世骇俗」,代上 213 作「示米亚」。――《蔡哲民查经资料》

 

【撒上十六9大卫的其中一个兄长有两个名字——沙玛(Shammah)和示米亚(Shimea),那一个正确呢?】

     撒母耳记上十六9记载耶西第三子(即大卫的兄长)的名字是示玛(sammah);但在历代志上二13,却写成sime'a(虽然在叙利亚文别西大圣经中,撒上十六9及代上二13均读作samo)。在撒母耳记下二十一21,这名字却写成为Shimeah(Kime'ay;译按:中文和合本仍作示米亚。)由于上面三处的资料,我们必须研究:那个名字是正确并原本的读法。

         首先,虽然在撒母耳记上十六9的名字中没有'ayin(),但其中的mem(m)却有重复的记号(dagesh forte,是sam~mah,并非samah),上述分析很有意义,使这字相同于形容词「那里」(英文是thitherthere),却不像是个人名。但这名代表了一个跟随在后的辅音(例如是ayin)被同化吸收了。因此,有可能是在说希伯来话的某些地区(例如犹大支派的区域),倾向于不强调甚或将'ayin的音删去,尤以在专有名词的情况为甚。因此,我们发觉摩押女子的名字写成rut(路得),而不是re'u~t(友谊),后者可能是原有的写法。(若没有了'ayinRu~t便是个没有意思的字。)同样,撒母耳被写semu'el(这字只能解作「神的名字」);但若依照撒母耳记上一20及一27哈拿的说话,撒母耳此名应写为semu'el(「神听见」)。因此,我们得出结论,历代志上三13的读法(sin'a)是正确的;至于撒母耳记上十六9的写法,只是由于某些区域对这字有不同读音,而因此产生了抄写上的错误。──艾基思《旧约圣经难题汇编》

 

【撒上十六10「耶西叫他七个儿子都从撒母耳面前经过,撒母耳说:“这都不是耶和华所拣选的。”」

         「七个儿子都从撒母耳面前经过」(10),所以大卫是第八个儿子。但历代志里的家谱记录大卫是耶西的第七子(代上二13~15),可能因为大卫的一个哥哥年幼去世,以致家谱没有记载。大卫是家中被看轻的小儿子,在哥哥面前甚至没有发言的资格(十七28)──撒母耳记上综合解读

         ●「七个儿子」:依照代上 213~15 的记载,大卫似乎就是耶西的第七子,这有可能是因为大卫的一个哥哥年幼就去世,以致家谱没有记载。――《蔡哲民查经资料》

 

撒上十六10~11耶西有多少儿子?撒母耳记上十六1O~11记载有八个;但历代志上二13~15则记载七个。】

     撒母耳记上十六章只记载了大卫的其中三个兄长的名字,就是以利押(6)、亚比拿达(8)和示玛(9节;代上二13称他为示米亚)。这段经文亦特别题出,在耶西打发人从草场上召幼子大卫回家前(11),已向撒母耳介绍了他的七个儿子(10)。除了上题提及的三个儿子,历代志上二14记载其他三个儿子的名字;拿坦业、拉代及阿鲜,并特别指出大卫排第七。至于另外的一个儿子又怎样呢?撒母耳记上十六章没有记载他的名字,更被历代志上二章完全忽略。德里兹认为耶西这个儿子可能没有裔子,因此,到后来历代志成书时,他的名字没有被保留下来(Keil and DelitzschChroniclesP62)。当他还年青而仍未结婚时,就因病或意外而死。因为他没有后裔,在大卫的时代也未立下任何功业,所以,在后来列出耶西儿子的名字时,就没有特别原因将他保留下来了。

         我有一长兄,在年幼时便亡故了。本来这个家庭有四个小孩子,但当长子死后,其余三个孩子,却老是说自己的家庭有三个小童。可能耶西的家庭亦有相类似的情况。耶西共有八个儿子,但只有七个长大成人,在大卫所创立的功业中扮演着某些角色。(代上二16加入了另外两个姐妹,就是洗鲁雅和亚比该。当姐妹二人长大结婚后,诞下儿子,他们在叔叔大卫的功业中也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艾基思《旧约圣经难题汇编》

 

【撒上十六11「撒母耳对耶西说:“你的儿子都在这里吗?”他回答说:“还有个小的,现在放羊。”撒母耳对耶西说:“你打发人去叫他来;他若不来,我们必不坐席。”」

         扫罗是赶驴的(3),大卫是牧羊的。神拣选人有祂自己的标准。――《启导本圣经撒母耳记上注释》

         坐席:指献完祭后,在神面前一同吃喝。――《圣经精读本──撒母耳记上注解》

         ●「放」羊:「看顾」、「牧放」。

         ●「坐席」:原文是「环绕」。后期引申为「坐席」,但此时指的可能是绕行祭坛的仪式。

         看起来大卫的家庭并不富裕,因此七个哥哥被叫回来时,必须留下大卫看守羊群。也就是说耶西家没有雇工。 1620 记载耶西送的礼物也有点寒酸。另外耶西大概没想到大卫是神拣选的人,所以撒母耳召集他的儿子时,他还把大卫留在羊群旁。――《蔡哲民查经资料》

 

【撒上十六12「耶西就打发人去叫了他来。他面色光红,双目清秀,容貌俊美。耶和华说:“这就是他,你起来膏他。”」

         “光红”。指头发和皮肤的颜色,在头发和肤色都较黑的部分,红润被视为漂亮。――《撒母耳记上雷氏研读本》

「面色光红」(12),表示他还没有长胡子,只是个孩子,所以家中并不受重视,甚至没有被邀请参加平安祭的筵席。──撒母耳记上综合解读

         扫罗是人「所求所选的王」(十二13),大卫是神所拣选的王(12)。神所拣选的王去服事人所拣选的王,实际上是在服事那位管理一切的神。主耶稣在地上的日子,也是这样一位实际的王。──撒母耳记上综合解读

  容貌俊美。或“英俊。”

  膏他。为什么神拣选某些人成为祂的代表,而略过其他人呢?祂拣选扫罗和祂拣选大卫有什么不同呢?既然是无所不知的,神就精确地知道扫罗会采取的路线,然而还是膏了他并且应许与他同在(撒上107)。与百姓自己的最好利益和祂自己对他们的旨意相反,神答应了百姓立王的要求。显然扫罗是受百姓欢迎的—一个与他们的心一致的王,但却与神的心不一致。他们想的不是属灵的领导而是国家的实力。当被拣选时,扫罗有严重的缺陷。神承认这些,还是预先警告了他会遇到的危险,并且给了他如何对付它们的明确忠告。

  关于大卫,情况就不同了。并没有证据表明百姓已经对扫罗不满了;实际上他们对亚玛力战役的结果完全满意。大卫在他父家是最小的,而且在东方诸国年龄伴随着尊敬和优先权(292526)。他是个青年小伙,甚至没有任何权利要求来自自己家人的承认(撒上1728)。他没有扫罗高大的身材,也没有参孙的体格。扫罗是从耕地蒙召回应长老们立王的紧急要求的。他很少时间受训。大卫是从照料羊群蒙召的,当他还是一个少年的时候,就有十多年时间为他作十二支派的领袖作准备。

  作为一个少年蒙拣选,大卫在承担高职的责任前有机会享受一段受训与试验的时期。大卫的品格未能达到神圣标准的地方,在他加冕前就会因而产生改变。神对祂邀请成为祂国度成员的每一个人都同样对待,特别是对那些他呼召到负责职位的人。通过生活中的平常事件,人在完全不知不觉中被试验,直到最后神能说“你在不多的事上有忠心,我要把许多的事派你管理”(2523)。迄今,大卫已经显明自己拥有年轻的活力、一种可爱温柔的精神、和出自相信神圣能力的勇敢无畏。他未被世界败坏,在伯利�皒s山的安静隐居生活中成长着一个默想的灵魂。在那里,就像摩西在米甸牧养羊群一样,他获得了一种责任感,并发展了一种支持他一生的领导质量。──《SDA圣经注释》

 

【撒上十六13「撒母耳就用角里的膏油,在他诸兄中膏了他。从这日起,耶和华的灵就大大感动大卫。撒母耳起身回拉玛去了。」

         这次私密的膏立是大卫三次受膏的第一次。他第二次是受膏作犹大的王(撒下二4),第三次受膏作全以色列的王(撒下五3)――《撒母耳记上雷氏研读本》

         大卫受膏先后三次。这是第一次,在伯利�琱j卫的家中。第二次在希伯仑,膏他作犹大的王(撒下二3~4)。第三次也是在希伯仑,膏他作以色列的王(撒下五3)。大卫既受膏,即享有王者身分(看九16),但扫罗仍在位,不可以取代,谋权篡位(二十四10;二十六10~11),故要等扫罗死后才登上国位。

    当时王位继承制度尚未建立,大卫的受膏由撒母耳执行,有耶西和诸子见证。立王的权力来自神,大卫自己绝无夺位意图。神的灵降在大卫身上,他便有了作王的智慧和能力。――《启导本圣经撒母耳记上注释》

         「大卫」:即11~12节的「他」,但名字于本节才出现。撒母耳膏大卫,并没有解释因由,故此在场的人并不知道大卫已被膏立为王。――《串珠圣经注释》

         大卫虽在此时受了膏,但经历了10多年来的忍耐和苦难,才登上犹大支派的王位(撒下24)。然后再等待七年半之后,登基成为整个以色列的王(撒下53)。由此可见以色列王大卫的荣耀是经过长时间的等待之后才得到的。因此因信耶稣基督而成为神子女的圣徒们(112),当以忍耐胜过世上的试练和考验(2413;来121),直到与基督一同在神的国度作王。从这日起……感动大卫:意味着神将能够治理以色列的属灵、政治力量和恩赐赐给了大卫。(18)――《圣经精读本──撒母耳记上注解》

         大卫一生曾经三次受膏:第一次撒母耳在伯利�睇I他作神百姓的王(13),第二次是犹大支派在希伯仑膏他「作犹大家的王」(撒下二4),第三次是以色列十二支派的长老在希伯仑膏他「作以色列的王」(撒下五3)。大卫一旦受膏,就有了王的身分,但必须等扫罗死后才能登上国位。──撒母耳记上综合解读

         大卫并不比扫罗或者哥哥更高尚、更顺服神,他们的肉体本相并没有任何不同。但大卫还没做任何事,就在母腹中被神拣选作特殊的器皿(诗二十二9~10),因为神的拣选不是根据人的所有和所是,而是根据祂自己的定意,没有一个亚当的后裔配得神的拣选,神的拣选都是恩典。因此,大卫是先被拣选,然后被神装备;而不是先具备了条件,然后被神拣选。──撒母耳记上综合解读

         大卫受膏之后,神在大卫身上的工作就开始了,「从这日起,耶和华的灵就大大感动大卫」(13),引导他活在神的面前,借着日常生活和放羊中小事来装备他(十七34~36),学习凡事顺服神、信靠神(十七37),在他里面新造一颗绝对跟随神的心。人的天然肉体都是不肯接受对付的,只有属圣灵的人,才能甘心接受神的对付。扫罗受膏以后,是偶尔「被神的灵大大感动」(26;十一6;十九23),所以肉体始终不肯接受神的对付;而大卫受膏以后,是「从这日起,耶和华的灵就大大感动大卫」,引导他甘心接受神的破碎和造就,一生所求的就是「不要从我收回祢的圣灵」(诗五十一11)──撒母耳记上综合解读

         圣灵在大卫身上所作的工作,正是祂将在每个新约信徒身上所做的工作。我们并不是因为「内心」(7)比不信的人更好,所以神「看内心」(7),就拣选了我们;而是因为神拣选了我们,「神的灵住在你们心里,你们就不属肉体,乃属圣灵了」(罗八9),圣灵将我们的「心意更新而变化」(罗十二2)以后,我们的「内心」才能蒙神悦纳。因此,我们「当顺着圣灵而行」(加五16),像大卫一样,一生接受十字架的对付,「就不放纵肉体的情欲了」(加五16),将来才能与基督一同「作王,直到永永远远」(启二十二5)──撒母耳记上综合解读

         ●「大卫」:字义是「受钟爱的」。

         ●「耶和华的灵就大大感动大卫」: 109  116 记载神的灵一样感动过扫罗。

         大卫被膏立的事只有他的兄长、父亲等人看到。这样这些人可以作为见证人(果然是神膏抹大卫,不是大卫自己篡位),也不至于会泄漏秘密。另外撒母耳没有明说膏立的意义,耶西等人应该知道膏立有特别的目的,但是究竟是什么意义?恐怕他们还不是非常清楚。――《蔡哲民查经资料》

  角。希伯来词是qeren,公牛、山羊或公羊的“角”。英文词宙斯羊角就通过拉丁词cornu来自qeren

  耶和华的灵。耶和华的灵并不偏待人。祂给了扫罗一颗新心并且给他指出了他前面的陷阱。然而扫罗迅速拒绝了神圣的指导。现在神打算指导大卫,因为祂用尽全力徒然指导了扫罗。与世上许多伟大的领袖一样,大卫是在卑下的环境中成长的,在圣灵的指导下安静地发展了一种纯正的品格,圣灵有一天会使他完全具有资格在善恶的大斗争中扮演他的角色。神的灵在他受膏的时候“临到大卫身上”[和合本译为“大大感动大卫”],正如基督受洗时圣灵降到祂身上一样(见太316的注释)──《SDA圣经注释》

 

撒上十六13~14{\Section:TopicID=262}��的行第

         问:耶西之子大��,是第七子或第八子?因撒母耳记上十六章十三至十四节说,耶西叫七个儿子都从撒母耳面前经过,都不是耶和垂所选。再问你还有儿子么?答说,还有个小的。必是第八子了。但历代志上二章十三至十四节记:耶西众子之名,大��乃第七子。二处不同,何故?

       答:��生产的次序,大��乃是耶西的第八子。所以,又称为第七子者,另有缘故。撒母耳记上第十六章是当大��少时所记的,那时兄弟都全,所以,他是八子。历代志上是当大��作王时记的,那时他弟兄中已死其一,而又没有留下儿女,他的名就从以色列人中消灭;所以,大��就被称为第七子。―― 倪柝声《圣经问答》

 

【撒上十六14「耶和华的灵离开扫罗,有恶魔从耶和华那里来扰乱他。」

         “离开”。在旧约里,圣灵的同在是选择性和暂时性的,但祂今天却普遍和永远住在信徒心里。参看士师记三章10节的脚注。“恶魔”被神使用作审判扫罗的工具,使他精神受困扰,近乎疯狂。――《撒母耳记上雷氏研读本》

         恶魔为邪灵。“从神那里来”不是说神那里有恶魔,而是像《约伯记》一12所记,说明恶魔在神的管治下看,只能在神许可的范围内活动(看士九23;王上二十二19~23;伯一12)。邪灵降在扫罗身上是他不顺命的刑罚。神的灵离开他,却降在大卫身上,二人一生道路从此大大不同。一个是凶暴、嫉妒日甚一日;一个是谦卑、容让、顺服在神的旨意中。

圣灵临到人,在旧约时代只是暂时性质(参士三10)。到新约救恩时代,圣灵与圣洁的信徒常住(约壹三24;四13)――《启导本圣经撒母耳记上注释》

         扫罗所受的精神困扰是间歇性的,作者从神学角度指出这是基于恶魔的侵袭,而且认为神既掌管一切,恶魔也受 的辖制,故此说「有恶魔从耶和华那里来」。另有学者解释这句话是指从神而来的惩罚。――《串珠圣经注释》

         恶魔从耶和华那里来:指在神的许可和支配下活动的撒但的灵(112)<彼前58,恶灵的存在和圣徒的态度>扰乱他:玛索拉希伯来圣经的栏外注,解释为“使他恐惧”。这表明扫罗因神的审判,而遭受严重的精神痛苦。――《圣经精读本──撒母耳记上注解》

         「从这日起,耶和华的灵就大大感动大卫」(13),却「离开扫罗」(14),这两节是非常强烈的对比。这两个人从此活得完全不同,人生也有了完全不同的价值。──撒母耳记上综合解读

         「有恶魔从耶和华那里来」(14),不是说神那里有邪灵,而是指邪灵在神容许的范围内活动:「我们从神手里得福,不也受祸吗」(伯二10)。神没有阻止撒但、邪灵遍地活动,甚至侵害神的百姓,做违背神旨意的事情,但一切都在神的掌控之下,为要成就神的旨意。神允许「恶魔」来骚扰扫罗,正是为了把大卫带进宫廷、学习作王。──撒母耳记上综合解读

         犹大史学家约瑟夫这样形容这种疾病:「好像他被人掐住,快要窒息,甚至连医生也无药可用」(《犹太古史记》卷68166),而音乐疗法可以吸引扫罗的情绪。──撒母耳记上综合解读

         「耶和华的灵离开扫罗」:对照 1613 「耶和华的灵就大大感动大卫」,于是两个人的境遇就大不相同。不过旧约时代神的灵会主动离开人,新约后就不再如此。这也暗示扫罗后来的善妒、易怒,可能是受邪灵干扰的结果。这里也没说邪灵的干扰是一种惩罚,不过就是直接记载邪灵来干扰扫罗了。

         ●「扰乱」:「攻击」、「惊吓」。

         ●「恶魔从耶和华那里来」:这是旧约的文字用法,表示神被动容许邪灵的行动。 923王上 2221~22  112  26 ――《蔡哲民查经资料》

  耶和华的灵离开。扫罗已经厌弃了神的灵—犯了不可赦免的罪—神再也没有什么能为他做的了(见撒上1535的注释)。并不是耶和华的灵从扫罗的擅专撤回了;而是扫罗反抗了祂的领导,并且故意使自己抽身退步不受圣灵的影响。这节经文必须被理解为与诗1397和自由选择的基本原则协调一致。如果神通过祂的圣灵将自己强加在扫罗身上,迫使扫罗违背自己的意愿,那么神就会使王仅仅成了一个机器而已。

  从耶和华那里来。圣经有时把神描绘成在做祂所没有特别阻止的事[译者注:实际上不是祂在做,而是祂没有特别阻止那事发生]。在给撒但机会证明其原则时,神实际上要限制自己的能力。当然,有撒但不能越过的界限(见伯11226),但是在他有限的范围内他确实有神圣的许可去行事。因而,虽然他的行动与神圣的旨意相反,他也只能做神允许他去做的事,并且凡是他或他的邪灵们可以做的,都是神允许做的。所以当神从扫罗撤回祂自己的灵时(见撒上161314的注释),撒但就可以自行其道了。

  扰乱他。约瑟夫这样形容这种疾病:“至于扫罗,某种奇异而着魔的混乱临到了他身上,使他如此窒息好像要闷死一样”(《古代史》卷六8. 2)。显然,因他念念不忘先知宣布他的王冠已丧失给一位比他“更好”的人(撒上1528),就发展成了一场严重的精神忧郁症。间歇地被邪灵所附使扫罗的感觉和行动都有几分像一个精神错乱的人。──《SDA圣经注释》

 

【撒上十六 14恶魔何以会从耶和华那里来?】

答:当耶和华的灵离开扫罗王时,就有恶魔An Evil Spirit从耶和华神那里来扰乱他。这话并非意指是神直接所差遣来的。但因神为万有之主,一切事情的出现和作为,若非神的许可不能发生。此恶魔原本也是受造之物,曾经多次临到扫罗身上来扰乱他,使他胡言乱语。(撒上十六 14 23,十八 10,十九 9)。实因他的违命犯罪悖逆神,至终不肯悔改的缘故。(撒上十三 1214,十五 9111924,参廿 30 31)。所以神容许恶魔如此行在人身上。(参出四 21,王上廿三 23,赛六 10)。因人所受到的扰乱,乃是错在本身,咎由自取。必须自己来省察,罪由应得,不能诿过疑惑于神。况且神在审判鬼魔的日子未到之前,(参太十 29,启十二 12,十六 14),魔鬼所作的一切活动,乃是神所许可的。── 李道生《旧约圣经问题总解()

 

【撒上十六14~23大卫初次入宫就职:扫罗因精神困扰须接受音乐治疗,以致大卫有机会进入王宫,地位日渐重要,开始了迈向受膏作王的第一步。――《串珠圣经注释》

         大卫被圣灵感动之际(13),扫罗则受到恶魔扰乱(14)。这是:①神厌弃扫罗的直接证据(1526) ;②标志着以色列的统治权从扫罗转移到大卫。神使大卫的灵性成长,也使他因扫罗被恶魔扰乱就得以在宫廷作其私人乐师,从而预备他日后行使王的职权。由此可见,神无微不至地关怀将要为自己作工的人,喜悦借着他们得荣耀。――《圣经精读本──撒母耳记上注解》

 

【撒上十六15「扫罗的臣仆对他说:“现在有恶魔从神那里来扰乱你。」

  有恶魔从神那里来。14节同意表达的注释。──《SDA圣经注释》

<syncBible ref=撒上16:15-16>

【撒上十六15~16  音乐可以驱鬼,能力何来?】(或“竖琴”)是扫罗时代常用的乐器,所奏出来的音乐能使人的心宁静。最简单的竖琴是用两块木头彼此钉牢,将弦从这一端拉到另一端,使琴成三角形。简单的弦用草蔓制成,讲究一点的,用牲畜的肠衣吹干制成。竖琴最多能有四十条弦,比只有三、四条弦的七弦琴声音响亮。大卫以牧羊的技巧与英勇闻名,他也是善于弹琴的音乐家,后来写了许多诗篇,收集在圣经中。――《灵修版圣经注释》

 

【撒上十六16「我们的主可以吩咐面前的臣仆,找一个善于弹琴的来,等神那里来的恶魔临到你身上的时候,使他用手弹琴,你就好了。”」

         「你就好了」:病愈只是暂时性的,见23节; 1810 199。扫罗有这病是因背叛神,失去神的同在。――《串珠圣经注释》

         使他用手弹琴,你就好了:这种“音乐疗法”也许有暂时的效果,但并不能根治已被神离弃的扫罗。对扫罗来说,真正需要的是忏悔的眼泪和痛悔的祷告以及感谢的赞美。包括在内的信心之祷告后的认罪悔改(514~16)――《圣经精读本──撒母耳记上注解》

  琴。更好说是“七弦琴。”扫罗被劝告寻求通过音乐疗法减轻痛苦。大卫的琴声和崇高的赞美圣歌使扫罗暂时脱离了折磨他的邪灵。当扫罗聆听大卫的音乐时,他的自怜与嫉妒的邪恶感情就暂时离开了它,但是随着时间的继续,这种邪恶的感情只会以加倍的能力返回来。由于他继续拒绝神的指导,他就变成了像基督比喻中那个被鬼附的人一样(1124~26),这种人“末后的景况”证明“比先前更不好了。”──《SDA圣经注释》

 

【撒上十六17「扫罗对臣仆说:“你们可以为我找一个善于弹琴的,带到我这里来。”」

  为我找一个。凡是有希望能使扫罗脱离折磨他的邪灵的办法都不会被忽略。──《SDA圣经注释》

 

【撒上十六18「其中有一个少年人说:“我曾见伯利�琱H耶西的一个儿子善于弹琴,是大有勇敢的战士,说话合宜,容貌俊美,耶和华也与他同在。”」

         少年人向扫罗大力举荐大卫。

          「大有勇敢的战士」:可能一方面显示大卫有作战的经验,更可能是以此引起扫罗注意,因他不会忽视骁勇善战的人,必招募来为他效力(1452)――《串珠圣经注释》

         大有勇敢的战士:暗示大卫在放羊之时打死狮子,熊等猛兽的事情,已远近闻名(1734~37),耶和华也与他同在,大卫被神灵的感动之后,神与他同在有两个证据:①追求良善和正直并心存谦卑,诚实(17151720;诗23);②赤手空拳打死狮子或熊(173465;士146)――《圣经精读本──撒母耳记上注解》

         虽然大部分人都不知道大卫已被膏为王,但只要是活在神的管理下的人,生命的美好见证是隐藏不住的,所以人人都能看出神「与他同在」(18)。──撒母耳记上综合解读

         大卫很会弹琴,也很会写诗歌,留下了许多诗篇,所有大卫的诗篇都在赞美神、仰望神、敬拜神,表达对神的敬畏。──撒母耳记上综合解读

         ●「大有勇敢的」战士:「大能的勇士」或「大财主」。看起来以前者比较可能。――《蔡哲民查经资料》

  耶西的儿子。显然大卫作为一个乐师和勇士、判断合理,并且机智的名声在他出现于宫庭和战胜歌利亚之前就已建立了。大卫可能是一个快要成年的少年,因为不久之后,当他遭遇歌利亚时,他既被形容为一个男孩,希伯来文是na`ar(“少年人”撒上1758),又被形容为“青年”,希伯来文是`elem(“年轻人,小伙子”,56)

  耶和华与他同在。虽然一般人都不知道大卫已被膏为王,但是什么也掩藏不住这个事实:在他受膏时以一种特别的方式控制了他的生活(13节的注释)的圣灵,正在成功地预备他适合于担任摆在他前头的重要任务。──《SDA圣经注释》

 

【撒上十六19「于是扫罗差遣使者去见耶西,说:“请你打发你放羊的儿子大卫到我这里来。”」

         “大卫”一名有“可爱”的意思。大卫善于弹琴,让他进了王宫,开始有机会目击政治事务。――《启导本圣经撒母耳记上注释》

         大卫受膏以后,并没有倚靠自己的努力来谋求王位,而是继续放羊。神自己负责让万事互相效力,使牧羊少年大卫被带到宫廷里学习做王。凡是被神拣选、呼召的人,神自己会负责所需要的一切聪明才智、资源机会。属肉体的工作,是根据自己的动机、倚靠自己的努力、为了自己的荣耀;而属圣灵的工作,是本于神、倚靠神、归于神(罗十一36)──撒母耳记上综合解读

         此时应该只是暂时性的征召,扫罗可能要测试大卫的能力是否真如传言所说的。到了 1622~23 就是真正长期的征召了。――《蔡哲民查经资料》

 

撒上十六19~21根据撒母耳记上十六19~21记载,扫罗认为大卫是耶西的儿子;但十七58却记载扫罗询问大卫:「你是谁的儿子?」这两段经文如何能和谐一致?(D*)

     大卫早已被介绍予扫罗,这是真的。撒上十六18记载:「……伯利�琱H耶西的一个儿子,善于弹琴,是大有勇敢的战士,说话合宜,容貌俊美……」但要一提的是,直至与巨人歌利亚交战之前,大卫只向扫罗王表现出他在艺术那方面的成就,其后,扫罗更允准大卫返回伯利�琲漁a中。到大卫迎战歌利亚时,扫罗以截然不同的眼光看大卫,并对他的背境有浓厚兴趣。在此之前,元帅押尼珥显然只知道大卫精于弹琴,也不认识耶西的名字(十七55)。昔日在扫罗的宫廷中,大卫被介绍为一个出色的音乐家时,押尼珥不在场(撒上十六18)。反而扫罗的一个「少年人」曾提及耶西的名字(少年人即宫廷中的近身侍卫)

         扫罗重新燃起对大卫的兴趣,虽然扫罗询问大卫父亲是谁,却不止于希望知道他父亲的名字。扫罗显然希望知道,在大卫家中是否有像他一样有勇力的人,这和扫罗一贯施行的政策不谋而合,撒母耳记上十四52陈明了扫罗的施政方针:「扫罗遇见有能力的人,或勇士,都招募了来跟随他。」即是说,扫罗有意建立一支一流的近身侍卫队,这些近身侍卫都是勇猛的战士。当扫罗看见大卫是如此善战,便希望招揽更多像大卫一样的人。根据撒母耳记上十八1,我们知道大卫与扫罗有一段冗长的谈话,大卫不只将自己父亲的名字告知扫罗。因此当我们从当时的情况及上文下理看这两段经文,便发觉这些记载是栩栩如生的,两者没有真正冲突存在。──艾基思《旧约圣经难题汇编》

 

【撒上十六20「耶西就把几个饼和一皮袋酒,并一只山羊羔,都驮在驴上,交给他儿子大卫,送与扫罗。」

         按礼仪而言,大卫到王面前该向王馈赠礼物,以表敬意。――《串珠圣经注释》

         ●「几个饼」:马索拉经文破损作「一驴子饼」,可能是「一俄梅珥饼」(大约三公升)的意思。――《蔡哲民查经资料》

  驴。耶西的礼物有意表达对王渴望大卫到宫庭服务的感戴。不送礼物无疑会被认为是恶意的表示,因此就会损害大卫在宫庭的成功。──《SDA圣经注释》

 

【撒上十六21「大卫到了扫罗那里,就侍立在扫罗面前。扫罗甚喜爱他,他就作了扫罗拿兵器的人。」

         大卫不独服事扫罗,为他弹琴治病,且在战场上跟随扫罗左右。事实上,大卫不单赢得扫罗的喜爱,更逐渐赢得百姓的爱戴(187)――《串珠圣经注释》

         拿兵器的人:指拿主人的枪和盾牌随从的人(1741;撒下1815),通常在主人最信任的精锐部队中任命。――《圣经精读本──撒母耳记上注解》

         1621 应该是一个概述,大卫真正参与战争,能够成为扫罗的帮手,应该在 182~5 打败歌利亚之后。――《蔡哲民查经资料》

  侍立在扫罗面前。这种陈述并不是指大卫在扫罗面前的姿势,而是指大卫“开始服侍”的事实(修订标准本;见创4146;但119)。在神的天意安排中,大卫因而被带入可以与国内的领导人物们接触—他们从而可以获悉赏识他的才干—并接触政府事物的境遇。扫罗可能一直蒙允许保留王位直到他生命中的恶种产生必然的结果,并且直到大卫初步的训练完成。

  甚喜爱他。甚至扫罗都开始尊荣敬重大卫自然有魅力的个性,并且尊重那些由圣灵深植在他里面的品质。扫罗承认这个有前途的年轻人明显的优越性,默认神拣选王位继承人的智慧。

  拿兵器的人。被任命为这个职位使大卫与王有最可能接近的关系,并且使他对王的安全负有个人的责任。说这句话可能是预期大卫战胜歌利亚后在宫庭中的角色(见撒上1825)──《SDA圣经注释》

 

【撒上十六22「扫罗差遣人去见耶西说:“求你容大卫侍立在我面前,因为他在我眼前蒙了恩。”」

  容大卫。在宫庭经过试用期之后,扫罗就使起初不过是暂时指定的职分成了持久的任命。

  他在我眼前蒙了恩。21节的注释。神查看大卫的心,感到满意,因为大卫会证明是祂会在祂的服务中使用的那种人(7)。仅仅从在某种程度上反映大卫内心的外在表现和行动上观看,扫罗就得出了相同的结论(见箴237)──《SDA圣经注释》

 

【撒上十六23「从神那里来的恶魔临到扫罗身上的时候,大卫就拿琴用手而弹,扫罗便舒畅爽快,恶魔离了他。」

         “从神那里来的恶魔”。神全然的操控、容许这事情的发生(另参看14)。音乐能暂时缓解扫罗的痛苦。――《撒母耳记上雷氏研读本》

         扫罗所受精神骚扰是暂时性的,可藉音乐舒解(看王下三15);而有神的灵同在的大卫所弹琴音,也能让邪灵暂时离开。――《启导本圣经撒母耳记上注释》

         扫罗不知道撒母耳已经膏立大卫为王,大卫自己可能也还不很清楚膏立的意义。但是大卫现在成为扫罗的心腹,就可以趁机了解国家的治理状况,成为另类的「实习君王」。――《蔡哲民查经资料》

  扫罗便舒畅爽快。字面意义是,“扫罗呼吸了。”ruach这个词的意思是“呼吸”,“吹气,”特别指用鼻孔出气。用这个词暗示一种强烈的、用力的呼气,例如在一段紧张时期之后经常伴随着的放松,接下来才是正常的呼吸。扫罗被鬼附的突然发作之苦显然伴随着身体和神经的紧张。──《SDA圣经注释》

 

【思想问题(16)

 1 试找出撒母耳自从知道扫罗被神弃绝后的反应,见1313~141510~11 1517~1613另参耶151。撒母耳的表现给你什么榜样?

 2 耶和华拣选了耶西的小儿子大卫接替扫罗的王位,1314形容大卫是「合神心意的人」本章看来,究竟他有那一些特质?

 3 耶和华的灵离开了扫罗,便有恶魔来扰乱他,他的情况就比未作王之前还要糟。你从扫罗的身上得到什么教训与警惕?

 ──《串珠圣经注释》

 

【撒上十六1~二十42大卫入宫追随扫罗:大卫凭着勇敢和才干擢升为扫罗的战士长,受民众欢迎和爱戴,招来扫罗的妒忌,甚至被扫罗追杀。――《串珠圣经注释》

 



跟着我们: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