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知依西其理書 48 - 施約瑟淺文理《新舊約聖經》十二支派所得之業 1 諸支派按名所當得之業如此、自北界盡處、由希得倫之路往哈末、至哈撒以楠、近大瑪色界、北向哈末境、自東以西至海為極、為但所得之一區、 2 附但之界、自東至西、為亞設所得之一區、 3 附亞設界、自東至西、為拿弗他利所得之一區、 4 附拿弗他利界、自東至西、為瑪拿西所得之一區、 5 附瑪拿西界、自東至西、為以法蓮所得之一區、 6 附以法蓮界、自東至西、為流便所得之一區、 7 附流便界、自東至西、為猶大所得之一區、 當獻之地 8 附猶大界、自東至西、為爾所當獻之地、廣二萬五千竿、長如他區、自東至西、聖所在其中、 歸祭司之地中有聖殿 9 為主所當獻之地、長二萬五千竿、廣一萬竿、 10 此所獻之聖地、歸於祭司、北長二萬五千竿、西廣一萬竿、東廣一萬竿、南長二萬五千竿、主之聖所在其中、 11 昔以色列人迷罔迷罔或作悖謬妄為、利未人亦然、惟撒督之子孫為祭司、區別為聖者、不效其尤、仍供我所命之職、 12 故此地必歸之、蓋於所獻之地中、獻此地歸於祭司、為至聖之域、附近利未人所得之地、 13 利未人之地、沿祭司之界、長二萬五千竿、廣一萬竿、 14 此地不可鬻、不可易、其土產之初實、不可歸他人、不可歸他人或作亦不可鬻蓋為聖地歸於主、 歸城之地 15 所餘一區、長二萬五千竿、廣五千竿、可為俗地、建邑以居、又為郊地、邑必在其中、 16 其量如是、北四千五百竿、南四千五百竿、東四千五百竿、西四千五百竿、 17 邑郊、北二百五十竿、南二百五十竿、東二百五十竿、西二百五十竿、 18 附獻為聖區之餘地、東一萬竿、西一萬竿、其土所產、歸邑中供役事之人食用、 19 邑中供役事者、必自以色列眾支派中選之、 20 所獻之地、聖地與屬邑之地、共長二萬五千竿、廣二萬五千竿、四面維方、 歸君之地中有聖地與聖殿 21 聖區與邑地、二旁之餘地歸於君、東二萬五千竿、西二萬五千竿、君所得之地、與所獻之聖區相向、所獻之聖地與聖所在其中、 22 利未人之業及歸邑之地、在屬君之地間、歸君之地、在猶大界、及便雅憫界之中、 23 其餘支派所得如是、自東至西、為便雅憫所得之一區、 24 附便雅憫界、自東至西、為西緬所得之一區、 25 附西緬界、自東至西、為以薩迦所得之一區、 26 附以薩迦界、自東至西、為西布倫所得之一區、 27 附西布倫界、自東至西、為迦得所得之一區、 28 迦得之界在南方、自他瑪珥至迦叠之米利巴水、沿伊及溪至大海、 29 主天主曰、此乃爾當掣籤而分之地、分予以色列諸支派為業、各所得之地分各所得之地分或作分法如是、 30 邑之出所出所即門如是、或作邑之局量如左邑之北方、四千五百竿、 城之門與城之局量 31 邑門循以色列支派之名、北向有三門、一流便門、一猶大門、一利未門、 32 邑之東方、四千五百竿、有三門、一約瑟門、一便雅憫門、一但門、 33 邑之南方、四千五百竿、有三門、一西緬門、一以薩迦門、一西布倫門、 34 邑之西方、四千五百竿、有三門、一迦得門、一亞設門、一拿弗他利門、 35 邑四周一萬八千竿、是日以後、邑必稱為主駐蹕之所、 |
Digital edition of the Chinese Easy Wenli translation by Samuel I.J. Schereschewsky (1831-1906). Created by Simon Wong. Digital edition © United Bible Societies, 2018.
United Bible Societ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