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代史紀下卷 3 - 馬殊曼-拉撒文理《新舊約全書》1 所羅們始建耶賀華之堂。于耶路撒冷在磨利亞山。耶賀華現與厥父大五得之處。大五得預備其處於夜布西人亞耳亞拿之打禾場。 2 其始建於厥王之第四年二月二日。○ 3 夫此乃所羅們受教為建造耶賀華之堂者。其堂之深按尺。照先量六丈。其闊二丈。 4 堂前之庭。其深照堂之闊二丈。高十二丈。其內鋪精金。 5 更大堂。其蓋以咟囉𠴆木。木包精金。上有吧唎嗎樹與鍊。 6 其蓋堂用玊石為華麗。其金是巴華言之金。 7 亦包其堂。其樑。其楔。其間之墻。其間之門以金。雕唭𡀔𡀠于墻。 8 又造至聖堂。其之深。照堂之闊二丈。其闊二丈。包之以純金。約六百𠯈啉𠯈。 9 其釘之重五十箇[口私]咖𡀔之金。其包上高樑以金。 10 至聖堂內雕塑一對唭𡀔𡀠鋪之以金。 11 唭𡀔𡀠之翼共長二丈。每唭𡀔𡀠一邊翼五尺。玷到堂之墻。別邊翼亦五尺。玷到別唭𡀔𡀠之翼。 12 別唭𡀔𡀠之一邊翼五尺。玷到堂之墻。別邊翼亦五尺。續着別唭𡀔𡀠之翼。 13 斯對唭𡀔𡀠之翼展開二丈。足立起。面向內便。 14 其造藍紅紫幼布帳。並造唭𡀔𡀠于其上堂前。 15 又造兩條砫。三丈五高。每砫頂之砫頭五尺。 16 其造鍊如神講堂內。而安之在砫頭上。造一百箇石榴。而安之于鍊上。 17 其豎起殿前之兩砫。一在右手別在左手號在右手者名㖿[口金]在左者名啵啊吐。 |
Digital edition of a Chinese Wenli translation (1823) by Joshua Marshman (1768-1834) and Joannes Lassar (b. 1781). Created by Simon Wong. Digital edition © United Bible Societies, 2018.
United Bible Societies